种群的特征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公开课PPT课件
类型:
种 群 数 量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时间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资料
• 德国人口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 瑞典人口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 种群的年龄结构提供了种群未来动态的信 息,例如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为急剧增长 型,人口还得持续增长几十年,直到2052 年人口达到15.39亿的时候才会停止增长, 其年龄结构才能转化为稳定型。
种群数量
预测变
年龄结构
化方向
直接影响
种群密度
影响数 量变动
性比率
决定大小和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反馈检测】
•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 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 的机会
•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
的恢复 •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 Nhomakorabea生率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 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
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
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 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头
假设前提: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 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2、样方法
(1)确定调查对象 活动能力弱的生物如植物
(2)选取样方
(1m2)
1 2 3 4 5 6 7 8 9 10
样1方1 13 12 14 12 10 13 17 11 15
[人教版]《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1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 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 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害虫的监测和预报
渔业捕捞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先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探究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问题: 你可以调查同一块地中不同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也可以调查不同地块中一种或几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 度。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 _____________。
⑴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先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 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 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 行诱捕的方法,调查其 种群密度。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种群 的特征 》公开 课课件1 (完整 版PPT)
⑵确定调查对象:观察地段中有哪些双子叶植物,记录下名称。确定要调查的种群。
⑶取样:观察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和地段的形状,根据观察结果,讨论确定样方的多少、大小、取样方法。
·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如果该种群个体数较少, 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取样方法: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五点 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研公开课PPT课件
1、概念:单位时间出生(或死亡)的个体数占种群 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2、表达方式:通常以a%或a ‰表示
3、决定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出生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 4、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了种群的密度。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必须降低出生率
个体特征 出生、死亡
年龄 性别
统计值
种群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年龄结构
性比率
种群密度 种群特有 种群分布型
种群存活曲线
自我检查
1、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 3、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标志重捕法。 4、识别种群的分布型。 5、辨别种群的存活曲线。
THANK YOU
(面积585Km2)
慈溪市人口(2007年)
1、常住人口 :102万 外来暂住人口:90万
2、人口密度 1664 人/ Km2 (面积1154Km2)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中有差异。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一般存在差异。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北仑区人口普查
?
自学与提问
阅读书本64页出生率和死亡率并思考: • 1、什么是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如何表示? • 2、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不同,相差很大,主要
由哪些因素决定? • 3、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有何意义? • 4、你能理解我国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
本国策吗?
出生率和死亡率
•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
年龄结构
•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 特征是 性比率
构建模型 (种群特征)
2、表达方式:通常以a%或a ‰表示
3、决定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出生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 4、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了种群的密度。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必须降低出生率
个体特征 出生、死亡
年龄 性别
统计值
种群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年龄结构
性比率
种群密度 种群特有 种群分布型
种群存活曲线
自我检查
1、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 3、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标志重捕法。 4、识别种群的分布型。 5、辨别种群的存活曲线。
THANK YOU
(面积585Km2)
慈溪市人口(2007年)
1、常住人口 :102万 外来暂住人口:90万
2、人口密度 1664 人/ Km2 (面积1154Km2)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中有差异。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一般存在差异。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北仑区人口普查
?
自学与提问
阅读书本64页出生率和死亡率并思考: • 1、什么是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如何表示? • 2、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不同,相差很大,主要
由哪些因素决定? • 3、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有何意义? • 4、你能理解我国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
本国策吗?
出生率和死亡率
•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
年龄结构
•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 特征是 性比率
构建模型 (种群特征)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
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 1.862% 度人口出生率为________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和死生率>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大
种群密度 减小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作 业
《名师一号》
51页-57页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 婴儿性别比逼近120
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 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 戒线107。 张翼认为,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 多社会问题。
探究
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想一想:对于草本植物来说,采用的样 方面积一般为(B) A.10平方米 B.1平方米 C.5平方米 D.20平方米
B
3.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 哪个种群绝灭的机会最大( )
D
A
B
C
D
4、(双选)下列哪些情况会导 致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 BC ) A.种群处于稳定期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种群迁入率超过迁出率
5、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增长 (1)此图表示_______型 的种群。 幼年的 (2)该种群中_______ 老年的 个体多,____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 国人口(种群)年龄组成 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 不断增长 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计划生育 为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 政策。
练一练: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
鱼125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
种群的特征州级公开课演示文稿
2.制定计划: (2)讨论需要携带的材料和用具 (3)确定小组成员间的分工 (1)准备:实地考察
3.实施计划: (2)确定调查对象 (3)确定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和取样的方法
第十二页,共34页。
A.样方的多少、样方的大小:
一般而言,对于分布不规则的种群,多个小样方取样比少数大样 方取样效果好。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种群的特征州级公开 课演示文稿
1
第一页,共34页。
(优选)种群的特征 州级公开课
2
第二页,共34页。
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第三页,共34页。
思考二:
如果你是昌吉市计划生育部
门的分管领导,你会关注该种群 的哪些方面?
产生的个体数目。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 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
1.862%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
死亡的个体数目。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年
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1%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计划生育? • 3、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 4、什么是年龄组成?有哪几种类型? • 5、什么是性别比例?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怎样的
影响?
• 6、举例说明性别比例在农业上有什么应用?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1)概念:
的大小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
3.实施计划: (2)确定调查对象 (3)确定样方的大小、样方的多少和取样的方法
第十二页,共34页。
A.样方的多少、样方的大小:
一般而言,对于分布不规则的种群,多个小样方取样比少数大样 方取样效果好。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种群的特征州级公开 课演示文稿
1
第一页,共34页。
(优选)种群的特征 州级公开课
2
第二页,共34页。
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第三页,共34页。
思考二:
如果你是昌吉市计划生育部
门的分管领导,你会关注该种群 的哪些方面?
产生的个体数目。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 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
1.862%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
死亡的个体数目。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年
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1%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计划生育? • 3、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 4、什么是年龄组成?有哪几种类型? • 5、什么是性别比例?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怎样的
影响?
• 6、举例说明性别比例在农业上有什么应用?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1)概念:
的大小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
种群的特征优质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碰到的问题之一是边沿效 应,即如何解决样方边沿上的个体。普通而言,样方 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它边沿不作 统计。
P61 探究
用样办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某物的种群密度
讨论1、实地调查与本节“问题探讨”活动中的模 拟调查有什么异同?
“问题探讨”中调核对象是完全随机分布的,且调查区域是规则的,调核对象与其 它物体的分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采用样办法得到的估算值与真实状况比较容易靠 近(误差小)。而在实地调查中,调核对象的分布往往不是随机的,调查区域也往往 不是规则的,尚有许多其它因素会干扰和影响调查的精确性,因此,采用同样的办法 其成果误差会比较大某些。但是,只要掌握了科学的调查统计办法,其误差会控制在 允许的范畴之内。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
3、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都市人口密度
急剧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C )
A.年纪构成呈增加型 B.性别比例适宜
C.迁入率不不大于迁出率 于死亡率
D.出生率不不大
4、农业生产上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 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尾,
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A )
③衰退型: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老年 成年 幼年
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 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3)年纪构成的意义: 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
性别比例 (1)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造成出生 率下降进而引发种群密度下降。
(①2雌)雄类相型称:型(:特普点通是分雌三性种和类雄型性个)体数目大致相
讨论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2021/3/1
12
➢调查种群密度方法之二:标志重捕法(课本62页)
➢例:调查2公顷地段.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重 捕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2021/3/1
13
➢调查种群密度方法之二:标志重捕法(课本62页)
➢例:调查2公顷地段.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重 捕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空间大小
出生数量>死亡数量
➢第二年数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迁入数量>迁出数量
➢你能从中分析出哪些种群特征?
某研究机构对1hm2的某区域田鼠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如下:
密度?
250/hm2
500/hm2
2021/3/1
22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个体数 空间大小
最基本特征
X只标志 39只
34只标记15只
2021/3/1
重捕
放回
14
➢调查种群密度方法之二:标志重捕法(课本62页)
➢例:调查2公顷地段.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重 捕34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39 X
=
15 34
?=X只标志 39只
34只标记15只
2021/3/1
重捕
放回
种群有哪些特征?
2021/3/1
9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个体数 空间大小
最基本特征
2021/3/1
10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个体数 空间大小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采用样方
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
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
的数目是
D
A. 5个 B.7个 C.11个 D.8个
什么样的生物适合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植物(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植物除外); 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等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
直接 间接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
➢估算方法:
✓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样方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记重捕法
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
害虫的防治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和保护
预习:62—63页
思考:
1.出生率和死亡率怎样影响种群数量? 2.迁入率和迁出率怎样影响种群数量? 3.怎样利用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 4.各种群数量特征之间有何关系? 5.种群有哪些空间特征?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
3.举例说明: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 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
1.862%
199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
世界 中国 孟加拉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图中A 、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 越大?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 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为什么?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
②计算公式
③举例: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重捕34只,其中 有标记的为15只,那么根据公式,该地段原有总鼠数N为 39只总标志 N总鼠数 N = 88只 ④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15只重捕标志 34只重捕鼠数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
1.概念: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通过影响出生 率, ①雌雄相当型 ②雌多雄少型 ③雌少雄多型
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1.概念: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例1
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C )
例2(海南·21)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③注意事项: 调查选择熟悉并容易辨别计数的植物;
选取样方要随机取样,且种群分布较均匀的地段;
样方越多,求得种群密度越接近实际情况;
计数原则:方框内及其夹角上的个体 “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
4
7
5
平均数5 500株
5
5
一段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标志 个体混合
(2)标志重捕法
①注意事项: A.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B.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活 C.调查期内不能脱落 D.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同时也没 有太多的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决定 直接因素
(四)年龄组成:
1.概念: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P63:
3.意义: 通过影响出生率与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并预测种群 数量变化。
种群的特征(公开课课件)
那边的三叶草分布较为均匀,容易数数,
就选那边吧。
X
(2010·高考海南卷)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草地上某
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
可行的是( )
C 估算法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若干个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 数目再取平均值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
2.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 获52只,但是标志46只鼠,第二次捕获25只鼠,其
D 中有标志鼠12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
A.46只 B.25只 C.12只 D.96只
小试牛刀
C 6.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 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 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5.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比例。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②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奶牛等 ③雌少雄多型:如白蚁、蜜蜂等。 (3)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 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 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
种群数量
影直 响接
年龄结构
预测 变化方向
种群密度
决
定
影响 数量变动
性别比例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迁出
Page 27
小试牛刀
D 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大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金字塔
生殖后期 生殖期
生殖前期
三.年龄结构
印度人口
♂ 生殖后期 ♀
♂ ♀ 美国人口
日本人口
生殖期 生殖前期
预测
种群密度 变化趋势
增长型
出生率>死亡率
越来越大
稳定型
衰退型
出生率=死亡率
保持稳定
出生率<死亡率
越来越小
例: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
的发展趋势是
B
A .衰退型和增长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性比率
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多数为1:1)
性比率的应用: 生物灭虫法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 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比率,从而达到
杀虫效果。 降低出生率
性比率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
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下图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
老年
中年
幼年
A
B
C
(1)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
人口的年龄组成为图 A 所示类型。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
这将会使被捕捞的鱼的年龄组成为图 A 所示类型。
(3)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
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C
所示类型。
讨论:
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 的平均寿命还会延长;由于实施计划生育, 出生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老年人 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升高。关于现 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调整,学生自由发 表意见,不求统一的答案。
量
的
对
数
水螅
类型Ⅰ(凸形) 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低,达到 后死亡率高。(人)
类型 Ⅱ (对角线形) 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同(水螅、鸟类)
牡蛎
0
年龄
类型 Ⅲ (凹形)
低龄死亡率极高,度过危险期后 死亡率低且稳定(牡蛎、树蛙)
最大寿命
六、种群的存活曲线
存 活 数 量
人
死
亡
率
的 对
水螅
数
牡蛎
牡蛎
0
年龄
最大寿命
全国 1990 1994 1998 2002 2004 2008
出生率 21.06 17.70 15.64 12.86 12.29 12.14
死亡率 6.67 6.49 6.50 6.41 6.42 7.06
自然增长率
14.39 11.21 9.14 6.54 5.87 5.08
思考:计划生育对于我国人口密度有何 影响?
例、在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 放置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60只,将捕 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 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 捕获了4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 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 多少只?
N=(60×40)/12=200只
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数量 特征小结
预测
年龄结构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影响
种群密度
性比率
预测
决定
将来
影响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五.种群分布型
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最常见)
农田等人工种群
草地中的蒲公英
人类、社会性动物
目前我国人均寿命为72岁
六、种群的存活曲线
பைடு நூலகம்
存
活
人
数
印度某火车站情景
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12月15日 发布的最新全球人口趋势报告预测印 度人口到2025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 界人口第一大国。
分析:专家预测印度人口变化的依据是 什么?
中国人口
年龄结构
0-14岁:19.4% 15-59岁:69% 60岁或以上:11.6%
印度人口
年龄结构:
0-14 岁: 31.5% 15-64 岁: 63.3% 65 岁以上: 5.2%
1.概念:
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总个体数的百分比或千分比。
死亡率 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
总个体数的百分比或千分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增大 不变 减小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单位:‰
0
思考:如何有效保护牡蛎资源?
人
水螅
年龄
小结:
●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列举种群的特征 ●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识别种群的分布型 ●辨别种群的存活曲线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甲、乙、丙代表3种不同的动物,据图回答: (1)曲线图ab段表示甲动物在中年以前死亡率很__低___. (2)丙曲线表示丙动物幼年期_死__亡__率__很_高_____, 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将应做好_幼__体_______保护工作。
第四章 种群
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
个体的集合体,叫种群。
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进化单 位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
个体特征
年龄 出生 死亡 性别
种群特征 年龄结构
出生率 死亡率 性比率 种群密度
分布型
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很低
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
害虫的防治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 保护
如何调查一片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适合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动物
方法:
捕捉 标记 放回
不会对动物产生伤害 不能过分醒目 要能维持一定时间
重捕
计算
适当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标 志个体混合
②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总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 标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