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委托关系项目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一)

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一)论文关键词:委托-代理激励约束制度安排论文摘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目标函数的差异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极易导致各种代理风险的产生。
因此,研究如何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相互关系设计中对激励约束机制进行相关的制度安排,以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作为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委托一代理理论是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契约形成过程出发,探讨委托人(Principa1)如何设计出一种契约,以促使代理人(Agent)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效用而努力工作。
标准的委托一代理理论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假设:1.信息不对称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拥有企业的经营权,实质性地控制着企业,代理人对企业内部状况、外部环境更为了解。
此外,对于一些专业化信息,如代理人的经营禀赋、努力程度以及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等,委托人因其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对信息的解读能力相对较弱,代理人因此拥有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
难以被委托人感知的个人行为(努力程度、机会主义等)及具有很强隐蔽性的“私人信息”空问(能力大小、风险态度等),给委托人的监督和控制造成了很多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2.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源于亚当·斯密的的研究,他认为人类具有自我利益需求,经济活动具有自身财富最大化的倾向。
按照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人修正的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都力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都有通过签订契约确定分工效果从而增加自身效用的动机。
二、委托一代理关系失效的原因分析委托一代理关系一旦确立期,委托人期望代理人忠诚为其服务,通过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来提高企业的产出绩效,进而实现其自身效用最大化。
但因代理人利己主义倾向及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经常与现实经济生活相背离,从而导致了委托一代理关系失效。
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下面利用模型MaxEU(Y,A,I,C)对委托人、代理人的效用函数进行分析。
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中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

如何面对反倾销记者:近年来中国企业被国外指控倾销的事件屡屡发生。
去年底,美国钢铁企业向中国6家钢铁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事件,宝钢,武钢等在内的中国5大钢铁企业都正在积极应诉。
我看到过一份材料,在1987-1997年,在受反倾销措施影响最大的美国贸易伙伴中,中国仅次于欧盟和日本,名列第三。
在1987-1997年期间,GATT/WTO各成员提起的反倾销调查案达2196件,其中247件是针对中国产品的。
在1034件最终裁定倾销的案例中,158件是针对中国产品的。
自从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我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以来,到目前为止,我国产品已累计遭受近400起反倾销起诉,直接影响出口100亿美元以上,成为全球受反倾销损害最大的国家。
可以说各国的反倾销已经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那么您认为为什么中国企业会遇到这么严重的反倾销,中国的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呢?海闻:首先我们需要说明一下什么是"倾销"。
倾销是指在企业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或低于生产成本。
根据这个定义,不少中国企业的确存在着倾销行为。
但倾销并不一定是一个不道德的行为,也不一定是不公平竞争。
在许多情况下,倾销只是企业为了在外国市场上销售产品而不得不采取的降价行为。
如果一个企业在本国市场具有较强的垄断力量和较大的市场份额,它就能在国内市场上要较高的价格。
但在国际市场上,企业一般会遇到比国内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产品的市场份额就会小,价格弹性大,企业没有办法卖出与国内市场一样的高价,就会出现倾销。
比如说中国的汽车在国内价格很高,如果要出口的话,必定是倾销,因为,如果以国内汽车市场这么高的价格在国外根本卖不出去。
在国际经济学中,这被称作"国际价格歧视"。
这种倾销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理性选择。
当然,中国企业也有低于成本的倾销。
这些年许多企业为了获得出口产品的机会,不懂贸易规则,自相杀价,使得出口价格低于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政府过分地强调出口,有些企业为了完成出口任务而不计成本不怕亏损出口,这些都造成了中国企业的确存在着并非理性选择的倾销行为。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所有的经济实体,其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国有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的最大化。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即国家)将其授权给代理人(即企业管理者)来管理。
激励约束机制则是指国家为了确保代理人能够根据国家的利益来进行决策,采取的一系列激励措施和约束措施。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进行阐述。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设计应注重权责明确。
即国家对代理人的权益要求明确,代理人需要清楚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国家可以通过明确的契约来规定代理人的职责、权益以及义务,并设置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措施。
国家可以要求代理人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的利益,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对其表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
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应注重有效激励与约束的结合。
为了激励代理人尽职尽责,国家可以给予直接或间接激励。
直接激励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提拔等,而间接激励则包括荣誉表彰、评优评奖等。
为了有效约束代理人的行为,国家可以采取约束措施,如规定代理人必须公开财务信息、提供真实信息,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等。
这些约束措施可以降低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不当行为风险,确保其真实履行职责。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应注重绩效评估与激励措施的关联。
即国家需要根据代理人的绩效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绩效评估可以通过对国有企业的业绩、效益、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估,以此来确定代理人的贡献和表现,并对其进行激励。
国家可以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代理人薪酬增加、晋升提拔或其他奖励,从而提高代理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应注重监督与问责。
国家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其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决策和管理。
对于代理人的不良行为和失职现象,国家应进行问责,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委托代理关系成为了国有企业中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即国有企业)与代理人(即负责经营管理的中层干部及员工)之间的一种约定,通过这种约定,代理人可以以委托人的名义行事,协助委托人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
在国有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种关系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然而,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利益分配不清、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等。
因此,在建立委托代理关系时,需要设计一种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以保证关系的有效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明确权利与义务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需要明确权利与义务。
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应该为代理人提供明确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同时也需要明确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
为此,国有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文件,以确保委托代理关系的明确性。
2.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当代理人完成了所委托的任务或实现了目标时,国有企业应该给予适当的激励。
这可以通过激励措施来实现,例如提高工资、发放奖金、晋级等。
激励措施的制定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和代理人的工作表现,以确保激励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引入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中,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代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国有企业可以采用市场化竞争的方式,建立内部市场,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国有企业可以采用外部市场化的方式,将一部分业务外包出去,以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和提高企业的效益。
4.加强监督管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是委托代理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避免代理人出现行为不端的情况,国有企业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可以采用监察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措施,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同时,国有企业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审核和评估,以提高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的设计

2、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平衡
在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中,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的平衡是必要的。长期激励 可以鼓励代理人企业的长期发展,而短期激励则可以激励代理人企业的短期目标。 通过合理设计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的组合,可以平衡代理人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从而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利益。
3、正激励与负激励的结合
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的设计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理论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三、案例分析
04 四、思考总结
05 参考内容
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企业中常见的一种治理结构,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降低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价值,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重要问题。本次演示将探 讨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分析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具体案 例分析激励机制的应用和优缺点,最后对激励机制的设计进行思考总结。
4、可操作性强: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 执行。
三、案例分析
以某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为例,该计划旨在激励公司高管积极工作,降 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具体措施包括:
1、股票期权激励:公司向高管授予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使其能够在未来 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这将激励高管积极工作,提高公司业绩,使公司 股票价格上涨,从而实现高管的个人收益。
三、结论
在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优化设计是关键。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 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激励代理人执行任务,从而满足委托人的利益。在具体 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任务的特性、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正负激励的结合以 及信息披露和监督机制等因素,以确保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谢谢观看
3、具体案例分析表明,股权激励计划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但也可能存 在一些问题,如过度股票价格、绩效考核体系不可靠以及实施成本较高等。
企业经营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与参与约束研究

险成本 ,当 口 =0时 ,职业经理人的风险成 本为 O。考虑 职业经 理人有 正值的机会成本 , 令 石为职业经理人 的保 留收入水平 ,如果职业经理人 的确定性 等价 收入小 于 ,职业经理人将不会接受经营委托。因此 ,职 业经理人的参 与约束 表示为 : a+ 一 / 2一b e / 2≥ ( I R) 而1 c分为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 种情况 。
选择了 e<1 / b,就支付 垡 ( 垡< <a ),职业经理人就一定会 选择 e
=1 / b。
1 .2 信 息 不对 称 情 况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企业 ( 企业主)不 能观测到职业经理人 的努 力水平 e, 此 时职业经理人将选择最大化 自己的确定性等价 收入 ,对式 ( 2 )进行一阶求导可得 e= 6。 此时职业经理人 的 I C为 e= 6,这时 ,企业 ( 企业 主) 的问题是 选择参数 , 口来实现 自己 的期望效用 最大化 。此时 最优 化问题 的模 型
引 富
职业经理人 ,是指在一个所有权 、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 的企业 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 ,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 ,对法人 财产 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 ,由企业 ( 企业 主 )在 职业经 理人 市场 中聘 任 ,而其 自身以受薪 、股票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职业化 企业经 营管理专家。职业经理人作为一种职业 ,对企业主 的增值 和企业主企业 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职业经理人经营具有委托性 ,因而利用委托代理理论 来分析企 业经营 中职业经 理人和 企业 ( 企业 主 )之 间的委托一代 理关 系。文献 [ 1 ]运用 委托代理理论 ,讨论 了第三方物流中物流服务外包方与物流服 务提供方之间 的委托代理关系 ,分析了非对称信息下第三方 物流 的委托 代理问题及最优化激励选择问题 , 探讨 了第三方物流最优激 励合 同的影
代理委托关系 项目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综述

2014.5―2014.6
确定论文题目,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拟写论文提纲及大体框架
中期检查
论文撰写、修改和定稿
论文装订,准备答辩
7、参考文献、查阅范围及手段。
参考文献:
[1]Jeffrey K Pinto.Management Handbook.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Jossey-Bass Publisher.1998
八、评审意见
校内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校外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专家小组意见:
专家小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意见: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学部、院(系)盖章
年 月 日
三、研究内容:学术构想与基本思路、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学术构想及基本思路:委托代理的基本问题是代理人与委托人目标函数不一致,储蓄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和非效率现象,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建立最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模型。
研究方法:以建设项目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例,从信号显示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机制和降低交易费用机制几方面入手,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最优化设计。
课题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分析方法,分析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运行规律和基本特征,对项目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项目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项目管理的研究重点之一,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绩效评估具有关键作用。本文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建设项目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的理论研究有丰富作用。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代理关系是指国有企业的股东(代理人)委托经营者(被代理人)经营企业
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由于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需要设计激励约束机
制来确保代理人能够有效地履行委托责任,达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在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中,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激励目标和约束目标。
激励
目标是指通过激励机制激发代理人的积极性,使其为股东创造更大的利益。
约束目标是指
通过约束机制限制代理人的行为,防止其滥用职权,损害股东的利益。
在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激励和约束的平衡,提高代理人的
绩效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确定代理人的薪酬和奖励制度,使其与企业的业绩和股东的利益
相挂钩,从而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提高业绩。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对
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达到约束代理
人的目的。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增强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性。
可以建立健全的决策和沟通机制,加强代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确保代理人对股东的意图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行为问题。
可以加强对代理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
和道德水平,增强其对企业长期发展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国家所有的企业通过委托代理的方式来管理和经营企业,而代理人则是被委托的企业管理者。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对于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委托代理合同,明确代理人的职责和权利,并约定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措施。
在合同中,可以约定代理人的薪酬和绩效考核方式,以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和提高业绩。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来约束代理人的行为。
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规范的制度和流程,以及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可以规范代理人的行为,保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
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监督和检查代理人的行为,及时纠正不当行为。
国有企业可以利用激励和约束机制来促使代理人与企业的利益一致。
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可行的奖惩机制,激励代理人为企业谋取最大利益,比如设立业绩奖励和股权激励等机制。
可以通过监督和约束机制来防止代理人滥用职权和追求个人利益,比如设置严格的审计和监督程序,以及建立独立的监事会和董事会等机构。
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透明和公正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对代理人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通过公开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关键决策等信息,可以提高外部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增加对企业决策的监督力度。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是保证国有企业高效运行和防止代理人行为失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明确的委托代理合同、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保证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代理人,其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的保值增值。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存在着代理问题,导致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不尽如人意。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如何设计激励约束机制,以推动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二、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国有企业是以国家资产管理部门为委托人,企业领导班子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人希望代理人能够尽快、尽量地实现特定目标,以实现国家资产的保值增值。
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原因,代理人可能存在着道德风险和监管风险,导致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不尽如人意。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
在国有企业中,委托人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了解代理人的行为和业绩。
由于代理人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可能存在着操纵信息的可能,给委托人带来道德风险。
利益冲突。
国有企业的代理人往往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与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
如果代理人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冲突,就会出现代理问题。
监管不力。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政府在对其进行监管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导致监管风险的存在。
三、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可以通过激励代理人的积极行为,同时限制代理人的不当行为,从而控制代理问题的发生。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激励机制设计激励机制是激励代理人积极行为的重要手段。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将代理人的绩效与企业的利益直接挂钩,以激励代理人积极开展经营活动。
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制定奖励机制,对代理人的优秀表现给予奖励,以鼓励代理人更好地完成任务。
2. 约束机制设计约束机制是限制代理人不当行为的关键。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代理人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代理人的不当行为。
四、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_微观经济学_[共2页]
![四、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_微观经济学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fcada09033687e21ae45a9bc.png)
微观经济学270的竞争环境,难以生存和发展。
比如在保险市场上,如果投保人都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保险市场的赔付比例就会增大,企业就很难生存了。
另外,道德风险唤醒了人性中恶的一面不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也不利于社会高尚道德风尚的树立。
(四)解决道德风险的对策制定更严格的限制道德风险出现的制度,促进人们对道德风险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避免出现道德风险。
一是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交易规则;二是建立风险共担的机制。
仍然通过保险市场来说明。
如果保险公司提供全额保险,投保人会放松防范,产生道德风险。
甚至投保人会夸大损失以让保险公司提供更多的补偿。
如果保险公司什么都不赔,就没有人投保,保险公司无法生存。
而且风险回避者没有转嫁风险的渠道,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
小提示保险公司应有的对策是(1)对于情况不同的投保人收取不同的保费。
在财产保险中,对于安保设施不完备的投保者,让其交纳更多保费。
在人寿保险中,让有特定病史的人交纳更高的保费。
在汽车保险中,让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交纳更高的保费等。
(2)保险公司与投保人风险共担。
保险公司不提供全额保险,保险责任发生以后,保险公司只对损失提供部分赔偿,投保人承担一定的损失,分担部分风险。
示例在汽车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对被盗汽车分不同情况进行赔偿。
如果没有安装报警装置、没有停在车库或停车场等,保险公司只赔偿一部分,这样就会促使投保人自己增强防盗意识,加强防盗措施,从而减少道德风险的出现。
四、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一)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拥有更多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另一方则可称为委托人。
当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时,代理人的行为具有隐藏性,委托人无法监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为了追求自己利益而忽视或牺牲委托人利益,这就是委托—代理问题,也是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
示例现代企业运行中,存在大量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企业内部,一些人要受到另一些人的委托,在拥有一定权利的情况下来开展工作,这些人就是代理人,另外那些委托他们管理的人就是委托人。
代理人激励与约束的一般机制

如果公司被收购或者债权人对公司进行清偿,那么 经营者(代理人)也将面临被赶走的风险。
经理市场:对经营者的才能和人力资本价值进行公
平的社会评估,有利于委托人对众多合格的经营者 候选人进行比较、考评、择优录用,对经营者以巨 大的竞争压力制约其去冒险。
经理主权型企业 激励约束机制
成本高,不一定有效,市场机制难以根除反复出现
代理人激励与约束的一般机制
代理人激励机制
产生原因
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结果的不确定性 导致——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目的:使代理人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从
而自觉降低道德风险
激励机制的设计
激励因素
个人收入、职位消费、工作成就感、社会地位、声
住房补贴
精神激励
物质满足之后的激励手段
社会地位
个人尊重 自我成就感
代理人约束机制
通过有效的监督,防止道德风险的产生,并迫使经
营者降低机会主义和偷懒的欲望。
约束机制:
内部约束机制:契约、审计、内部制度等
外部约束机制:建立竞争性的经理市场、资本市场
和产品市场,组成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的偷懒动机和行为。阿尔钦和登姆塞茨提出:监督 者 谁来监督监督者呢? 给监督者剩余索取权 ,监督越高,剩余索取权就越高
现代企业中,通过市场以及股份来对经营者进行约
束,贝利,钱德勒:股权极度分散化、股东只关注 股票的价格,阿尔钦,登姆塞茨通过市场机制来约 束具有不确定性。 代理风险性,降低代理成本, 分解剩余索取权给代理者
使各权力合理分配,相互制约。
财务控制制度:经费开支规定,分级审批,财务审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_陈勇强

一、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基本问题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在7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日益受到经济学界和社会的重视[1],并逐步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从经济学角度,不同利益目标的双方从有意签署合作协议开始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拥有私人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另外一方为“委托人”,信息不对称是这种关系的核心特征。
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问题具体来说可分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两类。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不了解代理人的真实情况,最终选择的代理人可能是违背委托人意图的。
道德风险是指代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减少自己的资源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即不诚实的利己主义行为),来达到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目的。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约束的含义是委托人诱使具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的行动符合委托人的目标[2]。
信息不对称使得委托人不知道代理人的私人信息,不完全了解后者的行为模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激励与约束。
激励约束机制也可以视为促使代理人真实地公布其私人信息的手段,通过正向与反向激励,使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尽可能一致,从而克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借鉴现代企业制度中处理投资人和经理人之间关系的方法,项目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具有严格经济学意义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一系列委托代理问题。
二、项目管理承包模式及其委托代理关系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ing,PMC)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承包模式,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深受大型和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业主的青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PMC模式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完成以后,业主不是按照传统模式对项目各个阶段分别进行招标,选择设计公司和工程承包公司完成相应的工作,或选择总承包商承包项目,而是先选择技术力量较强,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的工程公司或咨询公司作为项目管理承包商(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PMC承包商)对项目进行全面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承包[4][5]。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一、概述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战略性、公共性和社会责任性,其经营管理活动涉及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实现。
由于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国家与企业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是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需要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解决。
二、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国家作为委托人,对于国有企业的内部经营情况往往无法全面了解,而国有企业作为受托人,对于国家的利益往往存在着信息隐瞒或不完全披露的情况。
2.利益冲突: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利益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国家希望国有企业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而国有企业往往更加关注经济效益的实现。
3.产权关系复杂: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产权关系较为复杂,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部门、股东、员工等。
三、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原则针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设计激励约束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信息披露与透明度:要求国有企业对内部经营情况进行全面、透明的披露,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2.多元利益的平衡:要合理平衡国家利益、国有企业利益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利益多方共赢的目标。
3.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通过激励机制激发企业的内部动力和创造力,通过约束机制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
四、激励约束机制设计方法在设计激励约束机制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薪酬激励:通过薪酬制度的设计,激励国有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其与企业利益紧密相关。
2.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纳入考核体系,评估国有企业的绩效表现。
3.股权激励:对国有企业股权进行激励,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委托代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议和对策1、进一步明确委托人———政府、代理人———企业经营者的权利和地位应该尽快出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法律,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代理人身份, 强化其代为管理职能, 用完善的法律法规去指导和约束其经营行为,违规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同时, 要通过法律使国有资产所有者人格化, 变国家抽象所有者概念为实实在在的人或机构以委托人身份, 代表国家具体行使所有权, 用严格的法律规范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经济行为。
2、逐渐引入股票、高额退休金之类的长期激励项目, 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长期行为激励性年薪报酬制度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激励企业经营者的长期行为。
单一结构的报酬方案易引发企业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而多元结构报酬中的股票、股票期权之类的收入, 有激励企业经营者注重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
因而, 逐渐形成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多元年薪报酬制度, 是对其进行有效激励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持股制度和在有条件的企业中尝试股票期权, 应成为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额退休金计划、高额廉政保证金、给予企业经营者高水平的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 也是保证企业经营者行为长期化的重要制度设计, 尤其是对于现在相当一批长期在国有企业中任职、报酬收入一直不高而又即将退休的企业经营者, 给予高于一般职工平均水平数倍的退休金是必要的, 如浙江省实行的“廉政保证金制度”。
3、培育经理市场, 规范经理市场的运行机制从长远看, 培育职业经理阶层, 形成经理市场, 建立国有企业职业企业家的市场竞争选聘产生机制, 是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推进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市场化, 尤其要注意两点。
一是各地建立的经营管理人才中心, 要严格定位于中介机构, 不应有任何行政管理色彩, 其职责应该是专司收集、提供经营管理人才信息, 为供需双方相互选择提供服务, 促进经营管理人才的流动。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一、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代管者和管理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面临着代理问题。
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和人民群众,而企业的经营者是企业管理者,他们之间存在着代理关系,这就导致了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在国有企业中,设计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激发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保护国有资产。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出发,探讨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
二、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1.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由政府代表国家和人民群众行使,而控制权由企业经营者行使。
由于这种分离,企业经营者有可能违背所有者的利益,导致代理问题。
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保持就业稳定,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等。
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复杂多样,需要更加细致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引导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3. 政府干预性强。
国有企业的发展往往受到政府政策和行为的影响,政府不仅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还是企业经营环境的监管者和支持者。
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也对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1. 完善的所有权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代管者,必须建立健全的所有权约束机制,明确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行使,并且加强对企业经营者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出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企业经营者对国家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2. 多维度的绩效评价体系。
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多样,需要建立综合的绩效评价体系。
除了常规的财务指标外,还应该加强非财务指标的管理,如员工满意度、环保指标、社会责任履行等。
通过对多维度的绩效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企业经营者的表现,制定相应的激励计划。
3. 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的灵活性。
国有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多端,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及时调整以适应新的经营需求和市场变化。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职责。
国有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往往涉及到委托代理关系,即所有权人(国家)委托经营者(企业管理者)管理公司,并期望经营者能够以国有资产的最大化为目标,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方式,委托代理关系往往存在着激励不足、激励约束不力的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偏离了国有资产最大化的目标。
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良性运作,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1.1 激励不足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其所有权人与经营者的关系并不是市场经济中的典型关系,所有权人对于经营者的激励制度相对不足。
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者通常受到政策性、宏观性的考核和激励,而非基于市场竞争的绩效评价和薪酬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期较长,难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问题,国有企业经营者往往存在激励约束不力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导致经营者可以轻易地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态和财务状况,从而逃避监督和追责;而利益冲突则可能使得经营者在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中存在私利行为,偏离国有资产最大化的目标。
1.3 政策环境不稳定国有企业的经营往往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政策的不稳定和频繁变动可能给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带来不确定性,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二、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原则针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原则:2.1 合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在设计激励约束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各方的立场和利益诉求,确保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避免单纯扩大激励空间,而忽视了约束机制的建立,导致激励与约束不成比例而招致风险。
2.2 客观、公平的激励评价标准激励评价标准应当是客观、公平的,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者的绩效。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国有企业所有制性质特殊,存在着代理问题,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了一些激励约束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研究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原理,并就激励约束机制的内容、实施方式以及与委托代理关系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促进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之间的关系。
在国有企业这种特殊的所有制形式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容易导致代理问题的产生。
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和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具体来说,本文旨在分析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和现状,探讨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原理和内容,以及如何将这些机制有效地实施到国有企业的管理实践中。
通过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可以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关系,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
1.3 研究意义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代理人,其发展状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作为管理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关系着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着整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摘要: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
为了解决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设计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
本文将以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设计合理激励约束机制,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2.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所有者)无法直接参与经营活动,而必须委托代理人(经营者)代为经营。
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的行为会影响委托人的利益。
代理人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不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行为,造成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问题包括: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
3.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激励约束机制设计3.1 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原则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契合国有企业的经营特点,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二是激励约束机制应考虑到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问题,以引导管理层行为以最大化国有企业的利益;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应强调长期激励和长期约束,而不是短期行为的激励。
3.2 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内容(1)激励机制:应建立与国有企业长期利益相一致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职业晋升激励等。
薪酬激励应以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为导向,进行与业绩挂钩的薪酬设计。
股权激励方面,可以考虑引入股权激励计划,让管理层参与企业股权,与国有企业共担风险与收益。
职业晋升激励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通过与国有企业长期利益相一致的晋升机制,激励管理层积极进取,为国有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2)约束机制:应建立与国有企业长期利益相一致的约束机制,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约束。
约束机制应注重长期约束,如设立退休福利待遇及实施养老金制度,让管理层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在离职后仍然受到约束。
可考虑建立合理的分权分利机制,保证国有企业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在国家手中,对管理层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项目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部、院(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位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题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立论依据: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课题来源:通过自己平时阅读相关的资料文献,以及工作生活中的实际体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对该领域进行相关的探索。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项目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项目管理的研究重点之一,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绩效评估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建设项目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的理论研究有丰富作用。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国外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关于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形
成了委托代理理论。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恩斯和伯利首先提出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问题,他们指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所有人再也没有可能完全掌握企业的全部信息,作为资本的拥有者他可以选择掌握信息更为敏锐、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更为迅速的专业人员掌管企业某些部门,将这些部门的管理权授予其认为能力、经验足以胜任的管理人员,有些企业所有者甚至将整个企业的管理权进行授予,只保留依附于资本存在的企业所有权和收益权。
而我国对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企业数量少,经济发展落后是全国性的问题,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资金实力薄弱、生产规模微小而且多以家族化经营方式为主,企业经营周期中几乎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问题在民营企业中并不明显。
所以,我国学者对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多以国有企业为载体,张维迎、张春霖、史金平、罗建刚等人对委托代理理论引入中国,委托代理理论在国有企业中应用,以及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我国企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企业生产的诸要素如土地、原材料、资金、劳动力等,市场化配置己起到主要作用。
但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一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与企业市场化程度发展不均衡,这在我国多数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关于激励与约束间的关系,目前没有统一说法。
有的学者从广义上来理解激励,认为激励的内涵中包括了鼓励与约束两个方面的含义,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
有的学者认为在研究激励约束问题时,应注意二者区别。
对于激励与约束间的关系,本文认为激励与约束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直接目的不同,并以不同形式体现不同内容,所以不能当作一个概念来理解;激励是最深层次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它能把有些外在约束变为内在约束,变他律为自律,所以它们具有交叉性;激励
与约束是具有互补性的统一整体,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同时又缺一不可,只谈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完整。
而在项目管理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合理发展更有利于项目的实施与完善,对项目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同样在项目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理论发展中,委托代理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对项目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国内外项目管理的相关文献,梳理出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学术界与实业届的不断交流,一些学者把目光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移向了项目委托代理、项目供应链与伙伴关系、项目组织文化等方向。
最早提出委托人和代理人概念的罗斯
(1973)
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
詹森和麦克林(1976)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
国外对该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而我国则相对贫乏。
本文通过对项目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可行性研究,有利于推动该领域的相关建设。
三、研究内容:学术构想与基本思路、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学术构想及基本思路:委托代理的基本问题是代理人与委托人目标函数不一致,储蓄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和非效率现象,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建立最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模型。
研究方法:以建设项目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例,从信号显示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机制和降低交易费用机制几方面入手,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最优化设计。
技术路线:效用函数,博弈模型,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最佳代理人模型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在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时应满足“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 这两个条件。
从契约激励与约束、制度激励与约束、市场激励与约束三个方面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四、研究的目标及创新点。
研究目标:本文通过建立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分析方法,分析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运行规律和基本特征,对项目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创新点:不同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本文从委托代理机制入手,设计出最优化的委托代理模型。
有利于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建设项目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为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提供一定的参考。
五、论文的框架纲要
1前言
2.文献综述
3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基本问题
4. 项目管理中的委托代理管理及问题
5. 以建设项目为例,设计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模型
6. 分析激励与约束模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
7. 结论
七、参考文献、查阅范围及手段。
参考文献:
[1] Jeffrey K Pin to.Ma nageme nt Han dbook.Project Man ageme nt In stitute.Jossey-Bass Publisher.1998
[2] PMI Standards Committee.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 wledge.Project Ma nageme nt In stitute.1996
[3] Michael T. Pich , Christoph H. Loch, Arnoud DeMeyer.On uncertainty , ambiguity ,
and complexity in projectmanagement[J]. Management Scienee , 2002, 48 (8).
[4] Karls on. L. Risk shari ng in con structi on con tracts [J]. Tunnel and Tunn eli ng, 1989( 2) : 33- 35.
[5] J. Rodney Turner, Stephe n J. Simister. Project con tract man ageme nt an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1( 19):
457~464.
[6] (美)Harold Kerzner :《项目管理的战略规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7] 王立文等.现代项目管理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8] 刘荔娟等.现代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9]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J].契约理论
[10] 王晓州.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及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J].中国软科
学,2004,06.
[11] 陆建新.现代委托代理理论的考察与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1995( 2) : 22- 27.
[12] 汪贤裕,颜锦江.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和监督[J].中国管理科学,2000,(3).
查阅方法: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管理科学等数据资源,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专家小组意见:
专家小组成员签字:
年月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意见: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学部、院(系)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