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与激励机制(1)
委托代理制下国有企业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委托代理制下国有企业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而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又是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调动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积极性,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对国有企业高管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委托代理;国有企业高管;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一、国有企业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理论概述笔者将国有企业的高管人员界定为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在内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在委托代理制下,国有企业的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委托代理这一理论基础进行了解。
(一)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
它的创始人包括威尔森、斯宾塞、泽克海森、罗斯、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格罗斯曼和哈特等。
委托代理理论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产生,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它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主要涉及到两种人:委托人和代理人。
当委托人委托代理人来处理某项事物比自己亲自处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代理人也能从接受委托中获得比从事其他活动更多的收益时,委托代理关系就会产生。
也就是说,它的产生根源就在于委托代理双方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在现代公司企业中,股东是委托人,经理是公司企业的代理人,代理人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其授权范围内替委托人进行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并相应地拥有某些决策权。
在现代公司企业中,股东的产权解体为股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1]。
股东拥有股权,而将公司法人财产权赋予董事会。
股权主要衍生出两项权利: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股东的剩余索取权指股东对公司净利润的分配权和公司剩余财产的要求权。
剩余控制权有两个方面:一是表决权,即对选举董事会、高层经理任免以及重大事项拥有投票表决权;二是股份转让权,即股东可以不经过公司的同意,自由地转让其股票。
信息经济学第四章_委托代理与激励(1).

激励合同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 当信息不对称时,最优分担原则应满足莫里斯-霍姆斯特条件
二、 委托代理简单模型
(一). 委托-代理关系假设
一般而言,只要在建立或签定合同前后,市场参与者双 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 -代理关系。 —— 掌握信息多(拥有私人信息)的市场参加者称为代理人 —— 掌握信息少(没有私人信息)的市场参加者称为委托人
•
从A方观察,A了解B的行为原则是使其自身的效用最大化,这样,A
必须设计出一种B能够接受的合同,在该合同约束下,A必须根据B的某
些行为或操作结果给予B一个收益,这个收益额是双方事前约定的。结
果,由于A是根据B的结果向B支付合同规定的收益,这就刺激了B对经济
最大化的操作,这样,在B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约束条件下,A的效用
后所获收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参与约束条件说明代理人履行 均衡合同所获得收益不能低于某个预订收益。或者说,代理人接受委托 人合同的预期收益不能低于他在相等条件下从其他委托人获得的收益水 平。
• ——激励相容: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 • 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代理人获得预期效
模型委托人代理人行为类型或信息隐蔽行为的保险公司投保人防盗措施道德风险地主佃农努力耕作经理员工努力工作员工经理经营管理教师学生努力学习公民政府官员贪污腐败隐蔽信息的股东经理市场需求投资决策道德风险经理销售员销售策略客户信息保险公司投保人健康状况父母孩子作业情况逆向选择买主卖主产品质量雇主雇员工作能力信号传递雇主雇员教育水平买主卖主质量保证信息甑别保险公司投保人不同的赔偿办法图表22
利润的多少有关,S为的函数S S( ).C是代理人努力程度带
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的设计

2、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平衡
在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中,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的平衡是必要的。长期激励 可以鼓励代理人企业的长期发展,而短期激励则可以激励代理人企业的短期目标。 通过合理设计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的组合,可以平衡代理人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从而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利益。
3、正激励与负激励的结合
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的设计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理论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三、案例分析
04 四、思考总结
05 参考内容
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企业中常见的一种治理结构,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降低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价值,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重要问题。本次演示将探 讨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分析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具体案 例分析激励机制的应用和优缺点,最后对激励机制的设计进行思考总结。
4、可操作性强: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 执行。
三、案例分析
以某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为例,该计划旨在激励公司高管积极工作,降 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具体措施包括:
1、股票期权激励:公司向高管授予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使其能够在未来 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这将激励高管积极工作,提高公司业绩,使公司 股票价格上涨,从而实现高管的个人收益。
三、结论
在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优化设计是关键。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 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激励代理人执行任务,从而满足委托人的利益。在具体 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任务的特性、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正负激励的结合以 及信息披露和监督机制等因素,以确保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谢谢观看
3、具体案例分析表明,股权激励计划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但也可能存 在一些问题,如过度股票价格、绩效考核体系不可靠以及实施成本较高等。
4 委托代理与激励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人(A)在建立和维持 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困难
1、在选择代理人方面: A不知道哪个管理者最适合于他的企业,A只能按照某种普 遍存在的市场信号(如教育)来甄别雇员的能力,或者根据 某些人为的标准(如根据雇员的经历和经验)来分析雇员的 生产率。 2、A难以轻松地设计出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都能对B产生最 大化刺激的合同。 因为A不可能在合同中确切规定B的具体行为和努力程度, 即使能够做出规定,A也难以对B进行有效观察。
1 委托代理理论
理委 关托 系 代 代 理 人 委 托 人 ——
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 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 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 地说,只要建立或签定 某种合同前后,市场参 加者双方所掌握的信息 不对称,这种关系都可 以被认为属于委托—— 代理关系
华中师)的市 场参加者称为代理人
第四章 委托代理与激励
教学目标
掌握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包括其关系假设、 信息结构特点以及均衡合同形成的条件。 了解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机制设计之间的关系,从中把 握委托代理核心理论的发展脉络。 明确激励机制设计的目标,掌握四种典型的激励机制设 计模型。 熟悉相关的简单运用,了解委托代理理论的具体应用, 能够将委托代理理论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分析, 具有建立简单委托代理模型的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1 委托代理理论
1.3 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
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是对策博弈
A在建立和维护委托——代理关系的过程中, 如何确立对A和B都有利的合同,是委托—— 代理人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如何确 定对A和B都有利的合同问题,属于典型的对 策问题,因为A和B任何一方在采取行动时都 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另外一方的反应。
第三章代理关系和激励机制设置

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委托人) 拥有所有权
聘 用
经理(代理人)
拥有控制权
信息不对称
委托 代理 关系
代理 成本
委托代理冲突
现代公司投资者和经理人利益冲突的现实性: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 现代公司的投资者和经理人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信息非对称)
现代公司投资者和经理人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理性的投资者和经理人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公司制度导致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
“作为其他人所有的资金的经营者,不要期望 他会像自己所有的资金一样获得精心照顾” (Adam Smith,1776)
Berle and Means(1932)在现代公司制度的背 景下把Adam Smith所观察到的现象概括为“所 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委托-代理理论对人行为的基本假设
人是理性的;(这里指人们的推理计算 能力是无限的) 人有着机会主义的倾向。
第二节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与激励合约设计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握的 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 多的信息。 在交易中,如果一方了解自己的一些特征(如商 品的质量、身体的好坏),而另一方不了解,我 们把这种信息不对称结构叫作隐藏特征;由于 交易的一方能采取行为影响对方,而对方不能 直接辨别,我们把这种信息不对称结构叫作隐 藏行为。
信号传递 信息甄别
三、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道德风险问题指委托人无法(或者是不 能低成本地)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代 理人就有积极性从其自身利益出发(而 不是从委托人利益角度)采取行动,且 这种自利行动往往是以损害委托人的利 益为代价的。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代理关系是指国有企业的股东(代理人)委托经营者(被代理人)经营企业
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由于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需要设计激励约束机
制来确保代理人能够有效地履行委托责任,达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在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中,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激励目标和约束目标。
激励
目标是指通过激励机制激发代理人的积极性,使其为股东创造更大的利益。
约束目标是指
通过约束机制限制代理人的行为,防止其滥用职权,损害股东的利益。
在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激励和约束的平衡,提高代理人的
绩效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确定代理人的薪酬和奖励制度,使其与企业的业绩和股东的利益
相挂钩,从而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提高业绩。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对
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达到约束代理
人的目的。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增强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性。
可以建立健全的决策和沟通机制,加强代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确保代理人对股东的意图和要求有清晰的认识,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行为问题。
可以加强对代理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
和道德水平,增强其对企业长期发展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第二章委托代理与激励

故事二
另外一则来自笑话的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有 位中国留学生与热恋中的美国姑娘上街过十字路 口遇到红灯,小伙子见左右无车就迈步过衔,但 美国姑娘却等到绿灯后才过街。美国姑娘事后提 出分手,小伙子不解。美国姑娘说:你连最基本 的交通规则都不遵守,我能够相信你会一辈子遵 守爱情规则吗?小伙子得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回国 后又与一位姑娘谈恋爱,当他与姑娘结伴上街遇 红灯后,吸取在美国的教训,自动自觉地等到绿 灯后再过街,而姑娘见左右无车且已迈步过街。 结果,姑娘以小伙子“脑袋有毛病”为由吹了29 。
37
38
• 1978年复,安徽大旱,这年夏收分麦子, 凤阳县小岗村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 全队18户,只有2户没讨过饭。队里严国昌 等几个老人找到生产队长严俊昌商量:再这 样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办法就是不吃 大锅饭!副队长严宏昌再也不想出去要饭了。 1978年秋天,严宏昌联合18户人家搞了大包 干。“我豁出去了,要是我被抓起来,村上 人会养活你们娘几个儿的。”他很悲壮地对 自己的婆娘说。
曲、潜规则的极度盛行,千万儿童涌进医院的
恐慌和无助,家宝总理的连声道歉,构成了毒
奶粉事件斑驳陆离的众生相, 带来改革开放30
年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公共信用大危机!
25
• 企业自清公众不信、部门自清公众怨 怒、专家释疑公众质疑,毒奶粉从三鹿 一家延伸到22家奶粉生产商,涵盖国内 几乎所有的品牌生产商,偌大的中国, 物华天宝,居然几无可信之奶,居然几 无可信之人,堪称伤及国本,国家质检 总局、各色违规生产企业,难道仅仅引 咎辞职就可塞责。
纳什均衡构成委托—代理对策中最基本的均衡形式。
17
四、委托代理的信任
肯尼斯• 阿罗认为:
委托代理的信任,构成市场经济的灵魂。
浅谈国有企业中委托代理的激励机制

所有者之托 的代理人 , 已具有创业者 的身份。在这些 企业里 , 他们 企业 以 , 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机 制 , 监督和 规范代 理人 的行为 , 促进其 工作 的 经营者事实上掌握 了剩余控制权 。在这种 情况下 , 很难讲 经营 者和 所 积极性。 有者还是不是~个利 益共同体。所 有者要控 制经 营者 , 而经营 者想 要
通过 市场 竞争机制 选择职 业经理人 。同时只有将竞 争性 的外部激励 和企业代理合 约的 内部 激励结合起 来 , 能从 机制上 解决 国有企业 中存 才 在 的信 息不对称和 “ 道德风险”问题 , 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得到 解决 。
【 关键词 】 企业 ; 委托代理 ; 机制 按照现代公司理论 , 出资者 ( 股东 ) 与经 营者( 经理) 间存在着 委 完全站在中立角度发挥专业 、 之 公正的职能。这 些情况表明 , 入市场经 进 在企业制度方面 , 即所有 者与经营 者的分离——出资人 托代理关系 , 企业经营者是为企业所有者工作 的代 理人 , 而企 业所有者 济的国有企业 , 是委托人。作为国有企业 , 国家是企业 的所 有者 , 委托 人 , 是 而企 业 的 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 离。在激励 机制方 面 , 即激励理念 和激励 方
综上 所述 , 改革国有 企业的产 权结构 , 推进 国有 股依法 良性减 持 ,
产升值的基础上 , 把经营者的 收入最大 化与企业 资产增 值最 大化统 一 通过竞争性资本市场 的有 效激励和约 束代 理人的行 为是国有企业 改革 起来 , 形成对管理 层的 有效 激励。激 励经 营者 , 对所 有者 来说 至关 重 的必由之路 , 与此相 配套 , 要改 革传统的 经营者 管理体 制 , 实行经理人 要。因为世界上任何 一个所有 者 , 不管他能力多么强 或多 么勤奋 , 他也 职业化 , 形成竞争 性 的经理 人市 场 , 过市 场竞 争 机制选 择职 业经理 通 不可能完全掌握企业 的全部 信息。在信 息不对 称的 情况下 , 所有者 就 人 。只有竞争性外部 的激励和 企业代理 合约 的内部 激励结 合起来 。 才 十分有 必要激励 经营者 , 以实现 资产的保 值增值 。 能从机制上解决 国有企业 中存在 的信息不 对称和 “ 道德风 险” 问题 , 也 19 年底 , 99 北京市出台了《 关于对国有企业 经营者实施期股激励试 只有这样 , 国有企业 的激励 机制 才能从根 本上 得到解 决 , 只有这样 , 也 点 的指导 意见 》 并选定 了 l O家国有 企业进行试 点 , 期股 激励和 约束 的 国有企业改革才能真正走 向深入 。 主要对象是 国企董事长 和经理 。最 近 , 一些 上市公 司开 始成立 薪酬 委 员会 , 门负责建立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例如 , 阳信通股份 有限公 司 专 亿 拟在董事会机构中设立独立董事 5人。独立董事 负责制定股 票期权计
4-委托代理与激励

(六)委托代理的信任
信任程度高 信任程度低
交易成本低 交易成本高
经济效率高 经济效率低
肯尼斯• 阿罗认为:委托代理的信任,构成市场经济的灵魂。
缺乏这种信任是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 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十分信任,
以至于即使进行欺骗是“理性的经济行为”,代理人也不会欺骗委 托人。
第二: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
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首先,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代理 人的具体操作行为;其次,代理人不能完全控制选择行为后的最终结 果。
第三:代理人的非对称信息会对委托人带来不利影响。
第4页,共85页。
(二)委托—代理关系的类型
经济活动中的许多经济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委托—代理关系。
第10页,共85页。
在市场经济中,委托代理的信任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对合同的承诺和规则的承认和自觉遵守;
2、敬业精神,诚信为本。
例如 :新老留学生刷盘子;
遵守交通规则。
第11页,共85页。
市场参加者遵守各种经济规则的水平,体现了市场经济发 展的成熟程度。然而,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不可能在其他参与 者不遵守的情况下要求某些个别参与者严格遵守,即使个别参 与者能够在一时严格遵守规则,他们也没有动机长期地严格遵 守规则。
所谓激励,就是委托人怎样使代理人在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 时,达到委托人规定的或希望的具体分标准或社会目标。
第13页,共85页。
激励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1)信息蒙蔽——人们为使驴“自觉地”、或“有干劲”地不停
地拉磨,蒙上驴的眼睛。
2)信息诱惑——在驴的头部前面用竹竿挂一个胡萝卜。 一般来说,这两种方式都属于激励,但后一种激励才属于 严格意义上的信息经济学的激励范畴。
激励机制原理与设计

在此条件下,雇主可以确定雇员将提供多少产量。 在此条件下,雇主可以确定雇员将提供多少产量。由 于雇主试图激励雇员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发挥最大剩余劳动x, 于雇主试图激励雇员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发挥最大剩余劳动 , max f(x)—s(f(x)) ( ) ( ) 使满足( )式要求。 使满足(1)式要求。 在一般情况下,雇主希望雇员选择的x恰好满足约束 在一般情况下,雇主希望雇员选择的 恰好满足约束 条件, 条件,即 s(f(x))—c(x)= U1 ( ) ( ) (2)
激励机制的常见方法是:通过 ( )使雇员在选择x* 激励机制的常见方法是:通过s(y)使雇员在选择 时获得的效用大于他选择其他可供选择x*获得的效用 获得的效用, 时获得的效用大于他选择其他可供选择 获得的效用,即 对于所有的x来说 来说, 对于所有的 来说,有 s(f(x*))—c(x*)> s(f(x))—c(x) ( ) ( ) ( ) ( )
管理 辅助
目标:( ) 目标:(1)如何让人说真话 :( (2)如何让人不偷懒 )
5. 激励机制简单模型 激励机制简单模型——单个雇主与雇员 单个雇主与雇员
假设雇主有某份工作需要雇员完成, 假设雇主有某份工作需要雇员完成,雇主有两种付酬 方式, 方式,一是无论雇员劳动结果如何都将一次性支付报酬给 雇员,二是使雇员的报酬取决于他们的劳动结果。 雇员,二是使雇员的报酬取决于他们的劳动结果。 令雇员接受这项工作的劳动量为x,产量为 ( )。 令雇员接受这项工作的劳动量为 ,产量为y=f(x)。 为简单化,假设工作产品的价格为1,这样, 就确定了产 为简单化,假设工作产品的价格为 ,这样,y就确定了产 品的价值。 品的价值。 假设s( )为雇主在生产价值y元 假设 (y)为雇主在生产价值 元产品后支付给雇员的 报酬,且雇主希望选择能使y—s(y)最大化的函数 (y)。 报酬,且雇主希望选择能使 ( )最大化的函数s( )。 从雇员角度分析,劳动x的成本为 的成本为c( ), ),且该成本与一般 从雇员角度分析,劳动 的成本为 (x),且该成本与一般 成本函数相同,总成本与边际成本都随着劳动量的增加而 成本函数相同, 递增。于是,雇员选择x的效用等于 递增。于是,雇员选择 的效用等于 s(y)—c(x)=s(f(x))—c(x) ( ) ( ) ( ) ( )
最新5委托代理与激励机制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信息经济学将达成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概括 为两个: ——参与约束 ——激励相容 * 参与约束条件说明,代理人履行均衡合同后所获得的收 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或者说,代理人接受委托 人合同的预期收益不能低于他在同等成本约束条件下从 其他委托人处获得的收益水平。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弗朗西斯(C. Francis)
第二节 激励机制设计
激励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1)信息蒙蔽——人们为使驴“自觉地”、或“有干劲”
地不停地拉磨,蒙上驴的眼睛。 2)信息诱惑——在驴的头部前面用竹竿挂一个胡萝卜。
一般来说,这两种方式都属于激励,但后一种激励 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息经济学的激励范畴。
第二节 激励机制设计
遵守 (2)敬业精神 例如:——遵守交通规则
——两个留学生勤工俭学
广州市民对商家商业道德的评价
47%
11% 14%
难说 较好或很好
不好或很不好
28%
一般
社会信任度调查
21%
47%
说不准
可以信任
不可信任 32%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信任程度高 信任程度低
交易成本低 交易成本高
经济效率高 经济效率低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代 收益 A 委托人 A 若A > B,则代理人 – 委托人A
理 收益 B
人
委托人 B 若B > A,则代理人 – 委托人B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 * 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说明,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 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代理人获得预期效用 最大化的同时,也保证使委托人的预期收益最大化。
“委托—代理”理论下学校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

[ 摘
要 ]在 学校 的管理 过程 中,由于代理 人 与委托人 的 目标 函数 不趋 同或信 息 分布 不对称 ,就会产
生逆 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委托代 理 问题。根据 需 求层 次理 论 、双 因素理 论和激 励理 论 ,建 立 了解决校 长、
管 理 者 和 教 师 之 间委 托 代 理 问题 的 激 励 约 束 机 制 ,通 过 物 质 激 励 、 目标 激 励 和 负激 励 来 激 励 代 理 人 “ 真 讲 话” ,避 免 “ 懒 ”,促 进 学 校 的 良性 发 展 。 偷
图 1 公众 、 政府 、 校 、 师 、 学 教 学 生 间 多 层 委 托 代 理关 系结 构 图
Fg. Pr cp l g n ea in hp i 1 i ia— e trlt s i n a o b t e u l ,o e n e t olg , ewe np bi g v rm n。 l e c c e ta h n td n e c er d s u e t a
[ 收稿 E期 ]2 1 0 t 0 1— 2-2 1 [ 回 日期 ]2 1 —0 修 0 1 6—0 7 [ 资助项 目]厦门理工学院教研教 改项 目 (G 0 0 2 J2 11)
[ 者 介 ounll名 (ut.edu.c男, 师 博 , 事 等 程 育 教 管 和 辆 程 究 E 棚:g 作 简 】 夸g ̄ x11. a 讲 , 士 从 高 工 教 、 育 理 车 工 研 。 . t y 唐 n 一m9 一 , 8 ) Ⅲ 锄.
层
委 托 、多层 代理 结 构 ( 图 1所 示 ) 如 。在 本 文 中 ,我 们 主
要 讨论 学校 管理 即第 三 、 四层 的委托代 理 关 系 。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职责。
国有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往往涉及到委托代理关系,即所有权人(国家)委托经营者(企业管理者)管理公司,并期望经营者能够以国有资产的最大化为目标,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方式,委托代理关系往往存在着激励不足、激励约束不力的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偏离了国有资产最大化的目标。
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良性运作,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1.1 激励不足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其所有权人与经营者的关系并不是市场经济中的典型关系,所有权人对于经营者的激励制度相对不足。
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者通常受到政策性、宏观性的考核和激励,而非基于市场竞争的绩效评价和薪酬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期较长,难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对其进行激励和约束。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问题,国有企业经营者往往存在激励约束不力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导致经营者可以轻易地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态和财务状况,从而逃避监督和追责;而利益冲突则可能使得经营者在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中存在私利行为,偏离国有资产最大化的目标。
1.3 政策环境不稳定国有企业的经营往往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政策的不稳定和频繁变动可能给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带来不确定性,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二、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原则针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原则:2.1 合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在设计激励约束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各方的立场和利益诉求,确保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避免单纯扩大激励空间,而忽视了约束机制的建立,导致激励与约束不成比例而招致风险。
2.2 客观、公平的激励评价标准激励评价标准应当是客观、公平的,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者的绩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然而,遵守市场经济规则,
不可能在其他参与者不遵守的情况下要求某些个别
参与者严格遵守,即使个别参与者能够在一时严格
遵守规则,他们也没有动机长期地严格遵守规则。
对我国而言,提高委托—代理的信任要比建立社
份对A和B都有利的合同,存在困难。
可编辑ppt
13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信息经济学将达成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概括 为两个: ——参与约束 ——激励相容 * 参与约束条件说明,代理人履行均衡合同后所获得的收 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或者说,代理人接受委托 人合同的预期收益不能低于他在同等成本约束条件下从 其他委托人处获得的收益水平。
可编辑ppt
21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四、委托代理的信任 肯尼斯• 阿罗认为: 委托代理的信任,构成市场经济的灵魂。缺乏这
种信任是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 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是委托人与代
理人之间十分信任,以至于即使进行欺骗是“理性 的经济行为”,代理人也不会欺骗委托人。
可编辑ppt
22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47%
11% 14%
难说 较好或很好
不好或很不好
28%
一般
社会信任度调查
21% 32%
47%
可编辑ppt
说不准 可以信任 不可信任
25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信任程度高 信任程度低
交易成本低 交易成本高
经济效率高 经济效率低
可编辑ppt
26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市场参加者遵守各种经济规则的水平,体现了市
代理人
操作行动
代理人:获得预期效用最大化 委托人:获得预期效用最大化
可编辑ppt
16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例:分月饼
你可不能多拿
可编辑ppt
17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三、委托代理的信息结构
委托人—代理人对策的
信息结构为不完全、非对称
信息环境。 A
考虑三类简单的对策:
(1)两个局中人下象棋,
每个局中人得3张明牌——
委托人
掌握信息较少,处于信息劣势
可编辑ppt
2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1. 委托 – 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 a. 市场中存在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 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 b. 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 他们两人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可编辑ppt
3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可编辑ppt
14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代 收益 A 委托人 A 若A > B,则代理人 – 委托人A
理 收益 B
人
委托人 B 若B > A,则代理人 – 委托人B
可编辑ppt
15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 * 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说明,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 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代理人获得预期效用 最大化的同时,也保证使委托人的预期收益最大化。
第五章 委托代理与激励机制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节 激励机制设计 第三节 逆向选择 第四节 道德风险 第五节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理论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关系假设 建立或签定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
息不对称,这种关系属于委托 – 代理关系。
代理人
掌握信息较多,具有相对信息优势
缺乏委托-代理信任导致社会的高交易成本: 教师上课
医生治病
警察巡逻
可编辑ppt
23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委托-代理信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委托代理合同的承诺,或对市场规则的承认和
遵守 (2)敬业精神 例如:——遵守交通规则
——两个留学生勤工俭学
可编辑ppt
24
广州市民对商家商业道德的评价
如:瞎子背瘸子、经理与员工等
可编辑ppt
11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二、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 假定市场上某个资本家A希望聘请一个企业管理者
B为其管理企业,B对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劳动力 供给等市场信息的掌握要比A详尽和全面,A与B之 间构成委托-代理关系,A为委托人,B为代理人。
可编辑ppt
12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契约(合同)的性质——不完备性
信息非对称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
——非对称发生的时间
——非对称信息的内容
根据时间划分:
事前信息非对称——逆向选择
事后信息非对称——道德风险
根据内容划分:
隐蔽信息——说假话
隐蔽行动——偷 懒
可编辑ppt
8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分类:
可编辑ppt
9
不同模型的应用举例:
A在建立和维持委托-代理关系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
一、选择代理人存在困难;
二、A难以轻松地设计出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都能够对
B产生最大化刺激的合同,因为A不可能在合同中确
切地规定B的具体行为和努力程度,即使能够做出规
定,A也难以对B进行有效的观察;
三、企业利润的获得与多种因素相关;
四、在建立和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过程中,设计一
完全信息结构(有公共信息,
无私人信息)
可编辑ppt
B
18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2)每个局中人得3张纸牌,
其中2张为明牌,1张为暗牌
A
(牌面朝下)。在没有看各
自的暗牌前,局中人下赌注,
然后将暗牌翻转,握有最大
牌者胜——信息不完全、对
称结构(信息不完全程度大
致相同)
可编辑ppt
B
19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 – 代理关系举例
可编辑ppt
4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讨论:课堂上,你是代理人还是委托人呢?
可编辑ppt
5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评估者
被评估者 可编辑ppt
6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例:古代欧洲贩运罪犯做奴隶(不同机制的收益)
可编辑ppt
7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3)与第二类情况基本相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只是局中人能够看他们各
A
自的暗牌,然后再下赌注,
当各自的暗牌翻转后,握
有最大牌者胜——信息不完
全、非对称结构(既有公
共信息,又有私人信息)
可编辑ppt
B
20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私人信息是使第三种信息结构区别于其他两 种信息结构的原因,这种私人信息在经济活动中 普遍存在,并且导致人们对各种利润战略的追求 行为。
可编辑ppt
10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2)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模式 a. 单个委托人 单个代理人 如:医生–病人 b. 单个委托人 多个代理人 如:政府–垄断厂商 c. 多个委托人 单个代理人 如:手机用户–通信公司 d. 多个委托人 多个代理人 如:保险公司–投保人 e. 单个或多个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互为委托人和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