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理病害防治措施
玉米生理病害识别与防治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玉米低温障碍(一)症状。
玉米原产于热带,是一种喜温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一些年份由于气温低,播种至出苗遇有低温,出现出苗推迟,苗弱、瘦小,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降低等现象,四展叶期,植株明显矮小,表现生长延缓,光合作用强度、植株功能叶片的有效叶面积显著降低。
(二)防治方法。
1、玉米品种间耐低温差异很大,故应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耐低温、高产优质的玉米良种。
2、科学地确定播种期,适期早播,播种至出苗气温不能低于10℃。
3、苗期施用磷肥能改善玉米生长环境,提高抗寒力。
二、玉米盐碱害(一)症状。
土壤含盐量和酸碱度(pH 值)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可造成盐碱害,苗期表现为生长瘦弱,严重时接近枯萎。
碱害主要影响玉米的幼根和幼芽,轻者使玉米空秆增多且易倒伏;重者缺苗断垄,同时导致钙、锰、锌、铁、硼等微量营养元素固定而引发缺素症。
(二)防治方法。
1、种稻改良盐碱土。
2、平整土地。
3、洗盐压盐灌溉改良措施在有水利条件的地区,可用冲洗的方法改良盐碱地。
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培肥措施与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轮作等措施也可改良盐碱土。
三、玉米高温干旱(一)症状。
玉米幼株的上部叶片卷起,并呈暗色。
成株在氮肥充足情况下也表现为矮化、细弱,叶丛变为黄绿色,严重时叶片边缘或叶尖变黄,随后下部叶片的叶尖端或叶缘干枯。
干旱严重时,植株矮化并形成不规则褐色至黄色斑点。
(二)防治方法。
1、培育选项抗旱品种。
有条件的提倡用生物钾肥拌种,每667m 2用500g ,兑水25m l 化开后与玉米种子拌匀,稍加阴干后播种,能明显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
2、灌水降温。
适时灌水,增加相对湿度,有效地削弱高温对作物的直接伤害。
3、根外喷肥。
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水玉米生理病害识别与防治一、果园杂草的发生规律果园杂草的发生受气温、雨量、灌溉、土质、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地区间、年度杂草种类、发生期和发生量差别较大。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ppt完整版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阿维菌素等, 对害虫进行防治。
性诱剂
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降低害虫交配率, 减少害虫数量。
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
使用药剂拌种或浸种,防治地下害虫和苗 期病害。
喷雾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注意用药安全间 隔期和用药量,避免药害和环境污染。
通过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发掘和利用玉米自身的抗病抗虫
基因资源,培育抗病抗虫新品种,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03
研发新型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
积极研发针对玉米病虫害的新型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提高生物防治的
效果和可持续性。
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1 2 3
推广精准施药技术 通过精准施药技术,如无人机、智能喷雾器等, 实现农药的精准施用,减少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
效果评价
根据分析结果,评价不同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如化学防治、生 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原因分析
针对防治效果不佳的情况,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防治经验总结
成功经验
总结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用药等。
存在问题
分析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用药不 当、防治不及时等。
地下害虫
危害特点
咬食玉米种子、幼芽、根 茎等部位,造成缺苗断垄 现象。
发生规律
地下害虫种类多,包括地 老虎、蛴螬、金针虫等, 一般隐藏在土壤中越冬, 春季开始活动。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包括深耕细耙、 合理轮作;物理防治可利 用灯光诱杀成虫;化学防 治需用毒饵诱杀幼虫。
03
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综合防治病虫害,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做一份详细的介绍。
一、合理选择品种1. 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提高产量和品质。
2. 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二、土壤肥力管理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2. 优化土壤环境: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强土壤的生态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三、合理田间管理1. 合理密植:避免过于密植,保持植株之间的适当距离,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菌的传播。
2. 种植前后轮作:避免连作,合理轮作,能够减少一些土壤传播的病害的发生。
3. 及时清除秸秆杂草:玉米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田间的秸秆和杂草,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病菌的藏匿。
4. 合理灌溉:避免过浇水或缺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减少玉米病害发生的可能。
四、病虫害监测预警1. 定期巡田:定期巡视田间,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2. 防治指标预警:根据气象条件和玉米品种的特性,设立病虫害防治的预警指标,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化学防治1. 合理选药:选择对病虫害具有特效且对玉米无毒副作用的农药,使用前要详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规定用量稀释,严格按照指导使用药剂。
2. 选药轮换:定期更换使用的农药,避免害虫对某一种农药产生抗药性。
六、生物防治1. 天敌虫利用:采取天敌虫控制害虫的方法,引进一些对玉米害虫有天敌作用的昆虫,例如瓢虫、蝽类等。
2. 生物杀菌剂使用:使用一些对玉米病害有特效的生物杀菌剂,如木霉素、拮抗细菌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严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仅留光杆,造成绝产。
玉米虫害的发生规律
03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
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性强的品种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轮作倒茬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
合理安排作物轮作,尽量避免连作导致病虫害滋生。
预警系统
03
发放宣传资料
制作和发放病虫害防治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视频等,方便农民学习和应用。
提高农民防治意识与技术水平
01
培训农民
组织农民参加病虫害防治培训,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技术水平。
02
推广技术
通过现场观摩、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等方式,推广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经验。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合理密植等农业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玉米病虫害的定义与分类
玉米病虫害会导致植株死亡、叶片枯萎、籽粒干瘪等,直接降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直接损失
玉米病虫害会导致农田生态失衡,病原菌和害虫大量繁殖,加重病情,增加防治难度,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间接损失
玉米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防治玉米病虫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科学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做到适时、适量、均匀喷洒。
化学防治
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结合防治
加强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结合
05
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一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粮食是人们生存所必须定时定量摄入的物质,维持着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影响玉米产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病害,大规模的爆发不仅对于粮食产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还会给种植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玉米病害的种类有很多种,本文以宁夏地区为例,主要对该地区常见的玉米病害种类进行讲述。
一、玉米小斑病!、发病规律小斑病病原为玉蜀黎平凹脐蠕孢。
小斑病发病主要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通常在二十五摄氏度或者多雨天气中发病。
"、症状当玉米感染小斑病时,主要的患病区域是叶、茎、穗等部位,在这些部位上会逐渐呈现出椭圆形或者长方形的病斑,颜色主要为黄褐色或者灰褐色。
如果在夏季发病,受高温的影响,病斑可能还会出现暗绿色浸润区。
#、防治方法小斑病的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防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药剂防治措施。
通常情况下采用的药剂有三种,第一种$%&'浓度的克瘟散乳液,并配以五百到一千倍的液体进行喷洒;第二种:(&'浓度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并配以八百倍的液体进行喷洒;第三种:(&'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并配以五百到八百倍的液体进行喷洒,如果病害发生的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在喷洒结束后七天再次进行药剂喷洒。
(")农业整理措施。
在轮作倒茬时进行深翻,能够有效的降低土壤中所含有的病菌量;对上一茬出现病害的玉米残体,要进行彻底的清除,能够有效的减少初侵染源;当感染小斑病并处于发病初期时,要及时的打掉已患病的叶子,能够有效的降低玉米植株感染病害的严重程度;加强对种植区的肥水管理,促进玉米植株抗病性的提高。
二、玉米大斑病!、发病规律大斑病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同样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发情况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十八到二十二摄氏度是病发的高峰期,多雨多雾阴雨连绵的天气也时常发生病害。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生长阶段分为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灌浆期等,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
同时,玉米也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防治也是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病虫害防治方面,详细介绍玉米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苗期管理技术要点苗期是玉米生长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此时,种子萌发,幼苗出土,接受阳光、雨水、营养,开始生长。
因此,苗期管理对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苗期主要包括基肥施用、病虫害防治、杂草清除等方面。
(一)基肥施用适量的基肥施用可以保证玉米幼苗的营养供应,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前施用,也可以在幼苗生长1-2叶时进行。
基肥的施用量应该根据土壤类型、肥料品种、玉米品种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亩施用20-30kg的有机肥和30-50kg的复合肥。
(二)病虫害防治苗期是玉米受害最严重的时期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疫病、玉米夜蛾、玉米螟、白粉虱等。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农业措施等,这里主要介绍农业措施。
①密植:种子的密植可防止害虫和病菌侵袭,提高幼苗生长率和产量。
②合理施肥:受到虫害和病菌侵袭的玉米地严重缺乏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有助于增强玉米抗病虫的能力。
③灌溉:及时合理地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有利于幼苗生长、防治病虫害。
④轮作:轮作可以控制病虫害源头,减少土壤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三)杂草防治苗期进行适量的杂草清除,有助于减少玉米的营养损失,维护玉米的健康生长。
可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进行;化学防治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用量。
生长期对玉米的成材率和产量影响很大,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玉米的生产性能。
生长期包括施肥、中耕、喷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生长期的施肥应当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
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 1 确定 合理 密 度 。 理 密植就 是 要 因地 制 宜地 增加 单 合
位 面 积 种植 株数 , 扩大 绿 色叶面 积 和 根 系的吸 收面 , 有效 利
用光 、 、 、 、 等要 素 , 热 水 气 肥 生产 出更 多的干 物 质 。 生产 中可 根 据 土 、 、 及 品种 、 肥 水 种植 方式 、 田间管理 水 平来 确定 单 位 面 积 种植 的株 数 , 样 既可 保证 个体 的正常 发 育 , 这 又可 促 进 群 体 的充 分发 展 , 少空秆 的发 生 。 减 () 2 合理 用 好肥 水 。 节 到 开 花 , 果穗 分 化 形 成 和授 拔 是 粉 受精 的关键 时 期 , 肥水 必须及 时供 应 , 以促进 果 穗 的正 常 结实 , 这对 防 治空秆 有积 极作 用 。 () 工 去 雄 。 3人 据测 定 , 产 上 采 用 的去 雄 技 术 能 有效 生
高 光合 作用 效 率 , 增加 有 机物 质积 累 , 少 空秆 。 减 此外 , 除 拔
部分 雄 穗 , 将原 来 用于 开花 、 可 花粉 发 育及 后期 生长 所 需 的
养分 和 水分 转运 到 雌穗 , 使本 来 无效 的果 穗变 为 有效 , 而 从 降低 空秆 率 。
2 缺 粒 与 秃 尖
1 防 治 方 法 . 3
危 害所 造 成 的损 失 比 较 重视 , 忽 视 了 玉米 生 理病 害 的发 而 生 与预 防 。 玉米 常 见 的生理 病 害有 空秆 、 秃尖 、 倒伏 等 , 生产
实践素造 玉
1 发 生 原 因 . 2
削 弱顶 端 优 势 , 般 每株 玉 米雄 穗 有 1 万 ~ . 一 . 0 1 5万个 花药 ,
玉米主要生理病害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玉米 缺 粒 主 要 表现 果 穗 一 侧 从 基 部 到顶 部 整 行 没 有 籽粒 。 穗 形 多 向缺 粒 -N 弯 曲 ;整 个 果穗 结 很 少籽 粒 ,在 果穗 上 呈散 乱 分 布; 果 穗顶 部 籽粒 细 小 , 呈 白色 或 黄 白色 , 称 为秃 尖 , 严 重 的秃 尖 可 占整 个 果穗 的一半 以 上 , 秃 尖是 玉 米缺 粒 的主要 形 式 。
2、 发 生原 因
瘦小 , 生 长停 止 , 形成 弱 苗 , 甚至 死 苗 。
2 、 发 生原 因
( 1 ) 气候 条 件 。气 温过 高 , 超过 3 8 ℃, 雄 穗 就 不能 开放 , 大 风 大 雨 也 不利 于 开花 受 精 , 花粉 在 湿度 过 大 的条 件 下 , 会吸 水 结 团 引起 死亡。 影响 授粉 结 实 。 ( 2 ) 田间管 理 不 当 。栽 植 密度 过 高 , 会导 致 玉米 群 体 内光 照 条 件差 , 植 株 生长 细 弱 窜 高 , 果穗发育迟缓 , 不 易 得 到 花粉 而 造 成 秃
什么 是 玉米 生理 性病 害 在 玉米 的 生长 发 育 中 , 出现 因缺 少 某些 元 素而 导 致 的缺 素 症 , 就 叫 生理 性病 害 。玉米 生 理性 病 害主 要 表现 为玉 米 营养 代 谢失 调 ,
一
、
合理密植 , 针 对 不 同品 种 确定 田间 密度 , 矮 秆 早 熟品 种 密 度 应 适 当高 些 , 高秆 晚 熟 品种 要 适 当稀植 ; 合理 用 好 肥 水. , 以促 进 果 穗 的 正常 结 实 ; 人 工去 雄 ? , 可拔 除部 分雄 穗 。
玉米病虫害防治及合理使用农药的措施
玉米病虫害防治及合理使用农药的措施摘要:我国西部地区在玉米种植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玉米产量,必须加强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同时需要探究和采取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实现玉米质量和产量的同步提升,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
关键词:玉米;农药防治;病虫害防治引言玉米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但同时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日益严重,直接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还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只有采用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防治措施,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玉米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有效促进经济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的发展。
1玉米主要病虫害类型1.1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常见病害是大小斑病,该病在整个生长期都有可能发生。
大斑病又称枯叶病、叶斑病,其病原通过菌丝、孢子依附在植株病残体上,通过气流雨水侵染玉米包叶、叶片、叶鞘。
7~8月份是玉米拔尖抽穗阶段,如果有充足雨水,田地湿度大,叶片上病斑会叠加成一体形成不规则枯斑,并伴有黑灰色霉层,随着病情扩展蔓延,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小斑病病斑比大斑病病斑小很多,由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发病,主要是由长蠕孢菌引发真菌潜伏在病叶上形成侵染菌源,在玉米生长期一旦环境条件适宜病菌繁殖,菌源就会分生孢子,侵染玉米植株,造成病害。
1.2玉米螟虫玉米螟虫又称玉米钻心虫,是为害玉米的害虫之一,食性杂,在我国分布较广,每年不同地区各个生育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造成玉米长势衰弱、空秆倒伏。
幼虫时钻入心叶为害,当叶片展开后会发现许多小孔。
成虫之后主要为害植株地上部分,取食叶片、茎秆、雄穗基部,咬食雌穗花丝并食害穗部玉米籽粒,造成养分和水分减少,青枯早衰、瘪粒或无粒,生长受阻,严重减产减收。
1.3青枯病青枯病是玉米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毒,通常在玉米灌浆期到乳熟期较为常见,如果发现玉米叶片由绿色转变为青灰色,玉米植株整体由上至下迅速枯死,且呈现出霜打状,那么就可以确诊为青枯病,患此病的植株大多缺乏充足的养分,节间中空,后期倒伏,会影响玉米产量,导致种植成本增加。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
玉米十大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也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下面列举了玉米十大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玉米花叶病玉米花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
病叶上出现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蔓延,最终叶片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做好病毒和真菌病害的防治措施。
二、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穗部。
病穗上出现黑色或棕色的病斑,并迅速扩大蔓延。
防治方法包括适当改变种植密度、注意病害的早期发现和采取化学防治手段。
三、玉米秧苗病玉米秧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幼苗。
病苗株上出现黄色斑点和白色霉层,幼苗生长缓慢,苗期容易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用种子处理剂处理种子、选择抗病品种等。
四、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茎和穗部等。
病叶和病穗上出现红褐色的锈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玉米的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和采取化学防治措施等。
五、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和茎部等。
病叶和病茎上出现灰褐色的小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玉米的营养管理和采取化学防治措施等。
六、玉米纹枯病玉米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根系和地下茎。
植株根系出现红褐色的坏死斑,并逐渐变黑。
防治方法包括用含锌的肥料施用和改善土壤排水条件等。
七、玉米病毒病玉米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蚜虫传播。
病株出现黄化、畸形和凋萎等症状,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巡查和清除病残体、控制蚜虫的数量和选择抗病品种等。
八、玉米夜盲病玉米夜盲病是由缺素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引起玉米叶片的黄化和干缩。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选择适合的种植地点等。
九、玉米腐心病玉米腐心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茎和秆部。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一、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病虫害不仅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因此,科学合理地防治玉米病虫害是保障玉米产量和农民收益的重要措施。
二、玉米病害及防治方法1.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
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转变为橙红色的锈斑。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锈病品种,选择具有抗锈病基因的玉米品种;•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如三唑酮等;•加强对玉米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清除病残体。
2. 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灰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灰色斑块。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病害抗性强的玉米品种;•病害初期及时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等;•增强玉米植株的抵抗力,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3.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病害,对人畜健康有害。
其症状为玉米穗上出现红色霉斑,严重影响玉米的质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如赤霉病抗性强的玉米品种;•定期检查玉米田,及早发现病害的迹象;•合理施肥,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
4. 玉米螟害玉米螟是玉米上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会侵入玉米植株并破坏叶片和穗部。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螟害的繁殖;•定期监测玉米田,及时发现并处理螟害的危害;•使用合适的杀虫剂,如氢氟酸和苯酚等。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1. 综合防治在防治玉米病虫害时,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2. 早期预防预防玉米病虫害的最佳策略是在种植前进行早期预防。
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保持适宜的田间管理等。
3. 定期巡视定期巡视玉米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巡视时要注意观察玉米植株的叶片、茎部和穗部等部位。
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g y a n玉米生理病窖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胡荣华近年来玉米的经济效益高,玉米的种植面积猛增,形成 大量的玉米海。
玉米的种植密度增加,造成玉米生理性病害 不断增加。
1.玉米倒伏玉米的倒伏可分为茎倒伏、根倒伏与茎倒折3种类型,由于倒伏的类型不同,其损失程度也有所不同。
1.1玉米倒伏的原因茎倒伏是因为茎秆基部的组织强度承担不了地上部整 个植株的重量而发生了倾斜或弯曲。
这种倒伏,根茎部组织 损伤较轻,以产量影响较小。
茎根倒折是由于根系发育不 良,在下雨或灌溉之后,遇大风而发生的倒伏。
这种倒伏植 株倾斜度大,甚至植株平伏于地面。
倒伏后通风透光条件恶 化,影响产量较大。
倒伏一般多发生在抽雄前后。
原因是机 械组织嫩弱,或因害虫蛀蚀,降低了抗风能力而引起的。
其 对产量影响的大小,决定于折断的部位和时间,及田间折断 的多少。
造成上述倒伏的主要原因;一是施肥、灌水不合理。
如氮、磷、钾元素配合不当,机械组织发育不好;苗期受涝或 灌水过多以及拔节前后水肥攻得过急等。
二是密度过大,光 照不足。
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合成的营养物质减少,细 胞伸长,植株高而细弱,节间长,机械组织不发达。
三是田间 管理不当。
中耕培土不及时,耕翻质量差,造成根的发育不 良等。
1.2防治对策防止玉米倒伏应考虑综合措施,如适当加深耕层,及时 中耕培土,合理的肥水管理,合理密植等,通过运用合理的 耕作栽培措施,增加玉米抗倒伏能力。
此外,选用适宜的抗 倒伏品种;针对当地的具体条件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自然 灾害。
2. 玉米缺粒玉米缺粒现象表现为多种形式。
有的果穗一侧自基部 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有的果穗顶 端子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有的整个果穗结粒 很少并且在果穗上分布散乱。
2.1产生缺粒的原因主要是果穗下侧的花丝授粉不好或者吐丝较晚,田间 花粉稀少,如散粉时连天阴雨,影响正常开花授粉;开花时 遇有高温干燥的天气,土壤水分不足,花粉、花丝寿命缩短;授粉时期天气无风授粉不良。
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Z i x u n t a i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同时,玉米还是动物饲料及重要工业原料来源,其在农业经济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玉米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苛刻,在我国种植面积很广。
近年来,推行的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还田、大型机械跨区异地作业等,在获得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保护性耕作的免耕播种,保护了土传病虫害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虫的栖息地;秸秆还田把病株残体和秸秆内越冬的害虫又带回大田,增加和积累了田间病原菌和害虫的数量;大型机械跨区作业加快了病虫害的传播速度,打破了病虫害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使得过去一些未见或偶发病虫害在局部地区频繁发生。
所以,如何防治玉米常见病害,已成为玉米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
1玉米锈病玉米锈病主要是为多锥锈菌夏袍子的浸染所造成,其产生的主要危害表现于叶片上,即在叶片上出现夏袍子堆,一般常见于叶片的正面,而在背面相对比较少,其颜色从金黄色发展成为橙色,呈椭圆形或者圆形。
发病的一般规律:该病害通常只在玉米植株上寄生,通常情况下七月开始产生空中夏袍子,在81-9月这一区间,夏袍子处于盛发状态空中夏袍子所产生的数量直接关系着夏玉米生长情况以及其发病的严重程度。
防治措施:一是选择抗病能力较强且丰产的品种,可基于栽种地自身的气候来进行玉米品种的选用;二是适期进行播种,即在确保玉米安全成熟这一条件下,夏玉米应该晚播,以此使夏袍子浸染与危害的时间得以缩短,继而在此基础上降低该病害所产生的危害,此外还应加强磷钾锌肥的增施,提高玉米植株抗病能力;三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在吐丝灌浆期与孕穗期,借助于12.5%的1200倍液欧博悬浮液与15.0%的250倍液三P}酮可湿性粉剂的应用进行防治。
2玉米纹枯病纹枯病主要为害玉米接近地面部分的叶鞘和茎秆,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破坏组织,影响玉米发育,一旦发病可造成减产15%左右,严重可达35%左右,该病为害叶鞘和茎秆时多发生水渍状的病斑,病斑逐渐蔓延,严重可导致叶片枯死,植株发育不良该病严重时也浸染玉米穗,主要表现是玉米穗粒发育不良甚至腐烂,影响玉米商品性。
玉米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种植水平也随之提高。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病害的防治有利于提升玉米的质量与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的病害,有必要了解玉米的常见病害,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要点,为我国玉米连年增产奠定基础。
一、玉米的常见病害1、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中。
当大斑病发生时,会导致玉米减产15%-20%,严重时将减产50%。
大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对玉米的叶子造成侵蚀,然后逐渐侵蚀玉米的包叶,在玉米的叶子上形成形状各异的斑点,造成玉米叶子的萎缩,严重时还会导致玉米的大面积死亡。
大斑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当空气过于湿润时,便会引起大斑病。
大斑病存活的温度主要是15-30℃,主要发病集中在20℃左右。
2、矮花叶病玉米的矮花叶病又称为条纹病,会严重危害玉米的生长。
在玉米生长的每个时期都有可能染上矮花叶病,尤其从出苗到7叶期是最容易患病的时期。
染病后,玉米的叶心会出现椭圆形的斑点,逐渐蔓延到整个玉米的叶片上,形成花叶状。
早期感染将使玉米的生长发育周期推迟14天甚至更久,染病的玉米高度将会减少23%,严重的情况下,患病玉米的高度通常是健康玉米的25%-50%。
此外,受矮花叶病的影响,普通玉米单株将会减产42%,晚播的玉米产量将下降75%。
3、纹枯病纹枯病又称烂脚瘟,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玉米的纹枯细菌浸染而起。
纹枯病一般会对玉米的叶片进行侵害,当叶鞘部分遭受到侵害时,茎部会出现形状各异的绿色小斑点。
玉米的纹枯病最早出现是在吉林省的一篇报道中,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该病害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一般纹枯病的发病率在70% -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10%,严重的高达35%。
由于纹枯病能够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叶片和叶鞘,会造成玉米的茎部腐败,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当纹枯病发病时,会造成大面积的种植损失。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Z i x u n t a i玉米病虫害种类众多,在整个生育期中遭遇多种病虫害的危害,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取长效治理、应急防治相结合治理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物理、生物、化学防治,将重大病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确保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一、主要病害1.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1.1症状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
1.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在栽培措施上应注意排水。
2.玉米大斑病2.1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
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
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
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2.2防治方。
①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径。
②农业措施。
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可减少初侵染源;发病初期,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适期早播,有避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
③药剂防治。
用4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
必要时隔7d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3.玉米病毒病3.1发病症状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
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
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
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绿色,叶肉粗厚僵直,呈弓状弯曲。
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结穗。
玉米白化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玉米白化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3-11-08
目 录
• 玉米白化苗现象及影响 • 玉米白化苗原因分析 • 玉米白化苗防治措施 • 玉米白化苗预防及补救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玉米白化苗现象及影响
玉米白化苗现象
玉米白化苗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表现为玉米植株叶片出现白色条纹或全叶白化。
白化苗在玉米生长初期出现,通常在3-5叶期开始表现症状,但也可能在更早或更晚 的阶段出现。
管理、合理施肥等。
对未来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展望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玉米白化苗 的发病机制,明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
效的指导。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尝试利 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性强、产量 高的玉米新品种,从根本上解决玉米白
化苗问题。
在防治工作中,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提高农民对玉米白化苗的认识和防治0102 Nhomakorabea03
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玉 米的生长和发育。
合理使用化肥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 生长需求,合理配比氮、 磷、钾等化肥,避免过量 使用。
轮作休耕
通过轮作和休耕来减轻土 壤的养分消耗和疲劳,提 高土壤的肥力。
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合理灌溉
根据玉米生长需求和土壤 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 和水量,确保土壤水分充 足。
土壤水分不足
土壤过于干燥
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土壤过于干燥,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进而 导致白化苗现象。
不均匀灌溉
不均匀灌溉可能导致部分土壤过湿,而部分土壤过干,这样也会导致白化苗现 象。
玉米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
玉米叶部病害防治小结
该类病害的病原菌多数可通过气流、风雨远距离传播。
条件适宜时,病原菌从侵入到再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危害仅 需要几天时间,易在生产上造成大面积暴发流行。
该类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此时植株高大,田间 郁闭,施药困难,所以,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种植抗病品 种。玉米品种对各种病害的抗性可查审定公告,或看产品 包装上的说明。
(三)穗部病害
该类病害发生在果穗上表现症状,直接降低玉米的籽粒产 量或品质。如丝黑穗病、疯顶病的发病率就是产量损失率。 穗腐病或瘤黑粉病造成的果穗霉变,直接减少籽粒的产量, 同时霉变籽粒产生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 孢菌烯醇、黄曲霉素等人畜取食后引起中毒,造成更大的 危害。
1、玉米丝黑穗病
(2)、实行轮作拔除病株减少菌源 (3)、种子包衣:
2%立克秀按种子量0.2%拌种; 7.5%黑虫双全种衣剂1∶50包衣; 克•福•戊干粉种衣剂1∶250包衣。 (4)、提高播种质量、加强苗期管理
2、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又叫瘤黑粉病,在我省发生极为普遍。
识别特征
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性病害,玉米的任何部分都可被侵 染,在玉米的整个生育过程中陆续发病。一般苗期发病较 少,抽雄后迅速增多。叶片、茎秆、雄穗、果穗、腋芽甚 至叶鞘等相续感染而出现病瘤。病瘤外表有一层白色亮膜, 膜逐渐干化成为灰白色,最后破裂,散出大量黑粉
[发生规律]
菌源除来自本地病残体外,随气流远距离传播的 南方夏孢子也是北方锈病的菌源。田间叶片染病 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蔓延扩展。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温度适中, 多雨高湿气候利于病害发生。偏施氮肥发病重。 品种间差异明显。
[调查方法]
在玉米拔节后,注意调查玉米叶片上有无 锈病夏孢子堆,在田间发现发病中心时及 时防治。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害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韩磊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一直都是人们研究的话题,而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以及质量的好坏,都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对我国玉米生产的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我国玉米生长过程中,存在着病虫害的影响。
从我国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主要在北方分布较多,因此在北方地区,病虫害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以河南地区为例,对当地玉米主要的病害的症状,以及防止病害的措施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希望对我国玉米的种植有所脾益。
一、 玉米小斑病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玉米小斑病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
从发病情况来看,小斑病的发病规律是:该病病原为 玉蜀黍平凹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一般来说当温度高于25摄氏度时,在连续雨天的情况下,就会容易发生该病。
从我国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斑病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夏季。
1、 小斑病的主要病症从我国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小斑病主要会对玉米生长的茎、穗以及叶子等产生影响。
通常来说小斑病的斑点呈 现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锤形。
在颜色上主要表现为黄褐色或者 灰褐色,并且如果外部温度较高,则病斑会出现暗绿色。
2、 小斑病的防治措施通过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出,玉米的小斑病在外在表现上非 常明显,因此一旦发现玉米发生了小斑病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药剂来进行防治。
方法是用40%含量的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
如果病症严重,我们需要在7天后,对发病的玉米进行二次治疗。
一般来说正常情 况下使用一次药剂治疗,就可以有效缓解小斑病。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农业措施,来对小斑病进行治疗。
其方法是通过轮作倒茬的 形式,加强对土地的翻滚,以此来减少细菌的滋生。
同时为了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我们还需要将土地中的病残体彻底清除,以减少可能发生的侵染源。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高产、优质、稳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玉米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玉米病害1.灰斑病灰斑病是玉米的普遍病害,也是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症状为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灰黄色小斑点,直径约2-5毫米,后期扩大成为椭圆形或线形,形成灰黑色斑块,叶片从中心向周围逐渐干枯。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梅87-1”等;(2)加强通风,减少浓度,控制湿度;(3)及时病害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水剂、40%甲基硫菌灵乳油等药物进行喷洒。
2.玉米根腐病玉米根腐病的症状表现为根部软化腐烂,根系发黑,叶片变黄,生长停滞等。
这是由于根腐菌侵入玉米根系引起的。
(1)种植前应选择健康区域种植,避免连作;(2)控制土壤盐分、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3)加强药剂的施用,如三唑酮等。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严重害虫,以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损害玉米,特别是玉米生长早期。
幼虫会掘入叶鞘、叶片从内部损伤,造成玉米穗的减产甚至失收。
(1)用天敌或昆虫寄生现象控制玉米螟的数量;(2)如发现玉米螟痕迹,及时进行药剂控制,如50%氯丹水悬浮剂。
玉米象是分布范围广、为害较严重的玉米害虫之一。
幼虫会钻进玉米茎膜、叶鞘、穗内等地方,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
(1)无公害、低毒剂,如硫虫威、吡虫啉等;(2)修改农业制度,增加农田杂草的覆盖度,控制网格式密植的种植方式;(3)使用天敌、化学控制剂、生物杀虫剂等综合治理。
三、结语玉米病虫害是制约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增加玉米产量,应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除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防病抗虫品种以外,最重要的是科学用药,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药剂,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生理病害防治措施
在当前玉米生产过程中。
人们对害虫及侵染性病害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比较重视,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
玉米常见的生理病害有空秆、秃尖、倒伏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
一、缺粒及秃尖
1、发生原因
玉米缺粒与秃尖除与遗传特性有关外,主要受不良气候环境和不当栽培管理的影响。
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品种、土壤、营养与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1)栽培管理不当:首先,如果密度过高,玉米群体内光照条件差,植株生长细弱窜高,体内养分无法满足果穗形成的需要,果穗发育迟缓,吐丝时雄穗大量散粉的时期已过,特别是果穗顶部抛丝较迟,不易得到花粉而造成秃顶。
其次。
土壤贫瘠。
肥水管理失调,影响果穗的分化形成,而雄穗的发育则较少受到影响。
导致果穗吐丝和雄穗开花不遇,受精结实受阻。
最后,土壤缺磷,导致玉米孕穗开花时糖代谢紊乱,影响果穗发育。
(2)防治方法:在拔节至开花期,果穗的分化与形成对肥水反应敏感。
需要量大,此时充足的肥水可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能够收到穗大粒多的效果。
穗肥要以氮肥为主。
在抽穗前10~15d施入可以减少秃顶和缺粒。
二、空秆
1、发生原因
植株之间生长不平衡,由于种子大小不整齐、播种深浅不一、覆土厚薄不匀、施肥不均,造成幼苗参差不齐。
长势强弱不一,造成大苗欺小苗。
苗大的根深叶茂,生长旺盛,争光夺肥;苗小的则缺乏营养,生长细弱,发育不良,果穗的分化与发育受到抑制,自然正常发育果穗少。
(1)气候条件的影响。
不良气候条件会增加空秆率。
穗分化的关键阶段(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干旱缺水,根系瘦弱,植株矮小,光合作用受阻,就会影响雄穗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吐丝延迟,花粉生活力弱,花丝容易枯萎,不能授粉受精。
玉米抽雄散粉时期,阴雨连绵。
光照不足。
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
丧失授粉能力,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
造成有穗无籽。
另外,如果田间积水土壤缺氧,根系呼吸困难,吸收力减弱,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空秆。
(2)营养失调。
在玉米出苗后的雌穗分化阶段。
如果营养不良,糖代谢缓慢。
有机物积累少,植株瘦小叶黄,光合面积较小,不能满足果穗分化期对养分的需求。
雌穗发育不良。
空秆率提高。
玉米旺长阶段。
矿质营养供应过多。
造成营养生长旺盛。
生殖生长减弱。
有机质向雌穗上分配的少,从而形成空秆。
2、防治方法
(1)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带掉功能叶。
去雄后,全田只剩一半雄穗。
授粉结束后,将剩余的一半雄穗再去
掉,植株去雄后,植株变矮,改善了中部叶层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有机物质积累,减少空秆。
此外,拔除部分雄穗,可将原来用于开花、花粉发育及后期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转运到雌穗,使本来无效的果穗变为有效,从而降低空秆率。
(2)确定合理密度,合理密植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增加单位面积种植株数。
扩大绿色叶面积和根系的吸收面,有效利用光、热、水、气、肥等要素,生产出更多的干物质。
生产中可根据土、肥、水及品种、种植方式、田间管理水平来确定单位面积种植的株数。
这样既可保证个体的正常发育,又可促进群体的充分发展。
减少空秆的发生。
三、倒伏
1、发生原因
肥水管理不当,田间管理不及时。
如拔节期肥水过多。
特别是氮肥过量,使茎叶疯长,拔节过猛,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果穗以下节间伸长过度,果穗位置相应升高。
易倒伏;播种过浅,中耕培土不及时,使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易遭灾倒伏。
2、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
以增强茎秆强度。
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
另外。
尽可能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氮肥,应将氮肥分成苗肥(或种肥)和穗肥2次追施。
(2)倒伏后的对策,玉米发生倒伏以后。
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
同的管理措施。
发生根倒的地块,在雨后应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
以便重新将植株固牢。
发生弯倒的地块。
雨后可用竹竿轻轻挑动植株。
抖落植株上的雨水,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慢慢恢复直立生长。
但在抖落雨水时尽量不要翻动植株。
以防人为造成茎秆折断。
发生茎秆折断的玉米地块,要根据发生程度来区别对待。
茎秆折断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块,将玉米植株割除作为青饲料,然后再采取一定的补种措施:茎秆折断比例较小的地块应将茎秆折断的植株尽早割除。
(3)采用化控技术,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降低植株重心。
(作者单位:154004黑龙江省佳木斯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