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穿刺引流术
脑部引流手术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文章导读所谓的脑部引流术,医学上称为脑室穿刺和引流术,这其实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相信绝大部分人对这种手术都是很陌生的,其实这种手术作用很强大,比如有的人出现颅内高压,就可以通过脑部引流术进行治疗,另外针对脑内出血的情况,做这种手术也很有必要,那么脑部引流手术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脑部引流手术步骤:1.颅骨钻孔穿刺法(1)用龙胆紫或亚甲蓝液在头皮上划出正中矢状线,再以选定的穿刺点为中点划出头皮切口线,切口长度一般为3cm。
皮肤以3%碘酊及75%乙醇或皮肤消毒液两次消毒,覆以无菌手术巾,并用切口膜或缝线固定于头皮上。
(2)用0.5%普鲁卡因做局麻。
全层切开头皮及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向两侧分离后,以乳突牵开器牵开。
做颅骨钻孔。
电灼硬脑膜后“十”字形切开。
(3)以脑室穿刺针或带芯引流管经电凝过的皮质按预定方向穿刺入侧脑室。
针头或引流管穿过脑室壁时可感到阻力突然减小,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
如需保留导管引流,则用镊子固定引流管,以中号丝线将引流管结扎固定于头皮上。
(4)间断缝合帽状腱膜和皮肤切口。
引流管接消毒过的脑室引流瓶。
切口及引流管各连接处以消毒纱布妥善包扎,防止污染。
2.颅锥穿刺法为减少手术创伤,近年来有人倡用细孔锥颅穿刺。
锥颅工具有普通手摇钻或专门设计的颅锥,现以上海长征医院设计的套式颅锥为例介绍其操作方法。
套式颅锥由带有T形手柄和刻度的三刃颅锥及3/4开槽的套管和固定螺旋三部分组成。
(1)在头皮上标出穿刺点后,常规消毒,铺巾,麻醉。
以尖刀在头皮上刺一小孔。
根据X线片测出的颅骨厚度,将套管用固定螺旋固定在颅锥的相应部位,用颅锥连同套管锥透颅骨和硬脑膜。
(2)拔出颅锥,保留套管。
将带芯脑室引流管按穿刺方向经套管插入脑室,待有脑脊液流出后,拔出套管。
引流管固定于头皮上,接脑室引流瓶。
此法不需切开头皮钻颅,简便快速,损伤小。
锥颅后拔出颅锥保留套管在骨孔内,可防止头皮软组织与骨孔错位,穿刺针或引流管可沿套管顺利穿入脑室,避免了一般细孔锥颅的缺点。
脑室穿刺术和持续引流术
脑室穿刺术和持续引流术脑室穿刺术是经颅骨专控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是对某些颅内压增高病人进行急救和诊断的措施之一。
目的1.对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黏连或中脑水管梗阻等导致的侧脑室扩大、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征象或脑疝形成征象进行脑室减压,以抢救生命。
2.监测颅内压,可直接、客观、及时地反映颅内压变化的情况。
3.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以促进病人康复。
4.经引流管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
适应证1.肿瘤和其他颅内病变引起的脑积水。
2.自发性或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或脑内血肿破入脑室系统。
3.后颅凹手术前为防止在切开后颅凹硬脑膜后小脑急性膨出,造成脑组织裂伤和继发性脑干损伤及在术后持续引流出血性脑脊液,以避免脑室系统梗阻和调整颅内压力。
4.开颅术中和术后颅内压监测。
禁忌症1 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2.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3.脑室狭小者。
4.弥漫性脑肿胀或脑水肿病人。
方法:脑室穿刺引流的方法有额入法(穿刺侧脑室前角)、枕入法(穿刺侧脑室三角区)、侧入法(穿刺侧脑室下角或三角区)和经眶穿刺法(穿刺侧脑室前角底部),小儿采用经前囟侧角脑室穿刺,一般不置管。
下面介绍通常使用的床旁经额侧脑室穿刺法(额入法)。
1.剃光头发。
2.仰卧位,选定穿刺点(前额部,发际上 2cm,矢状线旁开 2cm),头皮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麻。
3.颅骨钻孔,用脑室穿刺针穿刺,穿刺方向与矢状线平行,针尖对准两侧外耳道连线,一般进针 3~5cm 可进入侧脑室前角,见脑脊液流出时,表明穿刺成功,则置管作脑脊液持续引流或颅内压监测。
【护理】1.术前护理(1)病人准备:评估病人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以及是否进行过脑室穿刺,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脑室穿刺引流的目的、方法和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与并发症,消除思想顾虑,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确认;躁动病人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2)用物准备:消毒剂、麻醉药、颅骨钻、脑室穿刺引流包、无菌引流袋、硅胶导管及抢救药品等,按需要备颅内压监测装置。
脑室穿刺术操作步骤
脑室穿刺术操作步骤
脑室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脑脊液积聚
或测量脑脊液压力。
以下是脑室穿刺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1. 患者准备:
- 患者需要空腹,通常在手术前6小时内停止进食和饮水。
- 患者应该在手术前进行全身检查,并提供血液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结果。
2. 麻醉:
- 通常使用局部麻醉,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全身麻醉。
- 当使用局部麻醉时,医生会在头部表面注射麻醉药物,以确
保患者不会感到痛苦。
3. 确定穿刺点:
- 医生会使用影像学技术,如CT或MRI扫描,来确定最佳的
穿刺点。
- 穿刺点通常选择在头骨的特定位置,以便能够准确进入脑室。
4. 穿刺过程:
- 医生会用消毒剂清洁穿刺点的皮肤,并注射局麻药以减少疼痛。
- 接下来,医生会使用尖锐的穿刺针穿过头皮、颅骨和硬膜,最终进入脑室。
- 一旦进入脑室,医生会取出穿刺针的内芯,以便进行样本采集或脑脊液引流。
- 在操作完成后,医生会在穿刺点处覆盖创口以避免感染,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5. 后期护理:
- 穿刺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直到麻醉效果消退。
- 医生会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 患者需要密切关注任何并发症的迹象,如头痛、发热、出血等。
需要注意的是,脑室穿刺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操作时需要非常谨慎。
在进行手术之前,患者应该与医生详细讨论手术风险和潜在的并发症。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实际情况进行。
(完整版)脑室穿刺引流术
脑室穿刺和引流术7应用解剖脑室系统包含位于双侧大脑半球内对称的左右边脑室,位于脑幕上中线部位,经室间孔与双侧脑室相通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以及位于颅后窝小脑半球与桥脑延髓之间的第四脑室(图,)。
脑室穿刺仅指穿刺双侧侧脑室而言。
侧脑室在双侧大脑半球内(图),成狭小而纵行的裂隙状,分为以下几部分:前角(额角):在额叶内,其上壁及前壁为胼胝体前部,外壁为尾状核头,内壁为透明隔。
内下部有室间孔( Monro 孔),经此与第三脑室相通。
体部:为水平位裂隙,在顶叶内。
上壁为胼胝体,内壁为透明隔,下壁由内向外为穹隆、脉络丛、丘脑反面、终纹和尾状核。
后角(枕角):为体部向枕叶的延长,系一纵行裂隙。
形态变异很大,常较小,有时缺如。
上外侧壁为胼胝体放射,内壁有两个隆起,上方者为后角球,系胼胝体大钳所形成,其下方为禽距,系距状裂前部深陷所致。
下角(颞角):位于颞叶内,为一直下、前及向内曲折的裂隙,内缘为终纹和尾状核尾部,尾端连有杏仁核,下角底由内向外为海马伞、海马、侧副隆起。
体部和后角、下角相移行处为三角部。
体部和下角内有侧脑室脉络丛,与第三脑室脉络组织在室间孔处相续。
脉络丛球在侧脑室三角部。
[ 返回 ]8穿刺部位临床中常用的和有时采纳的有以下几种:1.前角穿刺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瞄准两外耳道设想连线,深度不超出 5cm。
2.后角穿刺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 5~ 6cm,中线旁 3cm,穿刺方向瞄准同侧眉弓外端,深度不超出 5~6cm。
3.侧方穿刺穿刺侧脑室下角时,在耳郭最高点上方 1cm,穿刺三角部时,在外耳孔上方和后方各 4cm 处。
均垂直进针,深度约 4~5cm。
4.经眶穿刺在眶上缘中点下后 0.5cm 处,向上 45°、向内 15°进针,深度约 4~5cm,可进入前角底部(图)。
[ 返回 ]9适应症脑室穿刺和引流术合用于:1.因脑积水惹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情重危甚至发生脑疝或昏倒时,先采纳脑室穿刺和引流,作为紧迫减压急救举措,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创建条件。
2016年护理资格考点:脑室穿刺引流术后一般每天引流脑脊液量汇总
1.脑室穿刺引流术后一般每天引流脑脊液量不超过 ( E )A.100mLB.200mLC.300mLD.400mLE.500mL2.耳源性脑脓肿患者的护理中最重要的是 ( C )A.防止大便污染床单B.注意大便颜色C.大便时勿用力过猛D.腹泻严重时也不能用止泻药E.每天做大便常规检查3.关于颅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A.颅内压是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B.颅内压是指颅内血液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C.正常成人平卧位时的颅内压为0.7~2.0kPa70~200mmH2OD.儿童的颅内压比成人的低4.药物流产最常用的药物是: ( C )A.黄体酮B.前列腺素C.米非司酮D.甲地孕酮5.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休息与活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E )A.安起搏器者卧床3~5天B.伸直术侧肢体安静休息C.用沙袋压迫穿刺部位4~6小时D.一般介入治疗后绝对卧床12~24小时E.安起搏器者取右侧卧位6.男,5岁,烧伤总面积为30%Ⅱ度,则该患者烧伤严重程度为 ( D )A.轻度B.中度C.重度D.特重度E.深度7.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 ( A )A.动脉粥样硬化B.血管外伤C.先天性脑动脉狭窄D.脑动脉炎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8.下列有关幻觉的概念,正确的是: ( B )A.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病人的一种自我感觉B.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病人却感知它的存在C.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病人在客观现实中能感觉到的D.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病人在客观现实中不能感觉到的9.药物在治疗量时,机体出现的与防治疾病无关的不适反应称为: ( B ) A.毒性反应B.副作用C.特异质反应D.继发反应10.护士执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规则不包括: ( D )A.保护隐私B.健康促进C.紧急救治D.告知病人病情11.预防中暑最首要的措施是 ( E )A.加强高温适应B.注意锻炼,增强体质C.注意饮足量开水D.注意饮足量盐开水E.改善劳动条件12.如人工流产术中出现子宫穿孔,下列哪项处理措施是错误的: ( D ) A.立即停止操作B.观察生命体征、腹痛及有无出血情况C.给予宫缩剂及抗生素D.减小负压继续完成手术13.对需要进行床上擦浴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的重点是 ( C )A.对疾病的态度B.住院后的心理反应C.对床上擦浴的心理顾虑和心理反应D.住院后的情绪状态E.对床 F.擦浴是否感到紧张、恐惧14.所谓水肿是指 ( C )A.细胞内液过多B.淋巴管内液过多C.组织间隙液体过多D.血管内液体过多E.水在体内潴留15.对器官移植患者的出院指导,下列哪项最重要 ( C )A.定期复查B.饮食宜富含营养易消化C.长期坚持按时服用免疫抑制药D.注意适当休息E.注意保暖防感冒16.为脉搏短绌患者测量脉搏的方法正确的是 ( B )A.1人测脉率,1人测心率,各测1分钟B.1人测心率,1人测脉率,2人同时开始测1分钟C.2人均测心率和脉率,相核对D.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可1人完成E.2人不同时间,反复测量,分别记录17.病人自主性是指: ( C )A.病人合乎理性的决定和行动B.病人在治疗上的自我决定C.病人在护理上的自我决定D.病人住院期间可以随意外出18.下列哪项不是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 ( E )A.双下肢不等长,不对称B.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阳性C.会阴部可有瘀斑D.可有腹痛、腹胀、腹肌紧张E.可有大小便失禁19.处理骨折患者时,应首先掌握的原则是 ( B )A.抢救生命B.妥善处理伤口,并简单有效固定C.迅速安全转移伤员D.输液并输血E.立即将骨折端嵌入进行复位20.下列消毒剂中属中效消毒剂的是 ( E )A.戊二醛B.过氧乙酸C.氯己定D.臭氧E.碘伏21.直肠癌病人最可靠、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 ( D ) A.B超B.大便潜血实验C.直肠指检D.直肠镜取活组织检查22.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 E )A.48小时B.7天C.2周D.3周E.4周23.人口老龄化是指: ( D )A.社区团体中老年人增加B.老年人年龄划分新标准。
重症脑室出血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
2 8例 ( 高 血 压 者 1 伴 6例 ) 有 病 例 均 急 性 起 病 , 所 表 现头 痛 、 心 、 吐 、 识 障 碍 、 瘫 、 搐 等 表 现 。 恶 呕 意 偏 抽
人 院时 检 查 嗜 睡 、 胧 1 朦 0例 , 睡 8例 , 昏 迷 2 昏 浅 0
例 ,中度 昏迷 8例 ,深 昏迷 4例 。头颅 c T示 脑 室 。
19 , 5 5 : 1- 1 . 9 8 1 () 32 3 3 ( 稿 日期 : 0 7 O — 5修 回 日期 : 0 7 O - 6) 收 20一 1 1 20一4 1
3 李 耀 彩 . 内 皮 素 与 脑 血 管 病 .实 用 医 学 进 修 杂 志 ,
19 2 ()8 . 9 7, 5 2 : 5
采 取一侧 或 双侧侧 脑 室穿刺置 管 引流 治 疗,并 予尿 激酶 灌 注 冲洗 引流 。 结 果 术后 1月基 本痊 愈 1 2例 , 显著进 步 2 9例 , 步 6 , 变化 7例 , 亡 5例 , 进 例 无 死 有效 率 7 %( 85 ) 6 3/0 。一周后 头颅 C T复 查 平均血 肿 清 除率 8 %。 结论 该 法治 疗安全 、 4 简便 、 有效 。临床 可推 广应 用 。
1 8 21: 0. 9 6, 6
5 顾 维 绢 , 松 , 高 龙 . 载 体 透 射 疗 法 对 脑 梗 死 患 者 韩 梁 氧
2 曹 正 陪 .血 管 内 皮 的 内 分 泌 功 能 .中 华 内 科 杂 志 ,
19 . 7 2 : 7 9 8 3 ( )7 .
血 清 中 L O.O P S D水平 的影 响 【】 J.中华 神 经 科 杂 志 ,
作 者 单 位 : 230 江 苏省 淮 安 市 第 一 人 民医 院神 经 内科 2 30
引流管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项
引流管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项引流管是手术后常规置入的一种管道,主要用于引流手术后出现的血液、分泌物等。
一、脑室引流管1、概念: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可用于迅速降低颅内压、排除脑室内积血、减少伤口脑脊液漏、或经脑室注药冲洗等。
2、拔管指征(1)脑室引流时间为一般放置3-4天,不可超过5-7天,以免时间过长引起颅内感染。
颅内血肿术后3日行头颅CT,血肿消失可拔管(2)拔管前应先头颅CT,先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时,脑脊液循环通畅可拔管,可予拔管。
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引流管继续引流,并告知医生。
(3)拔管方法:先夹闭引流管,防止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而引起感染。
注意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要挤出皮下积液,待引流管完全拔除后,立即缝合伤口,最后用消毒敷料覆盖。
(4)拔管后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及体温的变化。
伤口处按时换药,并保持头部敷料干燥及床单、枕套的清洁。
3、注意事项(1)引流管的开口需要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厘米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引流速度不易过快过多(伴有脑积水的病人快速引流出大量的脑脊液可使脑室塌陷,导致硬脑膜或颅骨内板之间出现负压,形成硬脑膜外血肿;有脑室肿瘤者,一侧脑室压力突然降低,引起脑室系统压力不平衡,可致肿瘤内出血;颅后窝占位病变着,突然降低压力可致小脑幕裂孔疝)。
(3)引流量以每天不超过500毫升。
(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的为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可略有血性。
(5)保持引流管通畅。
(6)严格的无菌操作。
二、气管插管1、概念: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最有效及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指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2、拔管指征(1)患者神志清楚;(2)血流动力学稳定;(3) PS≤8;(4) PEEP≤5;(5)肌力恢复正常;(6)咳嗽反射恢复,咳痰有力;(7)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正常或相对正常;(8)气囊漏气试验阴性(喉头是否水肿);(9)氧合指数PO2/Fi02>150(反映患者真实的氧合状况);(10)呼吸浅快指数(RVR)≤105(f/VT )(反映患者真实的呼吸状况)。
侧脑室三角区穿刺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内出血的临床体会
河 南漯 河 市 中心 医 院神 经 外科 【 要】 目 的 摘
娄志刚
漯河 420 600
探 讨 重 症 脑 室 内 出血 经 侧 脑 室 三 角 区 外 引 流 的 治 疗 方 法 。 方 法 对 4 6例 重 症 脑 室 内 出 血 患 者 , 骨 钻 孔 侧 颅
8 4 2 .
血 继发 AR S的最 主要 诱 因 。脑 出血 患 者 都 有 意识 D 丧失 , 易致 误 吸 , 吸 物 可 直 接 填 塞 大 气 管 和 毛 细 血 误 管 , 成通 气 障碍 , 吸入 胃液或其 他 体液 可使 肺泡 膜 造 且 的通 透性增 加 , 泡上 皮损 伤 , 可降 低肺 泡表 面 活性 肺 还 物质 的活 性 而诱发 AR S D 。A S继 发 于严 重肺 部 感 RD
4 6例 中 死亡 8例 , 余 3 其 8例 的 生存 质量 按 照 日常 活 动 生 活 该 方 法 是 一 种 治 疗 重 症 脑 室 内 出 血 效 果 较 好 、 作 简 操
质量 标 准 ( L 评 定 , AD ) I级 1 3例 , Ⅱ级 1 例 , 2 Ⅲ级 1 O例 , Ⅳ级 3例 。结 论
P 0 > 6 mmHg 排 除 左 心 功 能 衰 竭 后 , 判 定 为 急 a 0 , 可 性肺 损伤 , 积极进 行 有效 的干 预和 治疗 , 应 防止 AR DS 的进 一步 发展 。 J 机械 通 气 已作 为 治疗 AR S的 重要 手 段 之一 L 。 D 4 ]
[] 刘 杰 , 国刚 . 重 胸 部 创 伤 致 急 性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 1 8例 治 疗 4 郑 严 2 体 会 [] 山西 医药 杂 志 ,0 43 ( )1 4 J. 20 , 32 :4 . [] 邱 海 波 , 5 陈德 晶 , 大 卫 , . 性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症 患 者 病 死 危 险 刘 等 急
脑室出血引流
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指征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1:(1)出血部位:壳核、丘脑、皮质下和小脑半球等部位的出血及其破入脑室者均适于行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小脑出血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2)出血量:幕上血肿超过30ml占位效应明显,患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结构明显向对侧移位;幕下血肿>10ml,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均需手术。
(3)不管破入脑室的血肿量多少,但已进入第三、第四脑室阻碍脑脊液循环,出现急性脑积水使病情进行性恶化者。
(4)病情进展:若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仍无好转或不稳定,尤其是病情稳定后又发生病情恶化或脑疝征象者,更应尽快手术。
(5)病人情况:存在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伴有糖尿病者,应列为相对手术适应证。
3.3 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对高血压脑出血行超早期手术(发病7h以内)[2],其优点为:(1)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改善局部脑循环,减轻脑缺氧和脑水肿,阻断颅内高压的恶性循环,使脑组织继发性损害降至最小程度,从而提高术后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2)超早期脑室穿刺引流脑室内血肿及其血性脑脊液,迅速控制急性脑积水发展,也最大限度地预防远期慢性脑积水的形成。
(3)避免或尽快解除因血肿压迫导致的脑疝,减少术后并发症。
(4)减少血液的分解产物对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其脑组织的损害。
但是越早清除血肿病例的再出血危险性就越大。
本组143例手术均在72h内实施。
其中超早期手术97例,发病到手术时间为1.5~7h,平均为3h,再出血16例(16.5%);早期手术44例,发病到手术时间为7~72h,平均为23h,再出血3例(6.8%)。
再出血19例均在原发出血部位出血,而且超早期术后再出血较早期手术为多,可能与过快或过多抽吸血肿,颅内压突然下降加之术后未能有效控制血压,促使尚未形成牢固血栓的血管再次破裂有关。
因此主张超早期和早期用微创手术治疗的同时,应考虑再出血的危险,提倡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时机施术。
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4 用物准备
引流袋、手套、无菌治疗巾、改正纸、 笔、治疗盘、止血钳。
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 夹闭引流管 更换无菌治疗巾 取下引流袋 消毒引流管内外口两次 更换引流袋
操作流程
取下止血钳 妥善安置引流系统(引流袋悬挂高度应当高于 脑平面10-20厘米,以维持正常颅内压。正常 颅内压成人是70—200mmH2O,小儿 100mmH2O) 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健康指导( 告诉患者或家属不能随意移动引流袋 位置并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注意事项:
1、应当让患者头枕无菌治疗巾。 2、搬动患者时先夹毕引流管,待患者 安置稳定后再打开引流管。 3、帮助患者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 滑脱、扭曲、受压。 4、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时, 应当适当约束。 5、患者发生引流不畅时,告知医师。
谢 谢!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的概念:是经颅骨钻孔 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 将脑积液引流至体外。是神经外 科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穿刺部位有:前角穿刺,后角穿 刺,侧方穿刺。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 量。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护理要点:
2、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 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 随病人脑波动而上下波动,多表明 引流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 3、引流液的观察: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 沉淀,术后1—2日脑脊液可约呈血性,以 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 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 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有大量出血,要 立即报告医师,紧急做出相应处理。拔管 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通过观察敷 料情况可以了解),应告知医师妥善处置, 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脑室引流操作PPT课件
预防感染
脑室引流是引起脑室感 染的途径,必须注意每环节,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每日定时在无菌操作下换无菌引
流袋,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避 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引起感染,同时在进行相 关检查如需搬动患者时也应夹闭引流管防止
因体位的改变引起不适。
引流不通畅
1. 因颅内压偏低而引起引流不通畅者暂不引流, 对症处理。
2. 因引流管盘曲成角引起者可请医生对照x光 片,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 并重新固定。
3. 因管口吸附脑室壁引起者可将引流管轻轻旋 转,使管口离开室壁。
4. 若阻塞可用注射器轻轻向外回抽,切不可注 入0.9%氯化钠溶液冲洗,必要时换管。
脑 室 引 流注意事项
1、当病人下床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以防引流过度。 2、注意引流过度的表现:出汗、心博过速、头痛、恶心。 3、引流管如无脑脊液流出,在排除引流管不通后,可能有 以下原因:
2. 术后1-2 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
3. 如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 的颜色逐渐加深,并出现血压波动,则提示有脑 室出血,出血量过多时应急诊手术止血
4. 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并且 临床出现高热、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应马上将 脑脊液送检
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定时挤压引 流管。 •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 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对于躁动的病人可以适当约束双上肢的活动, 一般使用约束带,不可牵拉引流管,防止引 流管脱落。 •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
保持引流管通畅
注意脑室引流管不同于其他引流管的是:脑 室引流管必须高于侧脑室也就是它的出口10~15 cm,引流袋过高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脑脊液引 流受阻就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袋过低脑 脊液引流过快,可致颅内压骤降,易引起脑室内出 血或小脑幕裂孔疝,因此每班必须加强巡视及严格 床头交按班
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
限 度地 清 除 脑 室 出 血 , 正地 实现 微 创 , 免 或 减 轻 了 并 发症 , 效 改 善 预 后 , 有较 大 的优 越 性 。 真 避 有 具
【 关健 词 】 脑出血 脑室出 第三脑室穿 血 刺术 液化引流术
【 bt c】 Oj te o prhmh d e eve tl t I mvtur mr gb er a r a td A s at b cv l t eoa t eces fe ”ci ao ynca e r ey nc r ag ah r e Te o e tdn h f t ns ri r a un er h o a tu di eti i x e i o a g il o c i l h i l n r
形态 、 形状 、 病情 、 原发病 , 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和/ 或辅 以侧脑室液化引流术 、 脑脊 液/ 生理盐 水差 额置换术 , 清除 出血 , 抢救患者
生命 , 改善预后。结 果
治疗 5 例 , 3 出院 4 例 ( 4 基本痊愈 1 例 , 3 显著进步 1 例 , 步 9 , 变化 4 )术后 3 8 进 例 无 例 , 个月内死亡 1 例 ( 2 病死率 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 自发性脑室 出血 能最 大
维普资讯
浙 江 临床 医学 20 年 8月 第 1 第 8期 08 O卷
・ 12 ・ 07
第 三脑 室 穿 刺液 化 引 流术 治 疗 危 重 型 自发 性脑 室 出血
万金 中 蔡 岳
【 摘要 】 目的 研究 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 疗危重型自 发性肿室出血的 方法与疗效观察。 方法 依据脑室内 积血的 量及其
h mo r a e b iu f d d an e c n e i a ic l e r g y l e e r i a e tss td a ee,wi e a ss to q e e d a n e c n e i a ltr lv n r l d b a c n ew e e e rs i a h q i g h h t t s i a fl u f t n i i d r ia . e tss t ae a e t ce a an i g b t e n c rb o p n g i n l l
改良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疗效观察
f n t n lr c v r . s ls Af r te t n , CS s o e ft o go p e e d ce s d c mp r d w t e oe t ame t t e u ci a e o e Re u t t r ame t G c r s o w r u s w r e r a e , o a e i b fr r t n , o y e h e h
・
2 O・
金理
Q 生 ! 旦箜 鲞筮 塑
ocicl aoaD s,oe br 00V L 0 f li tnl mg eN vm e2 1,0 N . naR i U 3
・
论 著
・
改 良双 侧 脑 室 前 角 穿刺 外 引流 术 治 疗 原 发性 脑 室 内
n riaea d te c nrlgo p u e h rdt n lbltrls u t Re od d tet o go p fGC cr , otp rt e l a dan g n h o t ru s d teta io a i ea h n. cr e h w u so S soe p s eai o i a r o v
率高于对照组 , 3级恢复率低 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P<0 0 ) .5 。结论 改 良双侧脑室前 角穿刺外 引流术疗
脑室引流.doc
侧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一、概念与方法侧脑室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或锥孔穿刺把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侧脑室,末端外接-无菌引流瓶,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
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急救措施,用于挽救生命。
侧脑室引流术适用于解除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特别是脑疝将要形成或刚形成,实施侧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可起到抢救生命的显著效果。
其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二、目的1、在紧急状况下,迅速降低因脑室系统的阻塞(积血、积液)和各种原因所致急性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者的颅内压力,以抢救生命。
如:枕骨大孔疝;2、监测颅内压,可直接、客观、及时地反映颅内压变化的情况。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4、引流血性或炎性脑脊液,以促进病人康复。
外伤与脑缺血后,脑组织与脑脊液中乳酸及代谢产物也可以引流出来,有利于脑组织的功能恢复。
5、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及蛛网膜粘连,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6、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三、脑室外引流适于哪些情况?1、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特别是脑疝将要形成或刚形成,实施侧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疝的发生,可起到抢救生命的显著效果。
2、脑室内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不宜手术者。
3、颅内感染,不能手术或脓肿破入脑室者,既可引流出炎性脑脊液,又可注入有效抗生素予以治疗。
4、经脑室手术或脑室内肿瘤切除术后,应引流3~5天。
5、后颅窝肿瘤病情危重,而病人机体情况又较衰弱难以耐受手术,可行脑室引流使病情缓解、改善机体状况,为手术创造条件者。
6、脑室造影后不能立即手术者。
四、禁忌证:1、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1、有明显出血倾向者2、脑室狭小者3、弥漫性脑肿胀或脑水肿病人五、脑室引流应注意的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放置脑室引流管应深度适中并固定好,防止脱出,保持通畅。
2、预防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每天更换引流瓶。
3、引流管高度一般高于脑室水平10cm-15cm,如为血性脑脊液可酌情放低,并注意引流液色泽变化,记录每天引流量。
脑室穿刺术
操作遇到问题 • 带探针的脑室导管垂直插入脑表面达6cm;拔去 探针以利于脑脊液流出;若达到6cm深度之前已 有脑脊液流出,也应拔除探针让导管单独前进至 预定深度,以减少探针造成的损伤 • 如果到达6cm深度脑脊液仍未引流出来,不可轻 易继续插入: (1)拔除导管并用盐水冲洗 (2)重新定位 (3)再次插入带探针的导管 (4)均匀轻柔的插入导管是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操作遇到问题 • 对于“额入法”来说导管必须对准眉间的矢状面, 高于同侧耳屏约2cm;这样可确保导管末端在侧 脑室前角内,导管头靠近Monro孔
• 将引流管与导管远端连接,握住导管,将引流管 从离切口至少5cm远的硬膜下导出;当导管导出 头颅,要确定引流通畅
固定牢固,防止脱出
检验脑脊液通畅
检验脑脊液通畅
应用解剖
• 充满脑脊液 • 内衬室管膜细胞
• 脑室之间相互延续
• 与脊髓的中央管相延续
应用解剖
侧脑室通常分为以下各部: 第一部为前角,位于尾状核头 前方转向下外侧部分。 第二部分为前角其余部分。 第三部分为中央部的最高部。 第四部为侧副三角,也称房区。 第五部分为后角。 第六部为下角。
应用解剖
11.将钻头扳手或腰穿针置入骨孔,确定硬膜开 口足以通过导管
直视下定位
注意无菌操作
手 摇 钻 垂 直 于 颅 骨 钻 孔
定位
穿刺
皮 下 隧 道
避免脑脊液流出过多、快
操作遇到问题
注: • 如果硬膜未破而插入导管或金属探针,会导致硬 膜剥离而形成硬膜外血肿
• 而且,如果硬膜开口太小,导管会被硬膜拽住, 金属探针会戳破导管头而突入脑实质
适应征 2、治疗性穿刺: • 引流炎性脑脊液,或以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 洗,然后注入抗生素。 • 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或恶性肿 瘤蛛网膜下腔转移,特别是白血病)。 • 脑室内有出血的病人,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 可减轻脑室反应及防止脑室系统阻塞。 • 作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导管。
脑室穿刺引流术的方法与护理
脑室穿刺引流术的方法与护理
彭莉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综合版)》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回顾性分析了45例脑室穿刺引流术患者的方法及护理措施,包括穿刺点的选择与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出颅引流管最高点的放置、严格无菌操作、心理护理等.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彭莉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隐球菌性脑膜炎行脑室穿刺引流术的护理 [J], 胡开菊;李芳
2.隐球菌性脑膜炎行脑室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报道 [J], 黄茵茵;谢增东;陈燕;
3.隐球菌性脑膜炎行脑室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报道 [J], 黄茵茵;谢增东;陈燕
4.对接受侧脑室外穿刺引流术的脑室内出血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联合管道护理的效果分析 [J], 郑平平
5.脑室外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持续脑室冲洗引流病人的护理体会 [J], 唐美娟;陈美春;李月凤;陈红艳;彭华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室穿刺和引流术
7 应用解剖
脑室系统包括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对称的左右侧脑室,位于脑幕上中线部位,经室间孔与两侧脑室相通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以及位于颅后窝小脑半球与桥脑延髓之间的第四脑室(图4.1.3-1,4.1.3-2)。
脑室穿刺仅指穿刺两侧侧脑室而言。
侧脑室在两侧大脑半球内(图4.1.3-3),成狭窄而纵行的裂隙状,分为下列几部分:
前角(额角):在额叶内,其上壁及前壁为胼胝体前部,外壁为尾状核头,内壁为透明隔。
内下部有室间孔(Monro孔),经此与第三脑室相通。
体部:为水平位裂隙,在顶叶内。
上壁为胼胝体,内壁为透明隔,下壁由内向外为穹隆、脉络丛、丘脑背面、终纹和尾状核。
后角(枕角):为体部向枕叶的延伸,系一纵行裂隙。
形态变异很大,常较小,有时缺如。
上外侧壁为胼胝体放射,内壁有两个隆起,上方者为后角球,系胼胝体大钳所形成,其下方为禽距,系距状裂前部深陷所致。
下角(颞角):位于颞叶内,为一向下、前及向内弯曲的裂隙,内缘为终纹和尾状核尾部,末端连有杏仁核,下角底由内向外为海马伞、海马、侧副隆起。
体部和后角、下角相移行处为三角部。
体部和下角内有侧脑室脉络丛,与第三脑室脉络组织在室间孔处相续。
脉络丛球在侧脑室三角部。
[返回]8 穿刺部位
临床中常用的和有时采用的有以下几种:
1.前角穿刺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
2.5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深度不超过5cm。
2.后角穿刺穿刺点在枕外粗隆上5~6cm,中线旁3cm,穿刺方向对准同侧眉弓外端,深度不超过5~6cm。
3.侧方穿刺穿刺侧脑室下角时,在耳郭最高点上方1cm,穿刺三角部时,在外耳孔上方和后方各4cm处。
均垂直进针,深度约4~5cm。
4.经眶穿刺在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处,向上45°、向内15°进针,深度约4~5cm,可进入前角底部(图4.1.3-4)。
[返回]9 适应症
脑室穿刺和引流术适用于:
1.因脑积水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情重危甚至发生脑疝或昏迷时,先采用脑室穿刺和引流,作为紧急减压抢救措施,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创造条件。
2.脑室内有出血的病人,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减轻脑室反应及防止脑室系统阻塞。
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显露,常穿刺侧脑室,引流脑脊液。
术后尤其在颅后窝术后为解除反应性颅内高压,也常用侧脑室外引流。
4.向脑室内注入阳性对比剂或气体做脑室造影。
5.引流炎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室管膜炎。
6.向脑室内注入靛胭脂1ml或酚磺肽1ml,鉴别是交通性抑或梗阻性脑积水。
7.做脑脊液分流手术,放置各种分流管。
8.抽取脑室液做生化和细胞学检查等。
[返回]10 禁忌症
1.硬脑膜下积脓或脑脓肿病人,脑室穿刺可使感染向脑内扩散,且有脓肿破入脑室的危险。
2.脑血管畸形,特别是巨大或高流量型或位于侧脑室附近的血管畸形病人,脑室穿刺可引起出血。
3.弥散性脑肿胀或脑水肿,脑室受压缩小者,穿刺困难,引流也很难奏效。
4.严重颅内高压,视力低于0.1者,穿刺需谨慎,因突然减压有失明危险。
[返回]11 术前准备
剃去全部头发。
除紧急情况外,术前应禁食4~6h,肌注苯巴比妥0.1g(儿童酌减)。
[返回]12 麻醉和体位
一般用局麻。
小儿或不合作病人,可采用基础或全身麻醉,取穿刺点在上方的体位。
[返回]13 手术步骤
13.1 1.颅骨钻孔穿刺法
(1)用龙胆紫或亚甲蓝液在头皮上划出正中矢状线,再以选定的穿刺点为中点划出头皮切口线,切口长度一般为3cm(图4.1.3-5)。
皮肤以3%碘酊及75%乙醇或皮肤消毒液两次消毒,覆以无菌手术巾,并用切口膜或缝线固定于头皮上。
(2)用0.5%普鲁卡因做局麻。
全层切开头皮及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向两侧分离后,以乳突牵开器牵开。
做颅骨钻孔。
电灼硬脑膜后“十”字形切开。
(3)以脑室穿刺针或带芯引流管经电凝过的皮质按预定方向穿刺入侧脑室。
针头或引流管穿过脑室壁时可感到阻力突然减小,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
如需保留导管引流,则用镊子固定引流管,以中号丝线将引流管结扎固定于头皮上(图4.1.3-6)。
(4)间断缝合帽状腱膜和皮肤切口。
引流管接消毒过的脑室引流瓶。
切口及引流管各连接处以消毒纱布妥善包扎,防止污染(图4.1.3-7)。
13.2 2.颅锥穿刺法
为减少手术创伤,近年来有人倡用细孔锥颅穿刺。
锥颅工具有普通手摇钻或专门设计的颅锥,现以上海长征医院设计的套式颅锥为例介绍其操作方法。
套式颅锥由带有T形手柄和刻度的三刃颅锥及3/4开槽的套管和固定螺旋三部分组成(图4.1.3-8)。
(1)在头皮上标出穿刺点后,常规消毒,铺巾,麻醉。
以尖刀在头皮上刺一小孔。
根据X线片测出的颅骨厚度,将套管用固定螺旋固定在颅锥的相应部位,用颅锥连同套管锥透颅骨和硬脑膜(图4.1.3-9)。
(2)拔出颅锥,保留套管。
将带芯脑室引流管按穿刺方向经套管插入脑室(图4.1.3-10),待有脑脊液流出后,拔出套管。
引流管固定于头皮上,接脑室引流瓶。
此法不需切开头皮钻颅,简便快速,损伤小。
锥颅后拔出颅锥保留套管在骨孔内,可防止头皮软组织与骨孔错位,穿刺针或引流管可沿套管顺利穿入脑室,避免了一般细孔锥颅的缺点。
13.3 3.经眶穿刺
适用于无颅锥但需行紧急穿刺放出脑脊液降压者。
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在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皮肤处用尖刀刺一孔,用小圆凿或斯氏钉或克氏针,凿穿眶上壁,换用脑室穿刺针或腰穿刺,按穿刺方向穿刺进入侧脑室前角底。
13.4 4.经前囟穿刺
只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
穿刺点在前囟侧角的最外端,用腰椎穿刺针在局麻下穿刺,不切开头皮。
其穿刺方向同前角穿刺法,前囟大者平行矢状面,前囟小者针尖略指向外侧。
[返回]14 术中注意要点
1.正确选择穿刺部位。
前角穿刺常用于脑室造影和脑室引流。
经枕穿刺常用于脑室造影、脑室-枕大池分流和颅后窝手术中及术后持续引流。
侧方穿刺多用于分流术。
穿刺部位的选择应考虑病变部位,一般应选择离病变部位较远处穿刺。
还应考虑脑室移位或受压变形缩小,两侧侧室是否相通等情况,以决定最佳穿刺部位及是否需双侧穿刺。
2.穿刺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穿刺点和穿刺方向不对,应严格确定穿刺点,掌握穿刺方向。
3.需改变穿刺方向时,应将脑室穿刺针或导管拔出后重新穿刺,不可在脑内转换方向,以免损伤脑组织。
4.穿刺不应过急过深,以防损伤脑干或脉络丛而引起出血。
5.进入脑室后放出脑脊液要慢,以防减压太快引起硬脑膜下、硬脑膜外或脑室内出血。
[返回]15 术后处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和颅内压等情况。
持续引流者,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装置应保证无菌,定时更换,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颅内感染。
严重颅内高压,术前视力明显减退者应注意观察视力改变。
[返回]16 并发症
1.脑室内、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出血。
2.急性脑水肿及颅内压突然增高。
3.视力突然减退甚至失明。
4.局部或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