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对我国深化课程改革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165/ki.22-1096/g4.2014.05.019

外国教育 美国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对我国深化课程改革的启示

李功连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 要]为了推进语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世界各国都重视语文教材的编撰工作。本文对美国Treasures系列教材和我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美国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两个方面的典型特征:选文内

容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思考练习突出教材的学习特质。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对于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我国深化课程改革,不仅需要进行语文教材重构,建设高质量的语文教材,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现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美国;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5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1477(2014)05-0113-06

语文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及学生成长和社会需要而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使用的材料,它是师生交流的凭借,通常称之为语文教科书。为了推进语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

教材的编撰工作,挑选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章是教材编撰的重要原则,也是普遍认同的理念。本文对美国

Treasures系列教材和我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对比研究,意在总结美国教材编撰的先进经验,为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和语文教学变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美国Treasures系列教材是由Macmillan和McGraw-Hill两大公司专门针对Pre-Kindergarten、Kindergarten、1~6年级共8个阶段的语文学习而出版的项目。该项目为教师提供各种有效的工具和

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包括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详尽的教学指导及丰富的练习。其中供二年级使用的教

材共有三个单元,依次为:关系、成长和改变。每个单元又有五个主题。本文选取第一单元第一个主题

“学校生活”为主要研究样本。与此对应,人教版选取了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不同内容。通过对比研

究可以发现,美国语文教材在选文内容上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在思考习题上突出教材的学习特质,这

对我国语文教材建设和语文教学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选文内容: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

1.儿童视角叙述内容

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一事件从不同角度思考就能呈现不同面貌,在不同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由叙述人称决定。在叙事作品中,

叙述人称一般有四种不同形式: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人称变换。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第一

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区别就在于:第一人称叙述者就生活在作品世界中,和其他人物一样,他也是这个世

界里的一个人物,一个真切的、活生生的人物;而第三人称叙述者尽管也可以自称“我”,但却是置身于虚

构的艺术世界之外。[1]因此,第一人称有利于“我”的胸怀袒露,而第三人称则有冷眼旁观的意味。第二

人称叙述相对少见,叙述中的“你”则让人心头一热,仿佛在促膝谈心。而人称变换的叙述视角也经常看

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用的就是这种视角。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 [收稿日期]2013-12-28

[作者简介]李功连(1979-),男,湖南邵东人,博士,讲师。

外国教育

“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二课《四季》)这篇文章由四个童话故事组成。从叙述视角的层面来说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中的差异表现在图1。言说对象进行了虚化处理,从而使其具有普遍性。

图1 《四季》人物结构关系图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叙述者身份出现,从他的视角阐述草芽、荷叶、谷穗和雪人对小鸟、青蛙以及虚化对象所说的话,而草芽、荷叶、谷穗和雪人对小鸟、青蛙以及虚化对象所说的话又是以第一人称出现。这篇文章已经超越了人称变换的叙述视角,运用了人称套嵌的手法,第三人称套嵌第一人称,形成了“我—你—他”的空间关系,这是典型的成人化思维模式。

按照皮亚杰的观念,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幼童自我中心”阶段,他们的语言“并非在于提供信息或询问问题,而是一个人‘独白式’的谈话或是几个人‘集体性的独白’。在这种谈话过程中,每个儿童只对自己讲话,并不听取别人的讲话(这就是自我中心的语言)”。[2]当学生处在自我中心的语言阶段,其思维模式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理解这种复杂的叙述结构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

美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就完全不是这样。研究样本中有一篇社会研究类的非连续性文本:猜猜谁是谁这篇文章介绍了学校相关的人,包括:校长、图书管理员、护士、餐厅工人、老师、学生。校长是这样介绍的:

作为学校的领导,我在学校有办公室。我雇佣老师,制定规则并让所有人遵守。猜猜我是谁?———我是校长。

为了叙述的客观性,实用类文本往往选择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但这篇文章为了符合儿童的思维模式摒弃了常规而采用了儿童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展开叙述,体现了对话特质,符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实用类文本的客观性和学生受众主观性的有机结合。

2.强化信息搜集整理

对于生长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来说,能够准确快速地搜集整理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搜索所需要的信息成为获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也就成为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

信息搜集整理能力的高低体现在两个方面:速度和准确度。首先取决于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了相应的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速度;其次取决于质的提炼,只有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指导才能使量的积累具有真正的价值,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量的有序化、系列化。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信息搜集能力,也只能通过同样的训练才能完成。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学就应该在信息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上提供充分的保障。国际母语教育的经验、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儿童阅读推广的经验都证明,没有高质量的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便得不到保证和发展。所以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应充分突出阅读的核心地位,社会、学校、家庭应该为儿童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小学语文教材应该以“阅读”为核心建构语文学习体系。[3]为了体现这一要求,小学语文教材首先必须保证足够的阅读数量,其次要控制和提高阅读质量。

当今的儿童已完全具备了阅读长文章的能力。王荣生在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做的调查表明,对于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