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
《我与地坛》课文解读
1 .课文解读⑴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史铁生,1951 年生于北京市,1967 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 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 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 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
1979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与地坛》写于1989 年 5 月,改定于1990 年 1 月,全文 1 万 3 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
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
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
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
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
⑵基本解读本篇课文的内容涉及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深邃而透辟,在感情处理上沉郁而厚重,文笔优美而坦诚,提供了品读分析的多种资源。
课文分析可以考虑以作者感情为中心。
全文的总体情感发展是:追寻,解答。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第六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追寻的开始,后半部分是答案的初现。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 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
我与地坛优美句子赏析
我与地坛优美句⼦赏析1. 我与地坛的句⼦赏析《我与地坛》哲理警句赏析《我与地坛》是史铁⽣的⼀篇抒写⼈⽣感悟的优美散⽂。
它以⾃⼰和母亲为对象,以“我”的肢残为缘起,将个⼈的痛苦写得淋漓尽致,将母亲的艰难展⽰得极为充分。
在表现这⼀内容时,作者⼤量地运⽤了恳切优美的⽂字,因⽽富有哲理的警⾔佳句甚多,兹引⼏例赏析: 1.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个⼈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的⾝影。
赏析:作者残疾之后,地坛公园是他较长时间活动的场所,是这⼀独特“沉静”的环境,使他活过来,使他感悟到⼈⽣的艰难,从⽽产⽣了质的飞跃和超越。
这种环境“弥漫”着沉静的“光芒”,是培养他飞跃超越的⼟壤。
他感受到了“时间”⽆声⽆息的流逝,更看到了⾃⼰残疾的“⾝影”。
可见,这句话将环境、时间和个⼈的遭遇紧紧联在⼀起,揭⽰了时间的⽆情和现实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2.⼀⼼以为⾃⼰是世上最不幸的⼀个,不知道⼉⼦的不幸在母亲那⼉总是要加倍的。
赏析:这句话先说⾃⼰“不幸”,后说母亲“不幸”。
前者是说肢体的残疾,后者是说⼼灵的苦难。
它将两个⼈两种不同的不幸联在⼀起,以⾃⼰的不幸来衬托母亲的更不幸,既表现了母亲对⼉⼦不幸的⽆奈和痛苦,更突出了作者对母亲痛苦⼼理的感受,是对母亲深沉的爱,是对母亲深切的理解,以此来揭⽰母⼦之间各以对⽅为重的纯真感⼈的深情厚意,极具震撼⼒。
3.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赏析:这句话是作者对母亲多年来深切关爱⾃⼰的总结,是对母亲坚强⽣活的综合评赞。
母亲⽇⽇夜夜⽣活在愁苦之中,⽣活在忧虑之中,她是世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她的命运多么“艰难”啊!可是,她从来不向苦难低头,默默地承受着,默默地关注着“我”的⽣活、变化和命运,直⾄猝然去世,这是⽆⼈知道的,只有“我”才能体会得最深最切,尤其是当“我”撞开了⼀条⼈⽣之路。
母亲离世之后,这种体会就更加“鲜明深刻”了,这是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深情赞美,是母亲和母爱伟⼤的集中体现。
我与地坛的主旨
我与地坛的主旨我与地坛的主旨介绍如下:《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通过对地坛的描写以及对个人经历和思考的深入探讨,体现了作者对生命、人生和命运的独到见解。
本文将从珍爱生命、顽强拼搏、直面人生困境和感恩与回报等方面探讨《我与地坛》的主旨。
一、珍爱生命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通过对地坛景物的细致描绘,以及对个人经历和思考的深入挖掘,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
他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和珍视。
他反思了自己曾经的轻生念头,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和不可替代性,从而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
二、顽强拼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还强调了顽强拼搏的精神。
他认为,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我们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阐述了顽强拼搏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在困境中要勇敢地面对,不放弃努力,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
三、直面人生困境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还表达了直面人生困境的勇气和智慧。
他认为,面对困境时,我们不能逃避,而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去克服。
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困境,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坚定,从而获得更大的成长和进步。
四、感恩与回报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还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回报之情。
他认为,母亲的无私奉献和关爱是他能够走出人生低谷的重要支撑。
他通过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同时,他也呼吁读者要珍惜身边的人,感恩他们的付出和关爱,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他们的爱。
综上所述,《我与地坛》的主旨主要表现在珍爱生命、顽强拼搏、直面人生困境和感恩与回报等方面。
这些主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我与地坛》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获得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感恩和回报他人的积极态度。
因此,《我与地坛》不仅是史铁生的代表作,也是当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古园里的生命哲学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
古园里的生命哲学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古园里的生命哲学--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生和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
有人谈生因之苦恼,有人论死为之色变,也有人三缄其口不置可否。
叔本华在他的《悲观论集卷》中开篇就指出,人生来只以受苦为目的,因此死亡似乎是脱离悲惨世界的一种不错的方式,苦难"直至死亡才结束",这与卢梭的"当我呱呱落地的时候就已进入竞技场,直到身死时才能离开"①的观点无二。
但美国哲人诺尔曼.布朗则不能接受死亡,他认为"生本能与死本能的重新统一只能被设想为历史过程的终结"②。
更多的人则是顺生顺死,把握现时生活,不去追究死亡,更遑论谈及二者了。
但中国文人的生死观则大多居于豁达,所谓"民不畏死",死当然难以奈何他们。
东晋葛洪知道"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死者,人理之常然,必至之大端"③,这点与汉代扬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④的看法相同。
而孟子虽然提出"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但他生不苟且死不躲避,能够为义而慨然舍生凛然赴死,并没有失其本心。
再者如庄子所言的"死生为昼夜",则将之视为瞬息间的交接,"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一念之间就可能与死神打上交道,存亡之理要在达观。
生渺渺,死茫茫,捉摸不透,猜测不清,而正是由于这种难以解释的朦朦胧胧之情景,才催发了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不断探索的欲望。
于是,史铁生便又拿起笔,在字里行间诉说对生命的真切感悟,对生死的哲学思考,所以就有了这篇被誉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的《我与地坛》。
地坛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所在,过去每年夏至便是她的沸腾之期。
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热闹场景而今云散烟消,曾经圣地却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园",以至荒芜冷落如同野地,忍受着被人遗忘后的孤独和寂寥。
我与地坛的好词好句摘抄赏析
我与地坛的好词好句摘抄赏析我与地坛是一部散文集,作者史铁生用沉静、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他与地坛的深深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以下是我从其中挑选的一些好词好句,并对其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些好词。
在史铁生的笔下,地坛不仅仅是一个公园,而是一个充满活力、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
他用诸如“沉静古朴”、“凝重安详”等词语来形容地坛,这种形容词的使用,使得地坛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仿佛就在读者的眼前。
史铁生在描述地坛时,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
比如他说地坛的草“如细长的水袖,随风摇曳”,这个比喻不仅赋予了草地灵动的形象,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深远感。
这样的比喻在文中多次出现,比如“太阳如一个久病未愈的老人,依旧缓缓升起,用微弱的光芒抚摸着大地”,这种用细腻描绘出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再来看看一些好句。
史铁生在描述他与地坛的关系时,写到“我就像那飘荡的蓬草,随着季节的轮回飘荡在这无边的世界里”。
这个句子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奈和悲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地坛的深厚情感。
而在描述地坛的四季变化时,史铁生写到“春天是生命的季节,樱花如雪飘落,尽显生命的淡雅;夏天是热情的季节,繁花似锦,彰显生命的热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金黄的麦穗摇曳,满载着生命的喜悦;冬天是寂静的季节,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尽显生命的静谧。
”这段文字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地坛的四季变化,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史铁生在地坛中寻找到了许多生活的哲理。
在描述地坛的古老与沧桑中,他感悟到“生命的长度不是我们能掌控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它。
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坚韧不拔,积极向上。
”这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史铁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也激发了读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在对地坛的描绘中,史铁生也不断反思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写到“人类并非自然的统治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我与地坛》解析
《我与地坛》解析
《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全书充满了哲思和人性化的探索。
史铁生在作品中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在地坛公园的所见所感,让他对生活、爱情和亲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地坛公园在史铁生的笔下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但同时又有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
他在公园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人生轨迹。
这些观察和思考让史铁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开始意识到生活的无常和脆弱,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还深入地探讨了关于亲情的主题。
他回忆起自己的母亲,她曾经带着他来到地坛公园,告诉他关于生命和未来的道理。
这些回忆让史铁生深刻地反思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让他更加珍惜和感恩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他意识到,亲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情感纽带,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让我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
除了对生活和亲情的思考,《我与地坛》还展现了史铁生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写作技巧。
他的语言质朴而深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将读者带入了地坛公
园这个充满故事的世界。
他的写作技巧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我与地坛》是一部充满哲思和人性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爱情、亲情等主题,展现了史铁生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写作技巧。
这部作品让读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温暖。
我与地坛 赏析
在这个充满浮躁、充满压力的年代,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史铁生的作品。
《我与地坛》是公认的建国50年来最好的散文!其丰沛的力度,让所有去阅读《我与地坛》的人都不得不认真去思考人生的诸多大问题。
读《我与地坛》,无法绕开生与死,无法回避生活的痛苦,还有命运。
史铁生更是一开始便写到了地坛的荒凉,想到了自己与这园子似乎是有着四百年的宿命和缘分,终究要走到一起的。
他这样写道: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是的,因为这园子给他的不仅是春天树尖上的呼喊,夏天呼喊中的细雨,秋天细雨中的土地,冬天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而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生与死是作者思考最多的内容。
而对生活的无所适从也让史铁生在煎熬中不断蜕变。
这是个历经沧桑的古园,在史铁生的眼里却到处是生命窜动的景象,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他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我想,一个人伤魂落魄的时候看到别人的精彩,会心生悲凉,而这些同人一样有着生命的小东西恰恰给了他心灵的补偿,给了他对生命的另一种解说: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
这样的释怀如何是常人可以轻易领悟的释怀。
人生是苦役,但并不是说,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苦役中就找不回尊严和欢乐。
史铁生的文字有一些苍凉,但那些文字来自他的心灵深处。
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那样凝重悲壮的文字来的,也一定感受不到在那苍凉的底色下的滚烫衷肠。
苦役终有竟时,然而人却不必焦虑结局。
因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也因此,死也是一件不必去探究的事情,这一点上孔圣人是对的,“未知生,焉知死?”一个人不去尝遍生的诸般滋味,他面对死亡的态度就值得怀疑。
向死而生才是最大的现实态度。
自戕是不能证明一个人的勇气的,这是逃避,是放弃尊严。
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一个人固有的能力和智慧是只有在艰苦的境遇中才能极尽挥发的。
尽我所能并不委弃,就是尊严。
只是,遍历痛苦的人还能不能感受欢乐?我想是可以的,一个始终在坚持着某些东西的人,他是可以从这种坚持中获得莫大的欢乐的,这就是他的救赎。
《我与地毯》主题赏析
《我与地毯》主题赏析《我与地坛》主题赏析《我与地坛》是一部深情而独特的作品,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生命感悟以及对生与死的理解,都令人深感震撼。
史铁生的文字里,地坛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场所,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象征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首先,地坛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
每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被他视为珍宝。
他仿佛在地坛中看到了整个宇宙的缩影,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奥义。
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使地坛成为了一个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象征。
然而,更重要的是地坛带给史铁生的启示。
在他瘫痪、痛苦的时刻,地坛成为了他思考人生、探索生命意义的场所。
他在地坛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但也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丽。
这些体验使他逐渐认识到,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是宇宙赋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
此外,史铁生在作品中还探讨了生与死的问题。
他明白到我们的出生并不是由自己决定的,同样,死亡也不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他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任务是在自然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让生命的自然进程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这是一种对生死观的独特理解,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探索。
对于读者来说,《我与地坛》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它教会我们珍惜生命、尊重自然,也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真谛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不要被死亡的恐惧所困扰,而是应该活在当下,体验生命的美好。
总的来说,《我与地坛》是一部充满智慧、情感和生命力的作品。
它不仅展示了史铁生对生命和宇宙的独到见解,也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物质化的社会里,《我与地坛》无疑是一盏指引我们寻找内心平静和真正幸福的明灯。
我与地坛课文赏析
我与地坛课文赏析《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之作,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我与地坛课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史铁生是一位作家,正当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命运却给了他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
他一时“被命运击昏了头”,觉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
于是,家附近的地坛,这个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
史铁生在这个古园里泡了15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没有人比他对园子的感受更丰富,《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在这里思考后的结晶。
节选的课文一共包括两部分,写自己,写母亲,写自己又为写母亲作了铺垫,表达了作者痛苦、复杂、深沉的感情。
一、深爱地坛,感悟生命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作者讲述在残废之初,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然后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冷落的园子。
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的生活,能够感受作者内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
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雨燕,苍凉却张扬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
还有那些小昆虫,那满园子的草木,虽然生长在这落寞的园子中,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正是这不衰败的园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发他对生命的长久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前两个问题,在这静静的古园中,作者“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几年”,最后终于想明白了,于是对生与死的问题也就释然了。
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样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
在这个问题上,园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
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总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篇1地坛,一座废弃的园子,在史铁生的生命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他残疾之后,正如其本人所说,与地坛是缘分使然,地坛在他出生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他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他的祖母年轻时带着他父亲来到北京,它就一直住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的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待史铁生,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史铁生对于地坛的情感是深刻的。
一个频临绝望的年轻人与一个荒芜冷落的院子相遇了,一个在人生的青壮年时期失去了双腿与一个曾经玻璃珠瓦、玉砌雕栏、如今却朱红剥落、断壁残桓横陈,有过同样喧嚣的过去有着同样失落失意的现在,弥漫在我与地坛之间的是同样同病相怜,同样生生相惜的现在。
不同的是,虽然有着同样的遭遇,但是有着同样不同内蕴的气质,一个烦躁,一个沉静,一个逃避,一个从容。
由此注定这是一次最为倾心的相遇。
如同步履艰辛、艰难疲惫的浪子,邂逅了优雅大度铅华殆尽的女性,心仪与欣赏紧跟着相遇的脚步不动声色的融入心中,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来到园中作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我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候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泽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且看到自己的影子。
从此以轮椅为伴,与一个废弃的院子相依相伴。
地坛让他思考生命、思考命运,思考人生,回忆母亲,回忆母亲的情感,思考四季,思考上帝,一座废弃的古园,长年在此写作,思考,与史铁生就有了生生相息的情感,古园也似乎有了生命,一片落叶,一声鸟鸣,都是大自然中生命的召唤,如果说,作者的散文写的真实,写的感人,写的生动,如果说他的散文的写作秘诀则是因为地坛,这座废弃的古园给作者带来灵感和情感是深刻而又真实的。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精选8篇)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精选8篇)我与地坛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篇1《我与地坛》是一部记录作者史铁生与地坛公园之间发生的日常故事,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的散文集。
这本书不仅让我深刻了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也让我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书中,作者以地坛公园为背景,讲述了他在那里度过的时光和发生的各种事情。
他描述了公园中的草木、小径、亭台楼阁等自然和人造景观,以及他与周围的人和事的互动和交流。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些非常深刻的观点和思考。
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我们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但也要接受失败和死亡。
他认为自然和生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生命。
他认为人的价值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善良和真诚。
这些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自然和生命的重要性,以及人的价值和尊严。
总的来说,《我与地坛》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散文集。
它让我对自然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也让我对人生和价值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思考。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摘抄赏析篇2《我与地坛》是一部记述地坛对我成长的影响的书籍。
它不仅是一本游记,更是一本生活的记录。
每一次的探索,每一次的发现,都让我深入地体会到了地坛的魅力。
地坛,在我眼中,它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园林,更是一个充满历史积淀的地方。
在这座园林中,我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看着周围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地坛的历史,仿佛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史。
我与地坛的相遇,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转折。
在之前,我总是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却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而地坛,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生活。
在这里,我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
地坛,让我找到了自己,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我与地坛的故事,是我在生活中找到的一份宝贵的财富。
它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让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
简析《我与地坛》中的细节描写
《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创作的散文名篇。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自叙在地坛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抒发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不仅如此,作者对这古园中的一草一木进行了细腻生动的描写。
下面,笔者就与大家一起欣赏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
一、关于建筑文章中的“地坛”是一个荒芜的古园,原本非常繁华,却因岁月的变迁而渐渐衰败。
为了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作者对地坛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描写,记录地坛的种种变化。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作者看到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看到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看到了“玉砌雕栏”。
曾经的地坛是繁华的,是王权的象征,记录了王朝的兴盛。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荣光已经不再。
作者在客观记叙地坛外观变化的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像这样一座辉煌的建筑,尚且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残破不堪,那么世间的芸芸众生,又如何能够抵御岁月流逝的脚步呢?曾经的自己也是热烈、张扬的,如同鼎盛时期的地坛,有着明丽的色彩、光鲜的外表,可仅仅是一场灾祸,便使自己失去了原本拥有的一切。
作者看的是地坛,写的是地坛,心中想的却是自己,是自己与地坛相似的命运:曾经辉煌,如今却风光不再。
一般人看到的,或许只是这座古园的残垣断壁,作者却能透过这残垣断壁,看到更为复杂的东西。
地坛的遭际引发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成为了作者所观照的客体。
这样的地坛,已经不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普通建筑,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一种投射。
它虽然残破不堪、荒凉冷僻,但是对于作者而言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描写地坛的文字是清冷又沧桑的。
这种沧桑既源自地坛本身,也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坛虽然已经失去了光鲜亮丽的外表,却依然矗立于天地之间,默默地向世人诉说着曾经的过往。
这种在历经风雨之后依然能沉稳、豁达地面对人生的精神品质,才是作者所极力推崇的。
《我与地坛》中的修辞手法赏析
史铁生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现代作家,其在散文创作上有着极高的成就。
《我与地坛》是他的代表作。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深入地探索了生命的奥秘,思考了生命存在的价值,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诚挚,富有浓厚的哲思之美。
为了更好地表达观点,抒发情感,他在写作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接下来,笔者就谈谈《我与地坛》中的修辞艺术。
一、拟人在人生最困难的日子里,作者总是一个人坐着轮椅来到地坛。
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陪伴着他的是那静默而残破的地坛。
时间一长,他不仅熟悉了园中的一草一木,而且与它们培养出了深厚的情感。
“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自在坦荡”原本用于形容人无拘无束的情态,但作者却用它来形容生长在园子里的野草和荒藤,仿佛那些自然生长的野草与荒藤都是一个个拥有自主意识的人。
它们丝毫不因园子的荒芜而有半点的不自在,反而还非常的自得。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园中的昆虫当作人来写。
在他的笔下,蚂蚁也会思考,瓢虫竟然也在祈祷。
原本再普通不过的昆虫因此具有了个性化的色彩,令人倍感新奇。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在作者的笔下,“雨燕”化作了不甘寂寞的歌手。
当园子陷入沉寂之时,它们便用最嘹亮的歌声驱散园中的寂寞。
雨燕的歌声不仅充满了活力,而且给孤寂的古园增添一些热闹的气氛。
“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秋日里,落叶随风飘舞,本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但在作者的眼中,被秋风挟裹着的落叶就如同在唱歌跳舞,而那些落到地上的落叶则十分安详地躺卧着,不再惊扰时光。
似乎每一片落叶都拥有独立的生命意识,或翩翩起舞,或安然静卧。
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落叶纷飞的景象不再萧瑟,反而显得格外生动。
《我与地坛》赏析
《我与地坛》赏析导语:对于《我与地坛》一文,人们会怎样进行赏析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我与地坛》赏析,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我与地坛》赏析1《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
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
先是写到他的母亲。
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
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
史铁生散文作品《我与地坛》解读
史铁生散文作品《我与地坛》解读摘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坎坷、不幸等,尤其是现在那些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年轻人,面对命运的安排,他们该何去何从?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中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了我们答案。
关键词:我与地坛》中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了我们答案。
关键词》,凝聚了史铁生双腿残废后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复杂难言的感受。
作者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
对于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好机会。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四遍,可是愈教愈感深刻。
这次教学,我首先营情造景,做好传递感情的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
通过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渲染气氛,在凝重的音乐声中,我及时向学生简述贝多芬、海伦·凯勒、张海迪等与命运进行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实例,借此引出史铁生坎坷人生,并精心设计了导语,带领学生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接着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地坛、“我”、母亲,来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感受“怎样的地坛”时,紧紧抓住第一部分的第三、第五和第七自然段中对地坛的景物描写,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就一目了然。
从第三段中可以看出地坛的荒芜、破败、古旧。
昔日金碧辉煌,高大气派的地坛,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
地坛由封建王朝时的“圣地”沦落为现代都市中心的“野地”,这与作者由健壮男儿忽然成了社会人群中的“残缺人”,简直如出一辙,两者当然会同病相怜,都希望对方去发现、唤醒。
《我与地坛》三处景物描写的赏析
《我与地坛》中三处景物描写赏析景物描写有许多讲究,要抓住特点,要描绘色彩,要动静结合,要写出感情。
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升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宏壮也”。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即包含了上述诸特点,地坛中的景物有着强烈的史氏色彩,而当此之时,史铁生的内心也正经历着是活着还是自杀的严峻考验,最终在与地坛的对话中史铁生终于能够凤凰更生。
在文章里,地坛可以说是史铁生的知音知己,是他的知心爱人,甚至几乎可以说是那个时期他生活的全部:看书,思考,散心,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都在这里。
我是为了地坛,地坛是为了“我”,似乎几百年前,史铁生与地坛就注定了今生的相聚:朝夕相伴,两情依依,无论寒暑,不惧风雷。
史铁生写古园其实就是在写自己,写古园的景物其实也就是在写自己的心情和心路历程。
下面就对《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分别具体赏析。
第一处景物描写:“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所谓剥蚀了浮夸,淡褪了炫耀,一方面是在说沧海桑田岁月无情,曾经的显赫如今已经没落,一方面似乎也是在说我不再狂妄。
然而,野草荒藤“自在坦荡”,我却不能。
地坛的破落相突出了剥蚀状、淡褪状、坍圮状、散落状,而荒园的破败又与作者的不幸及心境相合相应,彼此交融。
而且“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又为下文作者的思想转变埋下了伏笔:荒同虽然破败,但野草荒藤依然茂盛依然自在依然坦荡,作者似乎在暗示面对生活的不幸,生命依然可以平淡洒脱甚至辉煌。
第二处景物描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佥光。
《我与地坛》赏析
《我与地坛》赏析一、关于作者史铁生(1951~) 北京人。
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医疗。
1974年到北京北新桥地区街道工厂工作。
病后致力于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1981年病情加重,遂回家养病。
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摩,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自1985年以来,开始思考人的命运,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在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吸取了现代主义的因素。
二、学习要点提示1.把握课文内容及其教育价值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以一个残疾人独特的视角对地坛的环境作了介绍,述说了自己在最痛苦的时期以古园为伴,对于生死问题做了深沉的思考与明智的抉择,从而与古园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不断思考怎样活的问题则成了总到这座古园去的原因。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写了对于过早去世的母亲的缅怀,回忆了怀着博大而无私之爱的母亲在儿子最痛苦的时候曾经怎样焦心与无奈,并为当时沉浸在苦恼之中的太年轻的自己的无知而懊悔,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及早懂得母亲的爱。
课文编者之所以选择这两部分作为教材。
除了看重它的美文鉴赏价值之外,恐怕还看重了它的教育价值。
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对待生死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举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
显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我与地坛6个譬如的解读
我与地坛6个譬如的解读《我与地坛》是中国现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作品,该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淡淡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地坛公园的一段情感历程。
以下是文中六个“譬如”句子的赏析: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赏析:这个句子将落日比作祭坛石门中的光,形象地描绘了地坛公园在夕阳下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温暖而祥和的感觉。
2、“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赏析:这个句子通过秋风、早霜、落叶等意象,描绘了地坛公园在秋天里的宁静与惆怅,同时渲染了一种略带苦涩的氛围,这也折射了作者当时的心绪。
3、“譬如雨燕呢喃,黄土檐漏,甚至藤蔓寄生在老墙上,而墙久经风雨将要颓圮。
”赏析:这个句子选取了雨燕、黄土檐漏、藤蔓等细节,展示了地坛公园的破旧与沧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4、“譬如草木蓊郁,蛐蛐鸣叫,蚂蚁运食,捧水槽中滴漏不停。
”赏析:这个句子以草木、蛐蛐、蚂蚁等元素,描绘了地坛公园在夏日里的生机勃勃,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5、“譬如静思往事,躺在草地上,有时睡去,竟有鸟鸣云动,豁然开朗之感。
”赏析:这个句子表现了作者在地坛公园静思时,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内心得到启示和慰藉,体现了地坛公园在作者生活中的特殊意义。
6、“譬如凭栏看雨,无数雨点在湖中密集地跳动,稠密而细致,仿佛天地间所有的雨点都欢欣地汇聚而来。
”赏析:这个句子展示了地坛公园在雨中的景色,作者通过对雨点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地坛公园中找到的内心宁静与喜悦。
这六个“譬如”句子分别从秋、冬、春、夏的不同角度描绘了地坛公园的景色,同时也折射了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绪。
通过这些句子,作者将地坛公园描绘成一个充满生机、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地方,这也充分展现了该作品独特的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他双腿残废;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的时刻,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
作家史铁生的人生何其痛苦!然而人生的苦难经史铁生咀嚼,竟焕发出神奇、瑰丽的光彩,痛苦让它如此美丽;第一次读《我与地坛》,我不禁惊异于它的美丽。
一、浑融的结构与深邃的主题
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结构,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采用追忆回想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两部分内容看似不相关,其实贯穿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在第一部分中,“我”去地坛是为了逃避现实;“我”思考了三个问题:①关于死。
②为什么出生。
③怎样活。
在第二部分中“我”去地坛则是为了感受亲情,追念母亲,因为这里处处都有关于母亲的回忆。
在这里“我”也思考了两个问题:①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
②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两部分于是在不同的层次上突出了相同的中心: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
不仅如此,作者在结尾处还用这样的语句将文章两部分结构融成一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因而这篇文章尽管篇幅长、容量大,行文奔放洒脱,却不失严谨,充分显示了作者结构行文的功力。
二、细节化的景物与传神的虚写
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动、新奇、细腻。
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来表现渺小生命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创造出生命的辉煌。
作者笔下的景物完全细节化了,它们富有穿透力地体现着作者赋予它们的哲理或是情感。
再如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写秋天经霜的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着微苦的味道”,将秋叶的凋零写得那样快乐自在、祥和安逸,表现了作者热爱眷恋生命、顽强乐观的生存意志。
有时作者还在自己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中穿插虚写来传神。
如写“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加入了这样的联想、想象:“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借助这种虚写,作者把生命痕迹中蕴含的活力、情趣传神地表达出来。
又如“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此中的虚写突出了生命的成熟凝重、从容刚毅、坚强不屈、执著忠诚。
更多语文经典试卷、教学图片(朗读)、精彩课件、教学实录(教案)、读本资料、文学欣赏尽在语文轩网站:(语文发发发)
其实,文章第二部分表现母亲对作者毫不张扬的爱,就运用了设想的方式(设身处地地想象母亲当时的心理) ,这本身就是一种虚写。
这些虚写很好地突出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强以及儿子的懊悔与痛苦。
三、哲理性的语言和真挚动人的情感
文章语言极富哲理性。
如“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它告诉人们“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应该乐观面对,而对当时还未走出残疾的阴影的作者来讲,死亡的来临无疑也是痛苦的解脱,就像节日。
又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常人眼中衰败的落日、泥泞的沟坎,被作者描绘得如此壮丽,其中寄寓着这样的哲理:生命充满劫难,而苦难的人生也能够辉
煌和灿烂。
作者对古园景色的描绘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如“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又如“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片刻不息”,作者用拟人、用声响、用敏感的心在捕捉着生
命的律动,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激情的东西,作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真挚动人。
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眷恋之情更是感人肺腑。
母亲已逝,依旧在老柏树旁,在草地上、颓墙边,思念母亲的儿子,从雾罩的清晨,一直呆呆地坐到鸟儿归巢的傍晚,直至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幻想着母亲还会像从前那样再来这园中找自己,此中景色描写成功地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把儿子思念母亲的痛苦写得如此深沉悲哀。
真挚动人的还有母亲对儿子的爱,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而这事无法替代,“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爱得小心翼翼,回避着诸如“踩”“踏”一类的字眼,要照顾儿子男子汉的自尊,她走遍整个园子惶急地寻找儿子,看到儿子后,却悄悄走开。
她用顽强坚韧的意志承受着儿子的不幸带给她的痛苦与打击,她用天使般的笑容想重新唤起儿子对生命的信心,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母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