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视角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史铁生是当代文坛最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之一。《我与地坛》是作家历经磨难和困苦之后的心血之作, 积融了他十五年来对人生的爱和忧的沉思与断想。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不断地探寻人生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不仅看到生命中难以承受苦难的普遍性,也敢于在苦难中不吝前行, 更把自己融入到人生整体的永恒流变中。从理解苦难到勇于生存,从敢于生存到懂得生活, 一种宏阔而恒远的境界由此洋溢在个体周围, 最终成就了作家内心无限的希冀与不舍的探寻。
在中国当代文坛里, 史铁生无疑是最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之一, 他以其特有的质朴、平淡的文风、勤奋敏锐的思索、博大宽厚的胸怀和最真诚的语言逼近哲学, 闪耀出深邃而明澈的智慧之光。他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 “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 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 让历史铁一样的生着, 以便不断地去看它, 不是不断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 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可以看作是对他作品最好的诠释。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讲述了作者残酷的人生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关于人生、命运、苦难的思考。在文章中,作者追问死亡的意义,感悟生存的价值,并且由个体苦难命运的超越,上升到对整个人类生命愈义的思考与终极价值的追寻,从而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直面人生苦难、同命运作顽强斗争的个体生命形象。让我们通过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心路历程, 触摸来自心灵底层关于生命的沉思,关于人生的启迪,感悟沉潜于苦难中对生命执著追问。
一在生与死中静读生活,感悟人生
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大的不幸,但是这却为作者获得另一种方式的永生提供了条件。也许瞬间失去正常人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是痛苦的,然而轮椅上的史铁生更容易安静下来,去思考忙碌的人们永远也不会在意的事,他“在残疾人注定的艰辛与不幸中,绝不仅仅是抒发一般喟叹。他由此出发,将生存的困境推向极至,并从中抽象出更具哲理意味的思想。”譬如命运,譬如人生,譬如生死……
当他无意中进入地坛时,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就像作者所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地坛曾经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地神的场所,而今却在风雨吹打中荒芜冷落趋向沉寂。曾经的荣耀与浮夸已经逝去,只残存被剥蚀了琉璃的檐头、淡褪了朱红的门壁、坍圮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和那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这是一个被喧嚣的都市遗忘了的角落,却让史铁生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同的命运轨迹,似乎让他们有相见恨晚之感,而地坛的这种难得的安静与安详,给了作者心灵的慰藉。于是,就在这“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史铁生静读生活,他从荒芜中顽强生活着的小生灵身上悟到了生死是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是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是地坛重新给予了他富于人性的尖细鲜活的触角”,置身于“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人或许就渐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从容,此时安静的地坛已然成了史铁生心灵的栖息地,是他内心一方静谧的净土,在这里史铁生静读生活,
获得了生存的勇气与生活的信心,更悟到了生命的永恒,人生的真谛。二深厚无穷的母爱与人生观的形成
《我与地坛》抒写了一个失去精神寄托的游子走入自然怀抱的发现,展现了作者在这个荒芜萧索但并不衰败的特殊的地坛环境中对生命、生活的思考。同时,他还写了母亲博大深挚、毫不张扬的爱。这种来自家庭生活的爱潜移默化地教育他,教他如何做人,以及作者对早逝母亲肝肠寸断的思念之情。作者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视角上,以一种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剖析与理解,阐释了这样一个真理:一种正确的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把握命运的人生观的形成和博大无私深厚无穷的母爱之间,是有着必然和永恒的因果联系的。
母爱的旋律是苍凉的人生唢呐,它有高有低,有欢有悲,它是一种亘古的声音。自作者伤残后,母亲追寻车辙15年,对儿子的喜怒无常默默地忍受。儿子狂暴地摇着轮椅冲出家门,她只有慢慢地跟在儿子的车轮后,伴着儿子平行地看破时间给人设下的生死陷阱,看破人生欲望的虚幻,又陪同儿子慢慢清醒,慢慢转过自己人生之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母亲耗去了心血与心智,儿子渐渐超脱感悟重新认识了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母亲却带着一丝微笑悄然倒下,甚至都来不及看见儿子获奖时的笑容。所以,作者泣不成声地说:“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
三在苦难中感悟人生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作家在不断诉说着个体生命在不灭的欲望支配下延续的最充分理由, 由这理由使他对苦难和死亡
忍受都成为一种敢于担当的阔大境界。“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个人已不仅仅是个人, 个人苦难都已为全体存在的永恒所包容。生命与万物共舞, 万物还予一个永恒的世界。作家就这样居住在内心之中, 把所有的思索都指向存在的内部, 苦苦追索人之永恒的价值和光辉, 把生命永恒的梦引到人类的身旁。与此同时, 生命存在的焦虑和自我救赎的困扰也因所有生命流变的永恒而豁然开阔,当有限的个体融入到永无终结的人生舞台时,个人对苦难和一切不幸的承担都变成了一种必然的自我超越, 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成就了作家内心无限地希冀与不舍地探寻———人生因希望而存在, 因希望而充实, 因希望而永恒!
史铁生的文章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体味,史铁生对待生命,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令人敬佩。读史铁生的文章,犹如听一个传道者满怀慈悲与责任的布道。作者用他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全部的人生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大家对人生的认识,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珍惜与善待,从而使人生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