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危害评估验收表
人体工程学评估操作指导[规范]
![人体工程学评估操作指导[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39623a1f7ec4afe05a1df45.png)
1. 目的依据人因工程学,评估作业员生产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是否设计合理、是否舒适,从而改善减少人员作业受力疲劳,提高生产效率。
2. 概述人体工程学评估操作指导(人因工程)用来评估设计点检各生产现场的工作方法、工作姿势与现场布置等方面的相互作业关系,从而找到会影响到人的事务环境加以改善优化。
3. 术语4. 操作说明4.1 工作方法设计4.1.1 作业员关节保持自然平直,按下图所示应使用合适的。
4.1.2 工作台面与物体尽可能靠近身体,避免惯性累积造成的伤害;4.1.3 使用的治工具,选用合适的直径与方向的握柄,有助于耐肌力维持与手腕平直,按下图所示应使用合适的。
4.1.4 采用坐姿作业时,确认满足如下要求:* 所有物料、辅料、工具、设备能就近拿取/操作;*作业时双手抬起不超过桌面15CM,特殊工位除外;*作业时双手用力不大,且拿取的物品重量不超过4.5kg;*生产的产品应以精密细小组装加工为主。
4.2 工作姿势设计4.2.1 采用坐姿作业时,作业员的膝、脚应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例如下图:4.2.2 站立作业时,避免高于肩膀的操作,例如下图正确的为OK;4.2.3 作业时避免手在身后的操作,例如下图操作NG;4.3 工作现场布置设计4.3.1 作业现场应使用适当的辅助治工具,降低作业疲劳强度,例如下图:4.3.2 物品应放置在作业员易于取放的地方,例如下图:4.3.3 根据人体工作范围分布原则,将经常使用的物料、工具、辅料等放置在正常范围内,将不常使用的工具、物料等放在正常范围与最大范围之间,将特殊易引起危害的物料设备工具等放在最大范围之外正常工作范围即指肘靠在身体的一侧,前后左右移动前臂,左右手能够够得着的范围;最大工作范围即指以肩为支点,前后左右移动整条手臂,左右手能够够得着的范围。
(以上为身体保持不动的前提下)如下图:4.3.4 在工作场所布置时物料、工具、设备需要水平中间放置,禁止员工扭身拿取作业,降低员工疲劳度例下图正常为OK。
人体工程学评估表
![人体工程学评估表](https://img.taocdn.com/s3/m/94e1fc47312b3169a451a455.png)
11 1价方法:采用五分负面评分法:劣=5分;差=4分;可=3分;良=2分;佳=1分; 2.综合指数之算法:将各项的评价分数予以总计(相加起来); 备 注 3. 评分标准:综合指数为大于30时优先度为5;综合指数为21-30时优先度为4;综合指数为16-20时优先度为3;综合指数为11-15时优先度为2;综合 指数小于10时优先度为1;
站
1 0 0 0 1 1 0
坐
1 1 1 0 0 0 2
弯腰/下蹲
重复动作
搬运重量 安全性
1 0 1 0 1 2 1 1 1 3 3 3 2 1
综合指数
1 2 3 4 5 6 7
辦公區 收放料作业 机台调机 药水室 工程维修 药水领用、 添加 質量檢測
0 0 1 0 1 2 2
2 1 3 2 3 2 1
人机工程与人之因素评价表
車間 序號 作业名称 作 业 环 境 照明
1 3 1 1 1 1 1
评价部门: 作业姿势 噪音
1 1 2 1 1 1 0
评价日期: 其它因素 视力
1 1 1 1 1 1 1
年
月 优先 度
2 1 2 1 2 2 2
日 备 注
温度
1 1 1 1 1 1 1
湿度
1 1 1 1 1 1 1
4.优先度:评价指数最高者为优先度5,依此类推,对优先度被评价为1的项目,由评价部门和相关部门对其提出改善对策/措施。 人机工程因素控制方案:
人体工程学相关因素调查及评价表
![人体工程学相关因素调查及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8e29ab5aa98271fe910ef953.png)
生产工序: 作 作业名称 照明 温度 湿度 噪音 空气质量 站 坐 弯腰/下蹲 下蹲 业 环 境 评价部门: 作业姿势 物料 重量 评价日期: 设 备 操 作 综合评价 频率 安全性 危害部位 年 月 日
1.照度以实际测量记录,直观判断是否合适。 2.温度夏天19-24度、冬天17-22度; 3.湿度夏天40%-50%、冬天60%-70% 4.站立以1小时工作周期计算,站立25分钟佳、35分钟良好、45分钟可以、50分钟疲劳、60分钟极度疲劳 5.坐姿以1小时工作周期计算,50分钟佳、45分钟良好、35分钟可以、25分钟疲劳、15分钟极度疲劳 评价基准 6.弯腰/下蹲以10分钟工作周期计算,1-3次佳、4-5次良好、6-7次可以、8-10次疲劳、11次以上极度疲劳
评价基准 7.空气质量以直观判断,清新、舒适、一般、异味、恶臭 8.噪声0-40分贝佳、40-60良好、60-80可以、80-100难受、100以上耳聋 9.正常搬运单件物料重量12KG以下良好、12-19KG可以、20KG以上为差;不良姿势搬运10KG以下良好、10-15KG可以、15KG以上为差 10.人工操作机械频率,6-10次/分钟为佳、11-15次/分钟为良好、16-20次/分钟为好、21-25次/分钟为差、26次以上为劣; 11.安全性以直观检查为主,包括机械的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电线辅设是否规范、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完善、联锁装置是否动作; 解决方法:
评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员:
人体工程学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人体工程学识别评价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eaa4a0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d.png)
-是否产生新的风险值
-是否已选定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计划的措施是否已完全被应用等
5.5职业安全健康危险记录
公司应建立并维持辨识和评价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值和重大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值的记录,
并保持记录的更新。
6.参考文件
《GB3869-1997《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办公室计算机工作者
风险原因:
重复性
不正确的姿势
用力过度
振动
依据GB3869-1997《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与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的法律法规进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指标
Ⅰ
≤15
Ⅱ
>15~20
Ⅲ
>20~25
Ⅳ
>25
人体工程学评估小组将评估结果记录在《人体工程学评估表》
累计:在一定时间周期如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年时间内组建的加剧(如腕隧道症侯群、上踝炎、肩周炎、液囊炎症等);
损伤:神经、组织等身体部位的伤害;
混乱:身体非自然或反常情形;
4、职责
4.1人体工程学评估小组负责对本公司内所有工序活动及场所进行人体工程学风险识别与评估;
4.2被评估部分负责本部门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段进行整改;
1、目的
对公司从事体力劳动给员工带来的影响进行识别,对其可能与人体工程学风险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控制,为公司选定适当的人体工程学提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范围
本公司人工搬运材料和举起重物、长时间站立和高度重复或者强力的装备工作的识别与评价。
3、定义
3.1人体工程学: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而非强迫员工去适应工作环境;
44人体工程学风险评估识别程序(人权验厂)
![44人体工程学风险评估识别程序(人权验厂)](https://img.taocdn.com/s3/m/1483710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7.png)
1.目的为确保员工安全与健康,预防从事高体力工作(包括搬运、清洗、装配等)人员的重复提举重物、长时间站立或人体来回弯曲运动等强力工作,受到危害或影响身体健康进行评估与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从事高体力劳动工作人员识别并预防影响身体健康有效控制。
3.职责3.1行政部:负责重体力工作人员相关培训,并定期/不定期进行工厂稽查与督导重体力工作安全教育的执行情况。
3.2各部门:负责体力工作人员统计,并全面识别、评估做好现场重体力工作人员管理:4.定义4.1重体力劳动:按照《重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标准规定的第三级以上体力劳动。
4.2第三级体力劳动:劳动强度指数大于20小于25的体力劳动,即指8小時工作日平均耗能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的劳动。
4.3.第四級体力劳动:劳动強度指数>25,即指8小时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的劳动。
5.工作程序5.1重体力作业安全管理5.1.1本公司将致力于作业方法的改善、作业频率的減低、搬运距离的缩短、搬运物体重量的減少及适当搬运速度的调整,并尽量以机械代替人力。
5.1.2女工和未成年工严禁参加第四級体力劳动的作业和单人连续负重量(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6次以上)每次超过20公斤,间接负重每次超过25公斤的作业;女工在经期、怀孕期、哺乳严禁参加第三級体力以上劳动作业。
5.1.3从事重力劳动时,应考虑员工的体能负荷情形,減少工作时间给予充分休息。
5.1.4在危险工作区域,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处理操作;若不能避免时,要作进一步评估減少因体力的处理操作对员工造成的伤害。
5.1.5制定重体力劳作作业规范,并向员工提供有关体力的处理操作的风险和安全措施资料,确保员工的安全及健康。
5.1.6所有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员工应参加公司的安全教育训练。
人体工程学识别评价表ok
![人体工程学识别评价表ok](https://img.taocdn.com/s3/m/b7339e112e3f5727a5e96267.png)
人体工程学识别评价表
人机工程伤害危险工作量化分类
部门:
每个工作日次数或小时数或说明
低风险 L
中风险 M
高风险 H
基础控制
工作表面的高度是否可调?
符合但不可调
可调但不符合
不符合且不可 调
工作岗位是否可以调换?
不可完全调换 很难调换
不可调换
工作区是否有对急救设备, 工具和 设备的预防性保养的说明?
员工工作日每天上下午是否各安排 一次小休(十分钟),小休人数比 例。
范围 : 类型
人体工程学识别评价表
人机工程伤害危险工作量化分类
部门:
每个工作日次数或小时数或说明
低风险 L
中风险 M
高风险 H
对肌肉和关节的影响
工作中作业员肘高过肩或手在肩后
作业员作业过程中是否要弯腰或者 蹲下? 站立时躯干前弯60°超过10s或坐着 时头或肘在膝前超过10s
是否要弯曲或旋转手腕?
<180次 <50次 <50次 <1800次
肩重复动作(以小时为单位)
600~900次 900~1200次 >1200次
工作环境
工作站的照明是否足够?
>200 lx
100~200 lx
<50 lx
车间噪音是否让员工不舒服?
<80dBA
80~95dBA
>95dBA
该工作区域的工作温度是否合适?
14~18℃, 24~ 12~14℃, 31.5 <12℃, >36.75
180~300次 50~240次 50~240次 1800~3600次
>300次 >240次 >240次 >3600次
接触压力(如手指、手掌、前臂)
人因工程危害查核表
![人因工程危害查核表](https://img.taocdn.com/s3/m/34f9c07431126edb6e1a1032.png)
26 其他依劳工安全卫生设施规则规定
27 是否避免照明灯具或窗外辉光直接照射
28 是否防止反射辉光
机械设计
29 工作是否在操作员与机台间适当位置
30 是否容易以手操作
31 不同手动操作器是否有明显区别
32 是否所有机械与显示皆能在操作员的视觉范围内
33 机械之功能是否能由一指挥/控制器操作
34 机械上所有的控制器是否都是必要的
综合建议:
日期: 否,原因
, 不适用
部门主管﹕
环安卫:
制表﹕
改善建议
35 相似的机械其控制位置与工具是否相同
36 是否采用记忆辅助工具来提醒困难信息工作
37 操作时是否不需弯腰﹑扭身或拉伸身体
38 处理或修理时是否保有足够之活动空间
39 机械的符号或图标是否容易被了解
40 是否有足够及适当的标示解说或警告操作员
41 常用之对象是否有标示或图标以显示其放置位置
计算机终端作业VDT
8 偶尔需抬举对象的高度是否在指关节与肩膀之间
9 是否有补助器具可帮助搬运对象
10 身体是否避免前驱超过20度
11 被搬运之对象是否有把手以利对象之搬抬
12 手工具是否适合该项工作
13 手工具拿起来是否顺手舒服可安全操作
坐姿工作
14 工作面高度是否在手肘高
15 双脚是否稳固由地面支撑或使用脚垫支撑
16 进行工作时是否靠背进行
人因工程危害查核表
查核之职务(工作别):
/
查核人员:
序 号
查核项目是身体上的来自求1 双手的位置是否在适当的高度?
2 关节是否处于最自然的位置
3 手腕是否自然的伸直姿势
4 作业员是否能采取数个不同姿势从事该工作
人体工程学评估表范例
![人体工程学评估表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37b805227916888586d70e.png)
备 注 3. 评分标准:综合指数为大于30时优先度为5;综合指数为21-30时优先度为4;综合指数为16-20时优先度为3;综合指数为11-15时优先度为2;综合 指数小于10时优先度为1;
4.优先度:评价指数最高者为优先度5,依此类推,对优先度被评价为1的项目,由评价部门和相关部门对其提出改善对策/措施。 人机工程因素控制方案:
序号
车间 作业名称
照明
作业环境 温度 湿度
噪音
人机工程与人之因素评价表
评价部门:
评价日期: 年 月 日
站
作业姿势
坐
弯腰/下蹲
视力
其它因素 重复动作 搬运重量 安全性
综合指数
优先 度
备
注
1
办公区
1
1
1
1
1
1
0
1
2
1
1
11
2
2 收放料作业 3
1
1
1
0
1
0
1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1
10
1
3
机台调机 1
1
1
2
0
1
1
1
3
1
3
14
2
4
药水室
1
1
1
1
0
0
0
1
2
0
3
10
1
5
工程维修 1
1
1
药水领用、
6
添加
1
1
1
1
1
0
1
1
1
0
2
1
3
1
人体工程学评估参数表
![人体工程学评估参数表](https://img.taocdn.com/s3/m/5e7cee3287c24028905fc304.png)
Step 2
Identify Risks
Hands and Wrists ▼
Elbows
Shoulders
Neck
Back
Legs
≤ 45°
2a. Mark Posture and Force boxes when risk factors are observed.
Flexed > 45°
Ulnar Deviation Rotated Forearm
!
►
►
© 2002 by Humantech, Inc.
Tel. 734.663.6707 Fax 734.663.7747
Step 4
Identify Physical Stressors
Mark physical stressors observed: Vibration (V) Low Temperatures (L) Soft Tissue Compression (S) Impact Stress (I) Glove Issues (G) Use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s to show location of stressors.
Fully Extended
Shoulders Shrugged Extended
Extended Twisted > 20° Twisted Unsupported
Left
Right
Left
Right
Unsupported
2a.
Posture
Pinch Grip or Finger Press > 2 lb (0.9 kg), or Power Grip > 10 lb (4.5 kg)
人体工程学评估表
![人体工程学评估表](https://img.taocdn.com/s3/m/3362dad25901020206409c97.png)
人机工程学评估表
Ergo. Assessment Record
评估人:
承认:
评估日期:
Checklist
Y/N/NA
Actions
工作台
NA
请忽略该部分检查项目
工人的上臂未在高于心脏的位置
工人不必抬起肩膀,上臂未外扩(手肘从身体一侧向外侧提升) 工人的后背和颈部向前倾斜角度小于垂直位置20度,且向后倾斜角度小于垂直位置 5度 工人的后背未向两侧扭转或转动超过30度,且颈部的转动角度未大于20度
所有立式工作台都应设计有至少12.7厘米的开放空间,从工作台面的前沿朝水平方 向计算 为了便于工人变换身体重心,以减少对双脚和腿部的压力,所有站立式工作台应在 约15厘米的高度配有平底轨
工作台面和宽度
工人在作业中将手臂、手腕和双手放在工作台面上时,工作台面的边缘应为圆角,
且工作台面及其边缘应垫有衬垫,以将接触应力降至最低设计固定装置和测试设备
NA
时也应考虑这些事项
工作台面不可反光
Y
每个工作台上应为工人至少留出70厘米的宽度,方便工人自由移动双臂
Y
手持工具
应为工人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持工具,以将手指、手掌、手腕和手臂承受的压 力和震动降至最低
手持工具重量应小于4.5千克或提供辅助设备
NA
请忽略该部分检查项目
经常使用的手持工具应放置在30厘米的工作区域内
精密和检验操作中的工件在高于工人手肘5厘米到15厘米的位置
轻量工作任务中的工件在高于工人手肘0厘米到15厘米的位置
在需用力2.2千克以上或提举15千克以上重物的作业中,工件应在低于工人手肘5厘 米到20厘米的位置
坐式工作台
NA
危害因素辨识评价表和高中度风险清单
![危害因素辨识评价表和高中度风险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c7361c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b.png)
危害因素辨识评价表和高中度风险清单危害因素辨识评价表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评估潜在危害因素的工具,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全面了解某一场景或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
评价表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场景描述:对场景的背景进行描述,包括场地环境、设施设备以及人员活动等。
2.潜在危害因素列举:结合场景描述,对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因素进行列举。
例如,在一个实验室中,危害因素可能包括有害化学品、高温火焰等。
3.潜在危害因素的评估:对每个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危害程度。
评估可以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和数据进行,也可以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
4.潜在危害因素的频率和暴露程度评估:对每个危害因素的频率和人员的接触程度进行评估,以确定危害因素可能对人体健康和安全产生的实际影响。
5.风险评估:根据危害因素的评估结果和频率暴露程度评估结果,对各个危害因素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在评价表中进行标注。
通过评价表的使用,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场景或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以确保人体健康和安全。
二、高中度风险清单高中度风险清单是对某一场景或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高风险因素进行清单化的工具,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些因素的重视和关注,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
以下是一个可能出现在高中度风险清单中的一些风险因素的例子:1.使用有害化学品:在实验室或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有害化学品可能导致溅射、吸入或皮肤接触等健康问题。
2.高温操作:例如焊接、熔融金属等高温操作可能导致烧伤、火灾等风险。
3.高空作业:如在高楼建筑施工、电力维修等高空作业中存在坠落风险。
4.机械设备操作:使用危险机械设备时,如未正确操作和维护,可能导致严重伤害,如被夹伤或切割伤等。
5.紧急情况处置:如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发生时,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可能带来严重的伤害和财产损失。
高中度风险清单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对这些高风险因素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或消除潜在的风险。
人体工程学危害评估验收表
![人体工程学危害评估验收表](https://img.taocdn.com/s3/m/12656fdc9ec3d5bbfd0a747e.png)
第一步:评估及审批(由变更评估小组在变更实施前填写)序号评估项目变更前评估(变更实施前由变更执行人组织发起)评估结果Y/N/NA 后续措施工作台1每位工人的上臂不高于心脏的位置2每位工人不必抬起肩膀,上臂围外扩(手肘从身体一侧向外翻)3工作时每位工人的后背和颈部向前倾斜角度小于垂直位置的20% 4不得要求工人向两侧扭转后背,颈部转向最小 5精密和检验作业中的工件高于每位工人手肘高度为5厘米到15厘米 6轻量工作中的工件高于每位工人手肘高度0厘米到15厘米 7需用力2.2千克以上或提起15千克以上重物的作业中,工件应低于每位工人手肘高度5厘米到20厘米坐式工作台1旋转、工作时转身弧度超过30度(从工人的身体正中测起,+/-15度)的所有坐式工作台应提供旋转座椅2腿部空间 所有坐式工作台应在工作台面下方沿水平方向留出至少38厘米的开放空间,从工作台面的前沿算人体工程学危害评估/验收表变更控制号:起。
3背部支撑 所有坐式工作台应采用有腰部支撑的座椅,偏移垂直方向不超过10度4脚部支撑 工人工作时双脚与地面之间应有支撑(而不是悬空)、垫有脚踏板或工作台上有支撑杆立式工作台1降低疲劳 为降低长期站立给双脚、腿部和腰部造成的压力,立式工作台应提供高度可调的高脚凳(已供选择坐着或站立)或符合人体工程学(抗疲劳)垫子或鞋履2脚部空间 所有站立式工作台都应设计有至少12.7厘米的开放空间,从工作台面的前沿沿水平方向计算3脚部支撑 为了便于工人变换体重重心,减少对双脚和腿部的压力,所有立式工作台上应配备高度约15厘米的平底轨作业平台和宽度1工人作业中将手臂、手腕和双手放在工作台面上时,工作台面的边缘应为圆角,作业平台及其边缘应垫有衬垫,将接触应力降至最低2工作台面不反光3每个工作台上应为每位工人至少留出70厘米的宽度,方便工人自由移动双臂手持工具1应为工人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持工具,以将手指、手掌、手腕和手臂承受的压力和震动降至最低放置1零部件和工具应放在工人面前,方便取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身体扭转和弯曲2视觉显示 对于要求查看屏幕的工作台,显示器应放在每位工人前方与眼部垂直的位置灯光1开展精细工作的工作台应在作业位置提供至少500勒克斯的照明;建议采用工作台局部照明2如果是超精细和检查任务或难以看到的作业,应采用照明放大镜或视频检测系统,避免颈部和背部过度弯曲货架1固定和滚动架子上的货架应位于膝盖和胸部之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身体弯曲和移动范围手动操作任务(不得要求举起、推、拉或提起物料的任务,包括下列要求)1将货物从工人的卡车中搬离2扭转、弯腰或向上伸展3大幅度垂直动作4长距离搬运5用力推或拉6休息或恢复不足7沉重、庞大、笨重、难以抓握、不稳固、无法预测或本身有害(如尖锐或滚烫)的物料评估结果(勾选) □批准 □拒绝注:若评估结果认为该变更会引起违法或不能通过相关行政审批,则该变更不得批准;■评估/验收小组签名/日期:第二步:变更验收(由由变更执行人在变更实施后填写)评估结果(勾选)签字方签字/日期□合格,《变更控制表》验收批准后可投入使用变更评估/验收小组■□不合格,变更不得投入使用□不合格,但下列风险控制措施采取后,且《变更控制表》验收批准方可投入使用(风险控制措施可另附表格)工厂负责人■编号风险控制措施目标完成日期。
人因工程评估控制程序(含表格)
![人因工程评估控制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abf65e60f46527d3240ce035.png)
人因工程评估控制程序(GB/T28001-2011)1. 目的1.1 为保障员工作业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依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对产品初始设计阶段,以及员工作业过程中涉及的环境场所、动作范围、人机界面、负责程度、重复动作、疲劳程度等一系列人体功效方面进行识别、考量评估。
通过有效评估生产过程中各岗位之体力劳动强度等级,合理定员定量的安排生产活动,防止体力劳动伤害事件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体力劳动强度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2.1 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3. 定义3.1 人体工程学:又称工效学、人因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因学等各种名称,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
它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
是涉及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一门学科。
3.2 能量代谢率:某工种劳动日内各类活动和休息的能量消耗均值。
3.3 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纯劳动时间与工作日内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3.4 体力劳动性别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因相同的体力强度引起男女不同的生理反映,就使用了性别系数(男性系数为1,女性系数为1.3)。
3.5 体力劳动方式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引起人体不同的生理反映,使用了体力劳动方式系数,搬方式系数为1,扛方式系数为0.4,推/拉方式系数为0.05,(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值,但范围需在0.05~1之间)。
3.6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用于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指数大,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体力劳动强度小。
4. 责任部门4.1 各生产部门4.1.1 工程人员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安排产品制程,并对每个工站进行劳动强度指数认定;4.1.2 工程人员对于劳动级别较高项目提出改善点并推动项目的提案或者专案;4.1.3 车间管理人员针对劳动强度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并做好安全防护以及安全培训工作。
人机工程学评估及改善表
![人机工程学评估及改善表](https://img.taocdn.com/s3/m/7bbe6431cc7931b765ce15e2.png)
手指及手腕操作 次/分钟
分 根本原因
臀部上翘操作取物 次/分钟 分 根本原因
<5次 6-20次 >20次
模具打磨机械打磨
外需要进行手工打
3
磨,手工打磨导致
手部操作强度增加
<5次
6-20次 >20次
1
无
。
无
别扭姿势≥10秒,弯曲及伸展)或手指捏夹力>0.906kg。 抬起及放下物品,负载重量≥9.07kg;别扭姿势≧10
伸着脖子
次/分钟
<5次
6-20次
>20次
无
别扭姿势≧10秒
远处取物操作 次/分钟 <5次 6-20次 >20次 无
距离≧0.4063米
分 根本原因 0
分 根本原因 0
扭转
次/分钟
<5次
6-20次
>20次
无
肩部与腰部不在同一
平面,负载重量≥
坐与站
次/分钟 <5次 6-20次 >20次 无
分 根本原因 0
改善对策
负责人
目标日期
根本原因 完成日期
说明: 每个动作按 工作强度分为0分 、1分、2分、3分四 个档次,高风险值 分为20分以上、中 风险值分为15分以 上、低风险值为15 分以下 高风险值的 需即时改善,中风 险值则视情况与条 件纳入改善计划, 低风险值则暂时不 做改善
1
无
无
固定用力大于6.804kg ,臂与身夹角≥45˚;别扭姿势≧9 与硬质边缘接触
操作员工感受记 录(咨询操作人 手动打磨时间过长,手部会有不适。建议提高加工精度以减少手动打磨。
重点问题:(根据 评估准则得出重 因部分设备精度不够导致加工精度不够高,引起模具需要进行长时间手工打磨。
分解工序人体工程学相关因素调查及评价表
![分解工序人体工程学相关因素调查及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69bc48373b3567ec112d8a67.png)
危害部位
手、腰、足 手、腰 腰、颈
手、腰、足
9.正常搬运单件物料重量12KG以下良好、12-19KG可以、20KG以上为差;不良姿势搬运10KG以下良好、10-15KG可以、15KG以上为差
10.人工操作机械频率,6-10次/分钟为佳、11-15次/分钟为良好、16-20次/分钟为好、21-25次/分钟为差、26次以上为劣;
5.坐姿以1小时工作周期计算,50分钟佳、45分钟良好、35分钟可以、25分钟疲劳、15分钟极度疲劳
6.弯腰/下蹲以10分钟工作周期计算,1-3次佳、4-5次良好、6-7次可以、8-10次疲劳、11次以上极度疲劳 评价基准 7.空气质量以直观判断,清新、舒适、一般、异味、恶臭
8.噪声0-40分贝佳、40-60良好、60-80可以、80-100难受、100以上耳聋
11.安全性以直观检查为主,包括机械的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电线辅设是否规范、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完善、联锁装置是否动作; 解决方法:
评价人员:
人体工程学相关因素调查及评价表
生产工序:
作业名称
1.搬运 2.烘烤 3.分解 4.包装
照明 OK
分解 作业环境 温度 湿度 噪音 OK OK 可以
空气质量 舒适
评价部门: 注塑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业姿势
站 坐 弯腰/下蹲
佳 可以
可以
评价日期: 年 月 设备操作
物料重量 频率 安全性
可以 可以 良好
日 综合评价
可以
1.照度以实际测量记录,直观判断是否合适。 2.温度夏天19-24度、冬天17-22度; 3.湿度夏天40%-50%、冬天60%-70% 4.站立以1小时工作周期计算,站立25分钟佳、35分钟良好、45分钟可以、50分钟疲劳、60分钟极度疲劳
作业体力人因需求风险评估检查表-机房作业
![作业体力人因需求风险评估检查表-机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e9d503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b.png)
风险分析因素风险评估检查内容作业姿势发生频率(F)严重度(S)风险R=FxS风险等级新增控制方法(消除/替代/工程/程序/PPE)附件备注1、对象是否不能两手平衡搬动或只能用单手搬动? 双手在肩部以上, 或需要耸肩膀313轻度(R<9)陈文城 彭炫銧陈继智2、推或拉物体是否横跨身体的前方? 侧身弯曲扭曲>20 ° 或侧身扭曲>20 °313轻度(R<9)陈文城 彭炫銧陈继智3、脖子和腰部是否经常性前后大距离弯曲? 蹲/前倾 或 双膝跪或工作施力于单腿/脚趾上313轻度(R<9)陈文城 彭炫銧陈继智4、搬动物体或用力时,是否经常性扭动脖子和腰部? 向前弯曲>30 °, 侧身扭曲>20 °111轻度(R<9)5、搬动物体或用力时,是否经常性扭动手臂?旋转手腕/前臂向前弯曲>20 °111轻度(R<9)6、搬动物体或用力时,是否经常性扭动手脕?弯曲/扩展>45 ° 或径向/尺偏>15 ° 或捏握111轻度(R<9)5、手提对象搬运时是否需两个部位(手部与腿部)同时运动,且是向后动作(倒着走)?使用吸盘搬移地板时,常需单手双脚同时动作313轻度(R<9)陈文城 彭炫銧陈继智6、是否在同一位置同时进行多项任务,且反复或坐着或站立的动作,来完成任务?111轻度(R<9)1、是否因工作场所的布局空间的因素,导致不适合人力搬运或员工的工作空间过窄导致不适宜人力搬运?111轻度(R<9) 2、搬运过程中是否无足够的活动空间?111轻度(R<9)3、在人力搬运过程中是否缺乏机械工具辅助搬运?111轻度(R<9)说明:如果风险等级为轻度(R<9)表示作业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上不需新增控制方法,如果风险等级为中度(R=9~14)表示作业可能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上新增控制方法可考虑以"程序/PPE"改善,如果风险等级为高度(R>14)表示作业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应考虑成立项目研究,新增控制方法考虑以"消除/替代/工程"等控制方法改善,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作业。
IATF16949 2016 人体工程危害评估表
![IATF16949 2016 人体工程危害评估表](https://img.taocdn.com/s3/m/fed92ddbcaaedd3382c4d31c.png)
评估对象: 序号 工作台
评估项目
评估结果 (Y/N/NA)
初核 改善措施
1 每位工人的上臂不高于心脏的位置
2 每位工人不必抬起肩膀,上臂围外扩(手肘从身体一侧向外翻)
3 工作时每位工人的后背和颈部向前倾斜角度小于垂直位置的20%
4 不得要求工人向两侧扭转后背,颈部转向
5 精密作业中的工件高于每位工人手肘高度为 5厘米到 15厘米
6 工作中的工件高于每位工人手肘高度 0 厘米到 15厘米
7 需用力2.2千克以上或提起15千克以上重物的作业,工件应低于工人手肘高度5厘米到15厘米
坐式工作台
1 旋转、工作时转身弧度超过30度(从身体正中测起+/-15度)的坐式工作台应提供旋转座椅
序号
风险控制措施
责任人
评估结果 (Y/N/NA)
复核 改善措施
复核人员签字 / 日期
计划完成日期
责任者
2 腿部空间 :应在工作台面下沿水平方向留出至少8厘米的开放空间,从工作台面的前沿算起
3 脚部支撑 :工作时双脚与地面之间应有支撑(而不是悬空)、垫有脚踏板或工作台上有支撑杆
立式工作台
1 降低疲劳:为降低长期站立给双脚、腿部和腰部造成的压力,立式工作台应提供高度可调的高脚凳(以 供选择坐着或站立)或符合人体工程学(抗疲劳)垫子或鞋履 脚部空间:所有站立式工作台都应设计有至少 12.7 厘米的开放空间,从工作台面的前沿沿水平方向计
1 将货物从卡车中搬离
2 身体扭转、弯腰、向上伸展
3 大幅度垂直动作
4 长距离搬运
5 用力推或拉
6 沉重、庞大、笨重、难以抓取、不稳固、无法预测或有害(如尖锐或滚烫)的物料
人体工程学中的伤害评估与预防研究
![人体工程学中的伤害评估与预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63f486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a.png)
人体工程学中的伤害评估与预防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工作场所和其他生活环境中,人们所处的物理环境与人体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伤害的发生。
为了使工作者在工作环境中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人体工程学伤害评估与预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伤害的类型和原因人体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伤害可能是不同类型的,分别包括创伤性损伤、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病。
在工作环境中,创伤性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种。
创伤性损伤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伤害形式,直接伤害形式是指人体受到物理直接力量的作用而引起的伤害;间接伤害形式则是指身体内外因素作用,间接引起的伤害。
另外,在工作环境中慢性病也是常见的一种伤害,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和慢性肝炎等。
伤害的原因又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通常包括天气、环境等自然现象造成的影响;而人为因素则包括某些人类行为造成的影响,如机械、电器的缺陷和不良操作等。
人为因素是造成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人体工程学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人类因素的影响。
二、人体工程学评估人体工程学评估是一种全面的方法,它可以准确地确定人体与工作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定工作环境中的伤害风险。
人体工程学评估不仅考虑了人体与工作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考虑了人体的解剖结构、人体的生物力学特征和人体的行为习惯等因素。
它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得出的结果,也是预防伤害发生的关键。
人体工程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首先,对工作环境进行分析。
确定工作环境是平缓的还是崎岖不平的,是狭窄的还是宽敞的,是照明充足还是缺乏照明等等。
接下来,需要评估个人的因素,包括个人的身体特征、行为习惯、体能状况等等。
最后,需要分析和评估各种工作任务的工作负荷。
通过这些步骤的综合分析,人体工程学评估可以得出一系列关于语音、人体、工作环境三方面相互作用的关键指标。
三、伤害预防的方法伤害的预防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包括人身安全、物品安全和设备的安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格,变更不得投入使用
货架
1
固定和滚动架子上的货架应位于膝盖和胸部之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身体弯曲和移动范围
手动操作任务(不得要求举起、推、拉或提起物料的任务,包括下列要求)
1
将货物从工人的卡车中搬离
2
扭转、弯腰或向上伸展
3
大幅度垂直动作
4
长距离搬运
5
用力推或拉
6
休息或恢复不足
7
沉重、庞大、笨重、难以抓握、不稳固、无法预测或本身有害(如尖锐或滚烫)的物料
放置
1
零部件和工具应放在工人面前,方便取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身体扭转和弯曲
2
视觉显示 对于要求查看屏幕的工作台,显示器应放在每位工人前方与眼部垂直的位置
灯光
1
开展精细工作的工作台应在作业位置提供至少500勒克斯的照明;建议采用工作台局部照明
2
如果是超精细和检查任务或难以看到的作业,应采用照明放大镜或视频检测系统,避免颈部和背部过度弯曲
立式工作台
1
降低疲劳 为降低长期站立给双脚、腿部和腰部造成的压力,立式工作台应提供高度可调的高脚凳(已供选择坐着或站立)或符合人体工程学(抗疲劳)垫子或鞋履
2
脚部空间 所有站立式工作台都应设计有至少12.7厘米的开放空间,从工作台面的前沿沿水平方向计算
3
脚部支撑 为了便于工人变换体重重心,减少对双脚和腿部的压力,所有立式工作台上应配备高度约15厘米的平底轨
评估结果(勾选) □批准□拒绝
注:若评估结果认为该变更会引起违法或不能通过相关行政审批,则该变更不得批准;
■评估/验收小组签名/日期:
变更的验收见第二步
第二步:变更验收(由由变更执行人在变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施后填写)
评估结果(勾选)
签字方
签字/日期
备注
□合格,《变更控制表》验收批准后可投入使用
变更评估/验收小组
■
作业平台和宽度
1
工人作业中将手臂、手腕和双手放在工作台面上时,工作台面的边缘应为圆角,作业平台及其边缘应垫有衬垫,将接触应力降至最低
2
工作台面不反光
3
每个工作台上应为每位工人至少留出70厘米的宽度,方便工人自由移动双臂
手持工具
1
应为工人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持工具,以将手指、手掌、手腕和手臂承受的压力和震动降至最低
坐式工作台
1
旋转、工作时转身弧度超过30度(从工人的身体正中测起,+/-15度)的所有坐式工作台应提供旋转座椅
2
腿部空间 所有坐式工作台应在工作台面下方沿水平方向留出至少38厘米的开放空间,从工作台面的前沿算起。
3
背部支撑 所有坐式工作台应采用有腰部支撑的座椅,偏移垂直方向不超过10度
4
脚部支撑 工人工作时双脚与地面之间应有支撑(而不是悬空)、垫有脚踏板或工作台上有支撑杆
人体工程学危害评估/验收表
变更控制号:
第一步:评估及审批(由变更评估小组在变更实施前填写)
序号
评估项目
变更前评估
(变更实施前由变更执行人组织发起)
验收评估
(变更实施后由变更执行人组织发起)
评估结果Y/N/NA
后续措施
责任人
评估结果
Y/N/NA
后续措施
工作台
1
每位工人的上臂不高于心脏的位置
2
每位工人不必抬起肩膀,上臂围外扩(手肘从身体一侧向外翻)
3
工作时每位工人的后背和颈部向前倾斜角度小于垂直位置的20%
4
不得要求工人向两侧扭转后背,颈部转向最小
5
精密和检验作业中的工件高于每位工人手肘高度为5厘米到15厘米
6
轻量工作中的工件高于每位工人手肘高度0厘米到15厘米
7
需用力2.2千克以上或提起15千克以上重物的作业中,工件应低于每位工人手肘高度5厘米到20厘米
□不合格,但下列风险控制措施采取后,且《变更控制表》验收批准方可投入使用(风险控制措施可另附表格)
工厂负责人
■
编号
风险控制措施
目标完成日期
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