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内科》课件
合集下载
心源性休克演示课件
患者管理与护理
心理护理与支持
焦虑与恐惧管理
心源性休克患者常常因病情严重而产 生焦虑和恐惧情绪。医护人员应提供 情感支持,通过沟通、解释和安慰来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家属参与
心理干预
对于严重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可能需 要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 治疗。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 情感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建立积极 的心态。
通过血液检查了解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平 衡及器官功能状况,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 预后。
影像学检查
风险分层
利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手 段,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了解心源性休 克的病因及病情进展。
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休克严重程 度等因素,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05
尿量明显减少,每小时尿量少于20ml 。
皮肤湿冷、苍白或发绀
由于血液循环不足,皮肤可能出现湿 冷、苍白或发绀。
诊断方法和标准
体征观察
பைடு நூலகம்
血液检查
心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精神 状态、呼吸、心率、血 压、尿量以及皮肤状况 等体征来判断是否出现 心源性休克。
通过血液检查了解电解 质、肾功能等指标,评 估患者的内环境稳定情 况。
症状表现
精神状态改变
早期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或意 识模糊,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昏迷 。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气短,需要用力呼吸,可 能伴有咳嗽和粉红色泡沫痰。
心率变化
心率加快,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心 房颤动等。
血压下降
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 血压的患者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 。
尿量减少
心理护理与支持
焦虑与恐惧管理
心源性休克患者常常因病情严重而产 生焦虑和恐惧情绪。医护人员应提供 情感支持,通过沟通、解释和安慰来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家属参与
心理干预
对于严重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可能需 要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 治疗。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 情感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建立积极 的心态。
通过血液检查了解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平 衡及器官功能状况,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 预后。
影像学检查
风险分层
利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手 段,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了解心源性休 克的病因及病情进展。
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休克严重程 度等因素,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
05
尿量明显减少,每小时尿量少于20ml 。
皮肤湿冷、苍白或发绀
由于血液循环不足,皮肤可能出现湿 冷、苍白或发绀。
诊断方法和标准
体征观察
பைடு நூலகம்
血液检查
心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精神 状态、呼吸、心率、血 压、尿量以及皮肤状况 等体征来判断是否出现 心源性休克。
通过血液检查了解电解 质、肾功能等指标,评 估患者的内环境稳定情 况。
症状表现
精神状态改变
早期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或意 识模糊,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昏迷 。
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气短,需要用力呼吸,可 能伴有咳嗽和粉红色泡沫痰。
心率变化
心率加快,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心 房颤动等。
血压下降
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原有高 血压的患者收缩压下降超过30mmHg 。
尿量减少
心源性休克PPT课件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临床症状
(一)非特异性表现 1、早期表现 2、中期表现 3、晚期表现:
(二)心脏疾患表现 1、发生休克前 2、发生心脏压塞时 3、大面积的心肌梗死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二)心电图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四)有创压力的测定 (五)尿量测定 (六)微循环灌注情况
体征:口唇/甲床略带青紫,心率加快,心律
失常,血压偏低或接近 正常或不稳定。
脉压减低。
尿量减少。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
临床症状 (一)非特异性表现
2、中期表现 神志尚清但软弱无力,表情 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体征:脉搏细速、收缩压80mmHg以下, 表浅静脉萎陷,尿量进一步减少。
1、镇痛
8、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2、纠正低氧血症
9、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
3、维持有效血压
电解质紊乱
4、纠正心律失常 10、预防肾功能衰竭
5、补充血容量
11、机械性辅助循环
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2、再灌注治疗
7、胰高血糖素的应用 13、其它原因所致的治疗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处理措施
4、尿量观察:置入导尿管以测定每小时尿 量。 5、观察周围血管灌注:皮肤苍白湿冷提示 外周动脉阻力升高,周围血管灌注改善提示 休克有效。 6、血流动力学检测:必要时进行有创压力 测定。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处理措施
(二)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特点:死亡率高,多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
重点讨论由心梗导致的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临床症状
(一)非特异性表现 1、早期表现 2、中期表现 3、晚期表现:
(二)心脏疾患表现 1、发生休克前 2、发生心脏压塞时 3、大面积的心肌梗死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二)心电图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四)有创压力的测定 (五)尿量测定 (六)微循环灌注情况
体征:口唇/甲床略带青紫,心率加快,心律
失常,血压偏低或接近 正常或不稳定。
脉压减低。
尿量减少。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
临床症状 (一)非特异性表现
2、中期表现 神志尚清但软弱无力,表情 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体征:脉搏细速、收缩压80mmHg以下, 表浅静脉萎陷,尿量进一步减少。
1、镇痛
8、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2、纠正低氧血症
9、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
3、维持有效血压
电解质紊乱
4、纠正心律失常 10、预防肾功能衰竭
5、补充血容量
11、机械性辅助循环
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2、再灌注治疗
7、胰高血糖素的应用 13、其它原因所致的治疗
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处理措施
4、尿量观察:置入导尿管以测定每小时尿 量。 5、观察周围血管灌注:皮肤苍白湿冷提示 外周动脉阻力升高,周围血管灌注改善提示 休克有效。 6、血流动力学检测:必要时进行有创压力 测定。
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处理措施
(二)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特点:死亡率高,多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
重点讨论由心梗导致的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6页
心源性休克课件
NEW PRODUCT
心源性休克课件
汇报人:小无名
目 录
01
心源性休克概述
02
心源性休克病理生理
03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04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评估
05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与护理
06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与预后
01心源性休克概述
定义和病因
定义: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心 脏功能严重障碍的临床表现
病因:多数由急性心肌梗死 引起,少数由心脏瓣膜病、 心肌炎等疾病引起
评估方法:根据患 者的症状、体征、 心电图及实验室检 查结果进行综合评 估,确定病情严重 程度及治疗方案。
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
心电图:检测心脏电活动,辅助诊断心源性休克原因。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等,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有助于诊断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病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有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而心源性休克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病史。
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出现心绞痛、气短、乏力等症状,而心源性休克患者则常出现血 压下降、心率加快、尿量减少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常出现特征性改变,而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电图则可能 无明显异常。
03心现源性休克的临床表
症状和体征
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 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 尿量减少,<20ml/h。 意识障碍,如嗜睡、反应迟钝等。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学、肌钙蛋白等指标升高 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造影等显示心脏病变征象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等显示肺部病变征象 其他检查:血液生化和代谢指标等反映全身脏题
心源性休克课件
汇报人:小无名
目 录
01
心源性休克概述
02
心源性休克病理生理
03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04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评估
05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与护理
06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与预后
01心源性休克概述
定义和病因
定义: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心 脏功能严重障碍的临床表现
病因:多数由急性心肌梗死 引起,少数由心脏瓣膜病、 心肌炎等疾病引起
评估方法:根据患 者的症状、体征、 心电图及实验室检 查结果进行综合评 估,确定病情严重 程度及治疗方案。
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
心电图:检测心脏电活动,辅助诊断心源性休克原因。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等,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有助于诊断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病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有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而心源性休克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病史。
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出现心绞痛、气短、乏力等症状,而心源性休克患者则常出现血 压下降、心率加快、尿量减少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常出现特征性改变,而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电图则可能 无明显异常。
03心现源性休克的临床表
症状和体征
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 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 尿量减少,<20ml/h。 意识障碍,如嗜睡、反应迟钝等。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学、肌钙蛋白等指标升高 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造影等显示心脏病变征象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等显示肺部病变征象 其他检查:血液生化和代谢指标等反映全身脏题
心源性休克讲课PPT课件
全面康复:包括身 体、心理、社会和 职业等方面的全面 康复,注重患者的 生活质量
长期坚持:康复训 练需要长期坚持, 不断调整和优化康 复计划,以获得最 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措施和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 运动康复: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心理康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其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必要时给予吸氧。 控制体液平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合理安排输液量和速度,保持体液平衡。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护理效果评估和改进
评估指标: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指标、护理过程指标 评估方法: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 评估周期:每月、每季度、每年 改进措施:针对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心源性休克与康复
06
康复原则
早期康复:在心源 性休克控制后,尽 早开始康复训练
科学评估:对患者 的身体状况、功能 状态和心理状况进 行科学评估,制定 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采用多种教育形 式,如讲解、演 示、视频等,提 高教育效果
重视反馈和评估, 根据患者的反馈 和表现调整教育 内容和方式
教育内容和方法
疾病知识:介绍心源性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症状、诊断标准等 治疗知识:说明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手术指征等 日常护理: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日常自我监测、饮食调理、运动康复等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
心血管内科心源性休克
心血管内科心源性休克
心血管内科心源性休克PPT大纲
什么是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心律失常的病症,由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引起。它是一种严 重的医学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过程
1
收缩期
心脏肌肉收缩,把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
2
舒张期
心脏肌肉放松,允许血液回流进入心脏。
3
心脏电活动
心脏的电信号控制着每次收缩和舒张。
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液流动 不畅。
心肌梗死
心脏肌肉供血不足,导致部分心肌 死亡。
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 功能受损。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分析
1 心肌梗死
2 心脏衰竭
3 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 梗死。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休 克。
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血液 流动不畅。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的状况。
3
全身器官功能衰竭
由于供血不足,全身器官功能逐渐衰竭。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1 体征
低血压、快速心率、代谢性酸中毒等。
2 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可以显示心脏的电活动异常。
3 心脏超声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心脏功能是否异常。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
检查血中酸碱平衡和心肌酶的水平。
心脏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心脏的血液流动。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低血压 冷汗出多
心率加快 呼吸快速
皮肤苍白 意识模糊
பைடு நூலகம்
心源性休克的分类
心肌源性休克
由心肌病变引起的休克。
心血管内科心源性休克PPT大纲
什么是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心律失常的病症,由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引起。它是一种严 重的医学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过程
1
收缩期
心脏肌肉收缩,把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
2
舒张期
心脏肌肉放松,允许血液回流进入心脏。
3
心脏电活动
心脏的电信号控制着每次收缩和舒张。
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液流动 不畅。
心肌梗死
心脏肌肉供血不足,导致部分心肌 死亡。
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 功能受损。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分析
1 心肌梗死
2 心脏衰竭
3 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 梗死。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休 克。
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血液 流动不畅。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的状况。
3
全身器官功能衰竭
由于供血不足,全身器官功能逐渐衰竭。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1 体征
低血压、快速心率、代谢性酸中毒等。
2 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可以显示心脏的电活动异常。
3 心脏超声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心脏功能是否异常。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方法
血液检查
检查血中酸碱平衡和心肌酶的水平。
心脏造影
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心脏的血液流动。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低血压 冷汗出多
心率加快 呼吸快速
皮肤苍白 意识模糊
பைடு நூலகம்
心源性休克的分类
心肌源性休克
由心肌病变引起的休克。
《心源性休克》课件
单击添加标题
心源性休克的治 疗
心源性休克病例 分享
心源性休克概述
心源性休克的预 防与护理
心源性休克研究 进展
定义和分类
定义: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输出量急剧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 种临床综合征。
分类:根据病因可分为急性心源性休克和慢性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源性休克:主要由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炎等疾病引起。
监测尿量, 及时调整补 液量
保持情绪稳 定,避免过 度紧张和焦 虑
康复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适
量运动等
定期进行健康 体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潜在
的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 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遵循医嘱,按 时服药,定期 复查,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病例介绍
患者性别: 年龄:50
男性
岁
病史:高 血压、糖 尿病、冠 心病
症状:胸 痛、呼吸 困难、意 识模糊
诊断:心 源性休克
治疗:药 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过程和效果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 史等
诊断过程:症状、 体征、实验室检 查等
治疗方案:药物、 手术、康复等
治疗效果:症状 改善、生命体征 稳定、预后等
经验和教训
早期识别:及时发现心源性休克 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
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 公众对心源性休克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及时治疗:一旦确诊,立即进行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团队协作:多学科协作,共同制 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最新研究成果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死亡。
心源性休克的治 疗
心源性休克病例 分享
心源性休克概述
心源性休克的预 防与护理
心源性休克研究 进展
定义和分类
定义: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输出量急剧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 种临床综合征。
分类:根据病因可分为急性心源性休克和慢性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源性休克:主要由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炎等疾病引起。
监测尿量, 及时调整补 液量
保持情绪稳 定,避免过 度紧张和焦 虑
康复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适
量运动等
定期进行健康 体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潜在
的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 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遵循医嘱,按 时服药,定期 复查,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病例介绍
患者性别: 年龄:50
男性
岁
病史:高 血压、糖 尿病、冠 心病
症状:胸 痛、呼吸 困难、意 识模糊
诊断:心 源性休克
治疗:药 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过程和效果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 史等
诊断过程:症状、 体征、实验室检 查等
治疗方案:药物、 手术、康复等
治疗效果:症状 改善、生命体征 稳定、预后等
经验和教训
早期识别:及时发现心源性休克 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
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 公众对心源性休克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及时治疗:一旦确诊,立即进行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团队协作:多学科协作,共同制 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最新研究成果
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死亡。
心源性休克PPT课件
临床症状
(二)特异性表现(心脏疾患表现)
3、大面积的心肌梗死: 持续剧烈胸痛。右心室 心肌梗死所致的血压下 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右心衰竭:肺淤血不明 显,动脉压下降,颈动 脉充盈。
11
心源性休克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二)心电图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四)有创压力的测定 (五)尿量测定
22
心源性休克
·处理措施
4、尿量观察:置入导尿管以测定每小时尿量。 5、观察周围血管灌注:皮肤苍白湿冷提示外周动脉阻力升 高,周围血管灌注改善提示休克有效。 6、血流动力学检测:必要时进行有创压力测定。
23
心源性休克
·处理措施
(二)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特点:死亡率高,多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 重点讨论由心梗导致的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1、镇痛 2、纠正低氧血症 3、维持有效血压 8、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9、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 电解质紊乱
失常,血压偏低或接近 正常或不稳定。 脉压减低。 尿量减少。
7
临床症状
心源性休克
(一)非特异性表现
2、中期表现:神志尚清但软弱无力,表情 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体征:脉搏细速、收缩压80mmHg以下,表浅静脉萎陷,尿量进一 步减少。
8
心源性休克
临床症状
(一)非特异性表现
3、晚期表现:DIC,广泛的心脏 器质性 损害。皮肤、粘膜和内脏出血,消化道出 血和血尿较常见。昏迷,多脏器衰竭。收 缩压60mmHg以下,无尿。
心源性休克
许俊
休克
定义:各种原因导致的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 碍,导致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损伤的临床综合征。即是身体器 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 其他定义:休克一种细胞急性缺氧综合症。主要症状是血压 下降,血流减慢,四肢发冷,脸色苍白,体温下降,神志不 清甚至昏迷等。
心源性休克疾病PPT演示课件
源性休克。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谱、电解 质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和病因。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或 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 评估病情。
鉴别诊断
低血容量性休克
由于大量失血或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患者多有明确的失血或失液 病史,体格检查时可见皮肤黏膜干燥、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
疾病的发生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等,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 发生。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 病,防止其进展为心源性休克 。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和 体征,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 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
02
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肌缺血与坏死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 血,严重缺血可引起心肌坏死, 从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源性休克的常见原 因,梗死区域心肌失去收缩能力 ,导致心脏整体收缩力减弱。
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肌炎
心肌炎症可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心肌 收缩力减弱,进而影响心脏输出量。
强调早期识别和治疗的重要性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早期识别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定义和分类
定义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心脏输出量显著下降,无法满足身 体组织代谢的需要,从而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 征。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心源性休克可分为以下几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 心肌炎、急性心脏压塞、严重心律失常等。
预后仍较差,死亡率较高。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谱、电解 质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和病因。
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或 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 评估病情。
鉴别诊断
低血容量性休克
由于大量失血或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患者多有明确的失血或失液 病史,体格检查时可见皮肤黏膜干燥、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
疾病的发生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等,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 发生。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 病,防止其进展为心源性休克 。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和 体征,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 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
02
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肌缺血与坏死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 血,严重缺血可引起心肌坏死, 从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源性休克的常见原 因,梗死区域心肌失去收缩能力 ,导致心脏整体收缩力减弱。
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肌炎
心肌炎症可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心肌 收缩力减弱,进而影响心脏输出量。
强调早期识别和治疗的重要性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早期识别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定义和分类
定义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心脏输出量显著下降,无法满足身 体组织代谢的需要,从而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 征。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心源性休克可分为以下几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 心肌炎、急性心脏压塞、严重心律失常等。
预后仍较差,死亡率较高。
心源性休克护理 ppt课件
心源性休克护理
•
1.严重的基础心脏病(广泛心肌梗死、心肌炎、
心包填塞、心律失常、机械瓣失灵等)。
•
2.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低血压、少尿、意识
改变等)。
•
3.经积极扩容治疗后低血压及临床症状无改
善或反恶化。
•
4.血流动力学指标符合以下典型特征:(1)平
均动脉压<8KPa(60mmHg);(2)中心静脉压正常
• 【疗效评价】 • 1.治愈: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休克症
状消失,基础心脏病好转。 • 2.好转:血流动力学指标基本稳定,末
梢回圈情况改善。 • 3.无效:休克症状持续存在或进一步恶
化。
心源性休克护理
• 7.心理护理:休克病人常有焦虑,应提供安 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外界刺激。安慰病人, 并提供正反馈信息,增强其战胜疾病的 信 心。在不影响病人休息的情况下,允许家 属探视,消除其孤独感。
• 此外,还必须做好患者的保温工作,防止 呼吸道并发症和预防褥疮等方面的基础护 理工作。
心源性休克护理
• 心源性休克患者多选取用多巴胺升压药,如果多巴胺量大 或滴速快,血压上升过快、过高,会加重心脏负荷。而酚 妥拉明及硝普钠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扩张血管,滴注过快 会使血压明显下降,可加重休克,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 密观察这些药物应用时病情变化,随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有条件可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以调节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高抢救成功率。
•
4.急救时多利用用多巴胺的舒血管作用进行
抢救。
心源性休克护理
• 1.体位 心源性休克有呼吸困难者头部应抬高30—45°。 • 2.给氧 心源性休克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
减少,微循环血流缓慢,供血减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 动脉血氧含量明显下降。为改善心功能,解除脑、肝、肾 重要脏器的缺氧症状,及时给氧是进行抢救的关键性措施 之一。而直接给氧是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配合抢救时, 护理人员把准备充足的氧气瓶推到病人床边,用面罩或鼻 导管给氧。面罩要严密,鼻导管吸氧时,导管插入要适中, 一般插入12~15cm深,调节氧的流速的2~4升/分,休克 解除后可减慢至1~2升/分流速维持,每24小时换导管1次, 以保持导管通畅。如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立即给患者端坐 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同时加用50%酒精吸氧,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特别是患者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时, 应及时用吸引器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窒息。
心源性休克课件(1h)ppt课件
ppt精选版
15
四、鉴别诊断
1.与其他原因休克如低血容量性、血管扩张性 休克作鉴别;
2.与其他类似心源性休克表现的疾病作鉴别, 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肾上腺危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3.与急性心肌梗死表现相似的疾病作鉴别
(参考“急性心肌梗死”节)。
ppt精选版
16
五、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诊断参考标准:
<3> 去甲肾上腺素(Nor-Ad):
以1-8mg + 500ml液体静滴。仅适用于血压严重
下降,用多巴胺等药物仍不能纠正,外周阻力减
低性休克者。
ppt精选版
25
(3)正性肌力药物:
1、多巴酚酊胺(Dobutamine): 以120-240mg + 500ml 液体静滴。以 2-5g/kg/min 速度开始,渐增至 5-10g/kg/min,视病情调整剂量 和速度。
ppt精选版
31
小结: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补充血容量 血管活性药物 ( 收缩血管药物 ) 的应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IABP ) 的应用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重要脏器的保护 原发病的治疗 ( 溶栓、PTCA、CABG ) 等
ppt精选版
32
课后思考题:
1. 心源性休克的始动环节是什么? 2. 休克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什么? 3. 休克的治疗包括哪些措施? 4.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重点? 5.低血压状态与休克的异同?
ppt精选版
26
3、机械辅助循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
SURGICAL IAB CATHETER
ppt精选版
27
ACAT I PLUS IABP SYSTEM
老年心源性休克讲课PPT课件
病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老年心源性休克病例 病例描述:详细介绍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 病例诊断:分析患者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依据和过程 病例治疗: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
早期识别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和 体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重视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合并症,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对心源性休克的警惕性, 避免误诊和漏诊。
加强医患沟通和团队协作,提 高救治成功率。
主持人引导讨论,确保话题 围绕主题展开
鼓励观众提问,并给予充分 时间
回答问题时,给出清晰简洁 的答案
避免涉及敏感或争议话题
提问环节:鼓励观众提问,主讲人针对问题进行解答
互动交流:与观众进行互动,共同探讨心源性休克的相关问题
深入解析:针对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案例分享:分享典型病例,使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心源性休克的诊 断与治疗过程
老年人心源性休克发 生率高,与心脏功能 衰退、血管弹性减弱 等因素有关。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 反应迟钝,心源性休 克症状可能不典型, 易被忽视。
老年人心源性休克可 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 竭,恢复期较长,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老年人合并多种慢 性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可能增 加心源性休克的危 险。
最新研究进展: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为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提供了新 的方向和希望。
未来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 性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保持适度的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和血压 戒烟限酒,减少不良嗜好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检查,监测心脏功能。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早发现潜在的 心脏问题
心源性休克课件(1h)
第一章
心源性休克概述
第二章
定义与发病机制
心源性休克的定义 心源性休克的发病机制 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 病理生理过程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低血压、心动过速、 少尿、意识模糊等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心源性休克 的诊断标准包括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脉压小于20mmHg, 心动过速,尿量小于0.5ml/kg/h,意识改变等
定期检查与随访计划
定期检查:定期进 行身体检查,包括 心电图、心脏超声 等检查,以发现潜 在的心血管疾病。
随访计划:制定随 访计划,定期随访 患者,监测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健康生活方式:鼓 励患者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包括低 盐、低脂、适量运 动等。
药物预防:根据患 者情况,制定合理 的药物预防方案, 如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等。
案例分析:对典型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总结与展望:总结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案例分析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展望未来临床 工作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心源性休克的研究进展与未 来展望
第六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介绍心源性休克在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包括研究历史、主 要研究成果、治疗 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精准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和 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试验:开展大规模的临床 试验,验证新型药物和治疗方 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心源性休克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心源性休克概述
第二章
定义与发病机制
心源性休克的定义 心源性休克的发病机制 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 病理生理过程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低血压、心动过速、 少尿、意识模糊等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心源性休克 的诊断标准包括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脉压小于20mmHg, 心动过速,尿量小于0.5ml/kg/h,意识改变等
定期检查与随访计划
定期检查:定期进 行身体检查,包括 心电图、心脏超声 等检查,以发现潜 在的心血管疾病。
随访计划:制定随 访计划,定期随访 患者,监测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健康生活方式:鼓 励患者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包括低 盐、低脂、适量运 动等。
药物预防:根据患 者情况,制定合理 的药物预防方案, 如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等。
案例分析:对典型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总结与展望:总结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案例分析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方向,展望未来临床 工作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心源性休克的研究进展与未 来展望
第六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介绍心源性休克在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包括研究历史、主 要研究成果、治疗 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精准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和 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试验:开展大规模的临床 试验,验证新型药物和治疗方 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心源性休克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心源性休克完整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患者,通过调整 心脏电生理活动,改善心功能。
心脏移植
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考虑进行心 脏移植手术。
如体外膜肺氧合(ECMO)、血液净化等 ,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条件进行选择。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技巧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呼吸衰竭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导致肺部血 液灌注不足,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危 险因素包括高龄、基础肺功能差等。
掌握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目的和背景
•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心源性休克处理流程的理 解。
目的和背景
01
背景
02
03
04
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系统常见 的急危重症。
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对改善患 者预后至关重要。
近年来,心源性休克的治疗理 念和手段不断更新,需要医护
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
课件内容概述
基本概念与病理生理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 理机制。
心源性休克的定义、 分类及诊断标准。
课件内容概述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心源性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
相关辅助检查在心源性休克诊断中的应用。
课件内容概述
治疗原则与方法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具体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课件内容概述
案例分析与讨论 典型案例分析,包括成功救治与失败教训。 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03 病理生理机制探 讨
心脏功能衰竭导致循环障碍
01
02
03
心脏泵血功能衰竭
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导致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 障碍,使得心脏不能有效 泵血,导致循环障碍。
《心源性休克课件》PPT课件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机制,心源性休 克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 肌炎、急性心脏压塞等类型。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脏压塞等心脏 疾病。这些疾病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
病理机制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心律失 常等,导致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全身组织灌注不足。
01
心源性休克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治疗策略
02
综合治疗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个性化治
疗的重要性。
预防措施
03
预防心源性休克发生的措施,如控制基础疾病、合理用药等。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血管活性药
使用血管扩张剂和升压药 ,调节血压,改善组织灌 注。
非药物治疗
机械通气
其他非药物治疗
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 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如电复律、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考虑使 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01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
预防措施
呼吸困难、低血压、四肢厥冷等。
诊断过程
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
案例分析与讨论
病因分析
心脏疾病、感染、药物反应等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因素。
治疗过程
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治疗手段的应用及效果。
并发症处理
心源性休克可能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处理 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
三、实验室与器械检查
AMI 并 心源性休克时, 实验室及相关检查如下:
1.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脏指数(CI) 2.0 L/m2/min; 肺动脉楔压(PCWP) 2.4 kPa(18mmHg); 中心静脉压(CVP) 1.18 kPa(12cmH2O); 总外周血管阻力(TPR/SVR) 1400 dyn.s.cm-5。 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右房压(RAP) 肺动脉舒张压(PADP)、收缩压(SBP)、 平均动脉(MAP)、左室舒张末压(LVEDP)
心源性休克
休 克 (总论)
(一)定义: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循环障碍,使 周围组织血流灌注量严重不足(微循环障碍), 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 全身性病理生理过程。
(二)病因:
1、失血(液) 2、创伤 3、烧伤 4、感染 5、心脏疾病 6、 过敏 7、神经中枢抑制
(三)分类:
如:严重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呕吐、进饮少、 利尿甚)、代谢性酸中毒、剧烈疼痛、应用抑制 心肌的药物、过敏、感染、出血性休克等。
六、治疗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溶栓和/或紧急PCI + Stent、CABG “A、B、C” 药物治疗方案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的治疗
(二)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1、补充血容量,视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2、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3、机械辅助循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 4、治疗并发症、防治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 DIC、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等。
应控制在1500~2000ml左右。
2.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1)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原则
先扩容,后酌情应用, 及时纠正酸中毒才能发挥作用, 剂量要适宜, 使血压和脉压维持在合适水平, 使用血管扩张剂,血压一过性下降时,
可适当加用血管收缩剂。
(1)原血压正常者,收缩压10.7kPa(80mmHg), 舒张压 < 8.0kPa(60mmHg)。
(2)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12.0kPa (90mmHg), (持续半小时以上); 或从原水平降低30%以上; 或血压下降10.7kPa (80mmHg)。
2.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及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的表现: (1) 神志不清或呆滞、烦躁、表情淡漠, (2)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肢端末梢发绀, (3) 脉搏快而细, (4) 尿量 20ml/h或 400 ml/d, (5) 呼吸浅促,临终前有呼吸不规则或暂停表现, 肝肾功能障碍和高乳酸血症表现。
四、鉴别诊断
1.与其他原因休克如低血容量性、血管扩张性 休克作鉴别;
2.与其他类似心源性休克表现的疾病作鉴别, 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肾上腺危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3.与急性心肌梗死表现相似的疾病作鉴别 (参考“急性心肌梗死”节)。
五、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诊断参考标准:
1.血压下降:
2.心肌梗死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 肌钙蛋白, 血清酶学等
3.肝、肾功能受损、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转氨酶、血Cr等,Pt、纤维蛋白原、PT时间、3P
4.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气分析: 血K+ 、Na+ 等,PH值、PaO2 、PaCO2 等; 血乳酸浓度
5.其他检查:(视病情、单位条件而定) ECG、UCG、微循环观察、有创血压监测 等
1.扩容疗法:
1、原因:
(1)休克者血容量相对或绝对不足,20%AMI患者因 呕吐、出汗、发热、进食少、使用利尿剂导致血 容量不足;
(2)心肌梗死时室壁逆相运动,导致CO、CI下WP18mmHg为适宜);
(2)液体选择:胶体和晶体液并用
(1)首选5%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q.d, (2)无效或之后可用5%GNS液或乳酸钠林格氏液, (3)再之后可选用5%~10% GS液。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者,24小时内液体总量
1、病因学分类: 2、发病学分类: (1)血容量是否有丢失? (2)外周阻力是否增加/降低? (3)心泵功能有否障碍?
将某一脏器的微循环 移于显微镜下观察:
静脉端 动脉端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由于 心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 出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不 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 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 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1.症状: 烦躁不安、焦虑或激动,恶心、呕吐, 心悸、气促感,尿量减少(<30ml/h) 。
2.体征: 神清,面色及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略 带紫绀,皮肤冷汗、肢体湿冷。脉搏有 力。血压正常(或偏高),脉压减小。
3.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
(二)休克(中)期
1.症状: 口渴、尿量减少(<20ml/h),软弱无 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3.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条件的单位): (1)心脏指数(CI) 2.0L/min/m2 (2)肺动脉楔压(PCWP) 2.4kPa(18mmHg) (3)中心静脉压(CVP) 1.18 kPa(12cmH2O) (4)总外周血管阻力(TPR) 1400dyn.s.cm-5
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血压下降:
2.体征: 神清、重者昏迷,浅静脉萎陷、皮肤花 斑状、四肢冰冷,呼吸促、脉搏细速, SBP 80mmHg以下,脉压 20mmHg。
3.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
(三)休克晚期
1.症状: DIC 时可有各脏器广泛性出现表现,如 咯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等。其次为栓 塞症状,如肾绞痛等。
2.体征: 全身出血体征;也可见栓塞征象,如肺实 变体征或胸膜磨擦音,偏瘫、瞳孔异常, 肾区叩痛,皮肤紫绀和干性坏死等。
一、病因
广义的心源性休克:各种原因所致心源性休克。 心肌病变:心梗、心肌炎 心室射血障碍:肺梗等 心室充盈障碍:心包、嵌顿
狭义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临床最常见。
二、临床表现:
1、血压低; 2、心、脑、肝、肾、皮肤粘膜等各
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 3、基础(心脏)病的表现。
(一)休克早期
三、实验室与器械检查
AMI 并 心源性休克时, 实验室及相关检查如下:
1.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脏指数(CI) 2.0 L/m2/min; 肺动脉楔压(PCWP) 2.4 kPa(18mmHg); 中心静脉压(CVP) 1.18 kPa(12cmH2O); 总外周血管阻力(TPR/SVR) 1400 dyn.s.cm-5。 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右房压(RAP) 肺动脉舒张压(PADP)、收缩压(SBP)、 平均动脉(MAP)、左室舒张末压(LVEDP)
心源性休克
休 克 (总论)
(一)定义: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循环障碍,使 周围组织血流灌注量严重不足(微循环障碍), 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 全身性病理生理过程。
(二)病因:
1、失血(液) 2、创伤 3、烧伤 4、感染 5、心脏疾病 6、 过敏 7、神经中枢抑制
(三)分类:
如:严重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呕吐、进饮少、 利尿甚)、代谢性酸中毒、剧烈疼痛、应用抑制 心肌的药物、过敏、感染、出血性休克等。
六、治疗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溶栓和/或紧急PCI + Stent、CABG “A、B、C” 药物治疗方案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的治疗
(二)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1、补充血容量,视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2、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3、机械辅助循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 4、治疗并发症、防治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 DIC、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等。
应控制在1500~2000ml左右。
2.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1)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原则
先扩容,后酌情应用, 及时纠正酸中毒才能发挥作用, 剂量要适宜, 使血压和脉压维持在合适水平, 使用血管扩张剂,血压一过性下降时,
可适当加用血管收缩剂。
(1)原血压正常者,收缩压10.7kPa(80mmHg), 舒张压 < 8.0kPa(60mmHg)。
(2)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12.0kPa (90mmHg), (持续半小时以上); 或从原水平降低30%以上; 或血压下降10.7kPa (80mmHg)。
2.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及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的表现: (1) 神志不清或呆滞、烦躁、表情淡漠, (2)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肢端末梢发绀, (3) 脉搏快而细, (4) 尿量 20ml/h或 400 ml/d, (5) 呼吸浅促,临终前有呼吸不规则或暂停表现, 肝肾功能障碍和高乳酸血症表现。
四、鉴别诊断
1.与其他原因休克如低血容量性、血管扩张性 休克作鉴别;
2.与其他类似心源性休克表现的疾病作鉴别, 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肾上腺危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3.与急性心肌梗死表现相似的疾病作鉴别 (参考“急性心肌梗死”节)。
五、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诊断参考标准:
1.血压下降:
2.心肌梗死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 肌钙蛋白, 血清酶学等
3.肝、肾功能受损、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转氨酶、血Cr等,Pt、纤维蛋白原、PT时间、3P
4.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气分析: 血K+ 、Na+ 等,PH值、PaO2 、PaCO2 等; 血乳酸浓度
5.其他检查:(视病情、单位条件而定) ECG、UCG、微循环观察、有创血压监测 等
1.扩容疗法:
1、原因:
(1)休克者血容量相对或绝对不足,20%AMI患者因 呕吐、出汗、发热、进食少、使用利尿剂导致血 容量不足;
(2)心肌梗死时室壁逆相运动,导致CO、CI下WP18mmHg为适宜);
(2)液体选择:胶体和晶体液并用
(1)首选5%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q.d, (2)无效或之后可用5%GNS液或乳酸钠林格氏液, (3)再之后可选用5%~10% GS液。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者,24小时内液体总量
1、病因学分类: 2、发病学分类: (1)血容量是否有丢失? (2)外周阻力是否增加/降低? (3)心泵功能有否障碍?
将某一脏器的微循环 移于显微镜下观察:
静脉端 动脉端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由于 心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 出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不 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 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 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1.症状: 烦躁不安、焦虑或激动,恶心、呕吐, 心悸、气促感,尿量减少(<30ml/h) 。
2.体征: 神清,面色及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略 带紫绀,皮肤冷汗、肢体湿冷。脉搏有 力。血压正常(或偏高),脉压减小。
3.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
(二)休克(中)期
1.症状: 口渴、尿量减少(<20ml/h),软弱无 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3.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条件的单位): (1)心脏指数(CI) 2.0L/min/m2 (2)肺动脉楔压(PCWP) 2.4kPa(18mmHg) (3)中心静脉压(CVP) 1.18 kPa(12cmH2O) (4)总外周血管阻力(TPR) 1400dyn.s.cm-5
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血压下降:
2.体征: 神清、重者昏迷,浅静脉萎陷、皮肤花 斑状、四肢冰冷,呼吸促、脉搏细速, SBP 80mmHg以下,脉压 20mmHg。
3.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
(三)休克晚期
1.症状: DIC 时可有各脏器广泛性出现表现,如 咯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等。其次为栓 塞症状,如肾绞痛等。
2.体征: 全身出血体征;也可见栓塞征象,如肺实 变体征或胸膜磨擦音,偏瘫、瞳孔异常, 肾区叩痛,皮肤紫绀和干性坏死等。
一、病因
广义的心源性休克:各种原因所致心源性休克。 心肌病变:心梗、心肌炎 心室射血障碍:肺梗等 心室充盈障碍:心包、嵌顿
狭义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临床最常见。
二、临床表现:
1、血压低; 2、心、脑、肝、肾、皮肤粘膜等各
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 3、基础(心脏)病的表现。
(一)休克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