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优秀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诗优秀课件

5.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5.本诗表达了作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 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 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 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 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 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 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 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 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3分 答案要点缺失
真相只有一个
①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记叙夏日游 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借此 表现对自然地热爱;
②厌倦世俗,渴望归隐的情感。“一遣樊笼累” 集中体现了诗人的苦闷压抑,希望归隐田园的心志。
1、审清题意,看清要求(全诗or某一联); 2、分条答题; 3、一句话总结; 4、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夜,短松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以景结情
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春望 》杜甫
触景生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以乐写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②蛮榼:酒器。③晋朝 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 林:此处指读书人。

高三语文选修 唐宋诗词鉴赏(语文版)

高三语文选修 唐宋诗词鉴赏(语文版)
高三语文选修 唐宋诗词鉴赏(语 文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第一单元 03. 第三单元 05. 第五单元
02. 第二单元 04. 第四单元 06. 第六单元
01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 胜色 第二课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 军旅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感谢聆听
第五课 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 抒怀 第六课 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 写真
04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 感慨 第八课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 别绪
05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第九课 问世间情是何物——两情 相悦 第十课 水远山长看不足——风物 景色
06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第十一课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 志咏怀 第十二课 物是人非事事休——感 时伤事
F
生查 子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鹧鸪天
扩展阅读
菩萨蛮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 日夜记梦
鉴赏知识 词律
破阵子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 前——山水胜色
06
水龙吟 登 建康赏心亭
01
望海潮
05
满江红 写 怀
02
扩展阅读
04
定风波
03
鉴赏知识 词的章法
第一单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A
鉴赏知识 意象
D
关山 月
B
石壕 吏
E
扩展 阅读
C
卖炭 翁
F
鉴赏知识 意境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全诗翻译与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李白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注释:1、峨眉句:峨眉,山名。

也作峨嵋。

在四川峨眉县西南。

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

西极,西方极远之处。

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此句言画中之山像峨眉山那样雄伟高峻。

2、罗浮句:罗浮,山名。

在广东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

长达二百余里,峰峦四百余座,为粤中名山。

南溟,即南海。

此句言画中之山如罗浮山那样横亘至海。

3、名工句:名工,著名的画工。

绎思,推究思考。

此句言画家作画时,精心构思。

4、驱山句:这里用的是拟人手法。

把画山画水,说成把山驱赶到画面中,让海水走入画面中。

走,这里是使动用法,即使山走。

5、赤城句:赤城,山名。

在浙江天台县。

苍梧,山名。

即湖南宁远境内的九疑山。

此句言画中山岳云蒸霞蔚,烟雾缭绕。

6、洞庭句:洞庭,即洞庭湖。

潇湘,指湖南湘江。

缈绵,悠远隐约。

此句言画中江、湖望去悠远隐约。

7、三江句:三江七泽,概指江河湖泽。

“回沿,谓水流上下回旋。

逆流而上曰洄,顺流而下曰沿。

全句意谓画面中的水流上下回旋。

8、征帆句:言画面中的舟船停滞不前,好像失去回家的时间。

迷,丧失。

9、心摇目断:谓因欣赏画面而心情激动,因凝神而看不见画面。

10、三山: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洲、方丈。

详见前注。

【语文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教学案精品全集(含答案)

【语文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教学案精品全集(含答案)

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对应学生用书P1][资料助读]◎释标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题点明的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

桐庐江为浙江流经桐庐县境一段的别称,又名桐江。

广陵,即扬州,又称维扬。

旧游,老朋友。

◎知作者孟浩然(689-740),以字行,名不详,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唐代著名诗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

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后为张九龄荆州长史府从事,患疽卒。

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

与李白、王昌龄等也都有交往唱酬。

其诗清淡幽远,长于描写山水行旅及田园隐逸生活。

有《孟浩然集》四卷。

《全唐诗》录存其诗267首。

◎明背景本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

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为了排遣苦闷,出游吴越,本诗即作者在游浙江桐庐时所写。

[精要赏析]◎赏形象1.前四句中“山暝”“猿愁”“沧江”“风鸣”“孤舟”这些意象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提示:把握意象共同点。

参考答案:这些带有凄迷孤寂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

◎析技巧2.试分析本诗在情景结合方面的特点。

提示:了解情景结合方式。

参考答案:本诗融情于景。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即景生情,情随景至。

诗人将内心的孤寂清冷融入凄凉的自然景物中。

◎悟意旨3.本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从题目、意象特点及最后两联切入分析。

参考答案:这是旅中寄友诗。

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流露出奔波不定、颇不得志之情。

汉[资料助读]◎释标题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襄阳至汉阳流入长江。

临眺,登高望远。

“临眺”一作“临泛”,则是“临流泛舟”之意。

◎知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唐宋诗词第1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唐宋诗词第1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板凳] 渔翁的孤单是自由,作者的孤单是寂寞。作为诗 中唯一的人物形象,渔翁无疑是孤单的,但是, 这种孤单,并没有显示出普通意义上的灰暗色调, 却在“欸乃一声山水绿”的烘托下,呈现出一种 孤高傲世的明丽之美。渔翁泛舟江上,自渔自乐, 何其快哉!起居行止,随心所欲,何其自由!反 观作者,一介贬谪之人,政治前途一片灰暗不说, 一般的亲朋来往基本断绝,甚至身家性命也是岌 岌可危,言行谨慎,可谓如履薄冰,纵然寄情山 水,终是胸中块垒,不得自由。
3.如何理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句 诗的含意?
【提示】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 本来就是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 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的车旁唱道:“凤 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嘲笑孔子迷于做 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 暗示出要像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 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 感。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诗人以充满 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为什么要到庐山 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 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 人寻仙访道隐逸之心。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
——山水胜色
诗海探珠
春日即事
吕本中
病起多情由日迟,
强来庭下撂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
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 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 折尽长条为寄谁?
【赏析】 这首诗是抒写诗人病起后所见的春日 美好景象和寂寞相思的心绪。诗篇开头展现了诗 人病起看花的情景,点明了时令。三、四句写庭 院初春景象,将诗人的情态融合在内。颈联描绘 了蜂飞蝶舞、草木摇曳,既充满勃勃生机,又有 些荒凉孤寂的春日景象。最后二句是全诗的点睛 之笔。这首自抒情怀的即景之作,笔调凝炼,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唐宋诗词鉴赏 汉江临眺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唐宋诗词鉴赏 汉江临眺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
说到山水田园诗歌的语言特点,常用的术语 有: 清新(纯朴)自然、情趣盎然、闲适恬淡、 高雅含蓄、意境清远……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
————山水胜色
领会诗歌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
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紧紧相连,我 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 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 把握山水田园诗歌的主题。 ①描绘山川美景,钟情山水,对宁静、平和、自由、 隐逸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②歌颂劳动生活,反映农村生活; ③怀才不遇,厌弃官场黑暗,寄情山水田园,表达 自己鄙视名利,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汉江雄浑 壮阔
承九派 承荆门 承山色 承江流 水势浩瀚 山色微茫
背景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沿江群邑(远望) 眼前波澜(近观) 所处位置 即景抒情(积极乐观)
诗人泛舟江上,极目远眺,只见莽莽古楚之地 上,从湖南方向奔涌而来的“三湘”水, 与西起荆门山,支流众多的汉江水汇合,波涛汹 涌汇入长江。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奔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 岸的青山重重,迷迷蒙蒙,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一叶扁舟,随波飘摇,远处的城郭似在水面上浮 动,浪拍云天,天空也像摇动起来。 多美的一幅图画啊 !真想永住襄阳,与山翁 同饮共醉这壮丽浩渺的人间仙景中!



1、写景抒情诗歌常见的写作技巧。 描写景物的立足点,如远、近、高、低、俯、仰 的变化(“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描写景物的角度,如形、声、色,触觉、视觉、 听觉、味觉、嗅觉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动静结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点面结合,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 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 江雪”) 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白描(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ppt课件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ppt课件

赏析探究

1、本诗以“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领起全 文,接下来用浓墨重彩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 风光。请分析这一首句与全诗下文的联系。
明确:起句即用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胸襟,李 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 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该 句笼罩全篇,很自然地引出畅游庐山的景象。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狂”真是李白 真实的自我写照,是李白真实的心理表白。 “狂”在李白那里没有丝毫的贬义,是一种勇 于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力量的象征。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作者在这首诗中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所见 的景物?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的?描写了哪些景? 描写这些景有什么作用?
❖ ①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 ❖ ②写山景从鸟瞰、仰视两个角度。写长江从远眺的角度。
作者简介: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唐中宗 神龙元年(705)随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 川江油)青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 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排挤出京。安 史之乱中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王室内讧受连 累外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诗风雄奇豪放, 飘逸多致,感情奔放,形象鲜明,语言流畅 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同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4、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 ❖ 明确: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
乐观的情绪。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案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唐宋诗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含义,把握诗人恰当地运用字词表达情感的方法。

2、体会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吟咏,品味写景诗的韵致,体味诗人寄寓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情。

2、了解古代诗歌的平仄规律,感受格律诗的形式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通过具体的诗篇,解读古代诗歌的特点。

3、学习诗人运用不同的角度,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方法,体会写景诗的层次美、意境美以及诗人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山水风光是诗歌永不衰竭的题材。

诗人自由地漫游山川,寄傲林泉,在秀丽的山水风光中,以敏锐的感觉,体察自然的光色韵味,表现高逸冲淡的情趣,向外发现了山水的天然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热爱自然的兴趣;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审美和鉴赏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2、了解诗歌中平仄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设想:1、此课为第一讲,要先介绍唐宋两代诗词的特点,让学生对唐宋两代诗词有所了解。

2、在朗读中领悟诗作的思想情感,在点评中让学生挖掘诗歌特有的魅力。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能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三千年中国古典诗歌桂冠上的两颗明珠。

唐诗展现了唐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人开阔爽朗的胸襟和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

她那对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生活美和精神美的礼赞和向往,对丑陋与邪恶的蔑视和抨击,以饱满的情感和悠远的神韵,千百年来不知扣响多少读者的心弦。

而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

唐诗宋词中包孕着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情感资源,对生命、生活、亲人以及祖国、故乡的深切热爱和赤诚关怀,是极好的情感教育读本,涵咏吟诵,能使我们认识历史,开阔眼界,感悟人生,丰富情感,抚慰心灵,帮助我们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在浮华喧嚣中返归宁静和淳朴;使我们心中有“爱”——热爱生命,关爱众生。

杳然如在丹青里翻译

杳然如在丹青里翻译

杳然如在丹青里翻译使宾客如入画图里的云烟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峨嵋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工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2。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3?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4。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5。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6。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座不语南昌仙7。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上8。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9五色粉图安足珍,真山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10。

【注释】1.当涂:唐县名,今属安徽省。

少府:官名,即县尉。

粉图:以色粉作的画。

2.空翠:山上草木的绿色。

赤城:山名,其土赤色,故有此称,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

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北。

烟:云烟。

3.兴:意兴。

三山:指传说中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州。

4.峥嵘:山峰高耸的样子。

蹙:迫,横石蹙水是说流水被山石所阻,因而流得不通畅。

5.合沓:高峻、重叠的样子。

蔽:被…遮住。

芊绵:草木茂盛的样子。

6.冥昧:幽暗。

失:无。

7.羽客:汉代方士栾大曾穿羽毛制成的衣服(取成仙飞翔之意),后世因此称道士所穿的衣服为羽衣,称道士为“羽客”。

南昌仙:据《汉书·杨胡朱梅云传》载: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为南昌尉,后离家出走,传说他得道成仙了。

因赵炎也是县尉,故以梅福相比。

8.妙年:青年。

历落:胸怀坦荡。

青云士:有高洁情操的人。

9.讼庭:指赵炎办公的地方。

罗:聚集。

杳然:深远的样子。

丹青:图画。

10.拂衣去:指隐居。

武陵桃花:用陶渊明《桃花园记》的典故,借指美丽的风景。

翻译峨嵋山高耸,高出了九重西天,罗浮山连绵,直与南海相连。

呵!这是名画家神思挥彩笔,魔幻般地将山海移到眼前。

一时间,满屋空澄翠碧欲滴,咫尺之地,充溢着天台赤城的霞气、湘江苍梧的云烟。

洞庭水浩渺呵,潇湘水波渺绵,三江七泽情随浪卷。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_李白的诗词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_李白的诗词

精心整理《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_李白的诗词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唐]李白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题画诗不多,此篇弥足珍贵。

诗通过对一幅山水壁画的传神描叙,再现了画工创造的奇迹,再现了观画者复杂的情感活动。

他完全沉入画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深切,并通过一枝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笔予以抒发,震荡读者心灵。

想往哪儿去呢?你何时才回去呢?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

“征帆”两句写画船极妙。

画中之船本来是“不动亦不旋”的,但诗人感到它的不动不旋,并非因为它是画船,而是因为它放任自由、听风浪摆布的缘故,是能动而不动的。

苏东坡写画船是“孤山久与船低昂”,从不动见动,令人称妙;李白此处写画船则从不动见能动,别是一种妙处。

以下紧接一问:这样信船放流,可几时能达到那遥远的目的地──海上“三山”呢?那孤舟中坐的仿佛成了诗人自己,航行的意图也就是“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意图。

“心摇目断兴难尽”写出诗人对画的神往和激动。

这时,画与真,物与我完全溶合为一了。

镜头再次推远,读者的眼界又开廓起来:“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这是对山水图景具体的描述,展示出画面的一道:“真景如画”,这其实又是“画景如真”所产生的效果。

全诗到此止,一直给人似画非画、似真非真的感觉。

最后,诗人从幻境中清醒过来,重新站到画外,产生出复杂的思想感情:“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他感到遗憾,这毕竟是画啊,在现实中要有这样的去处就好了。

有没有呢?诗人认为有,于是,他想名山寻仙去。

而且要趁早,如果等到象鲁仲连、张子房那样功成身退,再就桃源归隐,是太晚了,不免会受到“武陵桃花”的奚落。

这几句话对于李白,实在反常,因为他一向推崇鲁仲连一类人物,以功成身退为最高理想。

这种自我否定,实在是愤疾之词。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扩展阅读》16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扩展阅读》16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师版)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2.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答题方法一、导入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诗圣之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之怡情田园。

在诗歌的天空里,英雄、征人、游子、悲士、隐士、宫女、思妇……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如群星闪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设问方式: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加以分析。

2、诗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请加以概括。

3、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解题方略: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王昌龄《闺怨》2.赏景物(意向),分析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抓描写,分析形象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细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4.析典故,分析形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四、小试牛刀: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白话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请简要分析诗歌中的形象。

(6分)[参考答案]1.本诗塑造了一个调皮天真无忧无虑的牧童形象。

(2分)2.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

(2分)3.充分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2分)答题模板:1.总括:刻画了一个人物(特征1+特征2+身份)的形象。

2020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2020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资料助读]◎释标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题点明的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

桐庐江为浙江流经桐庐县境一段的别称,又名桐江。

广陵,即扬州,又称维扬。

旧游,老朋友。

◎知作者孟浩然(689-740),以字行,名不详,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唐代著名诗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

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

后为张九龄荆州长史府从事,患疽卒。

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

与李白、王昌龄等也都有交往唱酬。

其诗清淡幽远,长于描写山水行旅及田园隐逸生活。

有《孟浩然集》四卷。

《全唐诗》录存其诗267首。

◎明背景本诗作于开元十八年(730)。

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为了排遣苦闷,出游吴越,本诗即作者在游浙江桐庐时所写。

[精要赏析]◎赏形象1.前四句中“山暝”“猿愁”“沧江”“风鸣”“孤舟”这些意象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提示:把握意象共同点。

参考答案:这些带有凄迷孤寂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

◎析技巧2.试分析本诗在情景结合方面的特点。

提示:了解情景结合方式。

参考答案:本诗融情于景。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即景生情,情随景至。

诗人将内心的孤寂清冷融入凄凉的自然景物中。

◎悟意旨3.本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从题目、意象特点及最后两联切入分析。

参考答案:这是旅中寄友诗。

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流露出奔波不定、颇不得志之情。

[资料助读]◎释标题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襄阳至汉阳流入长江。

临眺,登高望远。

“临眺”一作“临泛”,则是“临流泛舟”之意。

◎知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上课用)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上课用)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解说]:本诗主要描写了几幅图画,刚下过雨,山 上清新空阔,到了晚上,秋意很浓。明月照在松林 间,清泉在石头静静的流着。竹林哗哗,是浣女归 来了。莲花摇动,是渔船归来了。随着天气变化, 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淡,这优美的山景可以让人们留 下欣赏。全诗主要在渲染一种优美、宁静的生活。
❖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 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
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
❖ 翻译: 山色昏暗听猿猴啼叫声声都带着悲愁, 苍江夜里水流湍急。
❖ 风吹得两岸的树发出声响,月光照着江中这 一叶孤舟。
❖ 建德不是我的故乡,怀念扬州的老朋友。
❖ 还是把我这两行热泪,寄给遥远的海西头的 朋友。
赏析
❖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 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 (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 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 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 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
▪ 赏析山水田园诗歌的写作技巧。
▪ ①注意作者写作的立足点和描写的角度, 如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
▪ ②分析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如绘形、 绘声、绘色,感受诗歌形象。
▪ ③掌握山水田园诗歌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更好地鉴赏诗歌。

李白当涂的诗

李白当涂的诗

李白当涂的诗[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2[唐]李白《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3[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山兒屼,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

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惕想结宵梦,素心久已冥。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薙草,扫地无纤茎。

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

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雅颂播吴越,还如泰阶平。

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

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4[唐]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裴回。

〖2021年整理〗《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诗歌鉴赏方法指导完整教学课件PPT

〖2021年整理〗《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诗歌鉴赏方法指导完整教学课件PPT

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山水诗的第二境 界。
▪ 这类作品所绘之景,完全是从作者的主观感 情出发的,而不是客观现实中的景物。因此 诗人所怀感情不同,自然景物也就随之而异。 以山为例,在与友分离的罗隐笔下是“山牵别 恨和肠断”《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在满怀喜 悦的张耒笔下是“好山如为我开眉”《二十三 日即事》;在亡国遗民郑思肖笔下是“满山秋 色正愁人”《二砺》。
▪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 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他原信 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 展。王维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 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 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 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 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 终南山 ▪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 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②歌水田园, 表达自己鄙视名利,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山水诗的三种艺术境界。
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山水诗的第一境界
▪ 这类作品往往随物赋形,着意描写自然山水的 千姿百态。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 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望天门山》。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 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 易《暮江吟》。以上作品虽不能说是纯模山范 水之作,但作者在创作中主要还是将自然山水 作为客观事物加以描摹表现的,仅略流露某种 情绪倾向,这就是佛家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 是水”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转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
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 则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说: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 冷寂。‘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笃笃有声, 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 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 诗调和的。
流长邈远, 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前句写出江水的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积极乐观的情绪
襄 阳 好 风 日 , 留 醉 与 山 翁
思考探究
问:说说诗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出了景 物
怎样的特点。 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 画幅的背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 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 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 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 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墨的油画和色彩秾 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形象上以云之动写环境之幽静,以动衬静,更显
幽静。故而全诗都突出一个“幽” 。
试分析下列诗中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手法。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
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
显示了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鸟鸣山更 幽”,以声衬静,愈见其静。
春风得意,亦历忧患,富不易其心,难不夺
其志,这样的男人,惯来符合中国人标准。对男 人而言,可以是精神上的典范;对女人而言,则 是梦中的才郎了。诗画双绝,音乐奇才,翩翩公 子,俗世丈夫,王维之所以是王维,在于他的不
可替代,绝世难寻。男子,才子,公子,君子。
世可集四者于一身者,虽然不多,王维一定是一 个。
我认为“敲”字更好。“敲”即敲门, 更符合作者 来访友人李疑居处的意境。 “推”则是直接推门而入
的意思,显得莽撞粗野,与本诗的“幽情”不相符合。
此外,一“敲”字更能以敲门声反衬出月夜的宁静,读 起来也响亮些。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作者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 不安的躁动,或是鸟儿从窝中飞出去转了个圈,又栖宿
• 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
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幽情
贾岛骑驴入城,仍搜索枯肠,忽得“鸟宿池边树,僧 敲月下门。”在“推”和“敲”中琢磨,不觉撞上京兆尹 韩愈的车骑,韩愈细问后,不仅没责怪他,反而帮他分析, 确认“敲”字为佳。
你认为“推”和“敲”哪个更好,理由有哪 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远望江水滔滔,好像奔流出天地以外,山色若 有若无朦朦胧胧。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城郭仿佛在水面上浮动,波澜汹涌又如同摇动 着远远的天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襄阳风和日丽,多么美好,我真想留下来,和 山翁同饮共醉。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雄浑壮阔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 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
,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
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这就是中华腹地的
山水名城——湖北襄阳。
——金庸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连接着楚国的边塞和辽阔的湘江,西起荆门, 贯通长江的支流。
我们现在知道,夺人之妻为己有的抢夺式婚姻,属
于人类早期婚姻史上常见的现象,在春秋战国时屡见不 鲜。后世那些哄嚷“女人误国”的卫道君子,都属于站 着说话不腰疼,呶呶哓哓,不值一提。 而在千年以前的唐朝,王维就能够将心比心,理解 身处离乱年代的女子的坎坷和唏嘘,却煞是不容易。怪 不得他的夫人死后,王维一直不娶,晚年专心礼佛,恬 淡余生。在他之前之后,前后左右,都是三妻四妾不死 不休的男子。而王维,不论对感情的珍视,还是对女人 的理解,都超越了那个时代。这个男人,不止可以在林 间松下为你抚琴,明月清溪下陪你散步,更可以在寒夜 里握住你的手替你蓄暖,是在你死后,还会对你念念不 忘的那个人。

诗中前四句写景,分别就山、水(江)、岸、舟四个 方面,由远及近逐次展开。 • 诗中描写意象密度很大,山、猿、江、夜、风、岸、 叶、月、舟等意象纷至沓来,逐人怀抱。视觉上,以“ 暝”、“夜”、“月”渲染山色晦暝、月色朦胧的氛围 ,衬托心情的黯淡。听觉上,以“愁”、“急”、“鸣 ”分写猿声、江声、风声,反衬心情的孤独寂寞和动荡 不宁。 • 本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 重的孤独感。
到眼底,就想起王维的两句诗:“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 言。”突然这样矫情,自己想了觉得别扭。转念一想,既 然想到王维,干脆再写一篇。前面除了在《红豆》里提到 王维,对这个盛唐杰出的诗人并没有过多地谈及。然而王
维,无论诗文还是人品,都是值得书写的。他是一个可以
和李杜比肩,盛唐般华丽深远的男人。 虽然年轻时也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的豪兴,王维骨
第一课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
第1课时
• • • • • • • • • •
江流天地外, 。 ,波澜动远空。 我本楚狂人, 。 五岳寻仙不辞远, 。 ,白波九道流雪山。 ,影入平羌江水流。 鸟宿池边树, 。 暂去还来此, 。 黑云翻墨未遮山, 。 水枕能令山俯仰,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 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雍也》
子里仍是清和冲淡的底子,好佛,有禅心。诗的成就很高,
五言律诗尤其写得满目清华,被后世人苦学不止。他的人 好似谦谦君子兰花,花开一树,满院芳菲,就连走后门,
也走得格外风雅。
那日岐王和太平公主酒宴之间,王维抱着琵
琶出现了。公主见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 于是问岐王:“此是何人?”岐王答:“是一知 音。”随即让王维献上自谱的新曲。 王维精通音律。曾有人拿一幅“按乐图”给
思考探究
问:颈联“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中,“浮”和 “动”
两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 在本诗中,“浮”和“动”都为浮动 的意思,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 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 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 人故意运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 礴水势。
和人吵架了,赌气了,冷战着。院子里花开了,落
王维看,王维一看就说“此是《霓裳》第三叠最
初拍也”。这人不信,让人弹奏,弹到此处,对 图一看,果然就是这样的姿势。王维音乐方面的 才华可见一斑。
那一天,是他风华毕显的日子。王维应手挥 弦,意态潇洒,所弹的曲子哀婉凄切,动人心魄。 一曲终了,公主问王维:“此曲何名?”王维起 身回答:“郁轮袍。”公主听了,极口称赞。 岐王又言:“此生不仅精通音律,擅奏琵琶, 而且就文章而言,恐当世也无人能及。”公主向 王维索要诗稿,王维将事先抄录好的诗卷奉上。 公主惊其才华,命人请他入室更衣,再排宴席, 请他入首座。席间,公主冷眼旁观,益发觉得王 维举止得体,风度端凝,更兼风流儒雅,谈吐清 新,心中暗自称许。那年科举,王维很顺利地鳌 头独占,夺得第一名。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
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
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鉴赏写景诗的方法
(1)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 俯仰远近的变化。 (2)感官的角度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 – – – – 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比兴手法的运用。
再见!
• 倚马可待 倚马千言 倚马七纸 一挥而就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
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 幽居 • 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
幽静 • 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 动,好像山石在移动(云动若移石)。幽美 敲响山门。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隐逸诗写出了空山的宁静、幽深。作者在 渲染空山的静时除了采用以声衬静的方法外,还用了 以动景衬静景的方法:返影(斜阳返照)宁静详和,
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更显林的幽与静——以“返影”
衬空山的幽静。

在《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一诗中,孟浩然分别 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所见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 下诗中所写的风景,并体会作者所要表现的意境和所 要传达的情绪。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 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 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
——[宋]朱熹《四书集注》
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 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相 似性,因而产生乐山乐水之情。
山水诗的主题: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
闲适自得 的心情。
有人说,《题李疑幽居》围绕一个“幽”(诗眼)来 写,你是否赞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赞同。

题目即已经言明“幽居”。草径、荒园、鸟宿
树、月下门、分野色、动云根等物象,为读者描 绘了一幅清雅静谧的李疑幽居图。而于万籁俱寂 之时来“敲”月下之门,敲门声惊动“宿鸟”, 以声衬静,更显寂静。“移石动云根”又从视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