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全球化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信息化与城市经济发展
信息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 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数字城市的时代特 征。 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城市经济开辟了崭新的 发展空间,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而城市经济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又为城 市信息化提供了大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 条件。

一、技术进步与城市变化
二、从工业城市向信息城市/智慧城市的 转型 产业组织方式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类型 就业岗位 空间布局
管理模式
三、城市集聚效应与城市功能 城市仍然重要吗? 信息技术与城市关系, 技术决定论 城市集聚经济仍然存在,城市仍然重要
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 为什么公司愿意为城市中的工人支付更多的工资?边际 生产率是较高的。 运送货物 运送人 传输信息/思想
2、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



城市和全球社会之间紧密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城市社会、文化、经济 变化分析理论。其中,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有两个理论假说,即世界城市 和全球城市。 近些年来又出现了巨型城市。 John Friedman(1982,1986)指出决定世界城市的不是人口规模,而 更多地是经济和政治角色的结果。 根据Immanuel 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理论,Friedman将世界城市 等级分为核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部分,并认为世界城市产生 于核心和半边缘区域,它们作为银行和金融中心、行政总部、意识 控制中心而存在。 Sassen,S.(1991)提出了全球城市假说,她认为此类城市存在以下 特征: 世界经济组织总部的高度集中; 金融和专业服务公司取代制造业而成为主导经济部门; 主导产业的创新源地; 新兴的产品和创新市场。而全球城市的增长是通过公司总部、高级 服务业、全球金融服务业、国家和超国家的管制制度和国际文化依 赖而累积集中的。

一、城市经济发展变化的历史视角
1、前资本主义、前工业化城市
在18世纪资本主义完全形成以及19世纪工业革命来临之前,城市 基本上是建立在贸易经济和稳固的源于中世纪封建制度传统的社 会秩序基础之上的一种小规模居民定居点。 城市结构只有惟一的一个中心,且由四周广阔的区域所环绕。从 中心向外,财富及地位均呈现出有规律的递减(Vance,1971)。
即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 创意阶层是指需要创意的职业,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诗人、艺术家、 设计师、卫生及法律从业者、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从业者。
(二)城市与区域经济空间重构


在全球——地方作用下,城市空间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二战后的郊区化与边缘城市出现 发达西方经济的都市区日益成为高级管理功能的基地,与 专业化的商业和金融服务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些都市区, 尤其是在其城市中心,商业服务是增长的重要动力,已经 成为新城市经济核心的实质组成。 就城市内部空间发展而言,专业化空间出现的同时,原有 的严格的城市功能分区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在一个国家 内部也有着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趋势。比如在美国,纽 约以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等专业化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 会吸引银行、安全、制造业管理、会计和广告等业态的集 聚。
(一)全球化与新城市现象
1、全球化、全球精英与城市发展 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不同程度整合入全球经济的城市集团, 而意识形态的全球化加强了这一分化程度,导致边缘城市 和区域的利益损失。 城市与区域发展不单纯是经济增长的产物,地方政府及精 英人物对城市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政府决策中,企业 及民间的参与或影响不断加强,尤其是一些企业精英人物 会通过对决策者的影响而对城市发展产生作用,进而对空 间结构产生修订。
1、城市区域一体化加速


随着国家、区域、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区域交通等综 合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而全球化则加速了城市、国家、全球经济之间的互动与重 构,在空间上表现为全球城市(地区)的出现、城市群 (圈)等新的地域组织形态的出现,而与全球城市等级体 系的连接中,那些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往往发挥着枢纽作 用。 城市的全球化、区域化同时进行,在此基础上,城市之间 的网络化也不断加速。
4、巨型城市与巨型城市地区
这些更加紧凑、疏密有致的区域空间形态——巨型城市 区域一般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城市构成了一个网络化的 城市区域,人口可能高达2000-3000万。 它有着巨大的经济实力,沿着高速公路、铁路和远程通 讯系统,依托于密集的人流和信息流所联系的新劳动功 能分工 。
5、后福特主义城市
一、全球化背景给中国城市化带来 的影响和变化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可能超越西方国家城市 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 新的变化。
麦肯锡报告

2015年,全球排名最前的600个城市将以世界人 口的1/5实现全球GDP的60%,再将目光前移到 2025年,今天世界城市的前600名阵容将发生显 著变化,有136个发达国家的城市将会跌出排名, 取而代之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其中更有100 个城市是中国的城市。年轻的深圳在GDP、GDP 增速、总人口、家庭总数和年收入2万美元以上家 庭数等指标方面,将跻身全球前25大城市行列。

这一方面表现在城市的某些功能已经超越了区域、国家层面,在全 球层面上运行。 另一方面区域内部城市的地方根植性越发强化,从而在两个层面上 加速了区域的网络化进程。
2、金融危机波及面更广、消费水平 提高更为迫切



经济全球化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竞争领域,这种竞 争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带来 更多的金融风险。 2008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世界各地,极大地 影响和干扰了各个国家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它不但对以 欧美金融资本为主导、虚拟经济为主体的西方经济体系造 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也对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带 来了巨大的伤害。 就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长远利益来讲,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快 速提高,剩余产品会越来越多,挖掘消费潜力,提高城乡 人民的消费水平已显得更加迫切。在这个方面,我们不仅 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力和占有率,还要通过对国内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生产 出更多技术含量水平高,适销对路的现代化产品,以刺激 和引导国内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壮大。
四个方面的技术创新 高速公路网络; 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创新; 航空港在城市边缘的扩张导致就业在此集聚; 农业和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服务业就业岗位,进而 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增加。
技术进步的影响一直在地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的研究 视野之中。最近,Dicken则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 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认为技术变化是经济全球化最重 要的基础之一[25]。 美国早期著名经济地理学家Smith也提出,通信和运输技术 的进步促成了具有明显地理特征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即 控制功能位于世界的几个角落、而生产可以分布于全球[26]。 Wilbanks总结了技术对地理的三个主要影响[27]:(1)影响 空间临近性和区位的具体含义。技术决定着克服空间距离的 能力,因而影响着区位的重要性和有效空间组织的具体操作; (2)影响着地点(place)的特征。技术决定着一个地点可 能会发生什么、什么人可能会生活在那、以及居民对地点的 感觉;(3)通过改变社会对自然的需求和改变环境管理的 手段,塑造着人地关系。
第二章 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全球化背景
本章主要学习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经济活动的新特征, 全球——地方作用下的城市化及城市网络的变化,信 息技术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以及城市化与城市规划面 临的问题和挑战,掌握在全球化背景下,做好城市研 究与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方向和主要思路。
Biblioteka Baidu一节 全球化与城市经济发展
全球化时代的战略定位,首先需要实现理 念上的转变,即从传统资源型向资本型、 从传统行政功能型向经济功能型、从传统 政府管理型向市场服务型转变。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 市场的有效整合,在实现产业国际化衔接 之中,增强城市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
(详见美,诺克斯,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
2、工业城市的增长
贫困大部分集中在内城,而财富则集中在城市边缘。 这种深层次的重组主要是由经济引起的,而这种经济根 源于资本主义的出现,是作为生产和交换的主导方式, 并且由工业革命期间不断出现的技术进步来巩固支持的。
伴随着资本主义及其新生产体系——工厂的出现, 产生了两种“新的”社会群体 ——工业资本家和不 熟练工人,分别形成新精英和新无产阶级,从而取 代了旧的等级。 个人资本的积累变得不仅在道德上可以接受,而且 成为地位和权力的主要象征,并且,企业家为城市 事务输入了一种新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同时,对新工厂、仓库、商店和办公室的最佳区位 的争夺引起了土地利用的第一次极为重要的变化。 土地被用于获取 最高地租,而不是被传统使用者所 占有。 中国的情况呢?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是否循着西 方的路径在变化?机制是什么?空间结果是什么?
3、世界城市网络与网络城市的出现




从全球和区域层面来看,城市的发展已经跨越了自身界限, 通过高速网络将各个城市及其设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 成了多样化的世界性或区域性城市网络。 Pierre-Paul Proulx(1995)概括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城 市: 第一种类型包括辅助的专业化的城市和区域,通过参与 网络以获取市场接近、规模和集聚经济; 第二种基于合作基础上的,包括所联系的金融中心,例 如通过远程通讯基础设施,相似的城市功能(如旅游城 市)以及交通联系; 第三种是不同区位的公司网络 Taylor的世界城市网络(World city network)。 Peter Hall的多中心网络(POLYNET)。
二、全球化与城市经济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新技术革命成果在生产 和组织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化经济的逐步深入, 加快了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也导致了大量新城市现象 的产生。 这些新出现的城市现象,不但催生出若干新的城市 经济增长元素,也启发着人们对原有经济模式的思考 和研究。 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在新的环境下出现 了更多的研究主题和新的发展特征。 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城市经济在影响要素、变化过程、增 长机制、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是经济组织变革的产物,伴随了技术发展所带 来的消费产品持续的“量”的飞跃、从区位上解放生产力 的新型交通方式,以及低密度郊区的大面积开发所引起的 高流动性。 多城市、多中心的城市地区,其特征是大片的低密度定 居点和经济专业化的复杂网络模式以促进高级产品和服务 业的生产和消费。 城市生活的模式由分散化和集中化两个相互矛盾的力量 所组成。
图 硅谷空间景观
第三节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再思考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给中国的城市化提供了新的机 遇,带来了大量的流动资本、跨国公司和国际新 技术及高端人才。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城市化是在工业化发展滞 后的基础上发生的,加上城乡二元结构的挤压, 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不协调性非常明显,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使未来发展潜力难以在同 一时期内发挥,从而导致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 复杂性,并使城市规划工作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 战。
6、知识经济与知识城市
知识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和经济成就的 关键,这使得城市与区域发展也呈现出新 的特征。 知识城市的主要优势是其在知识发展模式 方面的功能,它通过鼓励持续的创造、共 享、评估、更新和升级知识去促进城市的 发展。

7、创意产业 创意城市creative cities
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成为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要获 得全球竞争力,创意产业往往成为了城市选择的目标。 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意产业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了直接的就业本身, 它最有力的就是吸引其他商业和启动开发邻里的能力。 艺术与文化通过给与地方经济以“灵魂”,并促进了城市就业的增 长。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教授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 在《创意阶层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2002) 中将美国社会划分为四个职业群体:


后福特主义是以高度灵活性和柔性化形式为特征 的生产模式。 在“后福特主义”模式中,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 都具有柔性,柔性化的生产是建立在柔性技术和 柔性工作基础上的,生产出大量多样化的产品, 以满足各自所占份额很小的个性化需求。 工厂和服务业又重新回到中心区和中心区的边缘, 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一样。这一时期,大城市重新 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