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平面图水平图(修订版)

脊髓损伤平面图水平图(修订版)

脊髓损伤平面图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面C6—拇指C7—中指C8—小指T1—肘前窝的尺侧面T2—腋窝T3—第三肋间T4—第四肋间(乳线)T5—第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T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T7—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T8—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T9—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T10—第十肋间(肚脐水平)T11—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之间)T12—腹股沟韧带中部L1—T12与L2之间上1/3处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上髁L4—内踝L5—足背第三柘关节S1—足跟外侧S2—掴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痛觉,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3、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C1—C3:颈肌C4:膈肌和斜方肌C5:三角肌、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C7三头肌和指总伸肌C8:指总屈肌T1:手内动肌(指手的小肌群)T2至T12:肋间肌T7—L1:腹肌L2:髂腰肌、股内收肌L3:股四头肌L4:内侧帼绳肌、胫前肌L5:外侧帼绳肌、胫后肌、腓骨肌S1:趾总伸肌、足拇伸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S2:趾总屈肌、足拇屈肌S2,3,4:膀胱与直肠下段确定运动平面主要检查下列肌肉:C5—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C7—伸肘肌(肱三头肌)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L2—屈髋肌(髂腰肌)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L5—长伸趾肌(趾长伸肌)S1—踝柘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运动检查:选择项目—(1)膈肌(2)三角肌(3)外侧掴绳肌。

脊髓损伤诊治指南

脊髓损伤诊治指南

脊髓损伤的诊治指南【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患。

大多源于交通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等,在现代社会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脊髓一旦发生损伤、坏死,恢复的可能性较小。

早期、全面的医疗干预和康复治疗对减轻SCI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和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发病机制】研究表明,SCI有两种损伤机制参与,即原发性损伤(包括机械损害、出血等)和继发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被动地发生在损伤后短时间内(一般认为4h内),是不可逆的。

而脊髓继发性损伤是在原发损伤后的数分钟到数天内逐渐形成,并伴随一系列的细胞内代谢和基因改变,有时继发性损伤产生的组织破坏程度甚至超过原发性损伤。

由于继发性损伤的可干预性,可以通过早期、积极、正确的医疗干预来预防和减轻的。

因此,如何对其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及给予有效的治疗策略成为近些年来关注的热点。

继发性损伤的机制较多,主要有血管机制、自由基损伤机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钙介导机制、一氧化氮机制等。

1、血管机制SCI后的血管改变为即刻的及延迟的局部效应和系统效应。

局部效应包括微循环的进行性下降,脊髓血流自动调节的紊乱及脊髓血流量(SCBF)的下降。

系统效应包括全身性低血压、神经源性休克、外周阻力降低及心输出量的减少。

具体机制如下:①严重SCI后,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脊髓自动调节血流的能力丧失,使得脊髓组织局部血供不足。

②微血管痉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水肿。

③损伤后产生的血管活性胺(儿茶酚胺)及一些生物化学因子如氧自由基、一氧化氮、血小板活化因子、肽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内皮素、血栓素A2等均可影响微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血小板聚集,血管栓塞。

④创伤后脊髓内存在早期广泛的小血肿,特别是灰质内血肿可导致灰质周围白质的缺血,因为脊髓内半部分白质的血供是由沟动脉分支穿过灰质而来。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5
二、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恢复期(ICD-10:T09.30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天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住院第 1 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完善辅助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与入院康复评定 □ 初步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 □ 安全告知 □ 签订相关医疗文书及项目实施协议
住院第 8-19 天
□ 各级医师查房 □ 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康复
评定,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 拟定中期康复评价; □ 完成中期康复评价,调整
康复治疗方案 □ 落实康复治疗 □ 相关科室会诊
住院第 20-27 天 (出院前日)
□ 上级医师查房,末期康 复评定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 页、出院证明书等
3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T09.300 脊髓损伤编码。 2.经急性期完成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后,生命 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 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卫 生部《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 准(试行)》(卫办医政函〔2013〕259号): (1)生命体征平稳。 (2)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处理结束,脊柱基本稳定。 (3)脊髓损伤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 稳。 (4)接受系统康复诊疗后仍存在功能障碍,需继续住 院康复治疗。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 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或以上并发症已得到 较好控制。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辅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①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③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杨明亮;丛芳;黄永青;杨德刚;李建军;李强;邱卓英;陈超;高峰;杜良杰;周红俊;胡春英【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00)008【摘要】目的制订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

方法总结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领域的经验、患者住院流程及住院费用情况,同时参考 ICF Core sets 相关内容。

结果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适用于胸、腰、骶椎损伤并发脊髓神经损伤患者。

内容包括急性期的外科治疗(伤后2周内)和亚急性期及后期的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伤后2周~6个月)。

急性期的外科治疗路径体现了重建脊柱稳定性及神经减压等核心治疗内容;亚急性及后期脊髓损伤治疗路径体现以康复为主的综合治疗特点。

结论本路径的制订及实施基于疾病发展时间进程及脊髓损伤后神经恢复和治疗的阶段性特点,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消耗。

【总页数】6页(P791-796)【作者】杨明亮;丛芳;黄永青;杨德刚;李建军;李强;邱卓英;陈超;高峰;杜良杰;周红俊;胡春英【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理疗科,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 100068;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北京市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运动疗法科,北京市 10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2【相关文献】1.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 [J], 孙玉珠2.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效果 [J], 张芳权3.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思路构建 [J], 陈昱甫4.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 [J], 孙玉珠5.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谢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髓损伤临床路径

脊髓损伤临床路径

脊髓损伤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脊髓损伤(不完全性)的患者。

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痿病(TCD编码: WB44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ICD-10编码为:T09.3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西医诊断:参照2011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定的《脊髓损伤功能分类标准》,简称“ASIA”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痿病(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诊疗方案”。

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常见证侯:(1)瘀血阻络证(2)气虚血瘀证(3)脾胃虚弱证(4)肝肾亏虚证(5)气血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痿病(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痿病(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2.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外科或内科治疗后直接进入康复机构首次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临床路径:完全性脊髓损伤、由肿瘤、结核等引起的脊髓损伤、合并重度感染、重度昏迷等。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便常规+潜血(4)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5)胸部正位X线片、损伤部位相关的脊柱X片。

(6)心电图(7)泌尿系B超或彩超、残余尿测定(8)双下肢血管彩超(9)盆底肌生物反馈。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湘雅博爱康复医院2013 版)一、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ICD-10:S14.0-S34.1,T06.0-T09.3),经急性期完成临床药物治疗和/ 或手术治疗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卫生部《脑卒中等8 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准(试行)》:1.生命体征平稳。

2.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处理结束,脊柱基本稳定。

3.脊髓损伤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稳。

4.接受系统康复诊疗后仍存在功能障碍,需继续住院康复治疗。

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或以上并发症已得到较好控制。

(二)康复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参照2000 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定的《脊髓损伤功能分类标准》(ASIA)等脊髓损伤诊断、干预、评定、康复治疗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4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S14.0-S34.1 T06.0-T09.3)脊髓损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3)肾脏及泌尿系统彩超,骨盆平片,损伤位置正侧位X 线,乙肝五项,血栓止血五项,尿液分析,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康复科相关评定量表等。

(二)诊断有疑问可查:脊柱MRI,脊柱血管造影等提示有脊髓损失,尿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尿液流变学检查等球-肛门反射,骶-尾部感觉、运动等判断是否度过脊髓休克期及损失平面。

(七)标准临床治疗方案。

脊髓损伤急性期手术后用糖皮质激素、高渗性脱水剂、自由基清除剂等,康复期间可根据并发症情况对症处理抗感染、预防静脉血栓等药物应用。

1010个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

1010个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

1010个临床路径之康复临床路径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运动功能障碍(3)感觉功能障碍(4)言语功能障碍(5)吞咽功能障碍(6)认知功能障碍(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10)脑神经麻痹2.影像检查:头颅CT、MRI或X线可证实颅脑损伤改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1)意识状态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3)感觉功能的评定(4)言语功能的评定(5)吞咽功能的评定(6)认知功能的评定(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9)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常规治疗:2.康复治疗(1)体位摆放与处理(2)意识障碍处理(3)运动治疗(4)作业治疗(5)物理因子治疗(6)认知功能训练(7)言语治疗(8)吞咽治疗(9)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10)心理行为治疗(11)中医治疗(12)痉挛处理3.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的治疗(2)深静脉血栓的治疗(3)压疮的治疗(4)异位骨化的治疗(5)其它: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

脊柱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脊柱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脊柱损伤康复临床路径人体脊柱是一个'稳定'的轴,脊柱通过屈、伸、侧屈、旋转等'稳定'和'不稳定'的矛盾转换来完成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钢柔单向或多向等功能动作。

脊柱的'稳定性'不仅是脊柱生理态而且是脊柱的功能态的基础,没有脊柱的'稳定性',便没有背拄的功能活动。

脊柱的'稳定性'有赖于脊柱的解剖结构(支架系统)的正常、动力系统(脊柱伸、屈肌群肌力与耐力)的平衡与协调、脊髓神经的反射调节及血浚循环的畅通与供能等人诸多功能的正常。

因此,发育代谢异常、运动创伤、损伤、脊柱退行性变、炎症、肿瘤等诸多病因都可能对脊柱的骨骼、肌肉、神经、血管造成痉理性损害,使脊柱失稳、病人出现疼痛、脊柱结构异常及相应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的目的就是消除疼痛、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改善脊柱功能,使病人重返社会。

一、脊柱康复系统的临床解决途径1、适应病症脊髓损伤患者伤后有两个途径进行治疗康复:一是直接进入脊髓损伤中心,在那里可以得到从急救、早期外科处理、早期康复及出院后的后期康复的全程医疗康复服务。

另一途径是首先进入综合医院进行急救和外科处理,术后次日或1周之内转入康复中心开始早期康复及治疗。

颈、肩、腰腿痛属于运动系统疾病,引起颈、肩、腰腿痛的原因与劳动、运动有关,把它归纳起来无外乎是急性扭伤、慢性劳损、退行性病变及风寒湿侵袭。

强直性脊柱炎(Anky losing spondy litis,简称AS)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多见于青年男性,16-32岁发病较多,多数患者呈隐匿发病,病变早期呈游走性、上行性腰背疼痛,以下腰痛最多见,伴有困倦乏力,消瘦气短、贫血状,少数可伴有低烧,以及晨僵,夜间翻身困难,起床费力或活动受限,一种姿势保持长久症状明显,此时常被忽视为腰肌劳损等其他疾病,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病发展缓慢,可迁延10-20年,发展到后期,病情发展往往较快,很短时间内形成驼背畸形,关节强直,X线片中发现脊柱已形成竹节样改变,并出现全身症状及内脏受累,有少数病人卧床瘫痪,甚至死亡。

临床路径在创伤性脊髓损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创伤性脊髓损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
院时间。
关键词 : 创伤性脊髓损伤 ; 围术 期 ; 临床路径 ; 住 院 天数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6 文 献标 识码 :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4 9 3 . 2 0 1 3 . 2 6 . 0 4 7
t r a u ma t i c s p i n a l c o r d i n j u r y i n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p e r i o d
张丽华 , 叶 文琴 , 李 丽, 李 丽
Zha ng Li h u a, Ye W e nq i n, Li Li , e t al
人的住院情况及基本信息 。
1 . 2 方 法
1 . 2 . 1 理 论 借 鉴 1 . 2 . 1 . 1 工 业 工 程 的标 准 化 原 理 此 原 理 是 实 现 临 床 路 径 诊 疗规范化的理论基础 , 其 标 准 化 指 对 现 实 与 潜 在 的 问 题 做 出 统
( 1 4 . 1 7 d ±5 . 8 8 d ) 、 ( 4 . 7 1 ±2 . 5 0 ) d 、 ( 7 . 7 4 士3 . 3 8 ) d 。 本研 究设 计 的 创伤 性 S C I 病人 围术期临床路 径标准的住 院天数 、 术 前 准 备 及
术后 康 复 时 间 分 别 为 1 0 . 9 d 、 4 . 2 d和 6 . 7 d 。[ 结论] 本 研 究设 计 的 围 术期 临床 路 径 可规 范 医护 流 程 、 缩短 创 伤 性 S C I 病 人 的平 均 住
CH I N ESE N U RSI N G R ESEA RCH Se p t e mb e r, 2 01 3 V o 1 .2 7 No. 9B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表单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表单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脊柱(脊髓)损伤(ICD-10:S14.0-S34.1,T06.0-T09.3)(符合康复转诊条件患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0天时间第1天第2-14天第15-30天第30天主要诊疗工作□住院医师完成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病情告知□服务内容宣教□二级预防常识宣教□安全告知□签订相关医疗文书及项目实施协议□如患者病情重,呼吸及心血管情况不稳定,或伴有肺部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查房□完善影像及电生理等检查□全面康复评定,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完善临床检验□整理送检项目报告,有异常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予对症支持治疗□注意防治并发症□第14天时中期评定会□修订康复方案□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建立完整的电子病历档案□各责任治疗师根据实施相应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配置截瘫行走器和助行器,辅助站立及行走、足托等矫型器□第29天出院前末次评定会□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科护理常规□褥疮防治护理□体位护理□轴向翻身□营养神经、活血化瘀、促进骨折愈合临时医嘱:□三大常规(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凝血常规□心电图□初期康复评定:(PT\OT\ST)长期医嘱:□同第一天□高压氧治疗(15天)□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中医传统康复治疗。

注:根据检查结果回报长期医嘱可选择性治疗:临时医嘱:□损伤部位脊柱脊髓CT或MRI□脊柱X片、双下肢血管彩超、骨密度检查□胸部正侧位片□泌尿系彩超、残余尿量、中段尿培养、尿动力学检查□各种功能障碍的详细评定。

□第14天召开一次中期康复评定会。

长期医嘱:□按修订后的方案进行训练。

□高压氧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中医传统康复治疗。

临时医嘱:□第29天时末次评定出院医嘱:□出院带药□门诊随诊主要护理工作□入院护理评估□入院宣教□定时测量体温□□每日护理评估□定时测量体温□□每日护理评估□早上、中午测体温□满意度调查□□出院宣教□综合满意度测评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治疗师签名医师签名。

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与康复评定

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与康复评定
• FIM的运动项目共13项,包括:①自身管理:有进食、梳 洗、洗澡、穿脱上衣、穿脱下衣、上厕所6项;②排泄控 制:有排尿管理、排便管理2项;③转移:有床、椅、轮 椅,入厕,入浴盆、淋浴室3项;④行进:有步行/轮椅、 上下楼2项。
• FIM的认知项目共5项,包括:①交流:有理解和表达2项; ②社会认知:有社会往来、解决问题和记忆3项。
脊柱脊髓损伤诊断
①脊柱损伤诊断:包括骨折部位、类型,脊柱稳定性; ②脊髓损伤诊断:ASIA分类诊断,包括脊髓损伤水平、
程度,运动指数,感觉指数和FIM评分等; ③复合损伤诊断:包括头部、四肢及内脏的损伤; ④并发症的诊断:包括压疮、泌尿系感染等一系列脊髓
损伤并发症; ⑤其他疾病诊断:包括患者伤前已有或伤后发现的其他
思考——康复
• 如何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 • 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如何使他们重返社会?
谢谢
脊髓损伤的水平
1)运动水平 2)感觉水平 3)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损伤
水平以下大约1-3个脊髓节段中仍有可能保留部分感觉或 运动功能,脊髓损伤水平与脊髓功能完全消失的水平之间 的脊髓节段,称为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不完全性脊髓损 伤患者不存在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 4)脊髓损伤水平与康复目标。
脊髓损伤类型

(1)脊髓损伤的水平


(2)脊髓损伤的程度

(3)ASIA残损指数


(4)功能独立性评定
脊髓损伤的水平
脊髓神经解剖结构的节段性特点决定了脊髓损伤的节段性 表现,脊髓损伤水平的确定反映了脊髓损伤的严重性,脊 髓损伤水平是确定患者康复目标的主要依据,对完全性脊 髓损伤患者来说,脊髓损伤水平一旦确定,其康复目标基 本确定;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应具体确定脊髓 损伤水平以下的肌力评分。

临床路径在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 8 ・ 8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 1 年 3 00 月第 1 卷第 3 C i J e ai h。 rc! ! 6 期 h R hbl e at n :
! ! : !:
Hu tHes 级 低 的 患 者 。 目前 , 于 介 人 治 疗 损 伤 n— s 分 由 小 , 需 开 颅 , 老 年 人 中 的 应 用 愈 来 愈 多 , 提 高 疗 无 在 可 效 和缩短住 院时 间 。虽 然本 组 预 后 未见 明显 差 异 , 但
肿 者 , 好 手 术 治 疗 。 老 年 患 者 动 脉 硬 化 及 血 管 迂 曲 最 等 可 能 会 不 利 于 介 人 治 疗 , 且 介 入 治 疗 尚 无 长 期 随 而 访 结 果 。 随 着 技 术 的完 善 及 新 技 术 的 应 用 会 减 少 复 发
仅考 虑年 龄 , 应评 价术前 疾病 的 自然史 , 患者 的 总体状 况及 相关危 险 因素 。如 果 6 0岁 以上老 年 患 者术 前 伴
发 多 种 疾 病 , 难 治 性 高 血 压 , 们 不 建 议 积 极 手 术 治 如 我 疗 , 应 当稳 定 后 再 治 疗 。 Ha d 而 ma a等 认 为 , 果 患 者 如 在 动 脉 瘤 破 裂 前 生 活 能 自理 , 出 血 后 2 在 4h来 院 , 没
率 , 以具 体结论 尚需 长 期 随访 观 察 。脑 血 管造 影 检 所 查 非 常必 要 , 对 于老 年 人 , 血 管 造 影 随访 是 个 问 但 脑 题。
M 。 o
麓r T
篙=
2 :
clgn 13 aetw h ut e ir r i aer m : r 一 oi 4 ptn i p r tc n lnu ss a i i2 i s t r u dn aa a n y a n r ld g s g us n aer mO l-- ̄Ln 053 e e i , r p, d nu s C snJ ac , 0, 6 b e n b o a y Cuo[] ., . e2 i - - t 6 4 8) 8 817 8 R 09 - . []9 4F ( i ,A

最新脊髓损伤感觉运动定位平面

最新脊髓损伤感觉运动定位平面

脊髓损伤感觉运动定位平面感觉:颈2:枕骨粗隆,颈3:锁骨上窝,颈4:肩锁关节的顶部,颈5:肘前窝外侧,颈6:拇指近节背侧皮肤,颈7:中指近节背侧皮肤,颈8:小指近节背侧皮肤,胸1:肘前窝内侧,胸2:腋窝顶部,胸3:第三肋间,胸4:第四肋间(乳线),胸5:第五肋间(胸4与胸6的中点),胸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胸7:第七肋间(胸6与胸8的中点),胸8:第八肋间(胸6与胸10的中点),胸9:第九肋间(胸8与胸10的中点),胸10:第十肋间(脐),胸11:第十一肋间(胸10与12的中点),胸12:腹股沟韧带的中点,腰1:胸12与腰2 的中点,腰2:大腿前中部,腰3:股骨内髁,腰4:内踝,腰5:第三跖趾关节足背侧,骶1:足跟外侧,骶2:腘窝中点,骶3:坐骨结节,骶4-5:肛门周围。

运动:颈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颈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可短肌),颈7:伸肘肌(肱三头肌),颈8:中指屈肌(指深屈肌),胸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腰2:屈髋肌(髂腰肌),腰3:伸膝肌(股四头肌),腰4:踝背屈肌(胫前肌),腰5:长伸趾肌(踇长伸肌),骶1:踝跖屈肌(比目鱼肌及腓肠肌)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咏史饮酒·其五作者:左思【魏晋】作者:陶渊明【魏晋】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临床路径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路径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路径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7-18T01:21:19.960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3月第5期作者:江央曲忠[导读] 目的:本次课题主要针对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在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使用不同临床护理路径江央曲忠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盐城 224006 )摘要:目的:本次课题主要针对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在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使用不同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至5月进行其主体水损伤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为88名,按照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意愿将他们开展分组讨论,常规组的病人选择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操作。

研究组的病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康复护理操作,然后针对他们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研究组的病人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都明显比常规组病人要短,从术后三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来看,表现为具体评分数值明显高于常规组的病人,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球的病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为脊柱脊椎损伤的病人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操作时,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可以再加快术后康复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脊柱脊椎损伤;临床护理路径;康复护理脊柱损伤一般都是因为交通事故以及严重跌倒等外界因素而导致的,对病人的肢体功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早期进行康复,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所以对他们开展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操作具有很高的必要性,本次课题主要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课题在研究期间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进入我院进行脊柱脊髓损伤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的病人在进入到我院开展临床疾病治疗操作之前,医疗工作者均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且确诊为脊柱脊髓损伤疾病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案,除了该疾病之外重要脏器功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

脊髓损伤感觉运动定位平面.(精选)

脊髓损伤感觉运动定位平面.(精选)

脊髓损伤感觉运动定位平面
感觉:颈2:枕骨粗隆,颈3:锁骨上窝,颈4:肩锁关节的顶部,颈5:肘前窝外侧,颈6:拇指近节背侧皮肤,颈7:中指近节背侧皮肤,颈8:小指近节背侧皮肤,胸1:肘前窝内侧,胸2:腋窝顶部,胸3:第三肋间,胸4:第四肋间(乳线),胸5:第五肋间(胸4与胸6的中点),胸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胸7:第七肋间(胸6与胸8的中点),胸8:第八肋间(胸6与胸10
的中点),胸9:第九肋间(胸8与胸10的中点),胸10:第十肋间(脐),胸11:第十一肋间(胸10与12的中点),胸12:腹股沟韧带的中点,腰1:胸12与腰2 的中点,腰2:大腿前中部,腰3:股骨内髁,腰4:内踝,腰5:第三跖趾关节足背侧,骶1:足跟外侧,骶2:腘窝中点,骶3:坐骨结节,骶4-5:肛门周围。

运动:颈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颈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可短肌),颈7:伸肘肌(肱三头肌),颈8:中指屈肌(指深屈肌),胸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腰2:屈髋肌(髂腰肌),腰3:伸膝肌(股四头肌),腰4:踝背屈肌(胫前肌),腰5:长伸趾肌(踇长伸肌),骶1:踝跖屈肌(比目鱼肌及腓肠肌)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word.。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摘要:目的分析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路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康复治疗路径,对所选患者治疗前后的脊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焦虑评分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脊髓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脊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分析;康复治疗路径脊柱脊髓损伤是常见骨科疾病之一,通常是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外界物理撞击导致。

脊髓损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轻者劳动能力丧失,重者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注重其康复治疗[1]。

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分析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路径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所选患者均为腰、胸、骶段部分脊柱损伤,且为胸、腰水平脊髓损伤、马尾神经损伤,所选患者均有脊柱脊髓病史,存在大小便功能障碍、肢体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症状。

排除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伴随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脑外伤患者、骨盆骨折患者、肺部感染患者、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等。

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最大为62岁,最小为27岁,年龄均值为(39.12±4.23)岁。

1.2治疗方法所选患者均实施康复治疗路径:①急性期康复治疗。

这一阶段治疗的关键在于骨折部位回位、神经减压、建立脊柱稳定性、药物治疗。

为实现这些康复治疗目的,具体路径如下:饮食方面需要对进食量进行控制,确保营养充足,注重患者吸收,避免胀气不消化等现象出现。

在体位方面应尽量选择侧卧位或平卧位。

脊髓损伤诊疗指南

脊髓损伤诊疗指南

脊髓损伤诊疗指南脊髓损伤诊疗指南【病史采集】1.外伤情况:明确受伤机理、暴力类型和作用部位,患者受伤时的体位和姿势。

2.脊髓损伤症状: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的类型和程度,是伤后立即出现,还是逐渐出现,与伤员搬运过程有无关系。

3.有无颅脑、内脏等合并伤。

4.伤后抢救治疗及效果。

5.既往有无脊柱外伤、畸形和炎症病史,有无脊柱、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有无休克、呼吸困难和生命体征变化。

开放性火器伤是否合并颈、胸、腹的大血管损伤和内脏损伤。

2.局部检查:脊柱受伤部位有无肿胀、压痛、移位、畸形。

开放创口部位、形状,有无脊髓组织外溢和脑脊液外漏,创口内有无异物残留。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运动、感觉、反射、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等。

【辅助检查】1.脊柱X线摄片:应常规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拍双侧斜位片。

第1~2颈椎应摄张口位片。

明确脊柱骨折的类型、部位;椎体压缩、移位程度;有无骨片突入椎管;有无椎间隙狭窄等改变。

2.脊柱CT和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情况。

3.腰椎穿刺:常规脑脊液检查有无出血;Queckenstedt压颈试验判断椎管是否受阻;碘造影显示受阻部位、程度和类型。

4.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有助判断脊髓损伤程度,评估脊髓功能的恢复。

【诊断】1.脊柱外伤病史。

2.伤后立即或逐渐出现肢体瘫痪,受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障碍及尿潴留等。

3.脊柱受伤处软组织局部肿胀、压痛和畸形。

开放创口可见脊髓组织或脑脊液外溢。

4.神经系统检查提示脊髓功能损害。

对脊髓休克期患者,可通过H反射试验、体感诱发电位、前庭脊髓束传导试验来判断脊髓功能丧失是暂时性生理阻断抑或是解剖结构中断。

5.脊柱X线摄片、CT和MRI检查可显示脊柱有3~4级骨折脱位或椎体压缩和脊髓损伤(见附表)。

X线脊柱骨折程度与脊髓损伤的关系分级骨折移位椎体压缩脊髓损伤Ⅰ级移位<椎体前后位1/4 前缘小骨片撕脱少见Ⅱ级移位<椎体前后位1/2 累及椎体上半部少见Ⅲ级移位<椎体前后位3/4 累及椎体下缘,骨片后移多见Ⅳ级移位>椎体前后位3/4 椎体碎裂,骨片突入椎管极多见6.腰穿脑脊液血性,Queckenstedt压颈试验提示椎管梗阻。

脊髓损伤平面图水平图

脊髓损伤平面图水平图

脊髓损伤平面图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面C6—拇指C7—中指C8—小指T1—肘前窝的尺侧面T2—腋窝T3—第三肋间T4—第四肋间(乳线)T5—第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T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T7—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T8—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T9—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T10—第十肋间(肚脐水平)T11—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之间)T12—腹股沟韧带中部L1—T12与L2之间上1/3处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上髁L4—内踝L5—足背第三柘关节S1—足跟外侧S2—掴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痛觉,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3、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C1—C3:颈肌C4:膈肌和斜方肌C5:三角肌、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C7三头肌和指总伸肌C8:指总屈肌T1:手内动肌(指手的小肌群)T2至T12:肋间肌T7—L1:腹肌L2:髂腰肌、股内收肌L3:股四头肌L4:内侧帼绳肌、胫前肌L5:外侧帼绳肌、胫后肌、腓骨肌S1:趾总伸肌、足拇伸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S2:趾总屈肌、足拇屈肌S2,3,4:膀胱与直肠下段确定运动平面主要检查下列肌肉:C5—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C7—伸肘肌(肱三头肌)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L2—屈髋肌(髂腰肌)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L5—长伸趾肌(趾长伸肌)S1—踝柘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运动检查:选择项目—(1)膈肌(2)三角肌(3)外侧掴绳肌。

于是,渴望一种懂得,可以一眼洞穿你所有清寂的薄凉。

是恰好的温度,闪耀着阳光的味道,柔软又美好。

那么这一路上的爱恨欢愁也就有了归宿,以后的日子,既便是山长水远,也都会坦然面对,给尘世以最初的温柔。

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

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
20
不用步行设备、支具和身体上的帮助. 步行10 米
表l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 )
5
在平行杠内走动, 需要支具,但不需要接触身体的帮助,步行10 米
6
利用助行器步行, 需要支具和一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米
7
利用两个拐杖步行, 需要支具和一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米
8
利用助行器步行, 不需要支具, 但需要一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米
9
利用助行器步行, 播要支具, 不需要给予接触具和一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 米
11
利用两个拐杖步行, 不需要支具, 需要一个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 米
12
利用两个拐杖步行, 需要支具, 不需要接触身体的帮助,步行10米
13
利用助行器步行, 不需要支具和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米
14
利用一根手杖或拐杖步行, 不需要支具, 需要一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米
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
级别
标准
0
不能站和/或参加辅助下的步行
1
在平行杠内走动, 需要支具和两个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距离小于10 米
2
在平行杠内走动, 需要支具和两个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米
3
在平行杠内走动, 需要支具和一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步行10米
4
在平行杠内走动, 不需要支具, 但需要一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步行10米
15
利用一根手杖或拐杖步行, 擂要支具. 不需要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米
16
利用两个拐杖步行, 不需要支具和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 米,
17
不用步行设备, 不需要支具. 需要一人给予接触身体的帮助, 步行10 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脊髓损伤(不完全性)的患者。

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痿病(TCD编码: WB44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ICD-10编码为:T09.3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西医诊断:参照2011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定的《脊髓损伤功能分类标准》,简称“ASIA”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痿病(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诊疗方案”。

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常见证侯:
(1)瘀血阻络证
(2)气虚血瘀证
(3)脾胃虚弱证
(4)肝肾亏虚证
(5)气血两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痿病(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痿病(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2.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外科或内科治疗后直接进入康复机构首次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临床路径:完全性脊髓损伤、由肿瘤、结核等引起的脊髓损伤、合并重度感染、重度昏迷等。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便常规+潜血
(4)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
(5)胸部正位X线片、损伤部位相关的脊柱X片。

(6)心电图
(7)泌尿系B超或彩超、残余尿测定
(8)双下肢血管彩超
(9)盆底肌生物反馈。

(10)康复评定项目:
①根据ASIA修订的SCI神经功能分级。

②运动评分(motor score,MS)评定运动功能。

③ASIA的感觉指数评分(sensory index score,SIS)评定感觉功能。

④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⑤24小时排尿日记、导尿评分(脊髓损伤诊疗方案临床验证CRF表提供)评定膀胱功能。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中段尿培养、损伤部位相关的脊柱CT或MRI、尿流动力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静脉肾盂摄影、24小时肌酐清除率、心肌酶谱等。

(八)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
(1)功能训练:包括肌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辅助器械的运用等。

(2)针灸治疗:包括针刺疗法、灸法等。

(3)推拿治疗:根据分期辨证选用手法。

(4)物理因子疗法:包括电疗(低频、中频、高频)、磁疗、热疗、离子导入、多功能灸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等。

(5)传统功法:八段锦、轮椅太极、“以宗健脊十八法”健脊体操等。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瘀血阻络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2)气虚血瘀证: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3)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4)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养阴填精
(5)气血两虚证:健脾益胃,益气养血
3.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心理治疗、穴位注射、药物熏洗等。

4. 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针对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压疮、尿路感染等常见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

具体治疗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5.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肢体痿弱好转,症状改善,或ASIA评分有提高。

2.日常生活能力(穿衣、进食、转移、行走等)改善。

3.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控制。

4.回归家庭或社区的条件已成熟。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康复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或出现严重合并症,导致住院时
间延长,费用增加,严重者可退出本路径。

2.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因患者不配合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该路径。

4.进入路径的患者虽然经过急性期抢救已病情平稳,但仍然存在脊髓压迫症状,病情较重,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二、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恢复期(ICD-10:T09.30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