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醛和酮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醛和酮PPT演示课件

醛和酮PPT演示课件
(2)羰基化合物是极性化合物。
13
(二)醛、酮的物理性质
1、状:常温下,甲醛是气体,低、中级醛、酮是液体, 高级醛、酮是固体。
2、味:低级醛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低级酮有特殊气味, 中级醛、酮有果香味。
3、沸点:醛、酮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和醚高,而 比分子量相近的醇低。
4、溶解性:低级脂肪醛、酮易溶于水,其他醛、酮的 水溶性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弱,高级醛、酮和 芳香族醛、酮不溶于水。醛、酮能溶于乙醇、 乙醚等有机溶剂。
且垂直于σ键所在的平面。
12
问题:
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都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组成,它们在极性方面会有区别吗?
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碳原子大,羰基中π键的电 子云偏向于氧原子方面,使得羰基发生极化,羰基碳原 子就带有部分正电荷,而氧原子则带有部分负电荷。
羰基极化的情形:
δ+
δ—
CO
结论: (1)碳氧双键是一个极性不饱和键。
R—C—H + HCN O
H2O/HOH
α—羟基腈
α—羟基酸
18
(2)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醛、脂肪族甲基酮 、低级环酮 + 过量NaHSO3饱和 溶液作用,生成α—羟基磺酸钠。
R—C—H + HSO3Na O
R—CH—SO3Na
OH
α—羟基磺酸钠
α—羟基磺酸钠不溶于饱和NaHSO3溶液而呈白色结晶析出。
CH2 + N2
但该还原法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当分 子中含有对碱敏感的基团时,不能使用这种还原法。
36
5、 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
不含α-H 的醛在浓碱作用下,一分子醛被氧化成羧酸, 一分子醛被还原成醇,该反应称为Cannizzaro反应。

高中化学醛酮的教案

高中化学醛酮的教案

高中化学醛酮的教案
主题:醛和酮
目标:
1. 理解醛和酮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 掌握醛和酮的命名规则;
3. 掌握醛和酮的制备方法;
4. 熟练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
1. 醛和酮的概念及区别;
2. 醛和酮的结构特点;
3.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4.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5. 醛和酮的命名规则;
6. 醛和酮的制备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简单介绍醛和酮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醛和酮的基本特点。

二、讲解
1. 醛和酮的结构与特点;
2.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3.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三、练习
1. 学生进行醛和酮的命名练习;
2. 学生进行醛和酮的制备方法练习。

四、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五、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加深对醛和酮知识的理解。

六、反馈
下节课开始前,进行本节教学内容的复习和学生答疑解惑。

教学资源:
1. 教材、课件;
2. 实验仪器;
3. 相关化学试剂。

评估方式: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实验实际操作能力。

高中化学《醛和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醛和酮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设疑引入】复习乙醇的催化氧化和倾听,思考乙醛被空气中氧气的氧化,那么乙 通过学过的醇 醛能否转化为乙醇,乙醛能否被其 醛、酸的转化 他氧化剂氧化?引入对醛酮化学性 引发学生的求 质的学习。

【板书】三、醛酮的化学性质知欲望。

【过渡】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以乙醛、丙酮为例,分析其官能团,下面我们一起推断一下这样的分子结构会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板书] 1.羰基的加成反应【引导分析】醛和酮分子中都存在着官能团 ------ 羰基,官能团中C 原子 有没有饱和?可能发生哪些反应?与什么试剂反应?请分析一下羰基与 HCN 加成时,为什么加成产物是?【投影】羰基与极性试剂加成规律:(R ,)H (R ,H )+-+-C O + A BC O RB【指出】羰基与 HCN 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增长碳链。

加成原理是醛和酮结构中带正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负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结 学生练习应用 构中带负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正荷 电子对偏移的 的原子或原子团。

知识分析羰基加成反应规律 有利于学生对 反应产物的判断。

参考羰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规律,写出乙醛与 HCN 、NH 3、CH 3CHO 加成反应的产 物。

A【讲解】醛酮的羰基还可以和氢气发写出乙醛、丙酮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

CH 3CHO + H 2CH 3CH 2OH+ H 2CH 3CHOHCH 3投影学生的书写情况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 【板书】2.还原反应使学生能从结 构分析转化为反应分析,体 C=O 双键中一条价键断后,两个 H 会化学键的断 原子分别加成到断键的 C 原子上和 裂与反应类型O 原子上。

的关系。

让学生建 立运动观,并以此形成的运 动观使学生更 好的了解化学 反应实质,从 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问]乙醛除了能发生加成反应外, 2C3222这样的结构还能发生什么反应,哪 个价键会发生断裂,被怎样的物质 攻ft 才会发生断裂?易被氧化,在点燃的条件下,乙醛 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醛 酮》 教学设计

《醛 酮》 教学设计

《醛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醛和酮的定义、官能团结构及名称。

(2)学生能够掌握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并能正确书写简单醛酮的同分异构体。

(3)理解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包括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能熟练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醛和酮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

(2)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2、教学难点(1)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

(2)醛的氧化反应的条件和产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醛和酮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质。

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化学性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有醛和酮结构的物质,如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丙酮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醛和酮。

2、讲授新课(1)醛和酮的定义及结构①结合多媒体展示醛和酮的分子结构模型,讲解醛和酮的定义。

醛是指分子中含有醛基(—CHO)的有机化合物,酮是指分子中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

②强调醛基和羰基的结构特点,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①以简单的醛和酮为例,如丙醛和丙酮,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同分异构现象。

②讲解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规律,让学生练习书写丁醛和丁酮的同分异构体。

(3)醛和酮的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a 以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为例,讲解加成反应的原理和反应条件。

高中化学 醛和酮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醛和酮  教学设计

醛和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

由于醛基很活泼,不仅可以与醇相互转化还可以氧化为羧酸,是各种含氧衍生物相互转化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整个有机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在第二节“醇和酚”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乙醇的氧化反应引出醛和酮的结构,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完善。

醛和酮的加氢反应,醛的氧化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将醇、醛、羧酸联系起来,体现了本节内容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甲醛的毒性、糖类相关内容的呈现,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STS原则。

二、学情分析由于在选修2中,已经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虽然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进一步认识其性质和用途,但是由于上节课对醇和酚的学习,学生对乙醇地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已经有所了解,对醛和酮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醇的催化氧化、相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学习更是方便了学生对醛、酮知识的建构。

并且通过分组探究实验学生也能比较轻松的得出乙醛的化学性质。

只是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较大,需要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并进行相关记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醛和酮的物理性质、用途和危害。

(2)掌握醛和的结构式、官能团的书写、主要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通过相关实验操作,培养科学探究的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醛和酮的危害的了解,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生活。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醛的氧化五、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探究六、教学过程【导课】提出问题:为什么宿醉后会呕吐、头昏头痛?(通过日常生活熟悉而困惑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播放视频:酒精在人体内体发生的化学反应(解密宿醉,引出乙醛)复习旧知,推进新课:书写乙醇、2—丙醇催化氧化的方程式(通过复习醇的催化氧化初步了解醛酮的结构,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一、醛和酮的结构、分类】1、结构:官能团:醛 -CHO 酮: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C n H2n O2、分类(1)按官能团数目:一元醛/酮、二元醛/酮、多元醛/酮(2)按烃基数目:脂肪醛/酮、芳香醛/酮3、常见的醛和酮的结构及物理性质(状态、溶解度、毒性)甲醛: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和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醛和酮教学设计

醛和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初步建立起根椐结构预测反应类型的一般思路,学会预测、演绎的学习方法。

了解醛和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理解饱和一元醛、酮与氢气、氢氰酸、氨及衍生物、醇所发生的加成反应,并能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有α—H的醛、酮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

理解醛、酮的加成反应(包括羟醛缩合反应)是增长有机物碳链的重要途径。

重点: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初步学会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来预测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难点:是醛和酮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反应方式;醛、酮的自身加成。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和迁移学习法:教学过程:(问题提出)请同学们探讨下列问题:1、醛和酮的结构中含有什么官能团?2、醛、酮的羰基能否发生加成反应?为什么?学生复习:醛、酮的官能团及结构式同学们思考:醛、酮的羰基能否发生加成反应?为什么?从新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交流探讨)(投影动画)醛、酮羰基的极性结构。

(投影动画)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断键位置(过渡)本节课只探讨羰基的加成反应(交流探讨)(投影动画)不饱和基团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历程;羰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示意图(交流探讨)几种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投影)教材78页表2—3-1前三部份(交流探讨)(投影)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师生分析:羰基是不饱和的极性结构学生探讨、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学生由动画回忆巩固:不饱和基团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历程;学生分析:羰基与极性试剂加成的方式(具体)学生思考:几种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归纳: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规律学生从羰基的加成历程来探讨: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引导学生从结构推导性质;初步建立由结构预测反应类型的思路探讨、学习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归纳、总结,进一步消化难点。

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初步了解有机合成中增(迁移应用)试写出乙醛与氢氰酸、氨及甲醇反应的产物及反应过程(投影)教材78页表2—3-1;三个反应历程(交流探讨)醛、酮的自身加成(讲解)醛、酮自身加成的产物分子中含羟基和醛基,所以也叫羟醛缩合反应(迁移应用)醛、酮自身加成反应的应用(迁移应用)醛、酮羰基能否与氢气加成呢?(投影动画)醛、酮与氢气反应的flash动画及加成示意图。

第十二章 醛和酮v3

第十二章 醛和酮v3

相当于羰基氧被氮所取代,形成亚胺(imine)
氨及其衍生物:
NH2-OH NH2-NH2 NH2-NH
羟氨 肼
苯肼
O2N NH2-NH
NO2
2,4 二硝基苯肼
O NH2-NH-C-NH2
氨基脲
可逆,经酸水解可得回醛酮; 常用来分离、提纯和鉴别醛酮 。
机理:
• RNH2 and YNH2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形成---
H OH
CN
羟胺
H2N NH2

H H
C
H

N NH2
H2N NH
NO2
O2N
2,4-二硝基苯肼
O
H
C N NH
NO2
H
O2N
2,4-二硝基苯腙
H
O
H2N NH C NH2
C N NH C NH2
氨基脲
H
缩氨脲
•反应条件:反应可用醋酸催化,增加羰基的活性;反应不可用强酸催化,减弱羰 基试剂的活性。
•反应通式及特点
2
3. 同碳二卤化物水解
CHCl2
+ H2O
Fe 95~100?
CHO +
2 HCl
C H 2 C H 3 2C l2 光
Br
Cl C CH3 Cl
-
OH H2O
Br
CO CH3 Br
4 苯环上的酰基化反应 (复习:)
O
R C Cl
酰氯


O
O
RCOC R
酸酐
AlCl3
O CR
AlCl3用量 :
• 用酰氯时,用量 > 1 eqv. • 用酸酐时,用量 > 2 eqv.

醛和酮(教案)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

醛和酮(教案)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

3.2醛和酮一、教学目标1.以乙醛为代表认识醛类物质的结构,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

2.比较醛与酮官能团的差异,能依据官能团预测同系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能列举醛类、酮类物质的重要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醛与酮结构与性质;2.乙醛的化学性质。

难点:乙醛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香水、香料、香精的图片【讲解】某一种天然香料或合成香料单独使用时,往往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香味。

但不同香料调和后,能形成具有宜人、稳定香韵的香精。

设计香精配方的过程叫调香,专门研制香精配方和调配的人员称为调香师,其具体工作有:设计香料配方、选择天然原料、评价香精产品和对香气进行质量监控,并对工艺进行改进等)。

调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化工知识基础并熟悉生产工艺。

许多醛、酮具有特殊的芳香味。

例如香荚兰豆的香气成分中含有香草醛,也称香兰素,常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原料,起到增香作用。

茉莉花香气中含有茉莉酮可用于制造化妆品。

【讲解】一、醛、酮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1.概念醛是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构成的化合物。

2.结构特点(1)醛的官能团为醛基,其中包含羰基和氢原子。

其结构简式为—CHO。

【展示】醛基的正确写法及错误写法【讲解】甲醛(HCHO)又名蚁醛,是最简单的醛,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35% ~40% 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它可以用于浸制生物标本,稀的甲醛水溶液还可以为种子消毒。

、【生】甲醛在1H­NMR谱图中有1种特征峰。

相当于含两个醛基。

【讲解】乙醛,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生】乙醛的结构式、官能团等。

酮的结构与性质【讲解】酮的概念: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官能团:羰基()。

通式:。

丙酮在1H­NMR谱图中有1种特征峰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的通式均为C n H2n O,相同碳原子数的醛与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如丙醛和丙酮。

醛酮教案 教学设计

醛酮教案 教学设计

醛、酮——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醛和酮在结构上的特点;醛和酮的命名与同分异构现象;2、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醛、酮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对环境及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

[课堂引入]——过量饮酒使人不适的原因?{板书}第三节醛和酮[引导]醛和酮有着重要应用,那醛和酮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学习一下醛和酮的结构。

[板书]一、常见的醛、酮1、醛和酮的分子结构与组成[展示]甲醛、乙醛、丙醛、丙酮、丁酮的球棍模型,[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识醛、酮的结构[过渡]醛、酮的命名原则与醇的命名相似。

[板书]2、醛酮的命名[学生活动]完成课本69页“知识支持”两种有机物的命名。

[板书]3、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例]C5H10O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提示]书写规律①碳骨架异构②官能团类别异构③官能团位置异构 [板书]4、常见的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学生活动]对照表格阅读课本P70页,并填表[过渡]自然界的醛、酮结构复杂,它们可能有哪些性质呢?[板书]二、醛酮的化学性质[过渡]醛和酮分子中都存在着官能团------羰基,官能团中C原子有没有饱和?[思考]:可能发生哪些反应?----加成反应。

[回顾]加成原理是醛和酮结构中带正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负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结构中带负电荷的部分加上了试剂中带正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板书]1、羰基的加成反应CHO和丙酮为例,试写出以下加成反应的方根据加成反应的原理,以CH3程式。

(1)与HCN的加成反应的加成反应(2)与NH3OH的加成反应(3) 与CH3[说明与氨的衍生物加成]甲醛有毒,就是分子中的羰基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引起人体中毒。

大学醛和酮的教案

大学醛和酮的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醛和酮的结构特点、性质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醛和酮的命名规则、结构表征方法(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

3. 熟悉醛和酮的制备方法、反应类型及其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1. 醛和酮的结构特点、性质。

2. 醛和酮的命名规则。

3. 醛和酮的制备方法及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1. 醛和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2. 醛和酮的缩合反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醛和酮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顾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物的性质。

二、醛和酮的结构特点1. 醛和酮的官能团:羰基(C=O)。

2. 醛和酮的结构特点:羰基碳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羰基的稳定性。

3. 醛和酮的空间效应。

三、醛和酮的命名1. 醛的命名:选择含有醛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编号从醛基开始,取代基按规定书写名称。

2. 酮的命名: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编号从离羰基最近的一端开始,标羰基的位置,取代基按规定书写名称。

四、醛和酮的结构表征1. 红外光谱: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现在1850~1700cm-1处,醛基在2715cm-1处有一个强度中等的尖峰。

2. 核磁共振:醛基质子特征吸收峰的化学位移值在9~10。

五、醛和酮的制备方法1. 羰基合成:烯烃醛化。

2. 从炔烃到醛酮:硼氢化-氧化(间接水化)。

3. 从芳烃到醛酮:Gattermann-Koch反应、PCC。

4. 从羧酸及其衍生物到醛酮(还原)。

第二课时一、醛和酮的反应类型1. 氧化反应: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过氧化氢或过氧酸、高锰酸钾和或硝酸等氧化剂的选取。

2. 缩合反应:醛和酮在干燥的氯化氢或浓硫酸作用下与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半缩醛和半缩酮,进一步生成缩醛或缩酮。

3. 增长碳链:羰基与氢氰酸在微量碱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羟基腈。

4. 鉴定和提纯:醛、脂肪族甲基酮和八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等与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反应生成-羟基磺酸钠,从而析出结晶。

《醛和酮教学》课件

《醛和酮教学》课件

醛和酮具有致癌性,长期接触可 能导致癌症
醛和酮具有挥发性,容易扩散到 空气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危害
醛和酮的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前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和 口罩等防护用品
操作过程中保持通风,避免吸入 有害气体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醛和酮,如有 接触应及时清洗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确 保安全无隐患
醛和酮的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眼镜和口 罩,避免直接接触
保持通风,避免长 时间接触
使用防护手套和防 护服,避免皮肤接 触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
醛和酮的应急处理方法
立即离开事故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
皮肤接触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后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酮的还原反应: 在催化剂作用下, 酮被还原为醇
反应条件:催化 剂、加热、加压 等
反应产物:醇
应用:合成有机 化合物、药物合 成等
氧化反应
酮的氧化反应: 酮在空气中可 以被氧化为羧

氧化剂:常用 的氧化剂包括 氧气、过氧化
氢等
反应条件:通 常在加热或光 照条件下进行
产物:酮的氧 化产物为羧酸, 如丙酮氧化为
亲核加成反应
反应类型:亲核加成反应
反应条件:碱性条件下
反应产物:加成产物
反应机理:亲核试剂进攻羰基碳,形成碳负离子,然后与亲核试剂结合生成加成 产物。
醛的亲电加成反应:醛与亲电试剂 (如HCN、H2O、HBr等)发生 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亲电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条件:醛的亲电加成反应 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以促进羰 基碳原子的亲核性。
醛的化学性质

醛和酮教学案

醛和酮教学案
A.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湿度并通风B.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
C.请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入住
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入住
4.由乙炔和乙醛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2.00%B.22.65%C.19.56%D.2.14%
C.苯甲醛 -CHOD.苯乙酮 -C-CH3
O
14.已知:RCH2COONa RCH3。今有X、Y两种有机物能发生如下转变,其关系如下图:
AC
X
B固体BD
先卤代,后水解
GFE
Y
HIJ
X的分子式为C5H10O2,J和X是同分异构体。只有Y、G、F、I能被新制Cu(OH)2氧化,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1)写出X、Y的结构简式:
(1)加成反应:(以乙醛为例)
CH3CHO+HCN→( )在有机合成中可用此反应增长碳链。
CH3CHO+NH3→( )
CH3CHO+CH3CH2OH→( )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Ⅰ.氧化反应:
银镜反应:
反应通式为:RCHO+Ag(NH3)2OH
特殊反应为:HCHO+Ag(NH3)2OH
和新配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高二化学导学案
课题
2-3-1醛和酮 糖类学案(一)
时间
2015/3/12
单位
安丘市第二中学
主备
李连祥
审核
刘建春
学习
目标
1.了解醛、酮的结构及存在
2.理解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糖类的知识
【学案导学】
知识点1:醛酮的组成、结构及命名

醛和酮ppt学习教程.pptx

醛和酮ppt学习教程.pptx

第7页/共102页
CH2
CH3 CH2
CO
(CH2)12
CHO CHO
3-甲基环十五酮(麝香酮)
1,2-萘二甲醛
3-methylcyclopentadcanone 1,2-naphthalene dicarbaldehyde
O CCH(CH3)2
2-甲基-1-环己基-1-丙酮 1-cyclohexyl-2-methyl-1-propanone
CH3 CH3
C
HCN
O
CH3
CH3 C OH
H2SO4
Δ
CN
CH3
CH3
CH3OH
CH2 C COOH
CH2 C COOCH3
H2O
α-甲基丙烯酸甲酯
第23页/共102页
②和Grignard试剂加成: ❖加成产物水解后生成醇。
C
δ-
O+R
δ+
MgX
Et2O
C
R H+,H2O R C OH
OMgX
第13页/共102页
⑤红外光谱: ❖C=O的伸缩振动在1750~1680cm-1处有一强吸收带,醛(1730cm-1)稍 高于酮(1715cm-1),当羰基与双键共轭时,吸收向低频方向位移。 ❖醛基的C—H键在2750 cm-1附近有一个非常特征的吸收峰。
第14页/共102页
❖乙醛的红外光谱:
1727 cm-1为C=O键的伸缩振动,2846 cm-1和2733 cm-1为醛基C—H键 的伸缩振动; 3001 cm-1为甲基C—H键的伸缩振动,1350 cm-1为甲基C—H键的弯曲 振动。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乙二醇和醛或酮作用生成环状缩醛或缩酮以保护羰基。

2.3.1醛和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3.1醛和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仪器操作:遵循设备说明书
5. 醛和酮的应用实例
-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分析
- 药物合成中的关键步骤
6. 醛和酮的知识拓展
- 生物体内醛和酮的作用
- 有机合成中的新型反应
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 科学探索的精神
板书设计应突出醛和酮的关键概念和性质,通过图示、流程图等形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同时,通过色彩、符号等艺术性元素,增加板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加成反应:羰基上的双键断裂,与其他原子或基团结合
- 缩合反应:两个羰基化合物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化合物
3. 醛和酮的鉴别方法
- 红外光谱:特定的吸收峰
- 核磁共振:特定的化学位移
- 化学反应:特定的反应特性
4.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 安全操作:防护装备的使用
- 准确称量:精确的计量和称量
- 溶液配制:正确的浓度和体积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醛和酮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
2. 醛和酮的鉴别方法。
难点:
1. 醛和酮化学性质的内在联系及应用。
2. 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及结果分析。
解决办法:
1. 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醛和酮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结构基础上掌握性质。
2. 针对鉴别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实验现象,从而突破难点。
情感升华:
结合醛和酮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醛和酮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醛和酮内容,强调醛和酮重点和难点。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案:醛_酮_糖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案:醛_酮_糖

第三节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3、了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三、教学难点醛的氧化反应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师: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醛一、乙醛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官能团:—CHO或(醛基)(展示乙醛的分子比例模型)【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回答】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板书】2.乙醛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

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进行比较。

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过渡】师: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板书】3.乙醛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设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学生活动】思考,描述乙烯和氢气加成时,是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个氢原子。

【追问】当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应如何进行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

催化剂【板书】CH3CHO + H2→CH3CH2OH师: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知,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12.2.4 傅-克酰基化反应
•芳烃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与酰卤或酸酐作用,
生成芳酮:
苯甲酰氯
二苯甲酮
• 该反应也是一个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傅-克酰基化反应历程:
加酸处理得酮
• 芳烃与直链卤烷发生烷基化反应,往往得到重排产
物,但酰基化反应没有重排现象:
• 酰基是间位定位基,甲基,甲氧基为邻对位取代基。 • 在AlCl3-Cu2Cl2催化剂下,芳烃与CO、HCl作用可在 环上引入一个甲酰基的产物,叫 伽特曼-科赫反应 。
半缩醛反应历程:
质子化
• 半缩醛在酸催化下,可以失去一分子水,形成一个 碳正离子,然后再与另一个醇作用,最后生成稳定的 缩醛:
例4:欧芬脑尔氧化法 (主要制酮):含有不饱和C=C
双键的醛氧化,需采取特殊催化剂,如:丙酮-异丙醇 铝(或叔丁醇铝)或三氧化铬-吡啶络合物作氧化剂达 到此目的。
羰基与羟基互换
例5:醇在适当的催化剂条件下脱去一分子氢,生成 醛酮。
• 该反应得到的产品纯度高,但为一吸热反应,工业上常 在脱氢的同时,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使生成的氢与氧结 合放出的热量供脱氢反应。这种方法叫氧化脱氢法。
补充1:完成下列转换
伽特曼-科赫反应
补充2:完成下列转换 傅-克酰基化反应
12.2.5 芳烃侧链的氧化 • 芳烃侧链上的-活泼易被氧化.
•控制条件可生成相应的芳醛和芳酮(注意选择适当的 催化剂)。
12.2.6 羰基合成 •烯烃与CO和H2在某些金属的羰基化合物催化下,与 110~200℃、10~20 MPa下,发生反应,生成多一个碳 原子的醛。
(注意:苯甲醛可以,但苯乙酮不与之反应)
反应历程(亚硫酸氢根离子为亲核试剂):
• 该反应是个可逆反应,常被用来分离和提纯某些羰 基化合物:
• -羟基磺酸钠与等摩尔的NaCN作用,则磺酸基可被氰 基取代,生成 -羟基腈,避免用有毒的氰化氢,产率也 比较高。
•(3)与醇加成
•将醛溶液在无水醇中通入HCl气体或其他无水强酸, 则在酸的催化下,醛能与一分子醇加成,生成半缩醛。 半缩醛不稳定,可以和另一分子醇进一步缩合,生成 缩醛:
12.2 醛酮的制法
12.2.1 醇的氧化和脱氢 • 伯醇和仲醇氧化或脱氢反应,可分别生成醛、酮。 例1:
例2:
OH
CH3CH2CHCH3
OH
CrO3 H2SO4 Na2Cr2O7
O CH3CH2CCH3
O
OH CHCH2CH3
H2SO4 H2CrO4
O CCH2CH3
例3:以三氧化铬和吡啶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制醛产率高:
(氰醇)
-
• CN-离子为强的亲核试剂,它与羰基的加成反应历程:
注意:由于氰化氢剧毒,易挥发。通常由氰化钠和无 机酸与醛(酮)溶液反应。pH值约为8有利于反应。
• 羟基腈是一类很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氰基-CN能 水解成羧基,能还原成氨基。 例如: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的合成:
丙酮氰醇 (78%)
—CHO 或
叫醛基。
12.1 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1)醛酮的结构
易受亲核试剂进攻, 发生亲核加成
sp2
甲醛的结构
羰基π电子云示意图
偶极矩 2.27D
偶极矩 2.85D
(2)醛酮的命名 (1) 脂肪族醛酮命名: 以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支链作为取代基,主链中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羰基 的一端开始(酮需要标明位次):
醛酮沸点与烷烃沸点的比较
• 由于羰基是个极性基团,分子间偶极的静电引力比 较大,所以醛酮的沸点一般比相对分子量的非极性化 合物(如烃类)高。
• 低级醛酮易溶于水,醛酮都能溶于水。丙酮能溶解 很多有机化合物,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醛酮的红外光谱
• 羰基化合物在1680~1850cm-1处有一个强的羰基伸缩 振动吸收峰。醛基C-H在2720cm-1处有尖锐的特征吸 收峰。
12.2.2 炔烃水合 • 主要生产乙醛。 •在汞盐催化下,生成羰基化合物,除乙炔外,其他炔 烃水合均生成酮:
例1:
例2:
12.2.3 同碳二卤化物水解 • 生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该法主要制备芳香族醛酮 (因为芳环侧链上-容易被卤化。) 例1:
例2:
补充: •用甲苯及其他必要的有机、无机试剂合成:
例1:乙醛的红外光谱
1
2
• 羰基若与邻近基团发生共轭,则吸收频率降低: 例2:苯乙酮的红外光谱
12.4 醛酮的化学性质 12.4.1 加成反应 • 烯烃的加成一般为亲电加成; • 醛酮的加成为亲核加成,易于HCN、NaHSO3、ROH、 RMgX等发生亲核加性溶液中反 应变慢: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制作人:朱凤霞
淮阴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2013年03月
第十二章 醛和酮
Chapter 12
本章目录
第一节 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第二节 醛、酮的制法 第三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 第五节 重要的醛和酮 第六节 核磁共振谱
醛和酮均含有羰基官能团: 羰基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的叫醛:
• 羰基合成的原料多采用双键在链端的-烯烃,其产 物以直链醛为主(直:支 = 4:1)。
12.3 醛酮的物理性质
• 室温下,甲醛为气体, 12 个 碳 原 子 以 下 的 醛 酮 为液体,高级醛酮为固 体。 • 低级醛有刺鼻的气味, 中 级 醛 ( C8~C13 ) 则 有 果香。 •低级醛酮的沸点比相对 分子量相近的醇低。 (分子间无氢键)。
-甲基丙烯酸甲酯(90%)
• 第二步包含:水解、酯化和脱水等反应。
伽特曼-科赫反应
氯甲基化反应
(2)与亚硫酸氢钠加成
• 醛和脂肪族甲基酮(或七元环以下的环酮P285)与
之反应,生成 -羟基磺酸钠
在酸碱下可逆反应,分离提纯
• -羟基磺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将
醛酮与过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混合在一起,醛和 甲基酮很快会有结晶析出。可以此来鉴别醛酮。
• 也可用希腊字母表示靠近羰基的碳原子,其次为、 、…...
例如:
(2)芳香醛、酮的命名,常将脂链作为主链,芳环为取 代基:
(3) 比较简单的酮还常用羰基两边烃基的名称来命名:
(4) 二元酮命名时,两个羰基的位置除可用数字标明外, 也可用、、…表示它们的相对位置, 表示两个羰 基相邻, 表示两个羰基相隔一个碳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