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及答案和历年中考.
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2苟得:苟且取得。
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3辟:同“避”。
(4如使:如果,假使。
(5几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
“者”这里指代办法。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不单,不仅。
是,这。
(9丧:丧失(10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
尔,助词。
(11蹴(尔而与之:蹴,践踏。
《鱼我所欲也》节选阅读答案与翻译
《鱼我所欲也》节选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鱼我所欲也》节选阅读答案与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及答案和历年中考真题
鱼我所欲也【作者】【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2)苟得:苟且取得。
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3)辟:同“避”。
(4)如使:如果,假使。
(5)几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
“者”这里指代办法。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不单,不仅。
是,这。
(9)丧:丧失(10)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
尔,助词。
(11)蹴(尔而与之):蹴,践踏。
(12)不屑:认为不值得。
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万钟:丰厚的俸禄。
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
辩,同“辨”。
(14)于我何加焉: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于,对。
何,什么。
益,好处。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含答案)甲】我所欲的是鱼和熊掌,但不能同时得到,所以选择舍弃鱼而取熊掌。
我所欲的是生和义,但也不能同时得到,所以选择舍弃生而取义。
生虽然是我所欲,但我的追求不仅仅是生存,所以不会为了苟且而放弃追求。
死虽然是我所恶,但我所恶的不仅仅是死亡,所以会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危险。
因此,我的所欲中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我的所恶中也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
这不仅是贤者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只是贤者能够坚守这个原则而已。
乙】XXX说:"在万事中,没有什么比义更重要。
如果我问你:'我给你冠履,但要你失去手足,你愿意吗?'你肯定不愿意,因为冠履不如手足重要。
再问你:'我给你天下,但要你牺牲自己的生命,你愿意吗?'你也肯定不愿意,因为天下不如生命重要。
如果为了一句话而互相残杀,那么义就比生命更重要。
所以说:'在万事中,没有什么比义更重要。
'"1.选B,因为"A"中的"苟"和"C"中的"恶"用法不同,"B"中的"书"和"观"用法不同,而"D"中的"观"和例句中的"观"用法不同。
2."辟"通"避",意为躲避。
3.选D,因为例句中的"之"和D中的"意"都是代词,指代前面的名词。
4.(1)不仅贤者有这样的想法,每个人都有。
(2)在万事中,没有什么比正义更重要。
5.甲文和乙文都用比喻来阐述观点,但甲文的比喻是舍鱼取熊掌和舍生取义,而XXX的比喻是冠履不如手足和天下不如生命。
6."义"的内涵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坚持这个观点,因为正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19《鱼我所欲也》释词默写翻译练习
====19《鱼我所欲也》释词默写翻译练习(一)文言词语听写及释词。
鱼,我所欲(想要,意为“喜爱的东西”)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正义或仁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超过、厉害)于(比)生者,故不为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即只顾眼前利益,得过且过的活着)也;死亦我所恶(厌恶,与“欲”相反),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祸患,灾难)有所不辟(通“避”,躲避)也。
如使(假如,假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能够用来)得生者何不用也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有不用也,由是(按照这种方法)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动词,做)也。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不仅仅)贤者有是(指示代词。
这个,这样)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不丢掉)耳(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吆喝着)而与(给予)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用脚踢)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万钟则不辨(通“辨”,辨别)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有什么益处。
加,增加,带来好处)焉!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我与(通“欤”,语气助词,表示反问,吗)?乡(通“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wéi,动词,接受)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亦不可以已(停止,放弃)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心愿。
这里指天性,天良;即本性,“良心”)。
(二)理解默写。
1、用比喻来提出的中心观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含有“不苟且偷生,而要视死如归”的句子: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翻译练习题及答案一、常识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是学派的代表人物。
本文选《》,该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
二、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一箪食( )一豆羹( )蹴尔( )勿丧( )( )苟得( )所恶( )不屑( )不为苟得( )为宫室之美( )三、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通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通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通四、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得二者不可得兼( ) 则弗得则死 ( )得之则生 ( ) 则凡可以得生者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万钟则不辩礼义 ( )而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于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为宫室之美为之( ) 呼尔而与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何不为也( )五、解释句中加点的(1)二者不可得兼(2)故不为苟得也(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4)贤者能勿丧耳(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6)此之谓失其本心六、译(1)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5)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所欲熊掌,亦我所欲(比喻论证)(论点)生、义不可兼1、正面阐述人们能够“舍生取义”的道理得,舍生取义2、反面指出不贪生、不避死之心,人皆有之3、举例说明不舍礼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4、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谓之失其本心运用对比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文段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或占有),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所以)不为.(做)苟得..(苟且偷生)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祸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人之所欲.(想要)莫甚于..(比… …更重要)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不仅)贤者有是.(这个,这样)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不丢掉)耳。
一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筐)食,一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吆喝着)而与.(给)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用脚踢)尔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与之,乞人不屑..(高位厚禄)..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
万钟则不辩.(同“辨”,辨别)礼义而受之,万钟于.(对)我何加..(有什么好处)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所识穷乏者得.(同“德”,感激)我与.(同“欤”,语气助词)?乡.(同“向”,从前)为.(为了)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这样看来)亦不可以已.(停止,放弃)乎?此之谓.(叫)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一、一词多义:1.与⑴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⑵呼尔而与之(给)2.而⑴蹴尔而与之(表修饰)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⑶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表并列)3.于⑴所欲有甚于生者(比)⑵万钟于我何加焉(对)4.是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个,这样)⑵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看来)5.得⑴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6.为⑴乡为身死而不受(wèi为了)⑵今为宫室之美为.之(wéi做,接受)⑶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wéi做,接受)二、通假字1.“辟”通“避”,躲避。
第9课《鱼我所欲也》-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第9课《鱼我所欲也》经典练习基础知识积累1.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踩踏)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立/天下之正位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的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
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充满节奏感,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
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
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
D.“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
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人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证正题做好了铺垫。
B.文中能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C.作者以浅显的类比、严谨的说理,阐述了“生”与“义”的关系,指出“道义”不是高于“生命”。
7.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 课文 翻译 文言现象 习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只有放弃鱼而选择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牺牲生命而选择正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手段不可用的呢?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有什么不可用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通过某种方法就能保全生命却不采用;通过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却不采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那是因为他们想要的,有胜过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箪(dān)食,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生存下去,得不到就会死亡。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高官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初中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何为大丈夫》比较阅读答案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何为大丈夫》比较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我想要的鱼”(节选)和“什么是大丈夫”,完成问题1到5。
(总共14分)[一篇课文]如果你吃了一片米饭和一碗豆汤,你会活下来,如果你吃了就会死。
召唤别人,走在路上的人会得到它;至于cuer,乞丐不屑读《我也想要鱼》(节选)和《什么是大丈夫》1~5问题(总计)14(分钟)【甲文】如果你吃了一块米饭和一个豆汤,你会活着,如果你得到它就会死去。
召唤别人,走在路上的人会得到它;乞丐鄙视奎尔和他。
万忠接受了它,却没有为礼义争论。
万忠怎么能给我添砖加瓦!因为宫殿的美丽和对妻妾的崇拜,我知道贫穷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现在,认识我的穷人可以不受痛苦地死去:这也是不可能的吗?这叫做失去初衷。
【乙文】景春说:“公孙燕和张毅是真诚的①大丈夫?一旦愤怒,王子们就会恐惧,生活在和平之中,把世界消灭②”孟子说:“你怎么能做到③大丈夫?儿子没学礼仪?丈夫的王冠④父亲命令道:;女人的婚姻也是由她的母亲决定的。
她走到送货上门说:‘如果你去了一个女人的家,你必须尊重并放弃。
这不是违反主人的命令!’妾妇之道,也是顺之道。
广泛生活在世界各地⑤在世界上确立正确的地位⑥走世界之路⑦达到目的⑧人民呢⑨属于如果你没有成功,就走自己的路。
财富不能放荡⑩,贫穷不能移动(),强大而不屈:这被称为伟大的丈夫。
”(孟子)·(滕文公二世)注释:①岂不诚:难道不是②熄:战火熄灭,指太平无事③焉得为:哪能算④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⑤广居:宽大的房子,这里指“仁”⑥正面位置:正确的位置,这里指的是“典礼”大道:大路,比喻“义”⑧成功:能实现理想⑨作者:沿着大道走⑩性别:困惑(11)行动:改变道德。
1.解释下面的单词。
( 2(分钟)(一)行道之人:(2)何家燕:(三)得我:(4)无意冒犯,大师:(五)不能屈:二.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鱼我所欲也》的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想要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舍弃/ 选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
大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想要的,(我)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超过/ 比/ 苟且偷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亡是我厌恶的,(我)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厌恶/ 祸患,灾难/通“避”,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如人们想要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用呢?假如,假使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如人们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能做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采取这种手段就能生存但有的人不采用,通过这种方法就能躲避祸患但有的人却不去做。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因此(人们)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不丢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生存,得不到就会死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人不会接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给他,乞讨的人也不屑于接受。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有些人看到)高位厚禄就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指高位厚禄/ 通“辨”,辨别万钟于我何加焉!高位厚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益处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侍奉/ 通“德”,感激/ 通“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通“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同,意思为:(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意思为:(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意思为:。
同,意思为:(4)乡.为身死而不受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今义:动词,表示答应的词(2)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今义:增加;增长3其他重点实词(1)生,亦我所欲.也欲:(2)故.不为苟得..也故:苟得:(3)死亦我所恶.恶:(4)故患.有所不辟也患:(5)贤者能勿丧.耳丧:(6)蹴.尔而与之蹴:(7)乞人不屑..焉何加:..也不屑:(8)万钟于我何加(9)是亦不可以已.乎已:(10)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4.一词多义(1)得①二者不可得.兼②未有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2)奉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③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二、文言虚词1.之①呼尔而与之.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为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②今为.官室之.美为之3.于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②万钟于.我何加焉4.而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蹴尔而.与之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则①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②得之则.生,弗得则死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三、翻译句子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四、问题探究1.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2.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3你怎样理解“义”?请选取两位我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简单叙述其事迹。
五、理解性默写1在极端情况下,面对“生”和“义”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孟子提出了他的主张:;。
,。
2孟子认为人不肯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原文及译文赏析《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2)鱼,我所欲也:鱼是我喜欢的东西。
欲,想要,喜欢。
(3)熊掌:熊的脚掌,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食品。
(4)二者不可得兼: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
可得,同义词复用,能。
兼,同时得到。
(5)者也:语气词复用,与“也”相同。
(6)生,亦我所欲也:生命是我需要的。
亦,这里同“固”,本来。
(7)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8)舍生而取义者也:(我宁愿)舍弃生命而去求得义。
而,连词,并列关系。
(9)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者,“所欲”是主语,“有”是谓语,“甚于生者”是宾语。
于,介词,比。
(10)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干苟且偷生(的事)。
苟得,苟且偷生的意思。
(11)死亦我所恶:死本来是我厌恶的。
恶,讨厌,不喜欢。
(12)故患有所不避也:所以,祸害中有我不该躲避的。
患,祸害。
有所不避,有不该躲避的祸害。
所,代“不避”的祸害。
辟,通“避”,躲避。
(1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人们所喜欢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2分)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8.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向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0.“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__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案:7.略8.D9.如果是高官厚禄,就不讲礼义而接受它,这高官厚禄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10.“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__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2【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注释翻译练习及答案
〔本心〕
翻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
《鱼我所欲也》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句式:)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也;死亦我所恶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之人弗受;蹴尔..()..(),行道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参考答案:鱼,我所欲..(想要的)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句式:状语后置句,于生甚)者,故.(因此)不为苟得....(苟且偷生)也;死亦我所恶(讨厌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退避)也。
如使..(假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这)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失罢了)。
一箪.(盛饭的竹器)食,一豆羹..(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行似高脚盘),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通过什么比喻来说明人之本性?A. 鱼B. 熊掌C. 仁义D. 礼乐2. 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能成为仁义之士,是因为:A. 社会环境的影响B. 教育的作用C. 人性本善D. 天命所归二、填空题3. “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_________者也。
”(答案:熊掌,生,熊掌)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这句话说明了:(答案: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持不失。
)三、简答题5.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是如何论述“舍生而取义”的?四、论述题6. 请结合《鱼我所欲也》的内容,谈谈你对孟子“人性本善”观点的理解。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熊掌2. 答案:C. 人性本善二、填空题3. 答案:熊掌,生,熊掌4. 答案: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持不失。
三、简答题5. 答案:孟子通过比喻说明,鱼和熊掌都是人们所喜爱的,但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人们会选择熊掌,因为熊掌的价值高于鱼。
同样,生命和正义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但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孟子认为真正的仁人志士会选择正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体现了孟子“舍生而取义”的高尚情操。
四、论述题6. 答案: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这是人的本性。
孟子通过比喻和论证,强调了人之初性本善,但随着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可能会丧失这种本性。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恢复和保持人的本性,以达到仁义的境界。
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练习题和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鱼我所欲也》的主要内容和孟子的哲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鱼我所欲也认真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然而我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事情,但我所厌恶的事有比死亡更严重的,所以有祸患我也不躲避。
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灾祸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由于这个原因就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由于这个原因就可以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这是因为他们所想要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所厌恶的事情比死亡更为严重。
不仅是贤明的人有这样的秉性,人人都有这种秉性,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他不丧失罢了。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死。
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饥饿的路人不会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高官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这样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美却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侍奉却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吗?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羞恶廉耻)的本性。
一、基础知识1、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
“四书”:。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⑴乡为生死而不受。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⑷故患有所不辟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⑴二者不可得兼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⑶此之谓失其本心⑷贤者能勿丧耳⑸故患有所不辟也⑹呼尔而与之⑺蹴尔而与之。
⑻万钟于我何加焉!⑼故不为苟得也⑽是亦不可以已乎⑾乞人不屑也⑿万钟于我何加焉⒀妻妾之奉5、解释下列多义词:⑴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蹴尔而与之万种于我何加焉⑶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⑷而:呼尔而与之是亦不可以已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7、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和()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9、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⑶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⑷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二、理解课文1、填空: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中的“是心”是指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的“此”指什么?⑶“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4、《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6、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7、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8、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9、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10、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1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13、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1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三、拓展应用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5、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
19、鱼我所欲也〖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孟子·告子上》孟子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论语》《大学》《中庸》2、wùdān gēng cùgǒu xiè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⑴乡通向;从前。
⑵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⑶辩通辨;辨别。
⑷辟通避;躲避。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⑴同时占有⑵假使,假如⑶天性、天良⑷贤遗失、丢掉⑸祸患、突难⑹助词⑺用脚践踏⑻古代的一种量器⑼苟且偷生⑽停止⑾因轻视而不肯接受⑿有什么益处⒀侍奉5、解释下列多义词:⑴与: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给。
⑵于:介词,表示比较。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⑶是:批示代词,这个,这样。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⑷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6、(C)7、(B)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B)和(C)9、(B)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⑴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⑵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⑶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⑷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⑸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二、理解课文1、填空:⑴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⑵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⑶“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4、舍生取义、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8、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10、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1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13、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对举向与今天比较等14、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三、拓展应用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
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5、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