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

全球化时代的

环境问题

姓名:王家琳

学号:2124195109

院系:美术学院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摘要】:

当今时代,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问题关乎着人类生存,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应共同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

环境问题生态稳定环境保护环境教育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人类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文明达到空前水平,物质财富高速积累时,人类生存共有的家——环境,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青山绿水不在依旧,蓝天白云已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环境面临着能否为人类继续提供一切人类生存所需物质的极大危机,人类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清楚地认识环境问题,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及挽救措施,共同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引言

环境问题——人类生存的难题

自人类诞生起,就与环境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环境对于人类而言,是生存的空间,是物质和能量的来源。人类(生物)对于环境而言,是实现其自身价

值不可缺少的一环。没有环境就没有人类,没有人类,环境就很难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环境问题就是形成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依赖而又相互对立的矛盾之中的。

所谓环境问题,并不简单局限于环境污染,即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和噪音污染的问题,而是指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诸多环境和社会因素,比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可持续等,概括来说就是环境与发展的问题。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四类,分别为以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以植被水土破坏为主的生态破坏,以资源能源短缺为主的资源能源问题,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起来的全球化时代环境问题,人类深灰如何面对未来,如何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如何选择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途径,归根结底还是如何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不能只顾对其恐惧逃避,而应该对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看灾害是天灾还是人祸。也许我们平时少砍一棵树,多植一片草,很多的悲剧就不会在我们身边发生。

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的基础

自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在经济腾飞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人口膨胀,煤电供应紧张,石油对外依赖性增强。要使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能源的供应是一个关键,但是无论是石油还是煤矿,过度开采将会对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纵观各国历史,因为人类的盲目自大,导致生态受损而招致灭亡的案例却是不少。从很多古国文明的衰落原因上看,生态受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也不能排除灯火辉煌的今天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导致同样的后果。人类要长久生存下去,维持生态稳定是一个关键。然而,森林过度砍伐,土地严重开垦,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有人预计。未来几十年,很多沿海城市及岛屿将从地球上消失,包括著名的国际型大都市纽约和上海。

同样,土地沙化也在考验着人类的生存。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度放牧和砍伐森林造成土地严重沙化,从而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据南方网资料显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发展速度惊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平均年增1500平方公里,80年代上升到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末达3460平方公里。到目前总面积已经达到267.4万平方公里。

维持生态稳定,人类才能生存,同时也是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爱护森林,多植草种树,爱护生物共有的家——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人类生存的曙光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治理及保护。今年来,各种环境问题频发不断,渤海湾溢油事故,曲靖铬渣倾倒事故等等。其实,环境问题多为人为造成,这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由于个人环保意识存在差异,要让每一个人都站在环保第一线根本不可能。所以法律在环境治理上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成

功的案例就是2008年国家“限塑令”的实施,已经有了显著效果。

环境要治理,就得釜底抽薪,要保护,就得事半功倍。法律在环境治理及保护中有强制性,对环境污染具有约束性。国家应出台更加完善的环境保护法令,对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工厂和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或者强制关闭,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大惩罚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新兴工业,鼓励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个人而言。应当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相应国家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号召,积极参加各种环保活动。我们还应学习更多的环保知识,认识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学校应该积极展开各种环境教育课程,这不仅对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环境保护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相信,只要我们手拉手,心连心,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环境是生物共有的家。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尽管如此,人类发展历史似乎都在表明,人类一直以征服自然为自己的追求,也为主宰生物共同拥有的家园而不遗余力,但事实证明,人类的这个追求恰恰正在破坏着整个生物相互依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与人类征服地球的“野心”成正比增长。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知道——人类和各种生物在自然面前都是脆弱的,只有与环境和平相处,脆弱的我们才能获得生存。环境问题是人类走向灭亡的坟墓,也是人类破坏环境的结果。要长期生存,人类应当停止这种自掘坟墓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持整个生物界的和谐关系,这是人类的本分,也是人类文明达到环境文明阶段后所应有的认识。

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维持发展的出路。我们应竭力做到。

【参考文献】

陈宏.2007年《发展与环保》.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妈桂新.2007年《环境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李训贵.2004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贾铁飞、刘兰、柳云龙.2009年《环境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

六年级科学下册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案教科版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加深对有关环境问题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配合教学用的录像、照片及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类还面临着其他一些环境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关于大气污染: 1.说一说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简要说说原因。 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大气污染状况和原因的内容,请学生谈一谈感想。 3.讨论,哪些做法污染大气?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师介绍一些空气质量好的旅游、名胜地,简要说明那里为什么空气质量好。介绍几个著名的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4.说一说,我自己能做些什么? 三、关于白色污染: 1.出示一些白色污染严重地区的图片,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白色污染的内容,谈一谈感想。 3.讨论,我们平时的行为在加剧白色污染吗?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 4.人们想出了什么应对措施?比较、认识可降解塑料。教师介绍可降解塑料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效果。 四、关于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1.欣赏教科书插图中的珍稀动植物。你认识他们吗?请学生介绍他熟悉的珍稀动植物教师给予补充说明。 2.他们为什么稀少?阅读教科书,了解人类活动对这些动植物生存的影响。 3.人类现在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师介绍我国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 4.讨论,人类的活动对环境起着怎样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示范教案一(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示范教案一(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2.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3.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能力目标 1.利用世界人口增长图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2.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了解并分析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尝试解决措施,写出可行性报告,以供研究。 德育目标 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修养有直接关系,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到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1.人口压力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形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教学方法 1.结合生活,多举实例,从辩证的观点认识、分析人地关系,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原因是主要的。 2.要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知识内容,正确掌握环境各要素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充分认识人类的各种活动,对环境问题的产生有正确的理解。 ●教具准备 新闻报刊资料、电视图片资料的运用,自做一些简单的幻灯片,及时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加以印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一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了解到了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以及环境问题在分布上的一些特点。那么,环境问题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板书)。 [新课教学] 环境问题,其实自古就有,远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就存在地震、火山活动、海啸等自然灾害,势必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形成环境问题。进入人类社会以后,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一样,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节课我们就探讨目前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竭泽而渔,..."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P66页)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1)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和平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局势在朝多极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级世界。 2、国际社会期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3、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和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和平。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1、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4、南北贫富差距大。 应怎样来维护和平?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 2、倡导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

关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 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以及石化企业突发性污染、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土地荒漠化. 4、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6. 转基因生物的泛用以及所印记的生态危机 7.工业急剧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及酸雨危害 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我觉得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及生态危机;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了解,以下想说几点我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1.生态保护要尊重自然规律。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

(环境管理)轮复习:第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2)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讲解] 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1)人类与环境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环境问题。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Array质和能量。物质如矿产、水、土地、生物等资 源;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有些矿产包含着能量,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 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如:工业生产中的 废气、废水、废渣等。 箭头⑥、⑧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变化了 的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 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 性的,以后我们将会学到。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修水库引发地震、土壤盐碱化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主要体现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国际水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生物多样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气候变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臭氧的消耗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反思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反思 贾璐2016M8009073061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物种的消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异常、海平面上升、底面下沉以及地球灾害频繁发生等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如何处理环境危机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虽然生态环境问题不时的发生,但是他们已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讲到,把人与自然关系看作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过程,整体把握构成了生态环境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有赖于自然而存在,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首先是自然界对人具有客观性、优先性,这不仅表现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人本身是自然的存物,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自然界的存在物,无法摆脱自己的血肉之躯,无法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人和自然是紧密相联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植物、石头、空气、光等等,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物。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伟人就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地位。 第二,人是能动的存在物,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恩格斯指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有意识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界,支配自然界统治自然界,征服自然界,迫使它为人们服务。他还预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会引起自然界更大的变化,随着对自然规律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的施加手段也增加了。 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改造自然并不是主观的、任意的,而要受自然环境和自然对象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人只有不断的认识自然,才能有效的改造自然,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产生自然界对人的反主体效应,受到自然界严厉的惩罚和报复。对此,恩格斯早在1876年分析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胜利时就已指出。 第三,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人以自然为对象,通过对象画的活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全面占有自然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在自然界中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自然界以人为对象,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自身从自在自然到自为自然的转化,获得新的形态,表现为人化自然,人和自然通过互为对象而形成有机整体。人和自然是有机的统一整体,是在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中实现的,是对立中的统一。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统一”。人在发挥自己的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环境问题》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环境问题》教案 环境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完成资料的分析活动,第二课时完成调查讨论活动。 本课的学习活动与下两课时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课的教学应与下面两课时统筹设计,进行单元备课。 活动目标 .能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分析结论。 活动过程: .教材首先用四幅图展示了人类的四个发展阶段:古人类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和现代文明阶段,向学生展示了不同阶段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及环境变化的情况。教学中教师可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绘制成动画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应用中引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可分成四层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

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分析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调查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 .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引起环境问题的资料,在事实充分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分析出各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各种变化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才能确定科学进步是其他变化的根本。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产生了环境问题。这一基本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基本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基本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地抓住每二教学过程的目标任务,启发学生独立环境与保护活动,让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的有关变化和事物间相互作用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其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分析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的组织。在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的教学时,可采用教师介绍资料、个人思考整理记录表、小组汇总的方法进行。在个人活动开展前,教师可利用或教材插图向学生绍人类社会发展的四大阶段。主要包括:科学发展的进程。火的使用——铁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发明和电脑的问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适当补充过多,只要学生能明确几大阶段即可。 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些内容。但注意不要材料的使用:原始的天然材料——加工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合成材料。生产工具的使用:石器——青铜器、铁器——蒸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浅谈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经统计,在世界160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可见,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约为50亿吨,属于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

世界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 . 毛概实践报告 主题:世界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社会方面 课题成员: 学院: 专业班级: 完成日期:2017.12.11 指导老师: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一、摘要··(2) 二、1、世界当下面临的问题概览··(3) 1.1人口问题··(3) 1.2资源环境问题··(6) 三、总结··(8) 附录1:问卷:·(9)

摘要: 当前,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变化多端。要有的放矢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所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社会关系失调与否,影响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还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当前形式下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因为这些不仅仅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决定着我们人类的发展与延续。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三者相互影响进而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当今世界性难题劳动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人类与物质环境而产生的矛盾,青年犯罪……为了使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当今社会全球面临的问题,提高大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我们小组此次特地做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以便于大家今后更好的去认识世界当下的情形与面临的问题。

1、世界当下面临的问题概览: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由于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问题,一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二是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全球性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但现今资源问题主要表现是:世界森林衰退问题严重,除此之外,水资源,化石能源等也囊括其中。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整体。发展经济需要人力资源,但是要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然而,如果人口过多,就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遭到破坏的资源和环境,反过来又会威胁人的生存和发展。 (1)、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据联合国权威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预计全球人口将由2015年的73亿增加到2023年81亿和2050的96亿;全球人口最终能稳定在105亿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人类的生产、生活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在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过分集中,造成的污染集中,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农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2)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表现为过分消耗资源而带来的的环境影响,不但消耗了世界绝大多数的资源,还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3)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事件,有些已演变成社会公害事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庞大的人口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其蕴藏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增加,对其开采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巨大需求,更加剧了这些资源的耗竭速度。在广大的贫困落后地区,由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而把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置之度外,如不顾环境的影响,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天津农学院 课题论文题目: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姓名:杨承林 学号:0901014102 系别:农学系 专业班级:09农学(1)班 指导老师:富东英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另外由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工业化压力。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所以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对我国公众的生存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 环境现状、公共影响、生态环境

正文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和生物多样性。 (1)空气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1/4的城市每年至少有60%的雨天下酸雨;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2000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人口稠密地区,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首位,氮化物排放量居第三。 另一方面,有迹象表明好几个空气指标已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47个重点实施环境保护的城市中,已有11个城市达到和好于有关二氧化硫排放的国家标准、29个城市达到或好于有关空气悬浮颗粒浓度的国家标准(这些城市包括北京在内)。 (2)土地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与此同时,土壤侵蚀对长江流域的影响也在增大,长江由于土壤侵蚀产生的泥沙量已超过世界上两条最大河流(尼罗河和亚马逊河)的总和。因为江河(包括水库和湖泊)中泥沙淤积,从1949年到1990年间,中国航行河道缩短了56%,同时也限制了可航行船只的大小。由于长期使用化肥以及杀虫剂导致更新土壤的蚯蚓数目减少等原因,使得土壤肥力和质量降低、土壤厚度变薄。由于灌溉系统的不合理设计和管理,中国9%的土地已受到盐碱化影响(尽管中国政府

全球性环境问题概述

全球性环境问题概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过去几十年前至今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所论述的环境问题大致归类,具体包括典型的环境全球型环境问题,并加以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方法以及所面临的现实难题。详细介绍了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并对我国环境现状加以分析概述,最后对可持续发展内容具体阐释,得出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必须手段之一。 关键词:全球变暖淡水危机臭氧层空洞酸雨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 众所周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由于人类的破坏正变得满目疮痍。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至今,对地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变本加厉,我们如今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类。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点》教案

1.2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教学目的: 1.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重难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环境的概念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新课导入: 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引入新课,如果人类对环境的作 用超过环境的承载力,那么环境会发生那些变化呢?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2.表现 (2)环境污染--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 ②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4)全球环境变化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经典例题]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灾害 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 2.人为原因(更重要)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 让学生举例:如石油资源 2)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让学生举例:如毁林开荒 3)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4)巨大的人口压力 P6思考题: 1、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带来了巨大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弃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一、酸雨污染 酸雨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5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如煤一般含硫0.5%~5%,汽油一般含硫0.25%。这些硫在燃烧过程中90%都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而排放到大气中。据估计,现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约1.5亿吨。其中燃煤排放约占70%以上,燃油排放约占20%,还有少部分是由有色金属冶炼和硫酸制造排放的。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可以缓慢地转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水汽接触,就生成硫酸。硫酸随雨雪降落,就形成酸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一般正常大气降水含有碳酸,呈弱酸性,pH值小于7而大于5.6。但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使雨雪中含有较多的硫酸,使降水的pH值小于5.6,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毁坏森林,使湖泊酸化。如“千湖之国”的瑞典,已酸化的湖泊达到13000多个;另外加拿大也有10000多个湖泊由于酸雨的危害成为死湖,生物绝迹。酸雨还会腐蚀建筑物、雕塑。例如北京的故宫、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雅典的卫城、印度的泰姬陵,都在酸雨的侵蚀下受到危害。酸雨的危害也是跨国界的,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酸雨纠纷。 酸雨污染已成为我国非常严重的一个环境问题。目前我国长江以南的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区已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贵州是酸雨污染的重灾区,全区1/3的土地受到酸雨的危害,省城贵阳出现酸雨的频率几乎为100%。其他主要大城市的酸雨频率也在90%以上。降水的pH值常为3点多,有时甚至为2点多。我国著名的雾都重庆,雾也变成了酸雾,对建筑物和金属设施的危害极大。四川和贵州的公共汽车站牌,几乎全都是锈迹斑斑,都是酸雨造成的。另外,酸雨还会使农作物减产。 二、温室效应或气候变暖 1989年环境日主题为“警惕全球变暖”。为什么要警惕全球变暖?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变暖又有什么危害? 大家知道在大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就是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开绿灯,允许它们通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后,会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温度升高后,就要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发热量。而二氧化碳对于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则能吸收,不让其通过,同时把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又反射给地面。这样就使热量滞留于地球表面。这种现象类似于玻璃温室的作用,所以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甲烷、氧化亚氮等。 大气温室效应并不是完全有害的。如果没有温室效应,那么地球的平均表面温度,就不是现在的15℃,而是一18℃;人类的生存环境将极为恶劣,不适宜人类的生存。但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目前人类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徘放的二氧化碳每年高达65亿吨。中国是排放二氧化碳的第二大国。因此中国对目前的温室效应具有重大的贡献。科学监测表明,最近10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平均含量确实升高了。19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环境与发展失调的结果。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那么,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吗?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产生程度不同的环境问题。有些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等,已开始越出国家的界限而成为地区性、甚至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一、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致使气候变暖的效应。过去1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增加了55PPM,地球气温升高摄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2000年将达260亿吨,是1860年工业革命开始时的50多

倍。二、1984年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以来,人类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紫外线的困扰。最近,北极上空臭氧层也日益稀薄。臭氧层破坏产生以下后果: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多,皮肤癌患者每年增加30万,白内障患者每年增加170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水体浮游生物生长受破坏;引起光化学烟雾污染。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其后果是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食物来源;影响人类对疾病的斗争;影响生产原料供给。与我们一同生活的可爱生灵他们曾给予我们多少欢乐,而如今,却走在了灭绝的边缘…… 四、我们天天呼吸的大气,由于硫、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大气含水逐步酸化,形成酸雨。1990年,只美国自家排的SO2,NO2就有近4000吨。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酸雨危害:农作物减产;建筑物腐蚀;树木枯萎;鱼类死亡;湖泊酸化。五、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竭泽而渔,、、、"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就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就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与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P66页)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1)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会危害动物的健康与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就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就是一个资源问题",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既不就是越多越好,也不就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与平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局势在朝多极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级世界。 2、国际社会期盼与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与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3、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与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与平。 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1、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争端与历史遗留问题;4、南北贫富差距大。 应怎样来维护与平?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 2、倡导通过与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面对国际与国内部分地区动乱的形势,您觉得中国应怎样去应对?1、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