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钧先生简介
叶绍钧作品介绍
![叶绍钧作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b9194d60c22590102029da3.png)
例文:“旧毡帽朋友今天上镇来,原来有很 多的计划的。洋肥皂用完了,须得买十块 八块回去。洋火也要带几匣。洋油向挑着 担子到村里去的小贩买,十个铜板只有这 么一小瓢,太吃亏了;如果几家合买一听 分来用,就便宜的多。陈列在橱窗里的花 花绿绿的洋布听说只消八分半一尺,女人 早已眼红了许久。今天粜米就嚷着要一同 出来,自己几尺,阿大几尺,阿二几尺, 都有了预算。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一、生平简介 叶绍钧(1894-1998),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圣陶,江苏苏州人,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 会”。
他主要作品: 1921年-1937年期间:《隔膜》(1922)、《火灾》(1923)、 《线下》(1925)、《城中》(1925)、《未厌集》 (1928)、《四三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早期童话集《稻草 人》、30年代的《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等童话集。
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 正如茅盾所说:“在叶绍钧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也就是描写城 市小资产阶级的几篇;现在还深深的刻在记忆上的,是可爱的 《潘先生在难中》,这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卑谦 的利己主义,precaution,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 等等心理描写的很透彻。”
1929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1年“九· 一八”事变前后,创作了 《多收了三五斗》等较有影响的小说。 二、叶绍钧小说的主要内容: 1、早期小说:爱与美的泛爱主义。 2、叶绍钧的短篇小说成就: “教育小说” 与“教育小说家”。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短篇《潘先生在难中》, 长篇《倪涣之》。
潘先生之类代表了“在虚惊来了的时候最先张皇失措,危险过去 后就最先哈哈大笑,揉揉肚子就将理想折扣为零的妥协主义”。 叶绍钧这一类的短篇小说还有:《饭》、说《多收了三五斗》
《三棵银杏树》作者叶圣陶简介
![《三棵银杏树》作者叶圣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44e351d0b4c2e3f57276379.png)
《三棵银杏树》作者叶圣陶简介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市人。
中学毕业后,当了10年小学教师。
以后又在中学、大学任教。
“五四”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活动,用白话写小说。
1923年后,在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任编辑。
抗日战争期间,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写作并从事编辑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
叶圣陶不仅是“五四”以来卓有成就的作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开拓者。
他创作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是我国童话创作的优秀作品。
叶圣陶的简介及主要作品
![叶圣陶的简介及主要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540c71f12cc58bd63186bd9f.png)
叶圣陶的简介及主要作品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
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
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叶圣陶的作品主要有:1918 《春宴琐谭》短篇小说1921 《小白船》童话1921 《一粒种子》童话1922 《雪朝》诗1922 《旅行家》童话1922 《含羞草》童话1922 《隔膜》小说集1922 《玫瑰和金鱼》童话1922 《月亮姑娘的亲事》童话1922 《快乐的人》童话1923 《稻草人》小说1923 《火灾》小说集1925 《线下》短篇小说1928 《倪焕之》长篇小说1931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4 《文心》教育1935 《未厌居习作》散文1936 《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 《叶绍钧选集》文选《上海时事新报》《礼拜六》《上海民国日报》《儿童文学》《文学周报》《中国语文》《公理日报》《妇女杂志》《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开明小年》《国文月刊》《诗》《苏州评论》《光明》《国文杂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简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14914b5f111f18582d05a77.png)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简介叶圣陶的原名叫叶绍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文学家叶圣陶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著名文学家叶圣陶简介叶圣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出生于中国历史上最黑暗动乱的年代1894。
当正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满清战败之时,在江苏苏州的一间小屋内叶圣陶出生了。
幼年的叶圣陶家境贫寒,但是他刻苦努力。
本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考入了当地的草桥中学。
初中毕业后他在出任小学教员,并开始投身于文学事业的创作工作。
他的笔名叶圣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名的,他的原名本叫叶绍钧。
1914年他受人排挤离开学校,这对他日后一心从事文学写作铺平了道路,他进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不久之后就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
20世纪初,白话文浪潮席卷封闭的中国,叶圣陶看到了白话文是中国文学的希望,他很快投入到白话文写作中,写出了《春宴琐谭》。
1921年,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长篇童话小说《小白船》,很快引起了轰动。
同年,他有幸加入到北京大学新潮社,结识了周作人(鲁迅的弟弟)、沈雁冰、郑振铎等一批觉醒的知识青年。
这让他的文学创作事业如鱼得水,他们共同组建了“文学研究会”,用文学救国。
叶圣陶很爱国,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他很快联合一大批文艺界人士,用笔杆子抗日。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众多职位,为新中国文学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1988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叶圣陶的成长故事叶圣陶的名声斐然于教育界和文学界。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他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品质离不开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
叶圣陶出生时家境贫寒,江浙一带古来出文人墨客,因为对教育很重视。
叶圣陶的父亲有一些文化,早早的给儿子找了私塾,并且立下家规。
在如此耳濡目染下,他茁壮成长,叶圣陶的成长故事还要从他出生讲起。
叶圣陶从出生开始就天资过人。
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
![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d63847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b.png)
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秉臣,现代作家、文学出版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优秀语言艺术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现代作家叶圣陶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叶圣陶生平简介叶圣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出生于中国历史上最黑暗动乱的年代1894。
当正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满清战败之时,在江苏苏州的一间小屋内叶圣陶出生了。
幼年的叶圣陶家境贫寒,但是他刻苦努力。
本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考入了当地的草桥中学。
初中毕业后他在出任小学教员,并开始投身于文学事业的创作工作。
他的笔名叶圣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名的,他的原名本叫叶绍钧。
1914年他受人排挤离开学校,这对他日后一心从事文学写作铺平了道路,他进入了上海商务印书馆,不久之后就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
20世纪初,白话文浪潮席卷封闭的中国,叶圣陶看到了白话文是中国文学的希望,他很快投入到白话文写作中,写出了《春宴琐谭》。
1921年,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写出了长篇童话小说《小白船》,很快引起了轰动。
同年,他有幸加入到北京大学新潮社,结识了周作人(鲁迅的弟弟)、沈雁冰、郑振铎等一批觉醒的知识青年。
这让他的文学创作事业如鱼得水,他们共同组建了“文学研究会”,用文学救国。
叶圣陶很爱国,九一八事变震惊全国,他很快联合一大批文艺界人士,用笔杆子抗日。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等众多职位,为新中国文学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1988年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叶圣陶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
这位老先生循循善诱,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与众不同。
叶圣陶长期从事语言文学探究,充沛的经验让他精通擅长教师的教学工作。
叶圣陶的在写作教育中有一条心法,是一切灵感源于生活积累。
他十分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儿时曾随做账房先生的父亲走街串巷为地主收费。
每次出门他都细细观察,收费的对象,生活状况等等。
小小年纪就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了然于胸,这位以后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本文作者叶圣陶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本文作者叶圣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47dc1495f0e7cd1842536cf.png)
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
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
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笔锋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
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叶圣陶的作品
![叶圣陶的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8d5a4902647d27284b7351fe.png)
叶圣陶的作品篇一: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先生的简介及作品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先生的简介及作品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汉族人。
字圣陶。
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
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
[著作书目]有:(散文集)与俞平伯合著,1924霜枫社(短篇小说集)1926,上海文学周报社(儿童歌剧)1928,商务(短篇小说集)1929,商务(戏剧)1930,小说月报社(散文集)1931,新中国书店(散文集)1935,生活(短篇小说集)1936,良友(散文集)1938,大路书店(短篇小说集)1948,中华(文学初级读物)1953,人文叶圣陶的第一部白话小说1914(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小说集)(1922)(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小说集)1923(短篇小说)1925(长篇小说)1929(童话)1931(教育)1934(与夏?D尊合著)(散文)1935(短篇小说集)1936(文选)1936(教育)1946,(与朱自清合著)1947(教育)1948(教育)1951(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课文)(童话)1956(文选)1958(短篇小说)1959195919591959(诗)1960(短篇小说)1964(散文)1983(散文和诗)1984(与夏?D尊合著)(教育)1997(教育)1999,(与夏?D尊合著)(短篇小说)1997(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现已收入三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四十一课)(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叶圣陶童话代表作:等等。
篇二:叶圣陶作品著作书目:?(短篇小说集)1922,商务?(新诗集)与周作人、朱自清等人合集,1922,商务?(短篇小说集)1923,商务?(童话集)1923,商务?(散文集)与俞平伯合著,1924,霜枫社?(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短篇小说集)1926,上海文学周报社?(儿童歌剧)1928,商务?(短篇小说集)1929,商务?(戏剧)1930,小说月报社?(童话集)1931,开明?(散文集)1931,新中国书店?(散文集)1925,生活?(散文集)1935,开明?1936,商务?1936,万象?1936,仿古书店?(短篇小说集)1936,良友?(童话集)1936,艺林书店?1937,全球书店?(散文集)1938,大路书店?1941,三通书局?(小说、诗歌集)1943,创作文艺社?(短篇小说集)1944,艺光出版社?(散文集)1945,文光?(短篇小说、散文集)1946,全球书店?(短篇小说集)1949,全球书店?(儿童文学)1947,中华?(散文、短篇小说集)l947,博文书店?1948,春明?(短篇小说集)1948,中华?1954,人文?1956,少儿?(1一3卷)1958,人文?1958,香港新艺出版社?1959,人文?(短篇小说集)1959,人文?(诗集)1960,作家?1983,四川人民?1983,三联?(散文、诗歌集)1984,四川人民?1984,三联?和其他童话 1984,少儿? 1985年,新蕾出版社? 1986,吉林人民? 1987,黄河文艺? (1-5卷)1988,江苏教育篇三:叶圣陶先生作品(教育)1948(教育)1951(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1课(人教版)语文书课文)(童话)1956叶圣陶童话选(文选)1958(短篇小说)1959195919591959(诗)1960(短篇小说)1964(散文)1983(散文和诗)1984(与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教育)(与夏丏尊合著)1999(短篇小说)(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1997 (现已收入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本第六课)(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和四年级下册第19课(人教版)课文)(现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3课;苏教版初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21课,有删改;语文出版社初一年级第17课,有删改.)童话代表作任职报纸、杂志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叶圣陶的简介
![叶圣陶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8d5722dfc4ffe473368abf4.png)
三一文库()〔叶圣陶的简介〕*篇一: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先生的简介及作品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先生的简介及作品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汉族人。
字圣陶。
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
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
[著作书目]有:《剑鞘》(散文集)与俞平伯合著,1924霜枫社《城中》(短篇小说集)1926,上海文学周报社《风浪》(儿童歌剧)1928,商务《未厌局》(短篇小说集)1929,商务《恳亲会》(戏剧)1930,小说月报社《脚步集》(散文集)1931,新中国书店《三种船》(散文集)1935,生活《四三集》(短篇小说集)1936,良友《给战时少年》(散文集)1938,大路书店《皮包》(短篇小说集)1948,中华《寒假的一天》(文学初级读物)1953,人文《春宴琐谭》叶圣陶的第一部白话小说1914《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隔膜》(小说集)(1922)《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火灾》(小说集)1923《线下》(短篇小说)1925《倪焕之》(长篇小说)1929《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文心》(教育)1934(与夏?D尊合著)《未厌居习作》(散文)1935《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叶绍钧选集》(文选)1936《略读指导举隅》(教育)1946,(与朱自清合著)《儿童文学研究》1947《精读指导举隅.》(教育)1948《写作杂谈》(教育)1951《荷花》(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课文)《叶圣陶童话选》(童话)1956《叶圣陶出版文集》(文选)1958《抗争》(短篇小说)1959《夜》1959《平常的故事》1959《微波》1959《箧存集》(诗)1960《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1964《叶圣陶散文》(散文)1983《我与四川》(散文和诗)1984《文章讲话》(与夏?D尊合著)(教育)1997《文话七十二讲》(教育)1999,(与夏?D尊合著)《藕与莼菜》(短篇小说)1997(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爬山虎的脚》(现已收入三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四十一课)《记金华双龙洞》(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礼拜六》《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文学周报》《公理日报》《国文月刊》《苏州评论》《妇女杂志》《小说月报》《中学生》《开明少年》《中国作家》《人民教育》《中国语文》《诗》《光明》《国文杂志》《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儿童文学》《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童话代表作:《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芳儿的梦》等等。
叶绍钧简介(1894~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字圣陶
![叶绍钧简介(1894~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字圣陶](https://img.taocdn.com/s3/m/68ee2ae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a.png)
叶绍钧简介(1894~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
字圣陶。
主要笔名有叶□、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
江苏省苏州人。
1894年10月28日生。
父亲为经管地主田租的账房。
幼年进私塾,接受封建传统的文化教育。
同时受到民间口头文学和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熏陶。
1907年进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对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平淡隽永的描写风格发生爱好。
1911 年中学毕业,因家贫无力升学,开始了10年乡镇小学教员的生活,广泛地接触了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小市民和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秉性和生活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生活素材。
1914年起,在《礼拜六》、《小说丛报》等刊物上先后发表了《穷愁》、《终南捷径》等十余篇文言小说。
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后的黑暗社会现实,表现出关心下层人民疾苦、注目时代变化的现实主义特色。
在描写手法上受到西洋小说的影响,并显露出善于组织故事、长于心理刻画的艺术才能。
1919年,叶绍钧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开始在《新潮》、《小说月报》、《晨报副刊》、《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觉悟》(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小说、《觉悟》(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新诗、散文、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
1921 年,他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
到1925年,已出版了《隔膜》(1922)、《火灾》(1923)、《线下》(1925)等短篇小说集。
他在初期的一些作品(如《一生》、《阿凤》、《苦菜》、《晓行》、《义儿》、《小铜匠》等)中,描写妇女受侮辱被损害的痛苦,表现地租赋税对农民的沉重剥削,指出小学教育的窳败,呼吁尊重儿童个性和改革小学教育;大都从同情弱者、悲世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出发,紧扣人生现实,力图揭露社会肌体的多种沉疴,带有“问题小说”的倾向。
叶圣陶的简介
![叶圣陶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ae6e1626c175f0e7cd137db.png)
叶圣陶的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先生的简介及作品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先生的简介及作品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汉族人。
字圣陶。
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政治活动家。
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
[著作书目]有:《剑鞘》(散文集)与俞平伯合著,1924霜枫社《城中》(短篇小说集)1926,上海文学周报社《风浪》(儿童歌剧)1928,商务《未厌局》(短篇小说集)1929,商务《恳亲会》(戏剧)1930,小说月报社《脚步集》(散文集)1931,新中国书店《三种船》(散文集)1935,生活《四三集》(短篇小说集)1936,良友《给战时少年》(散文集)1938,大路书店《皮包》(短篇小说集)1948,中华《寒假的一天》(文学初级读物)1953,人文《春宴琐谭》叶圣陶的第一部白话小说1914《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隔膜》(小说集)(1922)《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火灾》(小说集)1923《线下》(短篇小说)1925《倪焕之》(长篇小说)1929《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文心》(教育)1934(与夏?D尊合著)《未厌居习作》(散文)1935《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叶绍钧选集》(文选)1936《略读指导举隅》(教育)1946,(与朱自清合著)《儿童文学研究》1947《精读指导举隅.》(教育)1948《写作杂谈》(教育)1951《荷花》(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课文)《叶圣陶童话选》(童话)1956《叶圣陶出版文集》(文选)1958《抗争》(短篇小说)1959《夜》1959《平常的故事》1959《微波》1959《箧存集》(诗)1960《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1964《叶圣陶散文》(散文)1983《我与四川》(散文和诗)1984《文章讲话》(与夏?D尊合著)(教育)1997《文话七十二讲》(教育)1999,(与夏?D尊合著)《藕与莼菜》(短篇小说)1997(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爬山虎的脚》(现已收入三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四十一课)《记金华双龙洞》(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礼拜六》《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文学周报》《公理日报》《国文月刊》《苏州评论》《妇女杂志》《小说月报》《中学生》《开明少年》《中国作家》《人民教育》《中国语文》《诗》《光明》《国文杂志》《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儿童文学》《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童话代表作:《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芳儿的梦》等等。
叶圣陶生平简介
![叶圣陶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12838888762caaedd33d4aa.png)
4
不教中有教,集中体现在叶老精心为子女修改文章上。叶至善在兄妹 合集《花萼》出版时的《自序》中,记叙了当时的情景:“吃罢晚饭, 碗筷收拾过,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 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 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责、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 误,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完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 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 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还像个 样儿。”叶至诚也描写过父子们一起改文章的情景:“父亲先不说应 该怎么改,让我们一起来说。你也想,我也想,父亲也想,一会儿提 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改法。经过掂量比较,选择最好的一种,然后修改 定稿……”三个孩子,一起跟父亲学写作,仿佛在进行一场竞赛,每 个人都暗自憋着劲要超过其他人,多“吃”父亲的红圈。请看,这是 一种多好的学习氛围,其中有指导,有点拨,有热烈讨论,有激烈竞 赛。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个个成才,确实得益于叶老的“不教”。
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介绍小时候父亲是怎样教授他 作文时,用了“不教”这样的字眼。原来,叶老从不给 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子 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 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 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 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 筝,斗蟋蟀,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时下全社会都在关注未成年人的教育,众多的家长无不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够成才。联想叶老不教中有教、重言教更重身教的教子之道, 能给人颇多教益和启迪。
叶圣陶
![叶圣陶](https://img.taocdn.com/s3/m/b5c22832376baf1ffc4fad1c.png)
叶圣陶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年生,江苏苏州人。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后改现名叶圣陶。
笔名有叶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
1919年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开始发表小说、新诗、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
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他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文学研究会在创作上最有成绩的作家,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
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
推荐作品——《倪焕之》现代长篇小说的真正开端主人公倪焕之,是个热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
同辛亥革命失败后不少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他最初把救国的“一切的希望悬于教育”,真诚地期待着用自己的“理想教育”来洗涤尽社会的黑暗污浊。
他还憧憬着一种建立在共同事业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婚姻关系,爱慕和追求一个思想志趣和自己相似的女子金佩璋。
然而,严酷的现实生活,破灭了倪焕之的许多不切实际的空想。
不但在教育事业上多次碰壁,而且家庭生活也远违初衷。
婚后的金佩璋,沉没有琐细的家庭事务中,对于前途、理想、教育、书本都不再有兴趣,这使倪焕之深深感到“有了一个妻子,但失去了一个恋人、一个同志”的寂寞和痛苦。
五四运动到来,大批倪焕之式的知识青年被卷入革命浪潮里。
在革命者王乐山的影响下,作品主人公开始把视线从一个学校解脱出来,放眼“看社会大众”,投身于社会改造活动。
“五卅”和大革命高激期间,倪焕之更进而参加了紧纱的革命工作。
由最初改良主义性质的“教育救国”到后来转向革命,倪焕之所经历的这一道路在当时进步青年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然而人物的这种转变毕竟只是初步的。
他被时代浪潮推涌着前进,却还没有使自己化为浪潮中的一滴水,一旦革命形热逆转,也便容易干涸。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9ec713a10661ed9ad51f3ca.png)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
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早年试验新式教学。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
建国后任出版、教育、文史等部门领导。
在许多读者心目中,叶圣陶只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及教育家,事实上,他的小说非常出色,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叶圣陶主要作品集目录
《叶圣陶文集》(1~8卷)
【短篇小说集】《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
【长篇小说】《倪焕之》,
【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叶圣陶散文》【诗集】《存集》
【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象》,
【理论】《叶圣陶论创作》
【教育论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人物简介)叶圣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人物简介)叶圣陶](https://img.taocdn.com/s3/m/7b1dbaf5ff00bed5b8f31db0.png)
【叶圣陶】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素材积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旧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摘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摘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
穿行摘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摘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摘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旧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036ba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c.png)
叶圣陶介绍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
江苏省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为我国语文教学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论著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921年,他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叶圣陶的父亲叶仁伯,是“吃知数饭的”,即经管账务,平常人家称呼他“账房”或“账房先生”。
他主要是替一位姓吴的地主家收租子,另外,一些大户人家逢到婚丧喜庆之事,也请他去临时料理账务。
叶圣陶家里除了父母亲和两个妹妹之外,还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来维持,日子过得还是有点紧巴的。
不过,尽管如此,衣食问题还是可以无忧的。
叶圣陶的父亲为人厚道,办事笃实,品行端正,母亲心地善良,尽心持家,克勤克俭。
父母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叶圣陶,他心里想着要像父母一样做人。
叶仁伯勉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由于家境寒苦,他不主张像富户人家那样把子弟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认为带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会和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人和事是务实的。
“不识字好过,不识人难过”。
叶仁伯抱着这种传统观念,让儿子跟着他出门到亲戚家拜年、贺寿、吃喜酒,清明节到乡下上祖坟,秋天到乡下看收租子。
这一切大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使他无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
叶圣陶童年时代,就领略了苏州民风民情的淳朴,也孕育了关心民间疾苦的缕缕情思。
叶圣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吴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斋堂殿馆、庙院庵祠,甚至连城里的路名,都有来历;哪怕是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都有传说。
父亲总要带他去看,说给他听,而且回家后还要求他回忆参观时的先后次序,作类似日记的记录,作为“开笔”之前的写作训练。
叶圣陶的简介
![叶圣陶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7c66d2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7.png)
叶圣陶的简介叶圣陶的名声斐然于教育界和文学界,被誉为“优秀语言艺术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叶圣陶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叶圣陶的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的文学特点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钧“教育小说”的基调。
他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同情,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贫穷悲苦的生活状况。
与此同时,他对作为知识阶层一部分的教员,也有着严峻的解剖与审视。
叶绍钧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的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
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绍钧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的谛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里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的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不又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叶圣陶作者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叶圣陶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0769ee210661ed9ac51f328.png)
叶圣陶作者简介车前实验小学陈道锋东山小学李媚清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代表作品: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等。
【素材积累】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山好似一位恬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
【素材积累】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沧浪船夫简介
![沧浪船夫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5a1ea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a.png)
沧浪船夫简介
《沧浪船夫》是著名学者、作家叶圣陶的一部著作。
《沧浪船夫》是以人物的历史为线索,围绕着一个“争”字展开了故事情节。
通过一件小事,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1886年3月5日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
叶圣陶在少年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先是在苏州读书,后来又到上海读书。
他非常喜欢上海的文化氛围和这里的新思潮、新风尚,从各种报刊杂志中他看到了中国正在进行着的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也看到了与之相呼应的新文学运动。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叶圣陶参加了“左联”组织。
左联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学团体,他们宣传“民主、科学”,追求“艺术与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
这些对叶圣陶产生了深刻影响。
1919年底,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冬,他到欧洲学习深造,先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法文文法、哲学、经济等课程;后又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政治学和经济学。
这些经历使叶圣陶接触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知识。
—— 1 —1 —。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5848cb87c1cfad6195fa7bf.png)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叶圣陶简介
导读: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
江苏苏州人。
早年当小学教师,并参加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
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笔阵》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1946年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最新版五年级上语文 本课整理者叶圣陶简介
![最新版五年级上语文 本课整理者叶圣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e864b7a4693daef5ef73db0.png)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绍钧先生简介及作品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文学作品
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
《春宴琐谭》: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倪焕之》:长篇小说
《隔膜》:小说集
《火灾》:小说集
报章杂志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
《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
童话作品
叶圣陶曾写过以下童话: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皇帝的新衣》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芳儿的梦》
等等
叶圣陶的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
“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
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
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
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
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
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
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表·译者的话》)。
叶圣陶经典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地带。
“写旅行记和写日记一样,得先放弃那完全记录下来的野心”
“如果说恋爱是甜美的酒浆,但随便乱喝,就会变成烈性的毒汁。
”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
在《没有秋虫的地方》写到: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所念在那里,故乡就在那里”
叶老既是一个简单的人,也是一个复杂的人。
他的年轻时代,反封建,为红色革命而献身,后来走上教育道路,他始终简单又单纯,目标明确,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孩子。
而年老了,他却越活越复杂,思考的东西太多,思维拓展领域太广,他创作大量小说、童话,深耕教育理论,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
叶老是教育家,还是作家、艺术家、汉字学家,著作等身。
此外,叶老还是个农家,因为他是农家的孩子,还是冤家,因为他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坚决革命者,是那个时代的冤家,誓与反动势力为敌。
最后,叶老还是个哀家——因为他为错误的儿童教育思潮、人性的傲慢和自大等一切腐朽,而敲响了丧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用一生去纠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