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陈涉世家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陈涉世家教学目标:一、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及起义后的主要情况二、理解记事详略得直的剪裁方法。
三、体会小说与史传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万分省略等到语言现象。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音频资料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新课二千多年前,河南省阳城县,有个长工名叫陈胜。
一天,陈胜和几个长工耕田,天空飞过一群大雁。
陈胜:“苟富贵,无相忘!”那时候,秦始皇去世,秦二世上台,成千成万的贫苦农民被抓去做苦工。
不久,秦二世又抓了九百个贫苦农民到边区渔阳去当兵做苦工。
这次陈胜也被抓去了。
这支九百人的队伍,由两个军官押送。
七月里,正是多雨的季节,押送的军官不管道路泥泞难走,逼着他们赶路。
陈胜和吴广当了队长,受到大家的拥护。
不久,秦二世又抓了九百个贫苦农民到边区渔阳去当兵做苦工。
这次陈胜也被抓去了。
这支九百人的队伍,由两个军官押送。
七月里,正是多雨的季节,押送的军官不管道路泥泞难走,逼着他们赶路。
二、走进作者,了解史记三、初读课文1,听朗读,正读音鸿鹄( ) 闾( )左適( )戍( )渔阳皆次当行( ) 度( )已失期以数( ) 谏( )故陈胜王( ) 间( )令吴广尉果笞( )广宁( )有种乎车六七百乘( ) 骑( )千余被( )坚执锐2、第一段学习译文: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都不要忘了彼此啊。
”雇佣的人嘲笑地回答说:"你只是一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里来的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第一段段意:叙述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1.为什么文章要先安排这一段,可不可删去?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原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陈涉世家》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和文章的表现手法。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陈涉世家》的内容,分析陈涉的形象。
2.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表现手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陈涉世家》。
这是一篇关于陈涉的传记,陈涉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起义被称为“陈涉起义”。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
2.学生自主阅读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主阅读《陈涉世家》原文,注意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3.课堂讲解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我们来看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介绍陈涉?生:作者用了倒叙的手法,先介绍了陈涉的结局,然后再叙述他的起义过程。
师:很好,这种倒叙的手法使得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我们来看陈涉的形象特点。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陈涉的形象。
生:陈涉是一位勇敢、智慧、有担当的起义领袖。
师:非常好,陈涉确实具有这些特点。
那么,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些特点呢?生:文章中描述了陈涉在起义前后的种种事迹,如他在大泽乡起义时,敢于挑战权威,领导群众反抗秦朝的暴政;在起义过程中,他善于用兵,打败了秦军,赢得了人心。
师:很好,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
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表现手法。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陈涉的形象?生:文章运用了对比、夸张、排比等手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对比手法体现在陈涉与其他起义领袖的对比中,突出了陈涉的英勇;夸张手法体现在对陈涉的赞美中,如“陈涉之死,天下为之哀痛”;排比手法体现在对陈涉事迹的叙述中,如“陈涉起义,天下响应,秦朝灭亡”。
4.课堂讨论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分析了《陈涉世家》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生1:陈涉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初中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优质教学教案(优秀4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优质教学教案(优秀4篇)《陈涉世家》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二、记忆并理解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含义、古今用法上的一些区别、一词多义等三、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四、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是讲清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经过,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表达方式;教学难点是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认识。
二、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课文注释,并凭借工具书疏通字词句。
在此基础上,教学中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并通过背诵,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方法,要会总结,积累。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方法可多样}如: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学生发言,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由正热播的电视剧《水浒》导入也行;由成语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导入也行)二、检查预习1 《史记》是一部什么书?《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穿插介绍司马迁的进步的史学观),七十“列传”。
《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推行强硬政策,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大大加重了税赋和劳役的征发,这些急政暴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一触即发。
公元前2XX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微宿县境)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
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但严重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节选,属人物传记。
文章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成功塑造了中国首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运用语言、行动描写,在具体事件细节中,比较客观真实展示了历史风云人物的远见卓识和勇敢机智等组织才能和指挥才能。
足见司马迁的写作才能,很值得学生学习吸收。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古文基础一般,记忆力也不太好,所以,初一初二学过的古文知识不再复习的话就会忘记。
时值初三,需要教师在教新课的过程中,随机复习旧知识,使之融会贯通,温故而知新。
(三)教学设想1、注重诵读教学: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死背字典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加以解决。
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在体会语感。
2、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如:1) 古文今译首先应该力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可随意更换,顺序不能任意颠倒。
如果有的词以修辞的方式出现,当直译不能达意时就该用意译的方法。
2) 注意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省略现象,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补充,否则会造成一些句子的残缺,甚至产生歧义。
3) 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它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差别较大,如不合顺序而采用直译,可能就会显得生硬,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语序,以求顺畅。
4) 对古代的人名、地名和官制等专用名词可以不译;现代汉语中保留的成语,一般可以不译;至于一些成语不译会影响行文节奏顺畅时,应该考虑译出。
3、本篇的阅读理解主要采用"主问题讨论式"。
即在阅读教学重点设计一个包容丰富,能牵动对全篇理解、具有提纲挈领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主问题引领下主动走进文本,讨论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历史背景简介,诵读全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及其意思。
把握情节的叙事脉络,了解人物内在品格,体味《史记》的写作特点。
人教版九上《陈涉世家》优质教案
人教版九上《陈涉世家》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陈涉世家》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掌握陈涉起义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影响。
3.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4.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陈涉世家》的内容,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词句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陈涉起义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陈涉起义的原因。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陈涉起义发生在哪个时期吗?陈涉起义的原因是什么?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句?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3.讲解重点词句针对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
举例分析重点词句,如“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等。
4.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和过程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和过程。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陈涉起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5.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对比、夸张等。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陈涉世家》在写作上有哪些特色?6.小组讨论陈涉起义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你从陈涉起义中学到了什么?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著名的农民起义,如黄巾起义、李自成起义等。
四、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陈涉世家》。
2.写一篇关于陈涉起义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讲解重点词句,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使学生了解了陈涉起义的相关知识。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陈涉起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陈涉世家》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3.学生对历史素养的培养。
重难点补充:1.讲解重点词句教师提问:“大家刚才在阅读中有没有发现一些词句不太理解?比如‘揭竿为旗’和‘斩木为兵’这两个成语,谁知道它们的含义?”学生甲回答:“揭竿为旗,意思是指拿起竹竿当旗帜,比喻起事或起义。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 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其解析】课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文本,紧扣“起义"这一中心,详略适宜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着力表现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歌颂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干,从而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学习本文关键是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是本文的一个特点。
【教学目标】1。
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2。
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
进一步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
2、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难点:培养学生感悟文本能力重难点突破方法:通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和反复阅读后初步能背诵全文的方法,结合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重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对文言文知识积累不够,导致无法理解文章大意,更无法领会作者对社会现实公正的批判精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对重点字词和句子讲解到位,其次教师必须详细的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去,做到对完整的故事心中有数,学起来才得心应手。
【教学方法】诵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课时设计】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丹书帛羽藏鱼腹,丛祠幽火出狐喉。
大泽揭竿反暴秦,缘何司马只列侯。
"这首诗叫做《赞陈涉》,表达了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赞扬。
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就是讲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故事。
这篇文章是《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只有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
九年级语文上册21《陈涉世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1. 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它通民反的理。
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正音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说明]本文较学过的文言文长一些,需要注音的字多。
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先读注解所注的字音,然后读课文;或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掌握字音;也可以在学生自读后,集体对一些字正音,同时,结合注解,理解其意。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西汉司马迁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背诵文中能充分展示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语言。
3、了解陈胜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教学设想:1、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
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试译课文,疏通文意,其中,读不懂的语句,集体解疑。
2、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
落实训练重点。
3、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思考题,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史记》。
2、朗读课文,进行正音。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统治中,曾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志士。
他们为反抗封建统治,揭竿起义。
陈胜、吴广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
(或:大家学习过中国历史,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在哪个朝代?起义领袖是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史记》包括本纪(帝王传纪)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刀篇等等。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简介《史记》及司马迁。
学生阅读课文注解①,了解作者及《史记》,教师作下面的补充:《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虽是一部史书,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皇帝,被捕入狱,受腐刑(宫刑)。
后发愤著书,写成《史记》,自己也抑郁而终。
2、朗读课文,进行正音。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清字的读音和句中停顿。
△教师出示小黑板(或幻灯),进行正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1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人教版
《陈涉世家》课题:《陈涉世家》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九年级课时:三课时一、教材分析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主线贯穿全文,记叙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的斗争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学习本文要特别注意陈胜对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所作的分析,以增强对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必然性的认识;另外,对《史记》几个主要成就在文中的体现也要很好地把握,如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善于谋篇布局,对历史资料注重剪裁取舍;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等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进一步积累文言句式和词语知识。
2.明确大泽乡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结合文章分析义军领袖陈胜形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成功地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文章注重剪裁取舍以突出重点的写法。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大量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到达一个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阶段。
学习这个单元,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翻译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以及小组内相互补充帮助去疏通文章词句,教师可针对疑难适当点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善于结合以往所学文章的例词、例句给予学生启发指点。
另外,史传文学叙事性强,人物也比较知名,学生可能会很感兴趣,如果教师找到好的结合点,激趣导入和设疑分析都是不难做到的,可以结合文本同时适当延展课外积累吸引学生去感受人物风采,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
教师可借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养成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态度,并激励他们多读史书,比较和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成败与功过。
四、教学方法1.合作教学法:学生在疏通文章和探讨问题时以小组形式合作,高效全面地解决问题。
2.导读教学法:教师借助相关文段激发探讨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疏通词句疑难,明白晓畅地理解、翻译课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 新人教版
二一陈涉世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1自然段并背诵。
教学重点:第一自然段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重点虚词之意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距今2000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之语。
从此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
让我们一起凝神屏气地观看这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感受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
(板书课题:陈涉世家)二、出示目标(一)、请看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1自然段并背诵。
(二)、过渡语:这篇文章有点长,有一定难度,但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认真自学,顺利完成目标。
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正确朗读课文)(一)讲述:先请同学朗读课文,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
XX同学,你先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错误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二)学生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同学指出读错的地方。
老师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同学。
(三)过渡语:刚才,几个同学把课文朗读了一遍,出现了几个读错的字,并且也有不少字确实难认,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字齐读两遍。
估计易读错和难以辨认的的字词:阳夏jiǎ人也鸿鹄hú闾lǚ左以数shuò谏故藉第令毋wú斩忿恚fènhuì徇蕲qí以东铚zhì柘zhè谯qiáo(四)听读。
(过渡:注意听语气、语速以及停顿)(五)齐读课文。
(六)自由朗读课文。
(七)、抽学生朗读课文。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1自然段)(一)讲述:好!大家会正确朗读课文了,请大家继续自学,练习译读。
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译讲1自然段。
如有疑问可查工具书,或与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
5分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三)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
(四)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学案新人教版师生座右铭: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历史之路上。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了解《史记》与司马迁;⑵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⑶熟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了解作者司马迁为了理想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
⑵学习陈涉敢于反抗、善于反抗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能通读全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文中重点难点词语的含义。
三、学习难点(1)熟读课文。
Ⅰ教材助读――我会学!一、走近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二、《史记》简介:《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本纪记述了历代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则是人臣之传。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简介: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
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四、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断句,结合课下注释通译全文,注意圈点勾画,将不明白的地方用红笔标出来。
朗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九年级语文上册21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
21 陈涉世家1.听读阳夏.(jiǎ)嗟.乎(jiē)適.(zhé)戍当行.(háng)陈胜王.(wàng)罾.(zēng)篝.火(gōu)忿恚.(huì)笞.(chī)徇.(xùn)酂.(zàn)柘.(zhè)谯.(qiáo)社稷.(jì)2.自由读注意重点句节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3.齐读☞目标导学三:分类积累读懂文意1.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句标出。
2.教师点拨。
(1)通假字①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发配。
)②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③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2)古今异义①等.死古义:同样是死。
今义:等待死亡。
②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处处。
今义:经常,常常。
③楚人怜.之古义:爱戴。
今义:怜爱,可怜。
④今亡.亦死古义:逃跑。
今义:死亡。
⑤会.天大雨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集会。
(3)词类活用①尉果笞.广笞: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②天下苦.秦久矣、诸郡县苦秦吏者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认为……痛苦。
③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⑤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⑥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4)一词多义①次: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②将:A.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B.项燕为楚将(将领)③为:A.为屯长(担任) B.为天下唱(向)C.士卒多为用者(被。
)D.为坛而盟(修筑)④书:A.乃丹书帛曰(写) B.得鱼腹中书(字条)⑤数:A.扶苏以数谏故(屡次,多次) B.卒数万人(几)⑥乃: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B.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21课《陈涉世家》【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必然性。
3、通过对话分析人物的形象,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学习重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人物的形象,学习写作技巧。
【学习难点】了解这场起义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
从小受父亲司马谈的影响,10岁诵读古文经书, 20岁开始游历大江南北,访问了许多遗老,考察了历史遗迹,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的遗事、轶闻以及地方风俗和经济生活。
司马谈逝世后他继承父职做了太史令,这是他写作《史记》的起点和重要条件。
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了武帝,被捕入狱,受腐刑。
但他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在五十三岁时终于完成《史记》这一部巨著。
2、作品背景:《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世袭封国的诸侯和辅汉功臣事迹的传记) 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五个部分,共五十二万字。
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史记》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人民性。
它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方面,作了大胆、深刻的揭露。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时代背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
他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实行严酷的刑罚;同时还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建骊山墓。
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使农民苦不堪言。
秦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公元前 209 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5篇课文《陈涉世家》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事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1课《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1 )与人佣耕,辍耕之( 2 )垄上,怅恨久之( 3),曰:“苟(4 )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 5 )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 6)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 7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8 )。
失期,法( 9 )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 10 )亦死,举( 11 )大计亦死;等( 12 )死,死国( 13 )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14 )数谏故,上使外将( 15)兵。
今或( 16 )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 17)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18 )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 19 )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20 )。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 21 )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 22 )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23),固( 24 )以怪之(25 )矣。
又间( 26)令吴广之( 27 )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8 )。
”卒皆夜惊恐。
旦日( 29 ),卒中往往( 30 )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1)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2),忿恚尉,令辱之,以(3)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4),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5)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6)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7),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8)nìng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9)也。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内容预览:第六单元骆文玲21、《陈涉世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
过程与方法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二、资料交流: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三、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1、读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
四、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明确下列汉字的读音:阳夏(jiǎ )辍耕( chuò )鸿鹄( hú )闾左(lǚ )適戍(zhé shù )当行(háng)度已(duó )数谏(shuò jiàn)罾(zēng )间令(jiàn )篝火(gōu )忿恚(huì)果笞(chī )宁有(nìng )攻蕲( qí )铚、酂(zhé zàn )柘、谯(zhè qiáo )千骑( jì )社稷(jì )怅(chàng)嗟(jiē)鹄(hú)酂(zàn)柘(zhè)度(duó)烹(pēng)徇(xùn)陈胜王(wàng )披坚执锐(pī)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陈涉世家》。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九原”、“龙且”、“鸿沟”等。
(3)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陈涉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勇于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2. 对陈涉起义影响深远的因素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人物关系,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和意义。
4.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陈涉起义的影响和启示。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6.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课文《陈涉世家》的深入学习,理解陈涉起义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陈涉、吴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起义的影响。
七、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陈涉起义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陈涉、吴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起义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及人物形象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陈涉世家整体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文章以我国古代杰出人物为主角,选文主要为史传形式,记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人物的言行,彰显其过人的胆识和独特的风采。
我国古代的史传文学非常发达,如《史记》《国语》《战国策》《左传》《三国志》等史学著作,文学性和思想性都很强,值得中学生初探幽微。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形象鲜明地刻画了陈胜这个有远见、有智谋、有组织领导才干的农民起义领袖的光辉形象。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使节唐雎是《战国策》中众多谋臣策士中的一位,文章对其智勇双全的形象刻画得简洁传神,很好地体现了史传文学记人的文学笔法。
而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的《隆中对》一文,则以记言为主,以三顾茅庐的历史佳话为蓝本,以史家笔法体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事”的天才预见和雄才伟略。
也为《出师表》一文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由诸葛亮亲自写作的《出师表》,是这位两朝老臣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忠心和决心的表文,情辞恳切,意味深长,打动了古往今来众多忠志之士,字里行间有许多值得品味揣摩的地方。
另外,本单元的《词五首》代表了词作发展的不同时期和流派,时间跨越晚唐和宋代,内容从闺情到报国,通过品读赏析,可以增强学生的诗歌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与单元主题结合紧密,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众多英雄人物的风采与业绩,从崇拜和喜爱的人物身上获取积极的精神动力,并将积累和见解与读、写、说结合起来,通过多样的语文活动形式锻炼其语文能力。
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本单元文言文较八年级选文而言创作时代更早,篇幅更长,理解难度也明显增大。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教师可设计多种可行方式,着重训练学生自主解决文言疑难的能力,如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联系对比以往所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有效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完善学生的文言知识体系。
单元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注释,运用所学文言常识疏通课文,排除理解障碍。
2.了解史传文学特点,能够分析史传记人记事的精妙之处。
3.树立科学、客观的历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并能产生自己独特的认识。
4.了解词的文体特点,能够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角度鉴赏词作。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大量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到达一个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阶段。
学习这个单元,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翻译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以及小组内相互补充帮助去疏通文章词句,教师可针对疑难适当点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善于结合以往所学文章的例词、例句给予学生启发指点。
另外,史传文学叙事性强,人物也比较知名,学生可能会很感兴趣,如果教师找到好的结合点,激趣导入和设疑分析都是不难做到的,可以结合文本同时适当延展课外积累吸引学生去感受人物风采,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
教师可借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养成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态度,并激励他们多读史书,比较和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成败与功过。
21 陈涉世家教材分析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主线贯穿全文,记叙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的斗争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学习本文要特别注意陈胜对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所作的分析,以增强对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必然性的认识;另外,对《史记》几个主要成就在文中的体现也要很好地把握,如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善于谋篇布局,对历史资料注重剪裁取舍;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等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进一步积累文言句式和词语知识。
2.明确大泽乡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结合文章分析义军领袖陈胜形象。
能力目标1.学习文章成功地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文章注重剪裁取舍以突出重点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疏通词句疑难,明白晓畅地理解、翻译课文。
突破方法:用相关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满对《史记》和陈胜的好奇感和探究欲。
采用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分成四或六个大组利用工具书合作完成文章内容的疏通理解和初步认知,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体会到排解疑难的成就感。
难点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史记》写人记事的精妙之处。
突破方法:将教学分成说起义、谈陈胜、品《史记》三个循序渐进的板块,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共同探究。
难度较大的品析,如《史记》的写作特点则引入其他文段,采用比较阅读和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矛盾点和不同点上各抒己见,并由教师作总结提升。
教学方法1.合作教学法:学生在疏通文章和探讨问题时以小组形式合作,高效全面地解决问题。
2.导读教学法:教师借助相关文段激发探讨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章。
教学过程一、相关牵引,自然导入,了解《史记》设计(一)(多媒体展示毛泽东《贺新郎·读史》)教师: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中写道:“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这个被毛泽东赞为风流人物的陈王名叫陈胜,同学们知道他的英雄事迹吗?乱世多豪俊,时势造英雄,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司马迁撰写的《陈涉世家》,通过这篇传记文学去了解陈胜从雇农到领袖的传奇事迹。
设计(二)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史记》的评价。
教师提问导入课题:同学们,有一部史学著作被评价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史学书/影响中国历史的经典书籍/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展示5000年中华文明独特风采的杰作/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梁启超、章太炎、钱穆等开列的最低限度必读书。
你们知道这是哪部历史著作吗?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替;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
今天我们要学习节选自《史记》中的经典作品《陈涉世家》。
经由这篇文章了解《史记》,走近陈胜这位农民起义领袖。
二、听读课文,疏通字词,读通文章1.文章篇幅长,字词量大,初读时可能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认真听读,为生字多音字注音,为长句画出朗读停顿,并用横线标注出有理解疑难的地方。
2.齐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朗读停顿。
三、咬文嚼字,合作质疑,读懂文章1.教师:读通文章还要能读懂文章,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翻译全文,以句号为准,每人一句流水作业,借助所学知识、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疑难,明白晓畅地直译全文。
解决不了的疑难,可用字条形式上报老师,能够提出有价值的疑难也是语文素养的体现。
2.教师根据字条结合以往文言文例词例句点拨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四、说起义1.陈胜、吴广为何选择起义这样冒险的行动来对抗强大的国家政权?(对起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分析不妨变换成理解型的提问来完成,不至于使学生因感到有难度而望而却步)学生的解答可能源自这几处文句:“天下苦秦久矣”“失期,法皆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
教师小结:可见这场大雨只是起义爆发的导火线,而暴秦的残酷统治才是戍卒们揭竿而起的根本原因。
2.陈胜、吴广为起义作了哪些舆论准备?起义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教师小结:为起义舆论作的准备有:问卜念鬼、丹书鱼腹、篝火狐鸣。
起义的具体步骤:并杀两尉、为坛而盟、胜利进军。
3.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政权?教师小结:起义队伍之所以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政权,除了因为起义的领袖胸怀大志、敢于反抗、谋划正确、策略得当外,与秦施暴政,官逼民反,民众的热烈响应也是分不开的。
(这两个问题看似是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实际上是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研读文本)五、谈陈胜1.陈胜能从一个雇农蜕变成一位杰出的英雄必定有其过人之处,结合文章谈谈你发现的陈胜的闪光点。
学生可能会通过文章发现这样一些人物优秀之处:(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少有大志,不甘贫贱,目光长远。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洞察时局,顺应民心,有政治远见,深思熟虑不莽撞。
(3)“此教我先威众耳。
”——有心计,懂得树立威信、从舆论上获得支持的重要性。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宣传才能,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鼓动戍卒突破畏惧心理参与起义。
敢于反抗封建制度,有志气、有抱负。
2.多媒体展示《陈涉世家》中另一文段,教师大致讲解文意。
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
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
陈王信用之。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看了这段记述,大家对陈胜其人又多了哪些了解?(引入此段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史记》塑造历史人物客观全面的特点)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结论:陈胜起义成功后自私虚荣,不顾旧情;对属下严苛;不善用人。
六、品《史记》教师由陈胜的形象自然导入下一板块:《史记》记人“不虚美,不隐恶”,写陈胜,既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又不为贤者避讳,实事求是地写他的缺点,也正是因为司马迁能够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才为我们展现了历史人物丰满真实的个性和风采。
这部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还有哪些独特之处呢?我们不妨进一步来品读。
1.这篇文章叙事可谓详略分明,略写陈胜少时情况而详述起义的发动过程和发展情况,你认为司马迁这样裁剪材料的用意是什么?学生思考后作答,教师给予点拨评价。
教师明确:这样的裁剪是为突出中心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往事,选材突出陈胜少有大志,为下文起义作好铺垫。
继而围绕着大泽乡农民起义这一中心事件,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其取得的胜利,同时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表现成功塑造了陈胜、吴广这两位起义英雄智勇双全的形象。
2.《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按传主地位和影响划分为本纪、世家和列传三类。
“本纪”记述古代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述王侯的事迹,“列传”则是为人臣和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