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抒情传统(陈世骧)
现代性下的抒情传统_王德威
⑤命的抒情本体问题 。 陈世骧原 “兴 ”, 找到的是初民上举欢舞的纯粹自然场面 , 胡兰成俨然将 “兴 ”的 “迎神赛会 ”的气 息为政治作批注 , 尤其是奉 “革命 ” 为名的现代群众政治活动 。 然而胡的笔锋一转 , 又强调革命所带来 的暴力和劫毁不妨也可看作 “兴 ”的延伸 , 而且 “千劫如花 ”, 所有的 “惊险 ”都能化成 “惊艳 ”。 胡兰成的抒情夸张了陈世骧 “抒情传统 ”最明媚的部分 , 也因而暴露其下所藏的危机 — — —无论 多么为陈所始料未及 。 胡将历史幻化成复沓节奏 ; 当下与过去 、创新与反祖 、革命与兴发都成为 “之 ”与 “止 ”一念之间的替换 。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德曼对抒情性和历史性的看法 :“( 文学 / 史) 只 告诉我们历史知识的基础不是经验的事实 , 而是被书写的文本 , 就算是这些文本装扮成战争或革 命 , 也依然须作如是观 。 ”②果如是 , 德曼和胡兰成在战争中所作的政治选择 , 就不偶然 , 因为两人都 显现出将政治抒情化的意图 , 而这一意图往往以暴力为代价 。 陈世骧 、 胡兰成论 “兴 ”未尽之处 , 让我们思考抒情传统中的另一大命题 : “诗可以怨 ”。 儒家诗
回到陈世骧 、 沈从文 、普实克三家的抒情论述 , 我认为他们着眼古今文学的流变 , 但立足点都是 20 世纪中期的历史语境 。 面对一个以 “史诗 ”为标志的时代 , 三人都对抒情 — — —作为一种文类 , 一 种主体想象 , 一种文化形式 , 一种审美理想 , 一种价值和认识论体系 — — — 情有所钟 。 但他们进入历 史知识和历史经验的方法不同 , 所得的结论也颇有差距 。 普实克站在左翼的观点明言历史 ( 史诗 ) 的进程势不可遏 , 但他既然视抒情为中国文学文化表征的精髓 , 自然有意观察抒情与历史律动互为 表里的呈现 。 陈世骧则从相对角度指认抒情本体的位置不容质疑 , 历史因此成为此一主体所反射 以及反省的客观情境 , 任何变动都无损抒情传统本身的精致结构 。 沈从文亲身经历了四 、五十年代 政治的大变化 , 比陈世骧 、普实克更意识到历史的非理性因素 , 以及 “抒情 ”和 “史诗 ”此消彼长的无 奈 。 但他依然认为抒情是在历史暴力下 , 吾人唯一赖以苟全乱世 、安身立命的寄托 。 距离陈世骧等人思考抒情传统的时代 , 半个世纪又已经过去 。 如果我们对中国文学现代性重 新作出观察 , 陈世骧等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 他们又显现了什么样的限制 ? 容我再次说明 , 以下的讨 论 , 目的不在面面俱到地涵盖所有方向 。 我意在提出问题及事例 , 以引出更多辩论 。 我以为 , 陈 、 沈、 普三人的立论可以引导我们重新探勘现代语境里传统诗学 “兴与怨 ” 、“情与物 ” 、“诗与史 ”三 个相互关联的方向 。 陈世骧在 《中国诗字原始观念试论 》 ( 1959 年 ) 中认为 , “诗 ”作为独立艺术在公元前八 、九世 纪即现端倪 。 他为中国诗歌下的定义 是 : “蕴止于心 , 发之于言 , 而还带 有与舞蹈歌咏同源 同气 的节奏的艺术 。 ” ①十年后陈的 《原兴 : 兼论中国文学的特质 》 ( 1969 年 ) 则认定 “兴 ” 是中国诗歌 抒情性的核心 。 兴具有 “复沓 ”和 “叠覆 ”的意义 , 乃至于 “反复回增 ”的本质 , 是比 “诗 ”字 “更属
“抒情传统”:从“古典文学”的言说到“史诗时代”的展望
“抒情传统”:从“古典文学”的言说到“史诗时代”的展望作者:欧阳光明周萧易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5期摘要:“抒情传统”最初是由海外华人学者陈世骧提出的一个极具包容性和阐释性的概念,用来指称中国古典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质。
后经高友工及众多中国港台学者的努力推进,隐然形成了一个在世界华文文学学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抒情传统学派”。
王德威是近些年来研究“抒情传统”并推动其广泛传播的標志性人物,他重新解释了“抒情传统”的定义,试图打破“抒情传统”的自我设限,寻找其由“古典”走向“现代”的“通关密码”。
王德威对“抒情传统”的改造,扩大了其指涉的空间,并以沈从文等20世纪以来的文人、艺术家为阐释对象,有效展现了“抒情传统”在“史诗时代”的丰富表情,为人们进入“史诗”时代,提供了更为繁复的维度。
与此同时,王德威的论述,并未很好地解决“史诗时代”如何“抒情”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并完善。
关键词:抒情传统;古典文学;史诗时代;陈世骧;王德威作者简介:欧阳光明,华侨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暨台港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E-mail:oygm1108@);周萧易,华侨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海外华文文学(福建泉州 362021)。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5SKGC-QT0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9)05-0130-10“抒情传统”最初由海外华人学者陈世骧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时所提出来的一个极具包容性和阐释性的概念,后经高友工的阐发和系统的分析,着实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台港学者,并形成了一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抒情传统学派”。
2006年,王德威应邀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进行了系列讲座,正式提出“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的议题,开始有意识地突破陈世骧等人“抒情传统”论述的自我设限,试图将“抒情传统”的论述范围推至20世纪的中国,完成“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承续工作。
传统的建设性意义
传统的建设性意义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外汉学界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建构,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命题。
这些命题旨在对古典中国的特质进行概括和描述,进而形成了与西方文学传统相异的学术脉络,由此确立了所谓“中国性”之特质。
这些命题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抒情传统和非虚构传统,它们体现了汉学界对中国文学之整体性进行描述以与西方世界相区分的尝试。
首先,是对中国抒情传统的建构,并在此一过程中彰显中国文学艺术之美典价值,以及古代之知识结构和知识呈现方式。
其中,探讨概念之“物”如何进入文学艺术的文本,成为了中国抒情传统关注的核心问题。
其基本理论是,中国的律诗、书法、音乐、绘画的共同性在于对人与物两元关系的消解,体现了物我一体的意境。
外在风物与内在情志处于相互感召的状态,此一状态之下,“物”与耳目发生直接的关系,并进而与心志交汇,最终形诸于文学艺术文本。
在1950年代的台湾,软调、抒情、保守,同时又继承中国传统审美品味的文化在大众与官方体制之间的妥协中产生,这种软调、抒情的文学品味虽然不一定符合当时的文艺政策要求,但是由于标举中国传统品味,并且抒情与保守的特质使得这种文学品味免于官方审查的困扰而日渐发展。
这种标举中国传统、宣扬正面价值的诉求慢慢陶铸了大多数人认同的文化体系,同时与怀乡怀旧、软调抒情的文学品味相与唱和,甚而直到1980年代后期尚有影响。
由台湾而往海外的学者陈世骧率先提出了所谓“中国抒情传统”,认为中国一切艺术之特质在于其抒情性,中国抒情传统所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心与物的关系。
其后,高友工、孙康宜、吕正惠和郑毓瑜诸人都试图从此一概括入手,探讨中国文学艺术之特质,甚至将中国抒情传统这一概念用于论述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
心如何感应物、物如何呈现于诗,这一问题还涉及到思维方式层面,李约瑟曾将中国思维的这种特殊性称为“关联式思考”。
比较语境下的抒情传统论文
比较语境下的抒情传统论文摘要:20世纪60年代,留美学者陈世骧提出以抒情传统概括中国文学的道统,运用西方文学和语言学理论并结合中国传统的考据方法,以西方文学为镜,在比较视野下确立了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特质。
关键词:抒情传统陈世骧比较语境一、中国抒情传统“中国抒情传统”这一提法,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专指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国际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方法影响下,缘起于海外华人学者,后延伸到港台的一个从整体文学层面考察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研究取向。
经过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它形成了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本体及范畴)及其哲学基础在内的学术研究体系,可视为当代学者具有独创性的古典文学批评理论之一。
“中国抒情传统”是近几十年来海外及港台学者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所共同提倡和关注的重要学术研究,它与传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认为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抒情特质”有着截然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视野,虽然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现代学术意识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渗透、变革和发现,却也旗帜鲜明地记录了各自所处历史时期中西文化碰撞所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问题。
以陈世骧、高友工等为代表的“中国抒情传统”研究,则在借鉴和反思20世纪后半期西方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关于中国古典文学整体品格的理论构架以及可以具体针对文学文本及文学史分析的方法,在“传统的现代转换”这一大背景中,构成了一个独具洞见的“学术谱系”。
所谓“抒情传统”,在这一学术谱系的考察中更深层次地剖析了中国古典文学“为什么是这样”,这一概括自陈世骧首创以来就以“道统”之名命之,此后高友工又在其论述中一方面指出抒情传统所“特别突出表现出的中国文化中的‘理想’,这是在‘抒情诗’这个形式中最圆满的体现”,一方面又强调抒情传统不只是“专指某一诗体、文体,也不限于某一种主题、题素”,广义的定义“涵盖了整个文化史中某一些人(可能属同一背景、阶层、社会、时代)的‘意识形态’,包括他们的‘价值’‘理想’,以及他们具体表现这种‘意识’的方式”。
不存在的传统:论陈世骧的抒情传统
我对 这个 讲 法 , 向持 商 榷 之 意 。 旧著 《 文 学
批评 的视 野 》 或 地方 涉及 于此 , 批 评 已经 很 多 了 。 因 此 本 文
只补说 几 点从前 未 特别谈 及 的部 分 , 而 且 只就 大 方 向和大 问题说 , 细 节可 商之 处 皆不 必谈 。
了 陈 先 生 对 中 国文 学 的 基 本 见 解 , 后 来 也产 生 了
陈先 生 学 问 甚 博 , 《 文存》 所录, 如 论 老 子 《 道德经 》 “ 想尔 ” 注、 法 国 存 在 主 义 及 现 代 诗
等等 , 均 与 抒 情 传 统 云 云无 大 关 系 。有 关 系 的
大学 创 校 校 长 , 美 国欧 亚 大 学 校 长 等 职 , 现 为北 京 大学 文 化 资 源 研 究 中心 主 任 , 中文 系 特 聘 教 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 要从 事 中 国文 学 、 美 学 与思 想 史 研 究 。
; 8 辩 t h
0 一 u 年 第 期第 卷总 第 一 期
不 存 在 的传 统 : 论 陈 世 骧 的抒 情 传 统
龚 鹏 程
( 北京大学 文化资源研究 中心 , 北京 1 0 0 8 7 1 )
摘
要: “ 中 国的 抒 情 传 统 ” 概 括 了 陈 世 骧 先 生 对 中 国 文 学 的基 本 见 解 , 后 来也产 生 了巨大的影 响 , 经 高 友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1 —0 5
因为特 色是 一 回事 , 它 是否 构 成 为一传 统 甚
作者 简 介 : 龚鹏程 ( 1 9 5 6一) , 男, 江西吉安人 , 出生于台北 , 台 湾 师 范 大 学 国文 研 究 所 博 士 , 历 任淡江 大学文学 院院长 , 南华 大学 、 佛 光
浅谈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
浅谈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作者:侯常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4期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学史也是中华文化传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学分为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其中中国文学总体以抒情的形式体现,和西方文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抒情传统”论首先是由陈世骧提出的“抒情传统”论。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完整的形式对抒情传统论的展示。
同时也将推动中国文学和艺术研究的发展[1]。
中国文学史上叙事传统和抒情传统的融会贯通是《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的观点。
两者相互弥补了彼此的欠缺,达到了熠熠生辉的效果,探讨了不同文体中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的结合,突出重视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时对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通过两大传统使中国文学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抒情;叙事作者简介:侯常恺,男,生于1968年9月,汉族,祖籍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本科,高校讲师,现从事写作教学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1从不同的角度上来看,例如中国文学史的现况或是文字,都充分支撑了抒情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文学史抒情传统的表现手法也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但是早前并没有收到学者与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而且对于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两者之间的论证也不够明确与充分[2]。
最近几年人们对文学史的重视越发提高,在此也意识到了两个传统之间的关系并存与互补的。
而且大众也时刻关注着文学史的研究,这使得学者们越发思考中國文学史传统是否真正存在抒情传统。
同时也令他们反思是否真的彻底了解中国文学史的本质及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一、站在抒情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史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需要思考的本质问题应该为“中国文学史传统到底是什么?”。
只有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才能够正确地确定该向何方向进行研究。
认为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抒情作品为大多数的学者是大多数的,他们认为内心与外物的关系应该是:外物引发情感,情感促进创作文学[3]。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新书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
《中华读书报》( 2015年02月04日 14 版)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陈世骧著2015年1月出版45.00元
中国的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抒情传统,著名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学者陈世骧率先提出的”抒情传统”论成为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
他有关“抒情传统”的论述和对于《诗经》《楚辞》《文赋》、杜诗等经典文本的探讨,对美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的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至今不衰的深远影响。
本书是陈世骧相关论著的翻译和结集,首次完整地呈现了抒情传统论的全貌,将为中国文学、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
梁启超的反启蒙论述及其对抒情传统的阐扬
梁启超的反启蒙论述及其对抒情传统的阐扬◎姜福安内容提要 20世纪中叶陈世骧和高友工将抒情传统确立为中国文学、艺术的主流传统,后经几代学者讨论、传播,抒情传统论已经发展为近几十年的学术热点。
而在陈世骧正式提出抒情传统之前,梁启超等人在五四时期就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文化的抒情特质,这与跨越欧亚的反启蒙论述有关。
在倭伊铿人生哲学的启发下,梁启超认识到精神与物质、情感与理性应该和谐统一。
因此,他着意在理性高扬的五四时期申述情感的重要性,并系统梳理阐释了中国文化中的抒情精神,试图以情感反制理性主义的主导。
关键词 抒情传统 梁启超 倭伊铿 人生哲学 启蒙反思〔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9-0120-09 1971年华裔学者陈世骧出席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年会开幕式,并以《中国的抒情传统》为题致辞,站在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的立场上,他指出抒情传统是中国文学的荣耀。
此论题一经问世便引发广泛讨论。
高友工借用西方学术语言进一步搭建理论框架,把陈世骧的抒情传统论“拉高到哲学的抽象层次”,使之“更加的知识系统化,扩大为中国抒情美学这样的论题”。
①之后,孙康宜、林顺夫、吕正惠、蔡英俊、张淑香、萧驰、王德威、陈国球等海内外学者沿着陈、高二人的方向继续开拓耕耘,逐渐形成了一个根深叶茂、影响深广的学术体系。
②需要注意的是,“抒情传统”并不能算是陈世骧的发现,在他提出“抒情传统”这个概念之前,五四时期的学者已经开始讨论中国文化的抒情特质。
梁启超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1920年游欧回国之后,梁氏发表了一系列梳理中国文化抒情精神的著述,这些著述是陈世骧“抒情传统”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厄尔·迈纳与中国当代比较诗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研究”(21YJC751033)①黄锦树:《抒情传统与现代性:传统之发明,或创造性的转化》,《中外文学》2005年第2期。
②近几十年,“抒情传统”论述是中国文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浅谈海外中国抒情传统学派
浅谈海外中国抒情传统学派我最感兴趣的是徐承的《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研究》,于是先睹为快。
也许是由于我一直在研究中国话剧的诗化传统,引起我对这个颇有争议的学派的重视。
读下来,果然对我颇多启发。
看徐承的研究,我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慨。
此书写得扎实,对于这样一个在国内从未引起重视的海外学派能够给予关注,也看出徐承的学术眼光。
经过他对这个学派深入而细致的梳理和论评,更增加了我进一步了解这个学派的兴致。
于是,我又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近期出版的有关抒情传统学派的专著如陈世骧的《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文学论集》,陈国球、王德威编辑的《抒情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王德威的《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等书找来阅读,并记下我的一些随想。
所谓中国抒情传统学派,徐承是这样概括的: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海外华人中国文学研究专家陈世骧和高友工先后发表了关于抒情传统的论说,认为中国文学的特质在于“抒情”,“抒情传统构成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主流,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理想精神,堪与西方以史诗、戏剧、小说为主的“叙事传统”并肩而立。
此后,在美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一批华人学者,追随并发展陈世骧和高友工的学说,形成了一个“承传有序,谱系清晰,有共同的宗旨和明确的立场,有纲领性的论著与核心理论体系,在方法上不断发展,在话语上同气相求的学术群体”。
国内对中国抒情传统学说向来较少关注。
陈世骧的《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可以说是这个学派的奠基之作,一九九八年即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世骧文存》收入其中,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
陈国球、王德威主编的《抒情之现代性》也是前年才在内地出版的。
徐承可以说是内地第一个对海外抒情传统学说做出回应的年轻学者。
徐承不仅仅是一般的观照,而是把它作为抒情传统学派来研究,他以为它同海外的新儒家学派是一样的。
这显示了他审视和评估的高度,而在研究方法上,他也进行他的微型文学史观念的尝试。
抒情传统论述的“之”与“止”
纳 和 吸收 。这其 中 的原 因当然是 多 方面 谱 系 的转 寰 、变化 ,以及论题 的扩展 。 的 ,但 最重 要 的一 点 ,仍在 于抒 情传 统 陈世 骧 赴 美 以前 ,师 承 五 四学 人 ,
抒情传统论述 的 “ 之”与 “ 止”
口 徐 承
对 于 中 国文学 艺术 的抒情 传统 的沿 “ 止”意 为停 顿 、 中断 。窃 以为 , “ 之” 寻 , 自陈 世骧 、高 友工 以降 ,在海 外 及 与 “ 止 ” 的视觉 形象 ,亦 正可 作 为抒情 港 台地 区华人 学者 中形成 了一 股持 续 的 传 统论 述近 年来 发展 变动 之态 势 的象征 学术潮 流 ,近 年王 德威甚 至把 抒情 传 统 图 示 。 论述 延 伸 至 中 国现 代 文 艺 的 领 域 。然 我们 的话 题不妨 从 此派学 者 为什 么
论 述 自身究 竟属 于事 实判 断还 是过度 阐 又 与京 派文人 过从 甚 密 ,对 师友 们立 足
释 ,依 旧是 一个辩 驳 不清 的问题 。
于 中 国现代 文学建设 而提 出的 中 国古 典
当然 ,并不 存在 非此 即彼 的绝 对 真 文 学原 以抒 情 诗 见 长 的观 念 熟 稔 于 心 。
情 传统 的 ( 精神 史式 的)大叙 事 … …接 情 传统 之语 域 的 。如 此林 林总 总 ,一 时 近 于一 种学 术 典 范 的奠 立 ” ,而其 最初 难 以尽 言 ,台湾 大学 最近 出版 的一 套抒
中国抒情传 统 的再 发现 的理论 用心 ,是 为 了 “ 从 知识 论 的高 度 情 传统 论文 选 《 论 证相关 研 究 的合法 化 ,并 且 尝试 在术
《文化就像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样,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 0分)文化就像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样,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
统辖文化这个有机整体的,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
尽管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十分庞杂,贯穿一个民族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看似异质分散的各种文化现象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其实是相通的。
因此,从任何一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入手,都有可能窥见文化的“全豹”。
“比兴”与“比喻”这两个出自中西方诗学的概念表现出的差异,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具体而微的体现。
最早提出“中国抒情传统”这一命题的学者陈世骧曾经从语源学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了汉语的“诗”与西文中的“poetry”两个词的原始含义,发现在汉语中“诗”字最初指的是一种“蕴止于心,发之于言,而还带有与舞蹈歌咏同源同气的节奏的艺术”。
他认为,这一概念的形成,决定了中国的诗学长久以来都是围绕抒情言志问题和韵律问题展开的。
与之相较,古希腊则一直用一个泛指一切制作物的词来代表诗的观念,因此,诗的表现对象是外在的事物,西方诗学关注的也是知识性表达问题。
从哲学的层面讲,西方古典哲学也主要是认识论哲学,这种哲学认为,包括文学言说在内的所有语言活动,其主要的价值,就在于描述客观的事物,叙述客观的事件,呈现客观的真理。
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初的“理念论”文学观与“模仿说”,实际上都涉及对语言是否及物,是否能够展示客观而普遍的真理问题。
这导致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代表的西方古典诗学,很少思考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主体主观情感世界的关系,因此,当他面对比喻性表达这一语言现象时,也是从这一语达方式与语言所要传达的外在现实之间的关系去进行思考的。
而把主体思想情感的表达作为诗学思考的核心的中国诗学,则认为“比兴”手法是用来在外物与主体的内心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在这一联系中,物的呈现是次要的,主体情志的表达才是主要目的。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语言普遍采取的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在语言能否呈现外物、表达内心或接近形而上的道这一问题上,不仅道家学者持怀疑论的立场,儒家学者实际上也表现出了深刻的矛盾。
龚鹏程“传统”建构的尝试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23, 11(4), 313-319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wls https:///10.12677/wls.2023.114055龚鹏程“传统”建构的尝试——从批判陈世骧“抒情传统”谈起刘濠榕辽宁大学国学院,辽宁 沈阳收稿日期:2023年7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4日摘 要“抒情传统”是旅美学者陈世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关于中国文学特色的一种观点,并在后来的文学评论中被发扬并且广泛接受。
2009年台湾学者龚鹏程撰文《不存在的传统——论陈世骧的抒情传统》从“视界”“方法”“思想”三个角度对陈世骧“抒情传统”说进行批评。
其实,龚氏对“抒情传统”的相关思考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并先后提出了“缘情”“假拟”“文”的传统。
其中1992年出版的《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一书借鉴符号学思想,建立了一套针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的“文化符号”阐释体系。
龚鹏程对“抒情传统”批评有三点意义:打破了近代以来文学研究“抒情”“叙事”的二分范式;突出了中国文学中“情”发生的特点;让学界对“抒情传统”进行再思考,激发从中国自有材料中发明自在文论的阐释体系的尝试。
龚鹏程并不意在参与“抒情传统”的讨论,而是试图建构一种本土化的阐释体系,而对西化并占据主流学术话语的“抒情传统”的批判自然成了新传统建构尝试的题中之义。
文章试图从龚鹏程对陈世骧“抒情传统”说批判的原始文本入手,探究龚鹏程建构理路,同时探求其意义。
关键词传统建构,“抒情传统”,批判,龚鹏程,陈世骧Gong Pengcheng’s Attempt to Construct “Tradition”—Starting from Criticizing Chen Shixiang’s “Lyrical Tradition”Haorong Liu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of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Received: Jul. 11th , 2023; accepted: Aug. 15th , 2023; published: Aug. 24th , 2023刘濠榕Abstract“Lyrical tradition” is a view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iterature proposed by Chen Shixiang, a scho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and has been carried forward and widely accepted in later literary criticism. In 2009, Taiwan scholar Gong Pengcheng wrote an article titled The Non-existent Tradition—On Chen Shixiang’s Lyrical Tradition, criticizing Chen Shixiang’s “lyrical tradi-tion”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view”, “method” and “thought”. In fact, Gong’s thinking on the “lyrical tradition” began as early as the 1980s, and he put forward the tradition of “from senti-ment”, “imaginary” and “words” successively. Among them, Cultural Symbolology: The Structure and Cultural Laws of Chinese Society , published in 1992, drew on the thought of semiotics and es-tablished a set of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cultural symbols” fo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ven cul-ture. Gong Pengcheng’s criticism of “lyrical tradition” has three meanings: it breaks the dichotomy paradigm of “lyric” and “narrative” in modern literature;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nti-ment” in Chinese literature; makes the academic community rethink the “lyrical tradition” and stimulates the attempt to invent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free literary theory from its own materials. Gong Pengcheng did not intend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of “lyrical tradition”, but tried to construct a localized interpretation system, and the criticism of the “lyrical tradition” which westernization and occupied the mainstream academic discourse naturally became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attempt of the new tradition. The author tries to start with Gong Pengcheng’s original criticism of Chen Shixiang’s “lyrical tradition”, and explore Gong Pengcheng’s construction and explore its significance. Keywords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Lyrical Tradition”, Criticism, Gong Pengcheng, Chen Shixiang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陈世骧是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略论中国新诗的“反对抒情
略论中国新诗的“反对抒情时至今日,我们对“诗”的认识和理解,仍然有着如此疼痛的撕裂之矛盾。
一方面,在中国诗学中,“抒情”无疑是置于最内核的诗学概念。
她不仅笼罩了整个中国传统诗学,也是我们的审美观念,最后成为我们入诗、思诗、言诗、写诗的唯一原则和标准。
另一方面,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反对抒情”或者说“放逐抒情”、“逃避情感”,却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因素。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喊出了“诗歌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可以说没有对抒情的反抗,就没有中国现代诗的发展;没有反对抒情之思,就没有现代诗歌之名。
因此,面对着诗歌中的“抒情”与“发对抒情”的重大问题,值得我们细察、深思。
对于“抒情”,我们这里不拟对其进行词源学上的考据。
但总体上可以说,“抒情”绝对是中国传统诗学,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性概念,乃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审美的决定性因素。
《今文尚书·尧典》的论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奠定了我们的抒情传统。
陈世骧在《中国的抒情传统》中提出:“相对于西方文学而言,中国文学的道统就整体而论是一种抒情的道统。
”进而,他认为《诗经》“弥漫着个人弦音,含有人类日常的挂虑和切身的某种哀求”,《楚辞》是“文学家切身地反映的自我影像……用韵文写成的激昂慷慨的自我倾诉”,甚至“当小说和戏剧的叙事技巧最后以迟来的面目出现时,抒情体仍旧声势逼人,各路渗透。
”当然,“抒情”在中国传统中是一个有着丰富涵义的美学概念,而且包含着较为多元的艺术精神。
“一种升华为非个人化的意境的情感,一种在得到生动描写的自然对象中具体化的情感,中国人由此达到特殊与一般,自我与宇宙的契合无间。
”[2]但是,在传统的中国语境之下,“抒情”的阐释、认知、接受最终变得极为窄化,甚至成为单一思考的美学思想。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社会中,在传统哲学的“中庸”、“天人合一”、“修心”、“轮回”等思想,以及传统的文人政治等的种种合力之下,“抒情”这一概念固化,传统多维的“抒情之思”,最后仅仅坐实为对“意境”的追求与迷恋。
浅析普实克如何看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浅析普实克如何看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西方诗学传统是在古希腊、罗马史诗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叙事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抒情文学的真正发展是到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之后,浪漫主义文学关于抒情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对后来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普实克看来,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抒情性的直接渊源。
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都受到以抒情性与主观性为特征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现代文学的抒情性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传统直接发展的结果。
普实克认为,中国古代较为雅正的文言文学就具有明显的抒情性和主观性,也正因为如此,欧洲文学这些外来影响才能在中国文学中找到如此适宜的土壤。
通过马克思主义内因、外因论,普实克深刻把握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发生的根本动力。
并且,普实克细致分析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与欧洲浪漫主义抒情传统的不同,展示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独特性,在中西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中,普实克对欧洲浪漫主义抒情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接受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深刻把握并阐明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的本质。
通过语义对等性比较,我们能够看出普实克对中西抒情文学传统的认识及对中国现代文学抒情性特征的把握一中国古典诗文的抒情传统中国较为雅正的文言文学在普实克眼中,主要是指诗、词、赋、散文等文人文学作品。
普实克把抒情性与主观性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或通俗文学的主要区别来看待。
他认为抒情性在旧文人的文学作品都占据了首要的位置,在他看来,虽然在一般的中国古文作品中,作者通常都不是用个人化的风格来创作,而是使用一种固定的文体或表达形式,这中间几乎不能插入任何个人的成分,但仍然无法否认这些作品存在的主观性和抒情性特点。
因为,作者的个人经历,他的观点、思考和感受,是作者创作灵感的唯一来源,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中国传统的文人日记、书信等作品中。
这些作品往往只记录了作者对外部世界的一个印象、一种感受,或者描写一幅画面,或者记录一段经历,总之,这些作品都不注重情节、故事和叙述,而注重情绪情感的表达。
观念的肇始-陈世骧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发明
观念的肇始:陈世骧与“中国抒情传统”的发明摘要: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转向中,美籍华裔汉学家陈世骧率先运用“差异性”理论,提出“中国抒情传统”的构想,开启了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新路向。
文章重点关注这一创构的两个问题:文类理论与考据方法。
前者揭示“抒情传统”的观念背景和比较语境,重点关切经由中西文类理论引发的文学传统的不同路径;后者则以中国文学的“抒情源头”为考察对象,揭示陈世骧的国学背景及其研究方法间的关联。
关键词:抒情传统;陈世骧;比较诗学;文类;考据方法1958年,韦勒克在教堂山大会上以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之演讲,引领国际比较文学从重视“影响研究”、依靠材料考证、强调事实联系的“法国学派”时代,进入了重视“平行研究”、看重文学作品自身独立性和文学性、强调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视野的“美国学派”时代。
这一研究转向,对以比较为基本视野的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0年代,著名留美学者陈世骧显然已成为这一新主张的实践者,在其美国亚洲学会年会的演讲稿《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比较文学的要务,并不止于文学相等因式的寻找;它还要建立文学新的解释和新的评价”,随即他提出了以标榜文化独特性为宗旨的“中国抒情传统”论断。
一文类:在东方与西方中国文学批评,自《毛诗序》起,就有文学分类的自觉,根据《周礼》“大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兴、日雅、日颂”而提出的“六艺”说,风、雅、颂即指诗的种类。
至魏晋南北朝,文学审美的独特价值首次得到文人的广泛认同,文学批评中的文类问题也发展为中国独有的一套文体学。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陆机的《文赋》则更把“文章”细分为十大类,逐一划定美学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哗而谲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