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指导: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合集下载

教学征文:教育引导,以德为先

教学征文:教育引导,以德为先

教学征文:教育引导,以德为先
教育引导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德为先,通过榜样力
量和正确引导,培养出有品德、有责任感、有社会意识的优秀人才。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引导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全面教育的方式,我们可以提供广
泛的研究机会,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综合素
质的人才。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教育引导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是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道德榜样的力量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
良好品德,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友善等道德价值观,使他们成
为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育引导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社会的一员,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对社
会的影响,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中去。

通过教育引导,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参与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品质。

总结
教育引导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
途径。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德为先,通过榜样力量和正确引导,培养出有品德、有责任感、有社会意识的优秀人才。

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人才,为社会
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高考作文指导”德“字话题作文

高考作文指导”德“字话题作文

广东省佛山15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联考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德”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上图“德”宇选自《说文解字》。

“德”字左边的“彳”表行走,可引申为一种行为。

右边由“直”和“心”构成,其中“直”字形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跟睛要看正;下加一个“心”,表示直行者还要心胸坦荡。

“德”在古代文献中也与“得”相通,表示得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整体把握上述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审题立意从材料来看,文字部分是对“德”字构成的解说,因此考生要围绕材料中“德”字指向的内涵进行思考,展开分析。

材料中对“德”字的解说分为三个层次:“彳”,意为行走,引申为行为、行动。

我们可以理解为,“德”是指导行为的思想,是我们的行动指引。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德”为行事的准则,要将“德”这种操守、品行化于行为之中,做真正的有德之人。

“直”和“心”可以理解为直行时眼睛要看正,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强调正道直行。

作为新时代青年,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要坚守信念、坚守初心,要走正路、干正事、扬正气,方可践行“德”。

当然,“德”字也可理解为正直、坦率、诚实、遵循本心等。

3.在古代文献中,“德”与“得”通用。

材料意在告诉我们,有德才有得,这里的“德”是品德、道德,“得”可以理解为目标的达成或成果的获取。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做有道德的贤明之人,一个有“德”的新青年才能够在人生中有所获得。

学生根据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写作,只要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即可酌情给分。

评分标准满分60分,以44分为基准分,分五类划分作文档次:1.一类文(60分——53 分):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材料典型、丰富、新颖;②文体特征鲜明,结构严谨;③语言流畅,有文采。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三育”(德育智育美育)(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三育”(德育智育美育)(附审题立意及范文展示)

“三育”(德育智育美育)考场作文审题立意与两篇考场作文作文试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蔡元培在《美育》中论述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有适当的行为,因此德育为教育之中心。

德育的完成有赖于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方面需要考察因果、计算利害,属智育的范围;另一方面则需要超出利害之计与人我之别的感情,属美育的范围。

蔡元培先生的话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就德、智、美之间的关系,针对当下教育现状,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材料引用蔡元培先生的名言,阐释了民国时期德、智、美三者的内涵和关系,我们可以关联到当前德、智、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蔡元培所倡导的“德育”,已发展成今天“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两者都强调以培养“人”为中心。

蔡元培对“智育”的认识是理性的,是以人为本的,这引发我们对当今教育领域“唯智为上”“唯考唯分”风气的反思,具有警醒作用。

蔡元培重视“美育”的作用,并把美育放在和智育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德育的完成有赖于两个方面(智育和美育)的准备”。

作文要求中,明确提示考生围绕“蔡元培先生的话”,“针对当下教育现状”,“就德、智、美之间的关系”来行文。

可梳理德、智、美三者的关系,也可只写其中两个方面的联系,但要结合当前教育现实,谈自己的感悟思考。

从材料内容可推知三者的关系是:德育是教育的中心,智育和美育则是促成德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均不可或缺亦不可偏废。

立意提示:1.智育成就德育的智慧与理性,美育成就德育的超脱与诗意;2.智慧与超脱才能成就完美的德性人生;3.德育的适当在于把握智慧与审美的平衡;4.过分突出智育而忽视美育不利于德性的完美。

5.智育不只体现在考试和分数,而是成就德性人格。

拟题示例:1.智育美育共绘德育本色2.手持书卷,放歌沂水3.德育为体,智美为翼4.多育并举,培养大写的“人”5.智美兼具,德为之育6.以智明理,以美育心7.争做“德智美”新人8.智美偕行,方为德育9.以美智之水,浇德育之花10.教育的坐标系11.让智与美并行不悖12.立德树人,智、美并举13.智育如果,美育似花14.智育和美育是双生花考场作文精选:范文1智美双馨德有芳泽刘子墨“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买魂呼唤另一个灵魂。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关于“德和才”(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关于“德和才”(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关于“德和才”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文发布,一场前所未有的“双减”之战迅即席卷全国。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民众逐渐认识到,“双减”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材料二:2021年10月21日晚,著名钢琴家李云迪,因涉嫌嫖娼被北京朝阳警方行拘。

这一事件引发舆论震动,并不断发酵,对于他的惩罚正纷至沓来。

究其原因,只能说,做人德为先的人生准则被他抛诸脑后。

李云迪事件,包括不久前连续爆出的当红明星丑闻给所有艺人敲响了警钟,也给所有立世之人敲响了警钟。

颜值不是挡箭牌,才艺也不是护身符。

做事先做人,千万别失德。

材料三:疫情,仍在被关注。

2021年10月31日,甘肃3名17岁学生确诊,他们的流调轨迹,让全网都红了眼。

流调显示,他们均曾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至凌晨,有人甚至是通宵。

他们还只是孩子,但疫情到来,这群才17岁的学生,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成了灾难前挺身而出的年轻人。

他们有担当、有勇气、有热血,挑起了时代的脊梁。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对“德和才”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

材料一提供大背景,“双减”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材料二讲人物事件。

反面材料。

李云迪有才失德,德不配才。

材料三讲学生事件。

正面材料,年轻人,有德有才,德才兼备,德高于才。

学生需通读三则材料,在把握三则材料内容指向命题意旨的基础上去展开个人对“德与才”的看法和理由。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思辨写作能力,写作过程中重在论述德与才的思辨关系,不宜偏颇一方论利弊,或者单纯喊口号倡做法。

行文结构需清晰呈现出德与才的关系:德与才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立德为先的高考优秀作文

立德为先的高考优秀作文

立德为先的高考优秀作文立德为先的高考作文1在2045年,人类因为拥有了更多的高科技产品,从而变得更加无礼、懒散,就连在语言和心理上也产生了变化,变得更加不守信。

因此,我和一些好朋友打算筹钱一起开办一个“道德法庭”。

经过不停地找关系、送豪礼(当时的“官风”很差),我们才找到了一块好地方,开始着手建造法庭。

在建造法庭的这两年半的时间内,我们分配了职务:小黄当书记员,翔翔、坤坤当法警,我当法官。

并开始一起认真钻研《道德经》、《孟子》、《庄子》。

就这样,转眼间,两年半的时间便这样过去了。

一个法庭便拔地而起。

新建好的法庭外观像一座教堂,而里面则富丽堂皇,就像是用宝石、金子做的。

我们将所有办公的所需用品都搬了进去,法院便开始开庭审理案件。

一天,我正在看书,突然,一位女士闯了进来。

还没等我说话,她便向我倾诉起了她的痛处:“法官大人,我的孩子只有4岁,她本该拥有美好的童年。

可是,就在上个月,就因吃了连我也不知道里面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她便中了毒,送到医院里急救,医生说肾脏功能会衰竭,急得我团团转,只好来找你。

”我知道了她是来控诉那些生产毒奶粉的不良商家,而且我也痛恨在心。

于是,我接下了这个案件。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开庭审案。

我首先质问被告说:“被告,你居心不良,竟敢拿一个个小孩子的性命开玩笑,罪不可赦!并且违反《道德自然法》第159条法则,判你有期徒刑10年,你可认罪?”被告见事情败露,只好认罪,被两位法警带进了监狱。

从此,我因为开了一家道德法庭而声名远扬,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案件等着我处理,比如说什么因为吃了转基因而身体畸形,因为吃了带有瘦肉精的猪肉而身体疾病多发等等的案件,我应接不暇。

目的是为民除害、秉公无私!立德为先的高考作文2我们上了大巴,开始了神奇的欧洲之旅。

车子上了高速公路,据说德国的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这可是一大优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速公路上的车子也渐渐地多了起来,Peter在一层滔滔不绝地讲着关于德国的事,对于我们来说,他的中文可真是不咋地,但是对于一个德国人来说真的讲的不错了,我们在车上说着笑话,好不热闹。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我对师德师风的体会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我对师德师风的体会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我对师德师风的体会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我对师德师风的体会教育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而教师则是承载着教育使命的重要人物。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秉持着良好的师德师风。

而对于我来说,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正是体现师德师风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关爱每个学生以人为本,意味着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问题,做到对每个学生均等关注,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倾听学生的声音。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情绪和需求,作为教师,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个性。

只有真正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做好教育工作。

其次,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

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才。

最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和情感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

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用真心和爱心去感染和引导学生,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

二、以德为先——身教重于言传以德为先,强调的是教师要以自身的言行来示范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成为学生良好品德的榜样。

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引路人,我们要有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要有正直、坦诚、宽容和善良的品德。

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引导学生。

其次,注重教育教学的规范。

教育是一门科学,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教育纪律。

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

高考作文指导: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指导: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指导: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你认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到什么呢?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题分析这次写作属于新材料作文,同学们要全面理解材料。

本则材料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把握。

根据材料要求“你认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并结合材料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给他的每一位新教师的一封信的内容,同学们能快速把握材料的主旨:我们接受教育,不仅是为了“高学历”“高智商”,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基本的人格、基本的道德,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生命。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此则材料要求同学们结合自身思考、体验,谈一谈“你认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新意,设计巧妙,同学们既是接受教育者,也是将来的“教育者”,易于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思考,更好地体现思辨性及看待事物的深刻性。

佳作一学习之道,立德为本◎田梓澄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我认为,我们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全的价值观。

古时,学子们的启蒙读物《弟子规》以培养善、孝、德为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先学做人,后成栋梁。

然而在纳粹集中营中,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毒气室,学识渊博的医生将儿童毒死,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无辜的幼儿。

2021高三作文“才和德的关系”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作文“才和德的关系”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作文“才和德的关系”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出了才能和品德的密切关系。

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对于“才和德”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简析】德才兼备,是我们关于人才标准问题的常规答案。

文题从司马光那里将德才的辩证关系详细的呈现了出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是辅助的意思,帅,是统领的意思,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司马光在后面还有详细的分析,认为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传统上很尊崇以德治国,在这种辩证关系中,更加注重德行,用人的逻辑一般是德才兼备为先,有德无才为次,有才无德为劣,找到德才兼备的圣人做事是最好的,如果找不到圣人,情愿找愚人,因为愚人即便无才无德也不会像小人那样一定干坏事。

我们当代的用人思路也大抵如此。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秉承文题中的观点,以德才并举、以德为先作为核心立意,组织理论和事例材料即可成文,考场作文因为时间关系大部分会选择如此,但只要在论述中体现材料所涉两者的辩证关系,其中突出德的主导作用、条理清楚即可。

【立意突破】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如果能相得益彰,那是最好的,但现实当中这样完美的人是不多的。

一个人本来才能有限,但在美好的品德的驱使下,是有可能经过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不平凡的功业的。

但这种转化需要环境和时运,光靠自己的努力可能不够。

一个人的才德有可能在实践中良性转化,但也可能恶性转化,这也和环境时运有关系,如果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原来的德行可能会被摧毁,原来的才能可能变得庸俗不堪。

故此,怎样用人,大体的经验策略是没有大问题的,历代王朝基本上开始都很清明,而尾声都很混乱,深厚的中国历史已经让我们积累了太多的经验,但在实践上,历史总是不断重演。

2021届高考作文指导:人生的意义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2021届高考作文指导:人生的意义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2021高考作文指导:人生的意义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文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化工路环卫班,50名环卫工中,30多人属于城中村的拆迁户,每人获得补偿的房产价值过千万。

即使如此多金,他们还起早贪黑,愉快而满足地做着环卫工作。

年过六旬的郑大爷说:“虽然做保洁员累点脏点,可俺心里踏实。

”中年汉子黄勤说:“先前成天无所事事,空虚得很。

如今起早贪黑地干活,能为社会服务,俺才觉得人生有意义。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特定当事人身份完成写作。

1.以高中生“平凡”的身份,给“郑大爷”或“黄勤叔叔”写一封信,表达敬意。

2.以保洁员黄勤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作为他参加郑州市高新区“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专题讲座的内容。

3.以记者“永歌”的身份,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从新闻上可知,这些环卫工虽然因为拆迁获得补偿身家过千万,但他们仍然做又累又脏的保洁工作,得到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享受。

我们应该为他们点赞!材料可以引发我们对于“劳动的意义”“价值观”的思考。

劳动可以创造物质财富,更可以创造精神价值。

由于拆迁而变得富有的他们,不愿守着巨款混日子,而是选择继续工作来充实每一天,让人生变得有意义。

人的价值如何体现?是拥有巨额钱财,坐享清福?还是“起早贪黑地干活,为社会服务”?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精神不快乐,物质毫无意义。

”这些一“拆”致富的保洁工,在辛苦的劳动中找到了快乐,在精神的高地获得了享受,彰显了人生的意义和情趣。

这些人用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选准“任务”,凸显“特征”。

三项写作任务,涉及书信、发言稿和时事评论,写作时要充分体现各自的文体特征和语体风格。

给“郑大爷”或“黄勤叔叔”写致敬信,既要结合材料内容,肯定他们“用劳动换来踏实”“用服务社会赢得人生意义”的精神风貌,又要合理生发,赞美他们坚守本心、保持本色的高尚品质,表达出一名高中生由衷的敬意。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德才兼备”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德才兼备”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德才兼备”导写及范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资治通鉴》中说过:“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因此,《资治通鉴》中又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当代作家周国平也说:“有德无才者,其善多为小善,谓之平庸。

无德无才者,其恶多为小恶,谓之狠琐。

有才有德者,其善多为大善,谓之高尚。

有才无德者,其恶多为大恶,谓之邪恶。

”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君子扶才以为善,小人换才以为是指君子在拥有才能之后,会帮助他人做一些善事,造福一方百姓,而小人在获得才能时,却是想方设法地伤害别人以谋求自己的私利。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说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三则引言讨论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强调德才兼备的重要性,根据材料,可以明确写作的核心词是才德,写作的导向为:要做德才兼备的君了,不能做有才无德的小人,写作时要注意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写作身份,德与才要符合新时代的特点。

参考立意:德才兼备,君子风范才华诚可贵,品德价更高德以载才,德以覆才才德并重,相得益影等等。

范文展示德才兼备,德字当先“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意思是说,君子凭着自己的才能做好事,小人仗着自己的才能做坏事。

凭着才能做好事,善行就没有做不到的;仗着才能做坏事,恶行也没有做不到的。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发挥作用的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范围。

德与才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互为补充。

但是,与才相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

但丁曾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德才兼备,方为人才(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德才兼备,方为人才(附文题详解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德才兼备,方为人才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缺乏,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司马光《资治通鉴》以上的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你对德与才的关系有怎样的思辨和权衡?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详解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写作时首先要分析材料的含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本材料的话题核心为“德与才”,立意行文,应注重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

首先,应明确“德” “才”的内涵外延。

“德”即道德,可细化为“勤奋上进、自强不息、勇敢顽强、轻财重义、尊老爱幼、爱家卫国”等传统美德,“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物、讲究互谅互让”等社会公德,以及各行各业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才”即才能、才华,包括“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有学能致用、用那么见效、于事有益的“正才”,也有学不能用、用也不及正理、于正事无补的所谓“歪才”。

其次,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资,是辅助的意思,帅,是统领的意思,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把人的道德看成是第一位的,当然也希望多出现有才之人。

所以我们的一般认识是:有才能会令人羡慕,有道德会让人尊敬,德才兼备那么会使人崇拜。

再者,应将二者关系认识得尽可能全面。

德是做人的根本,才是立身的依托;德是成事的基础,才是成事的保证:德才兼备就是人才,有德无才尚为好人,有才无德便是小人,无德无才谓之庸人或无赖。

行文构思时,可由概述材料提出论点,然后从以下三方面论述:有德无才,成仁而不全人也;有才无德,枉为人也;德才兼备,为人之大成者。

写作时既可以大量引用名言来论证,也适合举例或者正反比照论证。

以人为本 育人以德

以人为本 育人以德

以人为本育人以德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贯穿了每个人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改变。

以往注重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现在已经不再适用。

相反,人们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育人以德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注重个体发展和个性呵护的教育理念。

人们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天赋和需求。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一刀切的,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有些学生在学校中感到无助和压抑。

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注他们的发展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怀,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佳的教育。

育人以德,则是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品德高尚的人。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储备,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只是一个人成功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这就需要教育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质,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积极向上、勇于承担责任等美德,从而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以人为本育人以德的教育理念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非常具有挑战性。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教育者具备很高的教育素养,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并且能够因材施教。

这需要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丰富的教育经验,所以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是以人为本教育实施的重要条件。

育人以德也需要教育者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和教育思想。

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先要自己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学会做人。

教育者还要具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实施以人为本育人以德的教育理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

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都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这也需要教育体制的改革。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2021年考前终极预测之立德树人】“百行以德为首”,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有着尊重道德的文化传统。

然而在今天,我们听到“缺德”这个词的频率要比赞美德行的词的频率高。

“德“仿佛成了教科书上干枯的文字,成了离人们很遥远的历史中的印象。

理想社会也应是道德社会,我们不能让道德与我们渐行渐远。

关于坚守道德,遵守社会公德,你是怎么看的?学校召开一次立德与树人报告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学校召开一次立德与树人报告会,请你写一篇倡议书。

学校举办一次立德与树人征文比赛,请你写一篇征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升格作文】立德树人,吾辈自强国自盛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和是:《立德树人并举,我辈自强国盛》。

当家长教育孩子只顾好好学习,要学“聪明一点,教室内便多了一份宁静,世间却多了一份冷漠;当家长教育孩子到外面要讲道德,少几个看热闹的人群,多几双援手时,你是否觉得自己真的进步许多。

因为你听从父母建言,尊重别人,德来了人,自然做好了。

在我看来,没有人不愿意自己成为一个被人赞美之人,讲究道德,学会做人,不会成为我们前路沉重的负担,反而让我们走的更远,成为优秀的青年。

因此,立德树人并举。

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

古人言:“国无德不兴,家无德不旺,人无德不立。

”一个人立德做人,对于兴国与旺家是多么重要!尊道重德的文化传统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贯穿始终。

曾子杀猎,讲究诚信立德;商鞅立木求信,立德施信。

可见,立德是立身之本,更是治国之道;身不立,无诚无信;国不信,不能治,事理皆然,同理可证。

以人为本是立德县体体现。

关爱他人,生命为先。

孔子家的马棚生火,孔子回家先问:“伤人乎?”后问:“伤马乎?”这是儒家以人为本的最早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最早体现。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修身立德,润泽天下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修身立德,润泽天下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修身立德,润泽天下写作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

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这就是教养的简单道理。

被尊为“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的余世维教授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一个案例。

他说他有一个习惯,每次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

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武则天上面几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分析:一、考题分析:这篇作文的核心内容围绕日本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和余世维教授的案例,以及对于教养的理解展开。

考生需要深入分析这种文化现象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在管理思维中的体现。

同时,可以探讨这种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二、审题立意:以“文明礼仪的力量:从‘不给别人添麻烦’看教养与管理”为主题,通过分析日本文化和余世维教授的案例,探讨文明礼仪对于个体和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这种理念在管理思维中的应用。

三、构思要点:●文明礼仪的核心观念:解释日本文化中“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强调这种观念的核心是为了让他人感到舒适,体现了一种尊重和关爱。

●教养与社会和谐:探讨教养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作用,阐述遵循文明礼仪的行为如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余世维教授的案例分析:介绍余世维教授在管理思维课中的案例,分析他整理酒店房间的习惯如何展现出一种高度的教养和责任心。

●管理中的文明礼仪:探讨在管理领域中,遵循文明礼仪的原则如何影响团队的协作和企业的形象,强调这种理念在领导力中的重要性。

2021高三联考作文“立德与树人”原题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联考作文“立德与树人”原题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联考作文“立德与树人”原题及优秀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百行以德为首”,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有着尊重道德的文化传统。

然而在今天,我们听到“缺德”这个词的频率要比赞美德行的词的频率高。

“德“仿佛成了教科书上干枯的文字,成了离人们很遥远的历史中的印象。

理想社会也应是道德社会,我们不能让道德与我们渐行渐远。

关于坚守道德,遵守社会公德,你是怎么看的?学校召开一次立德与树人报告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学校召开一次立德与树人报告会,请你写一篇倡议书。

学校举办一次立德与树人征文比赛,请你写一篇征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立德树人,吾辈自强国自盛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和是:《立德树人并举,我辈自强国盛》。

当家长教育孩子只顾好好学习,要学“聪明一点,教室内便多了一份宁静,世间却多了一份冷漠;当家长教育孩子到外面要讲道德,少几个看热闹的人群,多几双援手时,你是否觉得自己真的进步许多。

因为你听从父母建言,尊重别人,德来了人,自然做好了。

在我看来,没有人不愿意自己成为一个被人赞美之人,讲究道德,学会做人,不会成为我们前路沉重的负担,反而让我们走的更远,成为优秀的青年。

因此,立德树人并举。

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

古人言:“国无德不兴,家无德不旺,人无德不立。

”一个人立德做人,对于兴国与旺家是多么重要!尊道重德的文化传统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贯穿始终。

曾子杀猎,讲究诚信立德;商鞅立木求信,立德施信。

可见,立德是立身之本,更是治国之道;身不立,无诚无信;国不信,不能治,事理皆然,同理可证。

以人为本是立德县体体现。

关爱他人,生命为先。

孔子家的马棚生火,孔子回家先问:“伤人乎?”后问:“伤马乎?”这是儒家以人为本的最早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最早体现。

高考模拟作文“德行合一”导写及范文

高考模拟作文“德行合一”导写及范文

高考模拟作文“德行合一”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蔡元培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第一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达。

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

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

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

所以这句话的关键词为“行“为”,也就是强调笃行、实干。

第二句:“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是蔡元培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即使身强体壮,聪明绝顶,也只会助长罪恶。

其实就是有才无德对社会危害大的意思。

这句话强调的是“德”的重要性,做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第三句:“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出自陶行知先生《创造的教育》一文,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而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手脑双全”的人。

此句强调的是只有行知合一,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题干中要求考生“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如果单向理解某一则材料并侧重于某则材料而进行写作,显然消减了材料的整体性。

因此,最佳角度是综合三则材料内容立意:三则材料,其实是在告诉考生一个人成功需要的三个条件:立德为核心,同时要脚踏实地实干,巧干,即手脑双全、手脑并用。

如果从三句话的出处来说,蔡元培、陶行知都是著名的教育家,所以也可以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用实干抵达目的,用道德塑造灵魂,用行动落实知识等。

立意角度参考:(1)为人以德为先,做事知行合一;(2)既要立大德,亦要务实干;(3)修身治国,德行兼备;(4)德行合一,正道直行;等等。

德为人之本高三作文

德为人之本高三作文

德为人之本高三作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德为人之本高三作文导读:德为人之本高三作文相关高中作文范文分享给各位同学学习。

立人为本_德、学、识三长——2021年高考作文题亮点及导向

立人为本_德、学、识三长——2021年高考作文题亮点及导向

立人为本_德、学、识三长——2021年高考作文题亮点及导向2021年高考作文题侧重于强调立人为本,关注德、学、识三长的培养。

这一主题不仅凸显了人才素质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同时也呼唤着人们在成长和发展中应该注重道德品质、学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2021年高考作文题的亮点,并展示其对应的导向。

首先,作文题亮点之一在于突出了立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这一主题要求考生关注人的全面成长,从而引导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这种关注是从少年学子的德育开始,以道德为根基,推动其德行的培养和自觉约束。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个体的自我修养,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因此,作文题提醒我们要重视立人为本,将道德价值观贯穿在教育和培养的全过程中。

作文题亮点之二在于关注学业素养的培养。

学业素养是个体学生对学业兴趣和学科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能力。

作文题呼吁学生充实自己的学业基础,培养坚定的学习意愿和扎实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科素养和学业成绩。

无论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是能力素质,都需要有坚实的学科基础作为支撑。

因此,作文题的导向提醒青少年要注重学业素养的培养,努力成为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文题亮点之三在于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包括文学修养、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

作文题呼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学科学习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这一要求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注重自身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发展,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作文题的导向提醒学生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关注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个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2021年高考作文题的亮点在于立人为本,强调德、学、识三长的培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作文题的导向启示我们,要以德育为重点,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兼顾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性培养。

以人为本 立德为先

以人为本  立德为先

以人为本立德为先
经济的发展,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感受到实惠。

但随着物价的上涨,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不得不面对荷包越来越冷得窘境。

以上仅仅是经济上的,然而有些方面社会上得某些事又不得不让人心寒,扶路边跌倒的行人,反诬是自己推倒的。

如前不久的“彭宇案”,在帮助人的心理下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们在付出善心的同时多了许多的顾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更多的冷漠,需要帮助的得不到帮助,想帮助的担心有后果。

人之初,性本善。

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洗礼,依旧是牙牙学语时,常练到的文字。

小孩子都知道要有爱心,要乐于助人,可是什么让好人难做?好事难办?
我觉得有几点:一点是,社会风气不正,贪污腐败,加上利己思想的泛滥。

让这个社会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变的不和谐。

增加了人们的冷漠。

第二点,人们的思想与心理,这个是关键。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育已经普及到一定高度。

但智商不等于情商。

一个智商高的人不见得是情商高的人。

在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的时候,社会大的环境压抑着人们的心理,许多都处于心理亚健康。

第三点,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保障。

没有一个规范,让人们去操作去遵守,在人性趋利避害的心理下,自觉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怎样让助人之人没有后顾之忧,让需要受帮助的人得到应有的帮助。

国家富足了,资金的投入才是一种保障。

需要政府投入与引导。

优良传统,传统美德,弘扬与继承,不仅仅是个口号,更多的是一种行为,用温暖融化冷漠,一种信仰,一份美德。

心中的美好憧憬--一个有德的民族、一个有责任的民族、一个制度完善的民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指导: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导写(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你认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到什么呢?
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题分析
这次写作属于新材料作文,同学们要全面理解材料。

本则材料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把握。

根据材料要求“你认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并结合材料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给他的每一位新教师的一封信的内容,同学们能快速把握材料的主旨:我们接受教育,不仅是为了“高学历”“高智商”,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基本的人格、基本的道德,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生命。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此则材料要求同学们结合自身思考、体验,谈一谈“你认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新意,设计巧妙,同学们既是接受教育者,也是将来的“教育者”,易于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思考,更好地体现思辨性及看待事物的深刻性。

佳作一
学习之道,立德为本
◎田梓澄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我认为,我们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全的价值观。

古时,学子们的启蒙读物《弟子规》以培养善、孝、德为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先学做人,后成栋梁。

然而在纳粹集中营中,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毒气室,学识渊博的医生将儿童毒死,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无辜的幼儿。

才高而德缺,这值得人们深思。

我们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成为工程师、科学家、医生,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人性是我们存在的重要意义。

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需要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吸收精髓。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自古以来,求学者,皆是以修身为本,如《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意思是,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在接受教育时,不能仅仅拘泥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立德修身,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传承中华美德。

现如今,我国致力并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呼吁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育并举,相辅相成。

“立德树人”一直是学习的根本、成才的基石。

有才无德者,人生的大厦将会崩塌。

北大学子犯下弑母的罪行,伊利诺伊大学优秀助教杀害中国留学生……这些惨绝人寰的事件说明什么?这些人仅仅学习理论知识,却没有去培养自己的品德;仅仅注重学历和分数,不注重自己的内心修养,从而导致情感道德缺失,不懂得敬畏生命,这样的人怎么能算是栋梁之才呢?
学识固然重要,但比起学识,树立良好品德,塑造健全的价值观念更为重要。

倘若只注重学识,则是本末倒置。

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品德。

德才兼备,才是真正的人才。

点评
作者开篇便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全的价值观念”。

观点明确,作者明确地回应了材料中提出的“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到什么”这一任务驱动。

在论证过程中,作者主要从“为什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及意义”展开。

引经据典,论证有力,很好地完成了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富有深度。

整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性,在生活中,作者既能把眼光放在关注社会事件上,又能对社会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值得大家借鉴。

佳作二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祖诗琪
考试能筛掉学渣但不能筛掉人渣。

在教育全面普及的当下,许多“高智商犯罪”“高学历犯罪”等社会事件逐渐暴露出来。

美国章莹颖案、北大才子弑母案等事件,让我们惊悚地
发现:在证书、奖状、文凭的背后,隐藏的居然是如此不堪的灵魂和人性。

这些现象不得不让人反思——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也就是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有人性、有德行的人。

教育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德育,这是尤为关键的。

抛弃德育而只注重学习成绩方面的教育这种做法在根本上就是舍本逐末。

青少年的教育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基本的人性和馨香的美德。

韩愈在《师说》中有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每一次的点拨和耐心教导,并非只是学业上的解惑,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育精神也同样传递给了学生。

上品之学不仅在于学问,更在于精神与品格的传递。

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从老师身上学到德行。

德行是教育的精髓和根本,是人类文明之大道、立身处世之根基,所以说教育应是灵魂的教育,学习是塑造灵魂的过程。

“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

”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人性和品德的教育,受教育并不只是为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接受老师传授给我们的德行和人性,成为更好的自己。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

”教育并非简单地向孩子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对孩子独立人格、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自主地去吸收有益的知识,学习必要的技能,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成为一个自尊自强的人。

所以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教育者之精髓。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始终有着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在教育过程中学会接受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如此,方能在教育的路途上行稳致远。

点评
这篇文章始终紧扣材料主题。

首段列举“高智商犯罪”“高学历犯罪”的社会事件,揭示出抛弃道德的教育模式给自身及社会带来的毒害,引发读者的思考,随后作者结合自身谈“学生”“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学到什么,及学到这些的意义是什么,可谓层层递进、有理有据。

第六段,作者更进一步,引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话,告诉我们现在及将来的“教育者”应该负有的责任与担当,从而自然得出受教育者“最重要的是学习教育者之精髓”这一结论。

整篇文章不仅多处引用名人名言,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平时的学习和阅读很好地运用到文章中,如《师说》的巧妙引入,做到了学以致用,也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