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课件
合集下载
5.1 判断的概述 课件(共24张PPT)
(1)表达形式: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2)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3)语句作判断时应注意:
要有真假断定。
①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②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 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注意2: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要排除语句歧义。 不直接表达判断。
【相关链接:P31页】
形式逻辑的判断与哲学认识论的判断的不同。 (1)哲学认识论是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研究判断的真假。 (2)形式逻辑研究判断只是从形式上研究其真假特征,以及判断之间在形式上的 真假关系。 (3)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确定某个判断的真假往往需要借助于语境。语境涉及 上下文、时间、地点、被指对象等多种因素。比如,“现在是上午8点整”这个判 断究竟是真还是假,要看说话者所指的时间在什么时区,表示时间的装置是如何设 置的,等等。
《笑林广记﹒ 殊禀部》载:“铺司递紧急 公文,官恐其迟,拨一马骑之, 其人赶马而行。 人问其“如此急事,何不乘马?”答日:“六只脚 走,岂不快如四只。”
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什么地方?
送信人认为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判断显然是错误的,是虚 假的,不恰当的。因为跑得快满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
什么是判断?判断有何基本特征?判断的表达与基本类型有哪些?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判断是 ()
①肯定判断 ③简单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④复合判断
A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判断的 概述
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 的事无法开始,即使开始也无力进行。
(2)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3)语句作判断时应注意:
要有真假断定。
①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②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 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注意2: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要排除语句歧义。 不直接表达判断。
【相关链接:P31页】
形式逻辑的判断与哲学认识论的判断的不同。 (1)哲学认识论是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研究判断的真假。 (2)形式逻辑研究判断只是从形式上研究其真假特征,以及判断之间在形式上的 真假关系。 (3)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确定某个判断的真假往往需要借助于语境。语境涉及 上下文、时间、地点、被指对象等多种因素。比如,“现在是上午8点整”这个判 断究竟是真还是假,要看说话者所指的时间在什么时区,表示时间的装置是如何设 置的,等等。
《笑林广记﹒ 殊禀部》载:“铺司递紧急 公文,官恐其迟,拨一马骑之, 其人赶马而行。 人问其“如此急事,何不乘马?”答日:“六只脚 走,岂不快如四只。”
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什么地方?
送信人认为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判断显然是错误的,是虚 假的,不恰当的。因为跑得快满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
什么是判断?判断有何基本特征?判断的表达与基本类型有哪些?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判断是 ()
①肯定判断 ③简单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④复合判断
A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判断的 概述
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 的事无法开始,即使开始也无力进行。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简单判断课件
第四列,S和P是交叉关 系。 如 S 为 “水产品”,P 是 “商品” 。 SAP“ 所 有 的 水 产 品 都 是 商品”为假。 SEP “ 所 有 的 水 产 品 都 是 商品”为假。 SIP“有的水 产 品 是 商 品 ” 为 真。 SOP“有 的 水 产 品 不 是 商 品 ” 为 真。
第五列,S和P是全异关系。 如S为“乌贼”,P为“螃蟹”, 这时:
请你回家! 杭州多么美丽啊!
第二、 同 一 个 判 断 可 以 使 用 不 同 的 语 句 来 表 达 。 ( 1 )所 有 人 都 应 该 遵 守 交 通 规 则 。 (2)没有人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3)难道有人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吗? 上面例子中的三个语句表达的是同一个判断。
第三,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 1 )房 门 没 有 锁 。
第二列,S和P是真包含于关系。 如S为“蘑菇”,P为“菌类生物” 这时:
SAP “ 所 有 的 蘑 菇 都 是 菌 类 生 物 ” 为真,
SEP “ 所 有 的 蘑 菇 都 不是菌类生物”为 假。
SIP “有的蘑菇是菌类生物” 为真; SOP “有的蘑菇不是菌类生物” 为假。
第三列,S和P是真包含关系。 如S为“蘑菇”,P为“香菇”, 这时 SAP“所有的蘑菇都是香菇”为假, SEP“所有的蘑菇都不是香菇”为假, SIP“有的蘑菇是香菇”为真, SOP“有的蘑菇不是香菇”为真。
第一、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 断。 (1)一般来说,陈述句表达判断。 例如:所有的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
人民检察院不是审判机关这些句子都表达判断。 (2)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示判断,除非它们都对事 物作出了判定。 例如: 现 在 还 有 野 生 的 华 南 虎 吗 ?
逻辑学判断(课堂PPT)
இ ⒊全称肯定判断
断定一类事物全部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形式:所有S是P,或是SAP。也称A判断或A命题。 例:所有樟树都是乔木的。
13
二、直言判断的种类
இ ⒋ 全称否定判断
断定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形式:所有S不是P,或SEP。也称E判断或E命题。 例:所有逻辑科学都不是具有阶级性的。
例如: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 ⒉逻辑学是一种重要的知识。 ⒊拉丹不是阿富汗人。 ⒋有些参加比赛的人不是专业运动员。 ⒌有的金属是液体。 ⒍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⒎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11
一、直言判断及构成
构成:主项、谓项、联项、量项。
۞ 主项:表示断定的对象,用S表示。
۞ 谓项:表示断定的对象的属性,具有不具有某种性质。
行,找到已知真的那个判断,再看右上面第一行,找到所要推知
的那个判断,然后,在两行交叉处就可以找到答案。
第二,由已知判断假,推其他判断,先看右边第一行,剩下
方法同上。
24
思考题:
下列七个盒子,那个盒子有水果? 七句话代表七个判断,只有三句话是对的,问能否确定 哪个盒子里有水果?
⒈所有的盒子里都有水果。A ⒉本盒子里没有水果。a ⒊有些盒子里有山核桃。I ⒋本盒子里没有苹果。e ⒌所有的盒子里都没有山核桃。E ⒍第四个盒子里放着一个苹果。a ⒎有些盒子里没有水果。O 分析:三句真话在三个矛盾关系的判断之中,第二句话 就是假话,所以第二个盒子有水果。
8
同一个语句还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 这是一个现代派画家的画展. • 星期天我陪老师访问了多病的张敏同学的父亲. • 那家小店关门了。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亡,酿酒罐罐好造醋缸缸酸。
断定一类事物全部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形式:所有S是P,或是SAP。也称A判断或A命题。 例:所有樟树都是乔木的。
13
二、直言判断的种类
இ ⒋ 全称否定判断
断定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 形式:所有S不是P,或SEP。也称E判断或E命题。 例:所有逻辑科学都不是具有阶级性的。
例如: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 ⒉逻辑学是一种重要的知识。 ⒊拉丹不是阿富汗人。 ⒋有些参加比赛的人不是专业运动员。 ⒌有的金属是液体。 ⒍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⒎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11
一、直言判断及构成
构成:主项、谓项、联项、量项。
۞ 主项:表示断定的对象,用S表示。
۞ 谓项:表示断定的对象的属性,具有不具有某种性质。
行,找到已知真的那个判断,再看右上面第一行,找到所要推知
的那个判断,然后,在两行交叉处就可以找到答案。
第二,由已知判断假,推其他判断,先看右边第一行,剩下
方法同上。
24
思考题:
下列七个盒子,那个盒子有水果? 七句话代表七个判断,只有三句话是对的,问能否确定 哪个盒子里有水果?
⒈所有的盒子里都有水果。A ⒉本盒子里没有水果。a ⒊有些盒子里有山核桃。I ⒋本盒子里没有苹果。e ⒌所有的盒子里都没有山核桃。E ⒍第四个盒子里放着一个苹果。a ⒎有些盒子里没有水果。O 分析:三句真话在三个矛盾关系的判断之中,第二句话 就是假话,所以第二个盒子有水果。
8
同一个语句还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 这是一个现代派画家的画展. • 星期天我陪老师访问了多病的张敏同学的父亲. • 那家小店关门了。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亡,酿酒罐罐好造醋缸缸酸。
逻辑学课件 第三讲 判断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 仅有1人不会使用。 D. 仅有1人会使用。 E. 不能确定。
第三讲 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思维训练4】 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 :“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乙说 :“丁考试没及格。” 丙说 :“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说 :“乙考试也没及格。”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 , 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 的?
第三讲 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3.下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判断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 关系。即I与O之间的关系。例如: I:有些秘书是称职的。 O:有些秘书不是称职的。
第三讲 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4.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判断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的关系。即A与O、E与I的关系。例如: A:所有的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 O:有的法律不是有阶级性的。 E:所有的高职学生都不是学中文的。 I:有些高职学生是学中文的。
第三讲 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4)量项:表示所断定的主项的数量或范围的概念. 一般分为三种: 全称量项,对主项的全部外延做了断定;所有的;符 合表示为“”。 特称量项,只对主项的部分外延做了断定;有;符号 表示为“”。 单称量项,所断定的主项只是某一个个别对象。
第三讲 判断
第三讲 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由于单称判断是对主项全部外延的断定,这一点与 全称判断相同,所以,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又 可被看作是全称判断,在推理中按全称判断处理。这 样上述六种命题就可以简化为四种。如下表: 命题类型 读法 表达式 简写 全称肯定命题 所有S是P SAP A 全称否定命题 所有S不是P SEP E 特称肯定命题 有的S是P SIP I 特称否定命题 有的S不是P SOP O
逻辑学第3章判断要恰当课件
04 判断恰当性的实际应用
法律判断
法律判断的依据
法律判断是基于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以确 保判断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判断的逻辑结构
法律判断通常包括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两个部分,事实认定是确定 案件事实的过程,法律适用则是根据事实适用相关法律条文的过程。
法律判断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法律判断的准确性,法官需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逻辑思 维能力,同时要遵循证据规则和审判程序,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详细描述
在法律案例分析中,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证据来判断事实和适用法律。例如,在一起谋杀案中,需要通过证据和 逻辑推理来判断嫌疑人是否有罪。首先,需要收集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类和评估。然后,运用逻辑推理,从证 据中推断出事实。最后,根据事实和法律条款,判断嫌疑人是否有罪。
科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分析
总结词
科学案例分析是判断恰当性的另一种途径, 通过分析科学实验和观察结果,可以了解如 何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方法来判断事实和结 论。
科学判断
01
科学判断的依据
科学判断是基于科学原理、实验数据和相关文献进行的,以确保判断的
科学性和可靠性。
02 03
科学判断的逻辑结构
科学判断通常包括问题提出、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三个部分,问题提出 是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实验设计是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数据分析是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断的过程。
科学判断的公开性
日常生活中的判断准确性
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判断依据较为复杂和多样化,因此判断的准确性也相应较低,人们需要 不断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以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判断准确性。
05 判断恰当性的案例分析
法律案例分析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探究与分享01 P33
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不能辜负这段美好时光。 主项:人 谓项:时间 问题: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 改为: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不能辜负这段美好时光。
探究与分享01 P33
公园里有一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植物,样子 长得很特别。 仙人掌不是植物。 联结词“不是”表示概念之间不相容关系 问题:联项使用不当 改为:公园里有一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像树木, 样子长得很特别。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练一练
孔子不是清朝人。 东方明珠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之一。 有的动物不吃肉。 有的人喜欢吃榴莲。 所有四边形都不是三角形。 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的要求
第一,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第二,避免主项与谓相搭配不当; 第三,要准确的使用量项和联项,保证判断的“质” 与“量”都准确无误。
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 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否定判断
例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 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性质判断的分类
(2)依据量项范围分为: 全称判断 例如:一切随身电子设备都是需要充电的。 特称判断 例如:有些企业家是很乐意承担社会责任的。 单称判断 例如:深圳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
探究与分享01 P33
有些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量项:“有些”表示部分 问题:量项的使用存在不当 改为:所有又长又臭的文章都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性质判断表达应该注意恰当性
主项和谓项之间的搭配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表达概念范围大小的量
性质判断的分类
(1)依据断定方式分为:
第三讲: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编辑版pppt
25
第三步: 根据属加种差,完成定义
人(被定义概念) 是 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 进行劳动(种差) 高等动物(属概念)。
编辑版pppt
26
公务员行测题目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
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物 质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安全制度。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的是( ) A.国家面向工资劳动者提供的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生 活的生育保险。 B.社会给下岗职工提供最低生活补助。 C.国家给所有退休军人提供生活保障。 D.红十字会向灾区人民发放生活救济。
编辑版pppt
27
注意:无法用属加种差定义的概念
如哲学中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概念“存在” 、“实体”、“主体”、“上帝”等,它们之 外没有更大的属概念,无法使用种加属差定义 。
编辑版pppt
28
语词定义 语词定义是一种说明或规定语词表达了什么意义的定义
方法。即人们常说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语词定义有两种:一种是说明的语词定义,一种是规定 的语词定义。
9
编辑版pppt
10
模糊“概念”的事例1——“胜他一倍”
一次,北宋皇帝称赞《文选》中郭璞的《仙游诗》写 得好。石动筒说:“如让我来写,肯定胜过他一倍。”皇 帝很不高兴地令他也写一首,想知道如何“胜过一倍”。 石动筒说:“郭璞的《游仙诗》里有两句:‘青溪千余仞 ,中有一道士’。”我做两句:‘青溪两千仞,中有二道 士。’难道还不胜过他一倍?”
编辑版pppt
44
2、划分的构成(划分三要素)——划分的母项、划 分的子项以及划分的根据。
→划分根据: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 →划分母项:被划分的概念。如上例中的 “社会”。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共33张PPT)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4.性质判断的种类
划分标准
种类
判断的质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判断的量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质”与“量 ”的结合上
探究与分享1
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 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 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 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 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翁傻了 “我错在哪儿?
➢ 此翁请客失败,他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
此翁请客失败,在于其使用性质判断时误用了量项。在材料中此翁使用了两个判断: “该来的没来”,这个判断是一个省略了全称量项的判断,即“所有该来的没来”, 此翁应该将“所有”换成“有的”,即“有的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这 个判断也是一个省略了全称量项的判断,即“所有不该走的走了”,此翁应该将“所 有”换成“有的”,即“有的不该走的走了”。
➢ 材料中引号内的语句,作为判断的表述分别有什么问题?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5.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⑴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例如:是一名党员。 ⑵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 易造成误解。 例如: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不能辜负这段美好时光 ⑶。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 确无误。 例如:所有的高中生都是团员。
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 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 运用性质判断。
课件1:5.1 判断的概述
探究与分享
以下是四个判断: 1.他是中学校长。 2.张华认识雷锋。 3.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4.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
思考:上述判断分别有什么特征?相互之间有什么区别?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2、判断的类型 要准确地把握不同判断的逻辑性质,需要清楚地了解判断的 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判断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④过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小结 判断的概述
判断及其 基本特征
判断的表 达与类型
判断的含义: 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的基 本特征
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判断的表达
有真假之分
简单判断 判断的类型
复合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相互 联系
谢谢观看
示例2:亚里士多德认为,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高空掉落,重者必然先落地。 而伽利略认为,重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高空掉落,会同时落地。后来,著名的比 萨斜塔实验,证明了伽利略的断定是正确的。
思考:两篇材料说明了判断有什么基本特征?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判断与社会 实践的关系,并谈谈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判断的含义 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 什么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 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断。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探究与分享
示例1: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小李问道:“你们有何感想?”小张说:“这里的 人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后来的考察,证 实了小张和小赵的猜测是正确的。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共41张PPT)
单称否定判断。
看量项是全称、特称还是单称。
全称判断
①全称肯定判断 肯定判断 ②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 一切
都会 都不是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③特称肯定判断
④特称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 ⑤单称肯定判断
有些 4/5 李白是
是 不是
⑥单称否定判断
这个人不是
4、性质判断的种类 看联项是肯定还是否定
(3)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也应该
②否定判断: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如:自私不是美德。
注意: 肯定判断的联项的“是”在日常语言表达中常常被省略或替代。 如“这篇文章很好”,“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否定判断的联项的“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省略,但可以被替代 如:“教室里无人”。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看量项是全称、特称还是单称(数量、范围) 4、性质判断的种类
②有的地方下雨了。
③单称判断
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一个)
通常用“这个”“那个” ①这道题是错的。
一般不需要量项
② 李白是诗人。
情境探究 思考:此翁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
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 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 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 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 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 都走了。此翁傻了“我错在哪儿?
(2)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 造成误解。
(3)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
情境探究P33
一位读者致函某报社,批评:“有些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5.1 判断的概述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 没有一个人是不死的。 ➢ 人总是要死的。 ➢ 凡人皆有一死。 ➢ 难道有人不死吗?
P32一段
1.判断的表达(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2)区别:判断和语句不是一 一对应的 ②。同一语句表达不同判断: 主要是由歧义句造成, 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
如:“县里通知,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这个语句表达 两种不同的意思:可以理解为15日之前去汇报,也可以理解为15 日这天去汇报,存在歧义
以下分别是什么判断
❊他是中学校长。 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 ❊张华认识雷锋。 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 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 ❊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复偶合数判。断中的假言判断 ❊我平时要么在家吃饭,要么去饭堂吃饭。
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
关系判断 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张三和李四是同学
联言判断 断定事物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小明不但是班长,而 且是团支书
选言判断
断定对象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 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
面对困难要么迎头而 上,要么退缩不前
假言判断
断定一个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个事物 情况存在的条件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 就去爬山。
同步训练
5.以下语句中所表达的判断没有歧义的是( ) A. 动手术的是他母亲。 B. 我对老师的批评是很有心理准备的。 C. 百货大楼在这一站的前一站。 D. 他的职业是教师。
D
P32一段
1.判断的表达(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2)区别:判断和语句不是一 一对应的 ③。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不表达判断,即并非所 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
➢ 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 判断 ➢ 泰山不是一座文化名山。判断 ➢ 泰山难道不是一座文化名山吗?判断 ➢ 泰山是不是一座文化名山? ➢ 请泰山移走! ➢ 啊,泰山!
5.1 判断的概述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A.“新”的含义不明确,可以理解为“新的”学生宿舍,也可理解为“新同学”的宿舍 B.这个语句的概念搭配不当,阳光和海水是不能被呼吸的。 C.这个语句表达的条件判断是错误的,吸烟容易引发肺癌,但二者之间不是必然的条件 关系。
1、判断的表达
(1)表达方式及关系: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2)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物质载体)。
(3)日常生活侧重于在不同语境下判断真假问题的研究。 例如:“你真有才!”可以是赞美,也可以是讽刺。
练一练
按照判断的性质进行分类,判断可以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大类。肯 定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否定判断就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
C 种属性的判断。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否定判断的是( )
A.没有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 B.英语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C.有的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 D.并非有的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
B
④钟南山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③:“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难道不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符合判断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属于判断,①③正确。 ②④:判断必须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并有真假之分,这是判断的基本特征,“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吗?”“是不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没有断定,不是判断,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提示: ( 1 ) 这个送信人的判断是:“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对跑得快慢的判断是错 误的,这是一个不符合实际的假判断,因为跑得快慢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 (2)启示: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定。
1、使用判断的原因
① 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 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 中,就使用了判断。(认识事物所需) ② 仅凭概念不能明确的表达思想,只有判断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
1、判断的表达
(1)表达方式及关系: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2)判断与语句的关系: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物质载体)。
(3)日常生活侧重于在不同语境下判断真假问题的研究。 例如:“你真有才!”可以是赞美,也可以是讽刺。
练一练
按照判断的性质进行分类,判断可以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大类。肯 定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否定判断就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
C 种属性的判断。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否定判断的是( )
A.没有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 B.英语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C.有的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 D.并非有的学生英语考试不及格
B
④钟南山院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③:“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难道不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符合判断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属于判断,①③正确。 ②④:判断必须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并有真假之分,这是判断的基本特征,“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吗?”“是不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没有断定,不是判断,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提示: ( 1 ) 这个送信人的判断是:“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个对跑得快慢的判断是错 误的,这是一个不符合实际的假判断,因为跑得快慢不是由脚的多少决定的。 (2)启示: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定。
1、使用判断的原因
① 我们认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 关系,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 中,就使用了判断。(认识事物所需) ② 仅凭概念不能明确的表达思想,只有判断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如何“恰到 好处”地判定概 念,使其确定呢?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模糊“概念”的事例1——“胜他一倍”
一次,北宋皇帝称赞《文选》中郭璞的《仙游诗》写 得好。石动筒说:“如让我来写,肯定胜过他一倍。”皇 帝很不高兴地令他也写一首,想知道如何“胜过一倍”。 石动筒说:“郭璞的《游仙诗》里有两句:‘青溪千余仞, 中有一道士’。”我做两句:‘青溪两千仞,中有二道 士。’难道还不胜过他一倍?”
高等动物
人
其它
人是 高等动物(属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水果的属概念? 住房的属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何谓“属”、“种”、“种属”?
从外延上看:
所谓的“属”与“种”、“种 差”,是指如果一个概念B的外延集 合是另一个概念A的外延集合的真子 集,我们称作概念A是概念B的属概念 (上位概念),概念B是概念A的种属 性(下位概念),具有这种关系的概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松树
柏树 梧桐树 ……
森林
(整体)
(部分)
内涵不同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3.概念之间的关系 以概念的外延为划分标准,分为:
全同关系 包含于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对立关系)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概念
是思维中的一个“细
胞”或最小“部件”
逻辑学基础
第三讲
判定概念的简单逻
辑方法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回顾 1.概念的定义
反映一定数量对象特有属性或 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2.概念的分类 以概念的外延为划分标准,分
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以概念的内涵为划分标准,分
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人“能制造工具 并使用工具进行劳 动”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第三步: 根据属加种差,完成定义
人(被定义概念) 是 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 进行劳动(种差) 高等动物(属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公务员行测题目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
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物 质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安全制度。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模糊“概念”的事例2——“工作与抽烟” 工作时候 不准抽烟
那就抽烟 不工作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启示:
我们要准确地使用概念,那么就 要考察把握概念这一思维形式的“方法”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本讲要解决的问题
➢ 一、怎样定义概念? ➢ 二、怎样划分概念? ➢ 三、怎样概括和限制概念?
辨析普遍概念与集合概念
辨析依据:它们与各自“分子”之间 的关系
1.普遍概念与其“分子”是“一般”与 “特殊”的关系。
如“水果”与“苹果”之间的关系。即 “水果”作为“一般”概念是对各种“特殊” 具体物如苹果、梨、樱桃等共同属性——多汁、 有甜味的植物果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抽象。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苹果(汁多有甜味果实,多为红色,球形等) 梨(汁多有甜味果实,多为金黄色,上尖下阔等) 樱桃(汁多有甜味果实,多为红色,玛瑙状等) …… 等等
A
B
念之间称作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第二步: 再找出被定义概念“种差”。何为“种差”呢?
同属 就是找出
中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这一种对象
与其它种之间的差别——种差。
高等动物(属)
人 (种)
其它 (种)
即找出同属中人与 其它种如猿等高等动物 之间的根本差别。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第一步: 先找被定义概念临近的“属概念”。何为“属概念”
呢?
列宁曾言:“‘下定义’是 什么意思呢?这首先就是把某一 个概念放到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里。”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例如:给人下定义,要先找出与人相接近的“属概念”, 也就是列宁所言的“更广泛的概念”或“上位概念”。
(特殊具体,内涵较多)
水 果(汁多有甜味果实) (一般抽象,内涵较少)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2.集合概念与其“分子”是“部分”与“整 体”的关系。
如“松树”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即 “森林”作为“整体”概念是对各种“部分” 具体物如松树、柏树、梧桐树等按照一定的 方式——生态系统——的聚集。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一、怎样定义概念?
(1)为什么定义概念?
“停下来”与“慢下来”之辩
有位来自美国纽约的资深律师在美国一个小镇误闯了停车线, 一位警察拦住了他,要他出示驾驶证。律师自认为智商高过小镇 警察。
问:为什么? 答:刚才你刚才在停车线没有把车停下来,越过了停车线。
辩:但我的确把车慢下来了。 答:你把车必须停下来,这是法律。 辩:你能告诉我“停下来”与“慢下来”在法律 上的区别吗?否则,就不交驾驶证。 答:请您下来我告诉您。 随之,警察拿起警棍对着刚下车的律师就打,并 问:你说逻辑我学基是础·判“断概停念的下简单来方法”,还是“慢下来”?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3)定义有哪些部分组成?
+ 被定义相
定义联相
+
定义相
商品
是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4)定义的方法有哪些?
属加种差法 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下定义的方法,就
是通过揭示邻近的属和种差来下定义,简称为“属加种 差定义”。
被定义概念 = 种差 + 属概念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的是( ) A.国家面向工资劳动者提供的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生 活的生育保险。 B.社会给下岗职工提供最低生活补助。 C.国家给所有退休军人提供生活保障。 D.红十字会向灾区人民发放生活救济。
结论 定义概念,不仅可以明确概念是什么意思,而且可使这
个概念与其它概念区别开来。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2)什么是概念的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
用精炼的语句将这个概念的内涵揭示出来,也就说揭示这个概 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例如: 霸权主义(hegemonism) 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 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 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模糊“概念”的事例1——“胜他一倍”
一次,北宋皇帝称赞《文选》中郭璞的《仙游诗》写 得好。石动筒说:“如让我来写,肯定胜过他一倍。”皇 帝很不高兴地令他也写一首,想知道如何“胜过一倍”。 石动筒说:“郭璞的《游仙诗》里有两句:‘青溪千余仞, 中有一道士’。”我做两句:‘青溪两千仞,中有二道 士。’难道还不胜过他一倍?”
高等动物
人
其它
人是 高等动物(属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水果的属概念? 住房的属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何谓“属”、“种”、“种属”?
从外延上看:
所谓的“属”与“种”、“种 差”,是指如果一个概念B的外延集 合是另一个概念A的外延集合的真子 集,我们称作概念A是概念B的属概念 (上位概念),概念B是概念A的种属 性(下位概念),具有这种关系的概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松树
柏树 梧桐树 ……
森林
(整体)
(部分)
内涵不同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3.概念之间的关系 以概念的外延为划分标准,分为:
全同关系 包含于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对立关系)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概念
是思维中的一个“细
胞”或最小“部件”
逻辑学基础
第三讲
判定概念的简单逻
辑方法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回顾 1.概念的定义
反映一定数量对象特有属性或 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2.概念的分类 以概念的外延为划分标准,分
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以概念的内涵为划分标准,分
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人“能制造工具 并使用工具进行劳 动”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第三步: 根据属加种差,完成定义
人(被定义概念) 是 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 进行劳动(种差) 高等动物(属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公务员行测题目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
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物 质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安全制度。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模糊“概念”的事例2——“工作与抽烟” 工作时候 不准抽烟
那就抽烟 不工作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启示:
我们要准确地使用概念,那么就 要考察把握概念这一思维形式的“方法”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本讲要解决的问题
➢ 一、怎样定义概念? ➢ 二、怎样划分概念? ➢ 三、怎样概括和限制概念?
辨析普遍概念与集合概念
辨析依据:它们与各自“分子”之间 的关系
1.普遍概念与其“分子”是“一般”与 “特殊”的关系。
如“水果”与“苹果”之间的关系。即 “水果”作为“一般”概念是对各种“特殊” 具体物如苹果、梨、樱桃等共同属性——多汁、 有甜味的植物果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抽象。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苹果(汁多有甜味果实,多为红色,球形等) 梨(汁多有甜味果实,多为金黄色,上尖下阔等) 樱桃(汁多有甜味果实,多为红色,玛瑙状等) …… 等等
A
B
念之间称作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第二步: 再找出被定义概念“种差”。何为“种差”呢?
同属 就是找出
中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这一种对象
与其它种之间的差别——种差。
高等动物(属)
人 (种)
其它 (种)
即找出同属中人与 其它种如猿等高等动物 之间的根本差别。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第一步: 先找被定义概念临近的“属概念”。何为“属概念”
呢?
列宁曾言:“‘下定义’是 什么意思呢?这首先就是把某一 个概念放到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里。”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例如:给人下定义,要先找出与人相接近的“属概念”, 也就是列宁所言的“更广泛的概念”或“上位概念”。
(特殊具体,内涵较多)
水 果(汁多有甜味果实) (一般抽象,内涵较少)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2.集合概念与其“分子”是“部分”与“整 体”的关系。
如“松树”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即 “森林”作为“整体”概念是对各种“部分” 具体物如松树、柏树、梧桐树等按照一定的 方式——生态系统——的聚集。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一、怎样定义概念?
(1)为什么定义概念?
“停下来”与“慢下来”之辩
有位来自美国纽约的资深律师在美国一个小镇误闯了停车线, 一位警察拦住了他,要他出示驾驶证。律师自认为智商高过小镇 警察。
问:为什么? 答:刚才你刚才在停车线没有把车停下来,越过了停车线。
辩:但我的确把车慢下来了。 答:你把车必须停下来,这是法律。 辩:你能告诉我“停下来”与“慢下来”在法律 上的区别吗?否则,就不交驾驶证。 答:请您下来我告诉您。 随之,警察拿起警棍对着刚下车的律师就打,并 问:你说逻辑我学基是础·判“断概停念的下简单来方法”,还是“慢下来”?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3)定义有哪些部分组成?
+ 被定义相
定义联相
+
定义相
商品
是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4)定义的方法有哪些?
属加种差法 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下定义的方法,就
是通过揭示邻近的属和种差来下定义,简称为“属加种 差定义”。
被定义概念 = 种差 + 属概念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社会保障的是( ) A.国家面向工资劳动者提供的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生 活的生育保险。 B.社会给下岗职工提供最低生活补助。 C.国家给所有退休军人提供生活保障。 D.红十字会向灾区人民发放生活救济。
结论 定义概念,不仅可以明确概念是什么意思,而且可使这
个概念与其它概念区别开来。
逻辑学基础·判断概念的简单方法
(2)什么是概念的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
用精炼的语句将这个概念的内涵揭示出来,也就说揭示这个概 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例如: 霸权主义(hegemonism) 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 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 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