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研究报告现状及发展前景
免疫学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合肥学院Hefei University医学免疫学题目:医学免疫学述系别: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专业:_ 12级生物技术学号: ************: *******: **2015年 4月 10日医学免疫学综述摘要:免疫(Immunity)的根本概念是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异己抗原或者诱导免疫耐受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
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涉及到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免疫调节等的免疫学基本科学规律与机制研究以及免疫机制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免疫学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应用。
关键词:免疫学;临床应用;发生机制;发展前景一.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免疫学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基础免疫学研究,二是临床免疫学研究和应用,三是免疫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综合来看,基础免疫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1:免疫系统的形成机制2: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免疫细胞和亚群的形成与相互之间调控机制3:抗原的结构特性与免疫识别4:免疫应答的关系与机制5:免疫细胞感受外界危险信号、识别抗原的物质结构基础6:天然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7:获得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8:免疫耐受及免疫负相调控的方式与机制9:免疫效应分子的结构、功能与作制10:免疫细胞的功能调控及其信号转导机制临床免疫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分支学科也很多,主要围绕着重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过敏性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的发生发展机制、诊断与病程的动态观察和预后分析、治疗与预防措施开展应用性研究。
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也很多,例如,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肿瘤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以及肿瘤早期特异性免疫诊断如何提高,急性感染与免疫病理现象,慢性感染与免疫耐受现象,器官移植排斥的预警与免疫药物和免疫调节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等。
临床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包括应用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成果阐明肿瘤、感染、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立、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免疫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应用等。
TCR的研究分析报告
TCR的研究分析报告T 细胞受体(TCR)是免疫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识别和应对病原体以及自身异常细胞起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对 TCR 的研究不断深入,为免疫学、肿瘤治疗等领域带来了新的见解和治疗策略。
一、TCR 的结构与功能TCR 是由两条不同的多肽链组成,分别称为α链和β链(在某些情况下为γ链和δ链)。
每条链都包含可变区(V 区)和恒定区(C 区)。
V 区负责识别抗原,其结构的多样性使得 T 细胞能够识别种类繁多的抗原。
TCR 识别抗原的过程是一个高度特异性的过程。
抗原通常以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结合的形式呈现在细胞表面。
TCR 通过与 MHC抗原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触发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事件,从而启动 T 细胞的活化和免疫应答。
二、TCR 的多样性产生机制TCR 的多样性是免疫系统能够应对各种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的重要基础。
这种多样性主要通过基因重排和随机组合来实现。
在 T 细胞发育过程中,TCR 基因的 V、D(仅β链和δ链)和 J 基因片段会发生重排。
这种重排是随机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VDJ 组合。
此外,连接区的不精确连接以及在重排过程中引入的核苷酸的随机插入和删除,进一步增加了 TCR 的多样性。
三、TCR 与免疫应答TCR 在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节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当 TCR 与特异性的 MHC抗原复合物结合后,T 细胞会迅速活化,增殖并分化为不同的效应细胞,如细胞毒性 T 细胞(CTL)和辅助性 T 细胞(Th)。
CTL 能够直接杀伤被感染或恶变的细胞,而 Th 细胞则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TCR 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于决定 T 细胞的命运和免疫应答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四、TCR 在疾病中的作用(一)感染性疾病在感染性疾病中,TCR 能够识别病原体来源的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帮助清除病原体。
然而,某些病原体如 HIV 可以通过变异其抗原,逃避 TCR 的识别,导致疾病的持续和进展。
4.4免疫学的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疫苗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疫苗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3. 请解释疫苗接种的免疫学原理。
答案:疫苗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指疫苗通过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实现对病原体的防御。疫苗接种后,抗原进入机体,被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并呈递给T细胞,引发T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效应T细胞。同时,抗原也可以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记忆细胞在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方面。通过学习疫苗的原理和种类,使学生理解生命的奥秘和保护生命的意义,培养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疫苗的制备和检测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讨论疫苗接种的利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题型整理
1. 请简述疫苗的种类及其特点。
答案:疫苗的种类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重组疫苗等。灭活疫苗通过灭活病毒或细菌制成,能够引发免疫反应,但免疫效果较短;减毒疫苗通过减毒病毒或细菌制成,能够引发较持久的免疫反应,但可能引起轻微的感染;重组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成,能够引发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但制备过程复杂。
目标: 让学生了解疫苗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制备方法。
2023年抗体抗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抗体抗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抗体抗原是免疫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用来检测和治疗疾病。
本次市场调研报告将着重分析抗体抗原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主要厂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一、市场现状目前,抗体抗原市场非常活跃,尤其是在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
随着基因工程和免疫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新的抗体和抗原被开发出来。
据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全球抗体抗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300亿美元,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抗体抗原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检测和治疗疾病的需求增加,疾病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的出现。
二、发展趋势未来抗体抗原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 抗体和抗原的定制化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兴起,抗体和抗原的定制化需求将越来越大。
未来可能会引出以特定患者为标准的抗体和抗原生产。
2. 抗体和抗原的多功能化现在多肽和基因治疗已经成为很有前景的领域,未来抗体和抗原有可能发展出类似功能。
3. 抗体和抗原的微量化随着实验室技术的不断提高,微量化的抗体和抗原将逐渐成为市场的新方向。
三、主要厂商1.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该公司是一家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提供的抗体和抗原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临床诊断、分子诊断和生物研究等领域。
2. AbnovaAbnova是一家专注于抗体和抗原研发的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抗体商之一。
3. Rockland ImmunochemicalsRockland Immunochemicals 是专注于抗体、蛋白质和化合物抗原的领先厂商之一,也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抗体和蛋白质的领导者之一。
四、应用领域1. 生物制药抗体和抗原在生物制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生物药物质量控制和疫苗生产等方面。
2. 临床诊断抗体和抗原在临床诊断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检测各种重要疾病的标志物,如癌症、心脏病等。
3. 分子诊断抗体和抗原也广泛应用于分子诊断技术中,如PCR、免疫印迹和蛋白质芯片等。
免疫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免疫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学科,对于理解机体的免疫反应、疾病发生机制以及免疫治疗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免疫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独立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
一、培养目标1.具备系统的免疫学理论知识,掌握免疫学的前沿和动态;2.掌握免疫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具备独立开展免疫学研究的能力;3.培养对免疫系统基础理论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科研思维能力;4.能够进行科学论文的撰写和学术报告的展示,具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5.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能力,为免疫学在临床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二、学制和课程设置学制为3-4年,其中前两年为课程学习和科研准备期,后两年为研究生论文撰写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期。
1.基础课程-免疫学导论-免疫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细胞免疫学-免疫系统发育与功能-免疫调控与疾病-免疫工程和药物2.专业课程-免疫学实验技术-免疫学研究方法-免疫遗传学-免疫学领域前沿报告-免疫学专题论文讨论-免疫学科研方法与实践3.学术交流和实践-每周安排学术报告、研讨会和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学术思维和组织能力;-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论文交流;-提供科研实践机会,培养独立开展免疫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能力。
三、研究生导师指导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为每个研究生指定主导师,由其负责学生的日常指导和研究任务的安排。
导师对学生的研究项目进行指导,并帮助学生进行科研论文撰写、学术报告和科研实践等。
四、学术要求1.通过学术考核,具备申请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2.完成科研项目或参与国家级项目,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3.完成博士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五、其他要求1.参与免疫学课题组的科研项目;2.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3.参与和开展学术科研讨论和学术报告。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作者:陆静兰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4期摘要:临床免疫学检验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门具有显著应用性质的学科,该学科涉及内容及范围都非常广泛,与免疫类型疾病病发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免疫学基础检测知识、实际应用、操作技巧等都存在密切联系。
目前我国临床免疫学检验已经被纳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在临床检验诊断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
本文主要阐述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生发展及应用现状,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些借鉴。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展与现状;研究我国第一本包涵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的教科书与20世纪80年代末问世,在经过漫长的20年时间才逐渐获得该领域专家及研究者的一致认同[1]。
免疫学检验在我国临床医学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该学科的发展能够对生命与医学等其他学科产生影响。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寻觅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涉及内容逐渐延伸至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临床免疫学检验的频率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由此也奠定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地位[2-3]。
1.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现及发展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现及组建时间已经有一百多年时间,形成于一系列抗细菌感染实验研究中,最初在19世纪80年代期间有一些学者针对传染病患者及免疫动物进行研究,发现两者血清里都存在具有特异性质的结合病原体,另外还存在促进这些结合病原体形成的物质,学者将这些结核病物质统一定义抗体,具备推动形成抗体的物质则定义为抗原[4]。
1896年A.Sicad与G.Widal收集获取伤寒患者血清,并通过实验使其与伤寒杆菌相互反应,最终经由两者产生特异性凝集现象来诊断患者伤寒情况,自此开辟了免疫学和医学检验相互结合应用的先例。
19世纪末期,德国化学家Ehrlich发表体液免疫理论学说,俄国动物学家Metchnikoff发表细胞免疫理论学说,两方各有拥护者导致免疫机制长期处于争论中。
卵黄抗体可行性研究报告
卵黄抗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卵黄抗体是动物免疫学中的一种重要抗体,它可以被用来检测特定的抗原,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卵黄抗体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已经在一些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这种背景下,对卵黄抗体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卵黄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包括其在治疗和诊断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相关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
通过该研究,将为卵黄抗体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潜力通过文献调研,归纳总结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来源、结构、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分析卵黄抗体在治疗和诊断领域的应用潜力,探讨其在不同疾病治疗和疫苗生产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 卵黄抗体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卵黄抗体的生产技术进行详细的调研和整理,包括克隆技术、重组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重点关注新技术在提高卵黄抗体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3. 卵黄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案例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临床报道,总结和分析卵黄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包括其在治疗癌症、传染病和疫苗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卵黄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前景。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和文献,收集和整理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生产技术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系统综合分析。
2. 实验研究法在对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实验研究,验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查阅临床案例和相关文献,对卵黄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案例分析,以验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 归纳总结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潜力,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2. 分析卵黄抗体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为技术改进和提升生产效率提供参考;3. 总结并分析卵黄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案例,评估其在不同领域的可行性和前景。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标题:免疫学实验报告导言:免疫学作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发挥的作用以及免疫疾病的发生与治疗。
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索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方式,加深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和方法1.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验证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机制,以及不同因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及免疫染色等常规实验方法,基于免疫细胞培养和激发实验介质的构建,通过检测染色试剂标记的免疫标志物,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结论。
第二部分: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1 免疫细胞的分类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它们分别在体内扮演着清除病原体、识别抗原和产生抗体等重要角色。
2.2 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机制巨噬细胞通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则负责捕获外来抗原,并将其展示给T细胞。
T细胞通过识别这些抗原并发出信号来激活巨噬细胞和B细胞,后者则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清除病原体。
第三部分:免疫反应的机制3.1 免疫系统的识别机制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外来抗原来启动免疫反应。
这一过程涉及T细胞或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3.2 免疫反应的启动与调控当抗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信号将被传递到细胞内,从而启动免疫反应。
T细胞通过产生胞外信号分子来刺激其他免疫细胞,促使它们发挥抗原清除功能。
第四部分:免疫系统的调控方式4.1 免疫系统的正调控正调控是指通过一系列信号分子的协调作用来增强免疫功能。
这一过程主要由调节性T细胞扮演重要角色,通过表达抑制性分子来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4.2 免疫系统的负调控负调控主要由免疫抑制因子扮演角色,如抑制性细胞因子和抑制性受体。
它们减弱免疫反应,避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结论:通过本实验,在对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免疫反应的机制和调控方式。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各种病原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的科学。
在医学领域中,免疫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和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索免疫系统的功能,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来加深对医学免疫学的理解。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小鼠•细菌•离心管•注射器•细胞培养基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收集所需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性。
2.小鼠接种: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对实验组小鼠进行细菌接种,而对照组小鼠则不接种。
3.细菌培养:将细菌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中,以获取足够的细菌量。
4.细菌注射:使用注射器将培养好的细菌注入实验组小鼠的体内,同时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5.观察实验组小鼠:观察实验组小鼠在接种细菌后的反应和症状。
6.采集样本:在一定时间内,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中采集血液样本和其他相关样本。
7.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清和细胞。
8.免疫检测:使用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免疫检测。
9.数据分析: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反应差异。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医学免疫学的实验研究。
初步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接种细菌后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温升高、免疫细胞增加等。
而对照组小鼠则没有出现这些免疫反应。
进一步的免疫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体水平升高,说明它们对细菌产生了免疫应答。
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医学免疫学中关于免疫应答的理论,并了解了免疫系统在抵御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小鼠进行细菌接种,研究了免疫系统对细菌的免疫应答。
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接种后实验组小鼠显示出免疫反应,而对照组小鼠则没有。
免疫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组小鼠对细菌免疫的产生。
衣原体肺炎的免疫学研究及疫苗开发进展报告
衣原体肺炎的免疫学研究及疫苗开发进展报告衣原体肺炎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它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肺炎病原体之一,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领域。
近年来,对衣原体肺炎的免疫学研究及疫苗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衣原体肺炎的病原学及流行状况衣原体肺炎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表现为咳嗽、喉咙痛、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等严重后果。
此病常见于年轻人和老年人,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衣原体肺炎导致的死亡,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
二、衣原体肺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免疫学研究是衣原体肺炎疫苗开发的重要基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对衣原体肺炎的感染机制、免疫反应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首先研究者发现,衣原体感染后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包括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
特别是测定衣原体特异性抗体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衣原体肺炎,这为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
其次,对衣原体的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的参与和激活对于抵御衣原体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针对衣原体的蛋白质进行了研究,探索其在免疫保护中的作用。
三、衣原体肺炎疫苗的研究和开发进展疫苗的研发对于预防和控制衣原体肺炎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基于衣原体蛋白质的疫苗、基于多糖的疫苗、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的疫苗和新型疫苗佐剂的研究。
四、基于衣原体蛋白质的疫苗基于衣原体蛋白质的疫苗是最为常见的一类疫苗。
研究者通过提取、纯化或重组衣原体的蛋白质,制备成疫苗。
这类疫苗能够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提高机体对衣原体的免疫保护能力。
一些研究表明,这类疫苗在实验室动物中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在临床试验中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
五、基于多糖的疫苗多糖疫苗是另一种重要的疫苗策略。
通过将衣原体的多糖制备成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多糖特异性抗体,增强机体对衣原体的免疫保护作用。
T细胞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
T细胞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摘要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ACI)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 已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
其中,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细胞治疗技术。
通过基因改造技术, 效应T细胞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和持久性均较常规应用的免疫细胞高, 并可克服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和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
目前, CAR的信号域已从第一代的单一信号分子发展为包含CD28、4-1BB等共刺激分子的多信号结构域(第二、三代), 临床应用广泛。
但是, 该技术也存在脱靶效应、插入突变等临床应用风险。
该文将就CAR-T细胞技术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嵌合抗原受体;基因改造;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CD4+T 细胞;TH17 细胞;分化;调控机制;微RNA;T细胞;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早在1989年, Eshhar研究小组[3-4]就将免疫球蛋白样scFv和FcεRI 受体(γ链)或CD3复合物(δ链)胞内结构域融合形成嵌合受体, 即第一代CARs。
表达CAR的T细胞以抗原依赖、非MHC限制的方式结合肿瘤抗原, 启动并活化特异性杀伤肿瘤反应。
CARs表达的稳定性依赖于所用的胞内信号域。
尽管最近研究报告显示, 去除CD3δ链的两个ITAMs磷酸化作用, 能减少T细胞转导后的凋亡, 有利于转基因的长期表达[5-6]。
但是, 目前含CD3δ链的CAR-T细胞相对于含FcεRIγ链的CAR-T细胞临床研究更多。
原因可能是因为CD3δ含有三个ITAMs, 而FcεRI γ链只有一个ITAM, 虽然体内表达率较低, 但是能更有效激活T细胞, 对肿瘤根除能力更强。
此外, CAR-T细胞的跨膜区一般由同源或异源的CD3、CD8或CD28等二聚体膜蛋白组成, 通过CAR 二聚化以及与内源性TCR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有助于T细胞的激活。
免疫检测市场分析报告
免疫检测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免疫检测市场是医疗行业中的重要领域,它涵盖了多种检测方法和产品,用于诊断及监测疾病的免疫反应。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免疫检测市场逐渐成为医疗行业中的热门领域。
本报告将通过对免疫检测市场的分析,揭示其发展现状、市场趋势以及行业前景,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助力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行业挑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文章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安排,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简要介绍免疫检测市场分析报告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免疫检测市场的概况、主要产品及发展趋势,并通过统计数据和市场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
结论部分将对市场前景展望进行预测,分析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并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整体结构清晰明了,内容丰富全面,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免疫检测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主要产品、发展趋势、前景展望以及行业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市场的全面了解,我们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促进免疫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免疫检测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市场概况、主要产品和发展趋势的探讨,我们发现免疫检测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随着免疫学领域的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免疫检测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市场前景展望方面,免疫检测市场将受益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以及疾病预防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同时,行业将面临着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但也将迎来更多的合作和创新机遇。
综上所述,免疫检测市场将在未来持续保持稳健增长,并为行业参与者带来丰富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学特点和疫苗研究报告
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学特点和疫苗研究报告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呼吸道感染。
本文将重点探讨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学特点以及当前的疫苗研究进展。
一、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学特点支原体肺炎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做出一系列反应以应对感染。
免疫反应主要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
1. 细胞免疫支原体感染后,机体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
T细胞通过识别和杀伤感染细胞来清除病原体。
巨噬细胞则负责识别和吞噬支原体。
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这些细胞因子对抗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抵御感染。
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会产生多型性抗体,主要是IgM和IgG。
这些抗体能够与支原体结合,并参与病原体的清除。
二、疫苗研究进展目前,针对支原体肺炎的疫苗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学特性的研究、疫苗候选抗原的筛选和动物实验三个方面。
1. 病原学特性的研究研究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学特性是开发有效疫苗的前提。
当前的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
此外,支原体还具有较强的变异性,这也为疫苗的研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疫苗候选抗原的筛选针对支原体肺炎的疫苗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了潜在的抗原上。
目前已经发现的候选抗原包括P1蛋白、P30蛋白和P116蛋白等。
这些蛋白在病原体的侵袭和致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蛋白进行疫苗候选抗原的筛选和评价,以期望能够找到能够有效预防支原体肺炎的疫苗。
3. 动物实验为了验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人员通常会进行动物实验。
在支原体肺炎的疫苗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家兔和猴子等。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人员可以评估疫苗对感染的预防效果、免疫应答的特点以及潜在的副作用。
三、结论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针对该病的疫苗研究正在进行中。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项目生物学变异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项目生物学变异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意义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学科领域,对于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免疫学检测项目包括血常规、CRP、细胞因子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等。
然而,生物体内免疫系统存在生物学变异,其表现为个体间在免疫系统功能和免疫反应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与人类遗传背景、环境和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免疫学生物学变异的机制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对于充分利用现有检测技术和指标,提高诊断精度、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常用免疫学检测项目中存在的生物学变异,探讨生物学变异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免疫生物学变异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收集和整理目前临床应用中常用的免疫学检测项目,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估。
2.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免疫系统生物学变异的机制,包括遗传、环境、年龄等因素。
3. 利用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常用免疫学检测项目中存在的生物学变异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
4. 探讨免疫生物学变异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潜力,例如在疾病诊断、预后评估、治疗指导等方面的应用。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法。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收集和整理常用的免疫学检测项目及其相关文献资料。
2.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生物学变异的机制,包括遗传、环境、年龄等因素,并筛选出典型的检测指标。
3. 利用大样本数据,对所选典型指标在个体间的变异进行定量统计和比较。
4. 基于个体差异,结合疾病临床表现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免疫生物学变异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预计将为免疫学检测领域中的生物学变异问题提供深入的研究数据和理论基础。
研究成果有望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提升免疫学检测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加有效的科学依据。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报告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的领域,研究人类和动植物的免疫系统以及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的侵袭和致病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实验一:细胞免疫学实验细胞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中各种细胞的类型、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的表型和功能。
实验步骤:1. 采集小鼠外周血,离心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2. 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对细胞进行染色。
3. 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的分析和检测。
实验结果:通过流式细胞仪的分析,我们成功地鉴定了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B 细胞和巨噬细胞,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它们的功能和表型特征。
这对于深入了解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各种传染病的致病因子,研究其培养和鉴定技术对于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和鉴定细菌,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致病机制。
实验步骤:1. 采集疑似感染的样本,如血液、尿液或分泌物。
2. 进行细菌的培养,包括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条件。
3. 使用不同的鉴定方法,如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细菌进行鉴定。
实验结果:通过对细菌的培养和鉴定,我们成功地确定了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致病特征。
这对于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疫苗和抗生素的研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实验三:免疫反应的检测和分析免疫反应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防御机制,研究其检测和分析方法对于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ELISA实验检测和分析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和细胞因子。
实验步骤:1. 准备样本,如血清或细胞培养上清液。
2. 使用ELISA实验进行抗体或细胞因子的检测,包括制备试剂盒、反应液和检测方法。
3. 分析实验结果,包括抗体或细胞因子的浓度和活性。
抗体生物研究报告
抗体生物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抗体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抗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抗体的生物合成、结构和功能。
接着详细阐述了抗体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最后,对未来抗体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引言抗体是一种特殊的免疫蛋白,可以与抗原特异结合,进而触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抗体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领域,对于疾病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制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抗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抗体是由机体的B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种免疫球蛋白。
它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在结构上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
抗体可以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在体内或体外制备。
三、抗体在免疫学中的应用抗体在免疫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可以用于诊断一些疾病;通过抗体的中和作用可以研制疫苗;通过抗体的荧光标记可以追踪和观察细胞的活动等。
四、抗体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抗体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例如,通过抗体可以识别和分离特定的细胞类型;通过抗体可以检测细胞的膜蛋白表达情况;通过抗体可以研究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等。
五、抗体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抗体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涉及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产生针对特定肿瘤细胞的抗体,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癌症;通过针对病原体的抗体可以提供被动免疫;通过抗体药物可以针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等。
六、抗体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抗体在生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抗体可以实现清除杂质和分离纯化目标蛋白;通过抗体可以制备重组蛋白和生物制药。
七、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抗体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预见抗体研究将在结构和功能的深入探索上取得更多突破,通过纳米技术的发展,抗体的载体和传递系统将更为精确和高效。
结论:抗体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的抗体研究将为生物科学领域带来更多的进展和创新。
抗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以便更好地利用抗体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免疫学研究报告免疫系统对疾病防御的机制研究
免疫学研究报告免疫系统对疾病防御的机制研究免疫学研究报告:免疫系统对疾病防御的机制研究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套复杂而精密的防御机制,对于抵御外界入侵的病原体和维持机体内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究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免疫应答的机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更有效的疫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本报告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免疫应答的机制,疾病防御中免疫系统的作用,以及免疫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
淋巴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它们分别负责淋巴细胞的生成、分化和成熟。
而淋巴细胞则是免疫系统的核心,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淋巴细胞分为B细胞和T细胞,它们分别负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此外,免疫系统中还存在许多免疫分子,如抗体和细胞因子等,它们协调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和效应。
二、免疫应答的机制当机体遭遇外界的病原体侵袭时,免疫系统会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这种应答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对各种病原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作用的机制,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炎症反应等。
而适应性免疫则是针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应答,主要由B细胞和T细胞介导。
B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来直接中和病原体,而T细胞则通过多种方式来杀伤感染的细胞或调节免疫应答。
三、疾病防御中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在疾病防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消灭它们,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作用。
同时,免疫系统还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形成。
此外,免疫系统还参与调节机体内的免疫平衡,确保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稳态。
然而,有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等。
四、免疫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免疫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免疫分析、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Hefei University医学免疫学题目:医学免疫学述系别: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专业:_ 12级生物技术学号: 1202021037XX:戎晓娜指导教师:甤2015年4月10日医学免疫学综述摘要:免疫(Immunity)的根本概念是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异己抗原或者诱导免疫耐受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
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涉及到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免疫调节等的免疫学基本科学规律与机制研究以及免疫机制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免疫学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应用。
关键词:免疫学;临床应用;发生机制;发展前景一.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免疫学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基础免疫学研究,二是临床免疫学研究和应用,三是免疫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综合来看,基础免疫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1:免疫系统的形成机制2: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免疫细胞和亚群的形成与相互之间调控机制3:抗原的结构特性与免疫识别4:免疫应答的关系与机制5:免疫细胞感受外界危险信号、识别抗原的物质结构基础6:天然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7:获得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8:免疫耐受及免疫负相调控的方式与机制9:免疫效应分子的结构、功能与作制10:免疫细胞的功能调控及其信号转导机制临床免疫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分支学科也很多,主要围绕着重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过敏性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的发生发展机制、诊断与病程的动态观察和预后分析、治疗与预防措施开展应用性研究。
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也很多,例如,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肿瘤防治新方法的设计以及肿瘤早期特异性免疫诊断如何提高,急性感染与免疫病理现象,慢性感染与免疫耐受现象,器官移植排斥的预警与免疫药物和免疫调节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等。
临床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包括应用基础免疫学研究的成果阐明肿瘤、感染、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建立、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免疫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应用等。
基础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结合更加紧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且紧密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基础免疫学为众多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展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如HIV 疫苗研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靶向药物治疗等。
另一方面,临床免疫学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免疫学发展提供新的需求。
如Tetramer-peptide检测CTL技术的发展,实验性动物模型的建立,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
免疫学与其他多医学与生命学科的交叉极大地促进了免疫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如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的交叉在分子、原子水平研究免疫识别、免疫反应的发生机制将有助于加深在基础免疫学方面对经典免疫学理论的认识,这种交叉也带动了其他多医学与生命学科的发展。
二.免疫学的发展趋势及现状免疫学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基础免疫学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对免疫学的研究从原来的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免疫学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如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功能调控及其信号机制、新型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发现,其功能的调节作用、抗原识别、活化的分子结构基础、免疫特异性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包括免疫效应细胞与效应分子杀伤靶细胞的机制、免疫调节(负性)的方式及其机制、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免疫记忆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新型免疫分子的发现、结构和功能等。
2.1 免疫识别的结构与分子机制免疫识别是诱导和触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或者决定免疫系统处于耐受状态的重要免疫过程,是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
以往人们对于获得性免疫(T细胞与B细胞)的免疫识别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很多,研究了抗原结构包括蛋白抗原结构、多肽抗原、表位抗原结构对免疫识别的影响。
对抗原结构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研究抗原表位(Epitope)的结构特点,根据其识别特征的不同,抗原表位包括B细胞表位、Th细胞表位、CTL细胞表位MHC限制表位等;根据其免疫效应的差异,抗原表位包括免疫保护性表位以及毒性或抑制性、优势非中和性、病理与自身抗原交叉反应性等不利于保护性免疫的表位结构;根据免疫刺激能力的不同,抗原表位包括优势表位和弱势表位。
天然免疫反应是由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atterns,PAMPs)的受体介导的,这些受体统称为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在识别PAMP中起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表侵的第一道屏障。
目前至少已经报道了11种人TLR和13种小鼠TLR。
根据不同的亚细胞定位,TLRs可以分为细胞表面的TLR和细胞内的TLR两大类。
TLR经各自配体刺激后可通过大致相似的信号转导途径诱导目的基因活化表达,以完成一定的生物学功能,但每个TLR又因使用相对特异的接头蛋白而具有各自的特性。
在此背景之下,Carmelo Luci等人以及Stephanie L Sanos等人几乎同时在人类和小鼠的肠道粘膜固有层定义了一群独特的NKp46+RORCt+NK1.1loCD3-细胞亚群。
进一步研究证实肠道NKp46+RORCt+NK1.1loCD3-细胞高分泌IL-22,而非IL-17Tom Cupedo 等人的研究表明人类淋巴样组织诱导细胞(LTi cell)可作为定向的NK 细胞前体,在体外分化成为RORC+CD127+NK样细胞。
这三篇NI上的文章共同提示肠道NKp46+CD3-细胞在肠道环境的作用下有着独特的表型及功能特点,在淋巴组织生成、肠道免疫及组织修复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可见,有关NK/NKT细胞及其亚群的特征与作用尚有许多空白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2.2免疫调节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在多数情况下机体能够在免疫调控机制的精密控制下,通过适度的免疫应答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监视并清除机体内恶变的细胞同时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但是,一旦这样的调控机制出现异常,将会导致免疫病理反应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长期以来,对于增强免疫应答效应的免疫调控机制即正相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而对于免疫负相调控的机制则认识不足,因此近年来免疫学领域有关免疫负相调控机制的研究非常热门,其中最大的热点是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DC作为一种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分布于不同的解剖部位,含有不同的细胞亚群、处于不同的成熟阶段,表达不同的表型和细胞因子,其功能也是多样性的。
以往认为DC具有激活免疫的功能,但是,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实验证明,DC具有负相调节免疫的功能,可通过诱导T细胞失能、使免疫反应偏移、促使活化的T细胞凋亡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形成等方式使机体达到免疫稳定。
广义的调节性DC(regulatory DC)是指那些具有负相免疫调控作用的DC,包括生理状态及病理状态下存在于体内的具有免疫负相调控作用的中枢和外周的DC以及在体外各种不同条件诱导下从成熟或不成熟DC转变为具有负相调控作用的DC。
调节性DC通过诱导调节性T 细胞或清除相应的T细胞克隆而达到免疫抑制或诱导免疫耐受,此外,研究表明调节性DC能够活化扩增体内已经存在的调节性T细胞,最近的研究提示DC上的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在通过CD28和CTLA-4调节Treg的抑制功能方面有相反的作用,阻断CD86能够有效地增强CD4+CD25+Treg所介导的抑制作用,而CD80的阻断会限制Treg细胞所介导的抑制,从而提示DC可能通过CD80和CD86的相关表达调节Treg 细胞的功能,从而维持免疫激活和抑制的平衡。
近年来也发现了许多能够负相调控RIG-I通路以及抑制RIG-I触发Ñ型干扰素产生的分子,例如LGP2、A20、Pin1、SIKE、Atg5-Atg12、RNF125、DURA、NLRX1、ISG15、DAK、CYLD等。
2.3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医学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健康服务,是希望能够研制出对于重大疾病例如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等的有效治疗方法,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曙光。
通过增强或者抑制免疫功能的免疫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单抗、疫苗、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等的临床应用已经显示出良好疗效。
2.4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免疫记忆是获得性免疫的一大特征,是疫苗研究的理论基础。
免疫记忆主要由记忆性B细胞与记忆性T细胞介导,近两年来记忆性T细胞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关于记忆性T细胞的分化模式一直存有争议,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记忆性CD4T细胞同记忆性CD8相似,也是由效应T细胞分化而来。
另外有体外研究表明,高度活化的效应CD4 T细胞可在体外短时间静息后转变成具有记忆性T细胞特征的细胞。
各种细胞亚群对记忆性T细胞产生与功能的调控被广泛研究与报道,包括各种DC亚群、NK细胞以及CD4 T细胞,基质微环境及调节性DC可能也在记忆性T细胞的产生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另外CD4T细胞调控记忆性CD8 T细胞产生的机制有CD27信号、T-bet下调、染色质重塑、TLR3配体作用等。
抗原刺激强弱或TCR信号强度以及初始T细胞数量也是影响记忆性T细胞产生与性质的关键因素。
近来的研究表明,转录因子FOXO3a在人中枢型记忆性CD4 T细胞的存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提示各种关键转录因子可能在记忆性T细胞的产生与维持中占有重要地位。
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一直是调控记忆性T细胞产生与维持的重要因素,近来研究发现IL-15不仅是记忆性CD8 T细胞的重要的维持因子,也是维持记忆性CD4 T细胞的重要因子;另外共刺激信号OX40、趋化因子MCP-1、粘附分子ICAM-1依赖的成熟DC与T细胞的长时间相互作用也是调控记忆性T细胞产生的重要因素。
总之,有关免疫记忆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尚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如何在病原体感染、肿瘤、移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条件下正确地调控记忆性T细胞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疫苗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免疫学研究的发展前景我国早期的免疫学工作者多在医科院校的微生物教研室、病理教研室或者肿瘤学实验室、医院检验科,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免疫学教研室或者实验室才得以独立,90年代末本世纪初才成立免疫学研究所,直到近年来综合性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才成立免疫学研究所中心。
由于学科发展的自身特点以及受到国家资助较弱等历史原因,使得过去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基础相当薄弱,受限于科研条件,很多优秀免疫学家只能以教学为主或者侧重于免疫学技术的建立、改良与应用,或者集中于血清学和免疫学诊断、免疫预防,较少涉及到关键性免疫学基本科学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少创建具有开拓性的免疫学技术,也很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免疫制品过渡于临床应用或者经过SFDA正式批准上市的免疫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