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免疫学的研究现状和几点思考
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综述免疫分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论文,对放射免疫分析(RIA)、酶免疫分析(EIA)、荧光免疫分析(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发展前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结果:多种免疫分析方法相互结合,可大大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增大检测范围;CLIA和TRFIA是非放射免疫分析的两大主流,其中,CLIA更具有竞争力。
结论:目前还没有一种免疫分析技术是完美无缺的,各种技术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开发出更新、更理想的免疫分析技术。
关键词:药物分析学;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免疫分析法(immunoassay ,IA)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特征性反应的一种技术。
由于免疫分析试剂在免疫反应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选择性和极低的检测限,使这种分析手段在临床、生物制药和环境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各种标记技术(放射性标记、荧光标记、化学发光、酶标记等)的发展,使免疫分析的选择性更加突出。
免疫分析法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首先应用于体液大分子物质的分析,1960年,美国学者Yalow和Berson等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免疫反应结合起来测定糖尿病人血浆中的胰岛素浓度,开创了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的先河。
1968年,Oliver将地高辛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使之成为人工抗原,免疫动物后成功获得了抗地高辛抗体,从而开辟了用免疫分析法测定小分子药物的新领域。
在RIA的基础上,随着新的标记物质的发现及新的标记方法的使用,以及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派生出许多新的检测技术[1],使免疫分析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的独立学科。
1 免疫分析方法分类(1)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以免疫分析主要分为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酶免疫分析(enzyme immuoassay,E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荧光免疫分析法(fluorescence immunoassay,FIA)等。
免疫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免疫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的学科,它对于防治疾病、促进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计算学科的发展,免疫学研究正以更深入的水平在不断推进,未来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现状:新技术与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免疫学研究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但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给免疫学带来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和突破。
其中,单细胞分析技术、突变免疫图谱、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等是当前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工具。
单细胞分析技术是一种可以分析单个免疫细胞特征和功能的技术,它为免疫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
通过单细胞测序、单细胞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探究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可以鉴定单个免疫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甚至为细胞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
突变免疫图谱(MIP,mutation-derived immune profile)的出现则为免疫学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新的前景。
MIP使用表观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技术对体液性和固定性肿瘤的突变负荷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识别出的肿瘤抗原也成为了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研究的主要目标。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则为免疫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方法。
CRISPR系统可以在免疫系统分子水平上对特定基因进行编辑,因此,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因素如何影响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精准干预。
未来:与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计算学科的交叉应用随着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计算学科的不断发展,免疫学也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涉及持续的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这也是实现免疫学精准医学的关键技术之一。
生物技术方面,人们正在构建更先进的人工代谢系统、合成生物和氧化还原生物反应器,这些工具的提供有助于充分利用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疾病治疗,以及开发更好更智能的疫苗和诊断方法。
与此同时,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基因组学还可以用于人体免疫反应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是指对各种辐射源(包括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在环境中的分布、变化和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现状分析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可以分为设备设施、监测方法以及监测体系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设备设施方面近年来,我国在辐射环境监测设备设施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
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辐射环境监测站。
尤其是在核辐射监测方面,我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修建和升级监测设施,使得我国在核辐射监测方面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二)监测方法方面目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两种方式。
定点监测主要是在特定的位置建立监测点,定期采集监测数据。
而移动监测则是通过携带便携式仪器设备,对环境中的辐射情况进行即时监测。
两种监测方法相辅相成,能够全面、准确地监测到环境中的辐射情况。
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监测体系。
国家级监测体系主要负责对国家辐射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省级监测体系主要负责对省级辐射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地市级监测体系主要负责对地市级辐射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三级监测体系相互协同配合,形成了完整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在辐射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监测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电离辐射监测方面还存在一些盲区。
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特殊环境中,监测设备设施不足,监测数据不准确,监测能力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虽然我国采用了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两种方法,但监测方法仍然相对单一,难以全面准确地监测到环境中的辐射情况。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前沿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前沿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核辐射防护技术是一门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学科,其研究与应用对于核能利用与核事故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核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核辐射防护技术也在不断前进。
本文将从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前沿研究和应用现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前沿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辐射剂量评估、防护材料研发和辐射监测等。
辐射剂量评估是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基础,通过对辐射场的测量和模拟,可以准确评估人体所受到的辐射剂量。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更精确的辐射剂量评估方法,如利用微纳技术制备高灵敏度的辐射传感器,以及开展辐射场的三维模拟等。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核辐射防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防护材料的研发是核辐射防护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防护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隔离辐射能量,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开发一系列新型的防护材料,如具有高吸收能力的聚合物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辐射吸收能力强、重量轻、使用方便等优点,将为核辐射防护提供更好的选择。
此外,辐射监测技术也是核辐射防护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辐射监测可以实时监测辐射水平,及时发现并应对辐射事故。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更加高效、精确的辐射监测技术,如利用无人机进行辐射监测、开展辐射监测数据的智能分析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核辐射防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除了前沿研究,核辐射防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核电站作为核能利用的主要设施,其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目前,核电站在辐射防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辐射监测系统、使用防护材料、开展辐射剂量评估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核电站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此外,核事故应急响应也是核辐射防护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
核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大量的辐射泄漏,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开展核事故应急响应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各国都建立了核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并开展了一系列应急演练和技术研究。
放射联合免疫治疗增强远端效应的研究进展
放射联合免疫治疗增强远端效应的研究进展
舒锐;赖建平;刘德慧;李义兴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3
【摘要】在一个部位进行放射治疗可能导致未接受放射治疗的远处转移性肿瘤消退的效应被称为远端效应(abscopal effect)。
远端效应是由辐射对免疫系统影响介导的全身免疫反应。
在许多类型的恶性肿瘤中观察到了这种效应,包括肺癌、肾细胞癌、肝细胞癌、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
然而,这种效应是罕见的,因为已建立的免疫耐受机制可能会阻碍远端效应的产生。
近些年,随着免疫疗法的出现,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提高了远端效应发生率,人们对远端效应的兴趣重新燃起。
【总页数】7页(P1824-1830)
【作者】舒锐;赖建平;刘德慧;李义兴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宜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靶向免疫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在晚期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2.放射治疗联合树突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3.免疫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在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4.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5.放射治疗与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联合治疗头颈部鳞癌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医学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挑战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抵御外界入侵者的科学,它涉及到疾病预防、治疗和营养等领域。
医学免疫学是免疫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从医学免疫学中了解到免疫系统如何被侵入和如何作出反应。
目前,医学免疫学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更多有关人类免疫系统的信息。
免疫系统在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因此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
其次,我们需要发现新的病理机制,以便更好地控制免疫反应。
最后,我们需要开发新的免疫医学疗法,以便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手段。
关于人类免疫系统,目前的了解还相对不足。
在普通人群中,免疫反应的强度和种类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和感染炎症的患者中,免疫反应更加复杂。
因此,我们需要更大规模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类免疫系统的机制。
相比于单一的免疫反应,对免疫系统的全面了解更有意义,因为免疫系统是由许多细分流程组成的。
了解这些流程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影响免疫反应非常重要。
目前,我们还需要更好地了解这些流程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影响免疫反应,以期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病理机制。
基于我们对免疫系统的了解,我们可以开发更好的免疫医学疗法。
借助新免疫药物以及疫苗的研发,我们可以提高疫苗的效力和免疫治疗的有效率。
其中,针对结直肠癌的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值得注意。
这些疗法有助于通过激发免疫系统来破坏肿瘤细胞,并且患者有望在治疗后实现长期的生存。
总的来说,医学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医学免疫学领域的发展可以提高我们控制疾病的能力。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需要一步步地开展更大规模、更深入的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人类免疫系统的机制,发现新的免疫疗法和治疗策略,为世界带来健康和长寿。
人类免疫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人类免疫系统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维持系统之一,它能够识别并攻击身体内部和外部的病原体、癌细胞、异物等入侵物质,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人类免疫系统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现在已经探索出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人类免疫系统的研究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可能的应用领域。
一、人类免疫系统研究现状1. 组成与功能人类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具有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机制,可以识别和消灭病原体、抗癌、抗感染等。
2. 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免疫疗法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包括:(1)肿瘤治疗在肿瘤治疗方面,免疫细胞疗法(包括T细胞疗法、树突状细胞疗法等)和抗体治疗受到广泛关注。
免疫细胞疗法是指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中分离出能够识别肿瘤细胞的T细胞,再在实验室内扩增大量细胞后重新植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消灭肿瘤的效果。
抗体治疗又被称为“智能炸弹”,是指通过构建一种可以识别肿瘤细胞并作用于其表面的抗体来达到直接抑制肿瘤的效果。
(2)传染病治疗针对传染病的疫苗已被广泛使用。
由于病原体不断进化和变异,医学界对疫苗的研究也被推向了更深入的层次。
例如,疟疾疫苗和HIV疫苗的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
目前,已有多项疟疾和HIV的疫苗试验正在进行中。
3. 暴露在特殊环境殖民的研究人的免疫系统还会受到外源性激活,例如抗菌素、环境污染和食品中的化学物质等,这些化学物质作为异物被免疫系统识别。
据估计,这类化学物质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虽然这方面的检测和治疗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很多原理和应用正在被进一步探索。
二、人类免疫系统研究未来展望1. 精准医疗精准医疗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在检查、预防、诊断、治疗和健康管理中都倾向于权衡病人的个性差异。
通过个体化的免疫治疗,病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免疫学的研究现状和新思路
免疫学的研究现状和新思路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如何通过自身的抵抗力来对抗病原微生物侵袭和异物侵入的一门学科。
自从人类有了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认识以来,免疫学就成为了防治疾病的重要领域之一。
目前,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疫苗免疫、肿瘤免疫等多个方面。
一、细胞免疫研究现状细胞免疫是免疫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免疫系统中各类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免疫功能。
在细胞免疫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分裂问题。
例如,人们发现,由于免疫细胞的极度活化,免疫细胞在活化过程中会发生细胞凋亡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需要对免疫细胞的生命周期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免疫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反应。
同时,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各类细胞因子如何影响免疫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免疫反应。
例如,通过分析免疫细胞的蛋白质组成,人们发现一类名为”白细胞介素“的细胞因子对免疫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制备这种细胞因子,从而促进免疫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二、分子免疫的新思路相对于细胞免疫,分子免疫是近年来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它主要关注免疫过程中分子的表达和功能。
最近,分子免疫领域的研究人员们发现,免疫细胞在入侵漏洞时会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这些化学反应过程显著影响免疫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等侵入的敏感度和反应能力。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求基于分子调控的免疫细胞研究方法。
据报道,一种名为噬菌细胞神经凋亡相关分子(DAPK)的蛋白质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并且有望成为制备免疫调节剂的药物靶点。
此外,人们还在探求其他免疫分子以及分子调控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免疫疗法。
三、疫苗免疫的近期进展疫苗免疫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疫苗免疫一直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疫苗免疫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结合了分子免疫、基因工程等多项前沿技术。
例如,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利用DNA疫苗,这种疫苗可以通过DNA转染实现免疫细胞的稳定表达,从而在体内特异性诱导免疫反应。
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特稿?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曹雪涛(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中国图书分类号K82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2484X(2009)0120010214曹雪涛,1964年出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和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
国家973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免疫学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
任《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主编、《中国免疫学杂志》副主编、J Biol Chem (IF5)、Eur J Immun ol(IF5)、Cancer Immun ol Immun other(IF4)、Cancer Science(IF4)、G ene T herapy(IF5)等杂志编委。
从事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的基础研究、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
研究了树突状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的机制及其来源的免疫新分子;分析了巨噬细胞T LR信号介导与调控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发现了一种具有重要免疫负相调节功能的树突状细胞新型亚群并研究了其性质与分子机制,观察到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在基质微环境中进一步增殖和分化,从而对成熟树突状细胞是终末细胞的传统免疫学观点提出了挑战,有助于深入认识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以及多种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用树突状细胞激活免疫应答的理论研究结果指导临床实践,以树突状细胞瘤苗为基础的“序惯性免疫化疗”经SFDA的正式批准(2002S L0016)应用于临床Ⅱ期试治晚期(伴有肝转移的)大肠癌肿瘤患者。
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Blood、J Immunol、Cancer Res、J Biol Chem等SCI收录的国外杂志发表论文151篇(影响因子>5分45篇),此外,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在Nature Medicine 等发表SCI收录论文16篇。
核辐射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核辐射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核辐射是一种特殊的辐射形式,它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危害。
而免疫系统作为人体的防御机制,对抗外界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它与核辐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核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免疫系统在核辐射后的应对机制。
首先,核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研究表明,辐射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免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损害。
辐射会导致免疫细胞的凋亡,破坏免疫细胞的DNA结构,使其功能受损。
此外,辐射还会干扰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如抗原递呈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能力等。
这些影响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使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和肿瘤的侵袭。
然而,免疫系统在核辐射后也有一定的应对机制。
一方面,辐射能够刺激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促使免疫细胞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以应对辐射造成的损伤。
这些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另一方面,免疫系统还能通过自身的修复机制来恢复受损的免疫细胞。
当免疫细胞遭受辐射损伤后,免疫系统会通过增加干细胞的产生和分化,以及促进免疫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来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除了上述的影响和应对机制外,核辐射还可能对免疫系统的平衡和调节产生长期的影响。
研究表明,辐射暴露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和失衡,进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免疫反应的一种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辐射能够损伤免疫细胞的DNA,导致免疫细胞的功能异常,从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此外,核辐射还可能对免疫系统的记忆和应答能力产生影响。
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一旦接触到某种抗原,免疫系统就能够针对该抗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然而,辐射可能干扰免疫系统的记忆和应答能力,使其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能力下降。
这意味着辐射暴露后,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可能降低,易于感染。
综上所述,核辐射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放射免疫分析
放射免疫分析摘要:放射免疫技术(radio immunoassay ,RIA)类型主要包括经典的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 RIA)和免疫放射分析或免疫放射度量分析( immunoradiometric assay,IRMA)。
由于受接触放射性物质,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测定完成后放射性材料的处置等问题的存在,再加上80年代初出现的非同位素标记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放射免疫技术的应用有下降的趋势。
0引言:放射性核素依衰变方式分α、β、γ三种,用于放射性标记的有β和γ两类;分别用液体闪烁计数器及γ计数器测定。
目前常用的是γ型放射性核素,如125I、131I、51Cr和60Co,以125I最常用;β型放射性核素有3H、14C和32P,以3H最常用。
关键词:结构,原理,临床应用1检测的基本结构原理、结构及其探测原理核射线探测仪器由射线探测器和后续电子学单元两大部分组成。
核射线探测器是个能量转化器,其检测原理是当射线作用于闪烁体,闪烁体吸收了射线的能量而引起闪烁体中的原子或分子激发,当受激的原子或分子退激时,则发出光子进入光电倍增管光阴极,转换为光电子,光电子在光电倍增管电场作用下到达阳极,形成电脉冲。
转换模式是放射能→光能→电能→脉冲。
液体闪烁测量是在闪烁杯内进行的,放射性样品主要被溶剂和闪烁剂分子包围,射线能量先被溶剂分子吸收,受激溶剂分子退激时释放出能量激发闪烁剂,当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到达光阴极,光阴极产生光电子,在光电倍增管的电场作用下,在阳极获得大量电子,形成脉冲信号,输入后读分析电路形成数据信号,最后由计算机数据处理,求出待测抗原含量。
放射性活度测定方法放射免疫分析中经抗原抗体反应和B、F分离后通过检测放射性量来反映待测物的含量。
放射性量的检测需特殊的仪器,放射免疫分析仪实际上就是进行放射性量测定的仪器。
测量仪器有两类,即晶体闪烁计数仪(主要用于检测γ射线,如125I、131I、57Cr等)和液体闪烁计数仪(主要用于检测β射线,如3H、32P、14C等)。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放射性物质的排放和分布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辐射环境监测是通过对放射性核素浓度、电磁辐射水平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辐射环境的变化,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环境污染、核能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辐射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监测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做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及时掌握辐射环境的变化,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1.2 问题提出在我国辐射环境监测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监测覆盖范围方面,目前我国辐射监测网络仍存在着一些盲区,部分地区监测设施不够完善,导致监测数据的不完整性。
在监测手段和技术应用方面,部分监测站点还停留在传统的监测方法和设备上,缺乏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复杂环境下的监测需求。
在监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方面,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监测标准,导致不同监测实验室或机构之间的监测结果差异较大,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怎样完善辐射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水平和数据质量,是当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0字】2. 正文2.1 目前监测情况目前监测情况可以说是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网络覆盖较为完善。
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辐射环境监测站点,包括辐射监测站、监测点和监测车辆等,用于监测空气、水体、土壤等不同介质中的辐射水平。
这些监测站点主要分布在气象局、环保局、卫生部门等单位,以便对环境辐射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我国还建立了辐射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及时掌握全国范围内的辐射环境状况,并及时发布监测报告,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
在目前的监测情况下,我国能够有效监测到不同区域的辐射水平变化,为环境保护、健康风险评估等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医学免疫学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及其自身调节、免疫反应和免疫系统疾病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等领域。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医学免疫学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对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预防、治疗、预后和疫苗研发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医学免疫学的研究现状1. 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免疫系统中的调节机制对于维持免疫系统平衡和自身免疫的正常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诸如T 细胞的抑制性亚群、区分性 T 细胞的不同亚群以及调节性 B 细胞等调节元件的研究成果,为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排斥等开创了新的思路。
因此,免疫系统免疫调节的研究是医学免疫学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2. 免疫细胞攻击病原体的机制人体内存在各种各样的病原体,感染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攻击模式,以保护身体免受侵害。
这一方面是专门研究T细胞及其子群、巨噬细胞及其靶向细菌的机制,另一方面是研究B细胞及其与病毒抗原的结合和病毒抗原调节模式等。
近年来,对于T细胞、巨噬细胞及B细胞及病毒等攻击机制的研究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3. 免疫疗法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人们发现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会与癌症、感染、过敏等病患状态密切相关。
在许多的癌症类型中,肿瘤细胞侵入后免疫系统可能因病原体的DNA和RNA的复制,转录和转化而失去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目前已经发现多个癌症患者中利用免疫疗法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并起到治疗作用。
而且研究中发现,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免疫疗法在安全性和长期生存率的角度有一定优势。
二、医学免疫学的未来展望1. 制约免疫疗法的传统思维方式在免疫疗法的研究和推广中,制约免疫疗法的主要有制造和量产比较困难的问题。
在传统制造工艺生产下,相应的成品的性能和效果都难以同时保证。
现在,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和进步,革命性的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生产、规范化质控、标准化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将实现生产和治疗效果的双赢。
放射免疫技术
复发监测:放射免疫技术可用于监 测肿瘤的复发情况及时发现肿瘤的 复发和转移。
放射免疫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放射免疫技术在心血管疾病 诊断中的应用原理
放射免疫技术在心血管疾病 诊断中的优势
放射免疫技术简介
放射免疫技术在心血管疾病 诊断中的局限性
放射免疫技术在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 症:通过放射免 疫技术检测甲状 腺激素水平有助 于诊断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放射免疫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放射免疫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 信息。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放射免疫技术有望实现更快速、更准确、更便捷的检测为临 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放射免疫技术的 安全性与防护措 施
放射免疫技术的安全性
放射性物质的隔 离和处理
操作人员的安全 培训
防护设备和措施
安全监管和监测
放射免疫技术的防护措施
放射性标识:在放射性物质上贴上 明显的放射性标识以警示工作人员 和周围人群。
防护设备: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如 手套、口罩、眼镜等以减少工作人 员接触放射性物质的量。
添加项标题
内分泌疾病诊断:放射免疫技术可用于检测内分泌激素及相关抗 体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添加项标题
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放射免疫技术可用于检测自身抗体如抗核 抗体、类风湿因子等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添加项标题
感染性疾病诊断:放射免疫技术可用于检测感染性疾病相关的抗 原或抗体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放射免疫技术
汇报人:
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与思考
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与思考随着医学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免疫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医学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与思考展开讨论,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对免疫学教学的思考,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背景与意义免疫学是研究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外来物质、维持机体内稳态、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等生理过程的学科,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对于医学研究生而言,免疫学的学习对于他们未来的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免疫学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免疫学理论,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现状分析当前,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医学研究生对免疫学知识的需求;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三是教学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综合性学习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探索与思考,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医学研究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探索与思考1. 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免疫学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引入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案例,让学生了解免疫学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多元化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将免疫学理论与实际病例相结合,加深他们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强他们对免疫学实验技术的掌握。
3. 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论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论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免疫学是研究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研究进展,免疫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有力的推动了医学和生物学中各个领域的发展。
人们对免疫的本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目前,免疫学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带头学科之一。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排异效应及其机制,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破坏及其机制等。
医学免疫学既是一门生物科学,又是一门医学应用科学,是医学工作者必修的基础课程。
除学习和掌握基础免疫学知识外,还要学习与临床相关的免疫学问题,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应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诊断各种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
在医学上,它是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变部位,或是确定机体免疫状态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
此外,还应用于法医学的血迹鉴定、生物化学的血清成分鉴定和物种进化关系的研究等。
可在体内和体外进行。
从免疫学的角度免疫诊断可应用于①检查免疫器官和功能发生改变的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②由免疫机制引起的疾病:如输血反应、移植排斥反应;③一些内分泌性的疾病:从临床学的角度来说,免疫诊断可应用于检查传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和其他临床各科疾病。
就所检测的反应物免疫诊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①免疫血清学诊断:检测病人血清或组织内有无特异性抗体或特异性抗原;②免疫细胞学诊断:测定病人细胞免疫力的有无和强弱。
免疫诊断须体现3项要求:①特异性强,尽量不出现交叉反应,不出现假阳性,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②灵敏度高,能测出微量反应物质和轻微的异常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排除可疑病例;③简便、快速、安全。
过敏性哮喘的基本病理学改变是气道炎症,属于变应性炎症的性质,因此,过敏性哮喘的免疫学诊断可从“过敏”和“炎症”着手,围绕过敏性哮喘的本质,做病因诊断和气道炎症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
核辐射与辐射医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核辐射与辐射医学的前沿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核辐射和辐射医学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领域。
核辐射作为一种特殊的能量形式,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备受关注。
而辐射医学则是利用辐射技术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核辐射与辐射医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包括辐射防护、辐射治疗和核辐射应急等方面。
辐射防护是核辐射与辐射医学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
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人体免受辐射伤害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辐射的传播规律和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的辐射防护措施。
例如,在核电站和核工业领域,人们采取了隔离和屏蔽措施,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直接暴露。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辐射防护材料的开发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使用高效的屏蔽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辐射的穿透和传播。
辐射治疗是辐射医学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辐射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放射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通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辐射能量来杀死肿瘤细胞。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以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他们通过开发新的辐射治疗技术和改进现有的设备,使辐射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
此外,核辐射应急也是核辐射与辐射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核事故和辐射泄漏等突发事件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如何应对核辐射应急情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
他们通过开发快速检测技术和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提高了核辐射应急的处理能力。
同时,科学家们还在研究如何对核辐射事故后的环境进行修复和恢复,以减少辐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核辐射与辐射医学的前沿研究领域涉及辐射防护、辐射治疗和核辐射应急等方面。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辐射的传播规律和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的辐射防护措施,以保护人体免受辐射伤害。
他们还在研究如何提高辐射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以及如何应对核辐射应急情况。
关于免疫学内容的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
关于免疫学内容的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关于免疫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免疫学是现代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从未来免疫现象、分子机制、细胞机制和免疫疾病等方面研究免疫学知识,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教学来源于体内免疫的发展,它也拓展免疫抗体及其应用与现代免疫学的观念、原理和诊断。
免疫学教学现状分析一般而言,学校教材已经开始专门授课免疫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校仍需要改进。
这是由于教学资源和老师、学生缺乏在免疫学教学上的专业技能,而且没有持续开展免疫学教育,所以通常遇到类似的问题。
例如,免疫学教学中学生理解能力差,学习兴趣缺乏,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不足,欠好的科技和课程等。
这些问题使教学效果低,导致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
免疫学教学建议1. 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免疫学教师。
加强免疫学教师的素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学知识积累,以保证教学素质。
2. 完善教师技能,优化教学课程。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免疫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其能力,使其更加熟练地使用,以实现教学的创新。
同时,还要优化免疫学教学课程,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免疫学知识。
3.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增强实验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而不是被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创新性,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培养理论到实践的能力。
综上所述,免疫学是一种重要的学科,但由于在免疫学方面的教学资源和老师素质的不足,及实验教学欠缺,使得教学受阻并影响教学结果。
因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建设,培养专业教师,优化教学课程,提高实。
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免疫学是指研究生物体免疫系统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研究生物体如何对抗外来病原体或异物的侵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免疫学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一、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免疫学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是:知觉外来病原体的能力不仅仅存在于免疫细胞中,而且还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如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元。
这个发现大大拓展了我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并促进了抗病毒药物和疾病预防的研究。
此外,免疫学的另一项重大进展是:理解调节细胞在保持免疫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调节细胞控制着炎症反应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从而避免免疫系统失控,导致损害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现象。
这一发现对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非常重要。
在现代免疫学领域,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推动了免疫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从基因编码表面分子到整个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我们现在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和修改全部或部分的免疫系统成分,从而改善或治愈许多疾病,例如病毒感染、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二、展望在未来,我们预计免疫学将持续发展和突破。
以下是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1. 免疫治疗随着对免疫系统的深入了解,免疫治疗已成为医学界的热点。
基于生物技术的免疫治疗可以通过模拟或改善自然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和病毒感染等疾病。
2. 免疫工程免疫工程旨在创造新的生物分子和细胞,从而改进或增强免疫系统。
它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增强人类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并创造新的医药制剂和治疗方法。
未来,免疫工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合成疫苗和抗体。
3. 免疫可视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免疫可视化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流行。
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并理解免疫反应与疾病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进行治疗。
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科学家使用免疫可视化技术来研究细胞、分子和组织在疾病及免疫应答中扮演的角色。
辐射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展望
辐射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展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在多种领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科技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机,其中就包括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
作为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的研究领域之一,辐射生物学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辐射生物学的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概述辐射生物学是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的学科。
在人类使用放射性材料的过程中,辐射对人体和环境都会产生影响。
辐射生物学主要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损伤程度、传递机制以及辐射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影响等问题。
辐射生物学不仅应用于放射性材料的使用和核事故的应对中,还是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二、辐射对生物的影响辐射对生物的影响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
从分子层面来看,辐射会造成DNA 的链断裂和氧化损伤,影响细胞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从细胞层面来看,辐射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导致细胞死亡和基因突变。
从个体层面来看,辐射会对不同种类生物的生命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三、新进展在辐射生物学的研究中,一些新的进展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1. 研究辐射的防护方法辐射对人体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如何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成为了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
研究发现,一些天然物质如大蒜、姜、茶叶等可以降低放射线对人体的伤害,这为有效防护放射线的危害提供了新思路。
2. 辐射对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辐射会对人体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这也是辐射对人体产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辐射感应相关的基因,并解析了这些基因对于人体的影响。
这些结果为探究辐射对人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提高人体的抗辐射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3. 研究核辐射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辐射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对于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辐射对动物和植物的损害机制不同于对人体的损害机制,研究这些损害机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辐射免疫损伤中凋亡调控进行了多信号通路研究,通过p53基因敲除首次证 实存在不依赖p53的细胞凋亡途径;Smad 3基因敲除小鼠研究首次证实Smad/TGF—b信 号通路阻断后减低了淋巴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发现bel.XL基因转导抗辐射诱发的淋巴
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促进bcl.XL基因过表达和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进而抑制下 游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 3等线粒体介导的信号途径实现的。
(2)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胸腺组织照射后差晃基因表达谱豹变化,从基因水平上 揭示胸腺组织不薅病理阶段损伤修复和重建基因躲变化规律。 (3)首次揭示Thl和Th2功能亚群的失衡、特别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辐 射所致的免疫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探索辐射损伤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提供了新的
启示。 (4)突破了以往认为急性照射后免疫组织损伤以坏死为主的传统观点,发现大剂量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l前言 免疫系统对急性辐射的反应,表现为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减少、抗体形成抑制和细胞 因子网络调节失常虽终导致免疫功能障碍和低下,继而引发一系列井发症。因而,研究 射线对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及其复杂的调节网络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分子机制及其 防治措旌的领域称为辐射免疫学。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经过数十年几代科学家从整体、 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对急性放射病防诊治的研究取得了举世注目的进展,并 证实免疫系统对电离辐射极度敏感。20世纪80年代主要围绕急性放射病防治开展了电 离辐射的免疫效应和肿瘤的免疫导向治疗等研究,至90年代中期开始对辐射免疫学进 行系统研究,“十五”期间在辐射免疫损伤规律和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
照射盾弓|起淋巴细胞凋亡(2—12Gy)和坏死(15-20Gy)的死亡规律,为重度急性放射病可
治疗赛|』量范圈提供直接依据。 (5)首次提出用bcl.XL抗凋亡基因转导治疗电离和毒}电离辐射诱发的免疫损伤,为 放射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2非电离辐射免疫损伤的研究 (1)一定强度电磁脉冲和微波辐照即可引起T细胞活存率降低和凋亡率升高,表明 对电离辐射敏感的淋巴细胞对电磁和微波辐照也较为敏感。微波辐照后大鼠免疫组织淋 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且呈~定量效关系,漾明微波不仅在体外而且在体内均可诱发淋
轻重的地位。以往虽然获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然而今后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系统 研究。 (1)应用基因芯片结合分子免疫学等技术系统研究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某些重要
生长因子,在淋巴组织辐射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揭示参与调控免疫组
织重建的重要因子的内在关联及调控机制。 (2)深入研究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免疫损伤的关键环节和免疫细胞损伤的主要信号 转导通路及干预策略,探索有效防治措施;重点观察Thl和Th2细胞及CD4+CD25+调 节性T细胞在电离和非电离辐射诱发免疫损伤中的作用及对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 (3)在防治措施方面,从调节T、B淋巴细胞特别是近些年新发现的在调控细胞和体 液免疫方面起至关重要作用的Thl、Th2细胞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免疫功
图3
HCV阳性表达呈颗粒状,定位在
EnVision TM
图4腮腺巨细胞包涵体病。叫V CCH2/DDG9
抗原呈阳性表达。EnVision
TM
肝细胞核或胞质
plus法
p/us法
(刘彦仿教授提供)
图5祝坦病毒NP抗原在支气管粘膜上皮
细胞阳性袁达呈粗颗粒状。多PAP法 (刘彦仿教授提供)
潺
崔玉芳
辐射免疫学的研究现状和几点思考
巴细胞凋亡。
(2)一定剂量微波辐照能诱发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和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是发 生在细胞凋亡前的早期事件,参与了凋亡信号的转导。
4l
(3)微波诱发的免疫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生物学功能,具有多靶点、多层次 和多样性变化的特点,明确提出了电磁辐射基因毒效应可能的非热效应作用机制。 (4)活性氧抑制剂NAC和Bcl.XL基因过表达可抑制微波诱发的活性氧升高和细胞 凋亡,为研究微波诱发细胞损伤的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5)长期低剂量微波辐照后,大鼠免疫组织具有早期变化不明显而后期损伤较重的 显著特点,不仅揭示了与急性微波辐照不同的损伤规律,而且为其医学防护标准制定提 供了依据。3几点思考 辐射免疫损伤规律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在现代急性放射病的防诊治领域中占有举足
展。 2、研究现状
2
1电离辐射免疫损伤的研究
入和实验动物资料均表臻,免疫系统对电离辐射极度敏感,急性照射盾淋巴免疫组 织严重受损,淋巴细胞数量急剧减少。“十五”期阅本实验室较旱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瘸 理学手段引入到辐射免疫学研究领域,在电离和非电离辐射所致免疫损伤规律、调节机 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对射线所致免疫系统功能的损伤效应和分子机理, 如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辐射所致免疫组织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Thl、Th2和CD4+CD25+T细胞等功能亚群在辐射所致免疫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某些相关 基因帮重要生长因子在免疫组织损伤串的表达规律和意义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研究,并取
能方面,寻找有效的免疫损伤防治措施将是今后提高急性放射病救治水平的一个重要研
究内容。
小鼠肾发生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郭敏李晓明 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我们课题组自1998年开始肾脏发生发育方面的研究,现将这部分工作总结如下。 1.小鼠肾小体的发生与发育 肾小体是肾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可分为五个期,即逗号小体期(I期),S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