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与干旱风险概论(PPT 67页)_4812

合集下载

我国的干旱灾害PPT课件

我国的干旱灾害PPT课件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春季气温回升,蒸发 春季是本区农作物 加强,但雨季未到 生长关键期,需水
量大
7、8月雨带北移, 作物生长期、水电、 本区受副高控制,高 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温晴朗
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 农作物生长旺盛 形成的锋面雨未到
【探究活动】
▪ 阅读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回 答问题: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北方
南方
注意观察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我国de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冷气流
注意五观月察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南和西南旱灾区:
南岭以南的广东与福建南部、云南及四川南部;
长江中下游旱灾区:湘赣南部; 东北旱灾区:阴山以北的吉林省和黑龙江南部;
(3)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 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 就不会形成旱灾。
并且旱灾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 程度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 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
据报道:1949-1980年全球因自 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达121.3万人, 其中61%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我国每 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 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7%;我国每年 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 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40%。
台风
(分布、时间、成因或条件、 危害、措施等)
旱灾
梅雨

气象灾害旱灾PPT课件

气象灾害旱灾PPT课件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 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13
14
探究活动:
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
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 就不会形成旱灾。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 水不多,年年干旱或“十年九旱”,但由于人 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的 地区。
4
旱灾是我国发 生范围最广、 频次高、持续 时间最长的渐 发性气象灾害
旱灾
5
二、我国的旱灾
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 气象灾害。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6
我国的旱灾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西南
华北 江淮地区
华南
7
探究活动:
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 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 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 持续性干旱。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 业发达,用水量大。
8
9
1972年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东部和西部。
10
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家。 ②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欠 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1
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 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 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优】干旱和干热风最全PPT资料

【优】干旱和干热风最全PPT资料
受害原因可分为干害和热害。
叶③、高穗 温呈窝现风灰型夏白温色旱度,≥3暗5℃而6,无-相光8对;月湿份度≤出30%现,风,速>主3m要/s。危害小麦后期灌浆,夏播作物播种,对
茎秆灰绿青枯,脆而易断;
发次生重在 干3热~风5区月春:份哈的播密干作、旱三。物塘湖玉、米塔里、木盆棉地花北部、、南隧部道和准危格尔害盆较地中大部。
它主要影响小麦、棉花等作物。
这D:类降干水热量风距常平与秋百焚分风旱率联,:系R在:9一当-起年1,该1危地月害某份很一重时,。段的影实响际降冬水量小,麦:同的期播多年种平均、降出水量苗。和冬前生长
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使根系的生理活动遇到障碍,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发生的危害。
次③重高干 温热窝风风区型冬:温哈旱度密≥:3、5℃三上,塘相湖年对、1湿塔2度里月≤木30盆%至地,北风当部速年、>南32m部/月s和。准降格水尔盆量地中比部常。 年偏少3成或以上,有时也 在消长耗期 ,无造雨成或植以少株雨体总的内雨情水况分日下收,支比土失常壤去含平年水衡量,少少从5,而天土影壤响(颗生粒理也对活有水动分的定的正吸常6收进天力行或加,大植7,物天植生物长的根受)系抑难制作以,从甚为土至冬壤 枯中死旱吸。收的到标足够准的水分来补偿蒸腾的
干旱和干热风
系统功能
刘永刚
气象灾害
干热风
干旱和干热风
系统功能
• 干热风:指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大气 干旱现象。
• 干热风的名称较多,在华北平原农民称为“火风 ”、“旱风”或“热南风”,长江中下游称“南 洋风”,甘肃河西走廊称“热东风”等。它主要 影响小麦、棉花等作物。
刘永刚
气象灾害
干热风的类型
发生在9~11月份的干旱。
季节连旱:持续两个季节以上的干旱,如春夏连旱、夏秋连旱,

水旱灾害防御ppt课件

水旱灾害防御ppt课件

提高公众水旱灾害风险意识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风险意识有助于减少灾害损失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水旱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公众风险意识促进社会共治
公众参与是实现水旱灾害防御的重要途径。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能够激发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积 极性,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应对水旱灾害的良好局面。
03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将预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 于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应急响应机制
01
02
03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旱灾害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和行动方案。
应急资源调配
建立应急资源调配机制, 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 速集结和调动人力、物力 和财力资源。
水资源调度
加强水资源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 干旱地区的供水需求。
雨洪利用
节水灌溉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减少 水资源的浪费。
充分利用雨季的雨水资源,通过雨水收集 和利用设施,缓解干旱期的用水压力。
02
01
人工增雨
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增加降水量,缓解干旱。
04
03
雨洪资源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 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预警应用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水旱灾 害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前发出警报 ,减少灾害损失。
优势特点
能够处理海量数据、预测精度高、 响应速度快。
物联网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通讯技术,实 现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控
水旱灾害的影响与危害

4.29《干旱》ppt

4.29《干旱》ppt

新知讲解
2008年云南持续三个月 旱灾,农作物受灾面积 现已达1500多万亩。仅 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 公顷农作物受旱,13多 万人饮水困难。
新知讲解
2009年,我国多省遭遇严 重干旱。连续3个多月,华 北、黄淮、西北、江淮等 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 水。冬小麦告急,大小牲 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 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 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 也在告急。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干旱是因为人为破坏环境造成的。(✘) 2、干旱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 3、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发生频率高、波及范围广的特点。( √) 4、防旱抗旱是目前减少旱灾危害的主要渠道。( √) 5、人工降雨随时都能进行。(✘ )
拓展提高
干 旱 等 级
无旱 轻旱 中旱 重旱 特旱
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 降水较常年偏少 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 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 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应该了解干旱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 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科学探究中,能够比 较合理地安排每户每天一桶水的生活,并且通过不同渠 道搜集干旱相关信息,培养了我们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 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同时知道防早抗旱的重要性,树 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
干旱 活动1:缺水的生活 活动2:干旱之危
作业布置
一旦发生干旱,我们应该怎么做?
干旱 科学粤教版 五年级下
新知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
彬彬和波波正在客厅 看电视,屏幕上有这 样一幅场景:干旱地 区的人在排长队等着 取水,而且每户每天 只能取一桶水。怎么 用这一桶水呢?
新知讲解
活动1:缺水的生活
干早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水分不足,给人的生存和经济发 展带来危害的现象。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我国的干旱灾害教学ppt正式完整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我国的干旱灾害教学ppt正式完整版

全年 0.26 0.16 0.16
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 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干旱严重 原因。(2分)
江淮地区夏季受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
材料一
2021年至2021年,中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 干旱。下表为2021年6月—2021年2月昆明市气温和降 水量对比表。
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
三、旱灾防治措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我国的干旱灾害教学课件
1降9水51变—率19是88表年示中降国水干从平旱均等1变效9化频9情度0况分年的布量图至。 2000年的10年间,华北地区有7年出现了持 续性干旱天气。 猪妈妈制止了小猪佩奇玩水。
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的降水相对变率
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多年来华北平原地区采取了 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24%,耕地占全国45%,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而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6%,人
均水资源、水土资源配置比例均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人口众多,大工业量发达开,生采活生地产需下水量水大。的方式,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已形成目
活动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
南水北调;修建水利工程,如水 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移动示意图 工程措施 2021年至2021年,中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 库;植树造林··· 我国华北地区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1.上表中,降水相对变率越大,说明降水年际变化越 大 , 发生干旱的概率越 大 。
2.我国华北地区 春 季(填季节)易出现干旱?
3.我国江淮地区 夏 季(填季节)易出现干旱?
二、我国旱灾成因

气象灾害旱灾PPT课件

气象灾害旱灾PPT课件
② 推移规律: 4-5月,副高势力开始增强,影响雨带北上登陆,
华南地区进入雨季(华北地区出现春旱)。 6-7月,副高北跳,推着雨带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 7-8月,副高继续北跳,雨带影响华北、东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 9月,副高势力减弱,迅速南撤,北方雨季结束 10月,副高基本撤出大陆,南方雨季结束
第二章 自然灾害
2.2 气象灾害 一、旱灾
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 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旱灾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 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0-5 6-10 >10
世界各国旱灾/饥荒发生次数(1974-2003年)
读图描述中国旱灾的空间分布特点? 旱灾总频次
东部季风区 东北区 华北区 长江区 华南区 西南区
P Q
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进退异常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
D.用水季节变化
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是( )
A.人口稀少地区
B.经济落后地区
C.东部平原地区
D.盆地高原地区
衡量旱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 ①人口密度 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归纳:中国锋面雨带推移规律
③南北方差异:
•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集中在5-10月 • 副高势力强时,锋面雨带向北推进快,北方易涝,南方
易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集中在7-8月 • 副高势力弱时,锋面雨带向北推进慢,北方易旱,南方

农业干旱ppt课件

农业干旱ppt课件
响。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降雨的分布和流失有重 要影响,也是影响干旱发生的重要 因素之一。
农业管理措施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灌溉制度等农 业管理措施也会加剧干旱对农作物 的影响。
02
农业干旱的监测与评估
干旱监测方法
01
气象监测
通过气象站、卫星遥感等手段 监测降水量、蒸发量、气温等 气象要素,分析干旱发生和发
农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种植结构优化
根据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气候特点 ,合理安排种植结构,选择适宜
的作物和品种。
区域布局优化
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农业 发展条件,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 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节水型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 产业模式,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
04
农业干旱的案例分析
增加生产成本
为了应对干旱,农民需要采取额外的灌 溉措施,增加了生产成本。
生态失衡
长时间干旱会导致植被退化、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 重影响。
农业干旱的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减少、蒸发 增加,加剧了干旱的发生和严重程
度。
土壤质地
不同土壤质地对水分的保持能力不 同,沙质土壤更容易受到干旱的影
某地区农业干旱成效评估
总结词:成效评估
详细描述:经过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该地区的农业干旱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农田缺水状况得到改善 ,农作物生长恢复正常,产量逐渐恢复。同时,土地沙化和盐碱化等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治理和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逐渐好转。
05
农业干旱的未来挑战与展 望
气候变化对农业干旱的影响
展的趋势。
02
土壤湿度监测
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等设备监 测土壤水分状况,了解土壤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旱灾(Drought Disaster)
九、本人的干旱与旱灾观点
2021/3/1
一、认识干旱现象
人们对干旱(Drought)既熟悉又陌生。我们通常所说 的干旱,其实包括了三种含义:干旱气候( Climatic Drought)、干旱(Drought)和干旱灾害 (Drought Disaster)。
再如:2011年,联合国在一份关于风险问题讨论报告中, 认为干旱有气象干旱、农业干旱与水文干旱三种类型。
一、认识干旱现象
目前被国际权威机构、政府部门和众多学术团体普遍采纳 ,引用次数较多的干旱概念定义大都源于1959年美国气象学会 出版的《气象词汇》(Glossary of Meteorology,1959) 一书。 该书将干旱定义为: 一段时间内异常的干燥天气、引发了足够 长时间的缺水,在受影响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水文不平衡 (a period of abnormally dry weather sufficiently prolonged for the lack of water to cause serious hydrologic imbalance in the affected area) 。
联合国的报告对全球干旱风险 (Drought Risk) 研究现状 作了如下评估:与热带气旋、洪水风险不同,世人对干旱 风险知之甚少,因为,干旱是一种很少能够觉察到的风险 ,其损失与影响不能系统地掌握,介绍测定干旱危险的全 球标准也仅仅起步,资料收集十分困难。
一、认识干旱现象
关于旱灾 (Drought Disaster),国内外的认识比较一致, 都认为随着干旱发展,在人类社会暴露度与脆弱性的助推 下,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形成了灾害 ,或旱灾。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将旱灾定 义为: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 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 国标《干旱灾害 等级》定义干旱灾害为某一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 水量显著偏少,导致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 产)和人类生活受到较大危害的现象。
关于干旱概念的科学描述,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 美国Abbe在1894年 Monthly Weather Review (MWR; 每 月天气回顾) 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该文分析了1894年美 国的大旱,文中首次提出关于干旱的定义,即“长期累 积缺雨的结果”(The great drought of 1894, so far as it concerns agriculture, has been but the culmination of a long period of deficient rainfall)。
一、认识干旱现象
这种关于干旱的认识,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经济社会的 发展,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缺雨和缺 水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逐渐将干旱的归因认识由单纯的缺 雨向干旱缺水的自然与社会属性的综合影响转变。
例如:1978年,Yevjevich 提出干旱的系统观,认为应从 自然与社会系统层面认识干旱;1981年,美国农业部提出远 不能局限于作物减产认识干旱,而需要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认识干旱的观点;2003年,美国气象学会理事会(AMS;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Council) 将干旱划分为气象 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与社会经济干旱四种类型,并定 义干旱为一个地区的供水量远远小于该地区的平均水平。
干旱与干旱风险概论(PPT 67页)
报告提纲
一、认识干旱现象 二、干旱 (Drought) 的一般性概念 三、干旱定义 (Drought Definition) 四、关于四种干旱定义的详细说明
2021/3/1报告提纲来自五、关于三种干旱类型的说明
六、中国规范标准关于干旱的定义
七、评估干旱常用的指标体系
联合国的报告对全球干旱风险 (Drought Risk) 研究现状 作了如下评估:与热带气旋、洪水风险不同,世人对干旱 风险知之甚少,因为,干旱是一种很少能够觉察到的风险 ,其损失与影响不能系统地掌握,介绍测定干旱危险的全 球标准也仅仅起步,资料收集十分困难。
二、干旱 (Drought) 的一般性概念
旱灾与旱灾风险是关系十分密切的两个概念,但并非 等同的概念。 旱灾指实实在在的灾害结果,有具体的损 失和其他影响;旱灾风险不仅要指出一场实实在在的旱灾 造成多大损失和其他影响,而且要指出这场灾害发生的可 能性有多大(概率多大)。
报告提纲
一、认识干旱现象 二、干旱 (Drought) 的一般性概念 三、干旱定义 (Drought Definition) 四、关于四种干旱定义的详细说明
中国有关的规程规范在定义干旱时主要考虑的是缺雨和缺 水,例如,国标《气象干旱等级》(GB/T 20481-2006),国 标《农业干旱等级》定义农业干旱为由外界环境因素造成作物 体内水分亏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减产或失收 的现象。 水利行标《旱情等级标准》(SL424-2008)定义干 旱为因降水减少,或入境水量不足,造成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 民生活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供水短缺现象。
2021/3/1
二、干旱 (Drought) 的一般性概念
干旱(Drought)往往和缺雨(Rainfall Deficiency)或缺 水 (Water Scarcity) 联系在一起。
一、认识干旱现象
关于旱灾 (Drought Disaster),国内外的认识比较一致, 都认为随着干旱发展,在人类社会暴露度与脆弱性的助推 下,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形成了灾害 ,或旱灾。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将旱灾定 义为: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 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 国标《干旱灾害 等级》定义干旱灾害为某一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 水量显著偏少,导致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 产)和人类生活受到较大危害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