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解读(免金币)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解读(免金币)](https://img.taocdn.com/s3/m/75156b06a5e9856a5612604e.png)
塞来昔布相关文献
1. White et al. Am J Cardiol. 2007.
塞来昔布与非选择性NSAIDs或安慰剂相比无统计学差异1
相对风险 (95% CI)
1.26(0.57 2.80)
本研究是迄今为止有关塞 来昔布的最大规模的荟萃 分析,共纳入患者41077例 骨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 、腰背痛等患者。 1 研究比较了塞来昔布( 200-800mg/d)、非选择 性NSAIDs(包括双氯芬酸 、布洛芬、萘普生、酮洛 芬和洛索洛芬)和安慰剂 的心血管安全性1 80%的患者服药3-12个月 ,最长服药时间约2年1
心、脑、肾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1):78-81
患者使用NSAIDs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 危险性较高时的药物选择
或
COX-2抑制剂
(塞来昔布)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华骨科杂志 2008;28(1):78-81
塞来昔布相关文献
Simon LS, et al. Arthritis Rheum. 1998;41:1591-1602
骨 骼 肌 肉 疼 痛
非 恶 性 肿 瘤 疼 痛
疼 痛 评 估
疼 痛 程 度
中度 疼痛 4~6分
非药物、 外用药、 NSAIDs、 阿片类或 复方镇痛药
非药物、 外用药、 复方镇痛 药、 强阿片 + 辅 助药物、 NSAIDs
中度 疼痛
反 复
重度 疼痛 ≥7分
重度 疼痛
a. 再确定诊断 b. 调整镇痛剂和 辅助药物 c. 考虑辅助治疗 (如,封闭治疗) d. 治疗不良反应
塞来昔布1周镜下溃疡为0%
健康志愿者服用塞来昔布1周,未见内镜下溃疡发生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a5722443323968011c926c.png)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共有的症状,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引起机体防御和保护的生理机制。
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可造成躯体和精神痛苦,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等其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术后康复。
为此,术后疼痛的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以我们对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同时术后及时应用镇痛剂或硬膜外镇痛泵,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疼痛的原因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组织损伤或伤口周围肌肉痉挛及心理紧张、恐惧有关,也与个人对疼痛的耐受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痛阈、心理因素、文化素质、社会层次及暗示与安慰等有关。
根据科学研究证明,患者年龄越小,对疼痛的耐受力就越差,男性较女性耐受力差。
性格外向、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患者更容易表达对疼痛的主观感受。
2临床资料我科自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对45例骨折患者实施了手术。
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12~90岁,平均年龄58.5岁,本组病例胫、腓骨骨折1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4例,髌骨骨折12例,股骨胫骨折17例。
3护理3.1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心里护理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由于疼痛可因焦虑而加剧,这与焦虑能降低痛阈,增加疼痛有关。
患者对疼痛的感觉程度还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文化水平、环境因素以及机体应激反应能力。
因此,疼痛是一种独特的、高度主观的、多维复杂的经历,不仅与组织损伤及病变有关,还受精神和情感、环境,以及其它未知因素的影响。
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教育,包括对疼痛或止痛药的认识,疼痛评估的方法、以及早日活动、深呼吸、咳嗽等,是止痛的重要方法。
3.2加强心理护理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
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痛觉反应。
个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有一定差异,而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一系列的躯体运动反应和植物神经内脏反应,同时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主动询问,相信患者的主诉,并表示理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感到护士在分担他们的痛苦,让患者有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0969d3f12d2af90342e6d0.png)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经常性检查患者姿势和体位,对于体位不当引起的疼痛,可以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解除压迫止痛。
疼痛常导致患者不愿意下床活动,而使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等组织发生萎缩、僵硬、失去弹性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甚至造成身体残障。
因此,必须加强康复护理,其中功能锻炼是关键。
1、去除疼痛的刺激因素1.1抬高肿胀部位,以助消除肿胀,减少疼痛。
1.2对于术后有绷带、石膏固定的患者诉疼痛,首先应注意患肢的血运情况,肢端有无肿胀、石膏内有无压疮形成等引发的疼痛,及时调整肢体位置,必要时开窗检查,不可轻易使用镇痛药物;查看石膏、牵引等有无对皮肤造成摩擦伤害,引发疼痛。
1.3经常性检查患者姿势和体位,对于体位不当引起的疼痛,可以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解除压迫止痛。
1.4保持床单位平整,避免压疮形成。
1.5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缓解咳嗽震动带来的伤口疼痛;妥善固定各类引流管,防止牵拉、扭曲伤口带来的疼痛。
1.6指导患者放松,使其从精神和身体的紧张中解脱出来,如放松术、催眠、暗示、想象等。
1.7主动、耐心与患者交谈,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增加安全感,减少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反应以减轻痛苦。
1.8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程度。
观察患者疼痛时的反应和伴随症状,患者自己对疼痛的态度。
1.9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要动作轻柔,解释耐心,态度和蔼。
2 协助执行物理治疗,以减轻疼痛2.1热疗对于痉挛肌肉能放松肌肉、消炎、止痛,炎症急性期过后有促进化脓的效果。
2.2冷疗对于急性疼痛有减轻炎症和镇痛效果,尤其是急性关节扭伤、肌肉拉伤。
2.3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止痛、减痛效果。
2.4深呼吸训练可达到放松效果,有助减轻疼痛。
2.5经皮电刺激,通过刺激粗纤维神经,抑制疼痛的传导;通过刺激传入纤维,改变疼痛的感受。
3 正确而适当地使用镇静剂3.1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3.2尝试以其他方法减少止痛剂使用的次数和剂量。
常见疼痛的处理ppt课件
![常见疼痛的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3495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0.png)
19
常见疼痛强度评估方法
2.语言评价量表(verbalde scriptions cales,VDS)
– 0级:无疼痛。 – I级(轻度):有疼痛但可以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 II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静药物,
疼痛的评估不但在患者静息时进行,对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还应在运动时进行, 只有运动时疼痛明显减轻,才更有利于患者的功能锻炼和防止并发症。VAS虽 在临床广泛使用,但仍存在缺点: (1)不能用于精神错乱或服用镇静剂的患者; (2)适用于视觉和运动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 (3)需要由患者估计,医生或护士测定; (4)如果照相复制长度出现变化,则比较原件和复制品测量距离时有困难。
15
六、骨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
术前疼痛评估:包括相关病史,药物治疗史,体检结果等。 再次评估疼痛、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调整镇痛方案。
多模式镇痛
1.用药多途径:硬膜外、静脉、局 部麻醉、口服、外用等。 2.药物选择多模式:阿片类与 NSAIDs、COX-2抑制剂或对乙酰 氨基酚联合应用。 3.个体化镇痛:治疗方案、剂量、 途径及用药时间应个体化。
7
三、疼痛的处理目的及原则
• (二 )疼痛的处理原则:
– 1.重视健康宣教:疼痛患者常伴有焦虑、紧张情绪,因此需要重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并与其沟通,以得到患者的配合,达到理想的疼痛治疗效果。
– 2.选择合理评估:对急性疼痛而言,疼痛评估方法宜简单。如需要量化疼痛的程度,可 以选择量化方法。
– 3.尽早治疗疼痛:疼痛一旦变成慢性,治疗将更加困难。 因此,早期治疗疼痛十分必要。 对术后疼痛的治疗,提倡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即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 予镇痛治疗。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术后肿胀与疼痛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术后肿胀与疼痛](https://img.taocdn.com/s3/m/a084e55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8.png)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术后肿胀与疼痛在现代医学中,手术是治疗骨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术后常常会出现肿胀与疼痛等问题,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中医骨伤科学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术后肿胀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一、中医对术后肿胀与疼痛的认识中医认为,术后肿胀与疼痛的发生主要与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手术创伤会导致局部气血受损,血溢脉外,形成瘀血。
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引起疼痛。
同时,气血凝滞,津液输布失常,聚而为湿,导致肿胀。
此外,手术也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胃的运化和肝肾的气血生化,进一步加重肿胀与疼痛。
二、中医骨伤科学治疗术后肿胀的方法1、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选用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中药方剂。
如桃红四物汤加减,其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泽泻、茯苓、猪苓等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通过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和津液代谢,达到消肿的目的。
2、中药外敷将具有消肿作用的中药制成药膏或药散,敷于肿胀部位。
常用的中药有芒硝、大黄、黄柏、侧柏叶等。
中药外敷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3、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
选取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针灸还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起到止痛的效果。
4、推拿按摩在术后适当的时间进行推拿按摩,手法宜轻柔舒缓。
通过推、拿、揉、按等手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
同时,按摩还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三、中医骨伤科学治疗术后疼痛的方法1、中药内服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
常用的方剂有复元活血汤、身痛逐瘀汤等。
其中,延胡索、乳香、没药等中药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2、中药熏洗将中药煎汤,趁热熏洗患处。
中药的热气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常用的中药有艾叶、红花、花椒、伸筋草等。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活血化瘀止痛之法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活血化瘀止痛之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7458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5.png)
中医骨伤科学中的活血化瘀止痛之法在中医骨伤科学领域,活血化瘀止痛之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当人体遭受骨伤时,局部的气血运行往往会受到阻碍,导致瘀血凝滞,进而引发疼痛和肿胀。
活血化瘀止痛之法旨在通过各种手段,促进瘀血的消散,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达到缓解疼痛、促进骨伤愈合的目的。
要理解活血化瘀止痛之法,首先得明白气血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在经脉中周流不息,濡养着全身的组织和器官。
而在骨伤发生后,受伤部位的脉络受损,气血的运行就会出现障碍。
就像道路被堵塞,车辆无法顺畅通行一样,气血停滞不前,就会形成瘀血。
这些瘀血不仅会占据正常组织的空间,导致肿胀,还会刺激周围的神经,引起疼痛。
那么,中医是如何实现活血化瘀止痛的呢?这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外用药物等等。
中药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众多的中药中,有许多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功效的药材,比如丹参、赤芍、红花、桃仁等。
丹参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常用于治疗各种血瘀证;赤芍善于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对于跌打损伤后的肿痛有较好的疗效;红花则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佳品,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桃仁不仅能活血化瘀,还能润肠通便,有助于排出体内的瘀毒。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这些中药进行合理的配伍,组成方剂。
比如,“桃红四物汤”就是一个经典的活血化瘀方剂,由桃仁、红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组成,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等病症。
还有“血府逐瘀汤”,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对于胸部的血瘀疼痛有显著效果。
除了中药内服,外用药物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常见的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花油等。
云南白药气雾剂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红花油则可以祛风止痛、活血化瘀,涂抹在受伤部位,通过皮肤吸收,能够直达病所。
针灸推拿在活血化瘀止痛方面也独具特色。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8b34536137ee06eef9181c.png)
10
三、骨科疼痛处理的常见方法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
11
三、骨科疼痛处理的常见方法
. 如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 反应的危险性较高,使用非选 择性NSAIDs时加用H2受体阻 断剂、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 保护剂米索前列醇 (misoprostol)等胃肠道保护剂, 或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 (一 ) 非药物治疗: ——包括患者教育、物理治疗(冷敷、热
敷、 针灸、按摩、经皮电刺激疗法)、分 散注意力、放松疗法及自我行为疗法等。
非药物治疗对不同类型疼痛有不同的治 疗效果及注意事项,应根据疾病及其进展 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
9
三、骨科疼痛处理的常见方法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
. 应用NSAIDs时,对于心血 管疾病高危患者,应权衡疗效 和安全性因素。
. 应注意避免同时使用两 种或两种以上NSAIDs。老年人 宜选用肝、肾、胃肠道安全性 记录好的NSAIDs药物。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
12
三、骨科疼痛处理的常见方法
• (二 ) 药物治疗: • (3)阿片类镇痛药: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或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
17
四、疼痛强度评估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
18
四、疼痛强度评估
• (四 ) 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 FPS较 为客观且方便,是在模拟法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使用从快乐到悲伤及哭泣的6个不同 表现的面容,简单易懂,适用面相对较广, 即使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幼儿也可 供临床参考。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
6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 ppt课件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PPT课件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e345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4.png)
目 录
• 骨科术后疼痛概述 •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的重要性 •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方法 •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注意事项 • 骨科术后疼痛治疗展望
01
CATALOGUE
骨科术后疼痛概述
疼痛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通常由组织损伤、炎症或神经刺激引发。 根据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患者支持
建立患者支持平台,提供疼痛治疗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术 后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手术创伤是导致骨科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和疼痛 。此外,手术后的肿胀、炎症和疤痕组织也可能压迫神经, 引发疼痛。
骨科术后疼痛的危害
总结词
骨科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等。
如出现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 药并就医。
注意观察药物的相互作用,避 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定期复查与调整治疗方案
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了解疼痛控制情况及调
整治疗方案。
如疼痛控制不理想,及时与医生 沟通,以便调整药物或治疗方案
。
如疼痛控制较好,可在医生指导 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
05
01
减轻疼痛是患者术后最迫切的需 求,有效的疼痛治疗能够显著减 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舒适度。
02
疼痛治疗能够避免因疼痛引起的 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有 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促进术后恢复
疼痛治疗能够消除因疼痛引起的应激 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 患者术后的恢复。
疼痛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加速术后的康复进程,缩短患者的住 院时间。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神经性疼痛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神经性疼痛](https://img.taocdn.com/s3/m/70b61f6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8.png)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神经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是一种常见且令人困扰的症状,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神经损伤、神经炎、神经受压等。
在中医骨伤科学领域,对于神经性疼痛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认为,神经性疼痛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经络、脏腑等密切相关。
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脏腑功能失调等都可能导致疼痛的产生。
在治疗时,中医骨伤科医生会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来调理身体,缓解疼痛。
中药治疗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神经性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气血瘀滞型的神经性疼痛,可能会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桃仁、红花、丹参等,以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瘀滞;对于寒湿凝滞型的疼痛,可能会选用散寒祛湿的药物,如独活、羌活、威灵仙等,以驱散寒湿,通经活络。
针灸疗法在神经性疼痛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经络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阿是穴(疼痛部位)、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
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专业的推拿按摩师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的体表,如揉、按、推、拿、捏等,可以疏通经络,松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减轻神经受压,从而缓解神经性疼痛。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骨伤科还注重患者的日常调理。
例如,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适当进行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流通。
在中医骨伤科的治疗中,还会采用一些特色的外治疗法。
比如中药熏蒸,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疼痛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还有中药敷贴,将调配好的中药膏贴敷在疼痛处,借助药物的作用和皮肤的吸收来缓解疼痛。
骨科常见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全文版)
![骨科常见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全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ba80d8bb68a98270fefa1c.png)
骨科常见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全文版)摘要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可以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节约医疗成本,降低患者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
但是目前尚无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高质量骨科常见疼痛管理指南。
通过收集临床常见问题,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针对骨科常见疼痛的管理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
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疼痛的分类、疼痛的评估、疼痛的管理目标以及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前言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1],是机体对损伤或潜在损伤的重要反射信号和不愉快体验,同时也是骨科医生进行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依据。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现代医疗模式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种转变要求在治疗患者原发疾病的同时,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功能需求。
因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提高全球医学界对疼痛的重视,1995年美国疼痛医学会提出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以提高全球医学界对疼痛的重视程度。
疼痛会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绪,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参与度,甚至造成患者抑郁[2-6]。
疼痛是骨科患者的重要主诉之一,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通常与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的外力或其他损伤相关,如术后疼痛或创伤性疼痛、感染源性疼痛等。
骨科手术治疗或运动系统创伤所造成的急性疼痛,发生率近乎100%,因损伤程度和个体感受的差异,疼痛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而慢性疼痛主要受慢性退行性病变的影响或由神经损伤造成,如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脊柱源性疼痛、术后慢性持续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等。
这类慢性疼痛发生率虽然低于急性疼痛,但会长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医对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中医对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c201f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b.png)
中医对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中医学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它以整体观念和平衡原则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中医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介绍中医在骨伤科疾病方面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要点。
一、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通常采用中草药,其中一些药材被广泛应用于骨折、关节炎、滑膜炎等疾病的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等,这些中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展经络,加速骨骼的愈合。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在特定的经络穴位上刺激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
对于骨伤科疾病,针灸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骨骼愈合。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疗法中的又一重要方法。
通过按压和揉捏特定的穴位和肌肉组织,推拿按摩可以调节体内经络的运行,促进气血的循环,并改善局部组织的供血状况。
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推拿按摩可以缓解疼痛,放松肌肉,促进骨骼愈合。
二、中医护理骨伤科疾病的要点1. 局部保护对于骨伤科疾病,局部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在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情况下,保持局部四周的清洁,并使用适当的固定器具进行保护,如夹板、石膏、绷带等,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2. 运动康复合理的运动康复可以促进骨骼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中医认为,“运动生气,气生血,血生肉。
”只有通过适当的运动,才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修复,提高肢体功能。
3.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骨伤科疾病患者,适当调整饮食可以帮助加速骨骼的愈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通常建议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同时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4.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骨伤科疾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患者来说,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可能会影响其情绪和心理状态。
中医注重平衡身心,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心境。
跌打损伤用药指南及常见症状处置
![跌打损伤用药指南及常见症状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6e143f1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b.png)
跌打损伤用药指南及常见症状处置跌打损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伤害,它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扭伤、擦伤、淤血等跌打损伤症状。
为了正确处理这些伤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症状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法。
一、扭伤扭伤是指关节受到外力扭曲或过度伸展而导致的损伤。
常见的扭伤症状包括疼痛、肿胀、淤血和关节功能受限。
在处理扭伤时,首先需要保持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
然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1. 冷敷:将冰袋或冷敷物放在受伤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3-4次。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 热敷:在冷敷后的48小时内,可以使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热敷,以免引起更严重的肿胀。
3. 使用止痛药:可以口服非处方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如布洛芬)或局部涂抹消炎药减轻疼痛。
二、擦伤擦伤是指皮肤表面被摩擦或刮擦而导致的损伤。
常见的擦伤症状包括疼痛、红肿和溃疡。
处理擦伤时,首先需要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
然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伤口愈合:1. 使用抗菌药膏:涂抹抗菌药膏可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选择含有抗生素成分的抗菌药膏,如红霉素软膏。
2. 使用敷料: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并减少疼痛和不适。
3. 观察伤口:定期观察伤口,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淤血淤血是指血液在受伤部位积聚而形成的血肿。
常见的淤血症状包括局部肿胀、疼痛和紫红色皮肤。
处理淤血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血肿吸收:1. 提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减轻肿胀。
2. 使用冷敷: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物冷敷受伤部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3-4次。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 使用消肿药:可以口服非处方的消肿药,如利巴韦林,以促进血肿吸收。
四、骨折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折断。
常见的骨折症状包括剧烈疼痛、畸形、肿胀和活动受限。
骨伤科常见疼痛处理
![骨伤科常见疼痛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e05c0731126edb6e1a1018.png)
MPQ 主要目的在于评价疼痛的性质, 它包括一个身体图像指示疼痛的位置, 有 78 个用来描述各种疼痛的形容词汇 感觉类、情感类、评价类、非特异性类 一种多因素疼痛调查评分方法 主要用于临床研究
疼痛处理目的
解除或缓解疼痛 改善功能 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 对于手术病人,提高手术 疗效评价
反复评估
骨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目的
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 使患者更早地开展康复训练 降低术后并发症
骨科围手术期疼痛分级
重度疼痛的手
术
中 重 度 疼 痛 的 手 骨肿瘤手术
术
轻中度疼痛的手 术
关节清洗术
关节韧带重建 脊柱融合术 椎板切除术等
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截肢术等
巨噬细胞
挥抗炎作用
滑液纤维细胞 • 心肾不良反应风险
• 减少 GI 不良反应
常用 NSAIDs 类药物
丙酸衍生物 布 洛 芬
苯酰酸衍生物 双氯芬酸
吲哚酰酸类 舒 林 酸
吡喃羧酸类 依托度酸
非酸性类 萘丁美酮
昔康类
美洛昔康
磺酰苯胺类 尼美舒利
昔布类
塞来昔布
萘普生 阿西美辛
洛索洛芬
NSAIDs 用药注意事项
骨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流程
术前疼痛 评估
1.相关病史 2.药物治疗 3.体检结果
等
制定 围手术期 镇痛方案
1.早 期 2.个体化 3.多模式
术前准备
1.药物调整 2.降低术前
疼痛和焦 虑 3.术前镇痛 4.患者及家 属教育
围手术期 镇痛
1.硬膜外 / 内服阿片 类镇痛
骨关节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骨关节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936a0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d.png)
骨关节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骨关节疼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和关节的疼痛症状。
骨关节疼痛可能是由于外伤、炎症、退行性变化、感染、肿瘤等多种原因所致。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骨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法。
一、骨关节疼痛的原因。
1. 外伤,骨折、扭伤、挫伤等外伤是导致骨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外伤引起的骨关节疼痛通常伴随肿胀、瘀血等症状。
2. 炎症,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关节病是引起骨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炎症性关节病会导致关节肿胀、红肿、活动受限等症状。
3. 退行性变化,骨关节疼痛的另一常见原因是退行性关节病变,如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由于软骨磨损、关节变形引起的,患者常出现关节疼痛、僵硬、变形等症状。
4. 感染,骨关节感染是引起骨关节疼痛的严重原因之一。
感染性关节炎常伴随发热、关节肿胀、脓性分泌物等症状。
5. 肿瘤,骨肿瘤是引起骨关节疼痛的罕见原因,但一旦发生会导致剧烈的骨痛、肿胀、畸形等症状。
二、骨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炎症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进行治疗,以减轻疼痛和消炎。
对于骨关节炎等退行性变化引起的疼痛,可采用镇痛药和软骨修复药物进行治疗。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理疗、推拿按摩等,可以缓解骨关节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疼痛。
3. 关节注射治疗,对于严重的骨关节疼痛,可采用关节内注射治疗,如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润滑剂等,以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骨关节疼痛,如骨折、严重骨关节炎、肿瘤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骨折复位、关节置换术、肿瘤切除术等。
5.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包括针灸、艾灸、中药熏洗等,对于一些慢性骨关节疼痛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骨关节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
对于骨关节疼痛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此外,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适当运动,避免受凉,有助于预防骨关节疼痛的发生。
中医骨伤科学创伤性关节炎的中医疗法
![中医骨伤科学创伤性关节炎的中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9f73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9.png)
中医骨伤科学创伤性关节炎的中医疗法创伤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多由创伤引起,如骨折、关节脱位、软骨损伤等。
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在治疗创伤性关节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方法。
一、中医对创伤性关节炎的认识中医认为,创伤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
创伤导致筋骨受损,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加之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使得关节失去濡养,从而出现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正气不足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如肝肾亏虚、气血虚弱等,使得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中医疗法(一)中药治疗1、内服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治疗。
常用的方剂有独活寄生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的创伤性关节炎;身痛逐瘀汤则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多用于气血瘀滞型患者;补阳还五汤可补气活血通络,对于气虚血瘀型的创伤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2、外用中药中药外用也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
可以将中药制成药膏、药贴、熏洗剂等进行局部敷贴、熏洗。
如用红花、艾叶、花椒等煮水熏洗关节,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二)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创伤性关节炎,常选取阿是穴(疼痛部位)、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等穴位进行针刺。
同时,还可以配合艾灸,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能够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手法包括揉法、按法、推法、拿法等。
在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四)中药离子导入这是一种将中药通过直流电导入病变部位的治疗方法。
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药液,通过电极作用于关节,使药物更有效地渗透到组织中,发挥治疗作用。
骨科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骨科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8e98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c.png)
骨科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1. 引言手术是骨科治疗的重要手段。
虽然骨科手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会有一些并发症发生。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并延长康复时间。
本文将介绍骨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
2.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骨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通常发生在手术切口周围,并可能导致切口愈合延迟以及局部和全身病情恶化。
处理措施: - 术前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预防,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如肿胀、红斑、渗液等。
- 根据感染情况,及时进行切口清创、引流等处理。
- 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3. 切口失合切口失合是指手术切口未能愈合或愈合不良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切口疼痛、渗液、感染以及影响手术部位的功能恢复。
处理措施: - 术前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糖尿病等合并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失合迹象。
- 针对不同程度的切口失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局部清创、缝合或切开引流等。
- 合理的切口组织修复,防止切口张力过大。
4. 血栓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较长时间内需卧床休息,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未及时预防和处理的血栓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处理措施: - 术前评估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根据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佩戴弹力袜、使用抗凝剂等。
- 术后早期活动,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减少血栓风险。
-若出现血栓形成的症状如肿胀、疼痛等,应及时采取抗凝治疗等措施。
5. 神经损伤在骨科手术中,神经损伤是一种较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它可能导致感觉丧失、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
处理措施: - 术前评估患者的神经状态,了解有无神经疾病史等。
- 术中小心操作,尽量避免对神经结构的直接损伤。
- 术后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 对于已经发生的神经损伤,可以采取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或手术修复等方式处理。
骨科急救处理原则
![骨科急救处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f6c83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b.png)
骨科急救处理原则骨科急救是指在遇到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科急症时,采取的紧急救治措施。
正确的骨科急救处理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并为进一步的治疗打下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骨科急救处理原则。
1. 保护伤口在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后,首先要保护好伤口,防止进一步损伤。
可以通过固定伤肢的方法来保护伤口,如用纱布、木板等固定伤肢。
同时,要避免过度移动伤肢,以免加重损伤。
2. 控制出血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常伴有出血。
出血量多少视伤口情况而定,但如果出血过多,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可以通过直接压迫伤口或提高伤肢部位的位置来控制出血。
3. 缓解疼痛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常伴有剧烈疼痛。
可以通过应用冰袋或冷敷物来缓解疼痛。
冷敷可减少炎症反应,缓解肿胀和疼痛。
4. 尽量不要移动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尽量不要移动骨折或关节脱位的患者,以免加重损伤。
如果需要移动患者,要注意固定伤肢,避免进一步伤害。
5. 及时送医院在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后,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医院有更专业的设备和医生,可以对骨科急症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处理。
6. 个体化处理在处理骨科急症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不同类型的骨折、关节脱位,以及不同部位的损伤,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急救处理时,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处理。
7. 防止并发症在骨科急救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如骨折时要注意避免感染和创伤性休克,关节脱位时要注意避免血管和神经损伤。
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8. 应用药物在骨科急救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应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痉挛等症状。
但应用药物要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总结起来,骨科急救处理原则包括保护伤口、控制出血、缓解疼痛、尽量不要移动患者、及时送医院、个体化处理、防止并发症和应用药物等。
在处理骨科急症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以达到最佳的救治效果。
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44c8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a.png)
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案2023年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骨科护理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医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这个行业中,常常遭遇到一些让人头痛的问题。
下面我将探讨2023年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手术后并发症在骨科手术中,术后并发症是常见的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出血、感染和血栓。
当患者发生并发症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解决方案:为避免出现并发症,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此外,还需要加强术后护理,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二、疼痛控制术后疼痛是骨科手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疼痛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烦恼,同时也会拖慢康复的速度。
在处理疼痛时,不能过分依赖药物,要寻找合适的疼痛缓解方法。
解决方案: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最合适的疼痛缓解方案。
采取物理疗法和心理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例如,冷热交替敷贴是一种常用的物理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涨痛。
对于某些患者,心理疗法,如音乐治疗和松弛训练等,也可以缓解疼痛和焦虑。
三、康复训练骨科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帮助患者迅速恢复并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然而,康复训练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患者的不配合、训练方法不合理等。
解决方案:面对康复训练中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康复师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康复训练的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康复过程。
四、患者安全患者安全一直都是医疗行业关注的重点,对于骨科护理工作而言也毫不例外。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护理人员会面临很多安全问题,如:护理操作失误、患者跌倒等。
解决方案:为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要规范操作流程,保持专注和耐心,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