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本要素的差异++
社会学 第三章 文化
二.主文化、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 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接受的文化。对社 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 维方式影响极大。
亚文化: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 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可 分为民族的、种族的、职业的、区域的、 宗教的、社会阶层的、越轨的等类型。
4、物质文明 每一种文化都包含各自的物质文明,它 是由该文化中的社会成员所共同创造的物品 集合体,包括技术、工具、住宅、食物、服 饰、书籍等人工制品。
二、文化的结构/文化的层次(内部构造)
1、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 文化特质:具有独立文化意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 总和,文化特质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形式 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文化形式。
产生相同的文化。
第三,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地球环境相同、
可利用材料与资源相似,产生相同的文化
第四,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文化差异性来源于人类满足其相同的基本需要时,
所用的途径或方法不同。
一是地理环境不同,提供给人类可用的资源不同,
有不同的途径与方法。
二是被孤立的程度,接触面不同,则其文化按照特
第三章 文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 第三节 文化的要素与结构 第四节 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联系着社会 生活和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因此,文化是 考察和理解社会的重要维度,是社会学中的 重要概念。
第一节 文化及其特征
一、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 部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 的东西。
殊的方向发展。 三是各民族的自我导向不同。自我导向是指各民族 兴趣发展的趋向。
论述人际传播的要素
论述人际传播的要素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在人际传播中,有许多要素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和质量。
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要素来探讨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一、沟通的核心要素-语言语言是人际传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在沟通的过程中,使用清晰、准确和恰当的语言是确保传达信息的关键。
语言的选择、语调和措辞等都会对沟通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在人际传播中,我们需要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同时也需要善于倾听和解读对方的语言,以建立有效的沟通。
二、非语言要素-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除了语言之外,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是人际传播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通过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号,我们能够传达更多的信息和情感。
微笑可以表达友好和愉悦,眼神交流可以展示信任和注意力,姿势可以展示自信和亲密感。
了解和运用非语言要素可以使人际传播更加全面和丰富,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效果。
三、心理因素-情绪和态度人际传播的成功与否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情绪和态度会影响我们在沟通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
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态度有助于建立信任和融洽的关系,而消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态度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和信息的失真。
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积极调整,以促进有效的人际传播。
四、文化差异-价值观和习俗在跨文化的人际传播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要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习俗,可能导致理解和沟通的障碍。
如果我们想要在跨文化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人际传播,就需要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
这也是促进文化多元融合和提升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结起来,人际传播的要素包括语言、非语言要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差异。
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人际传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进行人际传播时,我们需要关注这些要素的影响,并灵活运用,以促进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论罗素的中西文化观
罗素的中西文化观摘要:罗素是20世纪最早认真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西方思想大家。
他从自己的文化观出发,分析了中西文化的构成要素,并主要从价值取向、宗教信仰、性格品质和教育传统四个方面对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与孰优孰劣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
认为中西文化应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希望二者逐渐结合起来,这是中西文化最理想的前景。
关键词:罗素;文化观;中西文化;优劣伯兰特·罗素(Berlrand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20世纪的哲学巨匠,又是一位声誉卓著的伟大思想家。
罗素的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
罗素早在幼年时期便从其父辈的藏书中了解到中国及古老的中国文化。
但对中国产生真正的兴趣并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则始于一战。
一战的爆发,将不少西方人推入了失望的深渊,时刻关注着人类整体命运的罗素则首当其冲。
他既哀痛西方文化的“破产没落”,又恐惧西方文化将在战火中彻底的毁灭。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罗素去了俄国,但此次俄国之行带给他的是可怕的心灵痛苦,他看到苏俄并未为西方文化开辟光明的前途,觉得西方文化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在这样一种心境下,罗素产生了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寻找某种积极的因素以补救西方文化的强烈使命感。
1920年10月,罗素应梁启超之邀来到中国,当时中国正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该时期是“中国知识界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
古今中外各种思潮激烈碰撞,人们的思想非常激进。
罗素来华后,与中国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发表了五大演讲,一时间,“罗素热”风靡全中国。
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中国文化作了深层的剖析,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评价了中西文化的优劣。
罗素是20世纪最早认真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西方思想大家,被孙中山先生称为唯一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
因此,研究罗素的中西文化观对现实仍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文化观罗素认为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文化问题最为重要。
第四章 文化
鲍小姐向这走来,手里拿块糖,远 远的逗着那个孩子,他只穿绯霞色 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镂空的白 皮鞋里露出深红的趾甲,在热带夏 天,这也许是最合适的装束,船上 有两个外国女人就是这么打扮。可 苏小姐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 中国国体。 ——钱钟书《围城》
社会学对文化最简单的说法是: 社会学对文化最简单的说法是: 凡人类不是凭生物本能而做出来的 任何事物,都可以认为是文化。 任何事物,都可以认为是文化。
2.一种特殊的亚文化 2.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反文化 一种特殊的亚文化 反文化 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 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 化的抵制和对抗。 化的抵制和对抗。
20世纪 世纪60.70 世纪 年代西方青年兴起 嬉皮士”运动。 的“嬉皮士”运动。
四、评比性文化和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 只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 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只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 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 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 劣的文化。 劣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中性文化):在文化比较 2.非评比性文化(中性文化):在文化比较 非评比性文化 ): 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 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 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 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 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试也, 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试也,远方 之所观赴也,蛮楚之所义行也。” 之所观赴也,蛮楚之所义行也。 ——《战国策.战策》 ——《战国策.战策》
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 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民族亚文化: 民族亚文化:社会中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 职业亚文化: 职业亚文化: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越轨亚文化: 越轨亚文化: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文化相关知识点总结
文化相关知识点总结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语言、宗教、习俗、价值观念、艺术等多种元素。
文化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传统,还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文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1. 文化的概念和特点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总体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精神财富,是由一定历史背景和特定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文化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的实践和经验的集合,是人类在交往和实践中创造和积淀起来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式的总和。
它包含了领域广阔、多元多样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内容。
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具有内在性和外在性。
文化既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内在表现,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外在表现。
它既包括了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了物质制品、技术技能、社会组织等外在的形式。
(2)文化具有历史性和生活性。
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承载了民族和社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同时也是当代人们生活、行为和观念的表现。
(3)文化具有创造性和传承性。
文化是人类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传承总结所形成的。
它既承载了过去的文化传统,也包含了当代人们通过自身的创造而积淀的新文化形式。
2. 文化类型和文化元素文化有多种分类方式,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文化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各种工具、器物和建筑等物质形式,非物质文化指的是语言、宗教、思想、风俗等非物质形式。
此外,文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进行分类,比如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
文化的元素是指构成文化的各种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习俗、艺术等。
语言是文化的核心,它是人们沟通、交流和理解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积累和创新的载体。
宗教是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的信仰和崇拜,反映了群体的共同信仰和道德规范。
中日文化差异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分析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交往密切,两国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比较,了解日本文化,减少文化冲突,促进中日间学校、企业合作的顺利推进。
中国人日本人文化差异观念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国际间合作日益频繁,跨文化沟通极为重要。
人们普遍认为跨文化沟通是语言问题,其实不然,跨文化沟通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通过语言的沟通只是一个方面,跨文化沟通是多层次,多角度的,首先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才能减少文化冲突,实现更好的沟通。
本文是根据与日本合作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日文化差异。
中日两国是近邻,自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从弥生时代开始,日本从中国吸收了大量的文化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尽管中日文化中有很多相似点,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差异,这些差异是导致双方在合作中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所以分析、了解中日文化差异,对于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合作、与日本学校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大陆农耕文化的求安逸和包容与日本岛国农耕文化的爱拼博和狭隘中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这种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几千年来,中国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这种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特点的形成。
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在社会发展中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大陆肥沃的土地、良好的灌溉条件,保证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周期和植物周而复始衍化,使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文化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意识,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
日本是个岛国,山多地少,地震火山频发,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正是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培育了日本独特的自然观、人生观、思维方式,形成了日本拼搏、忍耐的性格特点。
根据日本官方调查,日本人最喜欢的词是“努力”“加油”和“忍耐”。
从肢体语言看文化差异
从肢体语言看文化差异摘要: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他们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学习英语过程中基本的语法词汇当然特别重要,但是肢体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也不容忽视。
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能够传递某种特定信息的面部表情、手势语,以及其他身体部位动作。
其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语言,主要在于它的信息传递性。
为什么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呢?是因为有时肢体语言能够表达比话语还要深刻的含义或内容。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一套肢体语言,而对于同一套肢体语言,每一种文化也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含义。
由于文化差异的缘故,对肢体语言的误解很可能会让你陷入尴尬的境地。
倘若忽视这些,人们就可能造成一些令人不快的严重错误。
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你应该在对他人的肢体语言和动作下结论之前,首先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因此,提高对文化认知的程度,并通过研究了解肢体语言的差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使得沟通显得更加通畅无阻。
在这里我们就研究一下由于中西方不同的肢体语言含义的差异所隐含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肢体语言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正文:肢体语言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例如: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谈话双方身体接触的次数多少因文化不同而各异;在目光接触这一方面也有许多规定:看不看对方,什么时候看,看多久,什么人可以看,什么人不可以看;在某些场合下,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无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赞同﹑满意﹑高兴﹑愉快,但是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打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外的反应等等。
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一、肢体语言”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五讲 文化差异、文化冲突与观念体系
一、针对文化差异的学术论争
文化差异植根于情感之中,也植根于 不同民族对个人和社会关系本质的思考之 中。
——人类学家乔治〃马尔库斯(George Marcus)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如何看待文化差异: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历史背景、地缘环境 以及人种和民族特质等诸多方面既有的差异 和多样性,决定了文化之间无法消弭的差异。 文化差异是相对的,世界各个文化之间不同 程度的差异,可以看做是一个连续体 (continuum),从一端(无差异)的到另一 端(完全不同),中间有无数的过渡阶段, 由量变的逐渐累积而出现“质变”。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一项调查:
2002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一项调查发现, 美国青年的地理评分只能是“D”。在调查问 及的56个地理和时事问题中,平均只能答出 23个,近1/3的人不知道太平洋的位置,只有 近30%的人知道新泽西州在美国地图上的位 置,还有超过10%的人竟不知道美国在何处。 研究结论:由于缺乏地理和时事常识,美国 的年轻人很难了解他们面对的世界文化、经 济和自然资源,这将严重影响美国人对世界 乃至常理的判断。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案例1:
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裔英国作家拉什 迪(Salman Rushdie)发表了小说《撒 旦诗篇》(The Satanic Verses),由 于其中言论伤害了穆斯林世界的宗教感 情,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出了对拉什 迪的追杀令,并导致英国和伊朗断绝外 交关系。“9·11”事件发生后,为了安 全考虑,包括加拿大航空公司在内的一 些西方航空公司拒绝让拉什迪登机。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重要提示:
文化冲突往往“并非存在于现实中 而是存在于感觉之中” ,而文化差异 与冲突乃至暴力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呈 现正相关关系。
企业文化 ppt
学习目标
了解企业文化的主要著作 理解企业文化学说的主要观点、中国传
统的文化思想 掌握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文化差异与
企业管理的关系、学习型组织的根本内 涵
愿景——是什么?成为什么?
企业中的 三大命题
使命——为什么存在? 核心价值观——如何存在?
占卜 中国思辩体系,自然法则,对应国外二元逻辑
道家:无为、无成势、无常形,大道无术
无为而治,关注精神境界
儒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列尊卑
行为规范,道德标准
(二)道家
“道可道,非常道”——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 常在之道(真理追求意识);
“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 “为无为而无不治”——“无为而治”的管理观(顺
4.团体学习
要进行“深度论谈”;
找出团体学习的阻碍;
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 而不是个人。
5.系统思考
养成对系统整体而非对它的任何一个单 独的部分进行思考的习惯;
理解系统论的基本知识及实用工具。 整个不仅高于各个部分,而且还高于各
个部分之和。 之所以叫《第五项修炼》,是强调第五
艺术技巧
要点6
怎样才能使硬件和软件有机地有效地结 合起来,这就要靠在企业内居于核心地位 的共同价值观。
共同价值观看似无形,却具有强大的约束、 凝聚和统领作用,它是企业的灵魂。
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 织艺术与实务》
这是一本开拓性地倡导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的 巨作。该书问世后不久,便以其革命性的创新 获得了1992年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的开拓者 奖。同年,美国《商业周刊》将该书作者彼 得·圣吉推崇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
发掘 审视 培育 容纳
中西方文化差异
1.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
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
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
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
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影,看法大相径庭。
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东西”“赖皮狗”“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说法。
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一、文化与文化差异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而文化差异体现在文化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
具体来说,这些文化层面包括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组织结构和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意识形态方面,即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
不同国家由于历史传承和文明演绎的差异,在意识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有的国家之间在意识形态的主要方面甚至是对立的。
当今世界,随着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日益紧密,文化差异的存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发显著。
适应对象国特定文化环境的产品往往能取得巨大的销售成功,反之,不能把握对象国文化环境特点及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销售活动往往难以展开。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积极影响第一,弘扬中国文化,增加贸易顺差。
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频繁,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迅速,西方人通过不同渠道不断地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国文化产生钦佩和向往之情,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如旗袍、剪纸、刺绣、脸谱等在西方国家的销路很好。
中西方虽有文化差异,但是在贸易融合环境良好的今天,也为国际贸易的出口产生巨大的积极推动力。
第二,体现中国文化,避免贸易摩擦。
中国文化讲究“合”,主张“以和为贵”,中国追求的是“友谊第一”的长期贸易合作关系。
因此,在贸易中谦虚有礼,不喜欢争强好胜,崇尚集体主义。
别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中方往往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很少直接予以拒绝,而是迂回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谈判活动与交往往往相当愉快。
第三,理解双重文化,全面分析问题。
在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时,运用中西方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理解,能更好的促进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在某些问题上,更容易产生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同时,将中西方文化汇总,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利于企业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二)消极影响第一,不同宗教信仰影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程度。
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因为没有认识到宗教信仰差异而导致贸易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和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而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要素。
这些基本要素包括丰富多彩的内容、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有效的组织领导、良好的场地设施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下面我们具体来谈谈关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
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包括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绘画、手工艺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和展示。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能够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
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还应该注重时代性和时尚性,紧跟当下的文化潮流,引领群众文化消费和享受。
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以广大群众为主体,依托群众基础才能够真正实现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群众文化建设。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要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兴趣和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有效的组织领导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个组织有序、有力有序的领导和指导,才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组织领导上,应该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安排、紧密配合,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要注重培养和选拔一批有组织、有能量、有责任心的文化骨干,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四,良好的场地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有适宜的场地设施,才能够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些场地设施应该满足不同种类文化活动的需求,比如音乐厅、舞蹈室、绘画室、书法馆等,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要注重场地设施的设施设备和硬件条件,确保它们符合卫生、安全、整洁、美观的要求,提高群众的文化体验和满意度。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浅谈社会文化环境对国际营销产品的影响
浅谈社会文化环境对国际营销产品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且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方位的参与国际商务活动,其核心就是国际营销[1]。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提高应变能力,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认真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
本文目的就是通过价值观、生活方式、对权势的态度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来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国际营销产品的影响。
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
标签:价值观;生活方式;对权势的态度;海底捞案例一、引言在国际营销中,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着海外市场消费者的行为,不同的国家文化差异可以导致消费者行为有不同的特性。
这就体现了文化环境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海底捞”这一案例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二、文化的基本要素文化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结构体系,其中包括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本要素。
这些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要素对整个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2]。
我们从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对权势的态度三个基本要素来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国际营销产品的影响。
(一)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支配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即人们以与他人的关系为中心形成的价值体系。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文化的差异是由个人进行决策时,考虑自己所属的集体的要求的程度而决定的。
美国的文化圈子由于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个人的利害关系往往优于集体的利益目标。
文化价值观的这种差异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最终反映国与国之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
正表现出文化价值观中个人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文化之间的差异。
美国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更多地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判断能力。
美国消费者在自我形象管理中,更注重实际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说,他们在购买产品时,不易被周围的参照群体影响,往往以自我判断力为主进行购买决策。
(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样式。
社会学的名词解释
社会学的名词解释社会学名词解释社会学(sociology):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演变,不仅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为一门包含众多分支、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的社会科学。
发展概况社会学一词由拉丁文Socius(集群)与希腊文Logos(知识)组合而成。
由法国哲学家A.孔德于1838年在其《实证哲学教程》中最先提出并就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做了大致的构想,孔德因此而被视作社会学的创始人。
其后,英国哲学家H.斯宾塞于1874年在其《社会学原理》一书中将社会学的知识做了系统整理。
这样,社会学就从一般的社会哲学演变为具体的社会科学。
而将社会学发展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则是E.迪尔凯姆的历史贡献。
从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的确立到M.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传统的产生,标志着社会学学科多元化发展的开始。
20世纪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一门拥有自己系统而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的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广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由此衍生出诸如农村社会学、工业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军事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众多的分支学科以及诸如社区研究、阶级阶层研究、社会控制研究、社会保障研究、生态环境研究、贫困问题研究等专项研究课题。
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方式众说不一,通行的有分块式和平列式两说,其下的具体划分更是多种多样。
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大致包括社会、社会中的个人、群体、组织、阶级和阶层、社区、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社会秩序等。
社会学的方法包括:①方法论。
是社会学研究的指导原则。
主要有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和唯物史观方法论。
②研究法。
是社会学研究中搜集和处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比较法等。
在具体研究中,研究法的取舍由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论来决定。
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01 在文化发展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促进文化创新
文化自信与开放并存
02 树立文化自信心态,同时保持对外开放的姿态
文化保护与传播平衡
03 保护本土文化资源,同时推动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
● 0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文化的永恒魅力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它承 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心中具 有无法替代的地位。文化的魅力在于其能够跨越时空, 感召人们共同奋斗、共同进步。
创新文化表达方式
文化融合可以诞生新的文化表达形式, 创新推动文化发展,丰富人们的文化 体验
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融合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推动经 济繁荣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它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 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交流更加频 繁,文化产品和观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然而,全球化 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挑战,一些地方文化可能被较大 文化体系所吞并,文化多样性受到冲击,需要重视和保 护。
未来的文化挑战
未来面临文化传承、创新、保护等多重挑战, 需要共同努力应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使 得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 冲突、融合问题凸显,如何在这个变革时代保 护好自己的文化传统是重要课题。同时,文化 创新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要不断挖掘、传承、 创新文化,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更好的形象。
● 06
第6章 文化的未来展望
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结合了设计、 艺术、科技等元素的产业。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文化 创意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文化创 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还可以丰富人 们的文化生活。
社会工作硕士考研专业课-社会工作原理
科目---社会工作原理1.社会工作的领域:社会工作领域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2.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内涵:在我国,社会工作是一个较为普通的概念,他通常是指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取报酬的工作,包括当学生干部,,做工会委员等。
专业性的内涵是:它是更具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
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
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主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社会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
3.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的社会学学科,社会工作与众多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关系。
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同社会工作有着直接联系。
社会工作的发展表明,它与社会学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
社会学是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工作的最牢靠的知识背景。
历史表明,当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用个人的、心理的因素解释时,社会学就显示出其特殊的作用。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之间具有普遍联系,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家庭问题、社区问题、就业问题、阶层问题、社会制度问题等等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繁盛条件及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对以个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的贡献是直接的和明显的。
由于社会工作的任务预售住着的心理状态和态度有关,由于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细致、复杂、的互动过程,所以社会心理学必然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柱。
社会工作与政治学:政治学是研究权力关系的科学,他不单指国家政治体制,也研究行政和日常生活中的权力运作过程。
社会工作与政治学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行政就是政治活动,也是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
东西方多元文化差异分析与研究
东西方多元文化差异分析与研究第一讲释题与识题一、何为东方与西方西方,指西边或西边的地方;亦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
指欧洲美国加拿大各国。
词目:西方拼音:xī fāng基本解释1. [West]∶西边或西边的地方2. [West]∶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
指欧美各国[1]引证解释1. 方位名。
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
《诗•邶风•简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晋傅玄《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玄宗时亢旱,禁中筑龙堂祈雨。
命少监冯绍正画西方,未毕,如觉云气生梁栋间,俄而大雨。
”2. 犹西洋。
指欧美各国。
章炳麟《訄书•商鞅》:“故法家者流,则犹西方所谓政治家也,非胶於刑律而已。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出国的时候,不知你的去向。
但是我们对于西方的景仰,好像是我们先天的遗传。
”3. 指西方净土。
唐杜甫《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诗:“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
”《白雪遗音•玉蜻蜓•追诉》:“那晓你,飘然竟往西方去;害的我,不伶不俐奈如何。
”4. 复姓。
南唐有西方邺。
[1]5、方向太阳下山的方位,东方的反方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从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6、中国西方中国西方的城市包括:江西、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广西。
7、五行西方根据中国易经协会主席陈帅佛与邵伟华,唐明邦合著的《五行定位》西方为金。
西方国家西方国家,指美国、西欧、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欧美,所以有时也称作“欧美国家”。
西方指经济上的资本市场经济,政治上的民主共和体制,文化上的基督教地区。
最初西方只是地理概念,当前它的文化概念越来越明确。
构成因素菲利普•尼摩的《什么是西方》指出,五个关键基本要素或称“五大奇迹”构筑成当今的西方,它们是:(1)希腊民主制、科学和学校;(2)古罗马法律、私有财产观念、人的个性和个人主义;(3)圣经的伦理学和末世学革命;(4)中世纪教皇革命的人性、理性将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三要素融合;(5)启蒙运动的自由民主改革。
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
• 英语: • society 源于拉丁语socius一词,意为伙 伴。日本学者在明治年间最先把英文一词 译为汉字的“社会”,近代中国学者在翻 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沿用此词。
• 社会: 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 共同的生产劳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 机体。
社会的特点: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 社会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 《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 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 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 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 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 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 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 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文化的定义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
• 文化是指那样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 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 包容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 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
文化的定义
• 列维—斯特劳斯 :
• 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 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它人群之 行为模式相区别,且显示出清晰的不连续 性。
文化与文明
• 文明: • civilization • civil
特定时代存在的一种特定文化或特定文 化阶段。文化的定义Fra bibliotek• 精神
• 文化 • 物质
文化的定义
• 非物质 • 文化
• 物
质
文化的特点: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复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取向模型:文化必须回答的5 价值取向模型:文化必须回答的5个问题
1. What is basic human nature?
Fundamentally evil or good Fundamentally changeable or unchangeable
价值取向模型:文化必须回答的5 价值取向模型:文化必须回答的5个问题
Power Distance Index • Power Distance Index:
1. The Power Distance Index measures (tolerance of )power inequality between superiors and subordinates within a social system Cultures with high PDI scores tend to be hierarchical (分等 分等 级的) and value power and social status 级的 High PDI cultures the those who hold power are entitled to privileges Cultures with low PDI scores value equality and reflect egalitarian (平等主义的 views 平等主义的) 平等主义的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Index •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Index:
1. 2. 3. 4. The Individualism/Collective Index refers to the preference for behavior that promotes one’s self-interest High IDV cultures reflect an “I” mentality and tend to reward and accept individual initiative Low IDV cultures reflect a “we” mentality and generally subjugate the individual to the group Collectivism pertains to societies in which people from birth onward are integrated into strong, cohesive groups, which protect them in exchange for unquest of National Culture(3):
MASCULINITY NORMS, VALUES, AND BELIEFS
• • • • • •
Clear definitions of gender roles Men are assertive and dominant Support for Machismo Men should be decisive Work is priority Growth, success, and money are important
HOFSTEDE’S VALUE DIMENSIONS BY COUNTRIES 霍夫斯泰德文化类型分类
• Latin European
– High
uncertainty avoidance masculinity
• Nordic
– Low
• Far Eastern
– high
power distance, low individualism
文化基本要素的差异
TWO DIAGNOSTIC MODELS TO UNDERST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 Value Orientations Model • Hofstede’s Model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VALUE ORIENTATIONS MODEL: FIVE PROBLEMS THAT CULTURES MUST SOLVE 价值取向模型:文化必须回答的5 价值取向模型:文化必须回答的5个问题
Elements of Culture: Cultural Values
• • 1. 2. 3. 4.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values, which is found to exist among countries, affects consumer behavior Hofstede, who studied over 90,000 people in 66 countries, found that the cultures differed along four primary dimensions: Individualism/Collective Index (IDV), which focuses on self-orientation Power Distance Index (PDI), which focuses on authority orientation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UAI), which focuses on risk orientation; and Masculinity/Femininity Index (MAS), which focuses on assertiveness and achievement
Hofstede’s Model of National Culture(2):
INDIVIDUALISM NORMS, VALUES, AND BELIEFS
• Peopl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mselves • Individual achievement is ideal • People are not emotionally dependent on organizations or groups
HOFSTEDE’S MODEL OF NATIONAL CULTURE • Issues of equality - “power distance” • What is different and dangerous “uncertainty avoidance” •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in society “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
Hofstede’s Model of National Culture(4):
LONG TERM (CONFUCIAN) ORIENTATION
• • • • •
Belief in substantial savings Willingness to invest Acceptance of slow results Persistence to achieve goals Sensitivity to social relationships • Pragmatic adaptation
• People are evil -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careful personnel selection • Nature dominates people products/strategies constrained
SOM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VALUE ORIENTATIONS MODEL 与管理有关的几个价值取向假设
UNCERTAINTY AVOIDANCE NORMS, VALUES, AND BELIEFS • Avoid conflict • Low tolerance of deviant people and ideas • Respect for laws and rules • Experts and authorities are usually correct • Consensus is important
Hofstede’s Model of National Culture(3):
COLLECTIVISM HAVE NORMS, VALUES, AND BELIEFS
• Self identity based on group membership • A belief that group decision making is best • A belief that groups protect you in exchange for loyalty
HOFSTEDE’S VALUE DIMENSIONS BY COUNTRIES 霍夫斯泰德文化类型分类
• Anglo cultures (US, GB, Australia)
– High
on individualism and masculinity, low on power distance and uncertainty avoidance
2. 3. 4.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1. The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measures the 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模糊)among members of a 模糊) 模糊 society High UAI cultures are highly intolerant of ambiguity, tend to have anxiety and stress, accord a high level of authority to rules as a means of avoiding risk Low UAI cultures are associated with a low level of anxiety and stress, a tolerance of deviance and dissent, and a willingness to take ri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