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渗漏节点构造做法
地下室防渗节点标准化做法——地下室顶板转角节点
地下室防渗节点标准化做法——地下室顶板转角节点
做法说明:
当地下室板顶与室外地坪高差在1米以内时,采用图1节点在转角处施工防水附加层后,在外墙与顶板处满做防水层。
当地下室板顶高于室外地坪1米以上时,可按图2做法在外墙结构处留槽,将防水层在槽内收口。
工艺流程:
防水层(含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在槽内收口—防水保护层节点图1:节点图2:
构造做法:
1、防水层
转角需要满做防水层时,在外墙与顶板交接阳角部位施工防水附加层,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
当地下室板顶高于室外地坪1米以上时,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在高于室外地坪500mm外墙处留20mm深、50mm宽槽口,将外墙防水层在槽内收口固定,同时用沥青油膏将槽口封闭。
2、保护层
室外地坪以下施工聚苯板保护层,室外地坪以上采用粘结方法,挂20×20×0.8mm镀锌钢丝网后,施工20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
质量控制点:
1、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范围、厚度;
2、防水层槽内收口牢靠;
3、防水保护层。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地下室防渗漏节点是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地下室处于地下深处,对于土壤的反力、水压力、土壤渗透压等环境因素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地下室渗漏,严重时还会引发地下室坍塌事故。
因此,在地下室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预测分析,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的稳定性、渗透性、反力等情况,预防贯流情况出现。
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发生地下室渗漏,可以采用以下的做法:一、取土方案在施工前,需要对地下室的水情、土质地形进行取土样分析,以便进行防渗工程的合理设计。
采集样品所用的方法有多种,但最好采用钻孔法。
在钻取样品时,需要注意两点:1、钻头要与土层的松散程度相适应,如果土层松散,就需要用大孔径的钻头,如果土层较硬,就需要用小口径的钻头。
这样可以保证取样量大并减少钻头在土壤中移动的阻力。
2、钻进土壤逐层采集样品。
不同来源的土层样品要分别标注,否则,就会出现笼统的掌握土层特性,从而导致防漏设计不准确。
二、设计方案设计一份对地下室渗漏十分关键的防漏方案。
因为隧道在进行施工时,和地面相比是贴着地面进行的,如果按照一般的传统方法施工会造成很大渗漏压力,因此在设计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地下室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地下水位线,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渗漏防止方案。
三、隔水层在地下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建立隔水层。
隔水层是创造地下室稳定环境的关键因素。
建立隔水层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使用材料: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
2、隔水层的厚度:厚度越厚,对于渗漏的防范也就越有效。
3、隔水层的密度:密度越大,就能够对渗漏的防范也就越有效。
4、隔水层的固定方式:应采用特殊的粘结剂或螺栓固定等方式。
四、防渗补漏在施工防止渗漏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防渗补漏,这一步流程是为了避免在整个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洞。
防渗补漏工作具体操作如下:1、刷基面处理料:刷涂水泥砂浆、化学品等和基面一起制成的处理液。
2、补漏防渗涂层:施工之前把涂层性能和施工工艺等过程做好了详细的调查和选择,然后在混凝土上涂上涂层,在隔水层边缘层边缘涂上密封涂层,以确保它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防渗漏节点做法大全
防渗漏节点做法大全(一)、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1、地下室底板:适用部位:地下室底板大面施工工序:素土夯实—垫层—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底板—饰面层质量控制点:1、素土夯实及混凝土垫层2、防水层施工质量3、防水保护层4、底板混凝土浇筑质量5、底板混凝土养护2、地下室外墙适用部位:地下室外墙施工工序:浇筑混凝土—对拉螺杆处理—缺陷修补—防水附加层—防水层—聚苯板保温层—室外回填土质量控制点:1、对拉水螺杆封堵2、施工缝、后浇带处设置止水钢板3、混凝土缺陷4、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厚度、范围控制5、防水保护层及时回填6、回填土分层夯实3、地下室顶板质量控制点:1、顶板抗渗混凝土质量及结构找坡2、保温层的施工质量3、陶粒混凝土的找坡控制4、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5、滤水层施工质量控制6、成品保护4、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质量控制点:1、钢板止水带与钢板网安装、固定2、后浇带周边清理3、后浇带模板封闭严密4、后浇带混凝土质量及养护5、墙体混凝土缺陷处理6、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5、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构造)质量控制点:1、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施工范围、厚度2、凹槽模板设置3、后浇带两侧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内钢筋清理,后浇带基槽清理4、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5、后浇带混凝土养护6、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质量控制点:1、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施工范围、厚度2、钢丝网设置3、后浇带两侧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内钢筋清理,后浇带基槽清理4、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5、后浇带混凝土养护7、地下室顶板后浇带质量控制点:1、设置钢板网并固定牢固2、梁板底部支撑留置3、后浇带清理4、顶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平整、牢靠5、后浇混凝土质量与养护6、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8、地下室侧墙施工缝质量控制点:1、钢板止水带预埋2、施工缝周边混凝土及钢筋清理3、墙体混凝土质量及养护4、施工缝处混凝土振捣密实5、墙体混凝土缺陷及螺杆封闭处理6、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施工范围、厚度7、防水保护层9、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转角防水质量控制点:1、阴阳角防水附加层范围及厚度2、预留防水层接头施工质量及临时保护3、底板与外墙防水搭接施工质量控制10、地下室外墙与顶板转角防水质量控制点:1、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范围、厚度2、防水保护层11、地下室外墙转角12、固定式穿墙管质量控制点:1、钢管与止水环双面满焊2、穿墙管定位安装3、防水附加层范围、厚度控制4、防水层施工5、设备安装与防水/饰面施工顺序13、穿外墙套管防水质量控制点:1、止水套管安装2、管道/线缆安装3、油麻、沥青油膏堵塞密实4、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范围、厚度控制14、群管穿外墙套管防水当群管穿外墙时:1、管线铺设时,墙两侧管线底于穿墙套管;2、在混凝土外墙浇注500mm厚抗渗混凝土;3、外墙防水整体施工,转角处增加附加层;4、在电缆管线套管上留滴水口。
地下室防潮结露施工方法
地下室防潮结露施工方法首先,在进行地下室构造防潮结露施工前,需要对地下室的土壤进行处理。
对于含有较高地下水位的场地,需要将土壤进行削平,并安装排水系统,确保地下水能够顺利排出。
在土壤表面铺设层厚约为5厘米的细石子,并进行打实,以提供良好的排水松散层。
接下来,需要对地下室墙体进行防潮处理。
首先,将墙体清理干净,确保其表面无任何杂物和污垢。
然后,在墙体表面涂刷防水涂料,可以采用乳胶漆或者油性防水剂进行涂刷。
涂刷防水涂料时,需要均匀涂抹,并保证涂膜的厚度均匀。
之后,等待防水涂料完全干燥,通常需要24小时以上。
在墙体防潮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地下室地板的防潮结露施工。
首先,在地下室地板上铺设防潮膜。
防潮膜可以采用聚乙烯薄膜或者防水胶膜。
将防潮膜铺设在地板上,需要将膜边部分留有一定的余量,并将膜边部分用压条或者压蹄钉固定住。
在铺设防潮膜的同时,需注意将膜连接处进行重叠,并用胶带进行封口,确保防潮膜的连续性。
在防潮膜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地下室地板的保温处理。
可以采用发泡保温板或者挤塑保温板进行施工。
将保温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设,之后进行切割、修整等工序,确保保温板与地面的贴合度较高。
在保温板施工完成后,需要在保温板表面涂刷一层保护涂料,以提高其防潮性能和使用寿命。
最后,在地下室防潮结露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维护。
验收时,需要检查施工质量和材料使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维护时,需要定期检查地下室的防潮状况,如有损坏或者漏水现象,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
总结下来,地下室防潮结露施工方法包括基础处理、墙体防潮处理、地板防潮结露处理三个步骤。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正确的材料选择,可以有效降低地下室的潮湿程度和结露现象,提高地下室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建筑工程防渗漏节点施工标准做法
建筑工程防渗漏节点施工标准做法一、地下室防渗漏做法地下室防水细部构造(外墙后浇带)工艺流程:埋设钢板止水带—浇筑外墙混凝土—后浇带清理—支模板—浇筑后浇带混凝土—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地下室防水细部构造(顶板后浇带)工艺流程:顶板混凝土浇筑—顶板预留支撑—后浇带清理—后浇带模板支设—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养护—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地下室防水细部构造(外墙施工缝)工艺流程:预埋钢板止水带/钢板网—施工缝清理—支模板—后浇混凝土—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地下室防水细部构造(固定式穿墙管)工艺流程:穿墙管安装固定—浇筑混凝土—拆模及基层清理—打密封胶—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及保护—内饰面二、屋面防渗漏节点做法倒置式屋面倒置式屋面:将憎水性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XPS 板)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本体系可保护防水层、延长防水层使用寿命。
顺置式屋面顺置式屋面:是指保温层位于防水层下方的保温屋面。
该保温方式是传统的屋面保温方式,在北方雨水不多保温要求高的寒冷地区可采用保温层在下、防水层在上的顺置式做法。
双层防水屋面双层防水屋面:本体系可保护防水层、延长防水层使用寿命,保温层应选用憎水性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XPS 板)。
对于防水、保温要求高或北方寒冷区域,为保护底层防水的耐久性和防止保温层进水,可采用双层防水的做法。
斜屋面干铺瓦屋面做法工艺流程做法: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找平层——防水层——淋水试验——保温层——保护层——挂瓦条——屋面瓦湿铺瓦屋面做法工艺流程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找平层——防水层——淋水试验——保温层——保护层——屋面瓦种植屋面种植屋面:在建筑屋面和地下工程顶板的防水层上铺以种植土,并种植植物,使其起到防水、保温、隔热和生态环保作用的屋面称为种植屋面。
种植屋面做法工艺流程无保温做法: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找平层/找坡层——聚氨酯防水层——闭水试验——防水保护层——卷材防水层——刚性保护层——滤水层——种植土有保温做法: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找平层/找坡层——聚氨酯防水层——闭水试验——保温层——隔离层——防水保护层——卷材防水层——刚性保护层——滤水层——种植土。
地下结构常见渗漏点及正确做法
地下结构常见渗漏点及正确做法1、地下室外墙支模时未采用一次性止水螺杆;常见穿墙孔正确做法:±0以下地室外墙的穿墙螺杆必须采用工具式止水螺杆,中部焊有止水焊有止水片的一次性止水螺杆(如下图)。
三段式止水螺杆2、外墙螺栓孔填充效果差,防水涂料基层不平整。
正确做法:预留喇叭口须采用M7.5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封堵,且不应凸出混凝土表面;螺栓孔外侧涂刷1.0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直径100mm。
应付式封堵3、穿墙套管未出墙150mm设置,且防水层未翻边包裹。
正确做法:套管应突出墙面150mm以上,以便防水收头。
防水附加层在套管上的长度不小于150mm,在套管根部外墙周边宽度不小于250mm。
防水层未翻边包裹4、筏板后浇带止水钢板施工质量较差,焊接未交圈,存在明显缺口。
正确做法:止水钢板规格300*3,搭接位置搭接长度≥ 20mm,双面满焊,(建议采用成品转角止水钢板)。
焊接未交圈5、地下室坡道及风井覆土标高以下分段施工接茬部位未设止水钢板,及相应防水措施。
正确做法:施工缝、后浇带、临时施工洞口等位置须按规定设置止水钢板,尤其注意该部位的混凝土振捣,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未设置止水钢板6、外墙防水层防水卷材起翘、破损、大面积脱落。
正确做法:防水层必须与基层满粘,两道防水间必须满粘。
回填土前需做好成本保护。
卷材脱落7、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搭接长度不足、粘接不牢。
正确做法: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自粘80mm)。
搭接不够8、防水卷材转角部位防水附加层宽度不足500m。
附加层宽度不够总结:地下结构往往处于抢工阶段,“速度唯上”的思想会让后期维修工作难度加剧。
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应加强过程细节管控,应高度重视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加强薄弱节点处的混凝土振捣。
千万别押宝在“防水卷材”上,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辅助措施。
欢迎@亮见519进行互动,此文仅介绍了部分常见渗漏节点及做法。
#工程##防水##我要上头条##施工##堵漏#。
地下室防渗节点标准化做法——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地下室防渗节点标准化做法——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做法说明:
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较大,或管道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构造,套管应加焊止水环。
预留套管两端要用胶布等密封好,避免堵塞孔洞。
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用柔性阻燃材料密实填充,且端面应光滑,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工艺流程:
止水套管预埋—套管清理—安装管道—内侧用沥青油麻丝堵塞—外侧用沥青油麻丝堵塞—打密封膏—防水附加层—防水层
节点图:
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构造做法:
1、止水套管预埋
止水环与套管应满焊密实,并应在施工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并将孔口临时封闭好。
2、套管清理
在安装管道前,先清除套管内的杂物,套管应清除铁锈,并在管壁刷防锈漆,等防锈漆干透之后安装管道。
3、安装管道
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管道的坡度及支吊架调整、固定好后方可进行管道与套管间隙封堵工作。
4、内侧堵塞
先从内侧用沥青油麻丝填充至套管的中间2/3部位,并填充密实。
5、外侧堵塞
从外侧填堵沥青油麻丝,填满后内外口打沥青油膏。
6、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
在迎水面一侧,沿管道周边施工防水附加层。
沿管道及管道外墙周边防水附加层宽度各250mm。
防水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施工防水层。
质量控制点:
1、止水套管安装;
2、管道安装;
3、油麻、沥青油膏堵塞密实;
4、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范围、厚度控制。
地下室防渗节点标准化做法——地下室顶板后浇带
地下室防渗节点标准化做法——地下室顶板后浇带
做法说明:
顶板后浇带两侧按施工缝做法预留好钢板止水带,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前在后浇带两侧安装好钢丝网。
要拆除后浇带位置模板时,要对后浇带两侧现浇梁板结构做好回顶。
后浇带支撑及模板加固应牢靠、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拼缝应严密。
工艺流程: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清理—后浇带位置梁板模板支设—顶板后浇带混凝土—防水层(含防水附加层)
节点图:
地下底顶板后浇带防水做法
构造做法:
1、顶板混凝土
在后浇带两侧设3mm厚300mm宽止水钢板。
不同块钢板连接必须满焊。
钢板U型口朝向迎水面。
隐蔽验收后浇顶板混凝土。
2、清理后浇带
顶板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将后浇带两侧梁板结构回顶好,清理后浇带内垃圾。
3、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及松散混凝土剔除,表面凿毛,湿润24h 以上。
支顶板后浇带模板,同时检查后浇带两侧梁板结构是否已回顶妥当。
为保证后浇带的质量,后浇带混凝土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
4、养护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5、防水层(含防水附加层)
在后浇带位置,涂刷2mm厚聚氨酯防水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再施工后续防水层。
质量控制点:
1、止水钢板预埋;
2、顶板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清理;
3、顶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平整、牢靠;
4、后浇混凝土质量;
5、后浇混凝土养护;
6、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
地下室防渗节点标准化做法——地下室底板防渗漏做法
地下室防渗节点标准化做法——地下室底板防渗漏做法1.1设防水层地下室底板做法做法说明:适用于项目所在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当地审图、验收要求地下室底板必须施工外防水的项目。
工艺流程:素土夯实—混凝土垫层—防水层—保护层—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底板—建筑面层节点图: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节点做法构造做法:1、素土夯实素土夯实,密实度≥93%。
对于软弱土层,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以确保底板下地基土质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密实度。
2、混凝土垫层分区分段施工100厚C15混凝土垫层,垫层分区分段应结合施工缝、变形缝等位置划分。
垫层混凝土应随捣随抹光。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垫层,养护时间不少于3d。
3、防水附加层阴阳角部位用水泥砂浆做成半径不小于R50的圆弧角。
阴阳角部位施工防水附加层。
附加层水平方向、向上或向下伸出长度250 mm。
4、防水层施工不小于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3mm厚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5、防水保护层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浇筑50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6、自防水底板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施工应按审批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重点审查:配合比设计、施工准备、施工缝、后浇带防渗漏措施、现场混凝土施工组织及养护方法等内容。
7、面层施工最薄处20mm厚C25细石混凝土面层。
1%坡度坡向排水沟,排水沟坡向集水井。
按柱距在柱中对应位置设缝,切缝深15mm、宽5mm。
面层施工时,应将防水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湿润,细石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浇水养护。
质量控制点:1、素土夯实;2、防水层施工质量;3、底板防水混凝土浇筑质量;4、底板混凝土养护;5、面层的找坡坡度。
1.2设滤水层地下室底板做法做法说明:当项目地下水位较低,地下室底板防水混凝土厚度大于500mm,底板取消外防水审图机构及验收可以通过时,可采用设滤水层取消底板外防水的做法。
工艺流程:素土夯实—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底板—滤水层—隔离层—建筑面层节点图:地下室底板设滤水层节点做法构造做法:1、素土夯实素土夯实,密实度≥93%。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二)2024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二)引言:地下室防渗漏是现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防渗漏节点是地下室防渗漏的关键部分。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防渗漏节点的做法,包括引入防渗漏材料、加强节点封闭性、设计防渗漏设施、施工过程监控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室防渗漏的效果。
正文:一、引入防渗漏材料1.选择防渗漏材料时应考虑其耐久性和密封性能。
2.根据地下室结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防渗漏材料,如水泥浆、沥青涂料、聚合物涂料等。
3.在材料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防渗漏材料能够充分地渗透到节点的每一个角落,避免漏涂和空隙。
二、加强节点封闭性1.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地下室的功能要求和渗漏风险,精确确定节点位置。
2.通过加强节点的施工质量,确保节点的封闭性能,如增加节点的密封胶带、密封螺栓等。
3.在节点封闭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坏节点结构,保证节点的完整性。
三、设计防渗漏设施1.根据地下室结构和设计要求,合理布置防渗漏设施,如沟槽、排水管道等。
2.选择合适的防渗漏设备,如防水板、防水膜等,确保地下室整体的防渗漏效果。
3.在设计防渗漏设施时,应考虑到地下室的排水需求,合理设计排水系统。
四、施工过程监控1.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防渗漏节点的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和防渗漏效果。
2.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并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3.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防渗漏节点的耐久性和密封性能。
总结:地下室防渗漏节点的做法是保证地下室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防渗漏材料、加强节点封闭性、设计防渗漏设施以及施工过程监控,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室的防渗漏效果,保障地下室的正常使用。
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施工方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专业技术和标准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地下室防渗漏节点的质量和效果。
地下室外墙穿墙套管防渗漏结构做法
地下室外墙穿墙套管防渗漏结构做法
常规做法出现的问题
突出地下室穿墙管道套管一般做法为靠地下室外套管突出外墙不少于150 mm,在外墙模板上准确预留穿墙管位置并在模板上开洞,外墙合模前将穿墙套管插入模板孔洞中并固定,合模后密封穿墙管与模板间的缝隙。
一般现场施工中,准确地在模板上开洞效果往往不理想,模板上开洞尺寸不精确,特别遇到不规则的密集套管的板墙支设模板有难度。
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常偏位,影响混凝土成型外观质量,套管处的混凝土不平整、密实,存在渗漏的风险,往往拆模后在套管处还需进行修补处理,增加额外人工费用,并不能减少渗漏的风险。
总结问题为:套管突出混凝土成型面,模板开洞、支设有难度,混凝土振捣易造成模板偏位,影响混凝土平整度、密实度,容易造成地下室外墙渗漏。
现采用的做法
确保模板洞口开设准确,易支设且确保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不胀模。
现将在套管处的模板改用3 mm厚钢板,与套管焊接为一体。
钢板开洞准确,便于操作,与套管焊接浇筑混凝土时不偏位,混凝土成型好、平整、密实。
且增加的钢板无形中又增加了一道刚性止水,大幅降低渗漏风险。
工艺流程与节点图
工艺流程为:止水套管预埋→制作外墙钢板→精确定位安装钢板模板→浇筑混凝土→钢板模板上刷防锈漆。
节点图如1所示,穿墙套管结构施工防渗漏做法如图2所示。
图1 节点图
图2 穿墙套管结构施工防渗漏做法。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及淋水试验
名著摘抄加赏析小学名著摘抄加赏析小学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著摘抄加赏析小学,欢迎来参考!1、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
赏析:吸引人的悬念。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一开始就设了两个悬念:老人一连84天一条鱼也没捉到,他准备第85天继续捕鱼,他很背运(孩子的父母这样看他),那么,他能否捕倒一条大鱼?老人在感到他的力气可能不支的情况下,认为自己有信心有诀窍,认为像他这样一个“古怪”的老头子会做好一切的,那么,他有什么样的信心和诀窍?他的“古怪”又表现在哪里呢?这是读者迫切想要知道的,这股巨大的吸引力牢牢牵着你去寻找你所想知道的一切,最后读完作品才会得到比较圆满的答案。
2、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
那双眼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赏析:“那双眼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这就是老人的青春之貌。
书中虽然没有写出老件轻时的快乐生活,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得出,这在描绘老人屋内陈设时已作暗示、3、风在不住地吹,稍微转到东北方去,他知道这就是说风不会减退了。
老头儿朝前面望了一望,但是他看不见帆,看不见船,也看不见船上冒出的烟。
只有飞鱼从船头那边飞出来,向两边仓皇地飞走,还有一簇簇黄色的马尾藻。
他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
赏析:这是一段否定式的景物描写,看似无景,实则有景,老人多么想看到这一切啊,他太孤独了,可他什么也没有看到,因而情中生景。
4、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赏析:我的心也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我非常钦佩老人那种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精神,虽然知道对手实力很强,但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
防水、防渗节点做法
防水层及防水节点标准做法地下室防水层及防水节点屋面防水层及防水节点做法楼地面防水做法外墙防渗漏节点做法其他防排水节点做法重庆公司外墙门窗防渗漏标准1、适用范围重庆公司所有在建项目2、总说明2.1 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隙要求注:(1)因饰面(包括保温)材料厚度要求,会使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增大,当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大于35mm时,须在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增设混凝土企口或钢副框。
企口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20mm;副框与门窗框间的缝隙为5mm,副框与洞口边的缝隙不得大于20mm;无副框时完成后的饰面表面须压门窗框5mm,有副框时饰面表面与副框顶平齐。
(2)门框下槛与洞口间的缝隙应根据楼地面材料及门框下槛形式的不同进行调整,须确保门槛与楼板(墙)之间的缝隙充填密实且外部防水完整,完成后的楼地面应内高外低。
2.2 门窗洞口允许偏差2.3 门窗安装定位在门窗框或副框安装前,土建施工单位应为门窗安装提供三线(水平线、垂直线和进出线)基准,由门窗安装单位逐个复测洞口尺寸及偏差,对需要进行处理的门窗洞口应做好记录和标识。
2.4 门窗洞口偏差处理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间的缝隙不符合表1 所规定的要求时,须对洞口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具体处理方法见下表:50mm C20 2φ10φ6@250U 型箍筋,与原有墙体连接。
2.5 混凝土窗台板(下带)及企口2.5.1混凝土窗台板下带做法对于砌体墙,窗洞下口必须浇筑宽与墙厚相同、高度不小于120mm 、长度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400mm(不足400mm 时通长设置)的混凝土窗台板(针对窗台下砌体八字缝措施)。
窗台板为C20 混凝土,内配3Φ10 主筋和φ6@250U 型分布筋,断面详见下图窗台板下带做法2.5.2 企口做法砌体墙设企口时,洞口周边现浇C20 细石混凝土过梁、下带(窗台板)、左右边框,并做成内高外低企口形状;过梁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但梁高不得小于120mm,主筋不得少于4Φ12,箍筋为φ6@200;窗台板亦应做成企口形状,其断面尺寸与配筋做法同上,厚度120mm 不包括企口;边框宽与墙厚相同,厚度(不包括企口)不小于150mm;内配2Φ10 竖向钢筋及φ6@250 箍筋,边框与墙之间必须设置双肢φ8@500 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500mm 。
地下室防水构造节点方案
3、主楼地下室与裙楼地下室的连接等。
接缝处橡胶止水带(止水条)
待两边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要求后,沉降基本稳定,可浇筑后浇带砼。
4.4.2地下室外墙板超前止水一(止水条、止水带)
4.4.3地下室外墙超前止水二(止水带、止水条)
外墙与超前止水部分预留模板安装、拆除空间
2、漏水形式:漏水的形式与地质、结构、季节有关主要表现以下几种状况。
①涌水:当地下水压力很大时,漏水的水流较大,有时堵不住如涌泉那样不断上涌。
②潜流:地下室的漏水会沿着建筑结构混凝土的裂缝中,流出如同一条潜流。
③渗漏:地下室的漏水是在结构混凝土的某一表面多处的外注或渗透出来。渗漏的程度不同,大者用干布擦后,接着就能看到多个的小水珠外冒,一小会就湿一片;小者只见湿永远不干,半天或数小时后也会越湿越大。
④波动漏渗:受地下室压力的波动影响,有的时候会漏或渗有的时间漏渗却消失
3、构造性漏水:指地下室的施工缝,后浇带,止水带处因应用材料不当,施工质量隐患引起的构造性漏水。
二、地下室工程渗漏水原因分析
提要:根据大量工程调查,变形缝选材不当是地下室渗漏的重要原因。由于穿墙管道未设置止水措施,管道未作认真防水处理,致使周围混凝土与管道黏结不严,进而造成渗漏水,也是概率比较高的因素。
抗渗等级注解:
1.3.3相关要求
2、节点设计要求
2.1普通地下室底板防水构造做法
节点图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2.2地下室外墙面防水节点构造
节点图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砼浇筑:
防水施工:
外墙保护:
回土:
2.3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转角
2.3.1底板防水附加层
2.3.2底板防水层
2.3.3底板侧面防水保护层
防渗漏节点参考做法
三、厨卫间工程防渗漏篇
➤ 烟道砼反坎节点要求 1、50厚C20细石混凝土反坎浇筑前,须进行 凿毛、清理以及润浆处理
Page 24
三、厨卫间工程防渗漏篇
➤ 烟道砼止水节点要求 1、烟道根部采用50厚C20细石混凝土一次抹 成的R100圆角。 2、预留洞封堵不得采用铁丝吊模。
Page 25
Page 9
一、地下工程防渗漏篇
➤ 防水卷材立面收头节点做法 1、结构外墙预留连续凹槽。 2、混凝土挑檐须随结构外墙一起浇筑, 混凝土须密实。 3、使用密封膏密封防水卷材收头处。
Page 10
二、屋面工程防渗漏篇
遵循原则
屋面工程防水应遵循“保证功能、构造合理、防排结合、优选用材、 美观耐用”的原则
➤ 外窗淋水移交手续办理
Page 43
Page 7
一、地下工程防渗漏篇
➤ 地下室止水螺杆防水节点做法 1、止水片焊缝必须饱满; 2、拆模后螺栓凹槽部位用密封材料封堵, 凹槽深度不小于20mm; 3、基层处理工作必须在侧墙大面积防水卷 材及涂层施工前完成。
Page 8
一、地下工程防渗漏篇
➤ 出顶板立管防水节点做法 1、出地下室顶板钢套管预埋高度应高出建筑完成面(非回填土)250mm高。 2、钢套管增加焊接止水环,止水环应满焊。 3、钢套管与排水管之间用沥青麻丝填塞密实。 4、防水卷材施工规范,卷材上翻至套管立面,收口严密。
Page 2
目录
一、地下工程防渗漏篇
遵循原则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 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的原则
一、地下工程防渗漏篇
➤ 地下室阴阳角防水节点做法 1、凡地下室顶板或挡墙涉及阴阳角部分都必须使用大面同规格的卷材施工附加 层; 2、阴阳角处必须做圆弧或折角; 3、阴阳角防水附加层必须先施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大面卷材的铺贴。Pag 16二、屋面工程防渗漏篇
某地产防渗漏节点做法
某地产防渗漏节点做法介绍在地产建设过程中,防渗漏节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
它是指在建筑物结构的关键部位,采取特定的方法和材料,以防止水、气体或其他液体从外部渗透进入内部空间,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和居民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某地产采用的一些防渗漏节点的做法。
1.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1.1 底板处理为了防止地下室底板渗漏,首先需要进行底板处理。
常用的方法是先进行地下室底板的清理和修复,然后铺设一层防水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接下来,在防水卷材上再铺设一层防水层,如聚氨酯防水涂料。
最后,对整个地下室底板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防渗漏效果。
1.2 墙面处理地下室防渗漏的另一个重要节点是墙面处理。
对于地下室墙面,可以先进行砌筑和抹灰处理,然后再进行防水处理。
常用的方法是在墙面上涂刷两层防水涂料,如聚乙烯防水涂料。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墙面上安装防水材料,如防水板和排水板,以提高防渗漏效果。
2. 屋面防渗漏节点2.1 屋面基层处理在屋面防渗漏节点的做法中,首先需要进行基层处理。
一般情况下,屋面基层采用水泥砂浆基层。
在进行基层处理前,需要确保屋面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满足要求。
然后,再在基层上进行防水处理。
2.2 防水层施工在屋面的防渗漏节点中,防水层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常见的防水材料包括聚合物改性水泥防水涂料和建筑沥青防水卷材。
在施工防水层时,需要制定施工方案,确保防水层的均匀涂布或铺设。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防水层的接缝、平整度和固定。
2.3 雨水系统处理屋面防渗漏节点中,雨水系统的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施工雨水系统时,需要考虑雨水的排放和防渗漏。
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安装雨水管道和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排出,不会积聚在屋面上引起渗漏。
3. 外墙防渗漏节点3.1 外墙材料选择在外墙防渗漏节点的做法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外墙材料。
常见的外墙材料包括瓷砖、橡胶防水涂料和玻璃幕墙等。
选择外墙材料时,需要考虑其防渗漏性能、耐久性和装饰效果。
超全的建筑地下室防渗漏节点构造标准及施工要求,要收藏哦!
超全的建筑地下室防渗漏节点构造标准及施工要求,要收藏哦!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为了提升工程品质,减少工程渗漏引起的客户投诉,提升客户对工程质量的满意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说明:下文做法皆以北京及周边地区实际情况为依据做出的,其他地区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结构类型,施工季节,当地气候,建筑使用功能以及特殊部位等因素合理选定适合工程的防水材料及做法。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材料选用二、地下室防渗漏工程管控及要求1)地下室防渗漏细部节点构造做法是在严格执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图集)的基础上,统一地下工程防水工程中各重点部位的防水细部做法,以规范施工标准,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
2)地下防水工程中涉及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防水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
4)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当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及返梁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外墙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地段,并宜与变型缝相结合。
5)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铺30-50mm 厚同强度去石子混凝土,并应及时浇灌混凝土。
采用钢板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并固定牢靠、接口满焊(可操作部位),折边应朝迎水面。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螺栓上应加焊止水环。
防渗漏标准节点做法(地下室、外墙、屋面、厨卫间、阳台)2017.3.13
A01 节点大样地下室顶板防水实物及样板地下室顶板防水地下室顶板底基层地下室顶板面两道防水层标准描述重点:1、地下室顶板设计做法为先做找坡层再做防水层,特别是陶粒砼、加气块碎块等轻集料砼找坡层必须取消,可改为结构找坡;如果设计为空铺卷材必须修改。
建议的做法是直接在结构上施工聚氨配涂膜另铺一层卷材防水或采用湿铺法铺贴防水卷材(即用聚合物水泥浆铺贴),此做法的重点是确保防水材料特别是涂膜必须为合格品(防止送检的产品与现场使用的不一致),且双组份聚氨酯涂膜配合比符合材料使用说明要求(因两种材料单价不一样,防水施工方经常会减少较贵材料的掺量),另一关键点防水材料与结构粘贴牢固,不得在防水层内出现串水现象;面积大的地下室顶板防水层必须施工在顶板结构面上。
2、砼面层清理与处理:用水冲洗干净,过宽(肉眼可见且有渗漏)的裂缝要凿成“V”字型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或环氧树脂注浆处理;砼面错台、缺损、坑洼等缺陷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必须认真验收合格后才能移交工作面;如果设计是聚氨酯涂膜,要求基层必须干燥或满足防水材料使用说明要求;后浇带部位两侧的施工缝处宜增加一道水泥基防水涂膜;如果甲方和设计单位同意可大面积施工一道渗透结晶防水涂膜(项目部可用因场地有限,顶板必须作为施工材料堆场、加工场地、上货车等产生集中荷载超出顶板设计使用范围导致裂缝产生为由,让甲方增加)用于关闭细微裂纹,减少裂缝数量、减少砼结构本身渗漏隐患。
3、首次使用某种防水材料前必须在现场先做样板:样板验收必须做要求防水材料具备几点:粘贴牢固,可用刀片切割一块后用手撕,看是否容易撕下来,如果能将砼一起撕下来就是合格的材料;材料送检合格;具有一定延性(拉断伸长率>30%),保证结构在后期有开裂情况下,防水层不会开裂。
A02 节点大样实物图地下室外墙防水基层修补阴角倒角卷材搭接接头标准描述重点:1、地下室外墙设计一般都有一道砂浆找平层,实际施工不要做,但要做好基层处理(含螺杆眼、接缝错台处理、质量缺陷处理、明显裂缝处理、阴角倒角处理等,处理方式参考顶板砼面处理)且经严格的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
目录
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0
1.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 0
1.2防水混凝土施工 0
2 地下室底板防渗漏做法 (1)
2.1设防水层地下室底板做法 (1)
2.2设滤水层地下室底板做法 (2)
3 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 (4)
4 地下室室外顶板防水做法 (5)
5 地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7)
5.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7)
5.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 (8)
5.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 (9)
5.4地下室侧墙施工缝 (10)
5.5一次性止水螺杆节点处理 (11)
5.6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12)
5.7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13)
5.8地下室底板转角节点 (14)
5.9地下室顶板转角节点 (16)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
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地下结构迎水面(底板、外墙、顶板)应采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
在防水混凝土施工前项目部应审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报告,并在施工期间对原材料、配比等进行实地抽查验证。
要特别关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地下结构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等薄弱环节,应重点核查细部构造措施是否严格按防渗漏节点做法施工。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6。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提交项目部审查。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不得小于C15,厚度不小于100mm,软弱土层厚度不小于150mm。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设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施工完成后不得出现贯通裂缝。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1.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防水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粉煤灰用量应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
硅粉用量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2%-5%。
石子应洁净,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4,石子吸水率不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用于混凝土原材料。
砂应洁净且为中粗砂,不得使用海砂。
1.2防水混凝土施工
底板防水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注混凝土。
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小于320Kg/m3。
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耐久性等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m3。
防水混凝土砂率应控制在35%-40%区间,泵送时可增至45%。
防水混凝土灰砂比按1:1.5-1:2.5控制,防水混凝土水胶比不得大于0.5。
预拌防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按120mm-160mm控制,并应做好现场实测。
预拌防水混凝土初凝时间按6-8小时进行配合比设计。
外墙和底板防水混凝土应分层浇注,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每层应振捣密实。
外墙及顶板防水混凝土模板应拼缝严密,支撑牢固。
防水混凝土机械搅拌时间应不少于2min。
防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离析,必须采用二次搅拌。
如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
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后使用。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加强振捣环节控制,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注施工,尽量少留施工缝。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炎热季节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度。
对入模温度大于30度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中预留管道,通过水冷散热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在冬季施工防水混凝土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不低于5度。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对大体积防水混凝土要进行保温保湿加强养护。
2 地下室底板防渗漏做法
2.1设防水层地下室底板做法
2.2设滤水层地下室底板做法
3 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