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乡小学阿达克·莫占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首古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4.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播放名曲《送别》,积淀离愁别绪,了解送别诗。
师: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自己亲密的知心朋友,我们多么希望能一直相聚,永不分离。可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古代,人们常常用写送别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古诗二首》就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送别诗。
二、初读本课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指名
读、范读、齐读等多种读的方式检查、提高朗读水平)
三、引导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
1、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
2、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四、初知诗意,质疑梳意。
1、引导学生质疑,梳理诗意。
2、集体交流。
(1)结合长江图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五、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1.预设: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
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5)指导朗读前两句。
3、预设: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
(1)品第三、四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
(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3)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
(4)指导朗读后两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师引读,
板书:情深意长。
(5)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六、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3、师生互动背诵读。
七、交流送别诗,引导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诗的内涵。
1、交流自己知道的送别诗。
2、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第二首诗。
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其他几首送别诗,感受送别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