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声音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它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初中物理课程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我们设计了一次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主题的物理教学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掌握声音的基本特性。
2.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活动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塑料薄膜、玻璃杯、水、棉线、耳机、手机等。
2. 实验材料:纸杯、剪刀、胶带等。
3. 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讲解视频、实验操作步骤图等。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生活中的声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
(二)实验探究1. 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产生(1)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声音。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音叉敲击塑料薄膜,观察并记录声音的产生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声音产生的结论。
2. 实验二:探究声音的传播(1)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有影响。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a. 将纸杯剪成两个半圆,用棉线连接成喇叭状。
b. 将手机放入纸杯中,调整音量,用另一只纸杯靠近手机,听声音的大小。
c. 将纸杯放入水中,调整音量,用另一只纸杯靠近水面,听声音的大小。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声音传播的结论。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评价: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熟练程度进行评价。
教研活动记录初中物理(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学习和分享探究式学习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 提高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实验教学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活动开始,教研组长首先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教学”为例,分析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探究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接下来,组内教师围绕“探究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探究任务。
(3)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4)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3. 实验教学方法研讨针对实验教学方法,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注重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效果。
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效果。
(2)加强实验指导,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教师应注重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中学物理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与探究四、活动目的:1. 提高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 探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五、活动内容:1. 实验教学现状分析(1)实验设备与器材:学校物理实验室设备齐全,但部分实验器材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2)实验课程设置: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设置较为合理,但部分实验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3)实验教学方式:教师以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实验效果不明显。
2. 实验教学改进策略(1)更新实验设备与器材:积极争取学校支持,更新老化、损坏的实验器材,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2)优化实验课程设置:结合实际生活,增加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创新实验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手段,如分组实验、探究实验、模拟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加强实验教学评价: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3. 实验教学案例分享(1)教师A分享: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2)教师B分享: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分子动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教师C分享: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家庭电路连接”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
4. 教师互动交流(1)教师们针对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2)分享各自在实验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互相学习、借鉴;(3)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以下为活动总结:1. 教师们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纷纷表示将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2. 教师们掌握了多种实验教学改进策略,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3. 教师们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一、引言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中有很多现象和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过程,培养观察能力,进而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实验是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三、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思考和创新。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要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通过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同时,要注重实验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更深层次的物理问题。
3.探究式教学: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设置和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物理课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理实验探究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不足,物理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策略,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的1. 分析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内涵及重要性;2.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策略;3. 通过实践研究,验证所提出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4. 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实验探究教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内涵及重要性(1)核心素养的定义及构成要素;(2)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3)核心素养与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关系。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2)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3)引导讨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4)注重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5)结合实际,拓展学生知识面。
3. 实践研究(1)选取实验探究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设计;(2)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活动,观察学生表现;(3)收集学生反馈,分析教学效果;(4)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策略。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等方面的文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初中物理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探究教学的看法和建议;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探究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4.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策略;2. 提高初中物理教师对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视程度;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物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物理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未知问题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和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光的传播时,可以引入“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理现象的神奇。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效果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例如,在教授欧姆定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科学探究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太阳能的利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太阳能装置,并实际操作进行实验。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团队中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观点。
初中物理___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以“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明确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物理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教研组长组织全体物理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一位教师主讲,分享自己在一节课中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
其他教师针对该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明确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
2. 课堂观摩接着,由一位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展示。
该教师以“重力”为主题,通过设置实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重力的概念和特性。
观摩课后,其他教师针对该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学研讨在课堂观摩的基础上,全体教师围绕“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教师们一致认为,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 教师应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确保活动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2. 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教学教研,探索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研进行探讨。
二、实验教学教研的目标1. 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实验中真正掌握物理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4. 优化实验教学资源,为实验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三、实验教学教研的内容1. 实验教学设计(1)实验选题: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
(2)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步骤,确保实验过程科学、合理。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实验评价:设计实验评价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
2. 实验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等方法,主动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实验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实验态度等。
(2)结果评价: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数据、实验结论等。
(3)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验技能。
四、实验教学教研的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
2. 开展实验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优化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
4.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5. 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对实验教学进行科学评价。
五、结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研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视域下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方法
科学探究视域下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方法概述科学探究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步骤和逻辑,采用积极主动的探究思想和方法,探究未知的、有待解释的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过程。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是指针对初中学生进行的,通过体验、观察、实验、探究、思考等活动,让学生主动、自发地探究物理所涉及的各种规律和现象,发展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本文将从科学探究视域出发,探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方法。
以科学探究为视角科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是指采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步骤,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思想和方法探究未知的、有待解释的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尝试将科学探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造和自主评价,让学生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和现象。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方法体验教学初中物理的规律和现象可以通过体验的方式来进行呈现,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看、听、思、想、动、手”的活动中,建立起物理的基础知识。
在进行体验教学时,学生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和探究物理现象,采取操作性实验和游戏来展开教学活动。
课堂展示课堂展示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真实物体、真实现象,从中发现物理规律和形成物理概念。
课堂展示可以采用物理模型、物理装置、物理实验等方式进行呈现,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展示器材、构建小型实验装置、展示物理现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开展实验,了解物理的基本规律和现象。
在开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要点和实验方法等信息,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实验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观察和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和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初中物理探究教育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探究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物理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改变而产生的现象。
3. 实验安排: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材料包括铅笔、水杯、白纸等。
4.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结果分析: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光的折射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6. 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光的折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透镜的光学仪器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2. 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铅笔、水杯、白纸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实验结果和相关的物理知识。
六、教学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下来。
2. 在实验结果分析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在拓展应用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物理现象,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标题: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科学探究方法的内涵、实施过程、实际案例以及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内涵科学探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步骤,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引导猜想,制定计划: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并制定出可行的探究计划。
3.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手段收集证据。
4.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学生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通过推理和论证,得出结论。
5.反思与评价: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三、实际案例以“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为例,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衣服洗完后要晾干?如何让洗完的衣服干的更快?然后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有的学生认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有的学生认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还有的学生认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接着,学生根据猜想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发现,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都会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
最后,学生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的越快。
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液体蒸发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意义和影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科学探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
好奇心是 由于学 生对事 物 不 了解 而产 生 的一 种积 极的情感状 态 , 能 使人 主动 接受 未知 事物 。创设 情境 , 对激发学生 的探究兴趣有着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学 生置身
物理学 家劳厄说过 : “ 物理 教育 的 目的, 不 仅是要 使 学生获取 知识 , 更重要的是发展 他们 思维 的能力 。 ” 在物 理课堂教学 中 , 探究式 教学是一种 能够 有效提 高学生 思 维能力 的教学模 式 。通 过科学 探究 , 提 高学生 的科学 素 养是物理新 课程 标 准所 倡导 的。我 们 希望 引导 学生 主 动参 与科 学探 究活 动 , 在 探究 中得 到知识 , 锻炼 科学 探 究 的能力 。在 物 理 课 堂教 学 中, 引 导 学 生进 行 科 学 探
究能 力。 参 考 文 献
案例 1 : 光 的反射教学 。 备课 时 , 教师应考虑 : 根据 光 的反射 现象 , 学生 可能 提 出怎样 的问题 。根据 教学经验 和对学 生 的了解 , 认 为 主要可能 提出这 样几个 问题 :
1 . 光 的反射 中 , 反射光线是沿什么方 向射 出的? 2 . 反射光 、 入射 光会有大小粗细 的区别吗 ? 3 . 两种光之 间的夹 角具有 什么关系? 4 . 两种光在速度方 面具有什么差别? 5 . 反射光 和入射光 的规律是什么? 在具体教学 过程中 , 学生 的提问状 况与教 师预设 的 状况差别不大 。由于教 师根据学 生可能 的提 问情况 , 做
教 学经 纬 Z H 0 N G Ⅺ J E J a - ( U E C A N K A O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中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的研 究
江 苏泰 州 市高港 区中小 学教 科研 室( 2 2 5 3 0 0 ) I - 琴
物理初中实验与探究教案
物理初中实验与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平面镜成像原理2. 平面镜成像实验3.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穿衣镜中的反射,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的大小、位置等。
5. 总结: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本质。
6.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实验法: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讨论法: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
4. 练习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学生能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学生能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能在实验和讨论中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六、教学资源:1. 平面镜2. 蜡烛3. 测量工具(如刻度尺)4. 实验记录表5. 教学课件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穿衣镜中的反射,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的大小、位置等。
5. 总结: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本质。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究。
1. 提前设定问题: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可以提前设定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观察磁铁的磁力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从而深入探究磁力的产生和大小。
2.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其中的问题。
在热学实验中,教师可以把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放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猜测两杯水的温度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3. 探究前导知识引入:在开始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前导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实验的背景和相关概念。
在进行力的分解实验时,教师可以先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实验的探究奠定基础。
4. 学生合作合成:实验探究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分析结果。
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还可以互相观察和借鉴,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实验现象。
5. 思考与反思: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帮助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和归纳科学规律。
学生可以思考为什么加热后的物体会膨胀,反思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6. 实践与应用:实验探究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进行实验探究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应用价值,学生可以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会浮在液体中。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科学思维,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样的实验探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方法一、科学探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探究方法的使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科学探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1.提出问题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也是关键环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时,教师可以提出“电流是如何流动的?电路有哪些组成部分?”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它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和预测。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和假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声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声音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并尝试进行实验验证。
3.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在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制定出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4.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是在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按照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和观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功和电功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5.分析与论证分析与论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证。
初中生科学活动:物理实验探究班教案
初中生科学活动:物理实验探究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认识物理实验器材学习使用刻度尺、天平、量筒等基本测量工具。
学习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 第二节:简单电路的搭建与测试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导线、开关、灯泡。
学习如何搭建和测试简单电路。
3. 第三节:探究光的传播学习光的传播原理。
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第四节:制作迷你风力发电机学习风力发电的原理。
动手制作迷你风力发电机,并测试其发电效果。
5. 第五节:观察和分析物体浮沉现象学习物体浮沉的原理。
进行物体浮沉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五、教学资源:1. 物理实验器材:刻度尺、天平、量筒、电路器材、光源、风力发电机等。
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
3. 教学PPT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实验台和座位安排合理。
2. 实验器材准备:根据每个实验的要求,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器材和材料。
3. 教学材料准备:制作好PPT和实验指导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和清晰。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或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 讲解与演示:教师对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进行讲解,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问题。
设计适合初中物理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
设计适合初中物理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物理学是一门抽象而深奥的科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物理学知识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帮助初中物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本文将设计一些适合初中物理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
一、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活动是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实践科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示例:1. 简易电路实验准备一些电池、导线、电灯泡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安排搭建电路,观察电流的流动、电灯是否亮起。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构成和基本原理,并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2. 斜面实验准备一块斜面板和一些小球,让学生在不同角度的斜面上滚动小球,并观察滚动的过程。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3. 磁铁实验准备一些磁铁和铁砂,引导学生将磁铁放置在铁砂上,观察磁力的效果。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磁铁的磁场特性,掌握磁力线的方向等基本概念。
二、模拟演示活动模拟演示活动是通过模拟实际物理现象,使用模型或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以下是一些模拟演示活动的设计示例:1. 火箭发射模拟准备一个小型火箭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
通过模拟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关于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的知识。
2. 光的折射演示使用一个透明容器和水,让学生将一根笔放入水中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3. 反射实验使用平面镜和手电筒,让学生观察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三、互动游戏活动互动游戏活动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中物理学生的互动游戏活动设计示例:1. 物理知识问答游戏准备一些物理题目和答案,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问答游戏。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竞争和合作中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教师教案 物理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教师教案物理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初中物理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目标。
通过物理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推理等活动,培养其观察、分析、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意识,提升交流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实验设计和探究活动的引导方法。
2. 学习提问和解答问题的技巧。
3. 数据收集及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推理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操作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2. 问题解决法: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或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一个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2. 实验探究:提供实验材料、器材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规律和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4. 提问反思: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总结能力。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2. 课堂表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等评价。
初中物理实验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实验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师主导性强,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实验评价方式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本课题旨在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
2. 构建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3. 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
4. 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2)合作学习理论在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3)探究式教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关系研究。
2.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研究(1)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4)组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加强实验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构建(1)实验准备阶段:明确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2)实验实施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适时指导;(3)实验总结阶段: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拓展知识面;(4)实验评价阶段: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优化研究(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2)改革实验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科学活动:物理实验探究班教案
初中生科学活动:物理实验探究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物理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物理规律。
4. 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物理实验探究概述1. 物理实验探究的意义和价值2. 物理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3. 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章:力的实验探究1. 重力实验2. 弹力实验3. 摩擦力实验4. 合力与分力实验第三章:运动的实验探究1. 直线运动实验2. 曲线运动实验3. 匀速运动与加速运动实验4. 惯性实验第四章:能量的实验探究1. 动能实验2. 势能实验3. 能量转换与守恒实验4. 热能实验第五章:声与光的实验探究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2.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实验3. 光的传播与反射实验4. 光的折射与色散实验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
2.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注重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分析。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4.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实验桌、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等。
2. 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等。
3. 教学参考资料:物理实验指导书、科普读物等。
4. 网络资源:相关物理实验教学网站、论坛等。
六、教学实施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指导学生预习相关内容,确保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菱角塘镇学校李玉玲电话: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本人对物理“新课程”中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开展“物理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经验与体会,论述开展“物理科学探究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新课程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赋予了我们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要求。
科学探究被引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教材中设置了不少的探究实验。
不仅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知识,而且更重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有的甚至只是要求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改变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学习中的作用,使科学探究成为一个新的教学要求和新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器材、场地等条件的限制,科学探究活动受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较大,基本体现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师需准时下课并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虽然有参与,但自主式探究活动被削弱。
为此,我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了物理科学探究活动课(每周1节)。
内容主要选取课本中相应的实验或制作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为主。
一、开展“物理科学探究活动”课的目的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
学生都是好动的,好奇心强,他们正处于探究心理的发展期;活动课刚好能迎合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3、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物理知识,巩固知识。
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科学探究的意义:“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与精神。
”(摘录自《课程标准》)2、科学探究的要素:科学探究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
这只是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并不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必须经过的7个顺序环节。
所以我们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探究水平,只注重对某几个要素的过程经历与能力培养,并不强求每个科学探究活动都必须经过这七个环节。
3、科学探究的选题:“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
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和课堂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
”三、开展“物理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际操作我们老师都知道,开展活动课“花时费力”;但,最困难的还是两个问题:开展什么活动?“怎样开展活动?。
我们主要有以下的一些操作体会:1、打好课堂教学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毕竟是教学的主战场,课外活动只是作为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益补充。
所以,在课堂中,我们注重物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程序和科学方法。
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等。
为学生参加“物理科学探究活动”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否则,学生在活动中也难有作为。
2、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为:以物理实验(制作)为载体,形成探究的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在活动中,我们紧贴课本,选取课本中的一些实验或小制作作为载体,精心设计和详尽准备;活动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案例一:“空气温度计”(图1)的制作与科学探究活动。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制作(在制作时,截取打点滴用较长的塑料管代替玻璃管,用木版固定,效果较好)。
学生制作“空气温度计”后,自然会提出几个问题:“没刻度怎样用,怎样为它画刻度?它是怎样反映温度的变化的(原理是什么)?”在和学生探讨它的工作原理后,我就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探究怎样为“空气温度计”定刻度:原理是什么?步骤怎么样?(类比液体温度计的刻度确定)然后再去做。
做好之后,大家都把作品都放在教室,在以后的几天里,与寒暑表对照,让他们看看谁的“空气温度计”准确些。
当然,空气温度计的液柱高低不但与气温的高低有关还与空气的湿度等有关;在观察中同学们都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我又引导他们分析,查找有关资料,指出“空气温度计”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其他的用途(如用“空气温度计”测量了教学楼的高度)。
和“空气温度计”一样,其实很多的物理小制作都蕴涵着不少的知识,只要我们跨出第一步,前面就有极为广阔的空间。
案例二:“盐水电池”实验与科学探究活动。
“盐水电池”是第六章第一节《电压》练习中的一个实验,看起来平淡无奇。
但是,实践起来内涵非常丰富。
我们准备了实验器材①三块金属片(5cm×20cm):铜片、铝片、锌片(镀锌铁片);②电压表1个;③导线2根;④烧杯、水、食盐等。
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不久,就有一位“好胜”学生有叫嚷:“老师你好‘偏心’!怎么他的(实验)电压是0.7V,而我的只有0.5V?都怪你给我的器材不好。
怎样才能使电压升高啊?我要比他的(实验电压)高。
”──探究的问题自然就出来了。
于是我就顺势在黑板上写出探究的问题:如何提高盐水电池的电压?盐水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让学生们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提醒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各组之间进行交流。
并开展了比赛:看谁的盐水电池电压最高。
有的同学也想出了“怪招”──将盐水电池串联起来。
这样做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几个盐水电池串联起来电压达到了3V多;有个同学提议:接上一个小灯泡试试。
结果灯泡并没有发光,学生们又疑惑了。
接着又研究讨论一番。
这样,大大刺激了学生们的探索积极性和思维。
接着下来的几周的活动课,我们继续进行了各种水果电池、蔬菜电池的探究,由学生带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实验。
以及用这个电池作为电子表、音乐贺卡等小功率用电器的电源的探究实验,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与成功感。
3、在选题方面,教师选题与学生选题相结合。
在科学探究活动的选题范围上,我们原则上是紧靠课本与学习进度,但有时也选择学生提出的课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案例三: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
在学习电学时,不少的同学不顾教师的阻止、批评,硬是把干电池的“外衣”剥去,看看里面的“真身”;甚至把“皮”也剥开,对“内脏”也研究一番。
不少的同学对电流表、电压表的构造很好奇,提出问题和要求:“电流表、电压表是怎样测量电流、电压的?能否拆开来看看!”好的电表拆了可惜;但是,学校里每年都有一些损坏的电表,积累下来数量也不少。
虽然该课题有点超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但为了不破坏同学们的好奇心,我还是把这些废表拿出来,让他们探究“电流表、电压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把电流表、电压表拆开,指导他们观察表的元件、结构与电路,分析、记录表里的电路连接情况,比较两者的异同。
在这个科学探究活动中也有一个很大的意外发现和收获:原来这部分“废表”中一部分的“表心”(灵敏电流计)还是好的。
于是,我就组织学生把着部分电表多余的部分去掉,只留下“表心”和两个接线柱,就改装成“灵敏电流表”。
一共改装了二十多个,足够用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究实验。
有同学也提出,电压表里面的电路是串联,将电压表改装为“灵敏电流表”也很简单,在表里多接一根线出来就行了。
不少同学用着自己动手制成的器材做实验,感到很自豪与成功,十分投入,科学探究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部分学生的“好拆心”还是很强的,当学到“电能表”时又要求“拆开来看看”,我也满足他们的要求了。
)4、在组织形式上课堂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
为了使一部分的科学探究活动更具开放性,我们把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安排课外,利用周日、节日进行。
案例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进行课外开放型的探究,让学生独立或小组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证据、分析与论证,最后写出探究实验报告。
其中不少同学设计的实验不同于书本的内容,有一部分参照课外书,也有一部分是他们的“原创作品”。
四、开展“物理科学探究活动”的成效经过几年的实践,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以实验(或制作)活动为主,适合中学生好动、好奇心重的心理特点,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
同学们早已把物理实验看作是“游戏”;而制作的作品,也是他们的心爱“玩具”。
每次活动,基本都是延长时间的(科学探究活动课基本安排在最后一节,不会影响其他课)。
一些平时上课不专心的同学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开始是觉得好玩,慢慢就有了兴趣;在老师的鼓励下,上课开始专心听,做好笔记,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潜而默化,互相促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其实,老师在活动中也是感到其乐无穷的。
)2、促进课堂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课题紧靠课本与学习进度,所以大大促进课堂教学。
案例五:上面提到的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由于“灵敏电流表”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学生们都熟悉的使用,学习过程自然很顺利。
案例六:探究“浮沉子”的浮沉。
在学习浮力时,我们安排了制作“浮沉子”(图2)。
学生们拿着瓶子,用力一按,里面的小瓶就下沉了;一松手,小瓶子就上浮;用力恰当,小瓶子就悬浮;同学们都被它吸引住了。
我就要求他们仔细观察、思考,互相交流,找出“浮沉子”上浮、下沉的原理。
当学生弄通这个问题后,自然就掌握了“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一节的学习就显得轻松了。
案例七:近年来,考试中“用电能表测量电功率”的题目很常见(也很有实用价值)。
我们过去也经常进行相关的习题练习,但练来练去,效果就是不好。
学生基本是靠死记解题步骤去解题的,题型一变就无从入手。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理解好它的原理。
适逢当时南区供电局在当地更换电能表,我们就发动学生把家里换下的电能表拿回学校,安装实验电路板(实验电路见图3)。
安装由学生在活动课上按照老师制定的电路图进行安装;安装完毕,由老师检查无错误(注意用电安全)后才给以通电实验。
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真实地进行“用电能表测量电功率”。
使学生体会其中的真实情景,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公式P=W/t的理解。
并通过比较两种测量方法,掌握实验技能和知识的实际应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通过实验或制作的科学探究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物理现象、规律、原理与对应的实际事物联系,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促进实验技能、方法的掌握。
3、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较大提高。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现了学生们较强的创新能力。
案例八:在制作“空气温度计”时,有的同学发现自己“空气温度计”“失灵”了:用手握住瓶子,液柱也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