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和社交关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包括运动的定义、分类、效益以及运动时的注意事项等等。

一、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指身体活动、肢体运动以及各种体力劳动的总称。

它是生物的一种基本特征,是生命活动的表现之一。

运动可以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步行、跑步、游泳、跳舞等等各种体育项目。

二、运动的分类1. 根据运动强度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低至中等强度的持续性运动,如慢跑、游泳和有氧健身操等,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力和减肥。

无氧运动是指高强度的短时间运动,如举重、冲刺和篮球等,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2. 根据运动方式分为户外运动和室内运动。

户外运动包括跑步、骑行、徒步等,可以在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

室内运动包括健身房锻炼、瑜伽和室内体育运动等,可以适应各种天气条件。

3. 根据运动目的分为健身运动和竞技运动。

健身运动是指通过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塑造好身材和提高身体素质。

竞技运动是指以竞赛为目的的运动,需要专业训练和参与各类比赛。

三、运动的效益1. 健康效益: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降低患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同时,运动还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疾病。

2. 心理效益:运动可以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改善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

通过运动,人们可以放松身心,提高自信和自尊,增强社交能力。

3. 社交效益:参与团队运动可以建立友谊和团结合作精神。

在运动中,人们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领导力和沟通能力。

四、运动时的注意事项1. 身体状况:在进行剧烈运动之前,应先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没有潜在的疾病或病史。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有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的人,应咨询医生的意见后再进行运动。

2. 适度与持续:运动时要注意适度和持续,不要一开始就过度运动,也不要突然停止运动。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专项复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一、质点1.对质点的理解(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只占有位置而不占有空间,具有被代替物体的全部质量.(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是对实际物体的一种科学抽象.2.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者有影响但可以忽略不计,则可将物体看成质点.(2)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时,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该物体的运动,一般可看成质点.(3)物体有转动,但相对于平动而言可以忽略其转动时,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理想化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二、时刻与时间间隔的比较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2.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和速率的比较 (1)平均速度①定义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即v =ΔxΔt .②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平均速率①定义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即v =st .②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 (3)速率①概念: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②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4)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的关系: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四、加速度 1.对加速度的理解(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变化越慢.(2)a =ΔvΔt 只是加速度a 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a 与Δv 、Δt 无关,计算结果为Δt 内的平均加速度. (3)ΔvΔt叫作速度的变化率.所以加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小,速度的变化率越小.2.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的比较。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及考点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及考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一、质点、参考系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二、位移和速度1.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2.速度(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是矢量.(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3.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三、加速度1.定义式:a=;单位是m/s2.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考点一对质点模型的理解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2)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可以看做质点.(3)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2.物体加、减速的判定(1)当a与v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2)当a与v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3)当a与v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物理思想——用极限法求瞬时物理量1.极限法: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极限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必然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想方法.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1)公式v=中当Δt→0时v是瞬时速度.(2)公式a=中当Δt→0时a是瞬时加速度.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2-v=2ax.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v=.2.位移差公式:Δx=x2-x1=x3-x2=…=xn-xn-1=aT2.可以推广到xm-xn=(m-n)aT2.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32∶…∶n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x∶∶x∶∶x∶∶…∶xn=1∶3∶5∶…∶(2n-1).(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1)∶(-)∶…∶(-).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v0-gt.(2)位移公式:h=v0t-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gh.(4)上升的最大高度:h=.(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1.速度时间公式v=v0+at、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位移速度公式v2-v=2ax,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0=0时,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向.3.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步骤→→→→4.应注意的问题①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②对于刹车类问题,当车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加速度也突变为零.求解此类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时间,再选择合适公式求解.③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应用基本公式求解.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1.推论公式主要是指:①=v=,②Δx=aT2,①②式都是矢量式,在应用时要注意v0与vt、Δx与a的方向关系.2.①式常与x=·t结合使用,而②式中T表示等时间隔,而不是运动时间.考点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1)对称性①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②速度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3.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物理思想——用转换法求解多个物体的运动在涉及多体问题和不能视为质点的研究对象问题时,应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转换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就会使问题清晰、简捷.通常主要涉及以下两种转化形式:(1)将多体转化为单体:研究多物体在时间或空间上重复同样运动问题时,可用一个物体的运动取代多个物体的运动.(2)将线状物体的运动转化为质点运动:长度较大的物体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可转化为质点的运动问题.如求列车通过某个路标的时间,可转化为车尾(质点)通过与列车等长的位移所经历的时间.第三节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1.直线运动的x-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直线运动的v-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方向.(4).相同的图线在不同性质的运动图象中含义截然不同,下面我们做一全面比较(见下表).二、追及和相遇问题1.两类追及问题(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2.两类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考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对运动图象的理解(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2.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考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追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能追上;若vA=vB时,xA+x0=xB,则恰好不相撞;若vA=vB时,xA +x0>xB,则不能追上.(2)数学判别式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3.注意三类追及相遇情况(1)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运动中被追上还是停止运动后被追上.(2)若追赶者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在加速过程中追上还是匀速过程中追上.(3)判断是否追尾,是比较后面减速运动的物体与前面物体的速度相等的位置关系,而不是比较减速到0时的位置关系.4.解题思路→→→(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方法技巧——用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1)两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过程较为复杂.如果两物体的加速度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并且两个加速度的大小也不相同,如果用公式法,运算量比较大,且过程不够直观,若应用v-t 图象进行讨论,则会使问题简化.(2)根据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过程,利用图象的斜率、面积、交点等含义分别画出相应图象,以便直观地得到结论.巧解直线运动六法在解决直线运动的某些问题时,如果用常规解法——一般公式法,解答繁琐且易出错,如果从另外角度入手,能够使问题得到快速、简捷解答.下面便介绍几种处理直线运动的巧法.一、平均速度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v0与末速度v的平均值,也等于物体在t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如果将这两个推论加以利用,可以使某些问题的求解更为简捷.二、逐差法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xn+1-xn=aT2,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应优先考虑用Δx=aT2求解.三、比例法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比例关系求解.四、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五、相对运动法以系统中的一个物体为参考系研究另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六、图象法应用v-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要求: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3.利用打点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二、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三、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见上图,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4.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确定好计数始点,并标明0、1、2、3、4、…,测量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x,并记录填入表中.5.计算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1、x2、x3、….6.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得各计数点1、2、3、4、5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7.增减所挂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四、注意事项1.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2.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3.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实验后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方法规律一、数据处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断:(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x3、x4、…,若Δx=x2-x1=x3-x2=x4-x3=…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Δx=aT2.(2)利用“平均速度法”确定多个点的瞬时速度,作出物体运动的v-t 图象.若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说明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速度的方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n=.3.求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逐差法:即根据x4-x1=x5-x2=x6-x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a==×=,即为物体的加速度.(2)图象法: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利用vn=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描点得v-t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误差分析1.纸带上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故要多测几组数据,以尽量减小误差.2.纸带运动时摩擦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测量误差,所以安装时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同时选择符合要求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及频率.3.用作图法作出的v-t图象并不是一条直线.为此在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用细铅笔认真描点.4.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小车与滑轮碰撞.5.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6.在坐标纸上,纵、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而导致误差过大),仔细描点连线,不能连成折线,应作一条平滑曲线,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曲线上,落不到曲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图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图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图物理运动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门学科。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一些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下面我将通过总结图的形式来概括这些知识点。

1. 一维运动描述知识点总结图(图中包含了以下知识点)1.1 位移- 定义:位移是指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

- 公式:Δs = s₂ - s₁- 单位:米(m)1.2 速度- 定义: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 公式:v = Δs / Δt- 单位:米每秒(m/s)1.3 加速度- 定义: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 公式:a = Δv / Δt- 单位:米每秒平方(m/s²)2. 二维运动描述知识点总结图(图中包含了以下知识点)2.1 位矢和位矢差- 定义:位矢是指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矢量表示。

位矢差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矢的差值。

- 表示:位矢用粗体字母r表示,位矢差用Δr表示。

2.2 速度矢量和速度矢量差- 定义:速度矢量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矢的导数。

速度矢量差是指物体在两个时刻的速度矢量的差值。

- 表示:速度矢量用粗体字母v表示,速度矢量差用Δv表示。

2.3 加速度矢量和加速度矢量差- 定义:加速度矢量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矢量的导数。

加速度矢量差是指物体在两个时刻的加速度矢量的差值。

- 表示:加速度矢量用粗体字母a表示,加速度矢量差用Δa表示。

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描述知识点总结图(图中包含了以下知识点)3.1 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定义: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轨迹运动的情况。

直线运动的速度是物体在直线轨迹上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物体的速度变化率。

- 公式:v = Δs / Δt, a = Δv / Δt3.2 曲线运动的切线速度和切线加速度- 定义:曲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条曲线轨迹运动的情况。

曲线运动的切线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沿着曲线轨迹的切线方向的速度。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使人们身心健康,增强体质。

本文将对运动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总结其中的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指人体通过肌肉的运动,消耗能量和产生功效的一种活动形式。

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类。

有氧运动指的是中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指的是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如举重、冲刺等。

二、运动的分析知识点总结1.身体机能的提升: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使身体各系统得到有效锻炼,提高整体机能水平。

2.健康益处:适度运动可以降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预防和改善肥胖问题,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抵抗力,减轻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减肥和塑形:通过运动,可以消耗体内的热量,达到减肥的效果。

有氧运动可以燃烧脂肪,塑造身体线条;而无氧运动则可以增强肌肉,使身体更加紧实。

4.运动的原则:运动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科学地制定运动计划。

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运动过量引发意外伤害。

5.心率控制:在有氧运动中,心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控制心率,可以达到不同强度的运动效果。

一般来说,低强度有氧运动时,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之间;中等强度运动为70%~80%;高强度运动为80%~90%。

6.饮食与运动:运动后的饮食也是至关重要的。

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帮助身体恢复能量和修复肌肉。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运动效果。

7.运动的种类: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和目标。

可以按照个人的爱好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常见的运动项目包括跑步、游泳、瑜伽、健身操、篮球、足球等。

8.运动与年龄: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运动的需求和能力有所不同。

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应以培养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主,中年人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老年人则以保持身体活动和稳定运动为主。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运动的特性包括普遍性、永恒性和多样性。

参考系是指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选取参考系是自由的。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是指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

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理想化模型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是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采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采用电磁打点。

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在物体相对滑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根据公式f=μ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N成正比。

动摩擦因数μ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0<μ<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类认识自身身体和调节其他环境的有效方式。

运动不仅仅指运动本身,而是指一系列与其相关的动作、神经活动、心理特点、文化习惯和社会风俗。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可概括为知识元、运动分类、运动特点、运动能力、健康促进和社会贡献。

一、知识元运动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让体内细胞和组织得到更多的氧气,增进血液循环,促进体力活动,使肌肉群增加耐力和体力;无氧运动则让肌肉群获得更好的发育和增加强度。

二、运动分类运动的分类可以根据其目的、部位、类型和力量来划分。

1.目的分类:娱乐运动、比赛运动、竞技运动和体育运动。

2.部位分类:脚部运动、腰部运动、胸部运动、背部运动、肩部运动、手臂及肘部运动和头部运动。

3.类型分类:体操、水上运动、球类运动、武术及其它综合运动。

4.力量分类:跑步、跳跃、爬行、拉伸和收缩。

三、运动特点运动的特点可分为身体特点、心理特点、文化特点和社会特点。

1.体特点:运动能够增强体内器官的功能,促进体质的发育,提高人体的抗逆能力和耐力,增加体能水平。

2.理特点:运动可以改善精神状态,促进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以及达成目标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3.化特点:运动被认为是一种生活习惯,因此,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运动习惯,如日本文化的投掷游戏、西方文化的体操和射击等。

4.会特点:运动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关系的融合,增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正常交流。

四、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指参与运动时身体所表现出的能力。

运动能力包括四种:1.肉力量:指运动时肌肉收缩的能力,包括抓力、挤压力和旋转力等。

2.体机能:指身体的柔韧度和协调性,包括柔韧度、平衡性、协调性和技巧性等。

3.力:指运动时身体的持久力,包括有氧耐力、无氧耐力和用力持久力等。

4.度:指运动时身体的运动速度,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机动速度等。

五、健康促进运动能够促进健康,它可以调整人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减少肥胖、改善心脏血管功能并降低患病风险,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减轻炎症症状改善抑郁、焦虑症和睡眠质量,还可以影响大脑的衰老,增强免疫力。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迹(路径)的长度 下,路程大
于位移大小;单向直线运动中,
二者相等。

位移 运动质点由初位置指
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m 矢量 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
段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相等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6、时间和时刻
(1)时刻指某一瞬间;时间指时刻与时刻之间的间隔。

(2)表示方法:用数轴来表示,在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以线段表示。

如下图:
图甲
图甲是t s-图象,图乙是t v-图象:(按一看点二看线三看面的顺序看这类图像)
在图甲中:
①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从参考点(坐标原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写》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一个章节,主要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描述以及与运动相关的物理量和单位。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

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根据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二、运动的描述1. 位移:位移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位置变化的总量,用Δx表示,是一个矢量量。

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方向与位移的变化方向一致。

2.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用v表示,是一个矢量量。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x/Δt,即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则是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用a表示,是一个矢量量。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当加速度为正时,表示物体在加速;当加速度为负时,表示物体在减速。

4. 时间:时间是运动发生的持续过程,用t表示,是一个标量量。

时间的单位有秒、分钟、小时等。

三、与运动相关的物理量和单位1. 位移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厘米(cm)等。

2.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有千米每小时(km/h)、米每分钟(m/min)等。

3.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4. 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分钟(min)、小时(h)等。

四、运动的图像和图象1. 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是描述运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如果是匀速运动,图像是一条直线;如果是变速运动,则图像是一条曲线。

2. 速度-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是描述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是一条曲线。

3. 加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是描述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

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

物理知识点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指的是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物理学家通过对运动进行描述和分析,揭示了自然界中的运动规律和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物理知识点中的运动描述。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包括两个基本概念:位移和时间。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用Δx表示;时间是指物体发生位移所经过的时间,用Δt表示。

通过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二、速度的描述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位移与时间之比。

根据位移的正负和时间的正负,速度可以分为正速度、负速度和零速度。

正速度表示物体向正方向运动,负速度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零速度表示物体静止不动。

三、加速度的描述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变化速率的物理量,它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之比。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增加和减小的方向,加速度为正表示速度增加,反之则表示速度减小。

当加速度为零时,表示物体匀速运动;当加速度为常数时,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四、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如果物体的速度恒定不变,则该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运动可以用直线图进行描述,直线图的斜率正比于物体的速度。

五、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位置-时间图进行描述,通过绘制位置-时间图的斜率,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六、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自由落体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恒定不变,沿着竖直方向下落。

七、抛体运动的描述抛体运动是指在水平方向上速度恒定的情况下,物体受重力作用而做的曲线运动。

抛体运动可以分解为垂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

总结:物理知识中的运动描述涵盖了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等内容。

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表达方式: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运动,常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来描述运动。

2.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3.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二、力的作用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形状或者产生其他效果的原因。

2.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弹力: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称为弹力。

4.摩擦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称为摩擦力。

5.阻力:物体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运动时,受到的介质的阻碍力称为阻力。

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外力使它们改变状态。

7.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力÷质量。

8.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功的概念:力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作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2.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

3.功与能量的转化: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发生转化,功的符号与能量的转化方向相反。

4.功与机械能的转化: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才发生机械能的转化。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在重力作用下位置发生改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6.动能:物体具有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½×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平方。

7.机械能守恒定律:当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的总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的高中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的高中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的高中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的描述(1)位移: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常用Δx表示。

(2)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常用v表示。

(3)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通常用a表示。

2、运动的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相等。

(2)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加速度相等。

3、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地球引力作用下的物体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重力加速度常用g表示。

二、力、功和能1、力的概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力。

力的计算公式:F = ma。

2、功的概念力F对物体做功W,常用W表示,计算公式为W = Fs。

3、能的概念能是物体进行运动和变形时所具有的性质。

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总机械能守恒。

三、静力学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为零。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

3、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弹簧弹力:弹簧伸长量与施加在弹簧两端的力成正比。

5、摩擦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滑动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

四、压力1、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2、液体压强:压强还与液体高度和密度有关。

3、液体表面张力:液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

五、热学1、热量:热能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热能量。

2、内能: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所具有的能量。

3、热量的单位:焦耳(J)。

4、温度: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温标是根据物质热平衡时的基准物体制定的。

5、气体的状态方程:P·V = n·R·T。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了运动的描述和分析、力、功和能、静力学、压力和热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阶段学习物理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提高科学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要多进行实验和观察,理论联系实际,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一、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中,运动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可以由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在高中物理必修三中,我们学习了关于运动的多个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其中包括:1.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关系的物理量。

位移的大小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并且考虑了方向。

在均匀直线运动中,位移可以通过初末位置的坐标差来计算。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快慢和方向关系的物理量。

速度的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可以用公式$v=\\frac{\\Deltas}{\\Delta t}$ 来表示。

速度的方向可以是与位移方向相同或相反。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快慢和方向关系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大小是速度改变量与时间的比值,可以用公式$a=\\frac{\\Delta v}{\\Delta t}$ 来表示。

正加速度表示速度增加,负加速度表示速度减小。

1.2 运动的图像学表示•位移-时间图:可以利用位移-时间图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图中,位移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斜率表示速度。

•速度-时间图:可以利用速度-时间图来描述物体的加速度情况。

在图中,速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斜率表示加速度。

二、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定律,其中包括三条定律:2.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没有合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2.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提供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其中F为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这条定律明确指出了力是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力都将有一个等大反向的作用力作用在另一个物体上。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整理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整理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

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

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

(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计算公式:v=s/t。

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4)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s或·s-l。

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h。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知识点一:物体和质点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忽略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我们称之为“质点”。

当我们在研究某物体时,如果该物体的形 状和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物体看成质 点。

知识点二:参考系参考系: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拿来做参照的物体。

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考系。

但是,为了简单方便地描述物体的运动, 我们通常取地面或者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物态为参考系。

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运动时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

知识点三:坐标系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需要在坐标轴上建立适当的坐 标系。

质点点四:时间和时刻时刻:表示某个瞬间的时刻,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时间:表示某个时间段,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知识点五:标量和矢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矢量: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知识点六:路程和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位移:从始发点指向终了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是矢量。

知识点七:速度1、速度 a.定义: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b.公式:v=tx ∆∆. c.矢标性: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d.单位:常用单位s m ,或者h km 。

e.正负:速度为正,说明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速度为负,说明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2、平均速度 a.定义:物体运动快慢的粗略描述;B.公式:v=tx ∆∆。

C.矢标性: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3、瞬时速度 物体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

4、速率 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

速率是标量。

知识点八:加速度1、定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公式:a = t v ∆∆ = t- v ∆初末v 3、矢标性: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4、单位: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2s m知识点九: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变化的运动。

2、速度:v v t 0= 3、位移:X = t v ⨯0知识点十: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1、从v-t 图像中分析物体的速度;2、从v-t 图像中分析物体运动的加速度;3、从v-t 图像中分析物体的位移。

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

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

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运动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在物理学中,所有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即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参照物体。

二、运动的描述1.质点运动:将物体看作一个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刚体运动:刚体指物体内部各点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的物体。

刚体在运动时,各点沿着相互平行的方向作等速直线运动。

3.非刚体运动:物体内部各点相互位置关系随时间发生变化。

三、运动的性质1.匀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运动。

2.加速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逐渐增大的运动称为加速运动。

3.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称为直线运动。

4.曲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5.往复运动:物体反复在两点之间来回运动的运动称为往复运动。

6.周期性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重复进行的运动称为周期性运动。

四、运动的描述及研究1.运动的描述可以通过物体的轨迹、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来描述和研究。

2.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位置变化称为位移。

3.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称为速度,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4.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称为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加速的方向和速度。

五、定义和推导1.通过定义和推导可以得出各个运动的公式,如速度的定义v=Δs/Δt,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 等。

六、运动的图像和分析1.运动图像:通过绘制物体的位置-时间、速度-时间、加速度-时间图像来分析和描述物体的运动。

2.运动分析:通过分析物体的运动图像,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特点和规律,进而找出运动的规律和规律等。

七、牛顿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学中物体的运动规律的三条定律。

这三个定律包括:1.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在物理学中,对运动的准确描述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变化规律。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总结一下运动的描述相关知识点。

一、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系。

参考系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比如,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这里我们是以汽车为参考系来观察树木的运动。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例如,在地面上观察飞机的飞行,和在另一架飞行中的飞机上观察它,结果会有所差别。

二、质点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这就是质点。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比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由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远大于地球的半径,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公转的影响极小,此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但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

比如 8 点上课,这里的 8 点就是时刻。

时间间隔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比如一节课 45 分钟,这 45 分钟就是时间间隔。

四、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例如,一个人绕着操场跑一圈,他的位移是 0,因为他最终回到了起点,但路程是操场的周长。

五、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它反映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它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六、速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七、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1.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一种身体活动,通常是以提高身体健康为目的的有规律的活动。

它可以是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也可以是无氧运动,如举重和瑜伽。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运动,它都能帮助人们维持健康和塑造良好的体魄。

2. 运动的好处运动对健康有着诸多好处。

首先,它有助于保持心脏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预防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此外,运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免疫力和改善睡眠质量。

总的来说,运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 运动的种类运动有很多不同的形式。

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和跳舞,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率。

力量训练,如举重和器械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和骨骼。

灵活性训练,如瑜伽和普拉提,能够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平衡感。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和网球,它们有着独特的技术和规则,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和增强社交。

4. 运动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运动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运动。

其次,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和拉伸活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此外,要控制运动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疲劳和伤害。

最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保持良好的体能和体重。

5. 运动的社交意义运动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通过参加运动项目,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增强自我价值感。

此外,许多运动项目都是团队合作的,能够培养领导能力、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因此,运动对社交和情感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魄、提高社交和情感健康。

通过了解运动的定义、好处、种类、注意事项和社交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运动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享受运动的乐趣并从中受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质点:
①定义:---------------。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的,静止是---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二、时间与位移
1、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用时间轴上的一个--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2.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四、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
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五、加速度
1、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错误理解平均速度,随意使用。

3、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点总结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与位移式---------
(4)平均速度公式---------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x=x2-x1=x3-x2=……=x n-x n-1=------(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

(3)一段位移内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中与这段位移初速度v0和末速度v t的关系为----------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 n=
②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
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 n=
易错现象:
1、在一系列的公式中,不注意的v、a正、负。

2、纸带的处理,是这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易错问题。

3、滥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公式。

二、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因为忽略了空气的阻力,所以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①速度公式:②位移公式:
③速度—位移公式:--------④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
三、运动的图象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1、图象:
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t图象和v—t图象.
(1) x—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i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ii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③两种特殊的x-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
(2)v—t图象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②图线斜率的意义
a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b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③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③常见的两种图象形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易错现象:
1、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