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大气的水平运动及天气系统

合集下载

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
1、气压梯度力 ◆气压分布不均产生气压梯度,使空气具有由高压 区流向低压区的趋势。通常把存在气压梯度时,单位 质量空气所受的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可分为垂直气压梯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1p 其表达式为:
G
G — 水平气压梯度力;ρ— 空气密度; Δp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 Δn —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Δp /Δn — 为水平气压梯度; “ - ” 负号表示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气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空气的垂直运动称为上升气流或下沉气流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杆斜
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方位来表示。如陆地上,一
般用16个方位表示,海上多用36个方位表示;在高空则用角度表 示。用角度表示风向,是把圆周分成360度,北风(N)是0度(即 360度),东风(E)是90度,南风(S)是180度,西风(W)是270度,其 余的风向都可以由此计算出来。
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夏季北移 B、 冬季南移 C、12月22日以后南移 D、6月22日以后南移
蒲福风级(Beaufort scale)
是英国人弗朗西斯· 蒲福(Francis Beaufort)于1805年 根据风对地面物体或海面的影响程度而定出的风力等级。 按强弱,将风力划为“零”至“十二”,共十三个等级,即 目前世界气象组织所建议的分级。后来到20世纪50年代, 人类的测风仪器的进度,便量度到自然界的风实际上可 以大大地超出了十二级,于是就把风级扩展到十七级, 即共十八个等级。
北半球V V A、C G、CL NhomakorabeaG

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等压线闭合,数值
低压中心
压中心的范围
中低周高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 高压 脊控制地区 与高
高压脊
狭长区域
压中心天气状况相近
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 合在一起,其控制地区
低压槽
狭长区域
与低压中心一样以阴
雨天气为主
核心图表解读
第1讲
[方法技巧] 1.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1)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等 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 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高压”和 “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核心图表解读
第1讲





气压系统
特征
注意点

等压线闭合,数值
高压中心
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
中高周低
以内是高压中心或低
9.从热力环流原理看图示近地面( C )
A.①为海洋 ④为陆地 B.①为谷地 ④为山地 C.①为郊区 ④为城区 D.①为陆地 ④为海洋 10.若图示近地面地势低平,气温都为21.5℃,则 飞机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飞行,飞行员感觉最颠簸
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沿甲图E-F,A-B所作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回答11~12题。
第1讲
第 1 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 栏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开 关
二、热力环流
大气受热过程
低 D
高 G
A
冷却

2020版高考地理讲义: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地理讲义:第6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能量来源(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太阳辐射__。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__地面辐射__。

2.两大过程(1)__地面__增温: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而升温。

(2)大气增温: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

3.两大作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__吸收__、__反射__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__大气逆辐射__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

具体图解如下:2.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1)大气成分: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对大气逆辐射作用的影响。

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含量大,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

全球气候变暖就是温室气体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的典型表现。

(2)天气状况: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影响。

昼、夜云层量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很大,可用下表比较。

(3)而影响气温状况。

一般规律: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反射太阳辐射越多),吸收就越弱,地面辐射越弱;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反射太阳辐射越少),吸收就越强,地面辐射越强。

比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新雪>冰>沙土>草地。

陆地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海洋。

3.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盆地地形→阴雨天气多,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密度大→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能缺乏。

4.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形成原因
气压差异
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分布不 均,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压存在差 异,从而形成气压梯度力,促使
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科里奥利力
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对空气 流动产生影响,使风向发生偏转。
地形影响
地形地貌对风向和风速产生影响, 如山脉、河流等地形因素可以改变 风向和风速。
表现形式
01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 大气的水平运动概述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动力学基础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规律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实例分析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模拟与预测 •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意义与影响
01
大气的水平运动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指大气在水平 方向上的运动,通常是指风。
概念
风是由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分布 不均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是 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传播污染物
大气水平运动可以将污染物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影响空 气质量,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改变地表风貌
风力作用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如风蚀作用形成雅丹地貌,搬运沙丘形 成沙漠。
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维持生物多样性
01
风力可以帮助种子传播,促进生物分布和迁移,从而维持生物
多样性。
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02
通过气象模型和数值预报方法 ,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
风速变化。
风场的演变规律
风场演变的概念
风场演变是指在一个较大区域内,风向、风 速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风场演变的观测
通过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等手段,可以观 测风场的演变情况。
风场演变的原因
风场演变主要受到大气环流、气候系统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培训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培训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PPT优秀课件

风向标
左图: 北半球某区域 某时刻海平面 等压线图
该时刻甲地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方向是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
风向标


左图: 北半球某区域 某时刻海平面 等压线图
风向标指向风的来源
风的 来向→
如果某时刻风向标箭头指 向西北,表示此时刻风向 为西北风。
风向怎么画?
1000

1005
高压脊与低压槽:
高压脊: 高压向外延伸
低压槽: 低压向外延伸
高压脊控制下,多___晴__朗___(晴朗、阴雨)天气; 高压脊内气流辐散下沉,空气因下沉而增温,难以形成 降水,且风力微弱。
北半球某地 某时刻海平面 等压线
每年7-8月,“副高”向西延伸,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 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伏旱”天气。
② 决定风速,影响风向 据图5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
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
① 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图中四地风向标示不正确的是( )
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
据图5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况严1A判重0..甲断的据,地图B当区.5乙乙时是所处风示C吹暴气.丙东潮压南影分D风响布.丁,最状 图高③该下北低① 图该据②低图图 北每②①图低②图北受形图图北高这该①中压地时图半压中时图压中4半年地4压地中半水成4中半压次时地与决 决示示 示甲 脊 刻 为 球 槽 四 刻 5槽 四 球 7在 四 球 平 风 甲 球 脊 风 刻等 定定所意 -意意8地内甲北某控地甲附地某_地某气的地某内暴甲压 风风月示我 我_我1气地半区制风地近风区风区压直1区气潮地_DBCB线 速速,4气国 国国4_....流风球域下向风常向域向域梯接域流是风日日(垂 ,,“压某 某某辐向某近,标向常标近标近度原某辐由向66左直 影影副分地 地地~~散标区地多示标形示地示地力因时散低标、, 响响高布区 区区99下的域面不的成不面不面、:刻下压的_时时右由 风风”状_111沉箭某等正箭锋正等正等地水海沉系箭_444的的)高 向向向况_日 日日,头时压确头。确压确压转平平,统头_风风侧压西判666_空指刻线的指的线的线偏气面空、指向时 时时向,指_延断_气向海(是向是(是(向压等气向向为的 的的为高向伸(,因的平单(的(单(单力梯压因岸的气 气气压低,晴当下方面位方位位和度线下风方压 压压在压我朗时沉向等:向::摩力图沉共向形 形_形国、风_而是压百是百百擦而同是势 势势)))_长阴暴_增线帕帕帕力增引, ,,江雨(潮温图)))共温起LLL中)左影为 为为,。同,的下天、响低低 低难作难,游气右最压 压压以用以海地;)严, ,,形;形水区侧重图 图图成成涌受。的中 中中降降向高地天 天天水水陆压区气 气气,,地脊是系 系系且且,控统 统统风风给制以 以以力力沿,222微微岸000盛000弱弱地行千 千千。。区下米 米米造沉///天 天天成气的 的的较流速 速速大,度 度度损形东 东东失成移 移移。“。 。。伏旱”天气。

气象学与气候学-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气象学与气候学-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一)地转风:
1、形成:
12
2、定义: 在自由大气中,因气压场是平直的,空气仅受水平气压梯
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二力相等时的空气运动称之 为地转风。 3、 白贝罗风压定律:
在北半球,风是顺着等压线吹的 。背风而立,低压在左手 边,高压在右手边,南半球相反。 4、 地转风风速的大小
13
公式的意义:
3
(二)水平地转偏向力
1、现象 园盘静止不动
园盘是逆时针转动
AB
AB
2、定义: 作用在转动地球上的运动空气上的惯性力。它是促使运动空气 偏离水平气压梯度方向的主要原因。
4
3、水平地转偏向力
5
任一纬度上的地转偏向力
6
7
4、水平地转偏向力的特点
8
(三)惯性离心力
1、定义: 在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时刻受到一个离开曲率半径向外的作用力。 这个力是物体为保持作曲线运动而产生的,即惯性离心力。 2、方向: 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并指向曲率半径的外侧。 3、惯性离心力的大小: C=v2/r=ω2/r V是空气运动的线速度;r是空气运动的曲率半径; ω是空气运动 时的角速度。 4、特点
14
(二)梯度风
15
2、梯度风的风速
16
高压区中梯度风的风速
17
3、梯度风的特性
18
梯度风遵守的地转风的风压定律
注意:
19
(三)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1、热成 (风1)由于水平温度分布不均匀所形成的风随高度的改变量。 (2)公式:
V T V 上V 下
(3)特点:
20
2、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1)等温线与等压线平行
21
等压线与等温线相交而有冷平流,在北半球风向随高度逐渐左转, 而且越到高层,风向与热成风风向越接近。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大气运动课件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大气运动课件

(3)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凹方向相反 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凹方向相反
2.综合应用 . 以等压面为背景,结合气压的分布规律, 以等压面为背景,结合气压的分布规律,等压面有 以下主要用途: 以下主要用途:
(1)判断气压高低 判断气压高低 ①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的气压值 判读依据:由近地面向高空气压值递减, 判读依据:由近地面向高空气压值递减,如图中 PA>Pa>Pc,PB>Pd>Pb。 , ②比较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 判读依据: 等压面高凸低凹, 判读依据:Ⅰ等压面高凸低凹,如Pa>Pb 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 Ⅱ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如
学以致用 2.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图中四点的气压① B.甲地多晴朗天气 .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 解析: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由气压的分布状况转化为 。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由于太阳辐射的差 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异引起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 异引起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受热地区空气在 垂直方向上上升,冷却地区在垂直方向上下沉, 垂直方向上上升,冷却地区在垂直方向上下沉,由 此产生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高低气压差异, 此产生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高低气压差异,受热区 上空形成高压区,而冷却地区上空形成低压区, 上空形成高压区,而冷却地区上空形成低压区,在 近地面正好相反。 近地面正好相反。
②判断城市与郊区 判断依据:城市是热岛, 判断依据:城市是热岛,气温高的为城市 如,Pa高⇒PA低⇒TA高(热)⇒A为城市 高 热 ⇒ 为城市 ③判断绿地与裸地 判断依据:绿地同海洋, 判断依据:绿地同海洋,裸地同陆地 (4)判断季节或月份 判断季节或月份 判断依据:夏天热,陆更热, 判断依据:夏天热,陆更热,成低压 冬天冷,陆更冷, 冬天冷,陆更冷,成高压 若上图B为陆地则 如,若上图 为陆地则

大气的水平运动精品课件

大气的水平运动精品课件

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
与等压 线_平__行__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 _摩__擦__力__
与等压 线_斜__交__
图示(北半球)
判断
PANDUAN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符号 类型
方向
F1
F2
_水__平__气__压__梯__度__力__ _摩__擦__力__
F3 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
垂直于_等__压__线__,
总是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
由高压指向低压 与风向相反 _右__偏转,南半球向_左__偏转
4.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
特点
大气水平运动具有范围广、速度 快、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它受到 地球自转、地形地貌、气压梯度 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流与水平运动关系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全球范围内大气运动的总状态,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 运动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和天气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关系
大气环流通过影响气压分布和空气流动,进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例如,三圈 环流和季风环流等大气环流模式,会导致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气压分布和风向 风速,从而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海洋性气候区域内,由于海洋的比热容较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明显,使得该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
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海洋性气候区域通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加上海洋的水汽输送 ,使得该地区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
气象变化稳定
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海洋性气候区域的气象变化相对稳定,极端 天气事件较少。
向海洋,寒冷干燥。
非洲季风
非洲季风相对较弱,主要由于赤道 附近的热带辐合带南北移动引起, 对非洲大陆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重 要影响。
美洲季风
美洲季风主要影响北美洲南部和南 美洲北部地区,夏季风带来丰富降 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冬季风则 较为干燥。
05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异
海洋性气候特点分析
气温年较差小
气候变化认识
认识大气水平运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关注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问题。
环保意识提升
通过大气水平运动的学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 的认识和参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气候影响
季风带来明显的季节变化 ,形成丰富的降水,对农 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地貌塑造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影响
季风的形成
季风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导致大范围的气流运动。在冬季, 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形成冬季风;在夏季,暖空气从低纬度地区向高 纬度地区流动,形成夏季风。
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区域内的降水、温度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受季风的影响较大。例如,亚洲季风气候 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则相对干燥。
季风异常的影响
季风异常会导致气候异常,如季风提前或延迟到来、季风强度变化等,这些都会对农业、 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等产生影响。
气旋与反气旋对气候的影响
气旋对气候的影响
气旋是低气压系统,其内部气流呈旋转状向中心流动。气旋 带来的降水多为暴雨或雪等,如台风、飓风等。气旋还会引 起大范围的天气变化,如温带气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摩擦力
定义
空气运动时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 分为内摩擦力和外摩擦力。
影响
内摩擦力影响气流运动,外摩擦 力影响风速和风向。
作用
摩擦力使风速减小,改变风向。
惯性离心力
定义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地球 表面运动的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
向相垂直的力。
影响
改变近地面风向,影响天气系统的 发展和移动路径。
作用
在北半球使风向右偏转,南半球使 风向左偏转。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不断发展,数值模拟在大气水平运动研究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和深入,未来将有望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分辨率,更好地揭示大气的运动规律和预测能 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季风的形成与影响
季风的形成
季风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和压力分布不均而形成 的,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最为显著。
季风的移动

高考-大气的水平运动(资料PPT精品课件

高考-大气的水平运动(资料PPT精品课件

2021/3/1
3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_水__平__气_压__梯__度__力 的产生,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A
低压
hpa A
1002
1002 1008 1014
Q:A、B两点的气压差是__1_2_h_p_a__。
2021/3/1
4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F(水平气压梯度力)
晴朗干燥
阴雨
17
3、等压线图的判读应用★
2021/3/1
18
(1)读数值、判气压类型:根据等压线上的数值和递变规律可判读
出图中任意一点的气压值数值大小和范围以及高低气压中心。
如图中丙点的气压值为_____1_0_0_5_<_P_丙_<_1_0_1_0_____,A、D两地为
_高_2_0_21压/3/1中心,B、C两地为__低___压中心。
1000 1010
1008
D
1010
1:1000
6
练习:假设A、B分别为北半球、南半球某两地等压线图,
其比例尺一致。
A (hPa)
B (hPa)
1054
208
1070
206
1086
204
1、画出两地风向。
1、A、B两幅等压线图中风力较小的是__B___,原因_B_的__等__压_距__小_。
2、若A、B是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线图,则表示近地面的可能是
BF
(hPa)
风向
1010
45o
1020
地转偏向力D与 风向垂直。
A
2021/3/1
D
北半球
1030
在F和D的共同作用下,北(南)半球的

高中地理用大气的水平运动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用大气的水平运动优秀课件

风向:平行于压线
490
492
F水、F地等大反向,F合=0
494
496
498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500 / hPa
风向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比 较:平原与山区的风速 ,并说明原因
答:平原地区风速大 原因:摩擦力较小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风向分析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30°-45°〕
③三力成风:F水、F地、f
低压
高空
高压
低压
高压
地面 B
冷却
低压
A
C
受热
高压 冷却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向: 风的来向
低压
高空
高压
低压
高压
地面 B
冷却
低压
A
C
受热
高压 冷却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风形成的原因
直接原因: 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单位距离气压差越大,气压梯度就越大,气压梯度力就 越大,风速就越大〕
等压线:
同一高度〔水平面〕气压值相同的点相连构成的线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风向分析 ① 一力成风:F水
490
492
494
496
498
水平气压梯度力
500 / hPa
风向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1.3 大气的水平运动(17张ppt)[最新推荐课件]

2.1.3 大气的水平运动(17张ppt)[最新推荐课件]


1、小聚焦P15页第9题
2、地图册P56页 第3(4)题


创景设问
冬天当打开房门时,风从室内吹向室外还是室外向室内吹?为什么?
风从室外向室内吹,因此冬天坐在教室门 边的同学开门时冷,进出时请关上门。
室内 温高
室外 温低

什么是风?风向?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496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498 请画出南半球高空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500hPa
地转偏向力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近地面风
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近地面风)
(北半球为例)
1002
摩擦力永远与风向相反,既 改变风向,又影响风速。
1004
1006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锐角)
地面受热 ,空气膨 胀上升, 近地面形 成低压
低压 热
促使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两地之间产生气压梯度
高压
地面受冷 ,空气收 缩下沉, 近地面形 成高压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理想状态)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02 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 1004 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08
请画出南半球近地面的风
1010 hPa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近地面风
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2
1004
1006
A
1008
1010hPa
2、根据地转偏向力画风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 大气的水平运动及天气系统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2.读“锋面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图中A 为暖气团,其性质为温度较高、水汽较多,在其影响下天气特征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B 为冷气团,其性质为温度较低,水汽较少,在其影响下天气特征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2)冷暖气团交汇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3)根据冷暖气团的势力对比可将锋分为三种类型:①冷锋:冷气团势力大于(大于、小于)暖气团势力,锋面移动方向与冷气团运动方向一致。

②暖锋:冷气团势力小于(大于、小于)暖气团势力,锋面移动方向与暖气团运动方向大致一致。

③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主要的准静止锋有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

3.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

(2)从气流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反气旋,B表示气旋。

(3)从气压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高压,B表示低压。

(4)从气流运动方向分析,A形成于北半球,B形成于北半球。

(5)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当B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6)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东部吹偏北风,B的南部吹偏西风。

考向一锋面系统(2017·江苏学测7)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2017年2月19日~24日天气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影响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天气系统是()A.低压中心B.暖锋C.准静止锋D.冷锋答案 D解析从19日到24日,该地经历了一次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可判断为冷锋过境。

2.(2016·江苏学测41)下图为“锋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锋面类型为________锋,在其形成过程中,________气团占主导地位。

(2)该锋面过境时,雨区主要位于________(锋前或锋后)。

该锋面过境后,气温________、气压________。

(3)冬春季节,若该锋面快速南下,可能给我国南方带来最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__,此时,锋前多为________风。

答案(1)冷冷(2)锋后下降升高(3)寒潮偏南解析第(1)题,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上升,为冷锋过境。

第(2)题,雨区位于锋面附近冷气团一侧,根据冷锋锋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位于锋后。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第(3)题,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和沙尘暴都与冷锋过境有关。

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锋前吹偏南风。

3.(2013·江苏学测42)下图为“我国冬季某日某天气系统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M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

此时,甲、乙两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____地。

(2)当M天气系统经过丙地时,丙地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春季节,M类型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常给我国带来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

为减轻这种灾害造成的损失,农业生产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答案(1)冷锋甲(2)大风雨雪降温(3)寒潮培育耐寒作物、提前做好防冻工作、建大棚解析(1)M为冷锋,降水在冷气团一侧。

(2)冷锋会形成大风、雨雪、降温天气。

(3)冬春季节,冷锋常会带来寒潮。

减轻寒潮灾害损失,可培育耐寒作物、建大棚等。

方法技巧 1.冷、暖锋的判断方法(1)看符号。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3)看锋面坡度:冷锋较陡,暖锋较缓。

(4)看雨区位置。

(5)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

2.巧记锋面符号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

(冷锋)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雨锋前成。

(暖锋)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

(准静止锋)考向二气旋、反气旋系统4.[判断题](2016·江苏学测34)反气旋指的是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的气压系统。

()答案误解析反气旋指的是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的气压系统。

5.(2015·江苏学测模拟)读“2014年12月12日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A地受________气压控制,假如空气中所含水汽量较大,则A地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

答案低阴雨、降水或冷湿6.(2016·盐城学测二模)下图为“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甲所在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____,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

答案高压(反气旋)晴朗、寒冷、干燥方法技巧手势法判断气旋与反气旋考向三简易天气系统图的判读(2015·江苏学测7~8)下图为“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A.呼和浩特B.上海C.台北D.广州8.此时北京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烈日炎炎B.雨雪降温C.高温暴雨D.晴空万里答案7.A8.B解析第7题,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据图可看出,与另外三个城市相比,呼和浩特附近等压线最密集。

第8题,由图可知,北京处在冷锋系统影响下,最可能为雨雪降温天气。

(2014·江苏学测5~6)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2014年2月3日某时刻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此时,M地的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0.此时,在N地过境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答案9.B10.C解析第9题,M地位于高压的东部,受向东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该地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该地盛行西北风。

第10题,根据图中天气系统的符号可知,在N地过境的天气系统是冷锋。

方法技巧等压线的判读(1)闭合:中心数值大,外围小,则为高压中心(反气旋),反之则为低压中心(气旋)。

(2)疏密: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反之风力则小。

(3)弯曲:弯曲外延部分形成高压脊(凸向低压处)或低压槽(凸向高压处),在低压槽处易产生锋面。

(4)风向(近地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斜穿等压线,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跟踪检测读“我国2014年2月某时段天气形势图”,完成1~2题。

1.该天气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亚洲高压强盛B.副高强盛C.空气干燥D.风力强劲2.14日可能出现的现象为()A.北京大雪纷飞B.郑州风和日丽C.杭州雨夹雪D.广州剧烈降温答案 1.A 2.C解析第1题,图中天气系统为冷锋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的形成主要与亚洲高压强盛、冷气团势力强有关。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4日冷锋位于长江中下游附近,该日,杭州受冷锋影响,可能会出现雨夹雪天气;北京13日受冷锋控制,14日其天气应转晴;郑州位于图中13、14日的锋面中间,因而14日其天气应为由阴雨转为晴朗;此时广州还未受到冷锋影响,应为风和日丽的天气。

3.[判断题](2017·江苏学测3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答案误(2017·连云港学测模拟)2016年12月19日,我国北方地区雾霾严重,北京能见度不到50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有利于驱散华北地区冬季雾霾的主要天气系统是()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减轻北京市雾霾天气的是()①大力发展服务业②提高城市化水平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加强城市绿地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4.B 5.D一、选择题(2016·镇江学测一模)下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③地形起伏④洋流分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1月份甲地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答案 1.A 2.A(2017·宿迁学测二模)下图为“2016年12月12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时刻()A.气压:太原高于呼和浩特B.风速:乌兰巴托小于上海C.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D.风向: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相反4.太原市未来两天天气状况,说法可信的是()A.雨过天晴,气温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D.雨雪、大风之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答案 3.C 4.D(2016·宿迁学测一模)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日近地面等温面(气温值相等点构成的面)和等压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处气温和气压状况为()A.甲处气温、气压均高于乙处B.甲处气温高于乙处,气压低于乙处C.甲处气温、气压均低于乙处D.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气压高于乙处6.该天气系统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最可能的是()A.反气旋晴朗B.气旋阴雨C.冷锋暴雨D.准静止锋寒冷答案 5.C 6.A7.(2017·苏州学测模拟)读下图,四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的是()答案 B(2017·徐州学测二模)下图为“2016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8题。

8.该日,甲地最可能()A.受气旋控制B.受台风系统影响C.受冷锋影响D.受亚洲高压控制答案 A(2016·无锡学测一模)下图为“某地受一天气系统影响的气压和最大风速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A.风力不断加大B.气压不断升高C.气温不断降低D.降水变率增大10.此天气系统()A.形成华北地区的干旱天气B.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C.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D.可能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灾害答案9.D10.D(2016·南通学测一模)下图为“某年12月10日14时和11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百帕)分布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时段内,甲地()A.气温升高,风力变大B.气压降低,风力变小C.气压升高,风力变小D.气温降低,风力变大12.该时段乙地雾霾天气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小B.降水少C.气压高D.气温低答案11.D12.A(2015·南通学测模拟)锋线指的是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下图为“某月10~12日锋线位置在某地区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锋的基本特征是()A.锋面与地面平行B.雨区主要在锋后C.锋线前方为冷气团D.暖气团在锋面下方14.关于甲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10日风力最大B.11日气温最低C.12日气压最低D.12日云量减少答案13.B14.D解析第13题,结合该图中的指向标和10~12日锋线位置的移动变化,可推断出锋面由西北向东南移动,为冷锋,锋前为暖气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