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什么的最讨厌了喵

(完整版)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最短路径问题]典型题型及解题技巧 最短路径问题中, 关键在于,我们善于作定点关于动点所在直线的对称点,或利用平移和展开图来处理。这对于我们解决此类问题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立体图形展开图”。教材中的例题“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立体展开图”。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 。 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考的较多的还是“饮马问题” ,出题背景变式有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 ,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一、两点在一条直线异侧例:已知:如图,A,B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一点P,使得PA+PB 最小。 解:连接AB,线段AB 与直线L 的交点P ,就是所求。(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二、两点在一条直线同侧 例: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 、B 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 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 解:只有A、C 、B在一直线上时,才能使AC +BC最小.作点A 关于 直线“街道”的对称点A′,然后连接A ′B,交“街道”于点C,则 点C 就是所求的点. 、一点在两相交直线内部 例:已知:如图A 是锐角∠ MON 内部任意一点,在∠ MON 的两边 OM ,ON 上各取一点B,C ,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

解:分别作点A 关于OM ,ON 的对称点A ′,A OM ,ON 于点B、点C ,则点B、点C 即为所求分析:当AB 、BC 和AC 三条边的长度恰好能够体现在一条直线上时,三角形的周长 最小 例:如图,A.B 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 上建一座桥MN ,桥造在何处才能使从A 到B 的路径AMNB 最短?(假设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垂直) 解:1.将点B 沿垂直与河岸的方向平移一个河宽到E, 2.连接AE 交河对岸与点M, 则点M 为建桥的位置,MN 为所建的桥证明:由平移的性质,得 BN∥EM 且BN=EM, MN=CD, BD ∥CE, BD=CE, 所以A.B 两地的距:AM+MN+BN=AM+MN+EM=AE+MN, 若桥的位置建在CD 处,连接AC.CD.DB.CE, 则AB 两地的距离为: AC+CD+DB=AC+CD+CE=AC+CE+MN, 在△ACE 中,∵ AC+CE >AE, ∴AC+CE+MN >AE+MN, 即AC+CD+DB >AM+MN+BN 所以桥的位置建在CD 处,AB 两地的路程最短。 例:如图,A、B 是两个蓄水池,都在河流a 的同侧,为了方便灌溉作物,?要在河边建一个抽水站,将河水送到A、B 两地,问该站建在 连接A ′,A ″,分 别交 B

图论作业(1)

第三章 1.证明: 必要性: v 是连通图G 的割边, 则 , 至少有两个连通 分支。设其中一个连通分支顶点集合为V1,另外连通分支顶点集合为V2,即V1与V2构成V 的划分。 对于任意的u ∈V1, v ∈V2,如果割边e 不在某一条(u ,v )路上,那么,该路也是连接G-e 中的u 与v 的路,这与u,v 处于G-v 的不同分支矛盾。 “充分性” 若e 不是图G 的割边,那么G-v 连通,因此在G-v 中存在u,v 路,当然也是G 中一条没有经过边e 的u,v 路。矛盾。 7.证明: v 是单图G 的割点,则G-v 至少两个连通分支。现任取 , 如果x,y 在G-v 的同一分支中,令u 是与x,y 处于不同分支的点,那么,通过u ,可说明,x 与y 在G-v 的补图中连通。若x,y 在G-v 的不同分支中,则它们在G-v 的补图中邻接。所以,若v 是G 的割点,则v 不是其补图的割点。 9.连通图G 的一个子图B 称为是G 的一个块,如果(1), 它本身是块;(2), 若没有真包含B 的G 的块存在。 又由于对于阶数至少是3的 ()()G e G ωω->

图G是块当且仅当G无环并且任意两点都位于同一圈上。根据题意,对于阶数至少是3的图G,由于G没有偶圈,所以G的每个块的点可以在奇圈上,如果不在奇圈上,则块只能是K2,否则如果不是K2的话,该子图将存在割点,该子图就不是块。得证。 16.(1) (2) (3)

第四章3. (1)既是欧拉闭迹又是哈密尔顿圈 (2) (3)

(4) 7.由于图没有奇度顶点,所以是欧拉图,又定理1可得,图G的边集可以划分为圈C1,C2,。。。。Cm,所以E(G)可以表示成C1,C2.。。Cm的并。 10.若图不是二连通,则存在割点,由于哈密尔顿图不存在割点,因而G是非哈密尔顿图。 若G是具有二分类(X,Y)的偶图,且|X|不等于|Y|,设X中所有点为x1,x2.。。。。xm,Y中的所有点为y1,y2.。。。。yn,若存在哈密尔顿图,则在哈密尔顿圈中必然存在X中的点与Y中的点相互交替出现,但是|X|不等于|Y|,则必然出现某两个点同属于|X|或者|Y|,但是G是偶图,属于同一集合的这样的两个点不可以相连,所以存在哈密尔顿圈矛盾,因而不存在哈密尔顿圈。 12. 证明:在G之外加上一个新点v,把它和G的其余各点连接得图G1

(完整版)八年级最短路径问题归纳小结

八年级数学最短路径问题 【问题概述】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 ①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 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②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 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③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 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④全局最短路径问题 - 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 【问题原型】“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费马点”. 【涉及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轴对称”,“平移”. 【出题背景】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思路】找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PA -的值最大. 作直线AB ,与直线l 的交 点即为P .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 第三边.PB PA -≤AB . PB PA -的最大值=AB . 【问题11】 作法 图形 原理 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PA -的值最大. 作B 关于l 的对称点B '作直线A B ',与l 交点即 为P .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 第三边.PB PA -≤AB '. PB PA -最大值=AB '. 【问题12】“费马点” 作法 图形 原理 △ABC 中每一内角都小于120°,在△ABC 内求一点P ,使P A +PB +PC 值最小. 所求点为“费马点”,即满足∠APB =∠BPC =∠ APC =120°.以AB 、AC 为边向外作等边△ABD 、△ACE ,连CD 、BE 相交于P ,点P 即为所求.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 A +PB +PC 最小值=CD . 【精品练习】 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 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A .3 B .26 C .3 D 6 2.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ABC =60°,若将△ACD 绕点A 旋转,当AC ′、AD ′分别与BC 、CD 交于点E 、F ,则△CEF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2 B .32 C .32+ D .4 l B A l P A B l A B l B P A B' A B C P E D C B A A D E P B C

最短路径问题练习题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六街中学:罗云膑1.最短路径问题 (1)求直线异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连接这两点,与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点A,B分别是直线l异侧的两个点,在l上找一个点C,使CA+CB最短,这时点C是直线l与AB的交点. (2)求直线同侧的两点与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只要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则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求.如图所示,点A,B分别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在l上找一个点C,使CA+CB最短,这时先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则点C是直线l与AB′的交点. 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我们不妨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AC′,BC′,B′C′,证明AC+CB<AC′+C′B.如下: 证明:由作图可知,点B和B′关于直线l对称, 所以直线l是线段BB′的垂直平分线. 因为点C与C′在直线l上, 所以BC=B′C,BC′=B′C′. 在△AB′C′中,AB′<AC′+B′C′, 所以AC+B′C<AC′+B′C′, 所以AC+BC<AC′+C′B. 【例1】在图中直线l上找到一点M,使它到A,B两点的距离和最小.

分析:先确定其中一个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和另一个点,与直线l 的交点M即为所求的点. 解:如图所示:(1)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2)连接AB′交直线l于点M. (3)则点M即为所求的点. 点拨:运用轴对称变换及性质将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然后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 2.运用轴对称解决距离最短问题 运用轴对称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将所求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是解决距离之和最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论题目如何变化,运用时要抓住直线同旁有两点,这两点到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小这个核心,所有作法都相同. 警误区利用轴对称解决最值问题应注意题目要求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过比较来说明最值问题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类最值问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只注意图形而忽略题意要求,审题不清导致答非所问. 3.利用平移确定最短路径选址 选址问题的关键是把各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线段上.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同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线段的差最大,如果两点在一条直线的异侧时,过两点的直线与原直线的交点处构成的线段的和最小,都可以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来推理说明,通常根据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取其中一个点的对称点来解决. 解决连接河两岸的两个点的最短路径问题时,可以通过平移河岸的方法使河的宽度变为零,转化为求直线异侧的两点到直线上一点所连线段的和最小的问题. 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平移等变换把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线段转化到一条直线上,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2】如图,小河边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村与B村供水. (1)若要使厂部到A,B村的距离相等,则应选择在哪建厂? (2)若要使厂部到A,B两村的水管最短,应建在什么地方? 分析:(1)到A,B两点距离相等,可联想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又要在河边,所以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EF的交点即为符合条件的点. (2)要使厂部到A村、B村的距离之和最短,可联想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A(或 B)点关于EF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B点,与EF的交点即为所求. 解:(1)如图1,取线段AB的中点G,过中点G画AB的垂线,交EF于P,则P到A,

电大离散数学作业答案(图论部分)

离散数学作业5 离散数学图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二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图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2018年12月5日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并在05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以便教师评分。 一、填空题 1.已知图G 中有1个1度结点,2个2度结点,3个3度结点,4个4度结点,则G 的边数是15. 2.设给定图G (如右由图所示),则图G 的点割集是 {f}. 3.设G 是一个图,结点集合为V ,边集合为E ,则 G 的结点度数之和等于边数的两倍. 4.无向图G 存在欧拉回路,当且仅当G 连通且等于出度. 5.设G=是具有n 个结点的简单图,若在G 中每一对结点度数之和大于等于n-1,则在G 中存在一条汉密尔顿路. 6.若图G=中具有一条汉密尔顿回路,则对于结点集V 的每个非空子集S ,在G 中删除S 中的所有结点得到的连通分支数为W ,则S 中结点数|S|与W 满足的关系式为W(G-V1)≤∣V 1∣. 7.设完全图K n 有n 个结点(n ≥2),m 条边,当n 为奇数时,K n 中存在欧拉回路. 8.结点数v 与边数e 满足e=v-1关系的无向连通图就是树. 9.设图G 是有6个结点的连通图,结点的总度数为18,则可从G 中删去 4条边后使之变成树. 10.设正则5叉树的树叶数为17,则分支数为i =5.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如果图G 是无向图,且其结点度数均为偶数,则图G 存在一条欧拉回

gis计算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详细讲解

最短路径之Dijkstra算法详细讲解 1最短路径算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需要常常往返A地区和B 地区之间,我们最希望知道的可能是从A地区到B地区间的众多路径中,那一条路径的路途最短。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 (1)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2)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在无向图中该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完全等同,在有向图中该问题等同于把所有路径方向反转的确定起点的问题。 (3)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4)全局最短路径问题: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 用于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被称做“最短路径算法”,有时被简称作“路径算法”。最常用的路径算法

有:Dijkstra算法、A*算法、Bellman-Ford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Johnson算法。 本文主要研究Dijkstra算法的单源算法。 2Dijkstra算法 2.1 Dijkstra算法 Dijkstra算法是典型最短路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Dijkstra算法能得出最短路径的最优解,但由于它遍历计算的节点很多,所以效率低。 Dijkstra算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最短路算法,在很多专业课程中都作为基本内容有详细的介绍,如数据结构,图论,运筹学等等。 2.2 Dijkstra算法思想 Dijkstra算法思想为:设G=(V,E)是一个带权有向图,把图中顶点集合V分成两组,第一组为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S表示,初始时S中只有一个源点,以后每求得一条最短路径, 就将加入到集合S中,直到全部顶点都加入到S中,算法就结束了),第二组为其余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U 表示),按最短路径长度的递增次序依次把第二组的顶点加入S中。在加入的过程中,总保持从源点v到S中各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不大于从源点v到U中任何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此外,每个顶点对应一个距离,S中的顶点的距离就是从v到此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U中的顶点的距离,是从v到此顶点只包括S 中的顶点为中间顶点的当前最短路径长度。 2.3 Dijkstra算法具体步骤 (1)初始时,S只包含源点,即S=,v的距离为0。U包含除v外的其他顶点,U中顶点u距离为边上的权(若v与u有边)或)(若u不是v的出边邻接点)。 (2)从U中选取一个距离v最小的顶点k,把k,加入S中(该选定的距离就是v到k的最短路径长度)。 (3)以k为新考虑的中间点,修改U中各顶点的距离;若从源点v到顶点u(u U)的距离(经过顶点k)比原来距离(不经过顶点k)短,则修改顶点u 的距离值,修改后的距离值的顶点k的距离加上边上的权。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所有顶点都包含在S中。 2.4 Dijkstra算法举例说明 如下图,设A为源点,求A到其他各顶点(B、C、D、E、F)的最短路径。线上所标注为相邻线段之间的距离,即权值。(注:此图为随意所画,其相邻顶点间的距离与图中的目视长度不能一一对等)

图论大作业

《图论及其应用》大作业 指导老师郝荣霞 知行1503 徐鹏宇 15291200

2.1.9证明:若G是森林且恰有2k个奇点,则在G中有k条边不重的路P1,P2......P K,使得E(G)=E(P1) E(P2) ...... E(P K)。 证明: 对奇点数k使用数学归纳法。 ①当k=1时,G是森林,且有且只有2个奇点 ?G只能为一颗树,且G的所有奇度顶点为两个1度顶点 ?G是一条路 ?满足题设 ②假设当k=t时,结论成立。接下来考虑k=t + 1时的情况。 在G中一个分支中取两个叶子点u与v,令P是连接该两个顶点的唯一路。 由于P上除u,v以外的点均被P经过两次,即G-P后除u,v以外的点奇偶性不变。 ?则G–P是有2t个奇度顶点的森林 ?由归纳假设知,G–P可以分解为t条边不重合的路之并,即E(G-P)=E(P1) E(P2) ...... E(P t)。 ?则G可分解为t+1条边不重合的路之并,即E(G)=E(P1) E(P2) ...... E(P t) E(P)。 ?即证。

2.4.4证明:若e 是K n 的边,则τ(K n -e )=(n-2)n n-3 证明: 由定理2.9:τ(K n )=n n-2 由于τ(K n -e )=τ(K n )-τ(含有e 的生成树棵树) 现在需要求含有e 的生成树棵树, τ(含有e 的生成树棵树)=)1(2 1n 1-n 2-n n n )(=2n n-3 τ(K n -e )=τ(K n )-τ(含有e 的生成树棵树)=(n-2)n n-3

3.2.4证明:不是块的连通图至少有两个块,其中每个恰有一个割点。 证明: 设G 为不是块的连通图,由于G 连通且不是块 ?G 有割点 ①当G 只有1个割点v 时,延割点分开,G1,G2内无割点,且连通,由块的定义知?G1,G2是块,且分别含一个割点v 。 ②当G 含有2个及2个以上割点时,取相距距离最远的两个割点u 和v ,此时分G 为三部分G1,G2,G3 。 由于u ,v 是相距最远的两割点?G1和G3不含割点。 又由于G 连通,G1,G3为G 的一部分?故G1,G3连通。 ?G1,G3内无割点,且连通。 ?G1,G3是块,且分别含割点u ,v 。 ?即证

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 摘要 在图论当中,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问题,运用Dijkstra 算法,Flord 算法,匈牙利算法等都可以就解决这类相关问题,本文主要就是运用图论相关知识,来分析问题的。 在问题一中,需要为货车司机选择一条从地点1到地点11的最短时间问题,其实际归结为求一个两点间最短路径问题,运用运筹学中的网络模型相关知识,建立了一个一个0-1线性模型,并最终求的其结果,最短时间为21,货车司机的运输路线为1891011v v v v v →→→→。 运用Floyd 算法解决问题二,并且运用Matlab 软件编程,Floyd 算法与Matlab 软件编程所得出的结果一致,最后得出了一个最短航程表,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航程图。 本文的最大亮点在于将问题二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从问题实际出发,从公司的差旅费用最小出发,利用Mtlab 软件编程的出了公司到个城市间差旅费用最小图,从而更能为公司节省成本。 任意城市间差旅费用最小 其次是本文结果的准确性,问题一运用Lingo 软件编程,和WinQSB 软件,所得出结果都是一致的,问题二更是运用Floyd 算法,Matlab 软件编程,WinQSB 软件,大大地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十分恰当地运用WinQSB 软件将作图功能,把每一提的最短路径都清晰的描绘出来,更加直观地将结果展现出来。 关键字:Matlab Lingo WinQSB Floyd 算法 0-1规划

一、 问题重述 问题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个城市交通网络中(图一),如何从地点1找到一条时间最短路径通往地点11,在这个城市交通网络中,有单向道,也有双向道,即如何处理一个有向图与无向图结合的图论问题,并且是一个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问题: 图(一) 问题二阐述的是某公司员工往来于六个城市间,给出了这六个城市间的直达航班票价(表二),需要为这家公司提供出这六个城市间任意两点间的最小航班费用表 05040251050015202515010204020100102525201005510 2525550∞ ?? ??∞???? ∞∞?????? ∞?? ∞?? 表(二) 二、问题分析

图论中最短路径问题

图论最短路径问题 在消防选址中的应用 【摘 要】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解决的典型实际问题之一,可用来解决管路铺设、线路 安装、厂区布局和设备更新等实际问题。介绍了图论最短路径问题及其算法,并应用图论最短路径问题的分析方法,解决城市消防站的选址问题。 【关键词】 最短路径;Floyd 算法;消防 1 引言 图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解决离散型的优化问题,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图论已成为解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生物技术以及经济、军事等领域中许多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图论中的“图”,并不是通常意义下的几何图形或物体的形状图,也不是工程设计图中的“图”,而是以一种抽象的形式来表达一些确定的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具有或不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一个数学系统。也就是说,几何图形是表述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图论中的“图”则描述一些特定的事物和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它是数学中经常采用的抽象直观思维方法的典型代表。 2 图论基本概念 2.1 图的定义 有序三元组),,(?E V G =称为一个图,其中: (1)),,,(21n V V V V =是有穷非空集,称为顶点集,其元素叫做图的顶点; (2)E 称为边集,其元素叫做图的边; (3)?是从边集E 到顶点集V 的有序或者无序对集合的影射,称为关联函数。 2.2 图的分类 在图G 中,与V 中的有序偶),(j i V V 对应的边e 称为图的有向边(或弧),而与V 中顶点的无序偶对应的边e 称为图形的无向边,每一条边都是无向边的图,叫做无向图,记为 ),(E V G =;每一条边都是有向边的图叫做有向图,记为),(E V D =;既有无向边又有有 向边的图叫做混合图。 2.3 权 如果图G 中任意一条边),(j i V V 上都附有一个数ij W ,则称这样的图G 为赋权图, ij W 称为边),(j i V V 上的权。

初中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珍藏版) 【问题概述】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 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 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 ①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 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②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 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③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 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④全局最短路径问题 - 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 【问题原型】“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费马点”. 【涉及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轴对称”,“平移”. 【出题背景】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思路】找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十二个基本问题】 【问题 1】 作法 图形 原理 在直线 l 上求一点 P ,使 PA +PB 值最小. 连 AB ,与 l 交点即为 P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A +PB 最小值为 AB . 【问题 2】“将军饮马” 作法 图形 原理 在直线 l 上求一点 P ,使 PA +PB 值最小. 作 B 关于 l 的对称点 B ' 连 A B ',与 l 交点即为 P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A +PB 最小值为 A B '. 【问题 3】 作法 图形 原理 在直线l 1 、l 2 上分别求点 M 、N ,使△PMN 的周长最小. 分别作点 P 关于两直线的 对称点 P '和 P ',连 P 'P '与两直线交点即为 M ,N .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M +MN +PN 的最小值为线段 P 'P ''的长. 【问题 4】 作法 图形 原理 在直线l 1 、l 2 上分别求点 M 、N ,使四边形 PQMN 的周长最小. 分别作点 Q 、P 关于直线 l 1 、l 2 的对称点 Q '和 P ' 连 Q 'P ',与两直线交点即为 M ,N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边形 PQMN 周长的最小值为线段 P 'P ''的长.

图论第二次作业

第四章 3(1).有欧拉闭迹和H圈 (2).有欧拉闭迹但没有H圈 (3).有H圈无欧拉闭迹 (4).无欧拉闭迹且没有H圈 4:证:若G不是H图,由chvatal定理知,G度弱于某个图,故: = 这与题目已知条件相矛盾,故G是H图。 8:证:不失一般性,设G是连通图,是G的2k个奇点,连接,得到,则得到图,则是欧拉图,设C是中 的欧拉闭迹,删除C中的,即可得到k条边不重复的迹,使得 . 10(1)若G不是二连通图,那么G不连通或者有割点u,则w,故G是

非H图。 (2). 若G是具有二分类的偶图,且,若假设则,故 G是非H图。 11:设R是G中的H路,则对于每个真子集S,有w,又: w w,故w. 12:设u是G外一点,将u和G中的每个点连接得到图,则G的度序列为 ,故有题意知,不存在小于的正整数m,使得 ,故由Chvatal定理知,图是H图,则G有 H路。 15:(1)由图的闭包定义可知,构作一个图的闭包,可以通过不断在度和大于等于n的非邻接顶点加边得到。故图的闭包算法如下: 第一步:令; 第二步:在中求顶点,使得: 第三步:如果,则转到第四步;否则,停止,则可得到G 的闭包。 第四步:令,转到第二步。 复杂性分析:由其算法我们可得出其总运算量为: 故该算法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内被解决,故该算法是一个好算法。 (2).设计算法如下: 第一步:在闭包构造中,将加入的边依次加入次序记为 ,在中任意取出一个H圈,令k=N;

第二步:若不在中,令;否则转到第三步。 第三步:设,令;求中两个相邻点u和v使得, u,v依序排列在上,且有:,令: 第四步:若k=1,转到第五步;否则,令k=k-1,转第二步; 第五步:停止。为G的H圈。 算法的复杂性分析:因为该算法进行了N次循环,每次循环中找到满足要求的邻接顶点u和v至多需要n-3次判断,所以总的运算量:N(n-3)。是一个好算法。 第五章 1:(1)证:k方体有2k个顶点,每个顶点可以用长度为k的二进制码来表示,两个顶点连线当且仅当代表两个顶点的二进制码只有一位坐标不同。 若划分k方体的2k个顶点,把坐标之和为偶数的顶点归入X,否则归入Y。显然,X中顶点互不邻接,Y中顶点也如此。所以k方体是偶图。又k方体的每个顶点度数为k,所以k方体是k正则偶图。所以由推论可知:k方体存在完美匹配。 (2).解K 2n 的任意一个顶点有2n-1中不同的方法被匹配。所以K 2n 的不同完美匹 配个数等于(2n-1)K 2n-2,如此推下去,可以归纳出K 2n 的不同完美匹配个数为: (2n-1)!!。同理,K n, n 的不同完美匹配个数为:(n)!。 2:若不然,设M 1与M 2 是树T的两个不同的完美匹配,那么M 1 ΔM 2 ≠Φ,且T[M 1 ΔM 2 ] 每个顶点度数为2,即它存在圈,于是推出T中有圈,矛盾。故一棵树中最多只有一个完美匹配。 7:解:设 作如下四条路: 故其四个生成圈如下:

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突破专题十一:最短路径——造桥选址问题复习课程

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突破专题十一:最短路径——造桥选址问 题

专题十一:最短路径——造桥选址问题 【导例引入】 导例: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3,点E 在AB 边上且BE=1,点P ,Q 分别是边BC ,CD 的动点(均不与顶点重合),当四边形AEPQ 的周长取最小值时,四边形AEPQ 的面积是 . 【方法指引】 (1)如图,在直线l 上找M 、N 两点(M 在左),使得AM+MN+NB 最小,且MN=d 。 方法:将点A 向右平移d 个单位到A ′,作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连接A"B 交直线l 于点N ,将点N 向左平移d 个单位到M ,点M 、N 即为所求,此时AM+MN+NB 最小为A"B 。 (2)如图,1l ∥2l ,1l ,2l 之间距离为d ,在1l ,2l 分别找M 、N 两点,使得MN ⊥1l ,且AM+MN+NB 最小。

l于点N,将点N向上平方法:将点A向下平移d个单位到A′,连接A′B交直线 2 移d个单位到M,点M,N即为所求,AM+MN+NB的最小值为A′B+d。 (3)如图,点P,Q在∠AOB内,分别在OA,OB上找点C,点D,使四边形PCDQ的周长最小. 方法:分别作P,Q关于OA,OB的对称点P′,Q′,连接P′Q′分别交OA,OB与点C,D,则此时四边形PCDQ的周长最小 本质为转化思想: (1)化同侧为异侧(对称变换), (2)平移定距离(平移变换), (3)化折线为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将军饮马”问题主要利用构造对称图形解决求两条线段和差、三角形周长、四边形周长等一类最值问题,会与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抛物线等图形结合,在近年的中考和竞赛中经常出现,而且大多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例题精讲】 类型一:两定点两动点形成最短路径型

图论第二次作业

图论第二次作业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图论第二次作业 一、 第四章 (1)画一个有Euler 闭迹和Hamilton 圈的图; (2)画一个有Euler 闭迹但没有Hamilton 圈的图; (3)画一个有Hamilton 圈但没有Euler 闭迹的图; (4)画一个既没有Euler 闭迹也没有Hamilton 圈的图; 解:(1)一个有Euler 闭迹和Hamilton 圈的图形如下: (2)一个有Euler 闭迹但没有Hamilton 圈的图形如下: (3)一个有Hamilton 圈但没有Euler 闭迹的图形如下: (4)一个既没有Euler 闭迹也没有Hamilton 圈的图形如下: 证明:若G 没有奇点,则存在边不重的圈C 1,C 1,···,C m ,使得 )()()()(21m C E C E C E G E ???=。 证明:将G 中孤立点除去后的图记为1G ,则1G 也没有奇点,且2)(1≥G δ,则1G 含圈1C ,在去掉)(11C E G -的孤立点后,得图2G ,显然2G 仍无奇度点,且2)(2≥G δ,从而2G 含圈2C ,如此重复下去,直到圈m C ,且)(m m C E G -全为孤立点为止,于是得到)()()()(21m C E C E C E G E ???=。 证明:若 (1)G 不是二连通图,或者 (2)G 是具有二分类),(Y X 的偶图,这里Y X ≠, 则G 是非Hamilton 图。 证明:(1)因为G 不是二连通图,则G 不连通或者存在割点v ,有2)(≥-v G w ,由相关定理得:若G 是Hamilton 图,则对于v(G)的任意非空顶点集S ,有:S S G w ≤-)(,则该定理得逆否命题也成立,所以可得:若G 不是二连通图,则G 是非Hamilton 图。 (2)因为G 是具有二分类),(Y X 的偶图,又因为Y X ≠,在这里假设Y X ≤,则有X Y X G w >=-)(,也就是说:对于v(G)的非空顶点集S ,有:S S G w >-)(成立,则可以得出G 是非Hamilton 图。 设G 是有度序列),,,(21n d d d ???的非平凡简单图,这里n d d d ≤???≤≤21,证明:若不存在小于2 )1(+n 的正整数m ,使得m d m <且m n d m n -<+-1,则G 有Hamliton 路。 证明:在G 之外加上一个新点v ,把它和G 的其余各点连接,得图G 1:

初二数学最短路径问题知识归纳+练习

初二数学最短路径问题 【问题概述】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 ①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②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③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④全局最短路径问题- 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 【问题原型】“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费马点”. 【涉及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轴对称”,“平移”. 【出题背景】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思路】找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

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PA -的值最大. 作直线AB ,与直线l 的交 点即为P .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 第三边.PB PA -≤AB . PB PA -的最大值=AB . 【问题11】 作法 图形 原理 在直线l 上求一点P ,使PB PA -的值最大. 作B 关于l 的对称点B '作直线A B ',与l 交点即为 P .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 第三边.PB PA -≤AB '. PB PA -最大值=AB '. 【问题12】“费马点” 作法 图形 原理 △ABC 中每一内角都小于120°,在△ABC 内求一点P ,使P A +PB +PC 值最小. 所求点为“费马点”,即满足∠APB =∠BPC =∠APC =120°.以AB 、AC 为边向外作等边△ABD 、△ACE ,连CD 、BE 相交于P , 点P 即为所求.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 A +PB +PC 最小值=CD . 【精品练习】 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 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A .3 B .26 C .3 D 6 2.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ABC =60°,若将△ACD 绕点A 旋转,当AC ′、AD ′分别与BC 、CD 交于点E 、F ,则△CEF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2 B .32 C .32+ D .4 l B A l P A B l A B l B P A B' A B C P E D C B A A D E P B C

最短路径问题(珍藏版纯word版)

第11讲:轴对称 【问题概述】初中数学最值问题是每年中考必出题,更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问题原型】“将军饮马”,“造桥选址”,“费马点”. 【涉及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轴对称”,“平移”. 【出题背景】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思路】找对称点实现“折”转“直”,近两年出现“三折线”转“直”等变式问题考查.一.【十二个基本问题】 在直线l上求一点 +PB 值最小。 【问题2】作图 在直线l上求一点 A+PB 值最小. 【问题3】“将军饮马”作图 在直线l1 、l2 上分别 求点M、N,使△PMN 周长最小. 【问题 4】作图 在直线l1、l2上分别求 M 、N ,使四 PQMN的周长最小。

直线m∥ n,在m、 上分别求点M、N,使 m,且AM+MN+BN 值最小。 【问题 6】作图 在直线l上求两点M、 在左),使MN a,并使 +MN+NB 的值最小 作图 l1上求点A,在l2 B,使P A+AB值最小. 【问题 8】作图 A 为l1上一定点,B 上;A 为l1上一定点, B 为l2上一定点,在 上求点M在l1上求点N 作图 在直线l上求一点 PA-的值最小 PB

二.“一次对称”常见模型:在直线 l 上求一点 PB PA -的值最大作图 在直线 l 上求一点 PB -的值最大 .【问题 12】“费马点”作图 ABC 中每一内角都小120°,在△ABC 内求一点P ,使 P A +PB +PC 最小.

电子科技大学-图论第二次作业

习题四: 3.(1)画一个有Euler 闭迹和Hamilton圈的图; (2)画一个有Euler闭迹但没有Hamilton圈的图; (3)画一个有Hamilton圈但没有Euler闭迹的图; (4)画一个即没有Hamilton圈也没有Euler闭迹的图; 解:找到的图如下: (1)一个有Euler 闭迹和Hamilton圈的图; (2)一个有Euler闭迹但没有Hamilton圈的图; (3) 一个有Hamilton圈但没有Euler闭迹的图; (4)一个即没有Hamilton圈也没有Euler闭迹的图. 4.设n阶无向简单图G有m条边,证明:若,则是图。证明: G是H图。 若不然,因为G是无向简单图,则,由定理1:若G是的非单图,则G 度弱于某个.于是有:

2,1()()(2)(1)(1)2 11 1(1)(2)(1)(21)221 1.2m n E G E C m n m n m m m n m m m n m n ??≤= +---+-??-??=+------- ? ?? -??≤+ ??? 这与条件矛盾!所以G 是H 图。 8.证明:若G 有 个奇点,则存在条边不重的迹 ,使得 . 证明:不失一般性,只就G 是连通图进行证明。设G=(n, m)是连通图。令v l ,v 2,…,v k ,v k+1,…,v 2k 是G 的所有奇度点。在v i 与v i+k 间连新边e i 得图G*(1≦i ≦k).则G*是欧拉图,因此,由Fleury 算法得欧拉环游C.在C 中删去e i (1≦i ≦k).得k 条边不重的迹Q i (1≦i ≦k): 12()() () ()k E G E Q E Q E Q = 10.证明:若: (1)不是二连通图,或者 (2)是具有二分类的偶图,这里 , 则是非Hamilton 图。 证明:(1)不是二连通图,则不连通或者存在割点,有,由于课本 上的相关定理:若是Hamilton 图,则对于 的任意非空顶点集,有: ,则该定理的逆否命题也成立,所以可以得出:若不是二连通图, 则是非Hamilton 图 (2)因为是具有二分类 的偶图,又因为 ,在这里假设 ,则有,也就是说:对于 的非空顶点集,有: 成 立,则可以得出则是非Hamilton 图。 11.证明:若有Hamilton 路,则对于V 的每个真子集S ,有 .

选址问题数学模型

选址问题数学模型 摘要 本题是用图论与算法结合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居民各社区生活中存在三个的问题:合理的建立3个煤气缴费站的问题;如何建立合理的派出所;市领导人巡视路线最佳安排方案的问题。通过对原型进行初步分析,分清各个要素及求解目标,理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在用图论模型描述研究对象时,为了突出与求解目标息息相关的要素,降低思考的复杂度。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化简,并用图来描述事物特征及内在联系的过程.建立图论模型是为了简化问题,突出要点,以便更深入地研究问题 针对问题1:0-1规划的穷举法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改善的Floyd-Warshall 算法计算出城市间最短路径矩阵见附录表一;然后,用0-1规划的穷举法获得模型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其煤气缴费站设置点分别在Q、W、M社区,各社区居民缴费区域见表7-1,居民与最近的缴费点之间平均距离的最小值11.7118百米。 针对问题2:为避免资源的浪费,且满足条件,建立了以最少分组数为目标函数的单目标最优化模型,用问题一中最短路径的Floyd算法,运用LINGO软件编程计算,得到个社区之间的最短距离,再经过计算可得到本问的派出所管辖范围是2.5千米。最后采用就近归组的搜索方法,逐步优化,最终得到最少需要设置3个派出所,其所在位置有三种方案,分别是:(1)K区,W区,D区;(2)K区,W区,R区;(3)K区,W区,Q区。最后根据效率和公平性和工作负荷考虑考虑,其第三种方案为最佳方案,故选择K区,W区,Q区,其各自管辖区域路线图如图8-1。 针对问题3:建立了双目标最优化模型。首先将问题三转化为三个售货员的最佳旅行售货员问题,得到以总路程最短和路程均衡度最小的目标函数,采用最短路径Floyd算法,并用MATLAB和LINGO软件编程计算,得到最优树图,然后按每块近似有相等总路程的标准将最优树分成三块,最后根据最小环路定理,得到三组巡视路程分别为11.8km、11km和12.5km,三组巡视的总路程达到35.3km,路程均衡度为12%,具体巡视路线安排见表9-1和图9.2 。 关键词Floyd-Warshall算法穷举法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 1问题重述 1.1问题背景 这是一个最优选址问题,是一种重要的长期决策,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务方法,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成本,所以选址问题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经济社

电子科大图论答案

图论第三次作业 一、第六章 2.证明: 根据欧拉公式的推论,有m ≦l*(n-2)/(l-2), (1)若deg(f)≧4,则m ≦4*(n-2)/2=2n-4; (2)若deg(f)≧5,则m ≦5*(n-2)/3,即:3m ≦5n-10; (3)若deg(f)≧6,则m ≦6*(n-2)/4,即:2m ≦3n-6. 3.证明: ∵G 是简单连通图,∴根据欧拉公式推论,m ≦3n-6; 又,根据欧拉公式:n-m+φ=2,∴φ=2-n+m ≦2-n+3n-6=2n-4. 4.证明: (1)∵G 是极大平面图,∴每个面的次数为3, 由次数公式:2m==3φ, 由欧拉公式:φ=2-n+m, ∴m=2-n+m,即:m=3n-6. (2)又∵m=n+φ-2,∴φ=2n-4. (3)对于3n >的极大可平面图的的每个顶点v ,有()3d v ≥,即对任一一点或者

子图,至少有三个邻点与之相连,要使这个点或子图与图G 不连通,必须把与之相连的点去掉,所以至少需要去掉三个点才能使()(H)w G w G <-,由点连通度的定义知()3G κ≥。 5.证明: 假设图G 不是极大可平面图,那么G 不然至少还有两点之间可以添加一条边e ,使G+e 仍为可平面图,由于图G 满足36m n =-,那么对图G+e 有36m n '=-,而平面图的必要条件为36m n '≤-,两者矛盾,所以图G 是极大可平面图。 6.证明: (1)由()4G δ=知5n ≥当n=5时,图G 为5K ,而5K 为不可平面图,所以6n ≥,(由()4G δ=和握手定理有24m n ≥,再由极大可平面图的性质36m n =-,即可得6n ≥)对于可平面图有()5G δ≤,而6n ≥,所以至少有6个点的度数不超过5. (2)由()5G δ=和握手定理有25m n ≥,再由极大可平面图的性质36m n =-,即可得12n ≥,对于可平面图有()5G δ≤,而12n ≥,所以至少有12个点的度数不超过5. 二、第七章 2.证明: 设n=2k+1,∵G 是Δ正则单图,且Δ>0, ∴m(G)==>k Δ,由定理5可知χˊ(G)=Δ(G)+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