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优质课空气教学实录及评价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空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空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这二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空气中O2含量的测定和空气的成分.(2)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3)能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教学目标(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地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表述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学习方法。
自然现象和小学的常识已使学生知道了人类,动植物离开空气无法生存,他们也知道空气有体积、质量,学生学习能主要成分是N2和O2,但从化学知识的角度来看,仅仅力分析知道这些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空气的组成。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正确得出科学教学策略选结论的方法。
择与设计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在教室里以多媒体为载体,给学生创造丰富而轻松的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深呼吸”,引入空气课题;播放视频“空气的存在”【设计意图】使学生放松心情,顺利引入教学。
二、讲授新课1、展示课题、学习目标及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事半功倍。
2、我能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7—29页,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空气的成分有哪些?3)如何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4)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有哪些?【设计意图】培养学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过度)拉瓦锡及其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简介。
测得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史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提出问题,选择什么物质才能比较准确的测出2)列举4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纯净物。
【引入】空气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8.师生互动:根据作用指出气体的名称N2用途.wmv液N2冷鱼.wmvO2供呼吸1.wmvO2炼铁,wmvHe填气球.wmv 稀气电光源,wmv【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感受化学知识无处不在。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空气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空气教学实录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验探究的乐趣。
2.运用生活实例,了解空气的组成。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及点评总评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知识出发,先是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感知空气的存在,接着由学生举实例证明空气含有的多种物质,进而提出探究空气中多种成分(主要是氧气)含量的任务。
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问题情境。
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学生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先是讨论,明白可以通过燃烧耗氧后,用水的体积来间接感知氧气体积的道理,再用实验否定了用燃着的蜡烛进行实验的方案,经师生对误差原因的分析,明确了这个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
至此学生自主地认识了这个实验的设计原理,使学生兴趣与信心倍增,课堂气氛也逐步达到高潮。
教师适时肯定后,及时给出这个实验的装置和药品,可谓水到渠成。
学生在成功喜悦的鼓舞下,兴趣盎然地完成了后继的学习任务。
本节课学生在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问题之中,采用设想、辨析、否定、改进、完善的群体探究方式,经历从耗氧间接测量到选择恰当的耗氧物两个阶段的探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
该课最大的特点是学生自主活动较为充分,参与面广,气氛热烈;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始终随学生的思维起伏,在群体思维停滞处给予言语点拨,辅以提供器材让学生实践反思,并不直接牵引。
这节课变革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更锤炼了思维,张扬了个性,真正体现了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理念,是一节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好课。
23362 5B42 孂38990 984E 顎23531 5BEB 寫32015 7D0F 紏35864 8C18 谘37204 9154 酔28358 6EC6 滆22554 581A 堚27465 6B49 歉i33185 81A1 膡{ 33632 8360 荠32461 7ECD 绍。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教案1. 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空气成分的含量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空气污染和其危害,提倡保护环境,保护空气质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爱生态环境,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 重点:空气的组成及性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
2. 难点:空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 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3)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2. 教学方法:(1) 利用图片、示例等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通过实验、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3) 利用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介绍空气的组成,引入空气科学的主题。
2. 讲授内容及示范:通过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3. 实验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测试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深化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4. 讨论活动:组织学生讨论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并提出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5.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和关心环境问题。
五、教学评价及反馈:1. 利用听课记录、学生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对空气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反馈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生对空气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布置作业:让学生针对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写一份关于保护空气质量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环保问题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心得,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本 身。最后从实验的结论中得到空气是一个由多种物质组 成的混合物。
[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 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 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 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 18 世纪,通 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 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染与保护)。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
教材分析 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
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
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
堂。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 杂质 0.03%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 示)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 化学符号表示)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的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电光源(3)激光技术(4)冷却剂(5)麻 醉剂 四、保护空气 布置作业 1.上册课本 P33 习题 3、5、7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白酒 C.米醋 D.干冰 3.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分析]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 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 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 教学过程 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图片展示] 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 [分析]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 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如瑞典化 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 空气中的氧气。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 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是在 200 多年前做的,由于 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已
化学评课《空气》说课稿
化学评课《空气》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课题1《空气》。
本课题为一个课时,内容包括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三部分。
以下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题第一部分通过拉瓦锡实验得出空气组成为氧气和氮气,进而通过磷的燃烧实验验证并由此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第二部分通过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应用来体会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由前两部分内容学习引出第三部分内容保护空气。
这一课题是中学生接触化学学科后第一个比较深入的课题你,是入门课题。
本课题也为以后学习氧气及其制备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化学课标中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我制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有: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组成并对空气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加强合作、表达与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为学生对空气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并且本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可以说补存在特别难的教学点,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空气组成成分实验探究上。
二、说教法本课题是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以空气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因此,我选择情景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情景分析、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等,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在全部的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参与、感兴趣的状态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对于保护空气的教学,让学生从日常事例中分析总结后,采用讨论总结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
由于学生还没有元素、分子等概念,因此在教学概念是不宜扩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心问题、用途,应予以鼓励表扬。
三、说学法学生对空气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与小学课自然课中知识有联系,因此很容易引起兴趣,因此,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学习:1、指导学生在课前对崇左空气质量做调查,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依据有所了解。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评课稿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评课稿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空气的成分》课程进行的评课稿。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空气的成分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的比例和特点等内容。
通过对本节课的评估,旨在全面评价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课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空气的成分展开,包括了空气的组成、空气成分的比例、空气中的其他气体的特点等。
2.教材内容的设计合理,循序渐进,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空气成分的相关知识。
3.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成分的比例。
–掌握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对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的特点的理解和概念的把握。
–学生对空气成分比例的理解和计算。
五、教学方法与教具分析1.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教具准备:–实验装置:如试管、燃烧瓶等。
–实验物质:如磷火柴、氧气、氧化铜等。
六、课堂教学流程1.导入部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空气?空气由什么组成?–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了解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2.知识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实验,介绍空气的成分和比例,以及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的特点。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现象的图片,如呼吸、燃烧等,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吗?”、“空气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气体的含量和作用。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加深对空气知识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的重要性。
2.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提高记忆效果。3.引导学生关ຫໍສະໝຸດ 空气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空气知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和讨论。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分享学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如呼吸、燃烧等,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空气的成分》课堂实录
《空气的成分》课堂教学实录1.、.教师引导复习:〈发材料:《空气成分发现史》〉组织教学:同学们,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种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空气。
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包围之中。
离开了空气,生命就无法维持。
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空气的组成吗?〈板书:空气的组成〉2.、.教师组织教学:〈小结同学发言〉那么,我们该如何回答这几个问题呢?展示〈小黑板〉:问题一:空气中有什么?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单一的,还是有几种物质组成的——练习:课本第78页“挑战自我”第1题〉空气中有什么?各物质的含量如何表示?〈体积分数,参见课本第72页〉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结: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其他杂质等成份组成的混合气体,各成分在空气中都保持自己原来的性质。
空气成分的含量用体积分数表示。
3.、.教师组织教学:现在看来很简单的常识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却是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才得出的结论。
下面请大家快速阅读《空气的成分的发现史》,来了解科学家们探求真理的艰辛历程。
并请对照科学家们的研究,思考讨论: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学生阅读讨论。
4.、.展示问题二: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原理:反应除去氧气,空气体积减少。
(气体减少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如何除去..氧气?用___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
要除去氧气达到测量其体积的目的,对反应生成物的状态......有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态。
要根据实验现象测量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对装置..有什么要求? A 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要确保减少气体的体积就是空气中全部氧气的体积,对反应物...的量..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将氧气全部反应)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问题?5、教师组织教学:我们提供桌上所示仪器,利用铜丝在受热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来进行实验,.........,生成固态的黑色氧化铜的性质你认为该如何进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组织讨论。
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 《空气》课堂实录
《空气》课堂实录丛林本课特点:本节课是化学课上第一次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也就是空气并测定物质的含量(氧气含量)的一节课,这节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探究活动,培养观察、分析、评价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学习基本实验操作,训练严密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氧气含量的探究。
教学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以及实验误差原因的分析。
教学策略:教学引入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科学探究策略实验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课堂评价策略教学模式:实验激活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构建学习意义(联系生活、感受意义)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要策略是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的情境当中,感受探究的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查阅史料、实验启发)主要采用的策略中通过学生查阅史料,配以实验加强学生感性的认识来进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3、设计实验方案(提供资料、概括思路)为了帮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采用的策略是提供资料,概括思路。
4、小组实验探究(阅读步骤、体验探究)对于实验操作,学生如何掌握,教师采用让学生阅读实验步骤,体验实验探究这样的策略。
5、得出实验结论(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这个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抽象概括。
6、分析实验误差(训练思维、培养态度)为了深化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通过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7、概括成败关键(反思升华、加深理解)在分析实验误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实验成败关键,这步的目的,就是通过反思,深化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理解。
8、改进实验方案(应用创新、张扬个性)在概括实验成败关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创造性地设计更多、更好的实验方案,应用所获得的方法进行创新,张扬学生的个性。
鲁教版初中化学《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教学实录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教学实录一、教学过程:【师】初次见面,分享一首化学界网红歌曲——《生僻字》作为见面礼。
【播放音乐】片段(1分钟)【师】从刚才歌曲的视频中可见,大部分的情景都是拍摄于实验室中,成功的化学家都离不开实验,例如刚才歌词中提到的拉瓦锡,他做了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展示图片】拉瓦锡照片,拉瓦锡实验的装置图【师】提问: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生】利用汞消耗氧气,形成压强差,液面上升,上升的体积等于消耗气体的体积。
【师】概括很到位,但是这个实验需要消耗的时间长,而且使用汞也不安全,因此往往老师们都会改进该实验,多数会采用以下这个装置进行演示实验。
【展示图片】课本实验装置【师】该实验的成功关键在以下三个方面。
【展示PPT】【师】当老师们能保证使用的红磷足量,待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但是往往结果都不理想。
主要原因是该装置的气密性很难保证而导致的。
因此,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对这个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展示任务一】根据桌面已有的实验仪器,组装一个完整的实验装置,并把实验装置图以及需要的实验药品画在导学案对应的位置上。
【生】小组讨论,设计装置,画出装置图【师】指导、巡查(在巡查的过程中,发现对于钟罩仪器比较陌生,学生一开始都不知道这个仪器可以用来干什么。
指导过程中,提示学生找出点燃红磷的装置,才能慢慢找出用钟罩来作为反应容器,并用水槽做液封和液面上升的部分。
)【生】分享小组成果:【小组一】利用钟罩、水槽作为反应装置,红磷作为反应的药品(配有酒精灯点燃药品)【小组二】利用白磷作为反应物消耗氧气,水浴方法加热药品,其他部分与课本的装置图一致。
【小组三】利用白磷作为反应物消耗氧气,用放大镜的方式来点燃白磷。
其他部分与课本的装置图一致。
【小组四】与小组一一样。
【师】点评小组分享的成果:每个小组的设计图画得很严谨、具体和细致。
小组三用放大镜加热的方法今天能够实现吗?【生】不能,因为今天雨天,没有太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2.1空气(第1课时)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同时,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改进的方向。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提出问题:“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是否安全?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
3.宣布本节课的主题:“空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空气的行动中来。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空气污染和环保的小论文。
2.要求学生在论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和实践,了解身边的空气污染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和主要性质。
2.能运用所学的空气成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3.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掌握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4.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空气成分的简单实验,培养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了一篇关于空气污染和环保的小论文,要求学生在论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作业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和实践,了解身边的空气污染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优质课空气教学实录及评价
初中化学优质课《空气》教学实录及评价教学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验探究的乐趣。
2.运用生活实例,了解空气的组成。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及点评教学过程点评师:先请大家做一个深呼吸,今天的研究课题便是我们吸人的气体──空气。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生1:(边演示边讲解)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这可以说明空气的真实存在。
生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生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生5:(望了一眼窗外)你们看,树叶在动,那是因为空气在流动,也是风。
生6: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来了,说明有空气了。
(学生中一片反对声:那不是空气,是呼出的气体)生7: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就是将空气压人车胎……(以上同学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大约6分钟)师: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生8:有氧气。
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
生9:有二氧化碳。
向空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空气中确实含有CO2。
生10:空气中还有水蒸气,早晨的露珠就是空气的水蒸气冷凝的小水滴。
生1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过一会儿,瓶外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师:很好。
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那么,空气中还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呢?经过漫长的科学探究,科学家们已经解开了这个谜。
初中化学优质课空气教学实录及评价
初中化学优质课《空气》教学实录及评价教学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验探究的乐趣。
2.运用生活实例,了解空气的组成。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及点评教学过程点评师:先请大家做一个深呼吸,今天的研究课题便是我们吸人的气体──空气。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生1:(边演示边讲解)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这可以说明空气的真实存在。
生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生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生5:(望了一眼窗外)你们看,树叶在动,那是因为空气在流动,也是风。
生6: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来了,说明有空气了。
(学生中一片反对声:那不是空气,是呼出的气体)生7: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就是将空气压人车胎……(以上同学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大约6分钟)师: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生8:有氧气。
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
生9:有二氧化碳。
向空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空气中确实含有CO2。
生10:空气中还有水蒸气,早晨的露珠就是空气的水蒸气冷凝的小水滴。
生1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过一会儿,瓶外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师:很好。
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那么,空气中还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呢?经过漫长的科学探究,科学家们已经解开了这个谜。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空气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王爱云【教学设计理念】理解课标要求、理解教材栏目设置意图、并依据学情定位教学目标,同时获得教学启示。
通过将知识情景化、问题化;课堂教学活动化,关注积极的思维参与,获得多角度、多层次认识问题。
实现有效教学。
【备课的主要环节和分析】我认为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含量,还要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思路:由于空气是人人熟悉的物质,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较多,所以先学习空气的定性组成学生不存在任何的难度。
而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是通过学生逐步探讨,自主发现,然后师生合作解决,以此来获得空气成分的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的实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2)了解空气的定量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3)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分析、操作、观察。
2、教学难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分析、操作、观察。
【教法与学法】教法:以实验探究活动为主线、结合问题教学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对比、分析、归纳、概括【实验探究设计】1.学生实验:怎么证明空气的存在、验证氮气的化学性质2.启发实验:蜡烛燃烧、滴管吸水3.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4.视频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提前做的故意失败的实验【教学用品】药品:红磷、蜡烛、注射器、塑料袋实验仪器及用品:集气瓶、带燃烧匙和导管的双孔塞、止水夹、水槽、红墨水、火柴、酒精灯、药匙、滤纸、胶头滴管【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策略上采用探究(实验探究、思维探究)的方式学习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空气,在活动中抓好知学生非常识、技能的落实;充分运用问题情景,置空气的学习于具体的任务之中;在教学素材选择上关注生活-化学-社会”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身边与化学有关现象的敏感性,感悟化学学习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流程依据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依次按“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形成归纳—→形成应用”的流程开展。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空气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空气》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的学习,初步了解空气的重要用途。
2.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深入了解空气的重要性,感受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3.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4.通过家庭小实验,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5.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利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微课、Internet 网络、X-MIND 思维导图、极域电子教室系统、拍大师、Camtasia.Studio 、甲醛检测仪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引课:重温微课(5分钟)师: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这节课我们将要用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共同学习空气的主要用途,以及污染和防治。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微课的内容。
生:看微课空气用途的探究(1分钟)师: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完善自己查阅的资料,上传到我的电脑,然后在班级中交流一。
时间一分钟,现在开始。
(2分钟)生:稀有气体介绍(2分钟)生:氮气介绍(有视频)(2分钟)生:二氧化碳介绍(2分钟)师:空气的用途还真不少,下面我们和小明一起把它总结一下空气污染和防治(3分钟)师:空气是如此的重要和宝贵,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但生活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下面这些场景。
展示图片生:看图片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想?生: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经常能感觉到我们呼吸的空气有刺鼻的气味,越来越多的人戴着口罩出行。
生: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一些环境问题也相继产生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酸雨等。
(1分钟)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看来大家在课前做足了功课。
下面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再次用网络整理、补充相关信息并上传。
(3分钟)生: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提到氟利昂,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它所造成的另一个环境问题:臭氧空洞。
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它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类的生存。
初中化学空气整理教案及反思
初中化学空气整理教案及反思
**课题:空气的成分及组成**
**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种气体的比例;
2. 理解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3. 掌握几种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内容:**
1. 空气的组成及成分
2.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空气?空气的成分是什么?
2. 讲解: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各种气体的比例,分析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3. 演示实验:展示几种气体的性质及用途,让学生亲自体验气体的性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几种气体的应用领域,并分享给大家。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课后练习:**
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了解它们的性质及用途;
3. 思考空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写一篇小结。
**反思范本:**
本节课的内容涵盖了空气的成分及组成,让学生对气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参与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演示实验环节,需要加强对实验安全的重视,确保学生的安全性。
同时,在讨论和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本文详细记录了一堂初中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节课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为教学内容,以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为主讲教师。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制备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珍爱生命。
2. 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组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制备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空气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2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3.1 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案例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制备方法。
(4)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5)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九年级化学课题1空气优秀课例学案课堂实录
课题1 《空气》课堂实录一、激情2分钟师:上课生:老师好!拼搏为理想,奋斗为梦想(班级口号)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谜语引入)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一时一刻离不了。
这是什么物质呢?生:(谜底)是空气师:很好,看来这位同学很聪明,喜欢动脑,课外知识较丰富。
同学们对空气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空气。
首先大家一起朗读学习目标。
生(齐读):(学习目标)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并记住其体积分数;重点:记住空气的体积分数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师:大家拿出学案,小组长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并把分值写在表格中。
教师巡视各组学习情况。
(3分钟)(发现学生对与实验有关的内容都为完成)师:[探究导航]:一、空气的存在(通过实验)师: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生A:能。
用塑料袋一罩,就会看到塑料袋鼓起来了,就证明那里有空气。
师:空气被兜住了。
生B:用手扇一扇感觉有风。
师:风其实就是空气流动造成的。
生C:用空的塑料瓶装水时,会从瓶口往外咕咕冒气泡,其实就是瓶内的空气被赶出的现象。
师:我这有一个集气瓶(展示集气瓶),我说它是空的,对不对?生:不对。
里面有空气。
师:没错,你能用这一集气瓶收集课室内的空气吗?生A:把集气瓶拿起来在课室内上下晃一晃。
生B:不行,在进入课室前瓶内已有空气了,必须先把瓶内的空气倒掉才行。
师:对,如何把瓶内的空气赶跑呢?生:在课室内先用集气瓶装满水,再把水倒掉,最后盖上玻璃片,这样就收集到了课室内的空气。
师:很好,这位同学积极动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大家要向他学习。
师:正因为空气无色无味不容易被人们察觉,所以尽管它客观存在,但人们对它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下面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空气是由谁发现的。
生: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如接受其它化学家见解的基础上,认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一种是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并把它命名为“氧”,另一种不助燃、无助于生命的气体,命名为“氮”,意思是“不能维持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优质课《空气》教学实录及评价教学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验探究的乐趣。
2.运用生活实例,了解空气的组成。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及点评教学过程点评师:先请大家做一个深呼吸,今天的研究课题便是我们吸人的气体──空气。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生1:(边演示边讲解)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这可以说明空气的真实存在。
生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生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生5:(望了一眼窗外)你们看,树叶在动,那是因为空气在流动,也是风。
生6: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来了,说明有空气了。
(学生中一片反对声:那不是空气,是呼出的气体)生7: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就是将空气压人车胎……(以上同学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大约6分钟)师: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生8:有氧气。
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
生9:有二氧化碳。
向空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空气中确实含有CO2。
生10:空气中还有水蒸气,早晨的露珠就是空气的水蒸气冷凝的小水滴。
生1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过一会儿,瓶外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师:很好。
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那么,空气中还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呢?经过漫长的科学探究,科学家们已经解开了这个谜。
下面呢,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相互讨论。
4分钟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4人围在一起讨论,情绪高涨)生12: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一个集气瓶),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师:我认为,这个同学抓住了关键──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真是难能可贵,我非常佩服,其他的同学对此有何看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生13:按他的方案,我觉得气体的体积减少量无法测定。
师:我同意。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谁来帮帮他?生14;我能不能上来画?师:当然可以!生14:(边画边讲)先将一支较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再点燃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罩在蜡烛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所以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就会将水压人集气瓶内,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明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这个方案怎么样?(学生议论,纷纷表示同意该方案)师:我也很欣赏这位同学的方案,他巧妙地运用物理学知识,利用倒吸人瓶内水的体积,明确地表达出被消耗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内所含氧气的体积,很有创意。
那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学生中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有人回答,一时安静无声)师:既然没有,我们就请这位同学演示一下,看一看他的实验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生14:演示(教师事先准备了一个带刻度(5等分)的集气瓶,让其演示,便于观察体积变化)。
结果水上升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1/10。
师:科学家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的1/5,而在他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却远远小于1/5,为什么?生15:蜡烛燃烧放热,使剩余气体膨胀,所以液面上升的体积数偏小。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后,再观察(约2分钟后,观察结果仍然偏小)。
师:看来还有别的原因?(无人回答,教师提示)想想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状态?生16: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所以,结果偏小。
师:怎么改进呢?生17:改用木棒。
生18:不行,木棒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生19:改用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但又不生成其他物质的可燃物。
师:可能吗?(许多学生反对)不行!燃烧就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生20:选用燃烧后不生成气体的可燃物。
师:很好!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展示红磷样品)。
现在,我们这个方案基本可行了。
为了便于操作和观察,某些细节问题还有待完善、改进,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思考,并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去亲手做一做。
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个实验。
(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新教材[实验2-l],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师板书]结论:1.红磷+空气五氧化二磷(化学变化)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教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完整地板书空气成分及含量,再略讲纯净物和混合物)师:从[实验2-l]中,还能体现出氮气或其他物质的什么性质?生21: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生22:氮气不易溶于水,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生23: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此时下课铃响了)师:(布置作业)1.课后同学们用自己设计的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与其他同学讨论新教材中的两个讨论题。
2.看书:了解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发展史;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创见,还有哪些疑问?将它们整理后写在自己的“成长袋”中。
从呼吸切题,隐含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到亲切和轻松。
用生活中的小经验和孩时的游戏来说明空气的存在,反映出了部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这个同学回答虽然错了,却给了其他同学启示。
生7迅速联想到了给车胎打气,可见,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而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利用前一单元的探究成果,解决新情况下的问题,活了!学生又是利用生活经验加以说明,自然地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经过情境创设唤起了追求,此时明确提出探究的任务和目的,合乎学生需求,同时也把学生思绪引入新的情境中。
采用分组讨论,体验合作式学习,学会相互交流与借鉴。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方案中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再引导学生发现方案中的不足,发动学生们一起来完善、改进。
该生找出了弊端。
学生有较强表现欲望!及时评价,肯定其创见!此时,学生觉得已没有问题。
利用该方案做的实验,误差太大!学生感到困惑,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问题的欲望。
[注:实验不准的原因,除生成水和CO2外,由于空气中的O2稀薄时蜡烛就不能燃烧,其实,剩余气体中还含有相当量的O2]。
学生迷惑,思维受阻,教师及时给予适当的提示,有利于导引思维的方向。
终于明确了这个实验选择可燃物的基本要求。
教师及时肯定,同时介绍红磷燃烧的特性,恰到好处。
介绍第二种装置,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l.选择哪一套更好?2.两套装置有何异同?把思维的对象由氧气转向氮气等。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得出不同结论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让学生学会看书总结与反思、质疑。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刘永舜点评总评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知识出发,先是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感知空气的存在,接着由学生举实例证明空气含有的多种物质,进而提出探究空气中多种成分(主要是氧气)含量的任务。
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问题情境。
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学生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先是讨论,明白可以通过燃烧耗氧后,用水的体积来间接感知氧气体积的道理,再用实验否定了用燃着的蜡烛进行实验的方案,经师生对误差原因的分析,明确了这个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
至此学生自主地认识了这个实验的设计原理,使学生兴趣与信心倍增,课堂气氛也逐步达到高潮。
教师适时肯定后,及时给出这个实验的装置和药品,可谓水到渠成。
学生在成功喜悦的鼓舞下,兴趣盎然地完成了后继的学习任务。
本节课学生在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问题之中,采用设想、辨析、否定、改进、完善的群体探究方式,经历从耗氧间接测量到选择恰当的耗氧物两个阶段的探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
该课最大的特点是学生自主活动较为充分,参与面广,气氛热烈;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始终随学生的思维起伏,在群体思维停滞处给予言语点拨,辅以提供器材让学生实践反思,并不直接牵引。
这节课变革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更锤炼了思维,张扬了个性,真正体现了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理念,是一节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好课。
教学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验探究的乐趣。
2.运用生活实例,了解空气的组成。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及点评教学过程点评师:先请大家做一个深呼吸,今天的研究课题便是我们吸人的气体──空气。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生1:(边演示边讲解)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这可以说明空气的真实存在。
生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生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生5:(望了一眼窗外)你们看,树叶在动,那是因为空气在流动,也是风。
生6: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来了,说明有空气了。
(学生中一片反对声:那不是空气,是呼出的气体)生7: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就是将空气压人车胎……(以上同学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大约6分钟)师: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生8:有氧气。
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
生9:有二氧化碳。
向空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空气中确实含有CO2。
生10:空气中还有水蒸气,早晨的露珠就是空气的水蒸气冷凝的小水滴。
生1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过一会儿,瓶外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师:很好。
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那么,空气中还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呢?经过漫长的科学探究,科学家们已经解开了这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