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什么?A. 水资源管理B. 大气污染治理C. 固体废物处理D. 环境保护与管理2.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指什么?A. 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B. 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和监测C. 对环境法规进行宣传和推广D. 对环境管理进行评估和改进3.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主要领域?A. 环境监测与评估B. 污染治理与修复C. 环境规划与设计D.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4. 下列哪项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步骤?A. 环境监测B. 环境修复C. 环境管理D. 项目审批5. 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的目标是什么?A. 维护环境生态平衡B. 提高经济发展速度C.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D.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二、填空题1.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一种__________方法,用于评估和预测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2. 水污染治理常用的工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固体废物处理的主要目标是__________固体废物的数量和__________固体废物的有害性。

4. 环境监测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手段,对环境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5. 环境管理的核心是__________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题1. 简要介绍环境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和目标。

环境规划与设计是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对城市和乡村环境进行规划与设计,以实现绿色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2. 简述大气污染治理的原则和主要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的原则是“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科学治理”。

主要措施包括减排措施和治理措施。

减排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污染源管控、推广清洁能源、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等;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净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等。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重点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重点

第二章环境管理学理论基础1.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4个方向(知晓各方向的最主要观点即可)。

生态学方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该方向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等作为其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

该方向的研究以挪威原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和巴信尔等人的研究报告和演讲为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Constanza和lubchenco等人提出的生态服务(Eco-service)指标体系。

经济学方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核心问题。

它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物资供需平衡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学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该方向的研究以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莱斯特·布朗、Macneill和Pearce等的“绿色经济”有关研究为代表,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世界银行的“国民财富”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学方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它以人口增长与控制、消除贫困、社会发展、分配公正、利益均衡等社会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和内容,其焦点是力图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和基本手段,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和伦理规则。

该方向的研究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其衡量指标以“人文发展指数(HDI)”、Cobb的“真实进步指标(GPI)”、Allen的“可持续性晴雨表”等为代表。

系统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经济-社会”这个复杂系统,只有应用系统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的表达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大精深的内涵。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2023年修改整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2023年修改整理

§1 环境规划与治理概述1 P.19 1什么是环境治理?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治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阻碍。

环境治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 在时刻、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治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爱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爱护方案,其目的是在进展经济的同时爱护环境,使经济与社 会协调进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爱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关系。

答: 规划职能是环境治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治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治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简述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答:环境治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制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全然上 去解决环境问题。

从那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一项长期的全然的任务。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这三种行为都大概会对环境 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

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治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说明环境规划与治理的要紧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1 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爱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操纵规划等。

(3)都市环境规划:包括都市大气污染操纵规划、都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治理、噪声污染操纵规划等。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考试重点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考试重点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1.工程项目的特点:(P1)①工程项目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经济或社会目标而设计的投资方案。

②工程项目是一个为现实一定功能而设计的物质系统。

③工程项目是通过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来实现预期目标的。

④工程项目必须具有清晰的界定范围。

⑤工程项目是特殊的组织,遵从相关的法律规定。

2.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目标:(P3)时间、资源、质量要求、客户满意度。

3.组织特性、特征:(P17)①目的性②分工协作性③依赖性④等级制度⑤开放性4,矩阵组织结构、特点、异同:(P21-24)矩阵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是按照职能原则和项目原则结合起来建立的项目管理组织,既能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又能发挥项目组织的横向优势,多个项目组织的横向系统与职能部门的纵向系统形成了矩阵结构。

特点及异同:表1-1 矩阵组织结构特点及异同5.环境项目工程管理任务:(P4)①项目管理的启动②建立项目管理组织③资源控制④进度控制⑤质量控制⑥安全控制⑦合同管理⑧信息管理6.项目策划内容、阶段划分:(可能在P37?)7.可研性研究的阶段划分:(P47-48)①项目建议书阶段②可行性研究阶段③项目评估决策阶段8.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技术方法:(P60)①价值工程方法②限额设计方法9.项目决策阶段对投资量的影响:(P62)①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对投资的控制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投资的控制③在项目评估与决策阶段对投资的控制10.施工进度控制方法、原理:(P90-91)(1)方法: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

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队组之间的进度关系。

(2)原理①动态控制原理 ②系统原理 ③信息反馈原理 ④弹性原理 ⑤封闭循环原理11.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方法:(P98)①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若检查的实际施工进度产生偏差,影响了总工期,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改变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有关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第⼀章绪论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个复合⽣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研究,⽽对⼈类⾃⾝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活⽔平提⾼对环境越来越⾼的要求,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活动做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和部署。

环境规划是为改善环境质量制定进可⾏性⽅案⽽环境保护与建设⽅案则是其中的核⼼内容环境管理:1.21.3 环境规划的作⽤简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为4、以最⼩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是实现环境管理⽬标的基本依据3.2 环境规划的类型3.2.1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

)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规划---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长远规划:制定长远环境⽬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年度环境规划:具体,不全⾯3.2.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1) 经济制约型(是为了满⾜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污染后治理(2)协调型-----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进⾏的规划,是当前的主流。

(3)环境制约型-----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较少,也有,如⽇本。

3.2.3 按环境要素划分⼤⽓污染控制规划、⽔…、固废…、噪声污染控制规划3.2.4 按⾏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省、市、县、乡环境规划等。

上⼀层次的环境规划是下⼀层次的依据和综合,下⼀层次规划是上⼀层次规划的条件和分解,因⽽下⼀层次的规划的实现是上⼀层次规划完成的基础。

3.2.5按性质划分(1)⽣态规划---从⽣态保护出发,在综合分析各种⼟地利⽤的“⽣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地利⽤规划。

环境规划与管理 知识点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  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共5个,每个4分,计20分):1、环境规划:就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与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与环境所作的时间与空间的合理要求。

2、生态规划: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利用,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就是不一样的,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通常称之为生态规划。

3、总量控制:就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4、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量就就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这一作用的极限值即为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5、排污收费制度:“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该制度具体操作的依据就是《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与《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6、环境功能区划:就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与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它研究各环境单元的承载力及环境质量的现状与发展变化趋势,揭示人类自身活动与环境及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7、动态规划:就是处理具有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特征的优化方法。

所谓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就是指对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阶段活动构成的过程。

如何在预定的活动效果评价准则下,使各阶段所做出的一系列活动选择,达到活动整体效果最佳问题。

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最优决策序列,对其任一决策,无论过去的状态与决策如何,若以该决策导致的状态为起点,其后一系列决策必须构成最优决策序列。

8、污水调节:在河流同化容量低的时期用蓄污池把污水暂时蓄存起来,待河流的纳污容量高时释放,由于更合理地利用了河流的同化容量,从而提高了河流的枯水水质。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什么?A.保护环境资源B.提高经济发展速度C.增加污染排放量D.扩大城市规模2.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盲目开发B.可持续发展C.资源浪费D.环境破坏3.以下哪项可以促进环境管理的实施?A.政府监管缺失B.企业盲目追求利润C.公众参与和监督D.环境法律法规的缺失4.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评价环境友好性B.分析环境问题C.规划环境改善方案D.监督环境施工过程5.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3R”原则是指什么?A.减少、重复、复制B.减少、回收、重复C.减少、回收、重复利用D.减少、获取、再利用二、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环境规划的概念及其意义。

2.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简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及其重要性。

4.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并说明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影响。

5.如何提高公众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认知和参与度?请提出具体建议。

三、综合题某城市规划部门计划开展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请你作为规划师,针对以下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1.城市绿地空间不足,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严重,如何规划和设计城市绿地系统以缓解热岛效应?2.市区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空气质量较差,如何制定有效的污染物控制计划并监督执行?3.市区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分类率低,如何设计垃圾处理设施并制定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率的政策和措施?请结合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务必认真作答,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环境规划与管理简答题库

环境规划与管理简答题库

环境规划与管理简答题库1、环境规划的目的。

(1)2、环境规划的主要功能。

(1)4、我国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1)5、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的4个矛盾。

(1)6、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

(1)7、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特征。

(1)8、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

(1)9、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

(1)10、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

(2)11、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

(2)12、环境规划指标类型。

(2)13、环境评价工作和内容。

(2)14、环境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

(2)15、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2)16、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

(2)17、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

(2)1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

(2)19、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

(2)20、8项环境管理制度。

(2)21、我国环境规划编制基本内容。

(3)22、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3)23、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追踪过程。

(3)24、环境规划的决策过程。

(3)25、水环境的总原则和基本原则。

(3)26、水环境规划遵循的基本步骤。

(3)27、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

(3)28、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全部内容的7个步骤。

(3)29、水环境规划的方案对策。

(3)30、水环境控制单元的解析归类的内容。

(4)31、大气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特点。

(4)3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目的。

(4)3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步骤。

(4)34、总量负荷分配原则。

(4)36、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目的。

(4)37、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方案。

(4)38、《规划纲要》明确了5项主要任务。

(4)39、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趋势。

(5)40、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意义。

(5)41、露天堆放和填埋不当的固体废物对水体的污染途径。

(5)42、固体废物对大气污染的主要方面。

(5)43、危险废物的管理一般从4个方面入手。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点

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15 5×3;2、选择20 20×1;3、简答题30 6×5;4、计算题25 9+8+8;5、论述题10 1×10。

第一章选择1、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种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2、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3、人是各种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

4、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适宜规模的、先进的、经济的治理技术。

5、对于资源,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主要指自然资源(如水、气候、生物、土地、矿物、天然风景等);广义的则包括社会资源(如男女劳动力数量、年龄构成、就业比重、劳动技能、文化教育水平等)和经济资源(指在这一地区积累的物质财富,包括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水利、城镇建设等物质技术基础)。

6、观念的转变是根本.7、人类的社会行为,从行为主体来说,还可以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8、环境管理按管理范围分类:(简答)(1)流域环境管理;(2)区域环境管理;(3)行业环境管理;(4)部门环境管理。

9、环境管理按管理性质分类:(1)资源环境管理;(2)环境质量管理;(3)环境技术管理。

10、俄罗斯的环境保护规划属于协调型的环境保护规划。

11、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还原三个功能。

12、人地系统ds〉0的人地冲突型:包括E,F,G三种状态,冲突最厉害的状态为G(ds人〉0,ds地〉0),表现为经济发展衰退,地理环境恶化,可视为人地冲突的最终状态。

13、人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或称为开放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对这一系统进行研究,仅靠常规方法(如模型方法、空间规划方法)是不见效的,其正确而又有效的方法目前只能是综合集成法。

所以综合集成法必然要成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14、社会亚系统包括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15、自然亚系统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16、按横向原则进行分类的环境政策,有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和环境管理政策。

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知识重点总结

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知识重点总结

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知识重点总结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工程师的职业需求也日益增加。

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环保工程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将对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的知识重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环保工程师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重点关注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工程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

重点关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要求、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结果的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环保工程师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技术。

重点关注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相关政策措施。

四、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是环保工程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水污染的来源、特点和对策。

重点关注水污染的监测与评价、污水处理技术和水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相关政策措施。

五、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是环保工程师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特点和对策。

重点关注大气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相关政策措施。

六、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是环保工程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方法。

重点关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的知识。

七、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是环保工程师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1)一、选择题1.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B)。

A.环保部门B.地方政府C.行业主管部门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考核(D)。

A.国家B国务院 C.环保局 D.市政府3.一般说来,三种生产的共同界面是(B)=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4.环境管理对象是(D)。

A.自然要素B.社会关系C.企业D.人类的社会行为5.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D)。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中国6.依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 o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B.污染限期治理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D.污染强制淘汰制度7.下面哪一项不是ISO 14000的审核准则?(D)。

A.ISO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8.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C) oA.缓冲区B.实验区C.核心区D.外围保护地带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C) oA.3级B.4级C.5级D.6级10.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环境规划的类型不包括(C)。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持续型D.环境制约型11.环境规划按时间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其中中期的年度范围为(B) oA.3-5 年B.5-10 年C.10-15 年D.15-20 年12.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13.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的对象是(C)。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14. 一般说来, 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C)。

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15.一般说来, 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是(B) oA.自然资源B.环境质量C.商品D.废弃物16,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

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料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料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料总结一、选择题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考核市政府。

2. 宏观环境管理:从综合决策入手,解决发展战略问题,实施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

3. 微观环境管理:从执法监督入手,解决具体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问题,实施主体是环保部门。

4. 环境管理基本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行为5人类行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6. 系统优化分析通常是通过最优化数学模型实现的。

最优化的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最优化方法有线性规划、动态规划与网络分析等。

7.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准则(称为3R原则)P192(考点)8.环境容量由基本环境容量(稀释容量)与变动环境容量(自净容量)组成9.通过隶属度大小来评价环境质量的方法(模糊数学法)10. 城市垃圾产生量预测:常采用排放系数预测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11.水环境规划是协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12.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13. 均匀处理最优规划:均匀处理最优规划,以全区域的污水处理费用最低为目标,寻求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与规模的最佳组合。

14.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污染物特性、水质目标、排污方式)有关15. A值法属于地区系数法16.环境管理的三大主要方法:17同时选择近10年最枯季平均流量或近10年最枯季平均库容作为参考设计水文条件。

第一章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的含义1. 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所有周围事物的总称。

3. 目前困扰中国环境的十大问题(考点)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持久性有机污染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4. 环境规划:对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5. 环境管理:是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发展经济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允许极限的一切措施的总称。

中央民族大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期末考试重点

中央民族大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1.环境管理的含义: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关系:(1)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规划是环境预测与环境决策的产物,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

因此,从环境管理职能来看,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

(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3)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人、物、资金、信息、时空。

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第二章1.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强化环境管理”2.环境保护法规体系:(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2)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环境资源单行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4)国家其他法律有关的环境保护的规定(5)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法令、法规和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管理条例》(6)环境保护地方法规(7)国际环境公约3.八项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放污染物许可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4.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体5.环境标准分类:【五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和其他标准【两级】国家级和地方级。

第三章1.管理的二重性特点: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控制3.极限性原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4.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分为基本环境容量K和变动环境容量R m=k+r5.环境承载力: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阈值6.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链原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物质平衡理论)看书557.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物多样性原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观8.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则:系统的整分合原则(用A-P值法计算大气的总量控制)、系统的相对封闭和相对独立原则、管理的弹性原则、管理的反馈原则9.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经济效率理论(2)外部性理论(3)物质平衡理论(循环经济)P66(4)自然环境价值理论(5)排污交易权理论第四章1.环境质量指数:表示该污染物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倍数2.环境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或期望达到)的环境状况或标准。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

§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1 P.19 1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

环境管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答: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答: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

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1 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等。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资料(可直接缩印)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资料(可直接缩印)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资料(可直接缩印)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即制定、执⾏、检查、和改进。

环境决策的PDCA循环。

环境⽬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核⼼内容,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向和发展⽔平所做的规定。

环境质量指标:表征⾃然环境要素和⽣活环境的质量状况,⼀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

⽔环境容量:⽔体在特定的环境⽬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能直接反映环境对象及有关事物,⽤来共同描述环境规划⽬标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污染预防:采⽤各种⽅法防⽌污染物向环境系统排放的综合措施。

末端控制:是指在⽣产过程的终端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然界之前,采取⼀系列措施对其进⾏物理、化学或⽣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源削减:包括减少在回收利⽤、处理或处置以前进⼊废物流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数量的活动,以及减少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排放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活动。

废物减量化:由产⽣者减少有害物的体积和毒性,其中包括削减废物产⽣的活动寄废物产⽣后进⾏回收利⽤与减少废物体积和毒性的处理处置。

循环经济:是⼀种以资源的⾼效利⽤和循环利⽤为⽬标,以“减量化、再利⽤、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为特征,按照⾃然⽣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式运⾏的经济模式。

我国环保户基本法——《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清洁⽣产:就是对⽣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化的⼀种⽣产模式。

环境管理体系:指全⾯管理体系的⼀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环境⽅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它对组织其他管理,如⽣产管理、质量管理能够起到促进作⽤。

⽣命周期评价:是对⼀个产品系统的⽣命周期中输⼊、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⑶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根据环境的纳污容量以及“谁污染谁担 削减责任”的基本原则, 公平地规定各排污者的允许排污量和应削减量, 为合理地、指令 地约束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消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⑷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 生活的重要指标, 又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源泉, 在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条件下, 特殊是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讲, 如 何用最小的资金, 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显得十分重要, 环境规划正是运用科学的 方法, 保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的有效措施。
3. 三种生产理论(含义、相互关系、意义..分)
答: 含义: ①、物质生产: 人类利用技术手段从环境中索取自然资源并接受人的生产环节 所产生的消费再生物, 并将其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人类 的物质需求, 同时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②、人口生产: 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 既包括人口的再生产 (繁衍、生育), 也包括人口在其生存过程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费。③、 环境生产: 指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 包括消纳 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
4. 环境系统规划的决策分析模式(两点,需要展开答..分)
答: 根据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基本框架, 在实际应用中, 系统规划的决策分析可归纳为两种 类型: 一是基于最优化技术来构造的环境系统规划决策分析模型, 可称之为“最优化决策 分析模型”;另一种是基于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系统目标的摹拟分析, 从而选择满意方案, 可 称之为“摹拟优化决策分析模型”。
3.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的四个阶段: 探索阶段、研究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
4. 环境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应有一条主线和一个核心, 使之整体系统化。环境规划的.定、实施、检查和完善就是这条主线, 核心就是环境目标。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环境基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不正确的和人地关系自然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关系: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3、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复合生态系统: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

功能:生产、生活、还原、信息传递。

特征: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性、地带性和综合性。

内部矛盾: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3.、水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物质生产的有限性和人口发展无计划性之间的矛盾。

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两者的关系:区别:1、环境容量强调的是环境系统对其上自然和人文系统排污的容纳能力.侧重体现和反映了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即内在的自然秉性和特质。

2、环境承载力则强调在环境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侧重体现和反映了环境系统的社会属性,即外在的社会秉性和特质。

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其承载力的根源。

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环境的容量,就没有环境的承载力。

人地系统理论: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包括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球自然物质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原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过程正是靠因为开放而不断向其内输入低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而得以维持。

公式:dS=dSi+dSedS<0 协调共生型 dS>0 人地冲突型 dS=0 警戒型及混沌型维持人地共生关系的重要条件:1.从外界输入负熵流;2.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

环境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环境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环境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一、环境工程的重点分析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工程学科。

在环境工程中,重点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污染治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环境工程需要重点关注水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废水处理和水体的净化与修复。

2. 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对空气质量和健康带来威胁,特别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

环境工程需要关注大气污染来源的控制和治理技术,如减排措施和空气净化技术。

3. 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是环境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固体废物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二、环境工程的难点分析在环境工程中,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难点,需要认真解决和应对:1. 复杂的污染物组成:环境中的污染物通常是复杂的混合物,其组成和浓度变化多样。

因此,准确识别和分析污染物成分,以及开发适用于不同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是一个难点。

2. 高效处理和资源利用:环境工程需要寻找高效的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这需要考虑技术成本、能耗和环境影响等因素,找到一个平衡点。

3. 政策和管理的挑战:环境工程还面临政策和管理上的挑战。

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不同,环境工程需要根据本地环境和法律法规进行规划和实施,以确保合规和环保效果。

三、环境工程的解决措施为了应对环境工程中的难点和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境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研发和应用新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染物处理和资源利用的效率。

2.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和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环境工程领域的难题。

通过技术分享和经验交流,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提高环境工程的治理效果。

3. 完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各级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管力度,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到环境工程中来。

同时,完善环境工程的管理机制,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合规性。

环境规划与管理_复习要点的整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_复习要点的整理

有三个化工厂①②③每天分别排放氰化物760kg、110kg、250kg到河流,要求进入湖泊的氰化物不超过315kg/d。

已知三个化工厂排放的氰化物到入湖口时的降解率分别为45%、30%、40%;三个化工厂氰化物处理费用分别为1.25万元/kg、2.0万元/kg、1.75万元/kg。

写出既能达到湖泊污染物控制要求,又使总处理费用最小的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型(1)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2)什么作目标函数?什么作约束条件?要求费用最省设计为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由环境规划要求表示。

(要求进入湖泊的氰化物不超过315kg/d)设化工厂(1)(2)(3)的氰化物处理率分别为x1、x2、x3,则三个化工厂每天的处理费用分别为多少?化工厂1:Z1=1.25 × 760x1化工厂2:Z2=2.0 × 110x2化工厂3:Z3=1.75 × 250x3三个化工厂的处理费用之和为:Z=Z1+Z2+Z3=1.25×760x1+2.0×110x2+1.75×250x3目标函数:minZ=1.25×760x1+2.0×110x2+1.75×250x3=950x1 + 220x2 + 437.5x3化工厂1每天排放的氰化物经过降解,到达湖泊时还有多少?760(1-x1)(1-45%)约束条件根据水质控制要求:760(1-x1)(1-45%) + 110(1-x2)(1-30%) + 250(1-x3)(1-40%)≤315约束条件:418x1 + 77x2 + 150x3 ≥3300≤x1≤10≤x2≤10≤x3≤1目标函数:minZ=950x1 + 220x2 + 437.5x3约束条件:418x1 + 77x2 + 150x3 ≥3300≤x1≤10≤x2≤10≤x3≤1第一题结束了。

现在开始第二题某河段上三个污染源向河水中排放污染物苯,上游河水苯的浓度为0.2mg/L,已知苯在河水中降解速度常数k=0.03km-1, ρ=ρ0e-kL;污水中处理苯的费用每1000m3为50x元(x为去除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环境规划工作程序(顺序):(一)规划的编制:上级环保部门下达任务,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编制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二)规划的申报和审批:○1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2终极申报与审批环境规划文本。

2、环境规划步骤:①调查与评价区的环境现状、确定主要环境问题和污染状态②通过环境预测和环境功能区划分等,确定环境规划且标出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产生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排放量和削减量③根据反馈,调整规划,直到最终产生合理可行的城市环境规划。

3、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调控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协调城市环境。

4、水环境容量是指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反应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是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水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

也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

5、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1、减少污染排放负荷:①清洁生产工艺②浓度控制③总量控制④污水处理;2、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容量:①人工复氧②污水调节③河流流量调控。

6、生态规划概念: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目的:是促进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共生,协调发展,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任务:①根据生态适宜度,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方针,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

②根据土地承载力或环境容量的评价结果,搞好区域生态区划、人口适宜容量、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和资源利用规划等③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人类生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城乡园林绿化布局、水域生态保护等规划设计。

7、生态规划对象: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8、末端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基本特征:①、是一种由“资源- 产品- 废弃物排放”单方向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系统;②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与污染的控制时强调的是对企业自身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的控制,而对分销过程与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不予以考虑与控制;③其环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与污染的控制达到规制最低排放标准与最大排放量的要求,规避环境规制所产生的风险。

9、污染预防:目的是减少甚至消除产生污染的根源。

这种减少污染废物及防止污染的策略,成为污染预防。

与末端控制的区别:污染预防是以预防为主,强调污染的发生、减少甚至消除产生污染的根源;而末端处理,没有预防,以污染物/污染源的末端控制为主。

10、末端控制弊端:①废弃物排出后的净化、处理技术常常使污染物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

②在现行政策之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单纯污染控制,而缺少对面临全球系统的环境威胁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

③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工业国家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控制污染问题之复杂,所需资金之巨大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料,环境问题的解决远比原来设想的要困难得多。

④“污染控制”的现行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导致部分企业养成了一种“污染排放后才控制”的思想心态,成为强化环境管理,广泛实行污染预防的障碍因子。

11、基于污染预防思想的环境管理模式:(一)、源削减:包括减少在回收利用、处理或处置以前进入废物流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数量的活动,以及减少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排放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活动。

(二)废物减量化;即由生产者减少有害物质的体积和毒性,其中包括削减废物产生的活动及废物产生后进行回收利用与减少废物体积和毒性的处理处置(三)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物取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四)污染预防层次:倒金字塔结构形式,从上到下为源削减——回收再利用——处置——弃置。

12、环境绩效:指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器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成效。

13、环境绩效评估的目标:(一)根本目标:改善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具体目标:对环境管理个不走的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找出影响环境管理绩效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设性的考核意见,从而促进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三)分项目标:①、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定更加利于合理的环境法规与制度②、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响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意见,③、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④、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14、环境管理: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

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及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又不超环境承载能力。

15、环境规划:人类为使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针对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学、生态、地学、系统论,可持续发展原理,研究环境发展变化趋势。

)16、联系: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

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17、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由于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产生的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污染、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物质锐减。

18、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运行、决策、计划和个人的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法律、体制、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19、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一)、现代系统管理的“五要素论”: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

(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题的三个方面:个人、企业、政府。

20、三同时设计方案: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止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21、三个相关理论(生态学、系统理论原理、经济学原理)21.环境容量指某环境单元所能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它是一个变量,由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组成,反映流域的自然属性(水文特性)和人类对环境的需求(水质目标)其基本特性为资源型、区域性、系统性。

22.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其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关联性。

比较:①、环境容量强调的是区域环境系统对其自然的削减能力,和人文活动排污的容纳能力,着重体现和反应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即内在的自然秉性和特质。

“量变”②、环境承载力则强调在区域环境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着重体现和反映了环境系统的社会属性,即外在社会秉性和特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其承受力的根源。

“质变”23.工业生态学:又称产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是对开放系统的运作规律通过人工过程进行干预。

和改变,在一般的开放系统中资源和资金经过一系列的运作最终结果是变成废物垃圾,而工业生态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把开放系统变成循环的封闭系统,使废物转为新的资源并加入新一轮的系统运行过程中。

24.生态工业园: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

生态工业园可定义为一种工业系统,它有计划地进行不同企业的材料和能源交换,寻求能源与原材料使用的最小化,废物最小化,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26、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

27、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减量化(针对输入端)、再利用(过程性方法)、资源化(输出端);28、清洁生产:再生产过程中,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应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增加生态效率,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作用:①、对生产过程,节约资源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和落后的工艺及设备,减少所有废弃物的数量、毒性和污染②对产品,要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③对服务,要将环境因素纳人服务设计和实践中。

29、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实质是最优化理论,即废弃物最小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30、产品生态设计:利用生态学的思想,在产品开发阶段综合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的需求的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31、产品生态设计的特点:既考虑人的需求,又考虑生态系统安全的生态设计,产品开发阶段,就引进生态环境变量,并与传统设计因子综合考虑,将产品的生态环境特性看做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2、产品生态设计的战略:长期战略——最终目标是要寻找到更加合理的方法来持续地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短缺战略。

具体战略:生态产品概念开发战略;易于清洁,维护和维修;产品的模块设计;尽量使用再循环原来及材料;致力于产品体积的最小化和质量的最轻化33、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某种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作用:生命周期评价是对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从获取原材料生产,使用直到最终环境因素及其潜在影响的研究。

①产品系统的生态辨识与诊断:通过“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识别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工艺过程和产品寿命阶段。

评估产品(包括新产品)的资源效益,即对能耗、物耗进行全面平衡。

②产品环境影响评价与比较:以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分析比较某一产品系统内的不同方案或者对替代产品进行比较。

③生态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直接将生命周期评价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中。

④再循环工艺设计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开始就考虑产品用后的拆卸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34、产品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某种包装上的标签,突出产品的环境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必要产品环境标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35、产品环境标志的作用: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作用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36、方法:告诉消费者哪些产品有益于环境,并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这类产品;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和市场竞争,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的结构,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对环境有益的产品37、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指环境部门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清洁生产要求及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运用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申报,排放收费等制度对建设项目依法进行管理活动38、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程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投产运行39、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建设项目确立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三同时管理;建设项目运用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