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入职与离职人员统计
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分析2022年版
公司人力资源部数据分析2022年版一、基础人事模块(数据截止点2022.1.1---2022.12.31)1、概述:总人数入职离职异动(内部流动、晋升)2、员工增长率(年度)【定义】是指新增员工人数与原有企业员工人数的比例。
【公式】员工增长率=本年度新增员工人数/上年同期员工人数(2022.12.31在职员工人数)某100%【说明】员工增长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
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
将员工增长率与企业的销售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结合起来,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均生产效率。
3、新员工入职人数部门分布【定义】是指新入职员工部门分布柱状图【说明】可以反映出各个部门人员需求的情况,还有培训需求有较大的关联。
4、人力资源流动率【定义】是指报告期内企业流动人数(包括流入人数和流出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是考察企业组织与员工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报告期一般为一年【公式】流动率=(一年期内流入人数+流出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说明】流入人数指调入和新进人数,流出人数指退休、内退、调出、辞职、辞退和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
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
若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保持企业的活力。
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以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
5、人力资源离职率【定义】是指报告期内离职总人数与统计期平均人数的比例。
其中离职人员包括辞职、企业辞退、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即终止合同)的所有人员。
不包括内退和退休人员。
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在一个组织或企业中,人员的离职和入职情况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撰写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可以有效地记录和分析组织内人员流动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
1. 统计表格的基本信息在编制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时,首先需要包含一些基本信息,如统计周期(一般为月份或季度)、统计部门或团队、以及编制人等。
这些基本信息有助于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 离职人员统计离职人员统计是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离职人员统计中,应包括离职人员的姓名、离职原因、离职日期等关键信息。
此外,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分类,如离职部门、离职岗位等,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定位离职情况。
3. 入职人员统计与离职人员统计相对应,入职人员统计记录了新员工的信息。
入职人员统计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新员工的姓名、入职日期、入职岗位、招聘渠道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组织的招聘绩效和人才引进质量。
4. 离职率计算和分析离职率是衡量组织人员流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表格中的离职人数和组织总人数,可以计算出离职率。
离职率的计算可以按部门、按岗位、按时间等多个维度进行,以更好地了解离职情况的背后原因。
5. 入职率计算和分析入职率与离职率相对应,表示组织新员工的引入情况。
入职率的计算与离职率类似,可以按部门、按岗位、按时间等维度进行分析。
入职率的高低能够反映组织的吸引力和留住人才的能力。
在编制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全面性。
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进行人才战略规划和组织变革。
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的应用有助于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持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
总结:人员离职入职统计表格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用于记录和分析组织内人员的离职和入职情况。
通过统计离职率和入职率等指标,可以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源状况和管理绩效。
离职率分析报告
离职率分析报告篇一:公司离职率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公司离职率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截止2012年12月末,12月份公司离职员工共计189人,已提交离职申请并且办理离职手续78人,发放旷工通知书57人,已口头提出离职但未交书面申请的54人。
离职率为%。
总体来看,本月流失率比上月离职率%有较大上升,共计增加了%。
值得关注的是,离职率较高的是营销系统,离职员工达到179人,占公司月度离职人数的%。
已提交离职申请并且办理离职手续72人,发放旷工通知书53人,已口头提出离职但未交书面申请的54人。
员工离职率的增加将给部门管理、招聘、培训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带来一系列的压力,并将给在职人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强化部门自身管理,促进员工成长,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离职率,从而使公司的人力资源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各部门需要关注的重要工作。
一、公司离职率分析12月份,生产、行管、研发、营销四个系统离职员工共计189人,其中:生产离职7人、行管离职2人、研发离职1人、营销离职179人。
离职员工职级构成图一,公司离职员工职级构成图二,营销系统离职人员职级构成二、离职员工信息分析从学历层次看,本月度公司离职员工共有硕士及以上2人,本科54人,专科93人,中专及以下40人。
从司龄层次看,本月度公司离职员工共有1年以下107人,1—3年62人,3—5年8人,5—8年9人,8年以上3人。
三、营销离职员工劳效分析从营销员工劳效上看,本月度营销离职员工共有管理人员11人,3万以下劳效6人,3—5万11人,5—8万9人,8万以上4人。
流失的员工主要集中在3万以下的劳效层面,这部分员工的流失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影响不大。
四、离职原因分析通过人力资源部与离职员工的访谈,我们得到如下几点意见反馈:1、从离职主要原因看:总体上人员流失率较高,以营销代表为主;同时销售干部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公司营销系统改革,部分人员在改革过程中被淘汰,这部分人员占营销总离职人员的%2、从销售业态上看:口服制剂市场的离职率明显高于其他销售业态,在离职人员中占比达28%。
年度入职与离职人员统计
年度入职与离职人员统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员进入和离开企业。
为了了解员工流动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企业通常会进行年度入职与离职人员统计。
本文将从统计结果、原因分析和对策措施三个方面探讨这一话题。
一、统计结果让我们来看看年度入职与离职人员的统计结果。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共有1000人入职,其中男性550人,女性450人;而离职人数为800人,其中男性450人,女性350人。
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入职人数相对较高,而离职人数也不容忽视。
二、原因分析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导致这些入职与离职的原因。
对于入职人员来说,吸引他们加入企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薪资福利待遇、职业发展机会、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等。
而离职人员则是由于以下原因而选择离职:薪资福利不满意、工作压力过大、缺乏职业发展机会、个人发展需求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薪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是入职与离职的主要原因。
三、对策措施针对以上原因,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留存率。
首先,企业可以加大对薪资福利的投入,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其次,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如培训、晋升和跨部门调动等,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空间;此外,企业还应该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除了以上措施,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调研和员工沟通来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
另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年度入职与离职人员统计是企业了解员工流动情况和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统计结果和原因,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留存率,从而推动企业的稳步发展。
希望本文所提到的内容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公司人事月度报表
项 目
月末人数当月入职当月离职月初人数
入 职总人数离 职
总人数
月离
职率
试用期
离职数
转正调入调出辞退
总经理室
研发部
销售部
客服部
行政物流部
综合
序号部门姓名岗位工龄序号部门姓名岗位性别序号部门姓名岗位性别
劳动合同
签订人数
社保
缴纳
员工性别
比 例
备注 年 月人事报表
部门月初人数新入职人 数
人员统计分 析员工离职分 析新入职人 员
员工转正
转正时间转正期限转正后工资备注学历入职时间试用期工资备注入职时间离职日期离职原因备注
2.部门人员变动情况
内部调整离职情况
辞职自动离职
月末人数离职率
比率
1.入离职情况
试用期
人 数
员工数量
人力资源总体结构
月平均人数总人数男女。
年度人员新进离职统计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年度人员新进离职统计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分析年度人员新进离职情况,并通过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对新进人员和离职人员的趋势进行分析。
这一统计分析表旨在帮助公司或组织更好地了解人员流动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人员流动对于任何组织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其表征着组织内的稳定性和发展情况。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员流动的频繁性和规模也日益引起了各个企业和组织的关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年度新进人员和离职人员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人员流动的趋势。
通过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人员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年度新进人员统计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
接着,我们将深入分析离职人员的情况,包括背景介绍和统计方法及数据来源的说明。
通过分析新进人员和离职人员的趋势,我们旨在为组织管理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人力资源策略,并做出与组织发展相关的决策。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新进人员和离职人员的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研究结果和建议。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组织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在人员招聘和留用方面的参考,有助于提高整体的人员流动管理水平,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本文将通过分析年度人员新进离职情况的统计数据,探讨人员流动的趋势和影响因素,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并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人员流动带来的挑战。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旨在对年度人员新进和离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首先对本文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然后,明确文章的结构,简要概述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最后,阐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统计年度人员新进和离职情况,对人员流动趋势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提供参考。
离职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离职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关于离职率的计算问题,一直有HR圈子里面的朋友在咨询这个问题,今天,我整理一下思路,对这个问题做了个小结,在此与各位分享!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
离职率过高,一般表明企业的员工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它可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织的效率下降。
但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率越低越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员工流动,可以使企业利用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制度,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
当然,也可能有朋友会说:“那军队和'麦当'劳为什么流动率那么低,运行却又都那么高?”军队和“麦当劳”的运行高效与其建筑的运营体系相关,今天主要要阐释清晰的是离职率计算问题,运营体系暂不探讨。
按字面理解,离职率应指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总量的比率,是个百分率,也可以理解为每100个员工中有多少个员工离职,因此,单位时间内的离职率应不超过100%。
在某些不太严谨的资料中,离职率通常是以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与正式职工平均人数之比来表示,正式职工平均人数又为单位时间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的平均值。
但按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有可能出现离职率超出100%的统计结果,难道员工全部离职了吗?——不,我们还从其他地方借来“员工”用于离职吗?显然,这种结果是不成立的,也与人们通常情况下理解的离职率是矛盾的,这就给我们的部分HR从业人员带来了困惑。
既然这种计算方法不成立,那离职率究竟怎样计算才合理呢?现假设某公司一年中每个月的期初在职(人数)、期末在职(人数)、期内入职(人数)、期内离职(人数)如下表所示:该公司在年初及夏季时跳槽员工的较多,直到年末时经过调整才逐步趋于稳定,也或许与快到年底了,跳槽时机不是很好有关系,大家可以看到,该恭喜的离职率快到年底时才趋于平稳。
我们来讨论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求离职率。
人员离职率的计算
人员离职率的计算计算离职率的公式为:离职率=离职员工数/总员工数×100%离职员工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离职的员工数量。
总员工数是指在同一时间点或时间范围内,组织内的总人数。
对于计算离职率,需要确定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离职员工数:包括主动离职员工和被动离职员工。
主动离职员工是指主动提出离职的员工,而被动离职员工是指因为任职期满、合同到期、组织解散等非主动因素离职的员工。
离职员工数可以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离职登记记录或系统数据统计获得。
在特殊情况下,还需考虑临时工、兼职员工和外包员工等额外的离职员工。
2.总员工数:包括在职员工和离职员工。
总员工数可以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的登记记录或系统数据统计获得。
在计算离职率时,可能存在离职员工和新入职员工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可选择一个时间点作为基准,或选择固定时间段进行统计。
3.计算周期:离职率的计算周期通常是以年为单位。
但对于需要更精确计算的情况,也可以选择季度、半年或月份作为计算周期。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离职率:步骤1:确定计算周期。
例如,选择一年作为计算周期。
步骤2:收集离职员工数和总员工数。
根据人力资源部门的记录或系统数据,收集计算周期内的离职员工数和总员工数。
例如,计算周期内离职员工数为50人,总员工数为1000人。
步骤3:计算离职率。
根据公式,将离职员工数和总员工数代入计算离职率。
离职率=50人/1000人×100%=5%步骤4:解读离职率。
根据计算结果,解读离职率的高低和影响因素。
在上述例子中,离职率为5%,这意味着每年有约5%的员工离职。
离职率的高低可能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机会、工作环境、个人发展需求等。
如果离职率过高,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留任率,以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离职率只是衡量员工流动情况的一个指标,不能单独作为员工流动情况的全面评估。
应综合考虑离职率与员工满意度调查、绩效考评结果等指标,以及个别离职员工的原因,来全面分析员工流动状况,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人员离职率统计表格
人员离职率统计表格
1. 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姓名、部门、职位、入职日期等基本信息,用于识别离职员工的身份和背景。
2. 离职原因,记录员工离职的原因,例如个人原因、职业发展、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以便公司了解离职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
措施。
3. 离职日期,记录员工离职的具体日期,帮助公司了解离职的
时间分布规律,以及是否存在集中性离职现象。
4. 离职率统计,根据不同部门、职位、时间段等进行离职率的
统计分析,帮助公司发现离职率较高的部门或岗位,及时采取措施
减少离职率。
5. 离职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史离职数据的分析,发现离职的季
节性、周期性规律,帮助公司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离职情况。
6. 离职成本分析,计算员工离职所带来的成本,包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离职补偿等,帮助公司了解离职对企业的实际影响。
综上所述,人员离职率统计表格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具,通过对离职情况的全面统计和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和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减少离职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企业离职人员分析报告
企业离职人员分析报告引言企业离职人员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离职人员的离职原因、离职率、离职时间等相关信息,从而针对性地制定留住人才的策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组织的稳定性。
本报告旨在分析企业离职人员的相关数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离职问题。
数据来源本次分析报告所涉及的数据来自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采集的离职人员调查问卷和离职档案。
问卷内容包括离职原因、离职时间、对企业的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该问卷于每位离职员工离职前两周内发放,并在员工离职后收回并整理。
经过清洗和统计,我们得到了一份相对全面的离职数据。
离职原因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对离职原因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如图1所示,离职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为个人发展不满意,占总离职人数的30%;其次是薪资待遇不满意(25%)、工作压力过大(20%)、职业发展空间不足(15%)和员工关系不好(10%)等。
由此可见,对于离职人员来说,个人发展前景和薪资待遇是主要的离职原因。
![图1 离职原因分析](离职原因分析.png)离职率分析离职率是衡量企业员工流动性的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该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的离职率为15%,如图2所示。
离职率的波动可能受到市场环境、企业待遇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与行业平均离职率进行比较,可以评估该企业在员工流动方面的表现,并为进一步制定留住人才的策略提供参考。
![图2 离职率分析](离职率分析.png)离职时间分析离职时间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流失趋势,进而对离职人员进行分类、分析和预测。
根据数据统计,离职人员的离职时间主要集中在入职后的6个月至1年内,占总离职人数的60%。
这可能与员工在刚入职时对企业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差距有关。
此外,在入职满3年、5年、10年时也出现了较高的离职峰值,这可能是因为员工在这些节点上进行了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的考量。
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对企业提出以下建议,以应对离职问题:1. 注重员工个人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培训计划,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员工能够在企业中实现个人价值。
关于离职人员情况分析报告
关于离职人员情况分析报告本报告从离职员工的专业、部门、岗位、学历、司龄、年龄、基本工资等属性将员工分类进行统计,截止2017年9月13日,离职人数106人,离职率22.17%,这次分析只对离职人员进行初步的分析,谨供领导和有关同事参考。
一、离职人员情况汇总:1、平均司龄:2.54年,最低司龄7天,最高司龄11年。
2、平均年龄:30.61岁,最低年龄21年,最高年龄51年。
3、平均工龄:9.02年,最低工龄0.6年(8个月),最高工龄29年。
4、平均工资:7249.51元,最低工资3000元,最高工资25000元。
二、离职人员专业技术情况离职人数学历专业:(人数、占比)离职人员部门(人数与2016年离职人数比较):离职人员部门(人数与2016年离职占比比较):离职人员学历:(人数、占比)离职人员岗位:(人数、占比)以上图表反映出,我公司属于建筑业,建筑业多为工程类专业,故相对而言工程类专业员工的流失会比较大,符合目前建筑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
离职人员部门反映出,离职人员多为负责工程管理的部门,如工程管理部、恒大事业部、质量安全部、幕墙公司。
根据离职人员岗位统计,工程技术岗位占比62.26%,以上部门占比离职人数50%,因此结合工程技术岗位占比以及离职人员部门占比,以上部门离职人数占比高属于正常现象。
数据显示工程类专业基本上都是大专以上学历,离职人员学历人数情况反映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流失占比达到50.94%,占比是最大,其次是大专学历41.51%,以上数据清晰的体现出我公司员工学历阶层基本上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故此离职员工基本上都是大专以上学历。
根据离职人员部门人数与2016年离职人员部门人数对比,结合今年统计的时间,法律事务部、大客户部、成本控制部、投标预算部、工程管理部、质量安全部、总工办离职人数比去年离职人数翻倍。
法律事务部离职人数3人,离职人数是2016年的3倍,该部门离职员工平均司龄3.27年,平均工资8166.67元,其中周晓娜司龄为7年,跟曾晓亮曾总去广安消防工作,付凯和彭小茂都因个人原因离职,据了解部门新领导后对两位员工工作不满意。
人员入职离职统计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员入职离职统计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人员入职离职统计表格分析及应用导言:人员入职离职统计表格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员工入职和离职的数据分析,从而为组织的各种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员入职离职统计表格的设计原则、数据分析方法和应用场景,希望能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应用该工具的指南。
一、人员入职离职统计表格的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表格内容要简明扼要、清晰易懂,方便阅读和理解。
2. 完整准确:表格应涵盖所有必要信息,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入职日期、职位、部门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可扩展性:表格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能够适应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等变化。
4. 数据安全性:对于涉及员工隐私的信息,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5. 可视化展示:通过合理的图表和图形设计,使表格的数据更锐利、更易于分析和理解。
二、人员入职离职统计表格的数据分析方法1. 入职数据分析:通过对入职人数、职位分布、部门分布以及学历背景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新员工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策略等提供参考依据。
2. 离职数据分析:通过对离职人数、离职率、离职原因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员工留存率、减少流失成本。
3. 员工流动分析:通过对入职离职比较和员工流动情况的分析,可以识别出关键流动岗位、提前预警员工流失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人才留存策略。
三、人员入职离职统计表格的应用场景1. 人力资源规划:通过对入职离职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人员需求,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的配置,降低用人成本和风险。
2. 组织绩效评估:通过对入职后员工表现的评估和对离职员工原因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组织的问题和不足,促进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3. 员工发展管理:通过对入职后员工的培训情况和晋升速度的分析,可以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人事入离职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在不断提升和完善中,特别是在入离职管理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现将本年度人事入离职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二、入离职管理工作概述1. 入职管理(1)招聘渠道多样化。
本年度,我们充分利用了线上线下招聘渠道,包括招聘网站、校园招聘、内部推荐等,拓宽了招聘渠道,提高了招聘效率。
(2)面试流程优化。
我们优化了面试流程,增设了专业测评、性格测评等环节,确保招聘到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
(3)入职培训加强。
针对新员工,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入职培训计划,包括企业文化、岗位技能、团队建设等方面,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
2. 离职管理(1)离职原因分析。
我们分析了离职原因,主要包括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为改进企业管理和提高员工满意度提供依据。
(2)离职面谈。
我们注重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收集员工对公司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3)离职手续办理。
我们规范了离职手续办理流程,确保离职员工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维护企业利益。
三、入离职管理工作亮点1. 人才引进成效显著。
本年度,我们成功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员工离职率降低。
通过优化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本年度员工离职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3. 离职原因分析精准。
我们通过离职原因分析,找到了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为改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4. 离职手续办理规范。
我们规范了离职手续办理流程,确保离职员工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维护了企业利益。
四、入离职管理工作不足及改进措施1. 招聘渠道单一。
部分岗位招聘渠道单一,导致招聘难度加大。
改进措施:拓展招聘渠道,充分利用各种招聘平台,提高招聘效果。
2. 面试流程不够严谨。
部分岗位面试流程不够严谨,导致招聘到的人才不符合岗位要求。
新员工培训与离职率的统计
新员工培训与离职率的统计篇一:如何进行新员工培训,降低离职率如何进行新员工培训,降低离职率实例:入职培训的困惑我们公司的入职培训很零散,所以我更多的是单独给新人做入职培训。
曾经尝试过把前后时间入职的新人调整在同一天做入职培训,不过好像效果也不好,因为新人总是从入职第一天开始到做入职培训的当天,不停地问我各种关于公司的问题,如果一一解决还不如在入职当天给做培训了。
不过我的经验是入职当天给做培训的新人,很少能记住当天培训的所有问题,之后还是要再解释很多遍。
1. 为什么要做新员工培训经常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新员工在入职的第一周或者两周内离职率是最高的。
您会发现,您花了好长时间招到的员工在一夜之间就不来公司上班了。
留下的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抱怨,开展工作也不是非常顺利,在工作最初几天或几个星期会感到不适应,只有当新员工熟悉了环境,适应了日常工作的细节和程序,理解了公司和部门的期望,让他专心地投入工作才不会有困难。
由于这些原因,所有公司,不论其规模大小,都应举办入职培训。
新员工培训有以下几个目的:使员工了解公司的情况一个员工越了解公司的信息就越有利于开展工作。
新员工对公司的了解往往只局限在原来通过媒体了解的信息和在面试中由面试者介绍的信息。
如果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公司的历史发展、公司业务、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竞争策略和目标等信息,一方面他们会增强荣誉感;另一方面,他们会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使员工融合到组织文化中一个员工在意识上和行为上融入了公司的组织文化中,才意味着它真正加入了公司。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员工必须首先要认同企业的使命和文化,他才能为公司做出比较大的贡献,他的努力方向与公司的发展方向才能保持一致。
使员工掌握工作中所需的规则和工具首先,员工要想顺利地在公司中开展工作,必须要遵守相应的制度和流程。
因此,在新员工培训中,要让员工了解公司、业务线的基本要求和操作守则,同时也需要掌握在本公司工作必须要用的各种工具、工作方法等,快速适应工作职位要求。
HR各类统计公式
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
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离职率
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 方程式为:
13.每天工资
月固定工资/21.75天
14.当月应得工资
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 到劳动生产率
加班率
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直接间接人员比例
直接人员工作日
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
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
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
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 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 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 率)
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
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
(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
(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
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
(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
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
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
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公司离职率分析报告
公司离职率分析报告1、通过对月度、年度员工离职率及缘由的分析,准时把握公司进展过程中人才队伍的流淌状况。
2、通过对各层面的离职分析,总结员工离职的主要缘由,以此发觉公司目前存在的治理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1、分析数据来源本分析报告涉及的离职数据,均来自于公司各月份的人力资源报表。
2、计算方法员工(月)年度离职率=(月)年度累计离职人数/(月)年度累计在岗人数*100%,(月)年度在岗人数=(月)年初人数+(月)年度内累计入职人数三、离职数据分析为更全面地反映2023年度员工的离职状况,本局部将从年度离职率、月度离职率、各岗位序列离职率、各职级离职率等四个层面进展分析。
(一)年度离职率(总体离职率)2023年度总体离职率=38人/(173人+5人)*100%=21.3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年度总体离职率呈现偏高,已超过公司进展中正常的人员流失率(15%)。
因公司今年未有大的工程启动,工资实际降低,加上合同到期不续签等现象的消失,是导致公司总体流失率偏高的重要缘由之一。
(二)各月份离职率(详细数据见下列图)从以上数据上看,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度离职率较高,下半年度离职率呈现平稳。
其中,在1月、2月、5月、10月及12月这五个月份的离职率均未超过4%,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受接近春节人才市场需求量不大、年终奖金发放等因素影响,员工在1月、2月离职的愿望不强。
其次,公司分别在本年度3月、9月组织了大规模的人才聘请会进展了大量的人员补充,受此因素的影响,在4月、5月及10月的离职率呈现偏低的趋势。
同时,公司在3月、8月、9月及11月这四个月份员工的离职率明显偏高,离职率均超过10%。
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在3月份,本地区房地产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明显上升,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成都主要媒体均消失大篇幅的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聘请。
受此因素的影响,公司在3月份消失员工离职率明显偏高的趋势,其离职人数已远远超过1、2月份离职人数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