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悖论 低等生物基因数比高等生物的多

合集下载

2014-基因组学——最终版

2014-基因组学——最终版

基因组学题库一基因组学介绍1 基因组与基因组学基因组是指生物的整套染色体所含有的全部DNA序列,是生物体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

基因组学(Genomics)是以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手段研究基因组的组成、结构、表达调控机制和进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基因组结构特征、变演规律和生物学意义。

2 C质与C质悖论C值(C value)通常是指某一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悖论(C Value Paradox):生物的复杂性与基因组的大小并不完全成比例增加。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8个目标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英、法、德、日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的设想,在2005年,要把人体内约10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

其8个目标:1)人类DNA序列(Human DNA sequence);2)开发测序技术(Develop sequencing technology);3)识别人类基因组序列变异(Identify human genome sequence variation);4)功能基因组学技术(Functional genomics technology);5)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6)伦理、法律、社会问题(ELSI: 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issues);7)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Bioinfor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8)Training and manpower。

4 什么是宏基因组(metagenomics)?研究一类在特殊的或极端的环境下共栖生长微生物的混合基因。

生境中全部微小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

它包含了可培养的和未可培养的微生物的基因,目前主要指环境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基因组总和。

变异的法则:重复的、残留的低级构造容易变异

变异的法则:重复的、残留的低级构造容易变异

变异的法则:重复的、残留的低级构造容易变异正如小圣提雷尔所说,在物种和变种中,如果将同一个体的任何构造或器官(如蛇的脊椎骨、多雄蕊花中的雄蕊等)重复多次,它重复的次数就容易变异;相反的,同样的构造或器官,如果重复器官较少,就更具有稳定性,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律了。

小圣提雷尔和一些植物学家进一步指出,重复的器官,在构造上也非常容易发生变异。

这正是欧文教授所说的“生长的重复”,并且他认为这是低等生物的标志。

上述观点似乎与博物学家的普遍看法是一致的,即在自然界中,低等生物比高等生物更容易发生变异。

我认为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低级是指生物的一些构造很少专门用于某种特殊功能。

只要同一构造必须实现多种功能,我们也许可以发现为什么它容易发生变异,因为自然选择对这种器官比对专营一特殊功能的器官宽松。

就好比一把有各种用途的刀,可以是各种形状;但是有特殊用途的刀,通常形状都是特定的。

永远不要忘记,自然选择只在对生物有利的情况下才会发挥作用。

一般学者认为,退化的构造容易产生高度变异,以后我们会对这个论题进行讨论。

我在这里仅做一点补充,它们的变异似乎是由于其无用性引起的,因此自然选择无法对这些变异发挥作用。

不同物种基因家族数目差异的原因

不同物种基因家族数目差异的原因

不同物种基因家族数目差异的原因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不同物种基因家族数目差异的原因基因家族在生物学中是指具有共同起源的一组基因,它们通常通过基因重复或进化过程中的复制事件形成。

DNA含量的不同解释方式

DNA含量的不同解释方式

DNA含量的不同解释方式人类的DNA是构成我们身体的基础,它是我们所有细胞的蓝图,规定了我们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但是,对于DNA含量的解释方式,科学界目前仍有一些争议与研究。

一、DNA含量的基本意义DNA含量的基本意义是指细胞中DNA的总量。

一个生物的DNA含量通常与其生命历史相关。

比如,多数动物的细胞DNA含量越高,其体型趋于较大,寿命较长,而细胞DNA含量较低的生物则体型较小,寿命较短。

同时,DNA含量还与生物的核型等相关特性密切相关。

二、C值悖论在对DNA含量进行研究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即“C值悖论”。

有些生命体系中的DNA含量可以远高于其他生物的DNA含量,例如某些蚊子的DNA含量是其他昆虫的数十倍之多,而这些生物的核型却与其它动植物一样单纯。

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两种解释方式。

三、基因多样性假说基因多样性假说主张,高DNA含量生物相较于低DNA含量生物,其基因重复率更低,因而具有更高的基因多样性和适应性。

根据这一假说的观点,DNA含量的不同,不一定代表生物基因组的大小或复杂程度,而是反映了生物的基因多样性和生存适应性差异。

四、稳定性选择假说稳定性选择假说认为,高DNA含量生物拥有多余的DNA序列,使它们能够在处于环境压力下时更为稳定,这些多余的DNA序列扮演了“保险”和“库存”的角色。

许多高DNA含量生物被认为具有抵抗性,因为它们在面临不适宜生存的环境时,有足够的库存DNA。

五、可能的进一步解释方式虽然上述两种解释方式都有一些合理性和多年的研究支持,但是科学家对“C值悖论”的解释仍然持续探讨。

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新的可能性解释方式。

例如,有些研究表明,DNA含量的不同可能与基因表达有关,DNA含量的多少可能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仅仅受到生存的压力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制约。

此外,有些科学家建议将大规模的DNA含量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分类法,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分类生物,更为准确地了解生物相关的基因。

费米悖论——精选推荐

费米悖论——精选推荐

费米悖论1950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隐含之意是,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

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了这样的悖论: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为止,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1悖论基础阐述的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

2产生背景在1950年的一次非正式讨论中,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的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如果银河系存在大量先进的地外文明,那么为什么连飞船或者探测器之类的证据都看不到。

对这个话题更加具体的探讨最早出现在1975年麦克·哈特的文章中,有时也被叫做麦克·哈特悖论。

另一个紧密相关的问题是大沉默——即使难以星际旅行,如果生命是普遍存在的话,为什么我们探测不到电磁信号?有人尝试通过寻找地外文明的证据来解决费米悖论,也提出这些生命可能不具备人类的智慧。

也有学者认为高等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或者非常稀少以至于人类不可能联系得上。

地球殊异假说有时被认为为费米悖论提供了一种解释的答案。

从哈特开始,很多人开始发展关于地外文明的科学理论或模型。

大部分工作都引用费米悖论作为参考。

很多相关的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内容包括天文学、生物学、生态学和哲学。

新兴的天体生物学给问题的解决引入了跨学科的研究手段。

3悖论发展费米悖论亦称费米佯谬,在费米提出之后,该佯谬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如今被称为“齐奥尔科夫斯基(K. Tsiolkovsky)·费米·维尤因(D. Viewing)·哈特(M. Hart)·蒂普勒(F. Tipler)佯谬”,这些人都曾参与了费米佯谬的讨论并提出了重要观点。

遗传学 第六章 真核生物遗传分析

遗传学 第六章 真核生物遗传分析

1、单一序列(unique sequence)
➢ 真核生物的大多数基因在单倍体基因 组中都是单拷贝的。
➢ 单一序列所占的比例在不同生物基因 组中变化较大:
原核生物中一般只含有非重复序列;
较低等的真核生物中大部分DNA也 是单拷贝的;
动物中将近50%DNA是中度或高度 重复的;
植物和两栖类生物中单拷贝DNA序 列降低,而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增加, 如玉米的重复序列在80%以上。
(2)卫星DNA (satellite DNA)
➢ 其碱基组成不同于其他部份,可用 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其与主体 DNA 分开,因而称为卫星DNA 或 随体DNA。
➢ 各类卫星DNA都由不同的重复序 列家族构成。
➢ 重复单位串联排列。 ➢ 卫星 DNA约占人基因组 5~6%。
卫星DNA 根据长度可将其分为3类:
➢ 基因组(genome):一个物种单倍体的染色体数 目及其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基因组DNA测序结果表明基因组中不仅包含着整 套基因的编码序列,同时还包含着大量非编码序列, 这些序列同样包含着遗传指令(genetic instruction)。 因此,基因组(应该)是整套染色体所包含的 DNA分子以及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指令。
➢ 可用遗传学方法区分每个染色单 体。
顺序四分子分析( ordered tetrad analysis)
顺序四分子遗传分析的特殊意义在于: (1) 能从四分子不同类型出现的相对频率分析基因间的连
锁关系; (2) 能计算标记基因与着丝点之间的重组值,进行着丝粒
作图; (3) 子囊中子囊孢子严格的对称性质,表明减数分裂是一
Co = DNA concentration t1/2 = time for half reaction

生命进化历程中的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命进化历程中的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命进化历程中的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生命的进化,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

在长时间的进化演化中,生物种群中的基因组不断地发生变化和演化,导致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

这种变异性不仅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组,其中包含许多不同的基因,它们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功能。

基因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群中存在多种不同基因型的现象。

这样的多样性反映了生物种群的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增加种群的遗传变异,这对于适应环境和进化演化非常重要。

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是生命的重要进化特征,它们对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具有更好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自然选择本质上就是一种选择基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的来源很多,主要包括突变、重组和基因流。

突变是基因发生改变的一种方式,它是由于生物体内部或者外部环境的因素所引起的。

突变可以是单个碱基的变异,也可以是染色体部分或者整个的缺失,重复插入等造成的基因改变。

通过突变的方式,随机变异率增加,也为后续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突变提供了可能性。

除了突变外,重组也是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的来源之一。

重组是由交叉互换和分离结合这两个过程构成的。

交叉互换是指在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互相配对后,发生基因的交换;分离结合是指在染色体的各个位点上,基因的组合是随机分离的。

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后代的基因编码产生变异,这种变异性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外,基因流也是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的来源之一。

基因流是指生物个体间或不同种群之间基因型的交流,它是影响生物遗传结构的重要因素。

基因流可以改变一个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并且从而影响生物个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从而影响具有基因多样性和变异性的生物种群的进化速度和方向。

分子生物学——精选推荐

分子生物学——精选推荐

分⼦⽣物学⼀、名词解释1.基因组:细胞或⽣物体的⼀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2.C值悖论:⽣物基因组的⼤⼩同⽣物进化的复杂程度不⼀致,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论(“C值反常现象”,“C值谬误”)3.启动⼦:与基因表达启动相关的顺式作⽤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

4.GU-AG法则:GU表⽰供体衔接点的5′端,AG表⽰接纳体衔接点的3′端。

把这种保守序列模式称为GU-AG 法则。

5.ORF:开放读码框,⼀组连续三联密码⼦组成的DNA序列,由起始密码⼦开始到终⽌密码⼦结束,能翻译指导合成⼀段肽链。

6.SD序列:存在于原核⽣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保守⽚段,它与16SrRNA3'端反向互补,可将mRNA的AUG起始密码⼦置于核糖体的适当位置以便起始翻译作⽤。

7.操纵⼦:指原核⽣物中由⼀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8.定时定量PCR技术:利⽤带荧光检测的PCR仪对整个PCR过程中扩增DNA的累积速率绘制动态变化图,从⽽消除了在测定终端产物丰度时较⼤变异系数的问题。

1、中⼼法则:由克连克⾸次提出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该法则阐明了DNA复制、RNA转录以及翻译产⽣蛋⽩质在⽣命过程的核⼼地位。

2、C值:通常是指⼀种⽣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以每细胞内的⽪克数表⽰。

3、操纵⼦:是指原核⽣物中由⼀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元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4、冈崎⽚段:是在DNA半不连续复制中产⽣的长度为1000~2000个碱基短的DNA⽚段,能被连接形成⼀条完整的DNA链。

5、顺式作⽤元件:存在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包括启动⼦、增强⼦、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等,本⾝不编码任何蛋⽩质,仅仅提供⼀个作⽤位点,与反式作⽤因⼦相互作⽤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6、SD序列:存在与原核⽣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核苷酸处的⼀种4~7个核苷酸的保守⽚段,它与16S rRNA 3’端反向互补。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汇总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梳理汇总

【新教科版知识梳理及精典考题】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多样性2.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科版)基础知识梳理1.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丰富性。

不同的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动、植物等。

2.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

4.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生物的贡献:蒸馒头需要用到酵母菌;森林能够调节空气、为人类提供木材、保护水资源等。

5.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6.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松树、苔藓、狗尾草、柳树、杜鹃花、杨树等。

7.生活中常见的动物麻雀、燕子、蚜虫、鼠妇、瓢虫、蚯蚓、蚂蚁、蜈蚣、苍蝇等。

8.调查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了解、考察的科学研究方法。

9.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

通过实地考察、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10.调查的基本过程: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和进行实地调查。

11.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常考题型★判断题1.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地球。

( √ )2.生态环境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 √ )3.病毒对生物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 × )解析:利用灭活的病毒研制疫苗可以预防疾病。

4.在校园生物调查活动中,可以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藏起来的动物。

( √ )5.在校园生物调查活动中,可随意采摘植物和任意捕捉小动物。

( × )6.如果校园中的生物较少,可以到周围公园或田间开展调查活动。

( √ )7.现在环境好了,自然界里的小鸟太多了,我们捕捉几只没关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生物科学《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生物科学《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A卷)
院/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A卷)
标准答案。

《nm遗传学》PPT课件

《nm遗传学》PPT课件

精选ppt
23
三. 遗传学的研究分支情况
3. 从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划分
人类遗传学
遗传学疾病人类3千多种,涉及上万个基 因。
染色体疾病 基因突变疾病,线粒体疾病, 孟德尔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
1930年色盲基因第一个定位,1974年kappa
轻链缺乏症基因第一个克隆。目前已定位孟
德尔遗传病基因1600多,克隆了其中的940
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的 差异现象。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存在差别。 生物的子代之间存在差别。
精选ppt
8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生存与进 化的基本因素。遗传维持了生命的 延续。没有遗传就没有生命的存在, 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物种。
精选ppt
9
变异使得生物物种推陈出新,层出不穷。 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形成,没有变异, 就没有物种的进化,遗传与变异相辅相成, 共同作用,使得生物生生不息,造就了形 形色色的生物界。
精选ppt
13
三. 遗传学的研究分支
1. 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进化遗传学 生物进化的机制 突变和选择 有害突变 淘汰和保留 有利突变 保留与丢失 中立突变 DNA多态性
精选ppt
14
三. 遗传学的研究分支
1. 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发育遗传学 研究基因的时间,空 间,剂量的表达在生物发育中的作 用分支遗传学。
精选ppt
10
二. 遗传学的发展历史
1865年Mendel发现遗传学基本定 律。建立了颗粒式遗传的机制。 1910年Morgan建立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关系。 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1年Watson和Crick的DNA构型。 1961年Crick遗传密码的发现。 1975年以后的基因工程的发展。

高中遗传部分进阶练习题

高中遗传部分进阶练习题

●85道选择题,涵盖了普通遗传学的绝大部分内容。

●其中部分题可以作为填空、计算等题型出现。

●答案在最后1.高等生物具有比低等生物更复杂的生命活动。

因此,从理论上说,它们的遗传物质应该比低等生物更多。

但事实上,一些低等生物,如蝾螈和某些原始的鱼类,甚至原生动物,一个细胞中DNA的碱基对数量,远远超过大多数的哺乳动物。

这种现象称为:A.中性进化B.C值悖论C.综合进化D.间断平衡2.已知狗皮毛的颜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非连锁的两个基因作座的基因决定,且表现为一基因座的显性基因为上位基因,使得小狗皮毛表现为白色,而另一基因座的基因B/b分别控制黑色与棕色的表达,如果两个白色的双杂合体小狗交配,则交配后代表形的分离比表现为:(单选)A.9:6:1B.13:3C.12:3:1D.9:3:43.小麦种皮的颜色由多拷贝基因决定,等位基因R越多,种皮越红,r越多,种皮越白。

真实遗传的红色种皮小麦和真实遗传的白色种皮小麦杂交,F2代红色种皮和白色种皮小麦的比例为63:1,那么杂交中产生分离的R基因座有:(单选)A.2个B.3个C.4个D.5个4.澳大利亚的袋狼、袋猫、袋飞鼠、食蚁袋兽、袋鼹、小袋鼠等动物与亚欧大陆上的狼、豹猫、鼯鼠、食蚁兽、鼢鼠、老鼠等动物除了有袋与无袋的区别外,他们之间在其他形态和习性上都非常相似。

这种进化现象属于以下哪种进化型式的典型例子?(单选)A.平行进化B.辐射进化C.趋同进化D.趋异进化5.群体中某一基因座有3个等位基因形式,分别为a1,a2和a3,且a1对a2对a3为显性,若3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则在群体中表现出a1所控制的性状的比例为:(单选)A.1/3B.1/9C.4/9D.5/96.在性别决定为XO类型的某种动物中,以下哪种可能是其体细胞中的正常染色体数目:(单选)A.雄性28B.雌性35C.雄性15D.以上都不对7.已知一个mRNA中有1200个核苷酸,那么他的基因双链中G和T的总数为:(单选)A.600B.1800C.300D.12008.台—萨氏症(Tay-sach’s)是隐性遗传病,患病率为1/36万,其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在整个人群中占:(单选)A.1/180,000B.1/600C.1/300D.1/200E.1/29.小进化是指种内的个体和种群层次上的进化改变。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判断题(含答案)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判断题(含答案)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判断题1.DNA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2.从动物的物种进化来看,脑容量越大的动物越聪明。

(×)3.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原生动物。

(×)4.高等生物的物种种数比低等生物物种种数多。

(×)5.高等生物都有内稳态,以此适应外界的变化。

(√)6.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区别在于维管束。

(√)7.恐龙蛋属于化石,但恐龙的脚印不属于化石。

(×)8.蚂蚁具有群体行为和社会化分工。

(√)9.酶反应是界定生物学和化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10.人类的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1.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1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指生境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13.生物体内的体液基本组成与海水相近。

(√)14.所谓的新陈代谢就是指生物的一生都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15.维生素主要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16.文明的一个基本点是财富积累。

(√)17.物种起源的要素是巨大的繁殖能力和生物体本身的遗传变异。

(√)18.现在的生物学界,不同的学派所确定的系统树也不相同。

(√)19.一个物种的变异系数越大,它的遗传多样性越多,它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弱。

(×)20.银杏是被子植物。

(×)21.原核生命大概经过了10到20亿年形成了真核生命。

(√)22.越高等的物种其基因组就会越大,其成完全的正比关系。

(×)第1页共1页。

智慧树知到《遗传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遗传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遗传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1900年,()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A:达尔文B:拉马克C:魏斯曼D:孟德尔答案:孟德尔2、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A:拉马克B:摩尔根C:达尔文D:孟德尔答案:孟德尔3、生物进化和新品种形成的因素是()A:变异B:选择C:遗传D:突变答案:变异,选择,遗传4、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_和___A:分离定律B:连锁定律C:自然选择规律D:自由组合定律答案: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5、标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线性排列者是A:H.J.MullerB:T.H.MorganC:C.B.BridgesD:A.H.Sturtevant答案:A.H.Sturtevant6、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A:对B:错答案:错7、具有变异、可以遗传、通过自然选择将形成物种A:对B:错答案:对8、“基因”一词是1909年英国科学家W.Bateson提出来的。

A:对B:错答案:错9、生存竞争与适者生存概念提出者是A:达尔文B:拉马克C:魏斯曼D:孟德尔答案:达尔文10、在遗传学发展中,1940~1960年为细胞遗传学发展时期。

A:对B:错答案:错第二章1、如果基因A.B.C分别对a.b.c均为显性,且3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AAbbcc´aaBBcc得到的F1再相互交配,预期F2中纯合个体的比为:A:1/8B:7/8C:1/32D:31/32答案:1/82、AaBbCc×AaBbCc,假定A对a,B对b,C对c为显性,3对基因自由组合,则后代中与亲本表型相同个体所占比为:A:1/64B:3/64C:9/64D:27/64答案:27/643、基因型AaBbCcDdEe和基因型aaBbCCDdee的植物杂交,假定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比例为A:1/128B:1/64C:1/32D:1/256答案:1/1284、在一个3对杂合基因自由组合试验中,F2中基因型类别数有A:9B:18C:27D:36答案:275、黑色短毛豚鼠与白色长毛豚鼠杂交,F1为黑色长毛,F1互相交配,F2为9黑长∶3黑短∶3白长∶1白短。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C、2血浆内渗透压上升会从组织液吸水,引起组织液减少,故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
D、2中的氧气到达4至少需要经过4层膜(单层红细胞膜+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经过的膜+单层组织细胞膜),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各组成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准确判断各选项。
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①③⑤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B。 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
C。 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A错误;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D正确。

2021行测笔试-言语-细节判断题

2021行测笔试-言语-细节判断题

【第 11 季-言语】细节判断题(黑、晋、云、皖、赣、闽、川、鄂、蒙、陕、贵、冀、吉、桂、渝、宁、青、琼、新、豫、辽、新)(讲义)4.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学之谜,也是《科学》杂志列出的 125 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演化历程,是人类了解自身由来,以及未来演化的重要手段。

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中 99%以上已经灭绝,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保存为化石,如何通过不完整的化石记录重建地球历史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是一个重大科学难题。

此外,在地球历史中,曾经发生过重大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突变,导致了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利用古生物数据库重建地质历史全球生物多样性模式,揭示地球生命的演化历史,以及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为了解当前的地球生物多样性危机提供重要启示。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了解地球生命演化历程是推动人类演化的重要手段B.地球上 99%以上的灭绝生物可以保存为化石C.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变化是生物大灭绝事件的主因D.利用古生物数据库有助于了解当前生物多样性危机5.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海水平均温度20℃的等温线内,这是由于形成珊瑚礁的造礁石珊瑚对海水水温有着严格要求,多数造礁石珊瑚生活的适宜水温是 18-29℃。

过低和过高的水温都会造成造礁石珊瑚的白化和死亡。

由于造礁石珊瑚依赖于体内共生的虫黄藻的光合作用为其提供能量,所以多数的造礁石珊瑚是生活在 50 米深度以浅的海水中,但有些无虫黄藻共生的非造礁珊瑚生活的深度可达数百甚至上千米。

正是由于虫黄藻和珊瑚虫的共生系统维持了珊瑚的生存和生长。

但这个系统又是脆弱的,当海水温度上升超过正常温度 3-4℃时,珊瑚与虫黄藻这一对好伙伴就会翻脸,虫黄藻会离开珊瑚虫,而珊瑚则因为缺少虫黄藻提供能量而饿死。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海温上升是威胁造礁石珊瑚生存的主要因素B.虫黄藻和珊瑚虫和谐共生维持海洋生态系统C.海温变化会导致造礁石珊瑚的白化甚至死亡D.虫黄藻和珊瑚虫的共生关系被海温下降打破6.病毒入侵人体可能源于打喷嚏或身体接触,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提供病毒复制所需的原料、能量和场所。

自然辩证法问答题

自然辩证法问答题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2>. 学术界对“李约瑟悖论”的探讨
(1)从社会经济发展上找原因,认为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阻碍,没有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从观念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儒学文化对科学的排斥是近代科学末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深层次原因。
(3)从政治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明清封建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兴起。
3.如何理解“李约瑟悖论”的涵义,并思考探讨这一命题的重大现实意义。
李约瑟难题:著名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提出过一个有关中国的科技与人文的问题:“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一些答案为:
试述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的关系?
答:科学精神是人类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在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精神是科学共同体的理想化社会关系准则,这就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默顿所称的科学的精神气质。默顿认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等作为惯例的规则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精神包括:1)求真务实精神;2)开放精神;3)民主精神。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没有新技术作为研究工具,我们的科学家就只能像牛顿之后、爱因斯坦之前的科学家一样,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没有新技术作为研究工具,我们的科学家就只能像牛顿之后、爱因斯坦之前的科学家一样,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星辰大海在前科学承载为舟/2019-11-062019年11月6日10:00:55 发表评论科技的体现是效率和工具。

科技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人类在原始时代使用工具,只是某个个体想要便利地完成眼前之事,那么到我们开始用科技去探索这个宇宙的奥秘,科技就已经有了更高级的使命——为人类这个种群找到生存的出路。

科技向人。

1950年,物理学家费米正在和朋友闲聊。

聊到飞碟、外星人和地外文明时费米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他们都在哪儿呢?”当时公认的科学推论,是宇宙中必然存在技术远迈人类的外星超级文明,也必然曾与地球发生过接触。

而另一个事实是,我们从未确凿地发现过外星人的踪迹。

48年后,学者罗宾·汉森用“大筛选”理论解释了费米的悖论。

宇宙之所以死一般的寂静,或许不是因为星辰之间没有其他文明。

而是因为在它们成长到可以完成长距离的宇宙航行之前,就已被漫长的技术停滞困死在了母星上。

无边无际的真空和不均衡的物质能量分布,是宇宙天然的囚笼。

在一个文明获得闯出囚笼的技术之前,还要先通过诸如出现生命、制造工具、在可能出现的核战争中幸存等筛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囚徒。

罗宾列出了九层筛子,并指出人类正处于第三层到第四层的夹缝中。

如果不能通过筛选器,人类文明就会泯然于星空,无声无息地毁灭在地球上。

我们只是繁星中的微尘。

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决定人类能否通过现在这层筛选器的,是可控核聚变技术。

这是解决宇宙航行核心难题的钥匙,也是突破人类与无尽星辰隔膜的刀锋。

然而无论什么时候,你去问科学家,可控核聚变还有多久才可以实现,得到的回答都是50年。

50年前是这个回答,50年后可能还是这个回答。

筛选器已经初步暴露它的狰狞面目,科技正在上锁。

2008年至今,造价超过百亿美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没有为人类发现任何新东西。

即使找到了标准模型预言的Higgs粒子,这场盛大的实验也只是让人类扬弃了一些被证伪的旧猜想。

聊胜于无。

2011年秋,意大利格兰萨索山下的地穴实验室,科学家宣称他们捕捉到了超越光速的中微子。

c值悖论概念

c值悖论概念

c值悖论概念
C值悖论是一个生物遗传学概念,是指物种的C 值和它进化的复杂性之间没有严格对应关系的现象。

C值是指生物体的单倍体基因组所含DNA总量,通常被用来衡量生物基因组的大小。

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生物体的C值与其在进化上的地位并不存在明显的关联。

C值悖论最初是由英国生物学家John Macnamar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他发现,一些进化地位较高的动物,如人类和鸡,相比一些较低的动物,如海胆和涡虫,具有相对较小的基因组。

这个发现违反了传统的观念,即认为生物在进化上所处地位越高,其基因组应该越大,因为基因组的大小与生物体的复杂性和功能有关。

C值悖论不仅挑战了人们对基因组大小和进化关系的基本认识,也引发了人们对基因组大小和进化之间的更深层次关系的探索。

基因组的压缩是指基因组中被删除或压缩的DNA较多,使得基因组看起来较小。

而基因的重复则是指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被重复多次,从而增加了基因组的复杂性。

总之,C值悖论是生物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挑战了我们对基因组大小和进化关系的基本认识。

通过对C值悖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组大小和进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生物进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o put the number of protein coding genes in perspective with other elements of the genome: Roughly 5% of our 3 billion base pair genome is functionally conserved at the level of base pairs. The 20,000 protein coding genes account for only 1/3 of this functional sequence. While we are still learning about new types of functional sequences represented in the other 2/3rds, much of this conserved non-coding sequence acts as the sheet music of the genome to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Based on sequence alignments across the genomes of many vertebrates, we estimate that there are nearly 1 million regulatory elements in the genome.
科学悖论:
生物的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一般越来越复杂, 但是人的基因组却比有些低等生物的基因 组还小。而且人类的基因数目也比有些低 等生物的的少,请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上网查了一下,人类基因数量有2.5万个,线虫有两万个, 水稻5万个,拟南芥比人类基因数量稍多。 按理说,物种应该越进化越复杂,基因也相应会变得复杂, 单从数量上来说却并非如此,以下是我的猜想: 当一个东西到了一定复杂的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稳定性 的问题,生物进化变得复杂之后,稳定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进化过程中简化了基因的数量,降低了突变的可能性,提 高单个基因的效能。类比于计算机,早期编程程序显得复 杂而容易出问题,现在的程序的整合性更好,稳定性也高。 如此推断,人类基因会比某些低等动物的基因数量上更少。
• 基因密度随物种遗传复杂性的增加而明显减小, 从原核生物的1 000基因/百万碱基对,到酵母的 500基因/百万碱基对,再到哺乳动物的20基因/百 万碱基对。这说明基因调节机制的复杂性随着基 因组的复杂性而增加。如果除了编码蛋白质的信 息量外,把调节机制中的编码关系也算进来,则 编码信息量随物种进化而递增的图像就会很清晰。 实际上,基因组的复杂性主要来源于基因的功能, 决定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决定于基因的真核生物DNA是非编码的,暗 示大的基因组不一定有更多数量的基因, 所以会出现认得基因组数目比某些度等生 物少。此外基因组大小与蛋白质编码基因 没有相关性。因此通常认为基因组中沉默 基因及自私寄生元件的数目差异导致了就 基因组大小的不同。
• 我个人经过上网查资料,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 因。 • 1、2001年报告其所估测的基因数目时,还有很多 工作未完成人类基因组的一些区域中隐藏着很多 基因片段的复本,最终完成的工作显示,最初认 为是基因的,实际上是一些基因片段的复本,而 且较早的一些基因模型是错误的,此前的估算曾 将这些复本计算在内。 • 2、在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中有341个缺口,而 在2000年6月公布的工作草图中则有多达150000个 缺口。误差较大。
• 3、人类基因中的蛋白质编码区被称为外显子,他 们仅占DNA总量的2%,在其余98%中则不存在外 显子。有些奇怪的遗传性质也是的基因计数复杂化。 一些非常简单的基因只有一个外显子组成,他们非 常微小,极易被人工计算机基因计数器所忽略。相 反的,那些由于其DNA组成发生某些即便而不再产 生功能的,所谓的假基因则被计算在内,人为的夸 大了基因的数量。
• 4、存在可变剪切,所以基因的总数比潜在的蛋白 质数目少。人类的可变剪接程度比昆虫和线虫的大, 约60%的人类基因可能存在可变剪接。因此跟其他 真核生物相比,人类蛋白质组增加的程度大于基因 增加的程度。从人类基因组其中的两条染色体上抽 出一些基因进行可变剪接研究,发现导致蛋白质序 列改变的基因可变剪接的比率高达80%,如此可使 得蛋白质组的成员增加到50000~60000种。
• 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解释该问题。
• 一方面,在坚持进化论的基础上,生物的基因组或 基因的使用效率及基因的复杂程度可以认为向着二 者平衡的方向进化。举例而言,原核生物的基因组 结构简单,只有一个复制起点,无内含子,并常出 现一段基因序列可控制多种性状,使用效率高但复 杂程度较低,基因表达过程中不存在复杂的调控现 象。在对人来基因组研究中发现,有25000多个基因, 远远少于人类所预测的基因数目。人类DNA链上含 有大量调控序列以及间隔序列。许多高等生物的基 因效率使用较低,但是其复杂程度却是低等生物基 因组无法比拟的。
• Chromatin proteins and RNA in regulating gene expression. • Genes also dance to the tune of RNA. Small RNA molecules
• How do all these features meld together to make us whole?
An answer
• Protein-coding genes are only part of the story of how the genome produces a complex organism. Genes are like the keys on a piano. Genes can be expressed in numerous different sequences and combinations to produce different cell types and functions. What is important beyond the number of genes, is the sheet music of the genome that determines when and where genes are expressed. Regulatory sequences of DNA in the genome can act as this music, controlling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in every cell type.
• 此外,在坚持进化论的基础上,不同界的生物进化速度不 同。低等生物从进化角度主要包括:低等动物(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这些体内无体腔膜的动 物)、低等植物(无胚藻类)以及细菌真菌病毒。涵盖了 生物的“五界学说”中定义的所有生物。生物进化出上述 五界后,分别进入独立或者相互影响的进化途径。由于对 环境变化反应速度不同或其它因素,使各界进化速度不一 定相同。可能造成在全体生物界范围内,动物界的高等生 物在其他界的进化地位上属较为低等生物。 • 另一方面,在否认进化论的基础上,生物的出现以及变得 如此丰富多彩仍让是未知的,上述科学悖论自然也就没有 意义再去探讨。
• As an example of the importance of gene regulation on top of a set of genes, consider that a subset of our genes are functionally equivalent to those found in yeast, most of our genes are well conserved across vertebrates, and we share nearly all of our genes with chimpanzee(黑猩猩), with an average of just on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per a gene. Yet starting with a similar set of genes, the human genome is programmed to produce a complex organism with some differences very important to us.
• 我个人认为,生命体的精细复杂程度与基因的数量没有必然 的联系,最重要的因素是不同物种如何利用了这些基因。虽 然从数量上相比,人类的基因并不占优势,但人类的基因图 谱却要复杂得多。人类的每个基因都拥有非常复杂的功能, 与其他物种相比更高效。基因转录翻译出来是肽链,肽链经 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就可以成为不同的蛋白质,而且两种蛋白 质组合也可以形成新的蛋白质。基因会重组、突变产生许多 的种类 ,不同的发育阶段 ,肽链有不同的内含子 、不同的 剪切 、拼接方式 、不同的折叠方式,甚至加糖基等修饰方 式也有很多种,所合成的蛋白质也有许多类型。另外蛋白质 有些是通过消化吸收转变过来的,有些是利用一些物质和人 自身合成的蛋白发生作用然后得到的,还有多种化学途径来 合成蛋白质,但不是人类自身基因指导转录的。这些蛋白质 共同完成人类精密复杂的生命活动,使人类变得高等复杂。
Why do human have so few genes?
• Our genomes and those of other mammals are far more flexible and complicated than they once seemed.
• Alternative splicing is one reason human genomes can produce such complexity with so few genes.
• 相比于以上几种生物,基因相对数量较少的人类 细胞却能分化出更多不同种的细胞,可见人类基 因拥有更加复杂的表达方式,我想进化的复杂程 度不是体现在基因数量上,而是在基因表达的多 样性上,用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才比较符 合进化方向。 当然低等高等只是人类自己的评判标准,或许自 然界根本没有这样的区分,适应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进化的方向不同,对基因数量的需求也不同, 所以基因数量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