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徒然草
• 吉田兼好写于日本南北朝时期 (1336-1392)。书名依日文原意 为“无聊赖”,也可译为“排忧遣闷 录”。全书共分243段,由杂感、 评论、小故事,也有一些属于记 录或考证性质的作品,涉及当时 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众多人物。作 者写了许多带有寓意性质的小故 事。由于这部作品内容丰富,语 言简练刚劲,描写生动准确,被 认为是日本随笔文学中的佳作。 • 《方丈记》《徒然草》《枕草子 》同为日本文学三大随笔。
中世文学的特征
日本中世时期,文学风格与文学理论呈现多元化趋势。
•歌学家藤原俊成倡导“幽玄”美; •歌论家藤原定家提出“有心”说; •歌僧心敬推崇“冷”、“瘦”、“寂”的歌风与作品; •戏剧家世阿弥的能乐论《风姿花传》代表着日本中世 戏剧艺术理论的最高水平; •五山诗僧虎关师炼仰慕唐、宋诗,其文学观与我国宋 代诗学关系密切。 •中世文论家大多出身于佛门,佛学思想构成了日本中 世文论发展的底蕴。
Baidu Nhomakorabea
平家物语
《平家物语》,原称《平曲》, 又称《平家琵琶曲》。成书于 13世纪(日本镰仓时代)的军 记物语,记叙了1156年-1185年 这一时期源氏与平氏的政权争 夺。《平家物语》是“战记物语 ”的代表作。全书共分12卷,作 者不详,但相传是一位名叫生 佛的盲目法师口述留传下来。 《平家物语》的一大特征,是历 史与文学的重合。全书的主线, 是历史人人皆知的源平战乱, 但主要却叙述了平家一族的兴 亡荣枯。
連歌(れんが)
• 连歌最初是一种由两个人对咏一首 和歌的游戏,始于平安时代末期。最初, 连歌作为和歌的余兴而盛行于宫廷,后 又广泛流行于市民阶层,成为大众化的 娱乐项目,并出现了5韵、100韵的冗 长连句,即所谓的“百韵连歌”。
中世文学的表现形式
軍記物語(將門記、平家物語、義經記)、 隱者文學(方丈記、徒然草)、 紀行文學(海道記、十六夜日記)、 謠曲與能樂論(風姿花傳)等文類為主。
平家物语
• 书中随处可见的是对于力量的礼赞,许多问题 都是靠实力来解决的。不过,这种力量的立足 点在于正义与责任。源平两军都十分看重名份、 名誉,而贬斥欺瞒与卑怯。冲锋陷阵,战胜强 敌,建功立业,扬名沙场,成为当时武士的共 同愿望。 《平家物语》,带有豪华绚丽、优雅哀绝的色彩 或情调,使作品具有了十分强烈的人生感染力。 作者将凡常的人生感受融现在身为贵族的人物 命运中。此外,《平家物语》揉合进许多民间 传说,事件的发展与人物活动,亦与日本民族 的审美情趣保持了一致。为此,它被称作日本 “国民文学”代表作。
隠者文学(いんじゃぶんがく) •始于室町幕府时期.在僧侣大众中 兴起的“隐者文学”,逐步超于贵 族文学,与武士文学平分秋色,成 为日本近古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 尤其是新佛教的禅宗对当时的文学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品
1、《新古今和歌集》 2、方丈记 3、徒然草 4、平家物语
• 《新古今集》共20卷,在后鸟羽院(天皇)的统 辖监管下,由源通具、藤原有家、藤原定家、藤 原家隆、藤原雅经5个编撰而成。 • 编集年代,大约是镰仓幕府初叶至承久之乱年间 (公元1210年前后)。其宗旨,首先是继承发扬 平安末期以后的和歌新风。 • 《新古今集》继《万叶集》、《古今集》之后, 是和歌发展史上的第三阶段。它确立了新古典主 义的诗歌世界。
軍記物語(ぐんきものがたり)
• 12世纪末至13世纪的动乱时代,产生了独特的史论 书愚管抄,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历史文学军记物语 军记物语严格地说不是历史书。如果世继和镜是故事 历史的话,那么军记物语也可叫做历史故事吧。它不 是同历史无缘的。虽有大量文饰、附会、夸张、造假 等,但应承认其根本意图是以关心历史,把历史事实 或历史环境传述予他人的志向为根据的。这个时代著 名的军记物语有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保元物语、 平治物语等。其中,盛衰记是平家物语的一个异本, 保元物语、平治物语是模仿平家物语后出的书,所以 代表性的军记物语是平家物语。
方丈记
• 鸭长明的代表作是随笔集《方 丈记》。《方丈记》是由短篇 随笔连缀而成,具有首尾一贯的 特点。作品描述了作者在日野 山麓闲居时期的所见所闻,例 如养和年间的饥馑、长承年间 的大地震以及日野山区的隐遁 经历等。表示了对世事的轮转 无常特别关注。《方丈记》是 镰仓(1192-1333)初期的作 品,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品中贯串的文化精神,是基 于佛教思想的无常厌世观。
中世文学
平安时代末年至江户时代
文化的过渡:中世文学
• 文学史的阶段划分有时与社会政治史、经济史幵 不同步,但必然具有无法分割的关系。中世文学, 便反映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中世是日本贵族文化、 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的时代。促成变革的主体是武 士与市民。
背景
从奈良时代(710~ 784) 起, 中国的禅宗开始传入日本。然而, 在旧佛教统治时期, 禅宗未能在日本形成独立的宗派。直到镰 仓幕府时代( 1192~1333) , 由于武士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国 家佛教和贵族佛教逐渐丧失了统治地位, 禅宗所提倡的“难 行”、“自力”和“悟道” 受到武士阶级的青睐。 1.政治: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 2.经济:①延续了平安时代的古代庄园制。 ②在镰仓时代,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都有明显的发 展 3.文化:市民文化是多样性的,因此中世文学的作品样式亦形 形色色。与此同时,文学精神上也继承了前代王朝文学的传 统。这种特征不仅表现在和歌中,也体现在新兴的民间话本 文学中。
小组成员:陈桂珊 黎杏华 沈熙露 何梓韵
幽玄(ゆうげん)
• “幽玄”的核心是“余情”,讲究“境 生象外”,意在言外,追求一种以“神似” 的精约之美,引发欣赏对象的联想和想象, 传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内容。
有心(うしん)
• “有心”是一种创作态度,理想的和歌 首先应该富于情趣、品味、具有智巧、意 在言外、词旨高洁、形象鲜明,而且韵调 舒徐,发想新奇,知趣幽微、风貌不凡; 歌的形式,自不必说,就是歌的“心”也 不平庸,这才称得上是秀逸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