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第七章 文学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及物性:不能直接诉诸可视形象,需要 读者在理解语言文字符号之后进行想象。
承载理性和历史性
三、审美评价
从感受到评价
生成感性 的文学形
象体系
审美感受
对作品思想性、艺术 性、ຫໍສະໝຸດ Baidu美价值等作出
理性的判断和评价
审美评价
作为整体的文学接受活动
准备阶段
审美感受
审美评价
交叉共生 整体性 视野融合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创造性与文学经典
姚斯:《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
姚斯
伊瑟尔
斯坦利·费希:《读者反 映批评:理论与实践》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
可读的文本/可写的文本 将读者直接等同于作者, 从而肯定读者的主体特性。
罗兰·巴特:《S/Z》
读者的作用
文学活动的主体
*文学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精神生产活动,
它存在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 之间的动态关系之中。
复习要点
基本概念
文学接受,读者,作品空白点, 素养储备,接受动机,审美感受, 审美评价,二度创造,文学经典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构成? 2.谈谈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 3.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活动过程中的“二度创造”? 4.谈谈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 5.试论文学经典的特征和意义。
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
经典化过程
文学史家
专业批评家
意识形态的审察
普通读者
传播手段、途径和范围的制约
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的互动
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
经典化过程中的文学接受只是从经典形成的 角度来观照文学接受活动及其结果。 文学的创造性部分地来自于时代、社会的不 断变化带来的冲击。
• “伪经典化”现象,即在特定历史时期出 于非文学原因将某部作品人为拔高,使之 一度获得本应只有经典才可能获得的影响 和地位的活动。
经典对于文学接受的影响
经典的正面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读 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改进、丰 富和完善。
经典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容易 使读者产生某种审美的惰性。
对当前大众文化中某些戏仿经典和颠覆红色经典的现 象的评析
审美感受与审美体验
审美感受,指读者在阅读文本、重新创造艺术 形象的同时,对重建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的感知、 领悟和欣赏。
审美体验
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 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 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体验。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
文学审美感受的独特性
文学的媒介——语言符号
共通性保证了文学阅读的有效性和交流的可能性; 差异性是文学生命延展的动力和表现。缺少共通性, 文学接受无法达成;缺少差异性,文学接受将走向 死亡。
共通性与差异性原因之阐释
文学言语结构的稳定性,是共通性的客观基 础,而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 则又构成差异性的基础。
人类文化、社会的变动性和共通性。
对于经典的关注(颠覆)传达出大众文化的一种焦虑。
在这种焦虑中,大众文化开始从经典谱系中寻找消费符号, 以熟悉的人物讲述异类的故事,在故事中传达消解崇高、 追求世俗幸福、反英雄、比“矮”的世俗精神。
对经典的颠覆(尤其是 “红色经典” ),从反面说明了 经典自身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正是由于文学经典所具有 经典意义,对之进行颠覆和改编才可能产生“惊世骇俗” 的刺激性,成为公众话题。
*作家和读者构成文学活动的主体。
主体特征: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主体是存在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整体
性的人,必然要受到文学活动以外的各种 社会性因素的制约和决定。
*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的阅读,同一读者在
不同时间、不同语境、不同心境下对同一 文本的阅读,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
读者的主体性
审美活动的主体性 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自由性
审美动机 娱乐、消遣动机 求知动机 受教动机 借鉴动机 批评动机
二、审美感受
文本的阅读与文学形象的重新建构
经过读者能动创造重新 建构的文学形象,同作家 创造并试图表达出来的形 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文学形象的构建还包括 对于文学文本字里行间涌 动着的情感的创造性体验。
审美感受在文学阅读中的核心地位
孟子:以意逆志
亚里士多德:“净化”观念
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 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躍心, 爱奇者闻诡而惊听。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然则我自做我之《金瓶梅》,我何 暇与人批《金瓶梅》?
全以我此日文心,逆 取他当日的妙笔,则胜 如读一部《史记》。
接受美学及其之后的“读者”
文学作品首先是为接受者而写的。……在作者、 作品和读者这个三角形中,读者不只是被动的一 端,一连串的反应,它本身还是形成历史的又一 种力量。
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
“共通感”(sensus communis)
•康德:《判断力批判》 •指称那种无概念但却具有普遍 性的先天主体能力。 •内在理论逻辑推演的结果的话。
三、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
“经典”与“经典化”
经典是指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 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文学经 典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 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 提供参照系的作用。
二、文学接受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文学接受中的差异性、共通性及其关系
所谓“句法以两解为更入 三昧”,“诗以虚涵两义见 妙”,亦即西方为“美学” 定名立科者所谓“混含” (con-fusion)是也。
钱锺书:《管锥编》
文学接受的共通性
文学语言的把握
文学形象的把握
文学意蕴的诠释
具体的文学文本的价值评价
王国维:《人间词话》
张大千:《云破月来花弄影》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过程
阅读前的素养储备 文本阅读与审美感受 艺术鉴赏与审美评价
一、阅读前的素养储备
语言接受能力 生活体验 文学艺术修养
接受动机,指在文学活动中,推动接受者进行接受活动 的心理内驱力。在接受动机的驱使下,读者调动相应的全 部主体力量展开对文本的接受行为。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 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作为“物”的客 观存在,仅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只有经 过读者的阅读、欣赏,潜在的文学作品的 意义才能被激活,成为活的文学作品。
• 文学作品潜在的艺术魅力及 其思想感情的深刻性、艺术 上的微妙性,也只有靠读者 积极的领悟、玩味,才得以 实现。
•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 “闹”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 “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读者的主体性 • 对应的客体 • 审美活动的方式 • 审美活动的运思路线、顺序 • 审美创造的思维方式
• 文学接受中的读者与作者 • 文学接受中的读者与作品
伊瑟尔:“召唤结构” 英加登:“空白”、“不确定点”
罗曼·英加登
二、从潜在的作品到现实的作品
海德格尔 1889-1976
士兵们把荷尔德林的赞 美诗与清洁用具一起放在 背包里。贝多芬的四重奏 放在出版社仓库里,与地 窖里的马铃薯无异。
第七章 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构成
一、读者的作用和地位
与其说读者是某种“人”,毋宁说读者 与“作者”一样乃是人处于某种活动之中 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特质。
只有当个体(人)投入对文学阅读活动 中,并表现出能动的主体性时,文学接受 中的“读者”才得以生成。
“读者”的演化
古典时代:被忽视的读者
审美意蕴
二度创造与文学活动的完成
文学活动的完成与持续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二度创造的历史继承和发展
就个体的读者而言,对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不是 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往往要经过多次的阅读和再创造。
从理论上来说,对文学作品二度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同 样是无限的。
对某部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实质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 于前人。
一、文学接受与二度创造
二度创造的意义
二度创造,指读者在阅读、欣赏文本过程中在心 理-精神层面展开的、不同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进 行的艺术创造(首度创造)的再创造活动。
二度创造是建立在读者自由、能动性基础上的审 美再创造。
文学形象
当代叙事学:概略、省略 中国传统小说:“续”、“补”
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