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1.试儿: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
试儿又称试周,抓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在小儿一岁生日时,为其制作新衣,盥洗装饰以后,在男孩面前摆上弓矢笔纸等器物,在女孩面前摆上刀剪针线之类等物品,再加上实物和珍宝玩具,让小儿自己抓取。
322.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女的命名仪式,并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
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323. 胎教:是指为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而采取的早期教育措施。
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
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思维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334.简述我国古代胎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1)胎教的内容①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施胎教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求孕妇必慎所感②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内容可分为“饱饥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③注意环境的影响要求有四方面:“居处简静”“行坐端言”“避寒暑”“劳逸以节”(2)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5.简述古代胎教的作用①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圣明君主的必要条件②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③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6.简述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1)培养幼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格,符合儒家所要求的的忠孝仁义的基本道德标准;(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4)此外,也包括光宗耀祖的一些期望。
7.简述《礼记·内则》中有关儿童分年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1)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复习材料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复习材料学前教育史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儿童教育的历史。
它记录了人类对儿童教育的关注和研究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学前教育史的重点复习材料。
一、古代学前教育史:在古代,教育普遍由家庭与社区共同进行。
父母或家族的长辈负责儿童的教育,并传授知识、技能和道德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记录。
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注重身体锻炼和家庭价值观的传递;古希腊的教育则注重理性思维和美德的培养;古罗马的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和公共教育。
二、中世纪学前教育史:中世纪的学前教育主要由教会承担。
在修道院中,修士和修女负责儿童教育。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宗教知识和修道院劳动技能。
三、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类的知识和美德培养。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佛罗伦萨·曼提尼(Florentinus Maticinus)提出了儿童“玩耍是儿童的本能”的观点,主张通过玩耍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启蒙时期学前教育史:启蒙时期,教育开始倡导儿童独立思考和实践。
法国哲学家让-雅克·卢梭主张儿童应该接受自然和体验教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的著作《爱弥儿》(Emile)成为启蒙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五、现代学前教育史:现代学前教育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9世纪的幼儿保育运动、20世纪初的幼儿教育以及20世纪后半叶的综合性学前教育。
19世纪的学前教育注重儿童的健康和生活照顾,并提倡游戏和自由活动。
著名的教育家费依(Friedrich Fröbel) 在德国成立了第一个幼儿园,并发表了《人类教育的基本原理》。
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家詹姆斯·摩里森贡献了“摩里森计划”,提倡以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学习。
20世纪后半叶,综合性学前教育开始兴起。
这个时期,学前教育注重全面发展儿童的各个方面,包括智力、社交、情感、语言和身体发展。
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学前教育史1、P17古代初步道德教育的内容:1.培养志向;2.教以孝悌;3.勤俭耐劳;4.诚实无欺;5.行善积德;6礼貌谦让;2、P31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局限:方法:1.游戏、2.体罚3.讲故事.局限:长期的封建社会下,因为封建礼教的影响,很多儿童故事都是以孝悌忠信等封建道德为内容。
提倡体罚是侮辱儿童人格、压制儿童的个性发展、违背自然原则的封建专制注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P38三母制度:是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担任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4、P67颜之推的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及早施教、2.严慈结合、3.均爱勿偏、5、P76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揭露和批判提倡儿童要顺其自然,用对待成人的办法甚至用对待囚犯一样的办法对付儿童,其结果只能与施教者的愿望相反,他揭露的封建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的弊端2.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教以人伦”以儒家教育道德为中心,包含了陶冶儿童的意志品质,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发展儿童的知识智能,希望儿童身心得到教为全面的发展,诗、书、礼、乐成为儿童的主要内容和课程。
在各种教育的潜移默化中,使儿童在道德、智识、身体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
3.顺应性情,激发兴趣是自然教育论的集中体现,他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他主张要顺应儿童性情,使其自然发展,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4.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他认为儿童身体、智慧处于发展之中,必须循序渐进,量力施教,儿童知识不求多,而求精,让儿童自然消化,达到自得自美总之:王守仁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论述儿童教育原则,突破传统儿童教育的方法,丰富我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6、P104帝国主义在华培养幼教师资的主要途径:1.办幼稚师范教育、2.吸引留学生、3.派师资任教于中国幼教机构。
7、P105外国教会在华推行幼稚师范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会办的幼稚师范学校,重视宗教教育与英文教学;1..课程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外语、宗教等课是适应外国在华办教育需要的,其中英语占学分最多。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汇总学前教育学是研究0-6岁儿童教育及其有关问题的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学前教育学旨在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为您汇总学前教育学的相关复习资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知识。
一、儿童发展理论1. 蒙台梭利理论蒙台梭利理论认为儿童在早期具有敏感期,通过自主活动和感官经验来发展自己的潜能。
它注重环境的准备和引导,提倡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
2. 洛克理论洛克理论强调儿童的知觉和运动能力对他们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
它鼓励儿童通过亲身经验来学习,并通过感官刺激和运动来促进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
3. 维果茨基理论维果茨基理论主张儿童的发展是社会交往和合作的结果。
它强调通过与成年人和同伴的互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特别是在具有适当的挑战和支持的情境中。
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学前教育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各种能力。
2. 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学前教育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例如语言、数学、科学等。
这为他们进入小学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学前教育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益成员。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 师生互动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并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通过互动和引导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2. 游戏教学游戏是学前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同时学习和发展各种能力,如想象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以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为基础,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重点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1.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为社会公育2.最早的儿童学校(虞舜时期)——“庠”8.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简答题)(一)及早施教1.家庭应及早进行,越早越好,有条件的家庭,其至可以实施胎教2.依据:“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二)严慈结合主张严教与慈爱相结合,反对无教而有爱;但是在严教问题上主张棍棒教育、主张体罚。
(≡)均爱勿偏要求父母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地给予相当的慈爱(四)博习致用1.主张子弟博习多种知识,在教育时应以儒家的五经作为基本学习材料,此外还要兼习百家之书,以及琴、棋、书、画、文学等士大夫必备的学问。
2.在提倡博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子弟经世致用的本领;他还提倡在家庭中要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
(五)风化网染即重视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年幼者的模范作用。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9.《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科书,被后人视为家训的鼻祖、家教的典范10.朱熹的教育思想(论述题)一、重视蒙养教育把学校教育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8/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即蒙养教育段,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段。
“古人之学,因以致知为先,然其始也,必养于小学”;“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有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二、要求慎择师友由于幼儿模仿性很强,是非辨别能力弱,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习于正则正,习于邪则邪”,因此要慎择师友;稍大些,除须慎择师友外,还应该培养儿童辨别是非,交游益友的能力,益友应近之,损友应远之三.强调学“眼前事”小学一“眼前事”f眼前日用之事,具体内容:一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二是“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三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一“明其理”为儿童学“眼前事”编写的两部教材--《小学》和《童蒙须知》四、提倡正面教育对儿童教育,强调正面教育,多积极诱导,少消极限制。
自考学前教育史重点复习材料
第1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第一节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一、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内容经科学测定我国一百多万年前的元谋人、五六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都处于原始人群时期。
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下列几方面:一是生产劳动教育。
长辈将简单劳动工具的制造、取火的技术、渔猎的经验、采集和农作物栽培的经验,以及原始手工业如捻麻线以制衣,造土、调土以制陶器等技术传授给后代,使他们从小就爱劳动、会劳动。
二是生活习俗教育。
三是原始的宗教教育。
四是原始的艺术教育。
五是体格和军事训练。
三、儿童公育机构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庠”。
史书上的记载和解释都说明,“四、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第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虽然简单,但却多样第三,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四,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第二节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第一,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母系大家庭,经济基础是原始公有制,实行共产制家庭经济,一对配偶的个体家庭尚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存于母系家庭公社,公社中所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分财富。
抚养孩子是公社的责任,对儿童实行的是公养公教二、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学前教育计划古代没有严格的按年龄分期与知识深浅划分阶段的学校教育体系,只有小学与大学的划分,小学没有统一的教育体系,只有民间自办的小学或宫廷办的宫廷小学,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不一。
(二)婴幼儿身体的养护我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的主要经验是:穿勿过暖;食勿过饱;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三)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常规教育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措施,它包括一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
幼儿年幼,难以理解深奥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训练他们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逐渐形成习惯,良好的生活常规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大有益处。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共5篇)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共5篇)第一篇: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公养公育)。
1.2.古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1.3.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是(“庠”),是学校的萌芽,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
1.4.最早有记载的胎教在(西周)时期。
1.5.我国教育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计划的记录出自(《礼记·内则》)。
1.6.我国古代的学前教育已经有了计划性,但还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年龄划分,比如《(礼记·内则》)以10岁前为学前教育期,而《大戴礼·保傅》中是8岁,《尚书·大传》中是13岁。
(8岁)岁入小学成为封建时代占主要地位的观点。
1.7.“三公”是指(太师)、(太保)和(太傅)。
1.8.“三母”是指(子师)、(慈母)和(保母),除三母之外,当时宫廷内还置有(乳母)。
1.9.(西周)是我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1.10.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的《养胎》一篇中,提出(外象内感)胎教理论。
1.11.(《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
1.12.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1.13.北齐医生徐之才的(《胎产书》)中提出的“逐月看胎法”,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
1.14.古代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的内容很多,被概括为(“幼仪”或“童子仪”)。
(礼教)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
1.15.我国古代对太子、王子的教育,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
1.16.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
1.17.我国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者简称“(三、百、千)”。
1.18.自(宋代)以后,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1.19.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宋代)以后。
1.20.我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有(游戏)、(讲故事)、(体罚)。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汇总《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汇总一、“最”、“初”、“始”、“第一”、“首”(一)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于《礼记.内则》。
(二)中国古代记有胎教的书籍,最早成书于春秋之季的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三)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中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的经验。
(四)西周是中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五)《三字经》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古代童蒙读物。
(六)在各种故事性的童蒙读物中,《日记故事》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
(七)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八)1903年秋,湖北省立幼稚园在武昌成立,为中国设立幼儿教育机构之始。
武昌蒙养院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九)户野美知惠是日本来华来华最早的幼教工作者。
(十)大约19世纪80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福州、宁波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十一)传教士在中国最初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叫小孩察物学堂。
(十二)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教会在中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
(十三)1927年在陶行知领导下先后在南京郊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
(十四)创刊于1901年的《教育世界》,是中国近代最早刊行的教育杂志。
(十五)在中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是志厚。
(教材第118页)(十六)中国最先实行设计教学法的地区是南京、苏州、南通一带,而且以南京高师附小的教师俞子夷提倡最力。
(教材第120页)(十七)《幼稚园课程标准》是中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教材第126页)(十八)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
(教材第135页)(十九)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
(教材第140页)(二十)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
(教材第141页)(二十一)最早成立的托儿所是江西瑞金下州区下州村的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
学前教育史重点
1、古代儿童教育的内容与特点内容:生存教育、做人教育、宗教和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教育特征: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人人平等2、古代胎教的作用与目的希望给孩子出生后的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给其将来的发展起一个好头。
目的主要有:才德过人: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古代胎教所特别强调的目的,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对母亲道德修养的要求,遵从礼法规范,自身一切言动思念都就正避邪,以便生出才德过人的后代胎教的内容: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注重饮食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中国古代婴幼儿养护经验:穿勿过暖,食勿过饱,任其啼哭,安全避险,避免惊吓3、保傅制度:三公(太师负责太子学业,不仅交给太子诗书礼乐等经典籍要,还要教太子管理国家、统治百姓的道术、太保保证太子日常生活举止合乎规范,生活要有规律、要负责太子身体的安全和健康、太傅从道德和政治方面教育和训练太子)三少(少师、少傅、少保辅助三公,要随时随地陪在太子身边)三母制度:子师(负责对太子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慈母(根据太子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料理睡眠);乳母4、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早施教(这时人的可塑性大、幼童时期,精神专注,教育效果好)、慈严结合(父慈子孝相互联系,体罚)、均爱勿偏、风化陶染、德艺同行《颜氏家训》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家教要“德艺同厚”和“修以学艺”)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三大纲领。
(1)目的论: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课程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书本万能的旧观念则形成课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现象。
(3)方法论: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行为课程' 、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国学前教育史考前复习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名词:1、宫廷(儿童)教育p332、保傅制度p363、【08名】三母制度p38简答:1、【05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①②③④⑤ p4-52、【04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①②③④ p6-73、【10简】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目的①②③ p8-94、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①②③④ p35-365、【09简】古代胎教的目的①②③④ p43-44论述:1、【05材】论述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p12-24答:(1)身体①②③④⑤(2)生活常规①②③④(3)道德①②③④⑤⑥(4)知识①②③④2、【07论】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局限 p26-32答:(1)原则①②③④⑤⑥(2)方法①②③(3)局限①②3、【11简】我国古代胎教的基本经验 p45-50答:(1)内容①②③④(2)方法①②③(3)评价p50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名词:1、【11名】《颜氏家训》p70-712、【05名】眼前事p733、【08名】《小学》p734、《童蒙须知》p74-755、王守仁“自然教育论“p77 简答:1、简述颜之推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①②③ p66-672、【04简】简述颜之推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①②③④ p67-69论述:1、论述贾谊的“早喻教“思想p62-64答:(1)四个阶段(2)胎教主张①②③(3)学前教育主张①②③④2、论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p72-75答:(1)儿童教育意义(2)①眼前事、②《小学》(3)编著《童蒙须知》3、【05材06简07论】评析王守仁“自然教育论“p76-79答:(1)(2)(3)(4)(5)第三章晚清学前教育名词:1、蒙养院p84-872、武昌蒙养院(湖北省立幼稚园)p893、【07名】康有为公养公育思想 p93-94简答:1、【08简】中国传统教育向社会教育转变的必然性①②③ p802、康有为胎教的主张①②p943、康有为学前教育的主张①②③ p96论述:1、【08简】评述清末蒙养院制度。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一、早期学前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 欧洲启蒙时期对学前教育的影响2. 福禄贝尔和幼儿园的创立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学前教育运动二、学前教育理念的演变1. 行为主义与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学前教育的贡献三、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实践1. 家庭式学前教育的兴起与特点2. 公立与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比较3. 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与实施四、现代学前教育的挑战与趋势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策略2. 科技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3. 早期教育的普及化与质量保证五、重要人物与文献1. 玛丽亚·蒙特梭瑞与蒙特梭瑞教育法2. 弗里德里希·弗罗贝尔的贡献3. 重要学前教育文献概述六、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1. 不同国家学前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2. 国际组织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指导原则3. 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与认证体系七、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方法1. 学前教育研究的定量与定性方法2. 案例研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 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应用八、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联1. 早期经历对儿童认知与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2. 学前教育对特殊需求儿童的适应性3. 家庭、学校与社区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协同作用九、学前教育的未来展望1. 面向21世纪的学前教育模式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学前教育策略3. 学前教育领域的创新与领导力培养十、复习题与讨论点1. 学前教育历史的重要转折点2.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3. 学前教育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学前教育史的主题进行的概括性描述,具体的复习资料应包含详细的历史事实、理论解释、案例分析以及参考文献等。
在准备复习资料时,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且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育政策进行更新。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中国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第1节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一,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内容原始人群: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教育内容:制造石器"教民以鱼" 用火农业生产特点:公养公教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一)生产劳动教育(二)生活习俗教育(三)原始的宗教教育(四)原始的艺术教育(五)体格和军事训练三,儿童公育机构五帝时代的教育机构——"成均"最旱的儿童学校(虞舜时期)——"痒"四,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一)公养公育(二)内容简单(三)非独立性(四)言传身教第2节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一)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二)古代不可能出现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夏代学校:"序"商代学校:"序","痒","学","瞽宗"二,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学前教育计划(二)教育内容⒈婴幼儿身体的养护⒉生活常规的培养⒊初步的道德教育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育;礼貌谦让⒋早期的知识教育三,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原则⒈教儿宜早⒉教子义方⒊信而勿诳⒋潜移默化⒌量资循序⒍有教有爱⒈游戏⒉讲故事⒊体罚第3节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一,意义二,教育制度⒈保傅制度"三公": 太师太保太傅"三少" : 少师少保少傅⒉三母制度子师慈母保母全称"三母"第4节古代的胎教一,胎教的作用"正本慎始"二, 胎教的目的(一) 才德过人(二) 健康长寿(三) 形貌端正(四) 选择男女三,胎教的内容和方法内容:精神饮食环境起居与生活习惯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第5节古代儿童教材一,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一)识字类"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二)训诫类吕得胜和吕父子撰写的《小儿语》和《续小儿语》为代表(三)知识掌故类《蒙求》最为流传二,古代幼儿故事内容及特点《书言故事》《日记故事》《二十四孝图》三,古代幼儿歌舞和游戏教材的内容及特点礼乐结合"六艺"思考题⒈简述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⒉简述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⒊简述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⒋简述中国古代儿童初步的道德教育. ⒌论述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⒍请简要概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第1节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二,认"早谕教"(二)学前教育三,论师保傅第2节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一,论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二,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培养"务实节用"的人才→"德艺同厚":一是对子弟道德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二是重视"学艺".三,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及早施教(二)严慈结合(三)均爱勿偏(四)熏渍陶染(五)博习致用四,《颜氏家训》述评《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科书.第3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生平:理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基础: 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理学的发展: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张载唯物的角度,二程(程颢程颐)从唯心的角度→罗从彦(程颐的学生) →朱松(朱熹之父)和其同学李侗(朱熹之师) →朱熹一,论儿童教育的意义二,论学眼前事与编著《小学》小学→"眼前事"→眼前日用之事,具体内容:一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二是"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三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明其理"三,首创《须知》《学则》的教育形式,编著《童蒙须知》为儿童学"眼前事" 编写的二部教材-----《小学》和《童蒙须知》四, 要求慎择师友五,提倡正面教育六,"诸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诸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学者论述读书最充分,最系统的,具有经验总结意义.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一"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书院的基本宗旨,即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理教二"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三"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改过迁善." ----书院学生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四"处世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书院学生行为处世的基本宗旨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书院学生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第4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主张一, 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揭露与批判传统儿童教育是"鞭挞绳缚,若待拘囚."."自然教育论"二,论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目的----"教以人伦"内容---"诗,书,礼,乐"三,论儿童教育的原则(一) 顺应性情,激发兴趣(二) 循序渐进,量力施教(三) 全面诱导,不执一偏(四) 因材施教,各成其材思考题⒈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⒉简述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⒊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⒋简述贾谊论"早谕教"的思想.⒌论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⒍请简要述评《颜氏家训》.第三章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第1节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一,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基础(一)从根本上说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二)思想基础二,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涉及的主要内容:(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二)蒙养院的设置(三)蒙养院保教要旨(四)蒙养院课程(五)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六)蒙养家教合一三,蒙养院制度的实施(一)蒙养院的兴办1903年秋创办的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省立幼稚园)——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近代中国第一所幼儿园.附设在武昌模范小学内.湖北省立幼稚园附设女子学堂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户野美知惠是最早来华的幼教工作者.1905年创办的天津严氏蒙养院是国人自办的最早的幼教机构. (二)蒙养院师资的培训第2节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一,儿童的公养公育(《大同书》)人本院-----胎教学前公育体系育婴院慈幼院——公育小学之后——公教二,论胎教(一)胎教的意义1.正本2 .防感清源(二)胎教的内容和实施1适宜环境的选择2胎教的宗旨即保胎,养胎3孕妇的教育三,论婴幼儿教育(一)环境的选择(二)教育宗旨思考题⒈请简要回答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⒉请简要回答蒙养院的保教要旨.⒊请简要回答蒙养院师资的培训.⒋试分析康有为的胎教与婴幼儿教育的主张.⒌试分析康有为的"公养" , "公育"思想.⒍试论中国学前教育从传统的家庭教育向社会教育转变的必然性. 补充内容:封建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一,封建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一)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⒈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⒉齐家治国的基础⒊光耀门楣(二)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⒈思想品德教育①孝悌②崇俭③诚信④为善⒉生活常规教育①礼仪常规的训练②养成卫生习惯⒊文化知识教育⒋注重幼儿的身体保健二,封建社会胎教的发展三,慈幼机构的建立总结:封建社会学前教育总的特点:⒈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象)⒉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⒊对幼儿的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学前教育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⒋学前教育界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⒌儒家思想规范指导员着学前教育的实施.讨论:家庭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早期教育一,什么是教育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三,为什么要进行早期教育1,脑科学2 ,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四,如何具体地进行早期教育(一)如何进行无为教育1,经典诵读教育2,音乐教育3 ,经典的书画(二)如何进行有为教育1,生活中的教育2,关键期潜能开发3 ,格连杜曼博士的方法第四章外国教会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第1节设立幼儿园一,设园宗旨以基督教精神奴化中国人的思想,培养高级治华代理人——是帝国主义在华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目标.二,教会幼稚园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80年代中国沿海福建福州,宁波等地.三,教会幼稚园的保教内容和方法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日本式;二是宗教式(欧美式或教会式) 日本式的保教内容:游戏,歌谣,谈话,手技日本式的保教方法:刻板,严肃,苦闷欧美式的保教内容:丰富多样欧美式的保教方法:活泼自由,师生关系融洽四,兴办"慈善"事业类型: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慈善事业只是手段,征服人心才是目的.第2节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一,兴办幼稚师范学校或女学1892年,海淑德上海幼稚园教师训练班1889年,金振声女士苏州英华女中1892年,海淑德上海幼稚园教师训练班1898年,英国长老会厦门幼稚园师资班→1912年发展为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举例:1902年,景海幼稚师范学校,其课程可分为三类:一是外语,宗教等课程;二是文化课;三是专业课.特点:规模较小,毕业人数不多,影响不大,宗教色彩浓二,吸收留学生赴东,西洋接受幼教专业训练(一)日本1901年,1902年日本实践女子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生师范工艺速成科(二)美国1908年,庚子赔款三,直接任教于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武昌蒙养院,安徽女子师范学堂,四川女子师范学堂思考题⒈简述帝国主义在华培植幼教师资的主要途径⒉试析教会幼稚园的办园宗旨⒊以景海幼稚师范的课程为例,分析教会师范课程的特点.第五章中华民国时期的前教育第1节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⒈颁布新的教育宗旨1904年"癸卯学制"分为三段七级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内容:"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蔡元培)⒉制定学制系统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分为三段四级⒊改革课程废除读经,增加自然科学课程和实用课程及美术,音乐等,以体现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要求.(二)蒙养园制度的规定蒙养园附属在小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二,幼稚园制度的确立1922年"壬戌学制"制定的七项标准,是借鉴美国的"六三三制"的框架"七项标准":⑴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⑵发挥平民教育精神;⑶谋个性之发展;⑷注意国民经济力;⑸注意生活教育;⑹使教育易于普及;⑺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第2节学前教育思潮一,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进与传播(一)清末学前教育的引入⒈引进日本的学前教育思想⒉传教士输入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潮以林乐知为代表"一国之至宝,一国之光宠."特点:日本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制度上;西方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上; (二)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传播"恩物"谢天恩《美国幼稚园教育略述》→无我《德国柏林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馆》→张宗麟《幼稚教育概论》(三)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的传播1913年志厚《蒙台梭利女士之教育法》《蒙台梭利新教育之设施》1914年但寿《蒙台梭利教育法》"儿童之家"1914年-1915年顾树森和王维尹合著的《蒙台梭利教育之儿童》及顾树森的《蒙台梭利女士教育法》张雪门的《幼稚教育新论》(四)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以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设计教学法——克伯屈二,学前教育思想的勃兴(一)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中国封建社会:以"孝"为出发点,以"忠"为归宿.鲁迅: "救救孩子" ,强调一要理解儿童;二要指导儿童;三要解放儿童.蔡元培:发展儿童天性,崇尚儿童自然的主张陶行知: "爱满天下"的口号陈鹤琴: "一切为了儿童" 的信念(二) 儿童公育思潮19世纪末:康有为《大同书》"五四"前后:蔡元培提出儿童公育的主张恽代英从唯物史观上进一步阐述了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第3节幼稚园制度的实施一,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行1932年10月《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一)幼稚教育总目标(书P112)(二)课程范围(三)教育方法特点:⒈体现了民族性和"洋为中用"的精神;⒉寓知识于娱乐之中;⒊教育内容上对儿童的训练是多方面的;⒋教育方法上灵活多样;⒌封建主义的余毒和西方教会的影响.二,各类幼稚园的建立与发展(一)南京鼓楼幼稚园----中国第一个实验幼稚园陈鹤琴1923年春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国(二)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陶行知于1927年11月创办办园宗旨: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办园方法:艺友制三,幼稚园师资的培训(一)北平幼稚师范学校----1930年张雪门任校长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二)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陈鹤琴1940年10月思考题⒈请简要回答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及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的实验活动.⒉请简要回答1932年中华民国时期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内容和意义.⒊请列举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各类幼稚园的建立及其基本情况.⒋请简要回答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及实验的主要内容.⒌清末,民国时期我国都引进了哪些西方学前教育思想⒍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的变化第六章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思想第1节苏区的托儿所制度一,内务部颁发的《托儿所组织条例》《托儿所组织条例》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二,托儿所机构的建立最早成立的:江西瑞金的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两种类型:(一)长期托儿所(二)季节性托儿所第2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保育院制度一,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分会的成立1938年3月武汉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把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儿童培养成追求真理,手脑并用,自觉工作,反抗侵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二,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儿童的决定三,多种形式保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一)寄宿制的保育院(二)单位日间托儿所(三)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四)化整为零的托幼组织(五)小学附设幼稚班(园)四,保育院的教育与教学(一)学前教育的目的:保育儿童身体,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发展儿童智力(二)婴幼儿的保育(三)婴幼儿的教育品德教育和智育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三化教学法第2节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一,坚持为革命战争,生产建设和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二,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学的原则三,实施"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四,建立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保教队伍思考题⒈请列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几种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⒉如何继承和弘扬我国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试结合实际加以论述. 第七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第1节蔡元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1912年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⒈军国民教育⒉实利主义教育⒊公民道德教育⒋世界观教育⒌美育三,"尚自然" "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教育者,与其守成法,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宁展个性."四,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五,倡导学前儿童美育第2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二,论幼稚教育的目的分为四类:(一)培养士大夫(二)培养宗教信徒(三)发展儿童个性(四)改造中华民族三,论幼稚教育的行为课程(一)行为课程的含义"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生活和实际行为(二)行为课程的组织整体性个体性直接性(三)行为课程的教学法⒈要旨: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⒉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 "行为即课程"⒊目标:兼顾个体和社会的需要,其内容来自周围环境,其方法采用单元设计教学法,其实施以行动为中心四,论幼稚师范教育(一)关于见习,实习的场所四种单位:中心幼稚园平民幼稚园婴儿保育院小学(二)关于见习,实习的时间安排9学时分三次进行(一)关于实习的组织条件:有步骤,有范围,有相当时间,有适合的导师与方法特点:空间上时间上内容上第3节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平民教育是"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南京晓庄学校上海的山海式学团重庆的育才学校二,生活教育理论(一)产生与确立三大弊病: 外国病化钱病富贵病三条改革方针:中国化省钱化平民化(二)主要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实质三,论学前教育的意义终身教育普及教育四,论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广大工人和农民下乡进厂——第一新大陆五,论创造的儿童教育(一)认识儿童的创造力(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六大解放":⒈解放儿童的头脑⒉解放儿童的双手⒊解放儿童的眼睛⒋解放儿童的嘴巴⒌解放儿童的空间⒍解放儿童的时间(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六,论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艺友制是什么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教学做合一,边学边教思考: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第4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平民教育是"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南京晓庄学校上海的山海式学团重庆的育才学校二,活教育理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其三大纲领:(一)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应具备的条件:强健的身体; 创新的精神;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世界的眼光.(二)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三)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示进步.""活教育"的步骤: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教师的责任:引发,供给,指导,欣赏"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活动(四)教学原则(五)训育原则三,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一)儿童期对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义(二)幼儿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作喜欢野外生活易受暗示(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四,论家庭教育(一)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二)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三)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五,论幼稚园教育(一)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二)幼稚园的课程理论⒈课程应为目标服务⒉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⒊课程应实验"整个教育法"⒋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⒌课程应当有考查儿童成绩的标准十大原则九项内容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活动语言动第5节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平民教育是"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南京晓庄学校上海的山海式学团重庆的育才学校二,论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三,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和发展方向(一)服务对象下乡进厂运动(二)发展方向四,论幼稚教育的课程(一)课程的含义"幼稚园课程者,由广义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二)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五,论幼稚园教师的培训(一)幼稚园教师的任务互助与合作的精神; 爱和惟的情感; 顾到别人的思想.(二)幼稚园教师的培养(三)幼稚园教师的进修思考题⒈陶行知所指的幼稚园"新大陆"的含义⒉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⒊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 .⒋简述陈鹤琴教育理论的三大纲领.⒌简要回答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⒍简述陈鹤琴的课程理论.⒎简要回答蔡元培学前儿童的美育思想.⒏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内容.⒐论述张雪门幼稚师范办学的基本经验.⒑论述张宗麟关于幼稚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服务方向第八章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第1节幼儿教育的性质,任务及总方针一,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二,新学制的规定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有决定》——新中国第一个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是幼儿园. 第2节幼儿园的暂行规程和教学纲要1951年,中央教育部制订了《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主要规定如下: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二,幼儿园的培养目标三,幼儿园的教养原则四,幼儿园教养活动项目第3节积极培养学前教育的干部和师资一,师范教育的工作方针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训练相结合二,幼儿的发展方针。
00761《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重点
00761《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重点《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重点一,选择填空。
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p52.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__痒______”。
P63.“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p6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p7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P196.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P237.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p26-308.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
P269.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A.大器晚成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p2710.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 B.读经 C.讲故事 D.游戏p31-32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P3412.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
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
P3613.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P38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P3815.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p40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P4617.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p49-5018.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p5119.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P5120.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p51 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
学前教育史复习整理
学前教育史复习整理一.名词解释:1.颜氏家训P34:由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所写的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家教著作。
全书分为7卷20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善、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活教育P178:由陈鹤琴于1940年提出活教育思想,1947年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思想即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和训育原则。
3.恩物P340: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按照福禄培尔的理解,这些玩具都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用来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的,是上帝的恩赐物。
福禄培尔力图以恩物来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训练他们手的活动技能。
恩物通常有六种。
4.儿童之家P355:1907年初,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的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免费的幼儿学校。
“约法三章”:家长每天按时接送、密切配合、报告表现给校方。
5.行为课程P129: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张雪门1966年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这种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展开,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
它首先注意的是实际行动。
6.幼稚园课程标准P82:1932年10月中华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1936年7月修订。
由我国专家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编订的,虽然吸收和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幼儿园课程标准,但洋为中用,富有中国特点。
分为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共七项的目标、内容及最低限度要求)、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17条)。
7.癸卯学制P48:又称《奏定学堂章程》,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拟定,清政府于190 4年颁布。
《学前教育史》复习考试资料
8.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支
(1)论身心统一: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发育,也包含心灵的成
★(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长。身心共同成长,才是完整的。
(2)论小儿禀性:教化成性
1)有善有恶论者,认为小儿生而有善恶之分。但这种先天的善恶并非一成不变,他注意到儿童的先天素养,但把重点放在“教化成性〃。
(3)崔学古:(幼训):关于蒙养教育的假设干原则和方法,涉及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师生关系及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崔学古依据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总结出的具体方法:好言劝谕;适当责罚;使儿童“自成〃;为人师表;批判责罚要讲究分寸;“分任”和"鼓舞”。
(4)三百千:(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3)育婴院的保育方法。以保育为主,体育为先、德育次之,智育最后。(3)有关未来社会教育模式设想的核心:
D教育的社会化。
2)公养公育。
(4)评价
(大同书)关于儿童保育的规划,也较为全面的反响了康有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思想,并对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5.梁启超的学前教育思想
★★(选择、简答、论述)
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
3)注意环境的影响。“居处简静〃”行坐端严〃“避寒暑””劳逸以节"。
5.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支(选择、简答)
(1)目的:从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发,古人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国之根本〃。儿童早期教育的目的是“正本慎始〃。
(2)(礼记・内则)依据幼儿入学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特点,提出了对幼儿进行分年教育的系统规则。如,司马光的(i束水家仪)对(礼记・内则)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
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
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
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
代表作《童蒙须知》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
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
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
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学前教育(时代划分的原因:①社会阶级关系改变②生产力改变)170多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春秋末年)1、最早的教育机构——庠2、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礼记·内则》3、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中国胎教第一人——太任)4、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特点及对当代的启示奴隶社会时学前教育的特点:①有了专门的场所②出现胎教③有了阶级性④有了一定的计划性(最主要的)计划性表现在①有了记录《礼记·内则》②两种制度: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5、胎教始于西周嫘祖—人文女祖(发现蚕)妇好—女将军(商武王的妃子)中国胎教第一人—太任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春秋末年-1840年1、教育的目的、内容目的:①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②齐家治国的基础③光耀门楣内容:a、生活常规的教育b、初步思想道德教育【1孝悌2崇俭3诚信4为善】c、(早期)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教材——“三百千”{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无名氏的《百家姓》、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文化知识教育的利与弊、利:①实施文化知识教育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其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发展儿童思维,促进德智的发展②古代的知识教育、知识传授比较系统,制定了相关的教材,促进了学前教材编写的科学化③方法上重视儿童识字、习字、读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
弊:①知识教育目标上,过于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儿童情意品质的培养②知识教育内容上,过于重视德智,内容且难而枯燥,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过于成人化。
③知识教育方法上重记忆、灌输、苦学,儿童难以承受,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儿童的天性d、身体保健2、有关胎教的著作:①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②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3、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特点:①普及性、世俗性;②全面性;③功利性;④思想性4、胎教的经验与局限①胎教的内容:①注重孕妇所处的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孕妇应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注意控制情绪的波动是非常必要的③要十分重视孕妇饮食的调摄②古代胎教经验①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注重母体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③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④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③胎教的总特点①太交易成为独立研究的科目②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养教一体化的现代胎教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③主要从医学角度论证胎教,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④重视“外象内感”,夹杂臆想成分【外象: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母体内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外象内感: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三、封建社会学前教育思想——贾谊、颜之推、朱熹及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内容和特点1、贾谊:①早谕教(地位)②选左右(原则)③重儒术四、近代学前教育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近代化的内涵:指学前教育开始摆脱封建传统模式逐步向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大众化、国际化、教育研究方法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
学前教育史重点笔记整理(考试必备!!!!!!!!!!!).
名词解释:外国学前教育史部分1.预成论: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预成论的要点是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2.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将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
泛智的思想乃系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
3.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著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
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4.性格形成学说: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的影响下,欧文认为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
他所说的这种外力包括遗传和社会环境。
他认为,人带着天赋品质降生,然后由社会予以形成。
(#)5.《〈白特勒法案》》: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法案,即〈〈白特勒法案〉〉。
该法案以当时教育委员会主席白特勒的名字命名。
〈〈白特勒法案〉〉把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不可推卸的义务,但未能将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连贯起来的思想形成制度。
6.幼儿凭证计划:为了解决学校经费分摊的问题,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套数目为⒎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儿童都能接受三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凭证使家长们的选择范围,能自由选择公立的或私立的或民办的学校,家长若选择私立或民办学校则需自己再多交一些钱。
(#)7.店铺幼儿园:这是1968年在西柏林出现的一种新的反对权威主义的幼教机构。
实行自由的解放式的教育,反对过去对幼儿进行的顺从、纪律、性的压抑及家长式的教育。
教育内容和方法由家长讨论决定,并轮流担当保育工作。
8.白天的母亲:1974年,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教育部核准设立了另一新型的幼儿保教机构——“白天的母亲”。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1行为课程:
2《幼儿园课程标准》:
3恩物:
4儿童之家:
5艺友制:
6活教育:
7五指活动:
8颜氏家训:
9编制学校:
10南京鼓楼幼稚园:
11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12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13怀德幼稚师范学校:
14亚里士多德:
15杜威:
16《奏定蒙养园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17开端计划:
二、简答题
1、近代中国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2、苏区托儿所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意义
3、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现代意义
4、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理论以及意义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6、陶行知解放儿童天性的理论及对当今幼教的启示
7、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及陈鹤琴的单元教学的共同点
8、张雪门改造民族的幼儿教学目标以及现实意义
9、陶行知先生关于普及学前教育的提出及对当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10、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11、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12、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和教师观
13、乌索娃的学前教育思想
14、欧文的幼儿学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1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学前教育史复习整理!!!
学前教育史复习整理一、基本概念1、行为课程P129①概念:由张雪门提出。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首先应注意的是实习行为。
②内容: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儿童的自然环境、儿童的社会环境2、《幼稚园课程标准》P83①这是我国于1932年10月正式公布并颁布是第一个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这样我国就开始有了自己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②共分为三部分: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
③具有中国化和科学化的特点。
3、恩物 P340①恩物是福禄培尔设计的供幼儿游戏时使用的一系列玩具。
②福禄贝尔认为,恩物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用来发展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是上帝的恩赐物,因此叫“恩物”。
③恩物通常有六种。
4、儿童之家 P355①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的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
②在儿童之家里专门为儿童设计了活动室和休息室。
③“儿童之家”甚至连课程安排也打破多少分钟一节课的规范,强调个人学习和个别活动。
5、艺友制由陶行知提出,“凡用朋友之道在幼稚园里跟着幼稚园教师学做幼稚园教师的途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培养大批幼稚园教师。
6、活教育 P178①1940年陈鹤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
②这个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
③活教育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探索的结果,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精髓,对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7.五指活动(P177)①五指活动是由陈鹤琴提出的,他将幼儿园的课程定为“五指活动”。
五指:生长在幼儿的手掌上的,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
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
②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活动。
③陈鹤琴指出:幼稚园的课程全部包括在五指活动中,并采用单元制,各项活动都围绕着单元进行教学。
8.颜氏家训(P34)①《颜氏家训》是由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根据自己求学,为官,生活,处世的经历与体会,写出的我国第一部我国封建社会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1。
试儿: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
试儿又称试周,抓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在小儿一岁生日时,为其制作新衣,盥洗装饰以后,在男孩面前摆上弓矢笔纸等器物,在女孩面前摆上刀剪针线之类等物品,再加上实物和珍宝玩具,让小儿自己抓取。
322。
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女的命名仪式,并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
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323. 胎教:是指为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而采取的早期教育措施。
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
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思维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334。
简述我国古代胎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1)胎教的内容①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施胎教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求孕妇必慎所感②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内容可分为“饱饥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③注意环境的影响要求有四方面:“居处简静”“行坐端言"“避寒暑”“劳逸以节”(2)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5。
简述古代胎教的作用①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圣明君主的必要条件②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③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6.简述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1)培养幼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格,符合儒家所要求的的忠孝仁义的基本道德标准;(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4)此外,也包括光宗耀祖的一些期望。
7.简述《礼记·内则》中有关儿童分年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1)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2)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
(3)六年,教之数与方名.(4)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5)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6)九年,教之数日。
(7)十年,出就外敷,居宿于外,学书计。
8.男唯女俞: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教孩子学会如何应答大人的招呼,这是古代礼仪的基本要求。
男孩子应声“唯",发声较直;女孩应声“俞”,声音委婉。
9。
简述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 36(1)婴幼儿身体的养护(2)道德教育包括:伦理纲常教育;立志教育;简朴、正直、廉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3)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幼儿礼仪,即所谓的“幼仪"。
“幼仪”要求儿童对他人谦让有礼,要求儿童自己行止有方,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10。
简述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 38(1)以身示教的原则(2)因材施教的原则(3)重视环境陶冶的作用(4)爱与教相结合的原则(5)重视趣味性的原则(6)“知子”与“均爱”的原则11.蒙养教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连接小学与学龄前教育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
与一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蒙养教育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特指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经过一定的组织过程,利用特定方法和手段所进行的的文化、道德启蒙教育。
因此蒙养教育是介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幼儿教育组织形式。
12。
简述古代蒙养教育的任务(1)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质,为今后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2)保养性真;(3)打好文字基础,掌握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学、道德、生活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生产生存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人生做好必要的准备。
13。
“保养性真”:主要是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依据提出德教育目的论,是相信儿童生来就有向善的本能,有不学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蒙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保全这种生来就有的善性,使其不被外部的物欲所污染。
14。
简述蒙养教育的内容与教材。
(1)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方面的启蒙教育,如学则、学仪、家训和《圣谕广训》《小学韵语》《教子斋规》等;(2)初步的识字教育,所用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文字蒙求》等;(3)鼓励儿童读书进取,培养意志的启蒙教育,这类的教材和读物主要有《劝学》《发蒙记》等。
(4)启发儿童智慧的故事传说;(5)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如《高厚蒙求》《名物蒙求》《史学提要》等;(6)结合歌舞进行陶冶性情的启蒙教育,如《神童诗》《千家诗》等;(7)有关性理大义之类的启蒙教育,《西铭讲义》《性理字义》.15。
《三字经》:相传由南宋王应麟编写,是一部博物知识教育的启蒙读物。
全书采用三言韵语的方式,内容涉及古代历史、典故、名言、人物等知识,上述王朝兴废,下至宋代历史故事,后由明清学者续补辽金元以下的历史内容。
16.《百家姓》:作者不详,是一部宋代的作品,这是一部典型的蒙学识字教材,它集古今姓氏为四言韵语,内容虽无文理,但字音押韵,便于诵读,且篇幅简短,切于实用,因而深受民间乡塾与家庭的欢迎。
17.《千字文》:拓取王羲之遗书不同的一千个字,编为四言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儿童不仅可以识字认字,还可以学到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18.简述古代游戏遵循的原则。
(1)崇尚礼乐的原则;(2)崇尚俭朴的原则;(3)崇尚正德的原则.19.《文字蒙求》:王筠的代表作,该书结合汉子的结构原理和儿童的思维特点,提出了蒙养识字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和原则。
许多见解指导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指出教育儿童识字要根据儿童身心发育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把握三个原则:形象对比,将文字与实物结合起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言入于耳。
20.《幼训》:崔学古在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崔学古根据自己多年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蒙养教育的若干原则和方法,其所思考的范围更加广泛,涉及蒙养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教育、健康保育、师生关系以及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等。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
简述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 p46(1)论身心统一:①人生而即可受教育,是王充身心统一论的基本主张.②儿童教育要注重身心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这是王冲身心统一论的另一个含义。
(2)论小儿禀性:在小儿禀性问题上,王充是有善有恶论者。
他强调善可变为恶。
把重点放在“教化成性"(名词解释)他强调教化和防范在形成儿童善性中的作用,是王充论小儿秉性思想的主流。
他还特别提出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
(3)论优生:子女的强弱夭寿是由夫妇禀气的厚泊所决定的,禀气之厚泊是由于剩余多少决定的,多生则气薄,少生则气渥。
(4)论在活动和中学习:王充认为,儿童的认识是在活动中产生的。
他主张的“人有知学则有力”“用耳目以定情实”“教化成性”的观点,都是很有创见性的.2。
简述王充的“在活动中学习”的观点(1)王充认为儿童的认识是在活动中产生的(2)王充强调手脑并用,认识到手脑并用的重要性(3)提出活动越广泛,认识就越全面3。
论述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p49(1)注重家庭教育。
颜之推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最早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外在环境,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
(2)提倡及早施教。
颜之推主张对幼儿的教育越早越好,最好能从胎儿开始,要行“胎教”,年幼之时心理单纯、精神集中、记忆力强且可塑性较大。
(3)主张“严而有慈”,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
主张“父母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主张对子女要一视同仁,反对偏爱;(4)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注重周围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提出“与善人居"“慎交游”的教育原则。
4。
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至隋唐期间,著作甚多,现仅存《颜氏家训》。
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是:注重家庭教育、提倡及早施教、主张“严而有慈"、注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5.《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善、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
其中,序致、教子、兄弟、治家、慕贤、勉学、涉务诸篇是研究其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篇章.就学前教育而言,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婴幼儿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
6。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p51(1)注重胎教朱熹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注重胎教的教育家。
他从“理气二元论”出发论述胎教问题(2) 重视乳母之教朱熹十分重视乳母对婴儿的保育作用,主张要慎择乳母。
(3)善从师,慎择友幼儿童稚,模仿性强辨别力弱,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很大.(4)提倡由浅入深的启发教育原则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上,朱熹提倡由浅入深进行启发诱导。
(5)提倡正面教育为主朱熹主张多用积极诱导,少用消极防禁7.小学:为便于儿童学“眼前事”,朱熹和刘子澄编撰《小学》一书,该书将大量古今圣贤的“嘉言懿行”汇集起来,贯彻对儿童多用正面教育的原则,全文共六卷,分内外篇,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包括刻苦学习、忠君、孝宗、事长、守节等德行方面的格言、故事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易于儿童接受.8。
童蒙须知:是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眼前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分衣服冠履、言语步履、读书学习、道德行为礼节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在行为习惯方面,要求儿童“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等;在学习习惯方面,要求“凡读书,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等。
在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上,《童蒙须知》上规定了详尽的行为准则,称为“应对、进退之节”。
9.小人之学:朱熹首先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把教育分成二等,即“小人之学”和“大人之学".“小人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进而“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使之学到“做人的样子”,进而再学“大人之学”10。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p53(1)“明人伦”的儿童教育目的(2)循序渐进的教育主张(3)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4)注重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5)主张陶冶教育(6)提倡广泛的教育内容11。
明人伦: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所谓“人伦”,就是传统的儒家道德伦理。
教育的任务要教儿童懂得人伦之学,儿童也是完全可以掌握人伦之学的。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1.简述清末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1)在政治方面,教育改革是整个国家政治体制变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学前教育的改革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教育体制向社会化转变,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是整个国家教育社会化的一部分.(3)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也是在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要求变法的思想推动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