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
语文教学需要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需要整体感知作者:徐青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4年第08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的认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感性—知性—理性(从语文教学角度进行归纳即成为整体—局部—整体三段式模式)三个阶段。
只有经过了这三个阶段之后,人脑对认知对象的掌握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努力实践整体—局部—整体三阶段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总揽全文,整体把握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
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渺,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梁山最初的认识,是一种整体感觉。
我们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遵循这种认知规律。
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课文先有一种整体的感性认识1把握全文内容先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个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融入文章。
因此,学习一篇文章,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是了解大意。
对此,应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
此方法适用于各类课文。
例如,笔者在改进之后的《老山界》的教学设计之中,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以最快的速度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带着一个问题去思考:这篇课文这么长,我们把它浓缩一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叙述了红军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
)2理清行文线索“线索”,简而言之,就是文章材料的“贯穿线”。
在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对课文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的认识之后,接着应该更深一层次的感知课文,即感知课文的“线索”,这样才能为下面进行的精细的局部分析做出必要的预热。
例如,《老山界》这篇文章,线索还是比较清晰的,整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的转移来展开的。
因此,笔者在改进的《老山界》教学设计之中,在了解大意之后,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他得心里有数,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安排,这就是“线索”。
黄山奇松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 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 奇松、怪石、云海、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 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 四绝”闻名于世, 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 更是情有独钟 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 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 潇洒、 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 的身影。 秀的身影。
B
D C
A
一、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作对象是什么? 、本文主要写作对象是什么? 2、听了本文的朗读,你了解到了 、听了本文的朗读, 哪些信息呢? 哪些信息呢? 3、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是什么?能 、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是什么? 不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对它感兴 趣呢? 趣呢?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写作对象是——黄山奇松。 我了解到的主要信息有: 1.黄山四绝。 2.黄山最妙的观松处。 3.黄山三松。 4.黄山松姿态千百。
,
松
送 客 松
送客松姿态 ⑦送客松姿态 独特,枝干蟠曲, 独特,枝干蟠曲, 游人把它比作“ 游人把它比作“天 然盆景” 然盆景”。⑧它向 山下伸出长长的 手臂” “手臂”,好像在 跟游客依依不舍地 告别
黄山奇松
三 、总结全文
三、总结全文
一、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 奇 松更是情有独钟。(总写黄山,开篇点 题。) 二、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是“玉屏楼”,楼前有 三大名松:“迎客”、“陪客”、“送客”, 各具特色。 (分写“三松”,本文主体。) 迎客松——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 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 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 三、黄山松的姿态各异,装点着黄山。(总写 奇松,小结全文。)
二、 细读课文、品味三松
梦笔生花
细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品味三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各年级框架设想(五年级)
搭建五年级语文课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的框架▲五年级“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步骤和要点:步骤一:导入新课。
开课依始,结合课文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抓住课题,紧扣中心,直奔主题,导入学习新课。
要注意明确学习内容与目标,使学生有目的地进入一步的学习。
步骤二:学习生字词,读通顺课文。
以朗读检查口头汇报等方式巩固字词学习要点。
既要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词,规范书写的能力,也要为细致品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
步骤三:以轻声读、默读等形式再次通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
再结合课文写作顺序选择不同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9 册第六组课文《精彩极了和和糟糕透了》。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处理教材的理念与策略五年级学生已经有四年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
但在教学中仍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由浅入深的学习进程。
在教学本课的“初读感知”的环节中,首先根据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叙述特点,先让学生提出疑问,既直奔文章主题又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
而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应帮助学生扫清字词的障碍,因而围绕题目质疑后,就进入教学字词部分时。
此步骤要求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
课堂上,则主要以检查朗读重点句段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易错难读或难写的字进行归类熟悉。
再通过一两个难写字的练习书写,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不写错别字。
生字词过关后,在学生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理清课文顺序,了解文章大意。
再指导结合题目的关键语句,运用简单的语言归纳本课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
实用文_《丑小鸭》教学设计的方案_1
《丑小鸭》教学设计的方案《丑小鸭》教学设计的方案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3、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
2、体味__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示。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安徒生。
2、教师:搜集点童话及安徒生的资料。
【教学内容】1、介绍童话这种文化及作者情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逐步明确课文带给我们地思想启示。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悟1、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是阳光撒满心田,一路顺风,也可能是风雨不期而至,充满坎坷。
那么在你遇到了意想不要的困难时,被别人耻笑轻视时,在你觉得难以面对现状时,你会怎样呢?你是不是以为上苍太不公平了,把所有的惩罚都给了你?其实你只要努力进取就会成为一只白天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安徒生笔下地丑小鸭是怎样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
2、介绍童话及作者。
3、感知课文内容,速读课文,并回答问题:⑴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⑵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⑶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大家都来赞美它,它为什么会感到难为情?⑷这篇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二、问题探究1、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地天鹅?2、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生在鸭场里也没有关系?3、为什么说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己一生生活的写照?三、体验反思1、我们因从丑小鸭身上学些什么?2、丑小鸭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四、拓展延伸通过对这篇童话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丑小鸭,那么就动动笔,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个小片段吧。
题目《我爱丑小鸭》、《丑小鸭与我》、《我也是一只丑小鸭》、《丑小鸭给我的启示》等等。
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已经成为白天鹅的丑小鸭会有怎样的生活呢?五、作业1、积累词语,抄写!2、完成研讨与习题一、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1 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1 秋天【课前解析】《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关注课文:全文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的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
第1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
第2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
第3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关注生字:此课需要书写的生字是4个独体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重点教学笔画“横撇”。
会认10个生字,可以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重点识记3个偏旁,禾字旁、木字旁和口字旁。
关注朗读:正确朗读课文是此课教学的重点。
关注轻声的读法。
关注词语连读,不唱读。
借助拼音,读准“一”的变调。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秋天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景象,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点】1. 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认识自然段。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禾字旁、木字旁、口字旁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3.认识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题识字1.情境导入。
播放秋天景象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预设:秋天的景象,树叶黄了、大雁往南飞、瓜果成熟……过渡: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底都有什么变化吧!(板书:1 秋天)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秋天。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如何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小课题研究总结海南华侨中学何周高一、课题研究的构思1.新课程理念仍然注重“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能力初中阶段首次出现“整体感知”,是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当时虽然列为阅读能力训练18条的第一,但只是作为初级阅读技能来看待,大致相当于学生预习课文那样的粗读。
2000年,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其阅读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主要有两条规定:①“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②“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整体感知”的内涵和地位,起了实质性的变化,其关注的重点,大致是如下五点:①针对教师以大量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把握”。
②针对教师(实际上是教材和教参)讲解课文内容(词句含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多是“似概括、似解释、似阐述、似发挥,甚至就是在重说一次更别扭的语句”的怪状,主张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
③针对教师在讲解中字词句篇、语修逻常面面俱到的抠挖“肢解”,主张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④针对“肢解模式”进而针对“分析”,主张阅读教学采纳使学生“整体感知(把握)”的方式比如“注重诵读”。
⑤针对烦琐的“知识泛滥”式的考试,主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要转到“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积累。
因为一些专家学者对“整体感知”内涵界定上有争议,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目标的具体条款中对“整体感知”提法进行了回避。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回避了“整体感知”的提法,仅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到“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18苏州园林
「文体知识七」:提对策
学以致用
该题型主要是针对事理性说明文而言的。 说明文属于实用类文本,既然如此,读完一篇说明文,自 然要能运用其所说明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通常会要求 考生根据说明文中关于事物形成原因,内在规律或运行原理的 介绍,提出预防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文体知识四」:说明对象的特点/成因/原理
事物说明文侧重介绍事物的性质、功能和特征—是什么; 事理说明文侧重揭示事物的成因、规律和原理—为什么。 既然如此,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 如果是事物说明文,我们要筛选信息,抓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 如果是事理说明文,我们要筛选信息,了解对象的成因或原理。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成因/原理的一般方法: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D )
A.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尽量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 点上,眼前大多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通常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B.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都是对称的。苏州园林 不太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一般不会来一个同 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C.苏州园林的池沼,都是引用活水。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都会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往往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 边沿绝不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D.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 了景致的深度。 E.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从不使用彩绘。
2.本文属于( A ) 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文体知识三」:说明的顺序
学以致用
说明文同样讲究思路,这种思路就是说明的顺序 1.时间顺序——根据时间的先后来说明事物。 判断的方法:看是否有大量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 2.空间顺序——根据方位的变换来说明事物。 判断的方法:看是否有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上下里外整体局部等 大量表示方位的词语。 3.逻辑顺序——根据事物内在规律或人们的认知规律说明事物。 判断方法:看是否存在原因和结果、整体和部分、主要和次要、 概括和具体、具体和抽象、简单和复杂、特殊和一般等关系。
“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要求和方法杨献荣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初读一篇课文,应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中心。
整体是个相对的概念,一篇文章是个大整体,其中的逻辑段、自然段是小整体。
因此,整体感知包括感知语篇和感知语段两个方面。
教材编者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人知水平,选进的课文中都有一些“点睛”式的词、句,将中心鲜明地呈现出来,学生不费多少心力就能感知到。
这也为指导整体感知提供了可以借用的抓手。
在感知语段方面,课标没作具体要求。
根据我们的认知经验,一二年级重在学词学句,三四年级应向重点学习语段过渡,五六年级则重点学习语篇。
第二学段应该有感知语段内容的要求,提示相应的方法。
由于课标要求缺失,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年级阅读课堂几乎看不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段的内容。
学生从学词学句一下跳到学习语篇,跨度有点大,不利于夯实语文基本功。
在感知语篇方面,课标第一学段没有提出要求。
第二学段要求粗知大意,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第三学段要求“了解表达顺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大体把握诗歌的诗意,体会表达情感,能抓住说明性文章的要点,能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粗知”“初步”“了解”“大体”,这些词语要求含糊,难以把握,加上没有与之相应的方法提示,教师难免感到茫然,很难有效落实。
下面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各学段整体感知语篇、语段的要求和方法。
一、把语篇读成语段第一学段,虽然以识字、写字、读书、背书为重点,但在初读阶段应该有引领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的意识,否则,低年级阅读教学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师可围绕课题,提出一两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读完全文后理解一下课文内容,或用填空的方式,外化整体感知内容的结果。
如教学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小花鹿卖空气》一文,可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小花鹿为什么要卖空气?小花鹿是怎样卖空气的?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解答自己的疑问。
人教统编教材八上第五单元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能快速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和课文“总一分—总” 的结构。
2.能借助方位词、依据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厘清 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写作的行文思路。
3.品味关键语句,体味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 英雄的丰功伟绩,从先烈那里获取精神的力量。
课前导入
同学们,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 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我国首都 北京。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 来为我国的民族独立、人民的自由幸福 而牺牲的人民英雄兴建的。这座雄伟的 建筑于 1952 年 8 月动工,经过六年修 建,到 1958 年 4 月 22 日建成,它已在 天安门广场南端静静地矗立了 60多年。 这 60多年里,它默默关注着我们伟大祖 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让我们走进文 本去深情凝望它、了解它。
八一南昌起义(1927)
先介绍画 面,再指 出其意义。
顺序
抗日敌后游击战 先总后分地描述了画面上的人物及其 行动,以此显示人民战争的特点。
顺序
第10段:人民英雄纪念碑北面 三幅——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热烈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详细说明北面最大的 一幅浮雕。
顺序
热烈支援前线
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 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强调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特点。
(3)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 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这 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双层汉白玉栏杆美观朴素、洁白耀 眼的特点。
正面(北面)中间是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它与左边 一小幅“江北人民支援渡江”、右边一小幅“全国人 民欢迎解放军”,组成了一 组浮雕,刻画了碑文中“三年以来,在 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这是中国近代 百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 彻底的战 争,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说 明介绍时按历史发展顺序更合情理,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初读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标题、导语和段落开头的主题句等信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题。
通过初读,我们可以发现课文的主题是关于某个具体的话题或问题,或者是介绍某个事件、人物、理论等。
在初读时,我们可以关注课文的主题句,从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对其进行总结和概括。
在初读课文时,我们还可以注意课文的结构和段落的组织。
课文的结构可以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
通过初读,我们可以了解到课文的结构是如何组织的,每个部分都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
在初读时,我们可以关注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词语来判断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思路。
在初读课文时,我们还可以关注课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通过初读,我们可以了解到课文的语言是否优美、流畅,是否使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等。
在初读时,我们可以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通过分析词汇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来理解课文的意义和作者的观点。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可以对整篇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一个初步了解。
在初读时,我们可以关注课文的主题句、段落的组织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从中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通过初读,我们可以为后续的深度阅读和分析打下基础,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初读课文是我们对整篇文章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的重要步骤。
通过初读,我们可以对课文的主题、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续的深度阅读和分析提供基础。
通过对课文的仔细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意义,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初读课文是学习和掌握课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如何整体感知课文
如何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打破了过去语文教学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强调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和美感,尤其注重学生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及感性理解。
这样,既考虑了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顾及到了他们的审美要求,避免了教师的强制干预。
整体感知课文主旨整体感知课文打破了过去语文教学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强调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和美感,尤其注重学生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及感性理解。
这样,既考虑了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顾及到了他们的审美要求,避免了教师的强制干预。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整体感知课文呢?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从题目着眼,把握要领,明确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把握了题目,也就基本上把握了文章的中心。
因为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说明了文章的对象,或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等等,通过题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说明文方面如《中国石拱桥》,通过题目就知道说明的对象,然后通过阅读全文再去了解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议论文方面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通过题目就知道了这一道理。
这样抓纲举目,方向明确,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要点,所以阅读文章千万不要忘记揣摩题目。
2、从整体着眼,概括内容,总结中心。
当我们从题目中获悉了文章要写的有关内容、有关对象或者有关主旨的信息后,就要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弄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什么人、或议论一个什么问题,再来考虑通过这个人或事,作者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或揭示一个什么社会问题,通过谈论这个问题要表明一个什么观点,通过对这个事物的介绍要突出它的什么特征等等。
如阅读《故乡》,通过题目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写故乡的,通过阅读原文,从总体上了解文章是写“我”回故乡的心情、在故乡的见闻、离故乡的感想,其中重点是在故乡所见所闻——闰土的变化,杨二嫂的变化。
那么写这些变化,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呢?从全文特别是文章结尾我们得知:作者是想通过写“变”来引起人们对旧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弊、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思索,激发人们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本阅读整体感知》课件
③ 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表现他热忱、没有民族 偏见
④ 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他对骨学的兴 趣和求实精神
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仰之情
1.审题目,明对象,捕捉阅读线索
《藤野先生》
写作对象:藤野先生
标题: 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2)组内形成答案,小组发言人组织好语言准 备展示。
时间:15分钟。
快速阅读的方法: 第一遍阅读,泛读,花时3分钟。主要是熟 悉文章,拉近和文章的距离,明确文章的 写作背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解决 “写了什么”的问题。 第二遍阅读,精读,花时5分钟。主要是分 析文章,体悟作者的文脉思路,把握文章 的主旨观点,看清作者在谋篇布局、表情 达意时所用的手法,即解决“怎样写、为 什么写”的问题。
【设计意图】立足于学情,精准定位讲授的方向,促进学生了解整 体感知的概念、明确整体感知在文本类阅读中的重要性。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必须着眼全篇,知其梗概,理其脉 络,进而明确中心、了解意图。
整体感知,是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识文体、明中心、理思 路、知特色等方面理解课文,形成整体印象。它是一种全面的 认识,需要从整体着眼,对于全篇的文意从整体上加以把握, 从而提纲挈领,得到一个宏观性的概括性的全面的认识。在阅 读中,整体感知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提高阅读效率。
八上
《藤野先生》
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 ,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 设 计 意 图《】背影旨》在 培 养文学章生以自《背主影归》纳为题题,型“的背影能”在力全,文同中时起了使什他么们作深用?刻 理 解 各 类 题 型 均 源 自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理清说明
正方:
Yes!!
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似 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科学家 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 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 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 那么,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
反方: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危 害着人类,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 看待问题,不能因为科学的发展带 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而裹足不前, 应在发展中注意避免或减少带来的 负面影响。
原因有二: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 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 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 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 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 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 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 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 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要求:语言清晰 流畅,有条理性, 声音洪亮。
观点明确,论据 充分。 驳斥对方观点时 应该有“理”,更 要注意有“礼”。
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课文从三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 类。
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 的牲畜”; 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 长具有重要意义。
课 堂 小 结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说明结构
说明语言
课堂小作文:
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倘若 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 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 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 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chá n( 蟾 )
左:东吴大学毕业(1930年) 中:与美国客人合影(1986年)
右:在母校向多利
专题01 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讲义+试题)(含答案)
【暑假阅读】说明文专题01 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方法技巧】在阅读说明文的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所要介绍的具体事物。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
明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和特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从整体入手了解文章内容。
2.参考文章的标题,有些标题就是说明对象和本质特征。
3.看首段内容。
4.抓住首括句、总结句、中心句,许多优秀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典型例题】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00多米深海发现生物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有350种动物已经被人们认为是早已灭绝了的动物群。
科学家们介绍说,这里的动物世界太让人惊讶了。
根据我们迄(qì)今所有的知识,大部分动物不能在如此深的水下生存,因为那里的生存环境与水面上完全不同。
1000多米深的水下是一个没有光亮的世界,那里的温度降到了零下,而且压力也是地面的数百倍,以致聚苯(běn)乙烯(xī)的罐子能被挤压成只有一个指头大小。
在太平洋的这一角落里,850多种动物已适应了那里的环境,而且生活了很长时间。
这些动物有:细长的刺海胆、海星、甲壳动物、海葵(kuí)和海蛛等。
其中新发现的种类非常多,研究人员正在忙于对它们进行分类。
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人们不熟悉的这些动物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
这个新发现令科学家相信,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在。
【问题】这篇短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科学家________。
由此,科学家们推测________。
【参考答案】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在【解析】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非常关键,教师们安排在首位的一般都是“整体感知课文”。
即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这是一种既传统又无从更改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走进文本,有效进行“整体感知”呢?一、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整体感知这就要求学生先去看课文的题目,从题目中得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时,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珍珠鸟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性格如何?能和作者成为好朋友吗?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很快学生就通过初读得出珍珠鸟的样子是: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珍珠似的圆圆的小白点;它是一种怕人的鸟;由于“信赖”,它和作者成了好朋友。
这样一来,既抓住了文章的主要问题,又避免了繁琐的讲解,让学生直接切入到文本中去,并使学生学会了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初读课文最好能让学生在“情感”这一因素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
漫无目的的读书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设计一些能牵一发能动全身的问题来辐射全篇。
二、观看文本中的插图来整体感知小学语文教材中,不论哪一种版本,都有大量的课文插图。
这不仅仅是为了精美,更是为了学生易于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教学人教版第20课《景阳冈》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文章中的插图来进行有效感知。
这篇课文选自名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跟其他文章相比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再加上课文较长,学生的阅读兴致可能会“望而生畏”“稍纵即逝”。
鉴于此,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文中的图片,然后追问学生:“能否给图片起个合适的名字呢?”学生很快就会起出名字“武松打虎”。
然后,教师应抓住“武松打虎”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寻找相关的段落,阅读相关的句子。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整体设计
学生活动:完成课件表格内容
松鼠相关信息
外形特点漂亮、乖巧、驯良;面容
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
体矫健,四肢轻快;有帽
缨形的尾巴,吃相好。
活动范围
和生活规
律
行为特点
搭窝
其他习性
提升作业: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6.板书设计 1
7.松鼠
学生活动:
1、阅读两篇习作例文,感悟文章
是如何把事物的不同方面介绍清楚
的,并回答问题。
2、小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
3、合作交流,梳理方法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揣摩写作的方法。
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可以。
三年级上册所见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钓、杆”等生字,会写“钓、鱼”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大自然中见到的美景,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同桌交流,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1.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词语描写了大自然的美景?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2. 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见到的美景。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阳光像金子一样洒在河面上”、“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
四、朗读指导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巩固练习1.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书写。
三、拓展延伸1.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你会对其他生物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旨
(一)张志公先生归纳了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两项内容:
1、“文章主要谈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
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这是从阅读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已经涉及课文的主旨。
解决这类问题有时还需要文体性和背景性的知识为前提。
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以及外国文学作品,尤其需要这种前提知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的第一要务是对课文主旨的感知。
所谓主旨,是指全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思。
阅读课文应当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把感知的焦点聚集在课文的主旨上。
阅读记叙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记叙描写的内容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上;阅读说明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的事理上;阅读议论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作者观点和意图上。
新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旨。
二、初步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这个问题和课文的主旨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课文的主旨规定了文章思想感情的基调。
课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渗透着感情因素。
初读课文最好能受到一定
的感染,激发一定的情感体验,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为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正常的,也应该允许学生各抒已见。
课文的感情有隐有显,有的课文表达的感情很直露,有的课文的情感倾向虽然比较复杂,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理解,但课文表达的感情仍然有一个基调,因此,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必然从课文本身出发。
有的课文作者表达的感情丰富复杂,或比较朦胧,答案就不必强求一致。
三、粗知作者的思路或文章的脉胳
张中行先生说,思路是“流动于脑子中的意念”。
通俗地说,思路是作者在思索和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线索。
思路体现在文章之中,就是文章的内在脉络;落在文字上,就是结构框架。
只有了解全文的思路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张志公先生谈到了解思路的方法时说,粗读文章要考虑“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前后后的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在整体感知课文思路这个环节里,只要了解了文章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之间粗线条的联系就可以了,至于各部分细微之处及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可以留到深入分析课文时再掌握。
有些过分繁难的,不必再多做分析。
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体有以下几种:(一)并列关系:即各层之间是平等的、比并的关系,其结构是横向式的。
1、不同内容的并列: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小孩和战士的谈话三个典型事例即属于并列关系。
2、不同表述手段的并列:蒲松龄的《狼》第一部分叙事,第二部分议论,是不同表述手段并列的典型例子。
(二)宾主关系:也叫主从关系。
常见的宾主关系的形式是:1、总说和分说的关系:它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关系。
如《纪念白求恩》先总的概括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然后从国际主义、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是比较典型的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2、主脑和解说的关系:也叫解证关系。
这种关系在议论文中最为常见,比如用论据证明论点,常采用此法;在说明文中出现的也比较多;在叙事性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到。
(三)序进关系:即按一定顺序向前推进,其结构是纵向式。
主要有:
1、时间推进关系:按时间的变化安排课文顺序。
2、空间推进关系:按空间的变化安排课文顺序。
如说明事物的构造,或由上到下,或由内到外等。
记叙文中的通讯也常有这种顺序。
游记中的移步换形也属此类。
3、逻辑推进关系:按逻辑事理先说现象,后分析成因。
但是,课文的文脉有隐有显,作者的思路在文章中的表现常常不是单一型的,而是复合型的。
有的综合运用了多种因素作
依据,构成多种思路关系;有的思路比较复杂,有的思路比较隐蔽,甚至隐藏不露。
这类文章一般不适于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解决理清思路的问题。
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思路是复合型的,比较复杂,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只要了解文章按地点(或时间)的变化为依据组织文章,体现思路就行了。
至于现代的“蒙太奇”“意识流”等,初中阶段完全可以不涉及。
有的文章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简明扼要归纳为相并、相承、相属的关系,简便易行,很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