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协调探讨——以县级为例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635bde76eeaeaad1f330ae.png)
、
研 究 区域 概 况
1 . 自然条件 宁武县行政辖区隶属山西省忻 州市 , 位 于晋 西北 管涔山麓 , 介于东 经 1 1 1 。 4 9 4 6 ~ 1 1 2 。 3 6 5 7 ,北纬 3 8 。 3 0 5 5 ~ 3 9 。 8 3 6 ” 之
沿海地 区进行 了土地利用分 区的确定 ,同时肯定 了层次 聚类 分 析法在土地利用分 区中的可行性 。但 由于以上各种 土地利用分
区 的 目的 、 尺度 、 内容 、 手 段 和 方 法 多样 , 其 考 虑 的分 区 指标 和 分
岭( 海拔 1 8 5 0 m) 为界 , 分为汾河和桑干河两个水 系 , 分属黄河 流 域和海河流域。 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属高山严 寒区和寒 冷干燥 区。该 区的特 点是气候寒冷 , 多大风 , 冬 季漫长 , 无 霜期 短, 山区雨 多 , 其他地 区雨量偏少 , 温度差别大 , 雨量高度集 中于 七八月份 , 气温 和降水有 明显 的垂直地带性分 布[ 3 1 。 2 . 社 会经济条件 宁武县下辖 4个建制镇 、 l 0个乡 、 4 7 4个行政村 ,社 会经济
摘
要: 土地 利用分区是 土地利 用总体规 划修 编的重要 内容 , 科学合理的分 区为土地规划的编制提供 了科学依据。本研 究
通过对 宁武县 l 4个 乡镇进行 聚类分析 , 并结合 宁武县 实际情 况进 行综合 定性 分 区, 将其划分 为城 镇重 点优 化开发 区、 林 业生 态保护 区、 城镇综合 开发 区、 粮食 重点生产 区、 中部 一般 农业 生产 区和 南部特 色农业 生产 区 6个土地 利用功 能区 , 并
间, 西 隔管涔 山与五寨 、 岢岚县 为邻 , 东依云 中山与原平 市 、 忻府 区相接 , 北靠神池县 、 朔州市 , 南部与静乐县 毗邻 。 全县 南北 长约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7a3f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6.png)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一、引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国土资源行政区域内,经过综合分析、规划设计、公众参与、专家评审和政府批准等程序,确定其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包括国土开发总体分布、空间结构、开发项目布局、重要区域开发重点和重要开发用地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实施过程中,保障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六安市裕安区为例,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进行研究。
二、六安市裕安区土地利用现状六安市裕安区位于安徽省西部,总面积为1037.2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其土地利用现状主要特点为农业占地较大、城镇化水平较低,土地资源利用相对集中在农业和林业上。
农村居民点散布,相对分散,土地规模小,农田易于利用,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土地使用效率低。
该地区还存在着违法用地、乱占耕地和不合理开发等问题,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裕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土地利用现状,科学分析各种利用方式的优劣势与发展趋势,将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裕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1.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目标2. 统筹规划资源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裕安区需对各类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包括耕地、林地、城镇用地等。
重点关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各类土地资源,并制定合理的利用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政策,促进土地利用的多元化和高效使用。
3. 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裕安区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支撑作用,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区域的资源、环境、土地利用等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收集和利用,使规划更有针对性。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为例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1f96001844769eae009ed3d.png)
南连宜州市 , 西北接环江毛南族 自治县 ; 地理位置 : 东
经1 0 8 。1 3 至 1 0 9 。1 0 , 北纬 2 4 : o 3 6 至 2 5 。1 1 ;
辖 8个 镇 和 5个 乡 , 有 东 门镇 、 龙 岸镇 、 黄金镇 、 小 长 安镇 、 桥 头镇 、 四 把镇 、 天河 镇 、 怀 群镇 、 宝坛乡 、 下 里
济和土地利用等多方面数据 , 包括罗城 乡镇各地类面 积、 播种面积 、 人 口数 、 投资金额 、 G D P 、 三大产业产值 等 ,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罗城县 2 0 1 1 年统计年鉴 、
2 0 1 0年罗 城政府 工作 报告 等 。
2 . 2 研 究方 法
广泛[ 6 1 。 本文选取罗城县为研究对象 , 结合系统聚类分 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法划定该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区 , 为
亲密 , 归为一类 , 得到 N 一 1 个新类 , 重复上述步骤。分 解聚类则是反方 向进行 ,将 聚类 的 N各样本视为一 类, 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之后 , 剥离距离最远 的个体 , 重复操作 , 获得最终 的类别。 系统聚类分析法是运用最广的一种分区的方法 ,
在土 地利 用 功 能分 区 的应用 中 , 是 按 照 各土 地利 用 分
聚类分 析也 称 为群 分 析 , 是 在 某种 方 法或 准 则 的
基础上对一组样本或变量进行分类的一种 多元统计 方法。 聚类分析的分析方式包括凝聚和分解两种方式 聚类。凝聚聚类遵循“ 由小到大” 的原则 , 将聚类的 N 个样本视为一类 , 按照指定 的计算方式和准则计算样 本之间 的距 离 , 判断其亲疏关系 , 距离最小的视为最
该 区域实施土地有效利用和土地差别化管理提供科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环鄱阳湖区为例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环鄱阳湖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8eade40975f46527d3e121.png)
土地利用分 区与 主体功能 区规划 既有联系 又有 区
别 。主 体 功能 区 的 科 学 基 础 是 区域 发 展 的 空 间 均 衡 模
高安市 、 奉新县 、 乡县 、 东 乐平 市 、 贵溪市 、 江县, 3 余 共 5
个县 ( 、 , 市 区) 土地 总 面 积 4 5 .3万 k 20 m , 6年 末 总 人 口 0
区 、 里 区 )、 江 市 区 ( 山 区 、 阳 区 ) 景 德 镇 市 湾 九 庐 浔 、
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的重要手段 , 对于科学制定土地利 用方 向、 合理确定 土地利用结 构 、 提高 土地利用集 约化
程 度 、 进 区域 协调 发 展具 有 重 要 意义 。 促
( 昌江区 、 山区) 鹰潭市区 ( 珠 、 月湖区 ) 新余 市[ ( 、 x 渝水 二
1 7 .万人 , D 31 8 G P为 2 2 . 15亿元 , 6 占全省的 5 .%。 61
1 主体功能分区结 果
根 据 《 务 院 关 于 编 制 全 国 主 体 功 能 区 规 划 的 意 国 见 》 确 定 的基 本 原 则和 方 法 , 用 资源 环 境 承 载 能 力 、 所 利
型 , 是进行宏观调控 、 实施 区域差别政策 的基础 ; 土地 利用分区的科学基础是地域分异规律 , 是实施土地利用 用途管制的前 提。两者在分 区 目的、 区 内容 、 区指 分 分 标 和分区方法等方 面关系密切 。覃发 超等 认 为主体
功能 区是 土地 利 用分 区 的宏 观 指 导 , 地 利 用 分 区是 主 土 体 功 能 区 的微 观 实 现 。从 实 践 角 度 看 , 2 0 自 06年 国家
现有 开 发 密度 和 发 展潜 力 3个指 标 , 片 子 分 析 法 相 采 j 1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92ec7c8e9951e79b8927e9.png)
审 批 程 序 ;或 是 分 区界 限 模 糊 ,不 利 于管 理 等 问
土地 利用 总 体规划 中的 建设 用 地 和耕 地保 有 量
等指标 缺 乏 弹性 ,与 实 际用 地需 求 产 生 了很 大 的矛 盾 :经济 发达 地 区年 度建 设 用地 指标 普 遍 紧 张 ,而
维普资讯
第l 8卷第 3期
20 o 6年 5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 UNNAN OGRAPHI E GE C NVI ONM E SE R NT RE ARCH
V0.8 11 No3 .
Ma v.2O 6 O
土地用途分 区管制 在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的应用分析
计 ,难 以从 根本 上解 决 刚性 的计 划 用地 指 标 和市 场 经 济下 日益增 长 的用地 需求 问 的矛 盾 。
1 土地 用途 分 区管制 不能 发挥 其应 有 的作 用 . 2 在新 《 土地 管理 法 》 中 明确 提 出 , “ 家实行 国
土 地 用途 管 制 制 度 ” “ 级 土地 利 用 总 体 规划 应 、 县 当划分 土地 利 用 区 ,明确 土 地 用 途 ” 。在 实际 的 县 级 土地 利用 总体 规 划编 制过 程 中 ,土地 用 途分 区管 制 流 于形式 ,土地 用途 管制 分 区划 分不 合 理 ,土地
施需要相关法律体系和操作技术的完善。
关键词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县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中 图分 类 号 :F 0 3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o — 8 2 ( 0 )0 — 0 3 0 o 175 2 6 3 05—5 0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74b0b0c3195f312b3169a5c4.png)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摘要:土地利用功能区应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分区、区域发展实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发展权,淡化指标管理,以追求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模式为目标,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区体系下,建立指标体系,逐步判别缩微划后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划定,并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和调控指标。
关键字:土地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功能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合理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利用方向,进行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等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1研究背景传统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一般以区域+主要用途进行命名,如东部农林牧业发展用地区,其目的是确定某一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
随着中共中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后,改变了以往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的固有思路。
本文所研究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国家主体功能分区为基础,将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
2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定的基本要求2.1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要求,在土地政策上应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土地用途管制。
2.2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淡化指标管理节约和集约土地利用是加强土地利用调控、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重要原则,是制定不同区域调控指标的重要依据。
应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禁止用地目标为导向,严格执行相关用地定额标准,加强项目用地审批,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进入门槛,淡化指标管理,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b68e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4.png)
丘陵地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划定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为例摘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提出以规划评价、评估为基础,指南将主导功能作为分区标准的最主要因素,在丘陵地区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中的适用匹配度够高,也缺乏较系统明确的规划分区技术流程;近几年,各省份仅针对下辖市、县发布地方性的指南、规程,缺乏对于丘陵地区地貌特征的分区指导。
介此,笔者结合滁州市“双评价”结果与丘陵地区在农业生态生产适宜性、生态保护重要性、城镇开发适宜性偏差内容,结合指南概述滁州市全椒县县域规划分区划定路径及分区形成结果。
关键词:丘陵地区;县域规划分区;1.县域规划分区的概念县域规划分区是县级国空间总体规划传导和落实上位规划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分区要求,结合辖区内资源禀赋条件,进一步细化规划分区及制定相关管控要求。
1.县域规划分区的规定1.县域规划分区目标县域规划分区,当遵循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国土利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安排,以确保本行政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
(1)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作为规划分区的基本取向。
(2)规划分区划定应在制定规划时,应该注重科学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全域覆盖,避免交叉和重叠,并且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2]]。
1.县域规划分区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为规划分区的基本取向[[3]]。
(1)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基础,体现规划意图,配套管控要求;(2)当出现多重使用功能时,应突出主导功能,选择更有利于实现规划意图的规划分区类型;(3)如县域内存在本指南未列出的特殊政策管控要求,可在规划分区建议的基础上,叠加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防控等管控区域,形成复合控制区[[4]]。
1.县域规划分区类型参考《安徽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及各省下发规划指南,针对丘陵地区提出以下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共计6类一级县域规划分区。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085eb63c10661ed9ad51f37e.png)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摘要:土地利用功能区应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分区、区域发展实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发展权,淡化指标管理,以追求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模式为目标,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区体系下,建立指标体系,逐步判别缩微划后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划定,并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和调控指标。
关键字:土地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功能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合理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利用方向,进行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等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1研究背景传统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一般以区域+主要用途进行命名,如东部农林牧业发展用地区,其目的是确定某一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
随着中共中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后,改变了以往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的固有思路。
本文所研究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国家主体功能分区为基础,将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
2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定的基本要求2.1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要求,在土地政策上应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土地用途管制。
2.2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淡化指标管理节约和集约土地利用是加强土地利用调控、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重要原则,是制定不同区域调控指标的重要依据。
应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禁止用地目标为导向,严格执行相关用地定额标准,加强项目用地审批,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进入门槛,淡化指标管理,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
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四川梓潼县为例
![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四川梓潼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79150ade80d4d8d15a4f34.png)
第 4期
西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 l2 o 4 0 _6 N . De . 0l e2 1
21年 1 01 2月
Ju a fS uh e tU ies yo ce c n eh oo y o r l o tw s nv ri f in ea dT c n lg n o t S
l v l fdf r n it n,a d t e h l o t e e s f m e we tr i s a d mo n an i g a ae sg i — e e i e e t i o f ao n i s t h a t r h l o t s n h l n u ti s P n b r in f h e l i
cn yd f et rm m u t naes aduecn e t t n ijs teo p se a dted e i i a t ie n o o na ra ;l —s o cn a o th p oi , n i r t i s - l fr f i n ri su t h vs y s g
i c o re a l n e,f x mp e,t i a e t d e h p ta a ito fln s t cu e i rh s ih n hi y h sp p rsu id t e s ailv rai n o a d u e sr t r n No t we tS c ua l u l
计分析与景观结构指数法为主 J 。本文在借鉴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 , 结合景观生态学景观结构指数法 和 GS I 空间分析方法, 以四川梓潼县为例 , 对川西北 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及其 区域差异进行研究 , 旨在 从县级尺度分析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优劣态势, 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土地可持续利 用 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编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
河北永清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河北永清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ad3427e2bd960590c6774e.png)
考 古分类 研究 中发展 起来 的 , 同时又 应用于 昆虫 的分类 , 此 后广泛地 应 用在 天 气 、 生物 等 方 面。聚 类分 析 是 统 计学 中
“ 物以类聚” 的研究方法 , 它根 据指标 间的相关 性或样 品间 的 相似性对 指标 、 品进行 归类 。系统 聚类法是 目前 国内外使 样 用最 多的一种方法 , 其基本 思想是 : 先将 每个研究 对象 ( 品 样 或 指标 ) 自看成 一类 , 各 按某种顺 序分别称作第 1第 2 … , , , 第 h类 ( 果 对象 是 样 品 , h=n 如果 对 象 是 指标 , h= 如 则 ; 则 P; )然后 根据对象间 的相似 度量 , h类 中最相 似 的两类合 将 并, 组成一个新类 , 这样得到 h一1 , 续在 h一1 中找 出 类 继 类 最相似的两类合并 , 直至所有 的对 象并成 一个大类 为止 。可 见, 两类之间度量其 相似程度是至 关重要 的。对于不 同 的指 标( 品)应根据其 实际情 况进行 比较 客观 的分 类 _ 。系统 样 , 6 j
bm g sse mt lseiga ayi i dsr n n n lssmeh d.Men hl h iet no a dui zt ni ah fn toa raWa ic se i y tn i cu tr n lssw t i ci a ta ay i c n h mi to awi e.tedrci fl tiai n ec u cin l e s dsusd. o n l o a Ke r s L n t ia o y wo d a d ui zt n;F c o a vso l i n i u t n ldi in;Yo g ig cu t i n qn o y n
县域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研究
![县域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4fd30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c.png)
管制研究》2023-10-28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县域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县域国土空间管制研究•实证研究:以XX县为例•研究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在这个背景下,县域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县域是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层单位,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
因此,对县域国土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管制,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开展县域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功能分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潜力和社会发展的条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不同功能分区,研究制定相应的管制措施和政策,可以引导和约束各类开发活动,促进国土空间的节约、集约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可以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0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的相关研究,分析其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县域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及效果,为研究提供实践支撑。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县域国土空间的现状特征、问题及矛盾,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统计分析运用GIS、SPSS等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县域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通过实地调查和已有数据收集,了解县域国土空间的现状特征、问题及矛盾。
选择典型县域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与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及效果。
浅析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的关系
![浅析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a4a045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c.png)
二、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 的意义和作用
1、主体功能区的意义和作用
主体功能区的意义在于通过划分不同功能的区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体 来说,优化开发区主要承担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任务;重点开发区则主要负 责扩大经济规模,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生态保护区则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 护和修复,以保障区域内的生态平衡。
结论
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为了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需要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 协调与合作。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制定协调的规划体系、加强信息共享、推动资 源整合等方式,提高各类规划的实施效果,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和实践建议:
1、加强各类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 其对国土空间开发和利用的影响。
2、建立健全的规划协调机制,推动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同,确保国土空间 开发和利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3、加强技术支持和数据共享,提高各类规划的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促进 国土空间开发和利用的精细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2、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和作用
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来说,农业区主要负责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 工业区则主要负责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居住区则主要满足人们 的居住需求,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 的和区别
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都是对区域空间进行的划分。同时,它们都强调 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现有开发状况的综合考虑。例如,优化开发区可 能同时拥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生态环境压力;重点开发区可能同时需要满足资源 环境和经济发展需求;生态保护区则需要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市(县)村庄分类与布局规划转型思考——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市(县)村庄分类与布局规划转型思考——以湖南省常宁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9ed003856a561253d36fa6.png)
强调落实空间规划中的底线管控思维,对乡村生态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管理。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与乡村相关的生态重要性及敏感性评价,统筹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2.发展全域统筹作用,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全域统筹思路,乡村地区不是孤立的类型单元,通盘考虑城镇与乡村发展,强化县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引导约束作用,做好乡村分类布局与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目标、空间格局的承接工作。
做好分区引导,衔接县域城镇空间体系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加强县域乡村空间分区与引导;做好分类管控,科学把握乡村的资源禀赋特征和发展差异性,分类施策。
3.发展蓝图指南作用,突出高标准治理导向相比较与开发建设管控较为严格的城镇地区,乡村地区的粗放化发展问题一直尤为突出。
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总量锁定的背景下,挖掘存量、做好流量是本轮村庄规划与发展需要重点聚焦去解决的问题。
村庄分类与布局规划较以前的村庄分类规划提出了要明确各行政村建设用地规模,要发展村庄分类与布局规划的蓝图指南三、研究对象选择与概况研究选择的对象是湖南省常宁市,位于衡阳、永州、郴州三市地理几何中心,为湖南省衡阳市代管的县级市。
常宁市辖3个街道、4个镇、4个乡和1个办事处,现有367个行政村,全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是湘南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
常宁作为国家级农产品、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农业发展现状较好,享有“中国油茶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
2018年,常宁市以行政村为单元,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编和在编共计有77个行政村。
常宁市在推进村庄规划时发现,由于缺乏上位规划指导,各村庄规划的发展定位、发展类型、发展规模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标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进。
2019年,常宁市启动常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同步启动市域村庄分类与布局规划,希望先从市域层面提出村庄分类、空间布局的总体方案,再指导下位村庄规划的编制,借此对村庄保护和发展实施有效的引导与管控。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辽宁省凌海市国土资源局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辽宁省凌海市国土资源局](https://img.taocdn.com/s3/m/074c5a32376baf1ffc4fad8e.png)
、
二 、 地 利 用 分 区理 论 与 划 定 土
土 地利 用分 区是 一 个 综 合 的 地 域 概 念 , 即在 一定 地 区 内 , 根 据 不 同 区 域 发 展 战 略 、 状 和 潜 力 、 源 环 境 承 载 力 和 土 地 现 资 利 用 适 宜 性 , 区 域 划 分 为 若 干 地 域 , 针 对 不 同地 域 提 出土 将 并 地 利 用调 控 指 标 和 措 施 , 行 差 别化 管理 。 实 因此 , 地 利 用 分 区 土 具 有 综合 性 、 层次 性和 实用 性 的 特 点 。我 国从 2 0世 纪 6 0年 代 即 开 展 了 土 地 利 用 分 区研 究 , 同时 , 内各 部 门 与 专 家 学 者 对 国 土 地 利 用空 间分 区 形 成 了 不 同 的认 识 , 土地 利 用 地 域 分 区 和 如 用 途 分 区 的确 定 , 国 民经 济 与 社 会 发展 规 划 中提 出主 体 功 能 在 区 概念 , 城 市规 划 中提 出 中心 城 区 等概 念 , 通 、 利 、 游 、 在 交 水 旅 环保 等部 门也 都 对 空 间分 区有 所 涉 及 。 土地 利 用 分 区 以土 地 利 用 地域 分 异 规 律 为 理 论基 础 ,是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的 关键 内容 , 也 是 实 行土 地 用 途 管 制 的重 要手 段 ,对 科 学 制 定 土 地 利 用方 向 、 合 理 确定 土地 利 用 结 构 、 高 土 地 利 用 集 约 化 程 度 、 进 区 域 提 促 协 调 发展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凌 海市 地 处 辽 宁 省 的 西 南部 沿 海 , 西 走 廊 东 端 。 理 位 辽 地 置 界 于 东 经 1 0 4 到 1 1 4 和 北 纬 4 。 4 至 2。 2 2。 5 0 8
浅议县级基本农田优化调整——以天等县为例
![浅议县级基本农田优化调整——以天等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677ddf7fab069dc50220123.png)
F r i e n d o f S c i e n c e A ma t e u r s
2 0 1 3 年1 0 月
浅议县级基本农 田优化调整
龙 品
( 天等县进结镇国土资源管理所 ,广西 崇左
以天等县为例
5 3 2 8 0 0)
摘 要 :通过对天等县的基本农 田保护现状 以及基本农田调整 的调查与分析 ,找 出了基 本农 田保护过程 中存在 的具有代表性 的几点 问题 ,就如何 合理 有效 的保护好基本农田提
比《 天等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1 9 9 7 2 0 1 0年 ) 》 确定的到 2 0 1 0 年 的基本农 田保护面积少 5 9 5 5 . 4 6 h m2 ,减少 比例为 1 3 . O 9%。 主要 原 因有 :
2 . 1 . 1 采 用的 图件 不 同
基本农 田调查上图是在使用 2 0 0 6年 1 1 月和 2 0 0 7年 5月拍 摄 的航片制作 的 1: 1 0 0 0 0正射影像 图上确定基本农 田保护片 ( 块) ,精度高 、现势性强等 。
由于第一次土地调查 的田坎系数与第二次土地调查 的田坎 系数不一致 ,导致相同耕地地块 的面积不一致 。 2 . 1 . 4 基本农 田划定面积的计 算方法或来源方面 在基本农 田划定 时 ,是用耕地面积乘 以保护率来确定基本 农 田划定 面积 ,而不是通过量算 落实 到基本农 田图件上 的基本 农 田地块 面积来 汇总确定基本农 田的划定面积 。例如在龙茗镇 的基本农 田划定面积为 2 4 6 0 h r n 2 ,是 由规划基期年 的耕地面积 2 7 9 5 . 4 6 h m2 乘 以保护率 8 8%确定 ,而基 本农 田图上 的量算面 积为 2 3 3 3 . 3 4 h m2 ,划 定 面 积 比 图上 面 积 多 了 1 2 6 . 6 6 h m 2 。 2 - 2 调 整 的 基 本 农 田 质量 有 些 地 块 达 不 到 要 求 为了使基 本农 田补 划达 到数量要求 ,国土资源管理部 门在 全县范围 内选 择了现有 一般耕地 中耕作条件相对较好 的耕地实 行调整补划 ,但是补划的地块 面积小 而且遍布全县各个 乡镇 , 其调整补划也只是在数量上得到了落 实。根据需要补划 的基本 农 田面积 ,我县进行了基本农 田补划工作 ,将 已验 收合格 的土 地整理复垦开发项 目中新增 的优质耕 地和地形坡度小于 2 5 。, 集 中、连片 ,质量较好 的耕 地补划作 为基本农 田 ,全县共补划 基本农 田 6 1 2 0 . 2 1 h r n 2 ,其中大部分 为旱地 。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其整体模式的构建探讨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其整体模式的构建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a316de7f8c75fbfc77db233.png)
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洼的计划和安排 , 自身存在分 区不细 的特点 ,一般 宜划分 用途地域 ,用 是为达到一定的 目标 ,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 途地域 的划分要强调控制城镇的盲 目发 展扩 张 ,宗 旨
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 , 也是一种长期的安排,为当 是要保护农业用地 、保护 自然环境 、维持 良好 的生态
区及分区用地规 则 、 指标控制 、 指标动态调整层 面; 实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层面 而言 ,必须严格控制控制城 市
施控制层 是耕地保护 、城市建设规 模控制 、土地 开发 向农村 的盲 目蔓延 ,大力抵制耕地向非农建 设用地 的 整理层面 。 乡级土地规 划应同步编 制 , 县 定序定 位 、 定 转变 。我们要牢 固树立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观 性定量相结合 ,这样更有利于县 乡两级 的协调和 各方 念 ,对于县域范围内的人 口、土地 、经济 、资源 与环 利益的综合平衡 ,使得土地规划更具操作性 ,提高效 境等关 系之间的处理要科学合理 ,顾全大局 ,努力向 率并节约资源 。 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大 步迈进 。 土地利用规划模 式的构建 , 是不同层次 的指标控 3 顾全 大局 , 和谐 发展 , 努力做好县域土地规划
整体模 式构建做 了简要探 讨 , 此基础上笔者结合 自身多年 实践 经验对 山西省怀仁县今后的 在
土地利 用规划做 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县级 土地 规 划 模 式 文献标识码 : B
中图分类号 :P 5
文章编号 :17 — 4 7( 02) 3 10 3 6 2时空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土地规划依据 的环节 地域可划分为全 国、 省、 、 、乡五个层次的土地利 市 县 如何科学合理 的解决土地规划的内容与深 度 , 路 用规划。另外 , 通常还 有根据 眭质 、 作用 、 时限等进行 线与方法 ,成果与形式 ,手段与措施等 的问题就是一
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初探以陕西省韩城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初探以陕西省韩城市为例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a8d81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c.png)
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初探以陕西省韩城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自2013年国家发布《关于印发〈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的通知》以来,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得到全面实施。
其中,将国土空间分为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管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城市开发边界、城乡空间结构区、经济适用房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自然遗产保护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区、海域使用管理等十大功能区。
其中,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是指实现生产生活的社会经济管理活动在县域国土空间内的分布和组合方式,以及服务城市和城市群体规模的主导功能分布和组合方式。
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县域区域发展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在实际的应用中,如何进行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并合理规划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研究意义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涉及到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全局,对于优化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陕西省韩城市为例,通过对其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能够深入了解该县域的资源环境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等,为下一步的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陕西省韩城市的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进行详细了解,包括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然后,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结合韩城市的实际情况,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其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进行划分。
最后,针对该区域的划分结果,结合其自身的发展趋势,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建议。
四、论文结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回顾国内外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第三部分对韩城市县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评价;第四部分对韩城市县域进行县域国土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五部分对划分结果进行评估和建议;第六部分为总结和展望。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以卢龙县为例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以卢龙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e7f44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1.png)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以卢龙县为例1、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索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并以卢龙县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介绍卢龙县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卢龙县土地利用现状的梳理和分析,为后续的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本文将深入探讨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优化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和介绍方法,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接下来,本文将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卢龙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优化。
这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布局的优化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卢龙县土地利用优化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本文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
总结卢龙县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优化的主要成果和经验教训,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卢龙县等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卢龙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大县。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该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卢龙县土地利用现状,本研究对该县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总体来看,卢龙县土地利用结构以农业用地为主,耕地占比最大,其次是林地和园林。
这种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县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的比重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格局。
具体来看,耕地主要集中在县城南部和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林地主要分布在县城北部和东部地区,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
园林主要分布在该县的南部和西部地区,那里的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和果实质量的提高。
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福建省长乐市为例
![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福建省长乐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496ce2b8f67c1cfad6b8a8.png)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一般包括面积变化 、空间变化与质量变化 .面积变化可 以通过不同类型间的总量
变化来获取,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量变化,可以 了 解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 . 根据长乐市 19 —06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统计数据, 97 20 得出长乐市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见表 1. )
11 研 究 区概 况 .
长乐市位于东经 19 2 4 1。 3 2 ~19 4 7 北纬 2。2 8 2 。 3 2 , 1。 12 , 5 4 l ~ 6 O 4 是位于福建东南沿海 的一个县级市 ,地处闽江三角洲 ,距省会福州 3 m,东濒东海 ,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 ;北临闽江,与福 0k 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江相连 ;南与福清市毗邻 ,具有近城 、枕江 、面海、临台等特点.全市土地总面 积 7 5 3 m , 中耕地 1 2 6 m , 2 5. 。 其 3 7h 7 9 . 海域面积约 1 0 江海岸线长 10 m, 国务院批准的沿 9 3h 0 m, 0 k 3 是 k 海开放县 ( ) 市 和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县 ( ) 市 之一.现辖 l 个镇 , 个乡 ,总人 口6 0 5 人 ,旅外华 6 2 6 7 0 人华侨及海外乡亲 3 O多万人 ,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来 ,长乐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由一个 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的全国经济百强 ( )市.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长乐市 县 的土地利用发生了急剧变化 , 为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县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与机制提供了一个典型 案例 . 1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2
关键 词 :县域 ;土地利 用变化 :长 乐 市
中图分 类号 :K 0 92
文献 标识 码 :A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国际上有关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上要 求 省级进 行 土地利 用综 合 分 区 ,市级 进 行 土
地利用 功 能分 区 ,县 级 与乡 ( )级 进行 土地 用 途 镇
分 区 。本 文 以县 级 土地利 用 分 区作 为 研究 对 象 ,一 般分 为 8类 土地 用途 分 区 ( 表 1 。 见 )
,为人们进行风景观赏 、休 憩 、娱乐 、文化等 活动需要
对 自然 、人文景观进 行特 殊保 护和管理
1 2 主体 功能 分 区 .
— —
以县 级 为 例
范树平 ,程久苗 , 戴支银 费罗成 ,
(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 10 ;2 1 4 0 3 .繁昌县 国土资源局 ,安徽 繁昌 2 10 4 20; 3 .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浙江 杭州 3 02 ) 109
摘 要:阐述 主体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分 区的 内涵 ,深刻 分析两者协调 的缘起及基础 ,以县级土 地利用分 区为例 , 引用 “ 优势度 ”概念及模型 ,对问卷调查方式获 取的数据进 行定量分 析 ,主要研究 结果表 明不同土地利用 分 区
般 农 地 区
林 业 用 地 区 牧 业 用 地 区
畜牧业发展需要 城镇 ( 城市 和建制镇 ,含各类开发 区和 园区 )和农村 居民点 ( 村庄和集镇)建设需要 独立 于城镇村 之外 的采矿地 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独 立 建 设 用 地 区 风 景 旅 游 用 地 区 自然 和 人 文 景 观 保 护 区
第2 2卷第 1期
21 0 0年 2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U NNAN OG R P C E GE A HI NVIl lONM ENT SE RE ARCH
V 12 o . 2, N . o 1
F b .,2 1 ee 00
土 地 利 用分 区与 主体 功 能 分 区协 调探 讨
土地 是人类 赖 以生存 的物 质基 础 ,也 是人 们 进 行 生产 和生 活 的 场所 ,不 同 土地 利 用 方 式 及 程 度 , 必 然导致 土地利 用结 构发 生很 大 差异 。土 地利 用 区 域 的这 种 客 观 存 在 、特 征 及 形 成 过 程 的 区 域 差 异 性 ,决定 了土地 资源开 发 利用需 要 进行 分 区 J 。新
轮 土地利 用总体 规划 的核 心任 务是 依 据 土地 利用
土地利 用分 区与 主体 功 能分 区 ( 以下 简称 “ 两
区” 的微观层 面协 调 ,但 此研究 尚属少 见 。 )
分 区 ,加强 土地空 间管 制及 土 地宏 观调 控 ,协 调土 地 资源合理 利用 。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国 民经 济 和社 会发 展第 十一个五 年规 划纲 要 》 ( 以下 简称 “ 十一 五 ”规 划 )突 出 区域 协调 发展 ,明确提 出 主体功 能 区划 战略 ,并 将 国土划分 为不 同主体 功能 区域 J 。
均要 划分 土地利 用 区 ,明确 土 地用 途 ,实施 差 别化 的 土地利用 政 策。新 一轮土 地利 用 总体 规划 修 编原
收 稿 日期 :2 0 0 0 ;修 订 日期 :2 0 0 9— 9— 8 0 9—1 1—1 4
基金项 目:繁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0 6—22 20 00年)修编项
作 者 简 介 :范 树平 (9 4一) 18 ,
肥尔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0 6~ 00年)修编项 目 20 2 2
、安徽 省 繁 昌县 人 ,硕 {研究 ,研 究 方 向 为 土 地利 f规 划 管 理 . : } j
第2 卷 2
范 树平等: 土地利用分区与主 体功能 协调探讨— 分区 —以县 锂
一
用分区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落实土地利用空间管制重要依据;主体功能分区是 主体功能规划的关键环节,也是规划 目 标及政策落
实 的直 接依 据 。土地 利用 总体 规划 与 主体 功 能 区划
( 以下 简称 “ 规 ” 的宏 观层 面 协 调 核 心 取 决 于 两 )
T b 1 T e c u t a k tp so n s i iin a . h o n y r n y e f a d u e d vso l
类 型 基 本 农 田保 护 区
一
内涵
耕地及其他优质农 用地进行 特殊保护和管理
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林 业 发 展 需 要
的优势度差距很大 ,调查对象和地域差异对调查结果影 响很大。针对分析结果 ,从 法律 、理念 、技术 、公众 参与 等方面提出协调两者 的基本策略 ,以此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分土地利用区工作及其与主体功能分区
协调提供一定参考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 区;主体功能分区 ;县级
中 图分 类号 :F 0 . 3 12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82 2 1 ) 1— 0 6— 6 0 1 7 5 (0 0 0 07 0
一
1
“ 区 ” 的 内涵 两
1 1 土地 利 用分 区 .
定 地域空 间体 系规 划诸 多 ,规 划协 调一 直 是
土地 利 用 分 区是 以 土地 利 用 区域 差 异 性 为基 础 ,将 一定 地域 划分 为若 干 区片 ,明确 各 区土 地利
规 划界研究 的重 难 点 J 。主体 功 能规 划 属于 空 间
规划,具有高度综合性 、战略性 、前瞻性 ,是指导
产 业规划 、城 乡规划 、国土规 划 的概 念 性规 划 ,已 有 主 体 功 能 区 划 与 生 态 功 能 区 划 ’ 、城 乡 规 划 ._ 1 、土地利用 总体 规划 等协调研 究 。土地 利 o
用方向 ,落实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 土地管理法》 第二十条规定县级和乡 ( 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