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习题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PPT课件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PPT课件
自行开发 委托开发 联合开发 购买现成软件包
11
第五章 信息系统规划
MIS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 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由于建设MIS是一项耗资大、历时 长、技术复杂且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开发之前,必须认 真制定有充分根据的MIS战略规划。这项工作的好坏往往是 MIS成功的关键。
21
二、关键成功因素法 ——(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法
CSF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 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CSF法的工作步骤: 1、了解企业的战略标 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如:汽车制造业—制造成本控制, 保险业—新项目开发) 4、确定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和评估标准。
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档,经批准后生效。
16
第二节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
1、BSP法的作用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
制定出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做到:
(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 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 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22
三、系统总体规划报
统规划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编写出来,其内容包括:
1、引言:说明系统的名称、系统目标和系统功能,项目的 由来。
2、系统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3、拟建系统的候选方案
4、可行性论证: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论证。
5、几个方案的比较:若结论认为是可行的,则给出系统开 发的计划,包括各阶段人力、资金、设备的需求,用甘特图 表示开发进度。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教学要求学习目标: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和方式;初步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教学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和方式教学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的比较、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课时安排本章安排6课时。

教学大纲任务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认知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作为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是: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比一般的技术工程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另外,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单纯的计算机系统,而是辅助企业管理的人机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般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 适应性原则适应性是系统开发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要适应企业各级管理者的需求,特别是要适应企业最高层级管理者的需求;二是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环境。

2. 效益性原则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创造直接或间接、目前或长远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也不例外,必须着眼于效益3. 系统性原则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实体内部进行综合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有着鲜明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和目的性。

它的整体功能是由许多子功能有序组合而成的,与管理活动和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系统各子系统功能处理的数据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而又共享的数据体系。

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其功能和数据的整体性、系统性。

4. 规范化原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应用软件工程,应该按照软件工程的理论、方法、规范去组织与实施。

无论采用的是哪种开发方法,都必须注重软件开发工具、文档资料及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5. 递进性原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

任务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策略和方式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1.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课件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与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课件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与方法

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Nhomakorabea(1)优点 1)严格区分系统开发的阶段性; 2)自顶层向下层逐层开发,结构化,模块化; 3)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深入调查研究; 4)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2)缺点 1)系统开发周期过长; 2)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信息需求,充分预料各种
可能发生的变化,这并不现实。许多系统建设,往往是在开发过程中逐 步明确和完善的,特别是侧重于辅助决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更是如 此;
(1)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 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简单的对象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 。 (2)对象由属性和方法构成。属性反映对象的信息特征 ,如特点、值、状态等;方法则用来定义改变对象属性状 态的各种操作方式。 (3)对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类,类具有一定的结构,若干 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系统。类可以有子类(或称为派 生类)与父类(或称为基类)。 (4)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
(1)高层领导的重视 (2)必须有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 (3)管理科学化是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和保证 (4)必要的资金保证 (5)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态度 (6)基础数据齐全、规范
3.1.4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必须做好以下 准备工作。
(1)建立开发领导机构及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开 发队伍 (2)借鉴同类系统的开发经验。 (3)选择适合本组织实际的开发方式 (4)确定系统目标、开发策略和投资金额 (5)收集和整理基础数据。
3.原型法的分类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根据原型的作用和变 化,一般可将原型法分为两种类型,即丢弃 型和进化型。 而根据应用目的和场合,又可将原型法分 为3种类型,即研究型、试验型和进化型。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难点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的任务和方法。

如何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流程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初步的认识。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和开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5 分钟)提问学生对信息系统的了解程度,例如是否使用过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或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介绍一些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如超市的收银系统、银行的业务系统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约 30 分钟)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企业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规程。

通过实例,如企业的财务系统,来说明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约 45 分钟)介绍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法,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产出。

讲解原型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强调其快速开发和迭代的特点。

比较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约 45 分钟)选取一个成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案例,如某制造企业通过实施 ERP 系统实现了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成本的降低。

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PPT课件

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PPT课件
14
▪ 系统的开发主要有自主开发、委托开发、 合作开发和购买商品化应用软件等方式。
▪ 自主开发是指用户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 成系统开发的各项任务。
--自主开发的主要优点是:用户的需求 可以得到充分满足;系统维护方便容易; 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队伍;开发 费用少,实现开发后的系统能够适应本单 位的需求且满意度较高。
致性、难以共享等); ⑶ 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
7
3、控制(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3 ) 主要指对组织中计算机的数量进行控制。 特点: ⑴ 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⑵ 采用了数据库(DB)技术; ⑶ 这一阶段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
关键。
8
4、集成(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4) 集成阶段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
9 制定实施方案
8 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 7
系统配置
5 逻辑模型
6 总体设计
42
▪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 的开发,它的主要优点是: ①注重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在开发策略上强调采用“自顶向下”的原 则分析和设计系统,首先解决全局问题, 强调在系统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 的解决方案。
返回本章首页
22
▪ 不管哪种开发方式,从系统开发策略来看, 实质上主要是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的策略就是在开发中针对一 个个的具体应用,逐步实现各个具体的应 用系统然后再对这些系统进行集成。 --自上而下的策略则是针对组织的系统 开发需要,进行系统的整体规划、整体分 析与整体设计最后实现系统开发。
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 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特点: ⑴ 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 ⑵ 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教案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教案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2.2 系统开发的特点与原则
4.符合软件工程的原则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2.2 系统开发的特点与原则
5.迭代开发的原则
2.1.4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不利因素
2.MIS对企业带来的效益不显著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2.1.4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不利因素
3.系统开发人员管理知识有限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2.1.4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不利因素
4.开发人员轻规划重开发
(1) 设备性能与价格变化快 (2) 编写程序代码属于开发的 后期内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 系统开发的特点与原则
1.实用性原则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2.2 系统开发的特点与原则
2.先进性和成熟性相结合原则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2.2 系统开发的特点与原则
3.整体性原则
(1)详细了解原系统信息处理过程,包括各种处理的物理细节, 得出原系统的物理模型。 (2)对原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综合和抽象,去掉物理细节,分 析原系统的逻辑功能,得出原系统的整体逻辑模型。 (3)对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补充管理需要的、 人工系统难以实现的新的功能,形成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解 决新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做什么”的问题。 (4)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确定新系统实现逻辑模型的技 术方法和手段,解决新系统“如何做”的问题。
2.2.1 开发的特点
3.系统开发需要大量资金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2.2.1 开发的特点
4.影响开发的因素复杂多变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2.2.1 开发的特点

信息系统管理教案

信息系统管理教案

信息系统管理教案2000字一、引言:信息系统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涉及到组织内部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本教案将介绍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原则,并提供相关案例和实践指导,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理解信息系统管理的目标和原则;3. 掌握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4. 运用信息系统管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信息系统管理概述a. 信息系统管理的概念和定义b. 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c. 信息系统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2. 信息系统管理目标a. 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和效益b. 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c. 促进信息系统与业务的整合3. 信息系统管理原则a. 信息系统管理的全面性b. 信息系统管理的灵活性c. 信息系统管理的创新性4. 信息系统管理方法和工具a. 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b.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c. 信息系统评估与改进5. 实践案例分析a. 典型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实践b. 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研究四、教学过程:1. 信息系统管理概述-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信息系统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 分析实际案例,说明信息系统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2. 信息系统管理目标- 解释信息系统管理的目标,强调效率、效益、安全和整合的重要性。

- 运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目标的实践意义。

3. 信息系统管理原则- 探讨信息系统管理的全面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原则,阐述其优势和局限性。

- 引入实际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原则解决问题。

4. 信息系统管理方法和工具- 介绍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与运维、信息系统评估与改进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 通过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和工具的应用技巧。

5. 实践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实践和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教案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教案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过程;3.具备信息系统需求收集和管理的能力;4.了解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5.能够进行信息系统运维和维护。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概述1.1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定义和目标1.2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特点和重要性1.3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生命周期2.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规划与分析2.1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规划过程2.1.1 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2.1.2 制定项目计划和安排资源2.2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需求分析过程2.2.1 收集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2.2.2 分析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3.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3.1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系统设计3.1.1 确定系统结构和模块划分3.1.2 设计数据库和界面3.2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编码与测试3.2.1 编写程序代码3.2.2 进行系统测试与调试4.信息系统需求收集与管理4.1 信息系统需求收集方法4.1.1 面谈法4.1.2 观察法4.1.3 问卷法4.2 信息系统需求管理过程4.2.1 需求分析和确认4.2.2 需求变更和控制5.信息系统开发的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5.1 信息系统开发的质量管理方法5.1.1 质量计划和评估5.1.2 质量测试和验证5.2 信息系统开发的风险控制方法5.2.1 风险识别和分析5.2.2 风险预防和应对6.信息系统的运维与维护6.1 信息系统运维的内容和任务6.1.1 系统监控和故障排除6.1.2 数据库管理和备份6.2 信息系统维护的内容和方法6.2.1 更新和升级6.2.2 安全管理和漏洞修复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

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第01章

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第01章

)
管理信息系统不可能做出正确决策,信 息系统提供给决策者充足的信息,决策 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最终实现决策,所 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的系统。 关于一体化的系统,本来管理信息系统 没有决策者、管理者的存在是无法运行 的,也是无法进行很好的决策的,只有 人(管理着,决策者)的加入,结合人 的经验和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才能发 挥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优势!
17
也有人用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或BIS, 来 替代。但把Business翻译成商业,就是翻译的 不合适。 今天,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又出现了许多新名 词,如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企业 (E-Business), 企业资源管理(Enterprises Resources Planning)等。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定 义,这些都不外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新的环境下 的新的表现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发展 P20
②1985年,MIS创始人高登.戴维斯提出一完整定义: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 、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提 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注意: 仍 有目的, 有了计算机 及其组成, 人—机系统。
这个定义最大的特点是它指出了计算机的存在。在当时 的美国可以说,所有信息系统均有计算机。这也就是说, 没有计算机也有信息系统,但只有有了计算机才能算是 先进的信息系统。这个定义还指出组成信息系统的各个 部件。而且指出了: 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用户-机器系统,也就是人-机系 统。可是我们日常的理解中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把人当成 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这个定义还更深入地指出了它能支持企业的三个层 次的工作,即基层运行,中层管理,高层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电子教案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电子教案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第二 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Methods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返回总目录
省精品 课程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开发方式、策略与方法
•能够使用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进行信息系统的 开发
主要从
方面加以比较,选择一种适合本单位的开 发方式
2.9
© 2011
省精品 课程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开发结构模式的选择
•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管理信 息系统的结构模式也在不断改进 • 主要有五种结构模式
– 单机模式
– 中央集中模式 –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C/S模式) –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B/S模式) – 多层混合模式。
模型
2.15
© 2011
省精品 课程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自下而上”(Bottom--Up)方法
•从具体的业务信息子系统逐层综合再集中到总的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实际上是模块组合的 方法
•可根据资源情况逐步满足用户要求,边实施边见
较容易 较少
比较适用, 用户必须具 有一定的人 员参加
困难 较少
要有选择, 即使符合单 位实际,但 仍有部分接 口问题
© 2011
说 明
2.8
省精品 课程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01 信息系统和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01 信息系统和管理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授课章节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课时 1目的要求了解信息时代的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的特点,充分认识到在信息时代,信息、信息技术与知识员工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掌握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以及信息系统对组织带来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信息及其度量;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难点: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信息处理过程;信息的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EDPS,MIS,DSS;决策和决策过程;决策问题的类型;决策的科学化: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决策的方向发展;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1.1 信息及其度量1.1.1 信息化概览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工业革命使人类在开发、利用物质和能源两种资源上取得巨大成功,其结果是创造了工业时代。

当今,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从关于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信息化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

1.1.2 信息的概念1、信息的定义:定义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定义2: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状态及客观事实,对接收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对接收者决策具有价值。

定义3:信息是按一定要求以一定格式组织起来的数据,凡经过加工处理或换算成人们想要得到的数据。

2、信息的特征(1)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

(2)信息是可通讯的。

(3)信息形成知识。

知识:是反映各种事物的信息进入人脑,对神经细胞产生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第一章1、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高登.戴维斯。

3、管理信息系统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上支持管理活动。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能监测企业或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或组织行为,帮助其实现长远的规划目标。

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5、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

6、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

所谓一体化指:数据的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

7、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B2B、B2C、C2C、B2G)按数据处理方式分: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按管理应用层次分: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8、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管理职能结构、软硬件结构、网络计算结构。

9、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有若干具体功能组成。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10、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构成。

信息源是信息的产地;信息处理器对信息进行传输、加工、存储等;信息用户是最终使用者,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

11、管理职能结构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P27 金字塔图)纵向视角可以将管理活动分为:战略计划层、管理控制层、执行控制层。

战略计划子系统只能给高层管理者提供近似的参考信息。

管理控制子系统功能:1.使用计划或预算模型来帮助管理人员编制、调整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2.定期生成企业生产经营执行情况的综合报告;3.使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计划执行的偏差情况,并提供最佳的或满意的处理方案;4.为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查询功能。

支持执行控制的处理通常有三种:事务处理、报表处理、查询处理。

横向视角分:生产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等。

12、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一般以硬件设备的物理位置和拓扑结构等方式展现。

13、现代的计算机主要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存储程序控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14、按照计算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发挥的作用,通常将它们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大类。

客户机是指与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直接交互的硬件设备。

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是指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

按规模划分:超级计算机、大型机、小型机和PC服务器。

企业常见的是PC和小型。

按操作系统划分:Windows服务器、Unix服务器和Linux服务器。

按功能分: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多媒体服务器、Ftp服务器、身份认证服务器和电子商务服务器等。

15、软件可以分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描述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二、依附于硬件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服务器软件等)16、网络计算机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大致可划分成4种:中央主机集中分时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

交互性强是C/S模式最大优点.B/S 的产生只要得益于Internet 技术发展。

在这种模式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文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供访问数据库的要求。

17、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以物料需求的计划与控制为主线的管理思想,基于此种管理方法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被称为MRP系统。

MRP系统所依据的管理理念是:一、供应必须与需求平衡;二、优先级计划原则。

MRP要回答的问题是:要生产什么、要用到什么、已经有了什么、还缺少什么、什么时候下达计划。

这几个问题被称为“制造业的方程式”,其在制造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基于手边物料的生产计划和当所需物料需要补货是提醒生产经理。

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MRP进行物料计算的依据是:主生产计划(MPS)。

主生产计划是将生产计划大纲规定的产品系列或大类转换成特定的产品或特定部件的计划,据此可以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CRP)MRP的基本任务:从所需求产品的生产计划导出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MRP的三项基本输入数据是: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信息。

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才走作业计划也全部纳入MRP,形成一个环形回路。

闭环MRP是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它的重要功能是能力需求计划与现场作业控制。

18、制造资源计划(MRPⅡ):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制造、财务、销售、采购、工程技术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系统,这个系统就被称为制造资源计划。

它使MRP的概念扩展为计划和控制更广范围的企业资源,纳入成本和财务功能,可以由生产活动直接产生财务数据,把实物形态的物料流动直接转换为价值形态的资金流动,保证生产和财务数据一致。

它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管理模式。

与MRP的区别是它使用了管理会计的概念。

一般企业应用MRPⅡ以后,制造成本平均降低10%~15%,这是由于库存费用下降,劳力的节约,采购费用节省等一系列人、财、物的效应而导致生产成本降低。

19、企业资源计划(ERP):由MRP经过闭环MRP直到MRPⅡ,其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个方向延伸:一是:资源概念内涵的不断扩大;二是:计划闭环的形成。

其发展局限于企业内部资源和结构化策略。

ERP突破了此局限,把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看作是受控对象。

ERP是面向供应链管理的。

时间被作为资源计划的一部分和最关键的资源,基于时间是ERP的重要特点。

ERP以顾客驱动、基于时间、面向整个供应链为三个主要特征。

以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为四大元素。

ERP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侧重于财务的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

物流管理包括:分销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

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功能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

第二章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去营造一种激励环境,使处于其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努力工作,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以达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概念的含义:1.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其他人的工作。

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其他人的活动来收到工作效果。

2.管理工作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管理工作追求的是:群体的“协同效应”。

2、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它通常包含的步骤有:发现问题、拟定方案、作出决策。

3、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四个现代化: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5、典型的组织结构: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

直线式:最早、最简单的形式。

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它适用于任务明确、而又要求领导集中、控制严格的情况,是树状结构。

职能式:优点是减少了最高领导者的负担,缺点是容易造成办事效率低下等情况。

矩阵式:优点是加强了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

缺点是人员受双重领导,有时分不清责任。

6、管理部门的划分方法:按职能划分部门、按地区划分部门、按产品划分部门。

7、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是指一名管理者能够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是有限的,当超过某个限度时,管理的效率就会随之下降。

8、管理层次就是指管理组织划分为多少个等级。

通常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战略级管理)、中层管理(战术级管理)和低层管理(执行层或作业层管理)。

9、根据管理幅度的大小和管理层次的多少,将管理结构分层两种:扁平结构和直式结构。

扁平结构是一种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宽大的结构。

直式结构是一种管理层次较多的结构。

10、管理活动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管理的三个类型的决策过程: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结构化决策。

11、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是有一定含义、能减少不确定性、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数据。

12、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记载,数据是一些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组成。

13、信息的基本属性:普遍性、事实性、层次性、可压缩性、扩散性、非消耗性、共享性、变换性、可转化性。

14、信息生命周期:需求、收集、传输、处理、存储、维护、使用和退出。

15、信息的收集是指:根据管理人员对信息的需求而进行的原始数据的获取过程。

信息收集的过程主要是:自底向上广泛收集、有目的的专项收集、随机积累。

为了确保信息传输的效率,要做到三点:建立大容量的信息通道、规定合理的信息流程、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

16、信息加工不可避免地产生时间延迟,这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性—滞后性。

17、信息存储活动主要涉及保存什么信息、存储介质、保存时间、存储方式四个问题。

18、信息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安全性、保密性。

19、管理信息是指经过加工的、反应管理活动的数据,它与资金、劳动力一样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本。

20、管理信息的特点:信息来源的分散性,信息量大而且多样性,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信息的发生、加工和使用时间、空间上的不一致性。

21、管理信息与决策的关系:决策需要信息的支持,不同的管理层次需要不同的信息(P52)22、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集合)。

23、系统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要素、结构和功能。

24、系统的五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控制、反馈。

25、系统的分类:一、按复杂程度分:物理结构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宇宙系统。

二、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三、按是否有反馈机制分: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四、按抽象程度分:概念系统、逻辑系统、物理系统。

其中:完全封闭的系统是不存在的,开放系统没有反馈部件。

26、系统的属性: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27、系统分解的目的: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按一定原则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这样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程度会大大降低,减少我们分析问题的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