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合集下载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导学案精品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导学案精品

都昌三中理化学科导学案课题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年级初二备课人汪隆智审核人学习目标1,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2,惯性。

3,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认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难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表述、正确认识惯性现象。

知识回顾: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_________;相同________比__________2、速度公式:v=_________ 单位换算:1m/s=________km/h3、物体的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 ___聚焦点一: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阅读课本P47第一段: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和力的关系是 。

2、提出问题:关于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你同意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么?请小组交流讨论。

3、猜想与假设:根据课本提示,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实验,你觉得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可能? 猜想一: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理由是 猜想二: ;理由是 猜想三: ;理由是4、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阅读课本P48“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内容,思考以下问题:问题一:平面上的小车给它一个推力它就能运动,放手后为什么运动一段距离以后会停下来呢? 。

问题二: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哪些力作用? 。

问题三:有什么办法让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增大? 。

问题四:这个实验应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问题五:怎样控制变量----小车的速度一定,只让摩擦力对小车的运动距离有影响? 。

问题六:怎样改变水平面上的摩擦力的大小?(联系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

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实验结果填写在课本P51的表格中。

6、分析与论证:通过对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分析,你的发现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 。

物理小学四年级教案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理小学四年级教案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熟悉力的概念,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力对物体的影响并归纳总结;3.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导入问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力,力对物体有什么影响呢?2.引入力的概念:请学生回答力的定义。

介绍力是一种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或方向。

3.引导问题: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二、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0分钟)1.实验1:利用弹簧秤测量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请同学们自行组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2.实验2:利用斜面倾斜方式,观察物体受到斜面的作用力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的。

同样,请同学们组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三、实验结果讨论(15分钟)1.学生展示实验数据: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实验结果。

2.教师引导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可以探讨的问题有: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的运动有何影响?斜面的作用力对物体运动有何影响?四、制作小海报总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0分钟)1.学生分组制作小海报:请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自行分组制作小海报,展示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要求包括图像和文字。

2.学生展示小海报: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制作的小海报,并进行讲解。

五、知识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学习和实验,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请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2.更多拓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重力、摩擦力、浮力等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与延伸(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本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总结了拉力和斜面作用力对物体的影响。

2.延伸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实践,尝试寻找更多的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反思:1.设计实验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一、引言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是一项基础的实验内容。

力是物体产生或改变运动状态所必需的,而运动则是力的表现形式。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深化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操作实验装置,观察不同受力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总结出运动与力的关系。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2.观察不同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3.探究力的大小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和装置1.直线轨道:用于物体运动的平滑表面,保证物体能在其上自由运动;2.小车:用于模拟物体,以便观察不同受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3.弹簧:提供受力对象,通过调节弹簧的蓄劲量改变物体受力大小;4.线轮和滑轮:用于改变作用力的方向;5.刻度尺:用于测量弹簧的伸长量;6.计时器:用于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7.各种待测物体:如不同重量的物体、带钩的杠杆等。

四、实验步骤1.将直线轨道放置在水平台面上,确保其平整;2.将小车放置在直线轨道上,用刻度尺测量小车的初始位置;3.固定弹簧的一端,将另一端连接到小车上,并调整弹簧的蓄劲量;4.施加水平拉力,使小车受到恒定的拉力,记录小车通过固定距离的时间;5.保持水平拉力恒定不变,在不同弹簧蓄劲量下,重复步骤4并记录实验数据;6.改变拉力的方向,使小车受到推力,重复步骤4和5,记录实验数据;7.更换不同重量的物体或改变受力方式,继续重复步骤4至6。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每次实验的拉力或推力大小、弹簧的伸长量、小车通过固定距离所用时间等数据;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拉力(或推力)与小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图;3.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或者其他形式的关系等。

六、实验总结与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的结论:1.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加速度存在直接关系:施加相同大小的拉力或推力,物体的加速度随物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小;2.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关:施加拉力时,物体向拉力的方向运动;施加推力时,物体向推力的反方向运动;3.不同的受力方式会对物体的加速度产生不同影响:施加拉力时,小车的加速度会随弹簧蓄劲量的增加而增大;施加推力时,小车的加速度会随物体质量的减小而增大。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3、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放有一 盆水,水中放一浮球,如图所示。当列 车突然向右启动时,盆内的水面变化和 浮球的位置变化是图 ( )
A.
B.
C.
D.
4.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 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 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 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 力不计) (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答案】(1)支持 重 (2)同一 (3)小 远 (4)匀速直线
10.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要滑行一 段距离才能停下,原因是汽车具有____; 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 变___,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 比路面没有水时___。 11.足球被踢出去后,在空中飞行,它 受到的力有 ( ) A.重力 B.脚对球的作用力和重力 C.不受力的作用 D.脚对球的作用力
练 习 二 5.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 动状态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力不是 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_ 的原因.即: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 必须有 作用在物体上.而有力作用在 物体上,是不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 生改变呢? 。所以应该是:当F合 等于0时,物体的运动状态______;当F合 不等于0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则____改变。
练 习 一 1.火车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面向 行驶方向坐在车厢里的乘客竖直向上抛 出一个苹果,根据惯性定律,我们可以判 断出苹果下落时 ( ) A.必然会落到乘客的后面 B.必然会落到乘客的前面 C.必然会落到乘客的侧面 D.必然会落回乘客的手中
2、坐在汽车车厢的乘客,在汽车突 然开动时脚随车一起开始运动,但上身由 惯性 原来的静止 于____,仍要保持__________状态,所以 后 身体将向__倾倒;当汽车刹车时,脚随 减速 惯性 车一起____,但上身由于____,仍要保持 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所以身体将 前 向__倾倒;当车向右转弯时,身体将向 左 __倾倒。

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报告

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报告

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报告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报告引言:运动和力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一:力的作用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小球和一个斜面,将小球放在斜面上。

2. 逐渐增加施加在小球上的力的大小,记录小球的运动情况,包括滚动的速度、滚动的距离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当施加在小球上的力较小时,小球的滚动速度较慢,滚动距离较短;而当施加的力逐渐增大时,小球的滚动速度也随之增加,滚动距离也相应增加。

这表明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

力越大,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距离也越大。

实验二: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方向,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探究力的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小车和一条直线轨道,将小车放在轨道上。

2. 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施加力,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包括前进、后退、左移、右移的距离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当施加在小车上的力的方向与小车的运动方向一致时,小车会向前或向后运动;而当施加的力的方向与小车的运动方向垂直时,小车会向左或向右运动。

这表明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力的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向。

实验三: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观察物体的加速度变化情况,探究力的大小对物体的加速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滑轮和一根绳子,将绳子固定在滑轮上,并将另一端绑在一个物体上。

2. 逐渐增加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记录物体的加速度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较小时,物体的加速度较小;而当施加的力逐渐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也随之增大。

认识惯性PPT教学课件

认识惯性PPT教学课件

竞争
竞争(competi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 以上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 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 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 则可表示为
资料2
1、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 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
规律? 2、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 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第七节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认识惯性
1、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 状态的性质;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
的性质。所以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
的性质叫做惯性。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B、物体只有运动时才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C、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或从静止变为运动时才有惯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循环。
寄生(parasitism)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 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 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对寄生者有利,
对寄主有害。
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 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
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A、倒车
B、车速太慢 C、突然启动
D、紧急刹车
(2)当出现上述情况时,车上的人由于 惯性 要继
续向前运动而倾倒,所以交通部门要提醒前排的司乘
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说说看:
如果你是汽车司机,该怎样做?
如果你是乘客,该怎样做?
如果你是交通民警,该提醒大家什 么?
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任 何物体都有惯性。假设物体没 有惯性,世界会是现在的样子 吗?世界将会怎样?写一篇100 字的小论文。

七年级下册 科学 第二章 运动和力

七年级下册 科学 第二章 运动和力

七年级下册第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运动和能的形式1运动有很多种形式存在:有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等等2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3能跟物质的运动一样,能的存在也是多种形式,动能,势能,电能,化学能,光能,声能等等4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既有两种形式,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所具有的能6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7不同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二节机械运动1参照物: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标准物体就叫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可能是不同的,这就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将物体运动分为1直线运动2曲线运动3直线运动可以分为(1)匀速运动(2)变速运动4匀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5变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变化6比较快慢: 1比较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2比较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7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ひ)=路程(s)÷时间(t) 常用单位m/s读作米每秒,交通运输常用千米每时,km/h,单位换算关系为1m/s=3.6km/h8平均速度:平时看到的物体运动大多数是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常在变化,对速运动快慢描述很复杂,一般只需粗略描述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快慢,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物体在这一段时间内的运动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变第三节力的存在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作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力,却能看到各种力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2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3力能使物体的速度由小变大,也能由大变当.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在科学上,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运动状态的改变.可见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单个物体是不能产生力的,力也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并不一定要接触,如磁铁)5弹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这种性质叫弹性6弹力: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手拉弹簧时,也会感受到弹簧对手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力是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7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也就越大8力的单位是牛顿N(相当于托起两个鸡蛋)9测量力的大小工具叫测力计(用弹簧做的)第四节力的图示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图示:科学上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形象地表示力的三要素.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未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发的作用点.这种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注意点:(1)定标度:就是要定标准度(2)定作用点:一般在物体上(3)定方向:沿着力的方向画射线4定长度:要画等分格子(5)标箭头:箭头的未端顶着格子,至少2格(6)标出力的数值和单位以上叫四定两标第五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单位牛用G表示(1)重力的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2)重力是非接触力,地球表面附近的所有物体,不论在空中还是在地面,都受到重力的作用,(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4)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的作用,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的作用,吸引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只不过地球质量很大,所以物体总是落向地面.2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物体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地球中心.)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是它的中心)4重力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在地球上我们视它不变(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赤道—两极地面—高空.跟地球一样在其它星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星球对它的吸力而受到指向该星球球心的力.物体在某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不仅跟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还跟该星球的质量,半径等因素有关,同一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等)5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大量的实验数据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牛/千克.用ɡ表示,用G表示重力,单位牛,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G/m=ɡ即G=mɡ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也就越大3滑动摩擦: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此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它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4静摩擦力:相对静止物体的接触面上也可能有摩擦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5静摩擦力的判断方法:通常采用涂油法.假设在两物体的接触面涂油,此时如果物体会发生相对运动,则此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且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则此物体没有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6气体,液体,固体都存在摩擦力.7增大摩擦力: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积的粗糙度等.8减小摩擦力: 增大压力, 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度,用滚动代替滑动,用气垫方法,在接触面积上加上润滑油等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并用最精练最简洁的文字表达的.“一切物体”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受外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时”强调了“没有受到处力作用”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瞬间时的对应关系.物体什么时候不受外力,这个物体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指这一瞬时运动状态不变.“总”是指“一直”的意思,“保持”是指“不变”. “或”是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 3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是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跟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等运动状态无关.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5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并弄清它原来处于什么状态;(2)其中某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3)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发生了某种现象(或造成了某种后果)6注意:不要把惯性看作“惯性力”,这是错误的.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的属性而不是力. 7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和联系:A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不受外力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才遵守;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一切外在因素无关,任何时候都存在B联系: 因为物体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因此牛顾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第八节二力平衡的条件1两力平衡:物体受力作用时,运动的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平衡的.2二力平衡条件:(1)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说:“要使一个静止的物体运 动起来,就必须用力;用力使物体运动起 来后,停止用力,物体归于静止。”于是, 他声称:“运动皆被推动力。当推一个物 体的力不再推它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 于静止。”
提出问题(实验的目的)
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 没有了力物体就会静止下来吗?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看视频中老师的演示。
2、要求: (1)、注意老师的操作步骤。 (2)、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把所得出的数据
填入课本中的数据表中去。
分析与论证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小,小车
速度减小得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 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保 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直运动下去。
猜想与假设
A:是的,他是对的,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
“不推不动”,如骑自行车,不用力踏,它 就会停下来。 B:有时需要用力,有时不需要用力。 C:不对吧,骑自行车时,停止用力后,它 还会运动一段距离呢!这说明运动不一定需 要力的作用来维持。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器材:斜面、演示用的小车、毛巾、报纸等。 2、实验步骤: (1)、小车在某一高度的斜面滑到铺有毛巾的平面。 (2)、小车在与第一次同一高度的斜面滑到铺有报 纸的平面。 (3)、小车还在与第一次同一高度的斜面滑到光滑 的木板上。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历史成因:通过总结前人(伽俐略)的推理, 研究出来的。 3、推翻阿里士多德的言论
小结与练习
作业
把课本的实验数据表写到作业本上 把课本的总结内容写到实验数据表的下方。

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七节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作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成为惯性定律。

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来加以改变。

4、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规律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

5、力和惯性的区别: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惯性,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

【知识点】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惯性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等无关。

【对应练习】【填空题】1、行驶的火车中,挂在行李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行驶,若小包突然右摆,说明火车正在向转弯.2.(2011江苏泰州)如图10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硬纸片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3、摩托车在急驶的过程中是利用飞越障碍的.4、(09浙江雅戈尔)如图所示,在行驶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放臵一个气泡水平仪,水平仪的气泡突然向前移动,由此可知,列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加速(“加速”或“减速”)。

5(11〃三明)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迭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

答案:减速惯性6.(2011年安徽省)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箱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小球具有____的缘故。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
以加速度a 为纵轴、质量 M 为横轴,根据
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可以得到如图甲
所示的一条图线,由图线只能看出质量 M 增
大时加速度a 减小,无法定量得到两者关系。
1
若以a 为纵轴, 为横轴,可以得到如图乙的
M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据此可以判断出 a 与 M
成反比。
(
3)按图示组装实验器材,先接通电源后
3
2.
【变式1】如图所示,
A、
B 两小球分别连
等,
B 球 受 力 平 衡,
aB =0,
A 球所受合力为
定在倾角为30
°的光滑斜面顶端.
A、
B 两小球
都不为零
图所示,细线烧断后瞬间,弹簧弹力与原来相
mgs
i
nθ+kx =2mgs
i
nθ=maA ,解 得 aA =
2gs
i
nθ,故 AD 错误,
BC 正确.
方向,但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
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三 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判断方法
(
1)从受力的大小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
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
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2)从加速度的方向判断,当物体具有向
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
B.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
C.物块相对于斜面减速下滑
是对超重失重概念、定义的理解,此类知识点
D.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
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另一种则是
三 牛顿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对超重失重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主要以计
位制.

力与运动的关系(课件)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苏科版)

力与运动的关系(课件)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苏科版)
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受什么力呢?
火箭加速升空
列车减速进站
问问你的同学,这些物体分别受到那几个力的作用?
结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会发生改变时物体一 定到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归纳:力和运动的关系
受力情况
物体的表现
运动状态是 否改变
不受力
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受力
平衡力 非平衡力
力与运动不在同一直线
运动情况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速度逐渐变大 速度逐渐减小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论分析
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通过两种情 况来讨论:(物体不受力时和受力时) (1)物体不受力时(理想世界 )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不受力的物体?
分析发现
运动状态不改变时,物体往往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处在平衡状态。 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那么它的运动 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实验探究
自由探究:非平衡力作用下,力与运动的关系
实验器材: 细线扣着的乒乓球、轨道小车、 固定磁铁的小车、磁铁
实验数据
力是否与运动方向在同 一直线上
向下加速: F<G
有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
运动和力的关系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物体静止或匀速 4、物体受平衡力
不受力或受平衡 力 静止或匀速直线
5、物体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
6、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探究运动和力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探究运动和力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七节探究运动和力关系B【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3.通过“斜面小车”实验,认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主体知识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斜面小车”实验:该实验体现了研究物理问题的两个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控制某些因素不变,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物理结果影响的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以科学的逻辑推理为依据,在思维中虚拟的实验.【基础知识精讲】1.“斜面小车”实验的科学方法课本图9-1所示的实验称“斜面小车”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展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速度的改变愈慢,运动的距离愈长,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做准备.该实验虽简单,却体现了研究物理问题的两个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1)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很多.但在三次实验中,均使用同一小车、同一斜面,且使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而使小车在三次实验中受到的阻力不同,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像这种控制某些因素使之相同或不变,而只研究某一因素变化时(本例中为平面对小车的阻力)对物理结果影响的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伽利略研究了类似的“斜面小车”实验发现: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则运动的距离愈长,速度减小愈慢.由此他进一步设想推理,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显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减慢,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研究问题的这种方法叫理想实验法.它是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以科学的逻辑推理为依据,在思维中虚拟的实验.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怎样理解定律成立的条件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而“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这个力或那个力的作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正确理解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的情况,该定律就是在这种假设下推出的;二是指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则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则沿此方向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一直运动下去.(2)定律中“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实质就是物体保持原状态不变.即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字说明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究竟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3)该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如前所述,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的导出及其正确性不能用实验直接给以证明.但是这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而抽象出来的,从该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经实验证明都是正确的,因而该定律也是正确的.这种证明问题的方法叫“间接证明法”.3.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意义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重要规律,它正确地给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改变了17世纪前人们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错误认识(见“读一读”),由该定律容易推出:(1)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力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2)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就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就要发生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总起来,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同步达纲练习】1.一切物体在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或_____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2.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本节伽利略的结论是在_____的基础上,经过_____而得出的.3.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图9-1),每一次都要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图9-1在该实验中,我们要观察和比较的是______________.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______________.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4.设想一下,当你骑车在公路上行驶时,突然不受任何力(包括重力、阻力和其他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将会()A.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一直飞出地球B.马上停下C.运动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D.以上均不符合你的想象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不会运动.()(2)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3)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4)静止的物体一定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5)运动着的物体之所以慢慢停下来,不是因为它不受力,而恰恰是它受到了力作用的结果.()(6)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它将永远静止.()【思路拓展题】读一读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我们通常把课本图9-1所示的实验称为“斜面—小车”实验,它是我们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典型实验.课本同时指出,“三百多年前,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奠定了基础.那么,伽利略的实验是怎样的呢?伽利略的实验如图9-2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他推论说,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为了达到那个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而一直滚动下去.这就是伽利略理想实验所描述的结果,与课本图9-1的实验结果相同.图9-2伽利略的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这类理想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17世纪前,人们普遍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根据这类经验事实得出结论说: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信奉他的观点.直至17世纪,伽利略才根据斜面实验一类事实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力地驳斥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学说.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没有受到力的作用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2.大量经验事实进一步的推理3.使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长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越慢在理想的情况下,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4.A5.(1)×(2)×(3)√(4)√(5)√(6)√。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案例——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案例——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探索篇•课题荟萃在“发射”与“回收”实验中,使滑块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某时刻将滑块上小槽里小球竖直弹入空中,观察到滑块继续前进,经过一小段时间后,小球仍然落到滑块上的小槽内。

在这个实验中,它仍向前运动,并最终落回到小槽中,也就是说小球向前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这种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有2000年,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他通过“侦察”方法,发现了正确的线索,揭示现象的本质,成为物理学的福尔摩斯。

一、伽利略的研究1.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认为运动的车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原因,运动物体减速的原因是摩擦力。

伽利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如果没有减速的原因,这个速度将保持不变。

2.理想斜面实验从生活中获知,粗糙程度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当球从斜面上向下自由运动时,它的速度增大,而向上运动时,速度减小。

伽利略为了说明他对运动与力关系的认识,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装置图略。

小球沿左边的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小球将“冲”上右边的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将达到同一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得远些。

继续减小右边斜面的倾角,球达到同一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

伽利略将此实验外推到将右边斜面放平,得到结论:球将永远运动下去,却不再需要什么力去推动。

这就是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针和单摆实验伽利略对摆球摆动现象的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如下图:OOO1O1A B C D图1图2图1中摆球从某位置释放,做弧线运动,到达最低点,并继续向前做弧线运动,到达与释放处几乎等高的位置,图2摆球前段运动与图1相同,继续运动到摆线的一段被挡住后,摆球仍然能运动至与释放处几乎等高的位置。

图2中改变针的位置,小球都试图到达与释放处等高的位置。

实验中选密度大的摆球,可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力和运动的关系讲解分析

力和运动的关系讲解分析

9.3 力和运动的关系知识点一 力的作用效果1.力虽然看不见,但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状上的改变(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变为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变为运动,力还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物体的速度或方向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因素有关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踢出的“香蕉球”和“直线球”,其运动轨迹和旋转情况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例题精析】【例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例2】如图9-3 -2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实战演练】1.贵州2台经常报道车祸的发生,大部分是酒驾所导致,交警常用酒精测试仪测驾驶员的酒精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交警闻到味道是分子不停的作无规则的运动C .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特别警示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是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2)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关键要抓住“同物”的条件。

2.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其中因物体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①用力揉面团,面团的形状发生改变;②篮球撞击篮板被弹回来;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知识点二 力与运动的关系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不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运动状态的维持,靠物体本身具有的惯性,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报告

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报告

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报告
《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报告》
引言
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而运动则是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表现。

为了深入理解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大小和方向的力对物体的影响,探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方法
我们使用了一块平滑的桌面、一根绳子和一块小木块作为实验材料。

首先,我们在桌面上放置了小木块,并用绳子将其与墙相连。

然后,我们对绳子施加不同大小和方向的力,观察小木块的运动情况,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发现当施加水平方向的力时,小木块会沿着桌面水平移动;当施加竖直方向的力时,小木块会向上或向下移动。

而当施加斜向的力时,小木块则会做相应的斜向运动。

此外,我们还发现当施加更大的力时,小木块的运动速度也会增加。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施加水平力时,物体会产生水平运动;当施加竖直力时,物体会产生竖直运动;而当施加斜向的力时,物体会产生斜向运动。

同时,力的大小也会影
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力越大,物体的运动速度也会越快。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力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而运动则是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表现。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对这一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对我们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 运动和力学案

第七章  运动和力学案

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一节力一、学习目标:1. 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的三要素。

5.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学习重点:力的概念。

三、学习难点:1.形成力的概念时,寻求现象的共性。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学习过程:任务一:初步认识力学习要求:1、观察图7-1,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阅读教材,了解力的定义、特点及单位。

思考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施力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下列物体中物重接近1N的是()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桌C、一枚大头针D、一块砖任务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学习要求:观察图7-2,从中可以看出力有什么作用效果。

.。

请六、总结: 1、力的概念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图示。

分层作业一)必做题A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B CD 1.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汽车起动B .汽车拐弯C .汽车减速上坡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 的改变或运动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6.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 ,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 .7.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8.物体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或者________,都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二)选做题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 .不断改变B .始终不变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 .无法确定10.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A .一定吸引地球B .不一定吸引地球C .一定不吸引地球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11.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1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_____.13.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________了;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变________了;用手压馒头,馒头变__________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14.如图6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15.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在F =4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物体同时受到3牛的阻力,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的力的示意图.第二节力的测量一、学习目标:1. 定性了解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的原理制成的。

北师大版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教案

北师大版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教案
接触面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棉布
木板
教师介绍:300多年前,着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的.后来笛卡尔又推出,运动的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不仅速度的大小不变,并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教师对惯性定律进一步分析理解:
条件:不受外力作用时;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案示例
第七节 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授课地点
实验室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仪器材料
小车、斜面、铁架台、毛巾、棉布、木块电脑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能区别出惯性和惯性定律;
③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惯性现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师补充得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Biblioteka 学生讨论.1.这样就保证了小车到达B处开始水平运动时的速度相同;
2.便于比较.
3.用同一辆小车.
同学们安装好器材后;开始做实验.
小车三次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每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换成铺棉布,第三次就是木板.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在什么不同.
进行探究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课堂演示:教师手推一辆小车,小车可在讲台桌上滑行一段距离,然后停了下来;教师问:小车为什么能滑行一段距离?又为什么停了下来?你能试分析一下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
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
学习目标
• 1、能记住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 2、会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 • 3、能通过斜面小车实验总结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回顾
1.短跑运动员起跑都采用蹬式,起跑时用力向后蹬 .短跑运动员起跑都采用蹬式, 的力, 地,人就获得向 的力,这是因 为 。 2、如图所示,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 如图所示, 木块,但未扰动,这是因为( 木块,但未扰动,这是因为( ) A.木块子的质量太大了 B.推力小于木块地面的摩擦力 C.推力等于木块与地面的摩擦力 D.木块受到的推力和重力平衡了
8.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作 用下向右运动,当他离开桌面时, 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 么它将( ) A.沿竖直方向下落 B.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 动 C.作曲线运动 D.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小结 原来静止的物体,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如果物体的运动变慢或变快,或者方向发生改变, 如果物体的运动变慢或变快,或者方向发生改变,或 者静止的物体开始运动,就说明它受到了外力, 者静止的物体开始运动,就说明它受到了外力,外力 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观察实验
鸡蛋 硬纸板
几本书
纸条
水杯
纸条抽出, 纸条抽出,书不动
硬纸板被敲走, 硬纸板被敲走,鸡蛋落入杯中
原来静止的物体,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铁块
铁块和小车一起运动, 铁块和小车一起运动,小车遇 到障碍停下来, 到障碍停下来,铁块没有遇到 障碍仍然向前运动
斧头和斧头柄向下运动, 斧头和斧头柄向下运动,斧 头柄停下来了, 头柄停下来了,斧头仍然向 下运动套紧在斧头柄上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概括出一条重要的定律—— 概括出一条重要的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这个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 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或静止。 线运动或静止。如果物体的运动变慢或 变快,或者方向发生改变, 变快,或者方向发生改变,或者静止的 物体开始运动,就说明它受到了外力, 物体开始运动,就说明它受到了外力, 外力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思 考
用手推一本书在桌面上运动, 用手推一本书在桌面上运动,手离 开书后,书立刻停了下来。据此, 开书后,书立刻停了下来。据此, 能否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能否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书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的 书之所以停下来, 作用。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作用。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手 离开书后,书会继续运动。所以, 离开书后,书会继续运动。所以, 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 维持物体的运动。 维持物体的运动。
思考
汽车急刹车时,人为什么向前“ 汽车急刹车时,人为什么向前“冲”?
人和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后,车停下来, 人和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后,车停下来, 人具有保持原有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人具有保持原有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所 以向前“ 以向前“冲”。
运动和力的关系
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 性质,为什么关闭动力的车会慢慢停下来? 性质,为什么关闭动力的车会慢慢停下来?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没有摩擦力和阻力呢? 如果没有摩擦力和阻力呢?在没有动力的 情况下,原本运动的汽车会停下来吗? 情况下,原本运动的汽车会停下来吗?如 何验证你的猜想? 何验证你的猜想? 可以不断减小摩擦力, 可以不断减小摩擦力,观察在摩擦力逐 渐减小的情况下物体如何运动。 渐减小的情况下物体如何运动。
6.投掷出手的铅球能够继续向上飞行, .投掷出手的铅球能够继续向上飞行, 是由于 ,它最后会下落到地面是 因为 。 7. 7.子弹从枪膛里射出以后仍然向前 飞行,这是由于( ) 飞行,这是由于 A.子弹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 B.子弹具有惯性 . C.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 . D.子弹受到惯力 .
原来运动的物体,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自学教材P58,并回答下列问题: ,并回答下列问题: 自学教材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 静止状态 的性质 的性质;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________的性质;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__________的性质 的性质; 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的性质; 这种性质称为_________。 这种性质称为 惯性 。
较大 最大

探究结论
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 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确保小车在平面上运 动时的___________相同 相同。 动时的 初速度 相同。 从结果来看,在摩擦力逐渐减小的情况下, 从结果来看,在摩擦力逐渐减小的情况下, 小车滑行的距离逐渐增加。 小车滑行的距离逐渐增加。
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一个理想外推: 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一个理想外推:在摩 擦力完全消失,水平面光滑的情况下, 擦力完全消失,水平面光滑的情况下, 小车的速度不会减小,将保持初速度, 小车的速度不会减小,将保持初速度, 沿原来的方向一直运动下去。 沿原来的方向一直运动下去。
实验探究
毛巾
分别把毛巾、布 分别把毛巾、 平铺在水平木板 上,观察从同样 高度滑下的小车 在毛巾、 在毛巾、布、木 板上滑行的距离。 板上滑行的距离。 探究摩擦力对运 动的影响。 动的影响。
棉布

外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接触面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小车在平面上运 的大小 动的距离 毛巾 短 大 棉布 木板 比较大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运动状态。 保持 或 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而概括出来的。 一步的 而概括出来的。
,总
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通过进
3、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的原因. ________ 的原因. 4、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原来是静止 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 的它将保持 ,原来是运动的将持 。 5、对牛顿第一定律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有:意大利科学 对牛顿第一定律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_______,法国科学家______ 英国科学家_____ ______, _____。 家_______,法国科学家______,英国科学家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