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区空间结构低碳化的理论模型_陈锦富
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叶玉瑶;陈伟莲;苏泳娴;吴旗韬【期刊名称】《热带地理》【年(卷),期】2012(32)3【摘要】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是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科学命题。
其中,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城市交通及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响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国外学者围绕影响城市交通及其碳排放的城市空间结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展开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利于节能减排的空间结构模式与调控策略。
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多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建立空间结构要素与交通能耗的综合关系模型来说明二者的关系,并且越来越倾向于在模型中引入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量,以便更好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对于交通的影响。
相比之下,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基础数据以及定量研究较为缺乏。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相关的公共数据平台,加强实证研究和方法创新,通过交通出行建立城市空间结构与碳排放的科学联结。
【总页数】8页(P313-320)【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碳排放;交通;影响【作者】叶玉瑶;陈伟莲;苏泳娴;吴旗韬【作者单位】广州地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相关文献】1.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J], 王桂新;武俊奎2.城市空间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J], 张洪波;姜云;王宝君;夏宏嘉;庞博;陶春晖3.某城市空间结构与碳排放关系分析 [J], 梅大伟;张洪波;姜云;王宝君;夏宏嘉;庞博;陶春晖4.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与家庭碳排放关系研究 [J], 胡杰;黄经南;黄瑾;刘沛5.城市空间结构与家庭出行碳排放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J], 黄经南;陈舒怡;王国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碳视角下的城镇群体空间模式研究——以大理洱海低碳经济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低碳视角下的城镇群体空间模式研究——以大理洱海低碳经济区为例的开题报告摘要:近年来,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城市化进程也正向低碳发展方向转型,城镇群体空间模式的研究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本研究以大理洱海低碳经济区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空间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低碳视角下城镇群体空间模式的构成因素、特征及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空间规划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镇群体空间模式、大理洱海低碳经济区、空间规划Abstract:In recent years, low-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a global research hotspot,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also transitioning towards low-carbon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urban group spatial patterns has become a key content of low-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takes the Dali Erhai Low-carbon Economic Zone as an example,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urban group spatial patter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carbon,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spatial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patial planning suggestions.Keywords: low-carbon economy, urban group spatial patterns, Dali Erhai Low-carbon Economic Zone, spatial planning一、研究背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的剧增,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此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目标。
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
占地 1 6 m,将众 多节能减排的措 .5 h 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 的比较 有代 表性 的还 有我 国天津 的 生态城和 以低碳技术 创新为特征 的 阿联酋的M s a 城[ l a d r 1 。关于具体的 D 料进行介绍,笔者不再赘述。
() 2 低碳 的城市生活方式,包括
居民低碳的消费理念、企业低碳 的生 碳足迹,并通过对 巴 西首 ̄ a 1 地球生活”活动,旨在让可持续的居 Brz ]a B 产 方式 等。 和东南部的 C r i a两个城市燃料 住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易行、有 u1 tb () 3 低碳 的城市运行系统,包括 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 吸引 力,并提 出社 区开发建 造时需 遵
决二氧化碳减排问题,还需要以更加
多元的标准来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 与减少碳排量。通过城 市规划的手
10 3 个国家的科学家也达成共识并声 如联 合 国环境规 划署 确定 2 0 年 世 从城市结构与发展模式上整体控制 08
( 《 英国低碳转型计划 也指出,全球 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世界自然 段 ,探 讨 适宜 的城 市 土地 利 用模式 ,
而流离失所0 。
了减排的目标;在 2 1 年 3 00 月中国
碳”城市发展模式为人类的进~步发
召开的两会上,低碳、环保成为与会 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目前急需改变
1. 2低 碳 城 市 建 设 是 缓 解 全 球 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联合国环境规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来应对 当前全
—
认为,没有 “ 低碳社会”就无法发展 “ 低碳经济” 日本环境大臣咨询机构 。
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
对比分析与启示
• 在低碳交通引导下,国内外城市空间布局都注重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的结合,通过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和提升公 共交通服务质量来鼓励市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与国外城市相比,国内城市在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行交通设施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 建设和完善相关设施,提高市民的低碳出行比例。
混合土地利用
在站点周边实现不同功能 的土地利用,如商业、住 宅、办公等,提供多样化 的城市生活和就业机会。
混合土地利用模式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将不同功能的用地混 合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减少城市扩张和交通 生成。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在混合土地利用中设 置步行和自行车道等慢行 交通设施,鼓励市民采用 绿色出行方式。
鼓励绿色出行
通过政策引导和奖励机制,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 行方式,如步行、骑行等,减少机动车使用。
建设高效交通网络
优化交通枢纽布局
建设高效交通网络,优化交通枢纽布局,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加强交通接驳能力
加强公共交通与步行、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的接驳能力,方便市民换 乘,提高出行效率。
实施交通疏导措施
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实施交通疏导措施,如设置公交专用道、 建设地下通道等,缓解交通压力。
优化交通结构
通过增加公共交通和慢行 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减少 私人交通方式的使用。
绿色交通模式
促进低碳出行
通过推广低碳交通方式,如公 共交通、慢行交通、电动汽车
等,降低交通碳排放。
优化交通设施
优化交通设施和道路设计,提高交 通安全性和效率,鼓励市民采用绿 色出行方式。
政策引导
通过发展低碳交通,可以减少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 发展。
低碳导向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探索
低碳导向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探索
郭红雨;金琪;朱志军
【期刊名称】《南方建筑》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文章从城市空间布局关键要素与碳排放关系的入手,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针对城市规划涉及的土地利用、交通组织、设施与建筑布局等方面,提出绿地碳汇网络、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土地混合使用、街区尺度控制、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地下空间利用、结合气候的建筑布局等规划技术,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探索适合特大城市中心区进行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总页数】5页(P95-99)
【作者】郭红雨;金琪;朱志军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城市规划学院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广州市海珠生态城低碳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组广州,510006;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1;X321
【相关文献】
1.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探析 [J], 陈玲
2.城市空间规划策略在低碳导向下的研究 [J], 路玮;
3.城市空间规划策略在低碳导向下的研究 [J], 路玮
4.低碳导向下城市空间结构的改造模式探索 [J], 刘立波
5.低碳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与实践——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 [J], 付士磊;王迪;张瑞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规划中的理论
2.1 城市规划中的早期理论
第二章 城 市规划中 的理论
2.1 城市规划中的早 期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建 筑与城市规划学 院 陈锦富
大伦敦 卫星城分布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中的理论
2.1 城市规划中的早
期理论 巴黎卫星城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 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中的理论
2.1 城市规划中的早期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东京卫星城
二.城市规划中的早期理论 三.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中的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 规划学院 陈锦富
二.城市规划中的早期理 论
三.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 设想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中的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 规划学院 陈锦富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中的理论
2.1 城市规划中的早期理论 ○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 1931年, “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 ● 城市是必须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 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这种技术手段就是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 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中的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2.1 城市规划中的早期理论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他的这些城市规划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世界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而他本人的实践活动一直到五十年代初应邀主持昌迪加尔的规划时才得以充分施展。该 项规划在五十年代初由于严格遵守《雅典宪章》而且布局规整有序而得到普遍的赞誉。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中的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低碳城市街区空间形态优化及实践应用
低碳城市街区空间形态优化及实践应用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交通运输等方面,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低碳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的优化和实践应用是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方面。
在低碳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的优化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街区的紧凑性,即将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相互靠近,减少人们出行的距离和时间。
紧凑的街区可以促进步行和骑行交通的发展,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从而减少碳排放。
其次是街区的混合性,即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混合在一起,使街区具有多样性和活力。
混合的街区可以减少人们的通勤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再次是街区的绿化和景观设计,通过增加绿地和景观,提供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碳吸收。
最后是街区的适应性,即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设计和建造适应性强的街区,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在低碳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的实践应用中,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比如,可以引入可持续建筑设计和技术,使用环保材料和能源节约设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
同时,可以推广和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另外,可以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建设便利的步行和骑行路径,提供公共自行车和步行街等设施。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区参与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推广。
低碳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的优化和实践应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街区,可以创造宜居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
因此,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推动低碳城市街区空间形态的优化和实践应用,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探讨_陈锦富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探讨陈锦富 徐小磊摘要:回顾了城市空间管制思想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产生的背景、内涵和作用机制,结合国内外城市蔓延的不同特征和控制目标,得出了中国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关注点:关注区域统筹;关注建设用地和非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我国USGB的管理层次划分;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部门间各类空间界线的整合。
关键词: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空间管制 城市蔓延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rban Space Growth Boundary ,以下简称“USGB”)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政策工具在控制城市蔓延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空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地扩张,呈现出单个城市圈层扩张与区域建设空间无序蔓延并存的态势,遏制城市乃至区域空间蔓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任务。
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明确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正式进入学术研究和城市规划实践探索的视野。
但是,USGB 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并没有给出规范答案。
本文试图从城市空间管制思想的演进,分析讨论国外USGB产生的背景、内涵及作用机理;从比较中外城市空间扩张的不同特征,探讨适应中国城市空间管制需要的USGB管理对策。
1城市空间管制思想的演进对城市空间进行管制并不是现代才有的理念,从城市的诞生之初就已存在。
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市发展比较缓慢,其政治作用大于经济功能。
此时社会对城市控制问题的关注不是内部空间的扩张,而是抗拒来自城市外部的冲击。
城市的控制措施以保护城市的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为主要目的。
早期城市外围的城墙、护城河等可被视作古时的USGB,但它的主要作用是防御,控制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巨大生产力推动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低碳视角下的城市街区空间结构模式探讨_陈锦富
□ 陈锦富,卢有朋,朱小玉低碳视角下的城市街区空间结构模式探讨[摘 要]街区是居民日常出行的集中场所,也是组织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
从居民的出行需求与各类设施的可达性需求出发,建构城市中低碳街区的空间结构,使各功能用地与空间可达性最大效用耦合,并以此为指导建设功能混合的城市街区,有助于减少主干路上的交通拥堵,降低街区内部居民的机动车出行比例,进而降低碳排放量。
[关键词]低碳街区;功能混合;可达性;空间结构模式[文章编号]1006-0022(2013)01-0066-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Low Carbon City Block Spatial Structure/Chen Jinfu, Lu Y oupeng, Zhu Xiaoyu[Abstract] City block is the basic unit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Low carbon city block spatial structure will maximize land use andaccessibility. Mixed use block will ease traffic jam and lower car uses, and therefore lower carbon emission.[Key words] Low carbon city block, Mixed use, Accessibility, Spatial structure1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行的住房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单位大院的解体,原本由单位大院组织的居住、工作及社会服务功能逐渐演变为在城市层面组织,由城市承担全部的居住和社会服务功能。
原本由单位大院构成的复合功能的街区,逐步演变为单一功能的街区(或居住或商务或产业功能)[1],这导致了居民的日常出行日益从单位大院内部转移到城市道路上。
城市道路空间的低碳化
为 6 %-8 %。因此建筑 外立 面选材 要尽 量选择低 反射 率 的材 7 - 2
料 。此外 , 在幕墙 的设计上要加 以重视 。用 于玻璃幕墙 的玻璃 一 般有透 明玻璃 、 着色玻璃 、 吸热玻璃 、 涂膜玻 璃 、 膜玻璃 、 镀 夹层 玻
解决 城 市 道 路 空 间低 碳 化 的 问 题 , 这 三个 方 面 加 以 分 析 。 要从
从路面 材料上 来说 , 目前 普遍 采用 的道路材 料有 两类 : ) 1 水 泥混 凝土类材料 ; ) 2 沥青 类材料 。水 泥混凝土类 路面虽 然建造 费 用相 对便宜 , 用年 限长 , 使 但从 长远 的环境效 益角度考虑 , 沥青类
1 道 路污 染 的主 要污染 源— —汽 车
1 1 汽 车尾 气 .
大气 中的污染 物 5 %来 源于 汽车 。车辆 的排 放物 质 达 10 路 面要优于水泥类路 面 。沥青路 面是 指在 矿质 材料 中掺入 路用 0 4 耐热 、 耐 多种 , 如一 氧化碳 、 氧化碳 、 二 碳氢 化物 、 、 氧化硫 、 铅 二 甲醛及 粉 沥青材料铺 筑 的各种 类型 的路面 。沥青路 面平整 少尘 、
高温时会 吸收热量 , 降低城 市温度 , 改善热污染作用 较水泥类 尘等 , 其中有些元素会对人和动植 物造成 危害 。随着 我 国城 市化 寒 , 路面 明显 。并且 沥青路面维修方便 , 破损 的路 面只需重新铺 上沥 进程 的不断推进 , 汽车在人类生活 中扮 演 的角色越来越 受到人们
区域 ( 如展览馆 、 育场 ) 体 布局在 相对 独立 的 区域 , 而 避免 大量 从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组织与协同规划研究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组织与协同规划研究气候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越来越恶劣的地球天气让世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意愿愈发的强烈。
本文针对于低碳城市在空间结构及协同规划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且通过系统的梳理涉及低碳城市在空间结构规划方面一系列的问题,目的是较为全面的梳理在空间结构方面所包含的一些设计因素,将研究的框架变得更加的清晰明朗,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于低碳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标签: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协同规划全球的经济发展所给人们带来的不仅只是物质条件方面的提升,全球的气温同样也随之不断的攀升,随着全球环境日益的恶化,人类现已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气候危机。
同时,我国一些城镇同样也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现已成为了能够支撑国家经济的顶梁柱。
这样也便加快了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脚步,对于如此严峻的现状,城市同样也开始向低碳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便是城市低碳化发展当中重要的步骤之一。
一、“低碳城市”方面相关的基本概念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可持续的发展理论指导之下,在考虑到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之下,再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等这样的多种手段,来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并且减少温室的气体排放。
2、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当中实施低碳经济。
其中包含低碳生产以及低碳消费这两方面的内容。
其概念便是指以低碳经济作为发展的方向及发展的模式、市民以低碳的生活作为行动的理念及行为的指导、政府管理部门用创建低碳社会作为标本以及蓝图的城市。
目标便就是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前提之下,城市要保持能源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大批处于比較低的水平。
二、低碳城市的理论以及实践的发展1、国内外在低碳城市方面理论以及实践。
英国为工业革命方面的先驱,它的城市化水平相对比较高,城市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多,同时英国为一岛国,资源相对的稀缺,深刻的理解资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可持续的重要性。
浅谈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组织与协同规划
浅谈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组织与协同规划摘要:到目前为止,低碳的理念才刚刚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因此,关于低碳生活的理论体系目前仍然处在初始的阶段,还亟待发展。
目前更没有一套完整合理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关于城市的规划,所以还需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完善。
本文将社会学、经济学等科学的有关成果与相关理念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对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组织与规划从经济、自然以及空间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引言现代的城市规划理念中,对于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组织来讲,紧凑型的城市形态可以有效地限制城市的蔓延,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的城市形态。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碳排放与城市的紧凑度是有很大关联的,相关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马来西亚的城市形态与碳排放以及能源的消耗等问题之间的关联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当城市的紧凑度高时,小汽车的使用就会相对减少,因此,温室气体以及交通能耗得以降低;另外,紧凑型城市也大大减少了地区的供暖以及冷却系统设置距离,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经过研究发现,关于碳排放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的规模越大,人均的碳排放量越大,因此,如果城市不断扩张,就会导致碳排放量不断升高,而紧凑型的城市形态越普及,更严格地规划城市形态以及限制土地的使用,可以显著地减少碳排放水平。
1.“紧凑型城市”的理念“紧凑型城市”一词最早出现是在1963年,是由丹齐克和艾萨克在《紧凑城市―适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计划》的著作中提出的。
他们提出的这一理念十分具有预见性,然而,在当时的学术界,并未对此进行广泛充分的关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某些西方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欧洲的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学者才开始对此进行关注,紧凑型城市的规划理念才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一些建立在这一理念基础之上的规划方案才逐渐被探讨重视,土地功能、生态环境与城市形态的问题才开始得以解决。
之所以要建立紧凑型城市,主要是为了抑制由于城市的边界持续延伸,而导致的大量的城市出现无序蔓延的现象,紧凑型城市是一种文化与社会多样性兼备的,多用途、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在现有的边界内解决城市问题,而不是依赖于无限地扩大城市,这种城市应该来源于传统的欧洲城市,2.“紧凑型城市”的特点关于紧凑型城市的理念,西方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由于阐述的角度不同,很难达成一致,但是,关于这一理念的理解,最终仍然求同存异,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紧凑型城市”的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紧凑型城市的理论认为,城市不应该是具有单一功能的用地组合,而应该进行不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的混合,最终成为多种功能的集合体。
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张旺;潘雪华【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7)001【摘要】低碳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研究框架可从空间、时间和功能三个维度来展开。
涵盖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城市系统,下含生产和生活两个子系统。
自然资源、能源是城市系统的输入部分,环境、排放是城市系统的输出部分。
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体系的研究具体包括: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系统的空间性、地方性和全球性,城市综合碳循环模型体系,自然与人为双重影响的碳代谢过程,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碳排放和控制,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碳排放清单与减排路径分析,切实可行的碳管理措施,城市低碳发展的方法论和技术支撑体系。
【总页数】7页(P8-14)【作者】张旺;潘雪华【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05/湖南工业大学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湖南株洲412007/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1【相关文献】1.可持续发展城市结构框架的再生与构筑——南海城市发展框架的研究与规划概念设计 [J], 孙志坚2.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体系框架 [J], 邹胜勇;张峰3.大成智慧思想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框架 [J], 赵国杰;王海峰4.低碳城市是改善我国城市环境与发展的新机制——关于低碳城市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研究 [J], 封颖;杨春林5.城市低碳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以中国低碳试点城市为例 [J], 宋祺佼;吕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
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1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首先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研究作了文献检索及分析,发现在低碳城市研究领域,目前尚缺少综合系统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发展模型研究较少,在理论论述、模型的指标量化方面针对性不足,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
城市生活与能源消费结构国外不同学者对低碳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拉什(Edward ,2007)比较系统地研究城市的排放量计算方法及应用分析,对美国10个典型大城市中心与郊区单位家庭采暖、交通、空调及生活能耗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t 排放折合43美元的经济成本核算,从碳排放的经济学角度,科学地提出了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政策建议[1]。
英国学者Chris Goodall通过对英国国民家庭生活中电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统计,把国民的生活支出及各种物质消耗定量转化为排放,以数据形式展示了英国家庭生活碳排放的未来情景及低碳化生活方式的迫切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英国国民生活的低碳标准[2]。
国内对生活排碳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住宅及公建中的能源使用上,提出加强生活及公共建筑使用中节能措施,建筑设计与发展要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陈飞,2008)[3],努力实现建筑用能与产能、环保、可再生资源利用相结合,转变建筑的高能耗型消费模式,延长建筑物生命周期(宋春华,2007)[4]。
有些学者通过试验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建筑物在不同的使用方式、空间规模状况下的电能消耗,为每平方米建筑不同使用方式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强度的计算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为城市节能减排提供参照(江亿,2007)[5]。
城市碳排放综合构成日本学者柳下正治(2007)立足日本国家碳排放现状及城市背景,通过研究日本家庭、运输部门及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比重,从产业分布、建筑建造、低碳交通及新节能技术应用方面提出减小城市碳排放的措施[6]。
其他学者也相应立足于本国现实条件,从城市碳排放构成要素角度系统分析了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碳排放构成,从经济发展与能耗之间的关系分析制约城市低碳发展的3大要素:城市生产、交通、家庭生活的碳排放趋势。
城市街区碳代谢模式识别及适应性更新策略——以福建省长汀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城市街区碳代谢模式识别及适应性更新策略——以福建省长汀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城市发展的版图中,历史文化街区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脉络中,闪耀着过往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街区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以福建省长汀县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城市街区碳代谢模式的识别及适应性更新策略。
首先,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城市街区的碳代谢。
碳代谢,就像城市的脉搏,反映着街区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的健康状况。
长汀县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历史遗存的城市单元,其碳代谢模式具有典型性。
这里的建筑风貌、居民生活方式、商业活动等都对碳代谢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识别长汀县历史文化街区的碳代谢模式,就像是一次探险,需要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揭示其内在的运行规律。
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模型构建等方法,我们可以描绘出街区碳源、碳汇、碳流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
这样的模式识别,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街区的环境行为,还能为后续的适应性更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识别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适应性更新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适应性更新,就像是对街区进行的一场手术,既要切除病变的部分,又要保留其独特的文化基因。
长汀县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策略,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等多方面因素。
在更新策略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优化建筑设计,提高能源效率;推广绿色交通,减少碳足迹;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这些措施,就像是一剂剂良药,逐步改善街区的碳代谢状况,使其恢复活力和生机。
然而,适应性更新并非易事,它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和提升街区功能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调动居民和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街区更新?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高效率的更新改造?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我们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跨学科的知识。
总的来说,福建省长汀县历史文化街区的碳代谢模式识别及适应性更新策略,既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也是一次对未来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2-2031(2012)07-0013-05城市街区空间结构低碳化的理论模型陈锦富卢有朋朱小玉〔摘要〕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认为“街区”是居民日常出行最为集中的场所,也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
认为应该从居民的出行需求出发,通过充分分析街区内各功能用地的可达性需求,来发现出行需求内向型的街区用地结构,并以此为指导,建设功能混合型的城市街区,使各功能用地与空间可达性最大效用耦合,从而减少通勤产生的碳排放。
〔关键词〕低碳出行;混合用地;街区;空间结构〔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陈锦富(1963—),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卢有朋(1989—),男,满族,黑龙江依兰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朱小玉(1986—),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Z045)。
〔收稿日期〕2012-01-17〔修回日期〕2012-03-19一引言街区是构成城市整体空间的“细胞”,街区的空间结构对城市系统的运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现代城市基本遵循以城市主干路网络来构造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建设模式,城市主干路在城市功能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由城市主干路所围合的空间即成为构成城市整体空间的基本空间单元。
本文所称的“街区”,即是指由城市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一同围合的城市空间单元。
以往的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较为重视两个层面的城市空间研究:一是宏观层面城市功能组织的研究,研究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格局,对街区内部的功能组织并不涉及;二是微观层面小区地块的功能组织及城市设计研究,这类研究不涉及地块之外街区的功能组织。
这两个层面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街区的存在,没有将街区作为相对独立、完整的空间单元进行研究。
事实上,街区作为构成城市整体空间的“细胞”,其功能对城市整体功能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街区内部多种功能的混合布局是其作为城市空间单元能够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那么,街区内什么样的功能混合布局能够有效抑制街区内的机动出行,进而减少碳排放?本文在解析街区空间结构与各种功能使用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以可达性在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中发挥效用的机制为功能布局的依据,探讨街区内的功能该如何布局,并提出低碳街总第204期城市问题2012年第7期DOI: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7.003区空间模型,通过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耦合来实现街区内居民出行需求的内向化,减少碳排放。
二街区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在城市的层面上,人与人工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要由人存在的性质来解释,空间要由人的活动来支撑,同时空间也支撑了这种活动,二者形成了一个单元。
因此,人与空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互为统一且共同存在的。
当人们向空间注入精神内容时,空间就变成了场所。
场所始终伴随着事件的发生,它将人们的活动方式和程序固定下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可以说,场所与人们的活动息息相关,人们的活动给场所注入了精神内涵。
因此,当强调把城市作为场所来看待时,则应该从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需要来构建城市空间本身的意义。
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这些活动场所加上连接它们的交通线路。
人的活动场所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
可以说,城市空间结构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是人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人的活动需求由用地的功能反映出来。
人的活动需求决定了人工环境,人工环境也限定了人的活动范围。
当人工环境不足以满足人的活动时,将被迫做出顺应人的活动的改变,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落实到城市空间上,则体现在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上。
2.街区空间结构的作用街区是构成城市整体空间的“细胞”,由城市干路围合。
城市与街区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
街区功能的组织对城市整体功能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从交通组织的角度来说,街区内部交通的运行效率与分担比重会直接影响作为城市空间骨架的干路的运行效率。
如果大部分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无法在街区内得到满足,即无法通过街区内的次干路与支路得以满足,那么主干路的交通负担就会大大增加,导致交通拥堵。
而城市规划决定的空间结构一旦得以确定,则对其引起的交通出行进行结构性调整将非常困难[2]。
在我国,街区视角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我国城市的小汽车普及率尚不及西方发达国家,市民的日常出行对非机动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的依赖度较高,居民的活动半径较小,主要集中在街区范围内。
此外,我国有传统单位大院的空间模式,其尺度与街区相近。
单位大院的用地空间统合了单位职工及其家属的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集中了“工作、生活、社会服务”三大功能[3]。
在我国,街区是居民活动最集中的场所,所以在街区层面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的方式与空间结构来影响居民的出行方式会有显著的效果。
三街区内用地与可达性的耦合和低碳的关系1.街区可达性的意义人们通勤起迄点之间的距离过远会导致交通拥堵,这是不良的可达性所造成的。
因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应仅仅着眼于交通这个间接需求本身,而应重视起迄点之间内在功能的相互关系,即人的出行需求。
当前,人们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一般是修建更多更宽的马路,形成更密的路网,这是从交通本身入手,而非直接从人的出行需求入手的措施。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高行车速度,即“通过性”为目标,而“可达性”和“通过性”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以抵达目的地为目标,后者以行车速度为目标,提高行车速度仅是抵达目的地的手段之一。
可达性在土地使用方面有两方面的意义。
对于使用者来说,可达性是指实现某项活动的便利程度,即到达某功能用地的成本要低,这由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路程行为特征等决定;对于功能用地来说,可达性是指在特定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其吸引人流的能力,这由其自身功能属性、交通状况、周边用地性质等决定。
对于交通系统来说,可达性是指机动车到达目的地的能力,与机动车的通过性相反。
由此可见,当功能不同的用地依据其自身使用的可达性需求被合理分布在交通系统的相应空间位置时,人们的需求因场所的方便可达而得到满足。
这样的街区结构满足了人们对活动的需求,也满足了空间成为场所的需求。
在这样的街区环境中,城市居民在步行范围内可满足绝大部分的出行需求,各功能的可达性需求也可被满足。
在街区尺度下,可达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从交通体系上来说,把街区内某一地块置于整个街区的交通网络体系中考虑,对地块的交通可达性作分析,这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思路。
从土地利用上来说,把街区作为一个出行内向型的整体来看待,分析内部各主要功能用地对使用者的可达性,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
2.街区交通系统决定的可达性伯恩(Burns )和葛罗卜(Golob )将可达性定义为交通系统对不同地点的服务程度,即通过性。
其计算方程为LOS i =V i /C i 。
其中,V i 为交通量或交通需求量;C i 为交通通道的容量;i 为交通系统中的某一通道。
比值越高,说明机动交通的通过性越好,可达性越差。
街区外围由主干路围合,内部由次干路、支路构成网络状。
主干路交通通道的交通量大,以通过性为主;次干路与支路交通通道的交通量小,以到达性为主。
由此可见,主干路的可达性弱于次干路。
从交通体系的需求来看,交叉口处需要机动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通过,所以同一条道路路段上的可达性优于交叉口处的可达性。
3.街区土地使用模式决定的可达性从街区中各功能使用者的出行成本最小化出发,人们关注的是出行时间或出行距离内可达场所的种类和数量[4]。
如果在功能使用者的步行出行范围内的出行目的地越多,或者目的地对个体的潜在吸引力规模越大,那么该功能的可达性就越好,这是由土地的使用模式所决定的。
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汉斯(Hansen )基于人们的活动和土地使用因素将可达性定义为获得相互作用的机会的潜力[5]。
另外,功能属性的不同决定了各种功能自身对可达性也有不同的要求,而功能使用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使用者行为特征的不同。
等值线法是基于土地使用模式来度量可达性的一种方法,此方法能依据居民的出行范围,说明街区中不同区位的设施对使用者的吸引规模。
具体方法是在地图上、分析对象周围绘制等距线,在等距线所包络的范围之内,离开或到达分析对象的直线交通距离小于服务半径,在等距线包络范围之外,则大于服务半径[6]。
本文将街区抽象成一个由主干路围合、1000米见方的矩形街区,其中有两条次干路从街区边界的中点垂直穿过,以500米为步行出行半径,以街区内由主、次干路围合的四个街区的中点为圆心画圆,分别作为四个小街区居民的步行出行范围,以此构造理想模型,分析街区内各空间的可达性。
从图1可以发现,街区中心的可达性最强,沿次干路的可达性次之,街区的四个角落可达性最弱。
4.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的耦合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土地使用活动模式相互图1等值线法使用示意图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可达性是二者的纽带;前者通过道路系统影响可达性,后者通过土地使用影响可达性[7]。
当二者均以可达性为依据相互耦合时,则形成了良性循环效应,相互促进;反之,则相互抑制。
不论是通过交通系统来实现可达性,还是通过土地利用实现可达性,街区内功能种类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出行需求内向型的街区中,内部功能的种类是决定其运行稳定的保证。
从交通系统方面来说,街区内部完善的功能从根本上保证了居民出行需求的内向化,减少了城市主干路上的交通流量[8]。
从土地利用方面来说,街区内各功能在用地上的组合方式决定了各功能对使用者的吸引规模,而功能种类的选择则需分析居民的出行需求。
居民的出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天必须的出行,如上学、工作、购买生活必需品,属于刚性的出行;一种是不定期的出行,如去购物中心购物或是去文化中心活动,属于弹性的出行。
对于后者,往往需要市级或者区级的公共设施,这在街区范围内难以实现。
因此,问题的重点在于解决居民每天出行的刚性需求,这就需要实现两个方面的平衡,一是职住平衡,二是居住与日常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平衡。
基于这样的分析,本文提炼出了一个交通自我平衡的街区所必须具备的三个功能要素:居住、生产和公共服务。
因此,为了实现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的耦合,以减少街区的碳排放,须在街区内将居住、工作和公共服务这三大功能按其功能自身对可达性的需求,混合安排在交通体系之中。
四低碳城市街区结构模型1.构建模型的原理由前文可知,可达性一方面由交通系统决定,一方面由土地使用模式决定,二者的关注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