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学术前瞻性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探讨
技成果方面如此 而且在 国际合作方面潜 力巨大。新世 纪初始 的相 关信息。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 .我国政府还将予 以 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合作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剧 专项 支持 。为弥补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研 发投资 的匮乏 .我 烈变化 经济全球化、贸易和投资 自由化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国政 府还 设 立 了科 技 型 中 小企 业技 术 创 新 基 金 .鼓 励 和 支 持科 技 织等 因素将 为我 国中小企业进入 国际市场带来新 的机遇 。 型中小企业 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 。到 目前为止 .该基金支持的 技 术 创新 项 目进 展 情 况 良好 .成 为科 技 型 中小 企 业 发 展 和 成 长 的 1 经济全球化 创造机遇 .
中小 企 业 是 经 济 发 展 的 基 础 随 着经 济 全 球 化小企业 国际化的机遇 和优 势 同时 我国政府还在促进外经贸业务发展的信息服务体 系建设方 中小企业是我 国经济生活的主体 不仅在创造就 业和 吸纳科 面逐步实现系统化和普遍化 .国内所有企业都可 以获 得国际市场
冲 突管 理 等 方 面应 注 意 的 事 项 。
我国企业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现状与分析
-4-
是在 1937 年就开始系统性地建立技术 预见机制。中国的前瞻性研究起步较晚, 但目前也得到了许多专家和机构的重 视,国家成立了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 从增强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前沿 技术制高点等五个方面分析未来科技发 展的趋势组。
2013 年 81.38% 80.81% 16.93% 17.73% 1.69% 1.46%
2014 年 80.07% 79.13% 18.38% 19.46% 1.55% 1.41%
2015 年 81.64% 80.83% 16.90% 17.83% 1.46% 1.34%
34.4%
2.7% 1.1%
(1)企业成为 R&D 活动的执行主 体,但基础前瞻性研究投入相对不足
自 2000 年至 2014 年,我国 R&D 经 费支出按执行部门的分布状况发生了显 著的变化。研发机构与高校的 R&D 经费 所占比重明显下降,而企业 R&D 经费所 占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已成为最主要 的 R&D 活动的执行部门。截至 2014 年, 企业 R&D 经费占全国的比重达 77.3%。 但与企业 R&D 经费总量和占全国比重 的快速增长相比较,企业在基础前瞻性 研究方面的经费支出增长较为不足: 2014 年我国企业在基础前瞻性研究的投 资为 325.16 亿元,仅占企业全部 R&D 活动经费支出的 3.23%,企业基础前瞻性 研究经费支出仅占全国基础前瞻性研究 经费支出的比重的 16.16%。2014 年我国 企业研发人员中从事基础前瞻性研究的 R&D 人员仅有 2.35%,全国基础前瞻性 研究活动人员中,有 89.38%在高等学校 和研发机构,企业仅占 10.62%。
企业国际化研究述评
企业国际化研究述评摘要:随着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国际化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方向。
企业国际化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市场定位、进入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等。
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建议。
本文主要从研究现状出发,总结了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发展趋势,未来研究方向正文:一、研究现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国际化的重要性。
因此,企业国际化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之一。
当前,企业国际化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根据企业国际化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框架。
其中,Uppsala模型和网络视角理论是较为经典的企业国际化理论。
Uppsala模型认为,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会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包括无业务经验的出口、不定期的出口、定期的出口以及境外生产。
而网络视角理论强调了企业在寻找新国际市场时,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联系和作用。
近年来,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也逐渐关注到绿色供应链、跨国并购等领域。
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通过对企业国际化的案例研究和统计分析,探讨了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进入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
其中,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资源、能力和战略;外部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政治环境和文化因素等。
二、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性企业国际化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企业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收入。
其次,在全球化竞争中,企业国际化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使企业在各个领域都能取得成功。
此外,企业国际化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加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人才和资源,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三、影响因素企业国际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市场因素和企业资源、能力等内部因素是影响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因素方面,所处市场的大小、增长率、文化差异、政治环境等都会对企业国际化产生影响。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文献综述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文献综述------------------------------------------作者xxxx------------------------------------------日期xxxx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及挑战——文献综述与趋势技经学习小组(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杭州)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际化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
本文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括简述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中小企业在该进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并预测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之后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国际化经营;影响因素;挑战;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向纵深发展,企业要生存、发展不得不参与国家竞争,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实质就是国际化的进程。
而随着一些中小企业实力的增强,中小企业基于自身竞争力进行国际化拓展已成为可能(田家林,徐立岗,王丰,2008)。
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我国中小企业在这一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等议题,中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从事跨越国界的工商活动。
包括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技术授权、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管理合同、合作生产、国际劳务输出等(汪秀英,2001),因此在高度竞争环境中,国际化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而且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Asuman Atik,2012)。
1. 从企业文化角度看,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向于国际化的意图,使得企业更有能力且有意愿去追求国际化的机遇( Autio et al., 2000; Zucchella et al., 2007),这说明一个更具有创造力和战斗力的企业氛围更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企业的凝聚力是面对国际化进程重重挑战的最牢固的根基。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文献参考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文献参考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和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
本文将从国外研究的角度,探讨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并提供文献参考。
1.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中小企业通过明确目标、制定战略、实施计划和监控执行过程,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实现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管理活动。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分析竞争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和挑战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中面临着一些特点和挑战。
首先,中小企业通常资源有限,因此在制定战略时需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其次,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决策过程灵活,这为战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然而,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中也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创新能力不足、市场风险高等挑战。
3. 国外研究对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贡献国外研究在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战略制定方面,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战略模型和框架,如波特的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帮助中小企业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战略目标和制定相应的策略。
在战略实施方面,研究者探讨了组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等因素对战略实施的影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实施战略的指导。
此外,国外研究还关注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市场营销、国际化等方面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
4.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国外研究的趋势和展望当前,国外研究对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关注中小企业如何应对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并探索这些新技术对战略管理的影响。
其次,研究者关注中小企业如何创新和改进战略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动因及政策启示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动因及政策启示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研发国际化的趋势和驱动因素再次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
本文结合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微观主体角度探讨了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讨论了企业研发投资国际化对东道国和母国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从经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背景,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研发国际化驱动因素创新体系公共政策引言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仍然存在,多数国家和地区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对于本土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孕育突破期,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一些新的战略性新产业成为扭转发展困局和迈向新的增长的重要支撑。
世界产业体系和劳动分工体系将迎来新的巨大变化。
企业研发国际化是这两大历史进程交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从事研发创新的最重要的微观单元,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的研究与创新。
全球研发投资的动向,从根本上说由跨国企业的国际化投资行为决定。
研究与创新发生在哪里,哪里就会充满增长的活力。
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孕育突破的新形势,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和驱动力是什么,其背后蕴涵着怎样的政策需求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结合Pietro et al.(2011)的最新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变化进行探讨,结构如下:首先从微观主体角度探讨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其次分析背后的驱动因素,然后讨论企业研发投资国际化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和思考。
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最新趋势(一)企业研发投资与资源全球化配置研发国际化指一个公司的研发业务在不同国家分布,与研发有关的知识、技术、研究人员、工程师和资本(投资和贸易)等资源在国家间流动,其实质是以知识和技能的跨越边境的转移和利用。
因此,研发国际化是国际经济格局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演化。
一般来说,跨国企业以供应、生产和配送为价值链不断地开展着生产活动的全球性布局。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并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行一定的论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主要包括国际化阶段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等。
其中,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可划分为进口、出口和直接投资三个阶段。
资源基础理论则侧重于中小企业的资源优势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动态能力理论则强调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
这些理论为中小企业国际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
接着,我们来看一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实践。
目前,全球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出口贸易、跨国合作等方式开展了国际化经营。
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并利用海外市场资源进行生产和销售。
一些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小企业还采取了直接投资的方式,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合资企业等形式进入海外市场。
那么,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面临哪些挑战呢?首先,中小企业一般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相对较弱,这给其国际化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无论是在产品质量、价格还是在市场营销等方面都需要与国际大企业竞争。
再次,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面临不同的文化背景、法律法规、市场需求等等,这对其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国际化经营。
首先,政府可以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相关政策,为其提供财务支持和政策保障。
其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的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
企业金融问题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由于企业自身的相对弱小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政策等问题,致使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因为得不到资金的强有力支持,中小企业也就缺乏了长足发展的动力支持。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处在低迷状态,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许多企业因为资金难以支撑的原因纷纷破产。而且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如果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中小企业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表现在融资渠道的狭窄,融资方式的单一。大多数中小企业开始筹集资金时,主要由自己出资,向亲戚朋友借钱。获得的资金数量有限,想要获得大点的资金支持,就只有向民间借贷。然而民间借贷,利率高,借贷人往往因还不款而造成家破人亡。据国家经贸委近期调查,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分别是:东部占60%;中部约70% 到80%;西部则高达90%。由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由东向西,对资金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当然这些是源于我国东西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担保能力差,很多银行机构,很少愿意冒险贷款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经营状况越变越差,当达到一定限度时,也就面临着破产。这时候中小企业再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时,因为无担保的东西及信用原因,往往很难获得资金支持,只有面临破产的境况。如此恶性循环,难以摆脱困境。
我国中小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努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就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则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各类从事国际业务的企业形式中,中小企业的比重超过90%以上,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受到诸如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多方面限制,在开拓国际市场业务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歧视。中小企业应该充分认识清楚自身的特点,挖掘优势潜力,树立良好形象和信心去开拓未来的国际市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明确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自身优势。第二,通过实例认真分析研究中小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得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中小企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战略分析
中小企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战略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小企业(SMEs)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
如何进行国际合作与制定发展战略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小企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中小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可以获得一系列的好处。
首先,国际合作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国际合作有助于企业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与竞争力。
而且,国际合作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资源共享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实现降本增效。
2. 国际合作的方式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国际合作。
首先,企业可以与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引进、专利许可等方式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取得新技术和产品。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国际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共赢发展。
3. 国际合作的风险与挑战在进行国际合作时,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
首先,跨文化交流和管理问题是中小企业在国际合作中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方式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和合作效果不佳。
其次,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也是中小企业需要面对的挑战。
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的资源和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创新来提升竞争力。
4. 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合作时,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
首先,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合作方式。
其次,企业应该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
此外,企业还应积极发展创新能力,加强与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5. 政策支持与合作平台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合作平台。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出口信用保险等,降低企业的国际合作成本。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特点与动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展现状特点与动因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展现状特点与动因摘要: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开展,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不仅在缓解就业压力、技术创新方面、带动国内经济蓬勃开展方面等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信息产业的崛起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开展,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
本文就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展现状、特点与动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国际化的开展现状;特点;动因;国际化经营;中国中小企业一、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展现状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开展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方针后,我国企业开始尝试进入国际市场。
随着中国参加WTO,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逐渐被政府有关部门提上了议事日程。
到2001 年“走出去〞战略被正式写入国家“十五〞方案纲要,再到2021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以及2021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竞争力的显著增强,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开展水平日益提升,整体实力逐步增强,同时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1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注册数量超过4200万多家,占全国企业总数九成以上,它们创造中国近60%的经济总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效劳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
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概况中小企业的出口额已占到全部商品出口额的68%,出口总额增长49%。
通过上面近几年中小企业数量,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缓解了大量就业问题。
二、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特点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起步较一些兴旺国家的中小企业较晚。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定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定义中小企业国际化是指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展开经营活动、拓展业务、获取资源等一系列与国际交往有关的经济活动。
国际化过程涉及到产品、资本、技术和人员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企业手中,中小企业参与度不高。
(二)国际化策略单一。
很多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比较单一,缺乏适应当地市场的策略调整能力,导致市场开拓效果不佳。
(三)资金、技术和人才短缺。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瓶颈,无法满足国际化的要求。
(四)国际市场准入门槛高。
许多国际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对中小企业来说难以进入,导致市场机会受限。
三、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一)资金短缺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无法顺利开展海外业务。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贷款担保、风险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措施。
(二)人才短缺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但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吸引力还有待提高。
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培训中小企业人才,开展人才引进计划等方式来优化人才资源,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三)缺乏市场信息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导致无法及时调整策略。
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优化国际化经营战略。
(四)法律环境和文化差异国际市场的法律环境和文化差异较大,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出了挑战。
政府可以加强对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法律和文化培训,提高中小企业在国际化交往中的应对能力。
前瞻视角解读未来研究评论期刊的前瞻性研究
前瞻视角解读未来研究评论期刊的前瞻性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术界对未来发展的关注,前瞻性研究在学术界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研究者们通过前瞻性研究,可以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趋势和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前瞻视角出发,通过解读未来研究评论期刊中的前瞻性研究,探讨其对未来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一、前瞻性研究的定义和背景前瞻性研究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趋势进行预测和研究的方法。
它旨在提供决策和行动的参考,为未来的发展制定策略和规划。
前瞻性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组织将前瞻性研究纳入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以引导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学术界,前瞻性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并且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二、前瞻性研究在未来研究评论期刊中的应用未来研究评论期刊是一个专注于前瞻性研究的学术刊物,其中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通过解读该期刊中的前瞻性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在未来研究评论期刊中,前瞻性研究涵盖了不同的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
这些研究通过采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和问题进行预测和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未来可能的社会变革、科技创新以及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不仅如此,前瞻性研究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在社会学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问题的变化,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三、前瞻性研究的意义和影响前瞻性研究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前瞻性研究,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在经济领域,前瞻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
中小型企业调研报告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与海外市场拓展
中小型企业调研报告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与海外市场拓展中小型企业调研报告一、引言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与海外市场拓展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的调研,探讨了中小型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背景分析1.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各国间的贸易壁垒越来越低,这为中小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
2.技术与通信的进步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与海外市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高效,为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资源和成本的优势相比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在资源获取和成本控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为其海外市场拓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挑战1.市场竞争压力增加进入国际市场后,中小型企业面临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需要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能力。
2.品牌建设与信誉问题中小型企业相对缺乏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这给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销售带来了困难。
3.国内外法律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对企业的经营有不同的要求,中小型企业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四、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机遇1.市场多样化与扩大国际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可以利用市场多样化的优势实现业务的扩大。
2.技术与创新优势中小型企业在某些领域拥有技术专长和创新能力,这为其在国际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3.国家政策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各国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提供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为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加强市场调研在进入国际市场前,中小型企业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为企业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和计划提供依据。
2.提升品牌形象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近年来,国内外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和推动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国内外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随着经济转型和政策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 制度环境的改善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
比如简化注册程序、减少税收负担、优化金融服务等,都为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 科技创新的推动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大量中小企业通过引进高级技术、积极研发新产品,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一些技术型中小企业在创新领域取得突破,也为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培育市场主体的加强国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创业者的培训和资金支持。
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落地,使得更多的人愿意投身于中小企业的创业浪潮中。
同时,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创投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促进了创业环境的良性发展。
二、国外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国外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国内有着诸多共同点,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1.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崛起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比如德国、日本等国家,中小企业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企业具有灵活性强、高效率等特点,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
2. 新兴市场中小企业的兴起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中小企业也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中小企业通过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和灵活的市场创新,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三、国内外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依旧充满希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中小企业有机会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人才、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
一、市场问题1. 产品适应性不足中国中小企业往往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产品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与对国外市场的了解不足有关。
2. 品牌影响力不足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知名度和信誉度,对国外市场了解不足,因此在产品推广和销售上遇到一定的困难。
3. 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不足,中国中小企业容易受制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需求,导致经营不畅。
二、人才问题1. 国际化人才匮乏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缺乏具有国际背景和国际市场经验的人才,无法有效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和变化。
2. 语言和文化障碍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着语言和文化障碍,缺乏与国外合作伙伴有效沟通的能力,阻碍了合作的深入发展。
三、资金问题1. 资金链不足2. 风险管理不足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机制,无法有效控制风险,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问题。
四、管理问题1. 管理体系不健全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往往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2. 缺乏国际化战略意识以上就是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市场、人才、资金和管理等方面来看,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小企业重视并加以解决。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中国中小企业需要从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国际化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竞争力和应对能力。
政府和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共同推动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绩。
优秀策论文范文
优秀策论文范文标题,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化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
一、引言。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它为各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企业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积极参与。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不仅对中国企业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1.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通过跨国并购、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等方式来拓展海外市场。
一些中国企业甚至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客户群体。
2. 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然而,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面对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对手。
其次,一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也存在着管理不善、文化冲突、法律风险等问题,这些都给企业的国际化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
1. 资源整合战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资源整合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包括整合国内外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构建全球化的价值链和供应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
2. 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是企业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中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本土化战略。
数字经济助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
数字经济助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中的焦点之一。
数字经济的兴起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和优势,促使其更加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本文将从数字经济的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如何助推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首先,数字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传统的实体经济模式中,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而数字经济则打破了传统经济的空间限制,使得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全球市场连接,拓展海外市场。
例如,电商平台的兴起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国际化发展渠道。
通过搭建自己的线上商店,中小企业可以轻松将产品推向全球消费者,并实现跨境销售。
此外,数字经济还催生了共享经济,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更多合作与创新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国际化发展。
其次,数字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高效的运营方式。
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而数字化经济模式下,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各种数字化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例如,通过电子支付系统,中小企业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跨境支付,避免了传统支付方式被汇率波动和资金安全问题所困扰。
同时,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也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信息共享和效益最大化。
这些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使得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从而推动国际化发展。
此外,数字经济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精准的市场营销渠道。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推广成本高等问题。
而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中小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开展精准的市场推广。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学术前瞻性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企业国际化研究是当前我国经济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我国中小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立足站稳,规模与效率成为根本。
本文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即国际化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网络论、资源基础论、互联网影响论、天生全球化理论等,并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评述,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渗透,并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立足站稳,规模与效率成为根本。
中小企业借助于机制灵活、产权清晰、决策迅速、低成本、集群等优势(樊增强,2005;孔泰,2004),以信息技术利用为契机,同样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大展拳脚。
一、概念界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各国主要基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并以定量为主。
定量界定包括企业雇佣人数、企业资产和企业经营收入等三方面。
在2000年9月,我国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提出企业划分标准的最新方案中,将资产总额和年销售额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划分为小型企业,资产总额或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5亿元之间的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
中小企业国际化是近30年来跨国公司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国外学术界的主流刊物上有关研究层出不穷。
国际化阶段论流派(Carlson,1975;Fo~gemjohanson.1975;JohansonVahlne,1977)将国际化视作一个企业对国外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过程。
我国学者梁能(2000,2001)提出国际化是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包括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和企业自身的国际化。
对于选择国际化方式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主要从公司内、外两方面进行探讨,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竞争状况、政府影响、文化、合作伙伴、市场规模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验、关键资源、公司战略、知识扩散风险等(Hill,HwangKim,1990;ErralnilliRao.1993;Osland,TaylorZou,2001)。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借助经济学等基本理论的发展,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发展也经历了不同时期,主要包括国际化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网络论、资源基础论、互联网影响论、天生全球化理论等。
1 国际化阶段论国际化阶段论由Carlson(1975),ForsgernJohanson(1975),JohansonWiederheim-Paul(1975),JohansonVahlne(1977)等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
该学派借助于企业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将企业国际化视作一个企业对国外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过程。
企业资源投入量在阶段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增加,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同时不断地获取、整合及利用国外市场的相关知识,逐渐进入“心理距离”越来越大的市场,从而保证在最小的不确定条件下获得最佳商业机会。
部分学者针对该理论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主要有Bilkey Tesar(1977)对美国威斯康星中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考察;Johanson and Nonaka(1983)对日本企业出口战略的经验研究;AliCamp(1993)对阶段论模型进行的检验也表明该模型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George(2000)运用结构方程以美国68个中小企业为样本,得出企业国际化步骤的系统性与国际化表现和绩效正相关,呼吁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遵循系统化步骤,例如动机和战略规划、市场调研、市场选择、进入模式选择、对意外和困难的规划和补充战略等。
2 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Louis T.WeHs(1983)在19世纪80年代指出,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企业将国家市场特征与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小市场需求服务为目的,充分发挥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成本与低价格优势,并有效利用“民族纽带”进行跨国投资,使得在多层次、多元化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即使存在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大等劣势,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英国经济学家Sanjaya Lall(1983)的研究也表明,在技术变动的过程中,集中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的技术创新往往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这些创新活动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与成本优势、民族的或语言的联系同样可以构筑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3 网络论约翰逊和麦特森(Johanson and Mattsson,1985)等学者认为,国际化意味着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因为企业在国际生产(市场)网络中的地位决定了国际化的程度。
处于天然网络之中的中小企业为了开展国际化经营,就必须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及政府组织建立并保持持续、动态的联系,并在共同学习过程中进行拓展、渗透与整合。
例如,通过与新市场上的国外企业建立关系,实现国际扩张;或者通过与国外已有网络加强协作,实现渗透;也可以通过完善自己在不同国家网络中的地位,实现国际性的整合。
国际化网络理论借助于网络的概念,强调在市场网络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对国际化产生的影响。
主要的研究成果见表1:4 资源基础论沿着Penrose(1959)开创的资源基础论,许多学者以中小企业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Bloodgood(1996)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能力与累积的有形、无形资源储备有直接关系。
有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储备的企业比其他竞争者更具优势,更易国际化。
Karagozoglu andLindell(1998)研究了美国34个小型科技企业,发现44%的企业缺乏管理经验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44%的企业存在收集国际市场信息的困难;32%的企业与国际竞争者相比存在资源获取方面的困难,从而意识到资源和能力的限制是小型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并进行了讨论。
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也拥有一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中,企业家能力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资源基础中的一个重点。
不受国内常规导向束缚的中小企业,比那些束缚较长时间后再进行国际化的竞争对手表现更为出色。
5 互联网影响论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使得其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成为近些年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助于企业改进与海外顾客的沟通方式,便于企业接近目标顾客,克服心理、运行、组织和市场障碍(HamillGregory,1997),因此,使一些中小企业完全有可能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国际化经营。
Bermet(1997)、KalakotaWhinston(1997)等通过深入研究,将Internet在降低国际市场开拓成本方面的功能归纳为六方面:低成本存储大量信息;强有力却又价格低廉的信息搜索、组织和传播手段;根据需要提供交互式信息;提供给顾客生动的产品体验;作为交易媒介;作为某些特定产品(如软件等)的在线销售媒介,降低卖方的进入成本。
这些优势帮助企业把产品销售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向不熟悉的市场渗透,树立国际化意识,避免建立海外销售分部和免于受国外文化和商业习惯的影响。
HsiehLin(1998)的研究还表明,Intemet还有助于小企业建立有效的企业合作联盟,帮助小企业实施有效的全球化战略。
6 天生全球化理论近10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天生的全球化企业现象(相关研究成果见表2)。
例如,OviattMcDougall(1993)的研究表明,借助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近10年来许多中小企业从成立之初就活跃于全球市场,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竞争优势。
总体说来,这些被学者们称之为的“Innate exporters”(Ganitsky,1989)、“Intemadonal new venture”(oviattMcDougall,1993)的主要特征,就是销售中相当部分收入来自国际市场。
国际化速度与程度成为定义天生国际企业的主要参数。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开放边境互市贸易,改革外贸管理体制,放宽企业自营进出口管理及通讯技术和设施变革等,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热潮。
与实践发展相映照,国际化逐步成为国内管理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的著作和文献涌现,经过梳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以下特点:第一,早期国际化研究以描述和引介国外理论和观点为主,大多数文献停留在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动因、条件、影响因素、模式等方面的浅表层次的分析与探讨,定性研究多,定量和实证研究缺乏,多数研究泛泛而谈,缺乏深度。
第二,2003年以后在我国的高层次学术期刊上逐渐出现了一些有深度的相关研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国际化环境角度,如研究企业集群、地方政府的作用;国际市场战略,如OEM、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方式或进入模式战略以及国际战略联盟等;解释国际化过程的适用模型,如对国际化阶段模型适用性的讨论以及提出国际化成长中体现的共生、群居、独居等模式;应用创业、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有关理论解释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创业或国际化新创企业现象。
主要研究结论见表3。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如樊友乐和尹柳营(2001)、廖勇凯(2004)、黄兆银(2005)、尹红欣(2006)、韦昌鑫和冯德连(2006)等对欧盟、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察,主要从企业发展和政府支持两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一些可借鉴的做法。
四、结论与前瞻性研究当前,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无论在国际还是我国学术界都相当活跃,研究角度和领域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制度、文化、社会网络、营销、企业家和创新等,非常广泛。
不同领域或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提供了一定程度解释,但也存在较多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1 当前关于国际化的研究绝大多数针对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企业,所选取的数据也大多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而对于新兴经济体和转型经济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企业研究在国际主流杂志上还十分鲜见。
2 对大型跨国公司国际化的研究仍占主流,由于数据资料可取得性、代表性等的一系列障碍,使得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经验研究与定量考察不多。
3 在国际化理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例如,母国和目标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而近几年,多数研究逐渐转向组织文化、企业家因素、企业资源等内部视角的研究。
但如何将内外因素整合起来,进而探讨对企业国际化的综合影响仍值得研究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