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教学建议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名著的导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教学目的明确在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要达到哪些方面的教育效果。
教育部所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语文教育,使学生在比较自由的情境中,全面发展语言能力,初步形成批判性、创造性和实践性思维,增强综合素质。
”在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这一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既要有讲解和解析,又要有讨论和研讨,既要有课内导读,又要有课外阅读。
在讲解阶段,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分析名著的文学特色,深入浅出地介绍名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以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名著。
在讨论阶段,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促使学生进行思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研讨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深入探讨名著中的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
在课外阅读方面,教师可以推荐相关名著的延伸阅读,让学生拓展阅读面,增强阅读兴趣。
三、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倡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名著。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注重与生活实际结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名著的过程中,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认识和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情和风土风俗。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进行阅读启蒙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
由于名著作品的内容较为复杂、篇幅较长,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有效的路径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高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名著作品,设计合理的导读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故事串讲、情感导读、背景解读、人物形象解读等方式,将名著的故事情节和背景情境引导给学生,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使学生深入进入作品的世界,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应根据作品的内容特点,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名著作品的经典价值,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核心价值观。
名著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人生智慧和人类关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节、对话、人物形象等教学手法,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传递的人文精神。
在教授《红楼梦》时,可以通过角色讨论、情节解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多元性、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等角度探讨作品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社会问题。
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导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惑,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教师要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朗读、演讲、作品介绍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名著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持久的阅读习惯。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评价能力。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情感氛围。
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运用、描写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批判,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路径。
通过设计合理的导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发挥名著作品的经典价值,引导学生探讨人文关怀和核心价值观;创设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评价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
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环节的教学指导对策阐释
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环节的教学指导对策阐释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环节,是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的重要途径。
通过导读名著,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文学经典,培养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审美情操。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给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设定。
教师应该通过名著导读,使学生了解名著的情节、人物、背景等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了解名著背后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师还应该通过名著导读,启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对策来进行指导。
二、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名著导读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名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名著的背景、情节、人物形象等内容。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增加学生对名著的感知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3. 联系实际生活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启发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去感悟名著的内涵和意义。
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人性弱点等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名著的影子,增加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策略一、名著导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名著导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同时,名著导读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内在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名著导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名著作品进行导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导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鲁滨逊的故事片段,让学生对鲁滨逊的漂流生活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2.传授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名著导读,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对于一些经典的名著作品,学生要认真阅读,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对于一些长篇小说或者一些片段,学生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摘抄一些精彩的句子和词语,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并学会写读书笔记,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3.创设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名著导读,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首先,教师要在班级建立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家长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购买一些经典名著作品,让学生在家庭中也可以进行阅读。
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体会,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4.拓展阅读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名著导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作品进行导读。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名著是指被公认为文学经典的作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名著导读教学,可以让
学生快速掌握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将
介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名著导读教学,让学生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分析文本中
的主题思想,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
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三、营造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开展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通过鼓励学生表现、赞扬学生优秀表现等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提问、讨论、阅读指导、
小组合作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注重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本的结构和人物关系,通过思维
导图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作品的内容和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理解和分析
文本。
六、让学生进行文本比较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文本比较,让学生对比不同作品的文本结构、人物塑造、风格特点等方面,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组织实践活动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看电影、写读书笔记、文学论文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文本,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技巧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技巧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限,他们可能面临许多困难。
因此,教师在名著导读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技巧和方法。
一、情景复原法情景复原法是一种通过复原名著中的情节和场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呈现名著中的画面和音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景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猜测,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二、人物角色扮演法人物角色扮演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模仿他们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价值观。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剧场表演,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
三、绘画阅读法绘画阅读法是一种通过绘画来激发学生对名著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的方法。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名著中的描述,进行绘画,表达他们对名著的理解和想象。
通过绘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名著中的情节、人物和场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阅读问答法阅读问答法是一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针对名著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
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理解名著中的细节和含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多媒体辅助法多媒体辅助法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名著导读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书、影视资源等,让学生进行多媒体阅读。
通过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六、导读笔记法导读笔记法是一种通过记录和整理名著导读过程中的重要观点和思考,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和巩固学习成果的方法。
名著导读教学建议
激发兴趣方法指导自主阅读——关于“名著导读”的教学建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设置的“名著导读”部分,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效地挖掘现有的课程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地课外阅读。
一、教材分析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名著导读”一览表课程系列书名必修必修1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必修2 《家》《巴黎圣母院》必修3 《红楼梦》《高老头》必修4 《谈美》莎士比亚戏剧必修5 《三国演义》《堂吉诃德》通过列表的形式将“名著导读”部分展示出来,我们从中不难发现编者在选编篇目有如下特点:㈠经典与开放融合。
在名著的选择上,必修教材注重了作品的经典性。
经典作品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优秀作品,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真正的经典能深深吸引读者,能重重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久久地令人回味。
青少年阅读经典名著,可以给他们种下“精神的种子”。
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些经典的文化因子会逐渐融化在血液里,成为他们精神面貌或品质内涵的一部分,使其终身受益。
同时,这些经典作品的选择又顾及到了学生多元开放的价值观,让他们尽可能多接触外国名著,所以在“名著导读”中,外国名著占了二分之一,有其是有“百科全书”之称的小说,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等。
㈡传统与现代兼顾。
大部分的名著都有着历史的积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学生对古老传统的东西难以置身其中,无法全面体会个中要领,因此,我们不难发现选编的名著有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编撰的言论的集合体——《论语》,有明清时期脍炙人口的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更有深入浅出的现代理论著作《谈美》。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方法名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导读名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名著的内容。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名著导读之前,教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应该对所选名著进行深入研读,了解其主要内容、背景和作者的思想。
其次,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名著的摘要、重要场景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分析等等。
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他们在阅读名著时更加专注和深入思考。
二、整体导读整体导读是名著导读的重要环节,通过整体导读可以让学生对名著的整体结构和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师可以运用朗读、讲述等方式,将名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学生展示,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例如,在导读《红楼梦》时,可以通过讲述贾宝玉的出生背景、大观园的描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对故事的发展有初步了解。
三、重点篇章导读除了整体导读外,教师还应重点导读名著中的关键篇章。
通过专注于名著中的重要章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并理解相关的文学元素和主题。
例如,在导读《西游记》时,教师可以重点导读“猪八戒拜师”、“孙悟空大闹天宫”等关键篇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从而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四、人物形象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形象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名著中的角色。
教师可以从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言谈举止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人物。
例如,在导读《水浒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各个水浒英雄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五、情感共鸣与思辨讨论名著导读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还要引导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和进行思辨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名著中的道德问题、人性问题等,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名著导读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方法。
一、背景介绍在开始导读之前,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介绍。
这包括了名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社会背景、作品的主题和内涵等。
通过背景介绍,学生可以对作品有一个整体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
二、重点章节梳理在进行导读时,有必要对重点章节进行梳理。
这些章节往往是作品的核心部分,包含了作品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解读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章节的内容。
三、人物角色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灵魂,因此,深入分析人物是名著导读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描写、行为语言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对人物的深入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四、情节赏析名著中的情节是作品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点,因此,对情节的赏析也是名著导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绘画、演绎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节设计、转折点和故事发展。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情节延伸,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五、主题思想阐释名著通常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和思想,对这些主题和思想进行阐释是名著导读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所反映的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等,让学生从名著中获得思考和启迪。
六、文学艺术欣赏名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
因此,在名著导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文学艺术,如描写手法、形象设计、语言风格等。
通过欣赏文学艺术,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七、阅读拓展名著导读不应该止步于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拓展。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渠道。
在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时,有以下几个有效路径。
要精心选择名著导读的内容。
名著导读是学生接触经典文化的桥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
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与情感、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冲突等因素来确定教学内容。
要注重引导学生的阅读思考。
名著导读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和思考其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名著导读。
名著是对人生、社会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思考与探讨,教师可以将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看到名著内容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名著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名著中的文学修养,如修辞手法、形象描写、人物塑造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
第五,要注重名著导读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名著导读可以和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和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名著背景和历史背景;可以通过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来帮助学生分析名著中的问题;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给学生创设名著情景,增强学生对名著的感知和体验。
要注重名著导读与实际教学的结合。
名著导读不仅仅是为了学生阅读名著,更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将名著中的经典片段与课文内容进行关联,通过对比和类比,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素养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结合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能力。
通过这些有效路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拓展文化视野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名著的导读,可以让学生了解经典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下面是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一、提前准备1.教师要对名著有较全面的了解,熟悉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掌握作品的主题和结构,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2.选择适当的版本和教材,注意版本的语言流畅度和文化解读的深度。
二、选取合适的导读内容1.提炼出作品的核心思想和主题,选取能够展示主题的片段或章节进行导读。
2.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和理解。
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难度和长度的导读内容,既能挑战学生,又能保证学生的阅读顺利进行。
三、导读过程中的活动设计1.前导活动: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推测人物性格和探究作品的背景,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2.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的重要细节、形象描写和语言表达,让学生深入分析文本。
3.综合活动:通过讨论、写作和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四、导读方法的选择1.逐步扩展导读范围:从单个章节到整本作品,从一个人物到多个人物,从故事情节到思想叙述,逐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2.多元化的导读方式: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作品的背景,用演讲或写作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启发性导读: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掘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五、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1.通过导读让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指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需要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敏锐的观察力,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和互动。
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的有效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优秀文学作品,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名著导读成为了语文教师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中常用的有效策略。
一、提前创设情境名著导读是一个过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教师可以提前创设情境。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创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在学生接触文本之前,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历史背景等,以唤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二、阅读指导在名著导读中,阅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鼓励学生思考。
可以从情节、人物性格、主题等多个层面进行阅读指导。
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课堂展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三、文本分析通过文本分析,可以深入挖掘名著中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名著中的意象、比喻、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多媒体展示在名著导读中,多媒体展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展示,可以将名著的情节、人物形象等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
同时,多媒体展示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五、情感引导名著导读不仅仅是对文本的解读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的引发和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名著中的价值观、人生哲理等,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投射。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与名著中的人物进行情感共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扩展阅读在名著导读中,扩展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优秀文学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写读后感、书评等方式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名著导读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①回顾一至二十二回的情节,通过揣摩悟空 的“变”,感受人物丰富饱满的性格。 ②回顾二十三至五十八回的情节,通过品析经典故事情节, 体会小说一波三折的叙事特点。 ③通过阅读,将小说中的妖、佛进行分类,找寻他们的异 同。结合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让学生明白小说的主题。
3、读后的小结总结
(提升课)
四、课外阅读教学建议 (一)一定要读原著,不读少儿版、提要版、 检索版,教师要提前做好版本筛选工作,精 选最优版本推荐给学生。不能用做习题应试 来代替阅读。
(二)开展多样的课外读书活动 重在由学生个人按计划专注阅读,运用 批注、笔记等形式记录阅读体验、阅读发现, 定时和小组成员交流、探讨,以自己擅长的 形式保留读书成果,比如写读书笔记、读后 感等。
(三)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让 学生读书。由学生独立阅读,自主阅读, 避免规矩太多,束缚太多,要求太多, 教师要学会“隐身”,可以是师生同读, 构造良好的读书生态,让学生在书籍的 海洋中去畅游。
(四)、推荐老师阅读书目
• 2017年教育部指定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100本) • 文学名著(53本) • 1.《论语译注》 杨伯峻 • 2.《三国演义》 罗贯中 • 3.《西游记》 吴承恩 • 4.《水浒传》 施耐庵 • 5.《红楼梦》 曹雪芹 • 6.《鲁迅作品选读》 • 7.《子夜》 茅盾 • 8.《家》 巴金 • 9.《骆驼祥子》 老舍 • 10.《围城》 钱钟书
2、阅读过程中的分享
1.核心教学目标 读了 读懂 2.基本教学内容 复述故事情节 经典情节欣赏 人物形象的分析
(推进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次推进课:在细节中品读人物。悟空的“变”,包括七十二 变、身份在变、内心在变 第二次推进课:把握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忆情节、入情节、出情节 第三次推进课:识妖辨佛读西游。包括识妖辨佛读西游、知人论世 读西游、我来谈收获三个部分
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环节的教学指导对策阐释
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环节的教学指导对策阐释一、前言语文教育是初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名著导读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名著导读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文学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培养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语文修养,拓展视野,促进文化素养的提升。
如何对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环节进行科学的教学指导,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名著导读的教学指导对策1. 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要注重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名著的目的所在。
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名著的主题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通过对名著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理性思维、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通过讲述、讨论、解读、分析、辨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勇于质疑,丰富学习的过程。
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同时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注重教学效果的可持续性三、结语名著导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名著导读的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教学效果的可持续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高尚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小学名著导读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掌握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阅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
(2)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名著的背景和作者。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你们知道这部名著是谁写的吗?它讲述了怎样的故事?”3. 引导学生简要介绍名著的基本情况。
(二)阅读指导1. 分组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名著的章节,并做好笔记。
2. 阅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这部名著中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他们为什么这么做?”2.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3. 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四)拓展延伸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名著,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如:制作名著人物卡片、编写故事续集等。
(五)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分享阅读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方面的情况。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
3. 阅读感悟:通过学生的发言、作文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有效路径。
首先,建立正确的导读观念。
导读并不是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文化和美学价值。
因此,在导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名著,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发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阅读经验来解读作品。
其次,注重名著导读与学科知识的融合。
名著导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还应该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对名著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比如,在教授《红楼梦》时,可以与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和人生哲理。
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三,注重名著导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名著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陌生的存在,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因此,在导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名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名著对他们的启示和影响。
比如,在教授《西游记》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友情、助人为乐等主题,让学生明白这些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四,注重名著导读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名著导读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讲解、分析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导读,如小组讨论、情景演绎、仿写作文等,让学生参与进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实施名著导读教学时,我们应该建立正确的导读观念,注重名著导读与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名著导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欣赏名著的同时,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名著导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点内容,通过导读名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1.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名著导读教学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
初中生的阅读水平有限,因此要选择对他们来说既有一定难度,又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作品。
鲁迅的《狂人日记》、《呐喊》、巴金的《家》、《春》、郁达夫的《故乡》等,都是一些深受学生喜爱并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名著。
通过教师的精心选择,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增强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2.注重前期文学常识及背景知识的讲解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之前,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名著的前期文学常识及背景知识的讲解。
通过对名著的作者、创作背景、文学流派、思想内涵等方面的讲解,让学生对名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读懂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分组阅读法、赏析法等。
在讲授法中,教师要深入浅出地讲解名著的内容、结构、风格、主题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讨论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合作探讨,让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分组阅读法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完成任务,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赏析法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诵读、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艺术鉴赏能力。
4.注重名著与生活的结合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名著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作品对自己的意义,体会作品的情感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
通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的结合,让名著不再是一本遥远的作品,而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
5.适时组织名著朗诵、表演、赏析等活动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名著朗诵、表演、赏析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名著的艺术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名著导读的方法与策略
小学语文名著导读的方法与策略导读小学语文名著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一、激发兴趣故事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用故事的开头或人物简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影视联动:利用相关的动画片或电影片段,帮助学生了解名著的主题和背景,让他们产生观看完整作品的愿望。
二、背景知识讲解作者介绍:简单介绍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时代背景:阐述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对作品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精读与讨论分段阅读:将名著分为若干部分,逐段进行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问题引导: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你认为这个角色的行为对故事有什么影响?”或“这个情节传达了什么样的道理?”。
四、角色扮演戏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名著中的经典场景,增强参与感和理解力。
表演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情境模拟:通过模拟书中情景,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记忆。
五、写作延伸读后感: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续写故事:让学生根据名著的情节进行续写,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六、利用多媒体资源电子图书和音频:推荐使用电子图书或音频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媒介接触名著,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制作PPT或视频:鼓励学生使用PPT或视频制作工具,展示他们对名著的理解和解读,锻炼他们的信息表达能力。
七、总结与反思知识梳理:在学习结束时,对整个作品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和要点。
反思分享:组织学生分享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收获以及感悟,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这些方法与策略,我们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和理解名著,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名著的深入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名著导读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充分准备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名著本身进行深入研读,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和语言特点等。
同时还要对名著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规划,确定教学要点和重点,以及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名著的背景知识、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小组讨论、展示精彩片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名著,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收获。
三、注重情感体验名著是文学艺术的精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情感体验,是名著导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再现、角色扮演、情感倾诉、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名著中的情感内容,使他们能够产生共鸣、感受情感冲击,从而深入理解和思考名著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
四、拓展知识视野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通过名著导读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多元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在名著导读中不仅能够领略文学的魅力,还能够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名著中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和哲理内涵往往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和探讨才能得以揭示,而作为名著导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展开争辩、设计作文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名著中的问题和主题,帮助他们发现并理解名著所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
六、注重实践应用名著导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还应该注重实践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技巧导读是指在阅读前对作品进行简单介绍和引导,以激发读者的兴趣、提供背景信息和引导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名著导读技巧,以帮助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教授名著。
一、背景介绍在进行名著导读之前,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的生平背景、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通过背景介绍,学生可以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对作品产生兴趣。
例如,在导读《红楼梦》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曹雪芹的生平背景,以及《红楼梦》这部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等。
这样能够为学生打开思路,引发他们对小说的好奇心。
二、角色扮演在进行名著导读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扮演作品中的角色,通过分析角色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来深入理解作品。
这种互动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以《西游记》为例,教师可以请学生扮演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等角色,让他们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即兴表演。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三、问题引导在名著导读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可以涉及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比如,在导读《水浒传》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造反有哪些原因?”“松江府有哪些英雄人物?他们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探究导读探究导读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在名著导读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和结构,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答案。
以《格林童话》为例,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这些故事能够吸引人?”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发现角色的特点和故事的魅力。
五、情感引导名著导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思考作品中的道德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兴趣方法指导自主阅读
——关于“名著导读”的教学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设置的“名著导读”部分,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效地挖掘现有的课程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地课外阅读。
一、教材分析
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名著导读”一览表
通过列表的形式将“名著导读”部分展示出来,我们从中不难发现编者在选编篇目有如下特点:
㈠经典与开放融合。
在名著的选择上,必修教材注重了作品的经典性。
经典作品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优秀作品,往往
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真正的经典能深深吸引读者,能重重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久久地令人回味。
青少年阅读经典名著,可以给他们种下“精神的种子”。
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些经典的文化因子会逐渐融化在血液里,成为他们精神面貌或品质内涵的一部分,使其终身受益。
同时,这些经典作品的选择又顾及到了学生多元开放的价值观,让他们尽可能多接触外国名著,所以在“名著导读”中,外国名著占了二分之一,有其是有“百科全书”之称的小说,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等。
㈡传统与现代兼顾。
大部分的名著都有着历史的积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学生对古老传统的东西难以置身其中,无法全面体会个中要领,因此,我们不难发现选编的名著有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编撰的言论的集合体——《论语》,有明清时期脍炙人口的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更有深入浅出的现代理论著作《谈美》。
这样的选择才可能使学生真正接触人类精神高端的同时,更从容自由地阅读感悟,更深入独立地思考。
㈢课内与课外衔接。
从推荐书目中,我们还注意到编者有意注重了课内教科书与“名著导读”的衔接互补。
《论语》虽然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学过一些,但只是星星点点的记忆,必修1推荐学生阅读全书,不仅让学生对此著作有了全面的理解,也为其在选修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着更深层的文化意义。
必修3第一单元选了《林黛玉进贾府》,名著导读部分就此对《红楼梦》
做了全书介绍,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整书阅读。
二、教学建议
㈠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只需旁敲侧击,就能事半功倍。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妨尝试如下方法:
1、由课文扩展自然引入。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的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如《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可以提出大观园的园林设计等研讨课题,鼓励学生阅读《红楼梦》原文,尝试制作园林设计图。
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拓展延伸以“我心目中的项羽”为题写写对项羽的认识,同时,指出像项羽这样的鲜活的英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屡见不鲜,建议学生阅读作品,与其中你感兴趣的人物对话——“**,我想对你说”。
2、利用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
电视热播的名著变体——百家讲坛,四大名著电视剧等,网络中某些名著的热门话题,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
结合媒体热点,紧扣学生心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有力存进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体验。
3、开展不拘一格的阅读活动。
根据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名著,不需要按部就班地按照必修的编排顺序进行。
最后以推介会、文学社团活动、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展示各人的阅读体会。
这样做,能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更吻合学生的实际。
㈡指导方法,监控阅读过程
1、制定阅读计划,做好读书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段落或语句,写自己独特的感悟,对作品进行质疑、批判等,阅读体验,随心而动,及时做好总结,一人独享、与人交流都可。
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计划包括每周大约读多少页,摘录多少内容,岁时写下感受、体会等,阅读计划宜粗放,留有余地,做到读有所获。
2、激活阅读方法,充分利用文本。
课外阅读不必像读教科书那样,没必要正襟危坐,也不必要花整块的时间。
精读细品亦可,略读粗读亦可;挑灯夜读亦可,见缝插针亦可;咬文嚼字亦可,不求甚解亦可。
即使随便翻翻,也会有所收获。
活跃的阅读方法,可以建立在充分利用文本的基础上。
“名著导读”分为三个部分: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借助背景介绍,消除与名著间的时间隔膜;借助作品导读,打开认识文学名著的大门;借助思考与探究,深入理解名著的文化内涵。
㈢自主阅读,注意速度与习惯。
个性化、自由化的自主阅读,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应有的阅读速度。
在名著阅读的起始阶段,阅读进度要慢,阅读内容要少,重在养成习惯、摸索方法、激活思维、体味内涵。
在阅读两三部作品之后,可加快进度,探究思考。
因为,合作探究的前提是自主阅读。
三、教学启示
(一)仅限于课本来学语文肯定是不够的,阅读面必须大大拓展;(二)学生必须在平时训练好自己的思维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切忌表面化,线性化。
(三)课本是我们学习语文之“本”,是依托,是凭借,我们要“注目于课外,得法于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