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 精品导学案
17 奇妙的克隆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1.阅读课文,体会采用小标题形式的好处和科普说明文的一般特点;2.理解说明思路,了解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3.培养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4.体会、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理解说明思路,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谈家桢(1909—2008),国际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浙江宁波人。
第一课时积累字词,理清思路,把握内容1.读准字音。
繁衍. y ăn 囊胚..期 náng pēi 蟾蜍.. chán 孵.化 f ū 性腺. xiàn 胰.蛋白酶. yí méi 濒.临 b īn 分泌.mì 2.解释词义: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
形容非常赞赏。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大,办法多(多含贬义)。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课时要点 资料链接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重点难点相安无事: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夭亡:短命,夭折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濒临:接近,临近。
悲喜交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3.全文约3000字,你觉得我们怎样才能快速而又准确地了解全文内容?速读课文,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从小标题或中心句入手介绍了克隆的定义,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克隆的意义。
)合作探究阅读第一部分,思考探究:1.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明确:“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2.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明确: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
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初二语文导学案-17奇妙的克隆
第 17 课 奇妙的克隆(第1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并书写“克隆、繁衍、胚胎、蟾蜍、脊椎”等词语,在学习对子处听写过关; 2.速读课文,并能在文章中圈画出介绍克隆生物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能快速找寻文章的信息,用自己的话写出克隆的定义以及其突出特点。
【体验学习】【朗读交流】(学习起点站) 1.给下列重点字词注音。
锦囊.( ) 胚.胎( ) 蟾蜍..( ) ( ) 脊.椎( ) 克隆.( ) 繁衍.( ) 鳞.片 ( ) 两栖.( ) 脊.椎( ) 孵.化(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神通广大: 拍案叫绝: 相安无事: 永无止境: 难能可贵:【新知探究】(学习中转站)探究一:探究二:“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探究三:选择课文中介绍的一种生物克隆过程用自己的话介绍给班上的同学。
你也可以根据右图的提示,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
【综合提升】根据课文中的介绍,结合日常的积累,说说你发现“克隆”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当堂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蟾蜍()锦nánɡ( ) 脊zhuī( ) 繁衍()雌性() pēi()胎鳞()片濒()临2.整理一下文章中的内容,关上书本完成下面的整理会很有成就感哦!【学习反思】我们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
1934年赴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摩尔根实验室深造,跟从多布然斯教授从事果蝇进化遗传研究,1936年获哲学博士。
1937年回国任浙江大学生物学教授。
1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发现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现象,受到国际遗传学界重视。
1952年担任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等职。
2.关于克隆: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
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7、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克隆的基本知识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绩和意义;2、了解高新科技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革命性变化,激发科学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习重点】1、感知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1、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对“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的理解。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环节预设:导入2分钟、朗读8分钟、独学15分钟,交流5分钟,展示10分钟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走进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谈家桢(1909--2008),浙江宁波人,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为我国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并担任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
2、关于克隆: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
在大陆译为“无性繁殖”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确切的词表达克隆,“无性繁殖”、“无性系化”以及“纯系化”。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
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桢.()草莓.()胚.()胎蟾蜍..()两栖.()囊.()腺.()素蛋白酶.()濒.()临繁衍.()匍匐..()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讲学稿反思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讲学稿反思《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讲学稿反思》这是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讲学稿十七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学习难点】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2、走近作者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1937年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4、相关链接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什么东西可以克隆?应该说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这难道不奇妙吗?5、课前准备(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1、通过本文学习,你对说明文常见顺序了解清楚了么?
2、通过学习本文,你觉得说明文语言要注意什么?
3、通过学习本文,你又了解清楚了说明文的哪些说明顺序?
三、问题探究
1、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
3、“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科学家们对此分析发现,克隆猴细胞分裂看似正常,但细胞内染色体实则出现紊乱。通常染色体在复制和排列过程中需要借助纺锤体,可克隆猴细胞中纺锤体结构杂乱无章,结果导致染色体数目出现异常。不仅如此,对克隆猴细胞纺锤体形成至关重要的绝大多数蛋白质也出现缺损。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已有科学家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羊、鼠、猪、牛和猫等动物,但研究表明,现有技术对灵长目动物并不适用,其原因可能在于灵长目动物繁殖过程中,对纺锤体组装的要求,比其他哺乳动物“更为严格”。
②文章主要写了哪件事?
③、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请在文中标注出来。说说作者主要写哪次背影呢?
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仿写练习:
1、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
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
关于父爱的名言:
1、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匹兹堡神学院教授特纳评论说,沙滕等人的研究展示了灵长目动物克隆的难度,从而为“生殖性克隆不安全、应该禁止”,提拱了迄今最为有力的支持。(车水编译)
1.第一段中加点词“固有”“生殖性”能否去掉?为什么?
2.试分析第二段中“4”“724”“33”几个数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
《奇妙的克隆》教案15篇《奇妙的克隆》教案1教学目标:1、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__主要内容。
2、了解__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学习文中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提高阅读现代科学文的能力,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积累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学习一定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对克隆问题引发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的认识。
教学内容设计思路:教学一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内容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授课中,采用让学生读、说、练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并借__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拓展。
教学准备: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收集有关克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紧要关头用猴毛变猴导入。
(设计这一导入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渲染营造一种氛围,激发他们的一种求知欲、好奇心,为新课的讲授作铺垫,激起学生的热情,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学习。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__约3000字,要求5分钟读完,这是略读的最高速度,要求能在快速的基础上,读懂全文。
读懂的标准,在形式上是辨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在内容上是筛选__的主要信息:用两个字分别概括四小节的内容,用一组词语概括克隆技术的进程,用一句话概括克隆的定义。
(阅读同时用音乐是为了陶冶学生,语文课不仅是文字语言的载体,乐曲也是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的一种方式。
)这篇科普__涉及到一些生物学相关术语,教师提供补充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并解释专业语和通用语并陈是科普__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
八年级语文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明确目标】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知识链接】1. 走进作者谈家桢2. 关于克隆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
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
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
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
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
【预习交流】A级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繁衍()囊胚期()()蟾蜍()蝌蚪()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2. 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3)提供资料:一群科学狂人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夭折的十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
据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于明年年底诞生。
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学生自由发言)【合作探究】我看“克隆人”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换句话说,在当时这只是一个梦想、一种空想,然而,在今天,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可使之变得“可能”。
如果你是球迷,也许,你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如果你是音乐爱好者,也许,你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固然好。
但是,请别忘记:世界卫生组织的决议: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人类个体在理论上是不可接受的。
这一行为同人类的诚实与道德背道而驰。
就拿美国女婴这一事例看:就克隆人这一个体而言,他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死去的人的复制品”这样一个阴影中,这对他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制造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寿的人,岂不是不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训练提升】(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1)扎实掌握生字词,整体感知全文,学会快速筛选信息并概括要点。
(2)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了解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培养严谨某某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学会快速筛选信息并概括要点。
学习难点:了解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
【使用说明】
【课堂检测】(这部分内容在课件或另纸出现)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A哺(bǔ)乳 两栖(xī)茎(jìnɡ)叶 B 繁衍( yǎn)鲫( jì)鱼脊(jǐ)椎
C匍(pú) 匐蟾(chán)蜍潜(qián) 能 D濒(bīn)临 乳腺(xiàn)胚(pēi)胎
2、试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A哺(bǔ)乳 两栖(xī)茎(jìnɡ)叶 B 繁衍( yǎn)鲫( jì)鱼脊(jǐ)椎
C匍(pú) 匐蟾(chán)蜍潜(qián) 能 D濒(bīn)临 乳腺(xiàn)胚(pēi)胎
2、试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 )
【拓展迁移】(课堂上展现)
曾经有一则这样的消息:一群科学狂人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夭折的十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据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于不久的将来会诞生。
围绕“我看克隆人”发表你的看法。★
我的观点:
【课堂小结】(提示:通过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1)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举例子)
八上语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
17、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培养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难点】进一步巩固说明方法知识,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探求科学的精神和口语交际能力。
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
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繁衍()囊胚期()蟾蜍()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B.一株草莓依靠沿地“爬走”的匍匋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C.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
D.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
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列数字(2)作诠释(3)作诠释(4)举例子)(1)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 )(2)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 )(3)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4)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
( )二、学习研讨1、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2、课文在介绍动物克隆的成就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3、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1)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2)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3)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习导学积累知识:举出我们身边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各三种:地瓜藤、葡萄藤、柳树……蚯蚓、水蛭、壁虎等二、学习研讨1、阅读《克隆是什么》这一部分,思考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阅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部分,思考这节是否按时间的先后来说明“克隆试验”呢?这样安排有何好处?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7《奇妙的克隆》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2.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 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一、导入二、预习查评1. 检查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字词的读音和解释三、整体感知1. 读课文,每个大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解释什么是克隆。
(2)说明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
(3)重点介绍克隆羊“多利”的情况。
(4)克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2. 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3. “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 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5. 克隆的“奇妙”体现在哪里?你能找出课文当中列举了哪些克隆的例子吗?(按顺序)6.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四、合作探究(一)读第一部分1. 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2. 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3. 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
并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呢?4. 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二)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1. 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2.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 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4. 这部分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5. 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做呢?五、拓展延伸1. 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2. 美国大片《第六日》: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亚当,在片子里亚当被克隆,这其实是一帮犯罪分子的阴谋,真亚当和克隆人亚当与犯罪分子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结果正义战胜了邪恶,但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发生了,两个亚当共存,片子就这么结尾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7《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 奇妙的克隆【导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了解克隆的科学知识。
2.掌握有关说明文的知识,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方法。
3.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课时计划】1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课堂上重点完成步骤二、三、四。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说明文中谈理解、感受、启示类答题方法】1.结合文章相关内容。
2.精练清晰地表达。
3.采用总分结构回答。
答题格式:我认为……,理由是……注意事项:切忌绕开阅读材料,不切实际地陈述。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
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锦囊.(náng) 克隆.(lóng) 繁衍.(yǎn) 胚.胎(pēi)鳞.片(lín) 脊.椎(jǐ) 两栖.(qī) 蟾蜍..(chán chú)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八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才能目的:引导学生挑选信息,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才能。
情感目的:体会学习科学家们的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设计说明:三维目的互相浸透,融为一本〕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辨证地对待“克隆”技术的开展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启发点拨法〔老师适时引导,点拨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教室环境:“克隆羊多利诞生”的视频直观形象,多幅克隆图片的展示拓宽学生知识面图文并茂的视频朗读,调动学生多种咸官。
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创设情境投影授课老师照片①介绍自己,出字谜。
同学们可能看出来了,照片上的就是我,给大家出的字谜“有一个字,站着,躺着,颠倒过来,都还是这个字”,猜出来,这就是老师的姓,〔田〕②图片变化,引到克隆,田老师儿子希望妈妈能像孙悟空一样,多变几个来,好送他上学,陪他游戏。
同学们有过类似的想学吗?这种想法能实现吗?〔克隆〕二、深情导入,浅释克隆说到“克隆”这个词,老师也是上学时听老师讲过:说是从人身上取一个细胞,放到保温瓶里一培植,就能变成和这个人一模一样的克隆人,他能帮你做很多很多事,克隆真的像我的老师说的那么简单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研读课文,感知内容〔过渡〕《奇妙的克隆》一文用四个小标题组织材料,其中第一个标题就告诉我们克隆的含义。
让我们拿起课本,听生物学家谈家桢告诉我们“克隆是什么”一、多媒体播放朗读“克隆是什么”,让学生美美的听1、投影出示“通过听读,我了角解到________”句式,引导学生挑选归纳第一局部内容。
例:“通过听读,我理解到但凡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局部的扩大来繁衍后代,就是无性生殖。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上)5doc初中语文
第17 课《奇妙的克隆》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上)5doc 初中语文奇异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明白得讲明的思路,把握讲明的方法。
3、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爱好和辩证摸索咨询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连续对讲明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足球迷,你确信期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因此情愿再拥有一个贝多芬;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妄图的。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讲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妄图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然而,现在情形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异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异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
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要紧内容,并出示〝课堂导咨询〞,供小组讨论。
2、课堂导咨询: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什么缘故要如此安排材料?d.”多利〃的产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阻碍?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把握讨论情形,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拔。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鼓舞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明确:A .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进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摸索。
B.明白得”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育。
C.作者没有用时刻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如此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奉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如此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进展的脉络。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
《奇妙的克隆》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克隆的起源和发展1.1 克隆的含义和起源1.2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1.3 克隆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克隆的基本原理2.1 克隆的生物学基础2.2 克隆技术的实现方法2.3 克隆技术的优缺点第三章:克隆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3.1 克隆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3.2 克隆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3.3 克隆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四章:克隆技术的伦理争议4.1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4.2 克隆技术的法律规制4.3 我国对克隆技术的立场和政策第五章:克隆技术的前景与挑战5.1 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5.2 克隆技术面临的挑战5.3 克隆技术的发展前景第六章: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上)6.1 克隆技术在疾病模型制备中的应用6.2 克隆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6.3 克隆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第七章: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下)7.1 克隆技术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7.2 克隆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7.3 克隆技术在医学伦理方面的探讨第八章:克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8.1 克隆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8.2 克隆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8.3 克隆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九章:克隆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9.1 克隆技术在濒危物种保护中的应用9.2 克隆技术在基因资源保护中的应用9.3 克隆技术在生物考古中的应用第十章: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10.1 克隆技术在宠物繁育中的应用10.2 克隆技术在人类生育中的应用10.3 克隆技术在生物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第十一章:克隆技术在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11.1 克隆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11.2 克隆技术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11.3 克隆技术在生物反应器开发中的应用第十二章:克隆技术在基因编辑中的应用12.1 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12.2 克隆技术在基因编辑中的作用12.3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第十三章:克隆技术在生物伦理和法律规制中的探讨13.1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13.2 生物伦理原则和克隆技术13.3 我国对克隆技术的法律规制和政策第十四章:未来克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4.1 克隆技术在科学研究的未来应用14.2 克隆技术发展的技术和伦理挑战14.3 我国在克隆技术发展中的战略布局第十五章:克隆技术的教育意义和思考15.1 克隆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15.2 克隆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15.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克隆技术的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克隆技术展开,介绍了克隆的起源和发展、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伦理争议以及发展前景等内容。
山西阳泉市教研室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奇妙的克隆》导学案
学情分析:《奇妙的克隆》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通过对第三单元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一些常识。
本课教学意在避开常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教给学生一些筛选信息的方法,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很快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
逻辑顺序在前一个单元中没有学习,本文教学中也要作为重点教学。
学习目标:1、学习筛选信息,了解文章说明内容(重点)2、掌握本文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3、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导学策略:本课导学分为自主预习和课堂展示两课时。
自主预习主要完成自读、字词积累、了解作者、复习旧知等任务,并自主完成第二课时的展示内容,准备展示。
教师随班指导。
第二课时进行小组及全班展示,完成教学任务。
每一板块先进行小组交流,再进行全班展示,并对优胜小组进行奖励,展开小组竞赛。
每一版块教师都要进行精要的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预习三、阅读《导学方案》上有关作者的简介,了解作者信息。
四、旧知储备:复习说明文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练习。
1、说明文依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说明文和________说明文,本文属于_______说明文。
2、常见的说明顺序有_______顺序_______顺序________顺序。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摹状貌、画图表、作诠释、引用等。
五、自主完成导学方案第二课时的任务,标记自己有疑惑或不会的地方。
第二课时课堂展示第一板块:学习筛选说明文信息。
1、阅读第一部分:克隆是什么。
请用摘录的方法,简介什么叫克隆。
2、阅读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依照课文完成下列表格,梳理克隆技术的探索、发展过程。
思考:为什么多莉的诞生会引起轰动?(结合后文第四部分)4、阅读第四部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二板块:理解并掌握本文说明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奇妙的克隆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
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学习难点】
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2、走近作者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1937年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4、
相关链接
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什么东西可以克隆?应该说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这难道不奇妙吗?
5、课前准备
(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自主学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繁衍(yǎn)胚胎(pēi)
B.蟾蜍(chánchú)鳞片(lín)
C.两栖(xī)相安无事(xiànɡ)
D.囊虫(nánɡ)孵化(fū)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
B.一株草莓依靠沿地“爬走”的匍匋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C.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
D.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
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 )
(2)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 )(3)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
(4)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
( )
【合作探究】
⑴、读第一部分
4、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
5、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6、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
并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呢?
⑵、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
)
8、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
9、用了哪些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