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总论部分 课后作业(5)教学内容
《皮肤性病学》重点复习集(终稿)(2)
《皮肤性病学》复习集第一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皮肤性病的症状(1)★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感或其他影响生活质量的感觉称为症状。
(2)常见自觉症状:①瘙痒、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分离和蚁行感等局部症状,②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和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3)瘙痒是皮肤性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常见于荨麻疹、慢性单纯性苔藓、湿疹、疥疮等。
2、皮肤性病的体征1. ★体征:指可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客观病变,其中皮肤损害(简称皮损)是皮肤性病最重要的体征,是对各种皮肤性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2. 原发性皮损3. 继发性皮损(一)病史采集 (二)体格检查1.视诊。
2.触诊。
3.其他特殊手段:(1)玻片压诊:可用以简单区分出血和充血性皮损,玻片压迫皮损处至少15秒后,充血性红斑会消失而出血性红斑及色素斑不会消失。
寻常狼疮皮损可出现特有的苹果酱颜色。
(2)鳞屑刮除法:可用以了解皮损的表面性质,如花斑癣轻刮后可出现糠秕样鳞屑,寻常型银屑病刮除鳞屑后可出现特征性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3)皮肤划痕试验:在荨麻疹患者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可能出现以下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①划后3~15秒,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可能由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②15~45秒后,在红色线条两侧出现红晕,此为神经轴索反应引起的小动脉扩张所致,麻风皮损处不发生这种反应;③划后1~3分钟,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可能是组胺、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
第二章 皮肤性病的外用药物治疗1.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皮肤病宜选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可选抗真菌药物,变态反应性疾病选择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等。
2.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应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原则为:①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②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③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④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皮肤性病学总论部分课后作业(5)
⽪肤性病学总论部分课后作业(5)第⼀次作业:总论⼀单选题(每题1分):1. ⽪肤是⼈体最⼤的器官,约占⼈体体重的:()A16% B 17% C 18% D 15% E 14%2. 表⽪通过时间为:()A 14天B 18天C 28天D 30天E 32天3. 细胞核和细胞器在哪⼀层⽪肤内消失:()A 基底层B 棘层C 透明层D 颗粒层E ⾓质层4. 糜烂与溃疡的主要区别是:()A 形状不同B 边缘不同C 深度不同D 愈后结果不同E C+D5. 急性⽪炎糜烂,渗出较多,选⽤:A 软膏B 硬膏C 涂膜剂D ⽓雾剂E溶液6. 樟脑酊是⼀种:()A 保护剂B ⽌痒剂C 腐蚀剂D 抗真菌剂A有处理抗原能⼒ B 具有抗原呈递能⼒C 是树枝状细胞 D 有Birberk颗粒E 分布于基底层8. 对顶泌汗腺分泌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A 性激素B 温度C 交感神经D 年龄E 种族9. 下列何处⽪肤最厚:()A 眼睑B 掌跖C ⾯颊D ⼿背E 腹部10. 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肤局限性粗糙增厚,称为:()A 瘢痕B 结痂C 苔藓样变D 抓痕E 斑块11. 糊剂不⽤于:()A ⾯部B 颈部C 腹部D头⽪E胸部12. 成⼈⽪肤总⾯积约为多少平⽅⽶:()A 1.0B 1.2C 1.5D 1.8E 2.013. 鳞屑中的主要成分是:()A ⾓质层细胞B 透明层细胞E 颗粒层细胞14. 真⽪中何种物质含量最多:()A 细胞B 基质C ⽹状纤维D 弹⼒纤维E 胶原纤维15. 有关风团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为真⽪浅层⽔肿引起B 暂时性、隆起性⽪损C ⽪损可为红⾊或苍⽩⾊D ⼤⼩较⼀致E 形态不规则16. 急性⽪炎仅有红斑、丘疹⽽⽆渗液时可选⽤:()A 溶液B 乳剂C 粉剂D 洗剂E粉剂或洗剂17. 10%的硫磺软膏是⼀种:()A 保护剂B ⽌痒剂C 腐蚀剂D 抗真菌剂E杀⾍剂18. ⽪肤退⾏病变的是:()A 瘢痕B 结节C 囊肿D 萎缩E 结痂19. 可形成⽔疱的原因有:()A 棘层细胞松解B 病毒感染,细胞⽔肿C 细胞间⽔肿20. 红斑与瘀斑区别的要点是:()A 颜⾊不同B 压之是否褪⾊C ⼤⼩D 形状E 是否遗留痕迹21. ⿊素细胞约占基底层细胞的:()A10% B 12% C 20% D 30% E 50%22. 以下原发疹中不⾼起于⽪⾯的是:()A 斑块B 丘疹C 风团D 瘀点E 脓疱⼆填空题(每空0.5分):1. ⽪肤由表⽪、真⽪和⽪下组织构成。
皮肤性病学(总论)1-4章 吉林大学皮肤病学
2-3层扁平境界不清,无核细胞。 E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细胞。
(一)基底层
1.位于表皮的最底层,与基底 膜带垂直排列成栅栏状
2.为表皮细胞的“发源地”。
(二)棘层
抵御紫外线,具有一定吸收紫外线(UVA)的作用。
2、调节方式 (1)动静脉吻合支丰富 (2)浅静脉和深静脉回流量 (3)体表散热
皮肤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糖原、葡萄糖和粘多糖 2、蛋白质代谢:纤维性蛋白(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非
纤维性蛋白(核蛋白、各种酶) 3、脂类代谢:①脂肪通过β-氧化降解提供能量
②类脂质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和某些生物活性物 质的合成原料
2. 抵御 角质层可以抵御外界有害因素的侵袭。 3. 防晒 角质层可吸收紫外线 4. 吸收 角质层是皮肤吸收外界物质的主要部位 5. 保湿 正常角质层中的脂质、天然保湿因子使角质层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表皮
表皮内有三种特殊细胞
A. 黑素细胞 B. 郎格汉斯细胞 C. 麦克尔细胞
黑素细胞(melanocyte)
密切联系,又有自身特点。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既可以有皮肤表现,又常伴有多脏
器、多系统的受累,几乎与临床各科都有关联;性病的诊治要求临床医师还要掌
握一定的妇科与泌尿外科的专业知识。
皮肤
皮病学肤
皮肤 病与 皮肤 外科 性病 美容
性学病
学
皮肤性病学导论
2、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
18世纪中叶以前---------外科 19世纪---------------------内科 20世纪初------------------独立的临床学科,性病学逐渐被纳入皮肤病学范畴 3、我国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 4、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 5、关于皮肤性病学的学习路径
第1-3章 皮肤性病护理学总论 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皮肤的结构一填空题1.人体皮肤由__、__、__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2.表皮由内向外一次分为__、__、__、__、__。
3.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约在胚胎第三个月时分化为黑素细胞,进入__。
4.成人的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__两大类细胞组成,后者包括__、__、__。
5.真皮由__、__、__等结缔组织组成,此外还有__及__成分。
按部位深浅又分__和__。
6.皮肤有__、__、__、__、__等附属器。
二判断改错题1.正常表皮细胞分裂只在基层发生,正常表皮基底细胞的分裂周期约为13-19天。
2.表皮在正常情况下最薄的一层是角质层。
3.成人皮肤表面积约1.5-2.0m2。
4. 掌跖部的表皮不具有透明层。
三选择题【A型题】1.皮肤内的排泄器官有__。
CA.真皮的基质B.毛囊C.小汗腺D.淋巴管E.胶原纤维2.表皮分为五层,正常情况下最厚的一层是__。
CA.颗粒层B.角质层C.棘细胞层D.透明层E.基底层3.在基底细胞上部有一种有吞噬作用并能加工及传递接触过敏性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叫__。
AA.郎格罕细胞B.角朊细胞C.未定型细胞D.组织细胞E.棘细胞4.皮肤及毛发的润泽主要依赖于__。
BA.大汗腺B.皮脂腺C.小汗腺D.淋巴管E.真皮内血管5.小汗腺分布范围很广,但有的部位缺如。
例如__。
EA.掌跖B.面部C.躯干D.头皮E.唇红6.大汗腺起源于毛囊上皮细胞,主要分布于__。
DA.掌跖部B.四肢伸侧C.面颈部D.腋窝、肛门、外生殖器、乳晕E.指趾间7.表皮基底层有一种可反射遮蔽紫外线对人体损伤的细胞叫做__。
AA.黑素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纤维母细胞D.组织细胞E.Merkel细胞8.皮肤的颜色与下列那个因素无关__。
BA.种族B.身高C.性别D.营养E.部位9.除下列何处皮肤外均为无毛皮肤__。
BA.唇红B.包皮C.阴唇内侧D.龟头E.掌跖10.表皮通过时间为__。
CA.14天B.18天C.28天D.30天E.32天11.有关朗格汉斯细胞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__。
《皮肤性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皮肤性病学是临床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集传统与现代临床医学课程,其病种多而杂,具独立性又和其它基础、临床医学有相关性,其基础研究可涉及多学科,医疗工作及各级医疗单位。
包括皮肤性病学总论、常见皮肤病、性传播疾病三大板块,本大纲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而制定,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部分系统介绍皮肤解剖、皮肤性病症状与诊断、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各论部分详细介绍常见皮肤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介绍皮肤性病学新进展。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妇产科学、预防医学等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24学时。
四教材:《皮肤性病学》,科学出版社,樊翌明张信江,1版,2007年。
II 正文第一篇总论第章皮肤的结构一一教学目的认识皮肤的超微结构,学习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二教学要求 (一) 认识皮肤的超微结构。
(二) 掌握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
(三) 了解真皮、皮下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三教学内容 (一) 表皮各层的超微结构:表皮各层、真皮、皮下组织。
.........(二) 皮肤附属器的结构:毛发与毛囊、皮脂腺、大(小)汗腺、甲。
(三)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第五章皮肤性病的诊断一教学目的认识皮肤性病的症状与体征,特别是皮肤性病的症状与体征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上的重要意义。
皮肤性病学总论PPT学习教案
受性激素影响。
第34页/共150页
第35页/共150页
4、甲(Nail)
包括甲板,甲根及包绕它的组织甲 廓组成。
甲板之下为甲床。甲根之下为甲母, 是甲母质细胞所在的区域。
甲半月的远端是甲根与甲床的分界线 。
疾病、营养状况、环境和生活习惯的 改变可影响甲的第性36页状/共1和50页生长速度。
第22页/共150页
3、弹力纤维:
纤细、呈波浪状,缠绕于胶原 束之间,在乳头层它犹如树枝状 伸向表皮方向终止于基底膜。需 用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具有较强 的弹性。
第23页/共150页
4、基质:
是一种无定形物质、由纤维母 细胞所生、其主要成份为酸性粘多糖 ,特别是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为多 。其它成份有中性粘多糖、蛋白质及 电解质等。HE染色基质看不到。用 阿申兰(Alcian blue)及胶样铁( Colloidiron)等可使其显色。
体及Langerhanˊs颗粒。此种细胞可能 分化为Langerhans细胞。也可能是黑 素细胞前身。
第19页/共150页
二、真皮 (Dermis)
由中胚层分化而来,主要由结缔组 织组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基 质,分为两层,即乳头层及网状层。
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毛囊、 皮脂腺及大、小汗腺均位于真皮结缔组 织内。
面部表情肌和颈部的颈阔肌属 于横纹肌。
第39页/共150页
4、神经:
皮肤中有丰富的神经,可分为感觉神 经和运动神经,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之 间的联系感受各种刺激,支配靶器官活 动及完成各种神经反射。
皮肤的神经支配呈节段性,神经纤维 多分布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
【精编】《皮肤性病学》总论详解
皮肤性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
01
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有关于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的记载,如《黄
帝内经》等。
近代
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皮肤性病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
科,并不断完善。
现代
03
现代皮肤性病学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
等,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皮肤性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 案。
05
皮肤性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皮肤性病的研究进展
皮肤性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和分子被发 现与皮肤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皮肤性病的免疫学研究
免疫学在皮肤性病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 免疫系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 出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皮肤性病的特点,未来将加大新型药物的研发力度,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细 胞治疗等。
皮肤性病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皮肤性病与微生物学的交叉
皮肤微生物群与皮肤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机 制。
皮肤性病与药理学、药物学的交叉
新药研发需要药理学、药物学等多学科的协作,通过深入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提高药物的疗 效和安全性。
和营养物质流失。
感觉功能
皮肤分布有大量神经末梢,能够感知 外界刺激,如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
。
调节体温
皮肤通过血管收缩和扩张来调节体温 ,维持体内温度的稳定。
排泄和吸收功能
皮肤性病学作业
皮肤性病学作业第一篇:皮肤性病学作业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皮肤性病学》课程考核1.简述湿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10分)答:湿疹的病因相当复杂,常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外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
外界刺激如日光、紫外线、日常生活用品、某些食物等均可诱发湿疹。
(2)内在因子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情绪变化、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等均可产生或加重湿疹病情。
湿疹的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由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素质,受遗传因素支配。
湿疹的临床表现:(1).急性湿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耳后、乳房、四肢远端及阴部等处,常对称分布。
损害呈多形性。
皮肤上首选出现多数密集的点状红斑及粟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疱疹(丘疹的基底潮红,有轻度浮肿)。
并且很快变成小水疱,疱破后形成点状糜烂而及结痂等。
自觉症状为剧烈瘙痒,有灼痛,常因搔抓或热水洗烫,造成糜面进一步向周围扩散,使皮损境界不清。
若处理得当,炎症减轻,出现脱屑,皮疹可在2-3周内消退,如处理不当,病程延长,易发展成为亚急性和慢性湿疹。
(2).亚急性湿疹:介于急性和慢性湿疹之间的过渡状态,当急性湿疹的红肿、渗出等急性炎症减轻后,病变有小丘疹,兼有少数丘疱疹、小水疱、轻度糜烂、结痂及鳞屑等。
痒感仍甚剧烈。
处理得当,数周内可痊愈,否则易发展成慢性湿疹或再次急性发作。
(3).慢性湿疹:多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疹转化而来。
损害呈慢性炎症。
患部皮肤肥厚,皮疹表现为暗红色,表面粗糙有脱屑、结痂,出现苔藓化和皲裂,有色素沉着、抓痕、点状渗出、血痂及鳞屑等。
皮损多比较局限,瘙痒较剧或是阵发性,遇热或入睡时瘙痒尤为严重。
病程迁延不愈,可迁延数月或数年。
2.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10分)答:寻常型银屑病临床上最为常见,大多急性发病,迅速扩延全身.初起损害往往是红色或棕红色的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渐扩展,成为棕红色的斑块.皮损上覆盖干燥的鳞屑.边界清楚,相邻的损害可以互相融合.本病的鳞屑呈银白色,逐渐增厚,刮去鳞屑可出现半透明的薄膜,有人称为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出现点状出血,称为Auspitz氏征.薄膜现象与Auspitz征对银屑病的诊断有特异性.有些病人的鳞屑又厚又硬,呈蛎壳状,可以影响皮肤的伸缩.在关节面上的厚硬的鳞屑很容易破裂,使皮肤发生皲裂而感到疼痛.寻常型银屑病的损害变化较多,有的皮疹呈为鳞屑性水滴状称为点滴状银屑病;细小鳞屑性损害位于毛囊皮脂腺开口,称为毛囊性银屑病;如果鳞屑呈蛎壳状称为蛎壳状银屑病;有的损害不规则呈地图状,称为图状银屑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损害是盘状或钱币状,称为盘状或钱币状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可泛发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最为常见,特别是肘部,膝部,可对称发生,和骶尾部.头皮损害也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和全身损害并存.头部损害界限清楚,头发呈束状,但不脱发.指(趾)甲也可以受累,甲表面呈“顶针状”或凹陷不平.甲表面失去光泽,也可以变厚,呈灰黄色,甲板与甲床分离,其游离缘可破碎或翘起,少数病人损害可发生在口唇、阴茎、龟头等处.寻常型银屑病按皮损表现分为三期:(1)进行期:旧的皮损不见消退而新的皮损不断出现.皮损浸润明显,炎症明显,损害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这一期如针刺,刺伤,烧伤,外科手术等机械性刺激皮肤,一般在7~14天以后,刺激周围皮肤出现典型银屑病损害,称为人工银屑病(Psoriasis factitia)亦称为同型反应(isomorphism),或称Köebne现象.(2)静止期:皮损长期没有多大变化,基本无新皮疹出现,炎症减轻,病情稳定.(3)退行期:损害的炎症基本消退,皮疹缩小或变平.遗留下色素减少白斑或色素沉着斑.本病易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开始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皮损加重,夏季缓解或消退.以后可长期不愈.少数病人临床痊愈后可长久不复发.3.简述梅毒的临床表现和分期(10分)答:梅毒的临床分期为三期。
《皮肤性病学》总论详解
棕色等 • 分布:对称—单侧;局限—播散;沿神经血管分布 • 排列:散在—融合;孤立—群集;线状,环状,带状,
不规则状
实验室检查
一、病理室 二、真菌室 三、变态反应室 四、性病化验室
皮肤性病的治疗
皮肤性病的治疗
内用药物(五)
抗病毒药物
•无环鸟苷类:疱疹病毒首选药 •病毒唑(利巴韦林):流感病毒、疱疹病毒 •干扰素:广谱辅助抗病毒作用
内用药物(六)
免疫抑制剂类
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细 胞分裂和非特异性抗炎作用。
此类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甲氨 蝶呤、环孢菌素A等。
二、外用药物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在皮肤病 治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不同剂 型的有效药物可以发挥安抚、镇静、 止痒、收敛、腐蚀、滑润等作用而使 损害消退。
乳房
• 颜色:由皮肤色素、厚薄、血管而 决定; 因人种、年龄、性别、部 位而不同。
• 皮纹:由于真皮中纤维束的排列和 牵拉所致,皮肤表面有许多纹理, 隆起者称皮嵴,皮嵴间的凹陷称皮 沟。指(趾)末端屈面的皮沟、皮 嵴呈涡纹状,特称指(趾)纹。
指纹受遗传因素决定,其形状 人人不同,故指纹常作为医学和法 医学诊断及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结节 为圆形或类圆形、局限、实性、深在性损害,病变常
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需触诊方可查出,可稍高出皮面。。直径超 过2cm的结节,称肿块。高度增生性肿块称肿瘤。
水疱和大疱 直径小于1cm者称水疱,直径大 于1cm者称大疱。
脓疱 为含有脓液的疱。脓液混 浊,可粘稠或稀薄,周围常有红晕.
囊肿 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 及细胞成分的囊样损害。
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皮肤性病学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二者都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内容。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
同时又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保护机体健康,防止各种外来有害因子侵袭内脏的重要屏障,同时许多系统性疾病亦常在皮肤上表现出来。
皮肤病中有很多常见病和多发病,因此学习有关皮肤病的诊断,病因和防治,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和防治常见皮肤病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
以便为进一步从事医疗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皮肤性病学基础理论和重点疾病。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临床。
3.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积累,并与已经学到的皮肤性病学理论知识互相结合。
三、时数分配四、考核要求按照掌握、熟悉两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占80%,题型为:1.选择题,2.填空题,3.简答题,4.问答题。
实习考核占20%。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皮肤性病学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学特点、皮肤病的原发损害、继发损害、以及外用药的治疗原则;熟悉外用药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
课程内容一、皮肤的解剖和组织。
1.表皮的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表皮由5层结构和3种类型细胞组成,表皮各层细胞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功能。
2.真皮:分2层和3种纤维及基质构成。
3.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
4.皮肤附属器:大小汗腺、毛发、皮脂腺和甲构成、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的解剖。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简述皮肤的七大生理功能。
三、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皮肤病的主要症状,重点讲述皮肤病的原发和继发损害。
四、皮肤病的治疗:根据病因,发病机制,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考核知识点一、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
三、皮肤的症状。
四、皮肤的治疗。
考核要求一、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掌握皮肤的组成,表皮分层。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肤病总论三
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皮肤病总论三1、填空题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由()、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
正确答案:纤维2、填空题()是一种超敏反应性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的皮(江南博哥)肤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病变。
正确答案:过敏性紫癜3、填空题表皮属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正确答案:角质形成细胞4、多选下列药物中属于中效激素的有()。
A.氢化可的松B.曲安西龙C.泼尼松D.地塞米松E.倍他米松正确答案:B, C5、填空题酒渣鼻分为三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
正确答案:红斑期6、多选造成水疱和大疱的基础可以是()。
A.细胞内水肿B.细胞间水肿C.棘层松解D.基底膜结构破坏E.囊肿形成正确答案:A, B, C, D7、填空题脓疱型银屑病分为()、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两型。
正确答案: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8、名词解释痂正确答案: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
9、单选关于桥粒的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桥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小体B.桥粒具有很强的抗牵张力C.所有的角质形成细胞间都有桥粒连接D.和桥粒抗体有关的疾病有天疱疮E.桥粒使得角质形成细胞间的连接更为紧密正确答案:C10、多选关于汗腺,叙述正确的是()。
A.小汗腺属于全浆分泌腺B.小汗腺开口于毛囊C.顶泌汗腺分泌方式有局部分泌、顶质分泌和全质分泌3种方式D.小汗腺分泌部由明细胞和暗细胞构成E.顶泌汗腺存在于下肢部正确答案:C, D11、填空题哈钦森三联症()、神经性耳聋、间质性角膜炎。
正确答案:哈钦森齿12、填空题淋病是有()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感染。
正确答案:淋病奈瑟菌13、单选关于肉芽肿,叙述错误的是()。
A.肉芽肿和肉芽组织毫不相关B.基本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C.毛细血管向创面垂直生长D.可分为特异性及非特异性两种肉芽肿E.裸结节改变是肉芽肿中的一种正确答案:C14、填空题多形红斑根据皮损形态不同可分为红斑—丘疹型(靶形皮损或虹膜样皮损),(),重症型(尼氏征阳性)。
《皮肤性病护理学》教学大纲
《皮肤性病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皮肤性病学是护理学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学习研究皮肤性病的基础理论、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治疗的学科。
皮肤性病护理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临床学科,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注意在课堂和护理实习过程不断的积累,并且与已经学到的皮肤性病学理论知识相结合,达到建立皮肤性病学知识框架的目的,便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充实。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皮肤病、性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介绍,着重阐述其临床特点和防治要点,力求提高学生认识常见疾病、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皮肤性病护理学的重要意义,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皮肤性病护理。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皮肤的分类。
2.掌握皮肤病的常见症状和诊断。
3.掌握各种皮肤病的原因、传染途径、临床分型及临床特点。
4.掌握各种皮肤病的常用药物,实验室检查。
5.熟悉各种皮肤病的综合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
(三)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理论联系实际,很好地结合CAI、幻灯、录象、模型、示教、临床病例讨论教学,强调预防为主,防止结合,适当介绍国内外新成就,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总论2学时知识点:1.皮肤的结构2.皮肤的常见功能3.表皮的结构4.真皮的结构本章小结重点:表皮细胞、真皮组织和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的结构特征和作用难点:皮肤的神经、血管、和肌肉及其结构与功能思考题:简述皮肤的功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第二章皮肤病的常见症状和诊断4学时第一节皮肤病的常见症状 2学时知识点:1.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2.自觉症状、他觉症状,皮肤病的症状是诊断皮肤病和鉴别皮肤病的重要依据,各自特点第二节皮肤病的诊断与实验诊断 2学时知识点:1.皮肤病的诊断与诊断方法2皮肤病辅助诊断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本章小结重点: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难点:皮肤病辅助诊断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思考题:皮肤病的常见症状特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章病毒性皮肤病 4学时知识点:1.带状疱疹2.单纯疱疹寻常疣3.扁平疣4.尖锐湿疣5.传染性软疣本章小结重点:掌握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难点: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病毒的传染过程,发病机制、鉴别诊断思考题:简述各种病毒性皮肤病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性病学总论部分课后作业(5)第一次作业:总论一单选题(每题1分):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人体体重的:()A16% B 17% C 18% D 15% E 14%2. 表皮通过时间为:()A 14天B 18天C 28天D 30天E 32天3. 细胞核和细胞器在哪一层皮肤内消失:()A 基底层B 棘层C 透明层D 颗粒层E 角质层4. 糜烂与溃疡的主要区别是:()A 形状不同B 边缘不同C 深度不同D 愈后结果不同E C+D5. 急性皮炎糜烂,渗出较多,选用:A 软膏B 硬膏C 涂膜剂D 气雾剂E溶液6. 樟脑酊是一种:()A 保护剂B 止痒剂C 腐蚀剂D 抗真菌剂E 杀虫剂7. 下列有关朗格汉斯细胞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有处理抗原能力 B 具有抗原呈递能力 C 是树枝状细胞 D 有Birberk颗粒E 分布于基底层8. 对顶泌汗腺分泌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A 性激素B 温度C 交感神经D 年龄E 种族9. 下列何处皮肤最厚:()A 眼睑B 掌跖C 面颊D 手背E 腹部10. 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称为:()A 瘢痕B 结痂C 苔藓样变D 抓痕E 斑块11. 糊剂不用于:()A 面部B 颈部C 腹部D头皮 E胸部12. 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多少平方米:()A 1.0B 1.2C 1.5D 1.8E 2.013. 鳞屑中的主要成分是:()A 角质层细胞B 透明层细胞C 基底层细胞D 棘层细胞E 颗粒层细胞14. 真皮中何种物质含量最多:()A 细胞B 基质C 网状纤维D 弹力纤维E 胶原纤维15. 有关风团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B 暂时性、隆起性皮损C 皮损可为红色或苍白色D 大小较一致E 形态不规则16. 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A 溶液B 乳剂C 粉剂D 洗剂E粉剂或洗剂17. 10%的硫磺软膏是一种:()A 保护剂B 止痒剂C 腐蚀剂D 抗真菌剂E杀虫剂18. 皮肤退行病变的是:()A 瘢痕B 结节C 囊肿D 萎缩E 结痂19. 可形成水疱的原因有:()A 棘层细胞松解B 病毒感染,细胞水肿C 细胞间水肿D 真皮高度水肿E 以上均是20. 红斑与瘀斑区别的要点是:()A 颜色不同B 压之是否褪色C 大小D 形状E 是否遗留痕迹21. 黑素细胞约占基底层细胞的:()A10% B 12% C 20% D 30% E 50%22. 以下原发疹中不高起于皮面的是:()A 斑块B 丘疹C 风团D 瘀点E 脓疱二填空题(每空0.5分):1.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2.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3. 根据发生机制和特征的不同,斑疹可分为红斑、出血斑、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
4. 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5. 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是桥粒,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是半桥粒,使表皮与真皮紧密连接的是基底膜带。
6. 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为5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7. 皮肤疾患局部症状主要有瘙痒、疼痛、烧灼和麻木。
8. 继发性皮损有: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抓痕、萎缩、痂和苔藓样变等。
9. 乳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油包水,称为脂;另一种是水包油,称为霜剂。
三判断题(每题1分):1. 风团可自行消退,消退后多不留痕迹。
(对)2. 脓疱既可以是一种原发性皮损,也可以是一种继发性皮损。
(对)3. 洗剂可用于头皮部位。
(对)4. 外用药治疗安全,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错)5. 色素沉着斑既可以是一种原发性皮损,也可以是一种继发性皮损。
(错)6. 黑素细胞的数量与肤色、人种、性别等有关。
(错)有关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1. 原发性皮损(primary lesion):由皮肤性病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 表皮更替时间: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3. 表皮黑素单位:一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位。
4. 皮脂溢出部位: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称皮脂溢出部位。
5. 洗剂:也称振荡剂,不溶性粉未混合于水中,粉与水比例3:7。
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
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
五简答题:1. 简述皮肤科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答:①视病选药:即依据诊断选择不同的药物,如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过敏性疾患---抗组胺药。
②择期定型:不同剂型的适用范围③掌握浓度:一些外用药常因浓度不同,治疗作用出现很大差别,如水杨酸:1~2%止痒剂,2~5%角质促成剂,5~10%角质松解剂,20%以上腐蚀剂。
④正确施用:为避免外用药的不良反应,一般先用作用较温和,浓度较低的药物,这对过敏体质,小儿,女性面部等尤为重要,另外应对患者详细交待用法,注意事项,如疥疮治疗。
第二次作业:病毒性皮肤病一,填空题1.原发型单纯疱疹的临床类型疱疹性龈口炎,新生儿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接种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的特性。
3.根据临床表现特点不同,可将病毒性皮肤病分为新生物型,疱疹型,红斑发疹型三型。
二,名词解释1.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经痛,统称ZAP。
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者,称PHN。
3.Ramsay-Hunt综合征: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三,简答题1.试述复发型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特点。
答:①复发型单纯疱疹:指部分患者原发感染消退后,在诱发因素刺激下,于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多见于成人。
②好发部位:皮肤黏膜交界处(口周,鼻周,外阴等)。
③皮损:红斑,群集性小水疱,有灼痒感。
④病程:有自限性,1~2周。
2.试述带状疱疹的诊断依据及治疗要点。
答:⑴诊断依据:①簇集性水疱②单侧分布③带状排列④剧烈神经痛⑵治疗要点:本病具有自限性,治疗以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为主。
1、系统药物治疗:(1)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每次80mg,每天5次口服(2)镇静止痛(3)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30~40mg/d,疗程7~10天2、外用药物治疗:(1)外用药以干燥、消炎为主,防止继发感染(2)眼部处理:合并眼部损害需请眼科医生协同处理3、物理治疗:如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等局部照射。
第三次作业:皮炎、湿疹一、选择题(单选题)1.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包括哪项:()A 接触史B 接触部位发病C 皮疹呈单一性D 病程有自限性E以上都是2.湿疹的诊断不包括那项:()A 皮损呈多形性B 皮损对称分布 C易反复发作 D 剧烈瘙痒E斑贴试验阳性3.接触性皮炎最好发于:()A 遮盖部位B 暴露部位C 掌跖D接触部位 E 臀部4. 钱币性湿疹好发部位:A 躯干B 头面部C四肢 D 外生殖器 E 手掌5. 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A诱导期与激发期 B 初期与终末期 C 急性期与慢性期D 首发期与复发期E 致敏期与变态反应期6.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两大类物质:A 食物与衣物B原发性刺激与接触性致敏物 C变态反应物与变质性物质D 药物与化学物质E 以上都不是7.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是:()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C 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 E 非变态反应8. 慢性湿疹皮损主要表现为:A 糜烂B 水疱C 渗液D苔藓样变 E 丘疱疹二、填空题1.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诱导期和激发期。
2.接触性皮炎为典型Ⅳ型的变态反应。
3.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斑贴试验。
4.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为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
5.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某种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性皮肤病。
6. 局限性湿疹包括手部湿疹、乳房皮疹、外阴,阴囊湿疹、肛门湿疹,钱币状湿疹。
7. 湿疹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及慢性湿疹三种。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的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疹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8.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两大类物质是原发性刺激物与接触性致敏物。
9.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指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均可发病。
10.接触性致敏反应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中形成的抗原复合物组成包括皮肤表皮细胞膜的载体蛋白及表皮内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免疫反应性HLA-DR抗原。
11.接触性致敏反应的两个阶段为诱导期和激发期。
12.急性接触性皮炎患处局部有瘙痒或灼痛感,搔抓后可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产生类似的病变。
13.由于接触物质的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皮损开始呈现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
14.尿布皮炎是由于尿布更换不勤引起、多见于婴儿的会阴部。
15.湿疹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
16.引起湿疹的外部因素包括食物方面,吸入物方面,生活环境方面,动物毛皮方面,各种化学物质方面。
17.急性湿疹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者可侵犯全身。
二、是非题1.急性湿疹出现大量糜烂、渗出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
(错)2.接触性皮炎的皮疹呈多形性,境界清楚。
(错)3. 湿疹的皮损呈多形性,对称分布,境界不清。
(对)4. 亚急性湿疹,皮损红肿渗液减少,以丘疹、鳞屑为主。
(对)5. 慢性皮炎、湿疹外用治疗首选溶液湿敷。
(错)三、名词解释1.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2.contact dermatitis: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3.尿布皮炎:尿布更换不勤,产氨细菌分解尿液后产生氨刺激皮肤导致。
表现潮红,斑丘疹和丘疹。
四、简答题1.试述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是什么?答:疹形:疹形多样;界限:不清;部位:体表任何部位,对称分布;症状:剧烈瘙痒;病程:反复发作。
2.试述急性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答:3.简述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指标。
答:①接触致病物质。
②损害发生于暴露部位(接触部位)。
③突发,形态较单一,界限分明。
④自觉痒。
⑤病因去除后迅速消退,再接触可再发生。
⑥必要时可作皮肤斑贴试验。
4.简述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