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

产业经济学

第七章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幻灯片2

本章主要内容

博弈与博弈论

1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2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3

合作策略性行为

4

幻灯片3

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指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从而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幻灯片4

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

一、博弈论概述

现代博弈理论的创立源于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Von Neumann)于1944年,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恩(Oskar 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这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博弈论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幻灯片5

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

合作博弈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是纳什和夏普里。与此同时,非合作博弈开始创立。纳什(Nash)在1950年和1951年发表了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重要文章,塔克尔(Tucker)于1950年定义了“囚徒困境”。这些著作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的基石。

幻灯片6

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

小约翰 纳什(John Forbes Nash)是20 世纪最有才华的数学家之一。他在22 岁的时候所写的一篇只有20 多页的论文奠定了博弈论的基础,1994 年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幻灯片7

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

到60年代,出现了一些重要人物,泽尔滕(Selten)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动态分析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Harsanyi)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研究。

幻灯片8

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

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1930年10月10日出生于德国的不莱斯劳(Breslau)。1984年至今一直在波恩大学工作。1994年泽尔腾教授因在“非合作博弈理论

中开创性的均衡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幻灯片9

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

80年代,克瑞普斯(Kreps)和威尔逊(Wilson)合作发表了关于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文章。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绝大多数应用模型都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从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

幻灯片10

第一节博弈与博弈论

二、博弈论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至少包含如下三项要素:(1)博弈的参加者,也称为局中人或博弈方。(2)策略空间。是指各博弈方可选择策略的集合。(3)局中人的盈利函数。

按照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如果局中人同时选择行动,称为静态博弈。如果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自己最有利的策略,称为动态博弈。

幻灯片11

第二节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本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后来仍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它主要包括以市场结构研究为核心内容(SCP范式)的哈佛学派和以市场行为研究为核心内容的芝加哥学派;

幻灯片12

第二节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研究方法引入而出现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它的研究焦点是策略性行为。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范式提出了重要挑战。

幻灯片13

第二节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超越了传统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否认市场结构外生性的观点,并且认为企业不是被动地对给定的外部条件做出反应,而是试图以策略行为去改变市场环境、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从而排挤竞争对手或遏制新企业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也对芝加哥学派的静态的价格—产出框架提出了质疑。

幻灯片14

第二节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让 泰勒尔(Jean Tirole),1953年8月9日生,教授,经济学博士。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1998年被推选为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主席,2001年当选为欧洲经济学会主席。

幻灯片15

第二节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二、策略性行为

对策略性行为的定义,最早来自于谢林(Schelling )在其经典著作《战略冲突》中的描述,他认为策略性行为是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

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

附录智猪博弈

幻灯片16

第二节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策略性行为的市场基础是寡占或垄断市场。在现实中,古诺模型(Cournot)、伯川德模型(Bertrand)、斯塔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等寡占模型是最常用的理论分析模型。这些经典经济分析模型的运用也反映了新、旧产业组织理论的显著区别。

策略性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运用。策略性行为研究的应用主要是为现实的市场现象提供理论解释,并为反托拉斯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幻灯片17

第三节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合作策略性行为包括企业为追求利润极大化所采取的提高其竞争地位的行动。这类行为通常以降低竞争者的利润为代价来实现己方的利润增长。

幻灯片18

第三节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一、限制性定价

限制性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原有企业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企业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企业的进入决策。

幻灯片19

第三节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一)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内容

限制性定价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静态限制性定价

2、动态限制性定价

3、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幻灯片20

第三节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二)限制性定价的决定

1、静态限制性价格的决定

2、动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

幻灯片21

第三节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二、掠夺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是指原有企业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原有企业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Schmalensee; Rosenbaum; Romano and Berg)。

幻灯片22

第三节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一)芝加哥学派:非理性掠夺

1、假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