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2015-2016年度第2学期“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课程考查论文论文题目: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班级: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140312135姓名:闻坤任课教师:孙琪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摘要:(概述论文内容,100字左右)孟子的义利观远近闻名,义利之辨便孕育而生,并且多次成为当代辩论赛的主题。

我们不必关心其辩论结果,因为没有谁对谁错,谁也没法说出个所以然来,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绝对的利与义,这也是义利之辨一直没结果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反映文章内容的词语,3-5个)义利之辩、相辅相成、随机应变正文:众所周知,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前有我国的秦始皇兵马俑之谜,后有英国的泰坦尼克号之谜,正是有太多的谜,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飞快发展。

然而,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一直众说纷纭的孟子义利观,即人们口中的义利之辩。

在一部分的义利之辩中,把孟子的义利观定为重义,轻利,如此理解,只因《孟子》第一篇中孟子说的一句“王何必曰利”,岂不是断章取意之说。

在《孟子》中可以看出孟子重义,但轻利并没有明确的说词,而且书中也看不出孟子轻利的思想。

所以这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也就有了真正的义利之辩,即:先义后利,先利后义。

那有人也许又会想到,难道就不能利义并施吗。

答案是不能,早在疑似孟子所著的《鱼我所欲也》中就提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做任何事都有先后顺序之分,即使是一件事都能分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只要有时间这个概念,就不可能同时进行的。

利与义就可看成是两件事或是一件事的两个步骤,所以也必须有先后顺序,两者相辅相成,但不能并施。

早在先秦时期,在嬴政的暴政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而且嬴政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兴民大规模修建城墙,即:今天我们所见的万里长城。

耗资伤民,无数百姓陷入水生火热之中,以致众多百姓家庭人丁单薄,大批出现小孩丧父,妇女丧夫,老人丧子等情况。

这是最直观的影响,然而,还有隐藏很深的,被众人所忽视的,也是嬴政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防止匈奴入侵,显然已达到。

论析传统义利之辨的现代意义

论析传统义利之辨的现代意义

论析传统义利之辨的现代意义摘要:“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论争的一个核心议题。

深入考察和发掘传统义利文化的合理内核并进行现代转换,对于我们在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实现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义取利,义利统一,这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根本内容。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审视先秦孔孟儒学的义利观,挖掘孔孟儒学处理道德与功利关系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一人类社会的共同思想财富,对于解决当今社会中的各种道德困境。

对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义利之辨社会价值义利观中华民族有崇尚道德的传统,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出灿烂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以儒家为主流,儒、道、法家等思想在相互影响渗透中形成的文化体系,具有多元、多维、多层次性。

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义利观,被关注评判也最多,重义轻利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

“义利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

它涉及人们在利益与道义、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等一系列矛盾关系问题上的道德观念和价值选择。

[1]尤其在社会变革时期,“义利之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历史上各个理论学派的思想家都予以其极大关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形成了不同理论形态的义利观。

当代中国正处在急遽变革之现代化社会转型进程中。

现代化带来了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转化,与这种转化相适应,道德价值观念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在这一历史境遇下,深入考察和挖掘传统“义利之辨”蕴含的深层内核及基本精神,并进行现代诠释与转换,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义利矛盾作为人类社会生活自身的矛盾,在每一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当前中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利益关系格局的大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系统的大震荡,使许多人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构成当前义利矛盾突出的社会背景。

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学习】先翻译原文的大概意思。

孟子去见梁。

梁一见到孟子,就问:“你远道而来,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好处了吗?”?孟子曰:“陛下,焉知其利?人间有仁义!”!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君主会见别人为国家谋利益,大夫会见别人为家族谋利益,秀才和庶人会见别人为自己谋利益,国家这样上下级沟通,只知利不知义,岂不是很危险?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国家无论大小,君主都有可能被医生暗杀。

君主只告诉大夫好处,大夫也就只告诉君主好处,大夫刺杀君主,只好作罢。

人要仁义。

仁者必爱人,义者不忘君之利。

所以,王,你也要讲仁义,为什么只讲自己的私利呢?在孟子看来,义与利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是相互排斥的。

但是,在梁看来,利与义并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

梁向孟子要好处(这当然是开玩笑,为了打开话题)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

其实如果在孔子看来,也不算不义。

国家利益不是君主的个人利益,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君主追求国家利益是正义和道德的。

在孔子看来,不是道德,而是君主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

所以在孟子心中,中国的利益就是君主的利益。

其实这种价值观是错误的,犯了逻辑错误。

就像现在的企业,企业的利益不是老板的私利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

只是老板为了追求企业利益。

比如企业买原材料或者卖产品,都会和对方讨价还价。

这本来是正义的,但在孟子的思想逻辑中却变成了不正义,反而是老板追求自己的私利。

孟子反对义利,这种义利观实际上对后世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至今仍有危害。

对于无权无势的人来说,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他们只有私利,没有公共利益。

儒家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义利观”与现实意义一、何谓“义利观”?“义利观”是关于伦理道德(义)与物质利益(利)的关系及人们如何对待这二者的观点。

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倾向是重义轻利,尚义贬利。

二、古代儒家思想中“义利观”的发展(一)先秦时期:Ⅰ“义利观”的早期记载:早在《周易》中就有“利者,义之和也”的说法。

认为一定的道德行为必然获得一定的功利,“义”与“利”是统一的。

《国语·晋语一》中讲:“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同书《晋语二》中有:“废义则利不立”。

可见,在先秦时期, 关于义利二者的关系已有较明确的观点,即义利统一,义是利的根本。

Ⅱ春秋时期:孔子的“义利观”1、整体感知孔子“义利观”孔子所言之“利”与今天所说的“利益”范畴相近,它是指主体对一定对象如物质子无义利之辨,“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论语·尧曰》) 所谓“民之利”即公利也,孔子一贯主张“利之”。

对于私利,孔子不完全否认,他毫不讳言自己有求利之心,“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 《论语·述而》) 可见,在私利方面,义和利也是可以相通的。

但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篇》),即在考虑获得个人的物质利益时, 必须考虑其是否符合“义”, 必须考虑所得是否正当合法。

2、读材料释义孔子“义利观”在《论语》中, 曾有2 4次提到“义”。

其内容大体可分以下三个方面:(1)“义”是君子的美德:(列举数例)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篇》)②子曰:“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逊) 以出之, 信以成之。

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篇》)③子曰:“夫达也者, 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 虑以下人。

”(《论语·颜渊篇》)④子曰:“主忠信, 徙义, 崇德也。

”(《论语·颜渊篇》)⑤子曰:“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好行小慧, 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篇》)⑥子曰:“见义不为, 无勇也。

关于《孟子》中义利问题的思考

关于《孟子》中义利问题的思考

关于《孟子》中义利问题的思考作者:尹艳秀李卫红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6年第06期[摘要] 义利问题是《孟子》中值得讨论的问题,对于义利是否矛盾的回答决定了现代人对义利的不同看法。

回归《孟子》找寻义利的含义,对义利是否矛盾的问题做出回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义;利;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8-0147-01要解释义利是否矛盾,首先就要到文本中去考察“义”和“利”的概念。

一、义利的含义“义”在《孟子》中出现108次,以单字和词语两种形式出现。

词语有“仁义”“礼义”和“理义”。

“利”在《孟子》中出现39次,有“有利于”“经济上的物质利益”和“公利私利”之意。

鉴于此的分析,可以把“义”理解为和道德相关的道义,是一种价值准则,把“利”理解为和经济相关的物质利益。

《孟子》一书中孟子与梁惠王对话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似乎孟子给人的印象就是将“义”和“利”对立起来。

其实不然。

孟子提出的何必曰利,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境,并不是说不讲利,而是排斥不义之利,实质上进一步发挥了见利思义的思想。

孟子对百姓谋“利”是持肯定态度的。

在战争慌乱的年代,孟子看到了在社会底层百姓的基本需求,他并没有割裂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利益的诉求,没有让饿着肚子的百姓去追求“义”,反而是主张利民。

后来的马克思提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

这都足以说明义利的关系。

所以,孟子曰利,并没有把“义”和“利”对立起来,而是将二者作为同一层次上的两个对应的面。

二、义利是否矛盾义利是否矛盾中的“矛盾”指的是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斗争而发展,同一性指的是矛盾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孔孟义利观的异同及现实意义

孔孟义利观的异同及现实意义

33习近平主席在《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中提到中国坚持和践行正确义利观,从而将“义利观”一词重新引入大众视野。

所谓“义利观”就是指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两方之间关系的一个问题,它贯穿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全部进程。

我们可以把“义”分成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正义,二是义气。

“正义”即我们对事情采取的公正的态度,用采取合乎道德规范标准的方式处理事情;“义气”是指一种为他人主持公道的行为或者气概。

“利”则是指物质利益或者人的私利私欲。

“利”在《说文》中被解释成“利,铦也,从刀。

和然后利,从和省”。

原意是用刀割粮食,后来逐渐被引申为一些对其他人有利的事情,因此“利”是包含了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各种利益的统称。

早在春秋时期,随着生产技术进步、农耕工具的改良,越来越多的土地掌握在个人手中成为私田,私田的增加使得人们的私欲增加,因此在争夺更多土地为自己所有的过程中产生了义利之辩。

随着时代的变迁,皇朝的更替,经济政治背景的变化,义利之辨也不断地去粗取精,在融合时代特色的过程中被一次次地传承下来,从而贯穿了中国伦理思想史全部进程,也成为各个时代的思想家们不懈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义利观,特别是以孔孟思想的义利观点为核心。

众所周知,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的义利观思想主要是“义以为上”、“见利思义”,这些思想不但影响了后世国人的思想层面以及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对现代社会努力倡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位集大成者,被称为“亚圣”,他的许多思想继承了孔子思想的精髓,但又有自己新的独到之处,我们本文主要谈论的义利观亦是如此。

在孟子的义利观中,“去利怀义”是他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孔孟义利观的相同点(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言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孔孟的义利观中,义利是辨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指标。

论孟子关于“利”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论孟子关于“利”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论孟子关于“利”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作者:马骁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6期摘要:在传统文化断裂的现代社会,孟子的“义利观”渗透了其深刻的精神内涵,义利关系的失衡必然造成物欲的膨胀和自我精神世界的湮灭。

对“上下交征利”所造成的社会伤痕的深刻反思,能够使现代人在追求文明的时候真正完成自我精神的救赎。

关键词:孟子;市场经济;上下交征利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007-01商品经济大潮的翻卷,社会政治体制的僵化,人们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在发生着急剧复杂的异变,道德理性也受着猛烈地冲击。

因此,研究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对“义利”有着深刻思想的孟子的解读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一据史料: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开篇即围绕义利之辩,将义摆在了利之上,后人理解孟子的义利观,通常认为孟子的鲜明立场是重义轻利。

另有,君臣、父子、兄弟“怀利以相接”而国家不亡的“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

后儒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像司马迁这样的观点:“嗟乎!利,诚乱之始也。

”(《孟子荀卿列传》),朱熹释之曰:“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

”确实如此,孟子始终强调“义”的首要价值取向,但是要注意的是,孟子始终围绕的是“义利之辩”而非“义利”的截然对立。

要明辨孟子“利”的思想,必须首先辨明其“义”的意义。

孟子曰:“羞恶之心,义也。

”(《孟子·告子下》)“羞”和“恶”与善恶的分辨有关。

善恶不分,己为恶不知耻,他为恶而不憎,即没有羞恶之心。

只有首先有善恶之辩,并且把握好善恶之度,才能全羞恶之心,也就是“义”。

“义”就是一个标准, 是一个判断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伦理规范的标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

孟子的义利观及对今人的启示

孟子的义利观及对今人的启示

孟子的义利观及对今人的启示孟子认为,一定的物质利益是人们生活的前提与保障,但并不认同去追逐不合乎道义的利益。

采用不符合道义的方法去获取利益是不应当的,哪怕是一丝一毫也不能接受,“非其道, 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而倘若是合乎道义的事情,取得天下也是理所应当的,“如其道, 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这种观念被孟子发挥到极致,不需说寻求物质利益必须合乎道义,即使当道义和生命发生冲突时,他的选择仍旧是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此,孟子对义的重视已经升华为一种终极意义的追求。

孟子的义利观在后世产生深刻影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这一义利观在古代社会的鲜明体现。

而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孟子的义利观思想同样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首先,以义为先的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义是利的思想保障,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必须以义为前提才能建构起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个只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功利社会,所损害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信,最终破坏的仍将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

树立以义为先的意识,让义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道德素养,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以义取利的思想对于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拜金主义现象,少数人将金钱至上、贪图享受视为人生信条,面对利益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沦为纯粹感性生命欲望的存在。

以义取利的观点对于约束这些错误想法,促进现代人正确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利益,以及通过何种合理途径获取利益具有一定程度的规导作用。

再者,义利并重的思想对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需要市场主体遵纪守法、合理竞争、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唯有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由《孟子》简析孟子义利之辨及其当代意义

由《孟子》简析孟子义利之辨及其当代意义

第34卷第5期2018年10月德州学院学报犑狅狌狉狀犪犾狅犳犇犲狕犺狅狌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犞狅犾.34,犖狅.5Oct.,2018 由《孟子》简析孟子义利之辨及其当代意义王云帆(安徽大学 文典学院,合肥 230000) 摘 要:“义利之辨”是儒家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论题。

在众多"义利之辨"中,孟子的义利思想具有重要地位。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似乎将“利”与“义”置于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

然而,在孟子的义利观中“义”与“利”并非决然对立,二者具有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统一整体。

孟子并非“重义轻利”,而是“以义为纲、义利并举”。

关键词:孟子;义利之辨;义与利的统一性;义为利纲;当代意义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44(2018)05003204收稿日期:20180827作者简介:王云帆(1997),女,山东淄博人,主要从事儒学研究。

提及《孟子》中的义利观,人们常想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或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1],因而自然地认为孟子倡导“重义轻利”、“舍利取义”,只讲仁义却不谈功利,把道德层面的追求和物质方面的利益诉求完全对立。

笔者认为,传统儒学中义利之辨,一般以义为重。

但如果将其简单定义为“重义轻利”则有失偏颇。

“义”和“利”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着先后之别,但二者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

义与利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共同构建起一个统一整体。

一、义的优先性孔子将义确立为一个重要的伦理法则并奠定了儒家“道义优先”的原则,《论语》中“君子义以为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无不彰显着“义”在价值选择方面具有绝对优先的地位。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2],“义”是衡量君子为人处世的标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这也被内化为儒家的一种重要的伦理法则,即道德至上,以义为终极价值追求。

孟子对于利和义的观点

孟子对于利和义的观点

孟子对于利和义的观点
孟子对于利和义的观点是辩证、两全的。

他认为义和利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

在政治上,孟子主张“义利并重”,强调以义为先,以利为辅。

他认为政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因此,他主张在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民的利益,做到合乎礼义、以义待利。

在个人生活中,孟子也强调“崇义尚道”,认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是实现道德的完美。

他主张舍生取义,为了实现更高的道德价值,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

同时,他也反对为了追求个人私利而违背道德、不择手段的行为。

在财政思想上,孟子注重“仁义”,强调要以民为本,关注人民的利益。

他主张轻徭役薄税负,让人民能够有足够的收入和时间来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

同时,他也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提倡财政支出要合理、透明,让人民能够享受到财政支出的好处。

在会计诚信方面,孟子提倡诚实守信,不做假账,讲求会计诚信。

他认为会计的本质和内涵是真实的、准确的、及时的反映经济收支事项。

因此,会计人员要讲求诚信,遵守职业道德,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孟子认为义和利是相互依存的,要以义为先、以利为辅,注重人民的利益和道德价值。

同时,他也提倡财政支出要合理、透明,让人民能够享受到财政支出的好处。

在会计诚信方面,他强调诚实守
信、不做假账、讲求会计诚信。

孔孟荀义利观的历史影响与借鉴意义

孔孟荀义利观的历史影响与借鉴意义

孔孟荀义利观的历史影响与借鉴意义
《孟子》和《荀子》中的理论或著作,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杰作,其精湛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文化社会。

“孔孟荀义利观”作为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对于作为主体的孔孟荀三家来说,其历史影响和借鉴意义都是十分显著的。

首先,孔孟荀三家的学说对于社会治理和私人品德等诸多领域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表现在它们认为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要依赖于统治者的忠诚和改革,社会治理只有通过以道德解决问题,而不是立法而处理问题,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此外,他们也着重强调了谦逊、宽容、仁慈等仁爱精神,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们的道德健康,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助于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加之,孔孟荀三家的思想不仅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肯定,而且其精神也受到了国际上范围更广的赞赏。

例如,孔子教育思想,从提倡以礼法来统治和治理社会,到以“亲”为本,以“孝”、“恕”为核心理念来实现和谐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国际社会追捧。

同样,荀子以“仁义”为核心理念活社会,强调言行之一致性以及立法者和法律之间的衔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

因此,孔孟荀义利观的历史影响深远,被广泛引用和推崇。

当今社会,还可从“孔孟荀义利观”中汲取有益的借鉴意义。

它说明了以人性和仁慈的理念活社会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科学而精确地施行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文素养教育,将和谐文化理念融入训练学生,最终实现文化传承和学问发展。

总之,“孔孟荀义利观”的历史影响与借鉴意义,可以说是千古流传、万古留存,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

简论孟子的“义利”之辨

简论孟子的“义利”之辨

成员都 用 仁义 来处 理各种 人 与人 之 间 的关 系 ,封 建 秩 序 的稳 定 和 天下 的统 一就 有 了可靠保 证 。

生存 发展 。孟子 继 承 了这 方 面 思 想 ,并把 它 贯 穿 在 其 仁 政 学说 和 道德修 养学 说 中。
孟 子 开篇 如此 推崇 仁 义 ,是 否 根 本 不要 “ 利 ” 呢 ?首 先 分 析 可 以说 孟子 十 分重 视 物 质利 益 ,但 他 认 为 任 何人 对 物 质利 益 下 “ 利” 。现 实生 活 中 “ 利” ,大 致 可 以分 为 三种 ,即 :一 、利 的追求 ,必 须 自觉 地受 到道 德 规 范 的制 约 。 当物 质 利 益 与 道德 规
孔 子最 早提 出 义 和 利 的对 立 , “ 君 子 喻 于 义 ,小 人 喻 于利 。 ” 破 了延续 数 百年 的统治 体制 与社 会 秩 序 ,于是 针 锋 相 对 的提 出 了 “ 仁 义 ” 主张 。 事 实上 ,对 于统 治 阶级 和士 人 ,孟 子 主张 先 义 后 利 。统 治 阶
社会 发展 产生 着重 大影 响。 1 孟 子关 于 “ 义 利之 辨” 的阐述
欲 ,而 应该 先考 虑 老百 姓 的切 身 利 益 ,施 行 仁 政 ,为 民置 产 ,使 民富足 ,为 民谋利 。
《 孟 子 》 一 书开篇 即 有 “ 王何 必 日利 ?亦 有仁 义 而 已矣 ” 。因 对 于 民众 ,孟 子继 承孔 子 “ 富而 后 教 ” 的思 想 ,认 为 对 于普 此孟 子把 义和 利 的关 系 看 作 是 矛盾 的 ,强 调 要 贵 义 贱 利 ,他 认 为 通 民众 而言 ,应该 先满 足他 们 的物 质利 益 ,然后 取 义。 “ 五 谷 熟 而

论孟子的义利观

论孟子的义利观

论孟子的义利观——《孟子》义利学说考察论孟子的义利观——《孟子》义利学说考察林桂榛内容提要: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首先分析了孟子对“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对义利关系一般原理的论述,然后着重考查了孟子义利并重的政治观、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的人生观,以期较全面地厘清孟子的义利学说及其对我们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孟子;义;利;政治观;生活观;人生观道德和利益的矛盾,是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矛盾。

如何认识、处理具体的利益要求和具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古往今来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道德和利益的关系,用传统的学术术语,可归结为义和利的关系。

作为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义利关系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早已为我们的先哲们所着重思考和论述。

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试就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大师——孟子的义利学说作一番考察,以期厘清孟子的义利观,并寻找这一思想资源予以我们的现代启示。

一、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共计98次。

如: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之诬民,充塞仁义也。

”(《滕文公下》)⑵“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离娄上》)⑶“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离娄下》)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共计10次。

如: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梁惠王上》)⑵“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万章下》)⑶“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滕文公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常把“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谓之“仁义”、“礼义”等。

(《孟子》一书“仁”字共出现157次,“义”字共出现108次,“仁义”一词共出现20次。

)除“义”与“仁”、“礼”等合用外,孟子还常把“义”与“仁”、“礼”等道德范畴相提并论,以阐发他的仁义学说。

解读孟子“义利观”:见利要思义不义则不为

解读孟子“义利观”:见利要思义不义则不为

解读孟子“义利观”:见利要思义不义则不为《孟子》义利观,是一种特定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

在悠久浩瀚的中国传统思想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朱熹、明清时期的王阳明、顾亭林等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从未间断过对“义利观”的智慧阐释。

孔子曾在《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确提出了“义利”的社会属性,为儒家的利义思想观念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在后世不断发扬光大。

孟子崇尚的“义”,提出舍生取义的取舍之道,强调“义”是一种人应追求的目标。

《孟子·告子上》中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诉了我们在“生”与“义”、“利”与“义”的抉择中,我们应该舍“生”取“义”。

他的“仁义”思想中,“仁”虽承接孔子,“义”却具有思想延展性和独到性。

孟子人性论中提到的“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说明“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

此外,孟子将“仁”和“义”联系起来,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也就是讲“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仁”体现在人之心,即人先天的资质上;而“义”体现在人之为,即人后天的行动上。

因此他主张“居仁由义”,认为只有后天讲究了义的人,才可以在先天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一个仁人。

他把“义”比喻为“人路”,看成是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中应追求的根本目标。

然后,孟子又希望将“义”发展为一种理想人格,并用“义”来评判人们对“利”的贪求。

在孟子的理想社会中,“义”应该主导人们的价值观,见利要思义,不义则不为。

正如《孟子·尽心上》中讲“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取得本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义的行为。

此处所取的,可以是个人私利、小集团利益,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利益,如同《孟子·尽心下》中所言“春秋无义战”那样,春秋时国家间的纷争,在孟子看来皆是各国对各自利益的追逐,都是不义的。

孟子的义利观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的义利观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的义利观对后世的影响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文化和价值观。

特别是他的义利观,强调道德原则高于物质利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仁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而追求利益则被视为次要的事情。

他主张,人的行为应该以道德为准绳,只有在符合道德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才是被允许的。

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观,使得许多中国人倾向于视道德为生活的重要指南。

这种义利观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道德教育:孟子的义利观使人们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德育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强调个人修养、尊重长辈、诚实守信等价值观,这些都与孟子的义利观相呼应。

2. 塑造企业文化:在现代中国企业中,许多企业家和员工都秉持着孟子的义利观,视之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他们强调企业不仅应追求利润,更应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

3. 引导个人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孟子的义利观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许多人倾向于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到道德原则,避免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

4. 影响政策制定:在政府的政策制定中,孟子的义利观也发挥了作用。

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到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因素,这些都是与孟子的义利观相契合的。

5. 推动社会进步:孟子的义利观鼓励人们关注公共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面对诸如贫困、环境污染等问题时,许多人会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去,为社会作出贡献。

然而,孟子的义利观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此外,一些人认为孟子的义利观过于强调道德,可能会导致对个人权利的忽视。

尽管如此,孟子的义利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它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道德原则和社会责任,这对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略论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略论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略论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义利观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如何对待伦理与利益的基本观点。

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

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对孟子的义利学说进行了初步总结,论述了孟子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义利义利观现实意义义利观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如何对待伦理与利益的基本观点。

“义”一般指仁义道德,“利”则指物质利益、功利等。

义利观在实质上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这是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物质利益与道德利益谁决定谁,两者关系如何。

其二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而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讨论和争议最多,也是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

本文从《孟子》一书出发,试就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大师——孟子作一番考察,对孟子义利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寻找了这一思想资源给予我们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一、义利范畴的一般界说今存《孟子》7 篇,是研究孟子伦理思想的基本史料。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 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共计98 次。

如:“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共计10 次。

如:“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2)而“利”字则在此书中共出现38 次,有五种意思。

其一是指利益,作名词,共计24次。

如:“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3),其二是有利于、利用的意思,作动词,共计8 次。

如:“杨子取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其三是锐利或利害的意思,作形容词共计4 次。

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其四是以??为利,作动词,共计1 次。

如:“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威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

(6)其五是顺的意思,作名词,共计1 次。

如:“天下之言信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

(7)可见,“义”孟子主要把它看作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准则,一种道德规定;而“利”在孟子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所使用的“利益”这一概念。

孟子的主张对现代有什么意义作文

孟子的主张对现代有什么意义作文

孟子的主张对现代有什么意义作文好啦,今天咱们聊聊孟子的主张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这可是个有趣的话题,让我给你讲讲这位古代圣人的智慧怎么在咱们今天的世界里派上用场。

首先,孟子是个有点儿“嘴贫”的哲学家。

他总是很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

这点儿,可能在当时听起来有点儿天真的味道,但咱们现在看,孟子的这套理论其实有点像是给现代社会打了一针强心剂。

你看,现在这个社会,压力山大,大家都在忙着挣钱、升职、找对象,整天好像都在奔波。

咱们常常会觉得,人心变了,大家都特别现实,连小孩都好像早早地懂得了“利益最大化”这套逻辑。

但孟子在那儿说,人性本善,这不就是在提醒咱们,别忘了心里的那份纯真和善良吗?比如说,咱们可以看看孟子说的“性善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你在工作中,是不是常常碰到一些看似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同事?他们可能会给你搞个小手脚,或者在你升职的路上设置障碍。

但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会不会对这些人产生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也许,那些看似自私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他们的压力和困惑。

换个角度想想,也许我们可以用更多的耐心去帮助他们,最终让整个团队的氛围变得更好。

再比如说,孟子还强调“仁政”的概念,就是说领导者应该施行仁爱之政,关心百姓的福祉。

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现代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吗?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多搞些福利项目,企业可以在员工的工资、福利方面下点儿功夫。

就像我们现在的公司,也开始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了,这不就是仁政的一种体现吗?你看,咱们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慈善活动,这些事儿不就是践行孟子的“仁爱”理念吗?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个明星或者大企业捐了一笔钱,大家会觉得这很“高大上”。

但其实,这种关心和帮助,是孟子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和发扬光大。

孟子早就告诉我们,人要有同情心,要有善意,这些道理今天看起来,依旧那么贴切。

当然啦,孟子的主张也有它的局限性。

比如说,人性本善这事儿,有时候在现实中会显得有点儿理想化。

孟子的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孟子的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孟子的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作者:崔雪雪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孟子的义利思想作为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在现代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孟子义利思想的启迪下出现了许多舍生取义、大义凛然的中华优秀儿女。

以重义轻利、以义取利、义利统一为核心的义利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精神文明素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孟子义利义利思想一、孟子的义利思想1.孟子义利思想的内涵。

1.1“义”的内涵。

孟子的“ 义”的内涵应该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羞恶之心,义的发端。

“义”首先是人心里过程,是道德自律的过程,具有主观内在性。

具体包含职责、责任与义务的含义,还体显现出对正义的追求。

第二,人伦之理。

“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申之以孝梯之义”。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把“义”适应于亲子之外的其他所有的人际关系,从而延伸为处理社会公共关系的道德规范。

第三,“义”是人生必由之路,是人之为人的必经之路。

按照义的要求做事有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按照义的要求做人有助于形成品德高尚的人。

在孟子看来“义”对于人生还是社会来讲都非常重要。

第四,“义”是社会地位最高的道德规范,“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在众多道德规范中,“义”的地位最高,明确了“义”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与价值。

第五,治国方略。

在《孟子》开篇中提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这实际上在讨论治国理政的问题,“修齐治平”是《孟子》全书的核心,心中怀有仁义的心性,用仁义来治国,施行仁政王道,最终会实现国家的安定与百姓富足。

第六,“义“还指一种理想人格,比生命还重要。

超越个人生命和个人利益的道义、信念、正义。

即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

1.2“利”的内涵。

孟子的“利”是相对与“义”提出来的,依据义的标准所取之利。

基本的含义是: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2015-2016年度第2学期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课程考查论文
论文题目: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班级: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140312135
姓名:闻坤
任课教师:孙琪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摘要:(概述论文内容,100字左右)
孟子的义利观远近闻名,义利之辨便孕育而生,并且多次成为当代辩论赛的主题。

我们不必关心其辩论结果,因为没有谁对谁错,谁也没法说出个所以然来,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绝对的利与义,这也是义利之辨一直没结果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反映文章内容的词语,3-5个)
义利之辩、相辅相成、随机应变
正文:
众所周知,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前有我国的秦始皇兵马俑之谜,后有英国的泰坦尼克号之谜,正是有太多的谜,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飞快发展。

然而,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一直众说纷纭的孟子义利观,即人们口中的义利之辩。

在一部分的义利之辩中,把孟子的义利观定为重义,轻利,如此理解,只因《孟子》第一篇中孟子说的一句“王何必曰利”,岂不是断章取意之说。

在《孟子》中可以看出孟子重义,但轻利并没有明确的说词,而且书中也看不出孟子轻利的思想。

所以这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也就有了真正的义利之辩,即:先义后利,先利后义。

那有人也许又会想到,难道就不能利义并施吗。

答案是不能,早在疑似孟子所著的《鱼我所欲也》中就提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做任何事都有先后顺序之分,即使是一件事都能分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只要有时间这个概念,就不可能同时进行的。

利与义就可看成是两件事或是一件事的两个步骤,所以也必须有先后顺序,两者相辅相成,但不能并施。

早在先秦时期,在嬴政的暴政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而且嬴政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兴民大规模修建城墙,即:今天我们所见的万里长城。

耗资伤民,无数百姓陷入水生火热之中,以致众多百姓家庭人丁单薄,大批出现小孩丧父,妇女丧夫,老人丧子等情况。

这是最直观的影响,然而,还有隐藏很深的,被众人所忽视的,也是嬴政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防止匈奴入侵,显然已达到。

嬴政修建长城后,后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外患的干扰,可以说太平了一段时间,而且修建长城这个战略也一直为后来的君王所沿用,并在防御敌人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有人会说,嬴政不懂治民,只会打战,可以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

撇开这些偏见不说,就说修建长城这件事来说,概括来说,嬴政实行的不正是孟子的义利观“先利后义”的体现,他为了巩固政权不受匈奴干扰,不惜一切修建长城,甚至不考虑百姓的疾苦,是重利修建长城后,边塞的百姓也几乎不受匈奴的掠夺,财产及人身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这是便是义,只不过是利带来的义。

三国时期,一次曹操兴兵南下讨伐刘备,刘备驻小城新野,兵微
将寡,难以抵挡曹操的大军。

军师诸葛亮就建议刘备弃城轻装逃往的江夏,如此,可保全刘备和将士的性命,可百姓很有可能会命丧黄泉而刘备当机立断,执意要同军民一起下江夏。

虽然在去江夏的途中历经艰难险阻,甚至痛失夫人甘氏,但终究还是顺利到达了江夏。

而且此后,刘备深受百姓拥戴,也为后来的称王称霸奠定了基础。

不妨我们仔细再想一想,如果刘备当初真的听了诸葛亮的话,也许不会痛失甘夫人,而且下江夏的路途很可能会畅通无赌,还能保全自己及将士。

但刘备坚守仁义,不仅添了诸多麻烦,还差点丧命。

前者可以看成是利,后者便可以看成是义。

然而刘备选择了先义后利,虽然施义的道路艰辛无比,但却带来大利。

在现代生活中,无不折射出人们的利义观。

商人与顾客之间的交易,商人为了生计,赚取物品差价,即不是以原价卖给顾客的。

这里体现了先利后义的思想,赚取金钱是利,诚信以物换钱是义。

如果要商人先义后利,商人很能会饿死。

贷款签合同时,总是有很多繁琐的程序要走,这使得很多贷款者难以忍受。

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只有这一系列的文件和签字,才能保护放贷者的合法权益,才能放心放贷。

这也是一种先利后义的体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利,诚信放贷是义。

好朋友来了,人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请好朋友出去吃顿大餐,或是去KTV去唱歌之类的,总之,就是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让朋友玩得开
心。

这是先义后利的体现,不惜自掏腰包做东道主,也要朋友玩得开心,这是义。

同时获得朋友的信任,为自己增加了一条后路,这是利。

一些影视作品中的英雄救美情节,英雄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为了避免引火烧身,视而不见。

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前者是利,后者是义。

我们熟知结果是英雄选择了第二个,英雄到底是不真的只是路见不平,还是另有他图,我们不必关心,我们只需知道英雄的做法是先义后利,不仅没有引火烧身,还带来了大利。

即被救者的感谢或是美人的以身相许,我们只需知道英雄得到了利即可。

纵观古今,利和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绝对的利和义,不管是先利后义,还是先义后利,只要是对的人运用对的场合,既可不失传统美德,又可保全自身利益,甚至还可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反之,秦王一昧的暴政,最终还是导致秦国的覆灭。

刘备意气用事,以致百万大军葬生夷陵。

大学生为就溺水儿童而跳水施救,却一跳失两命。

显然,他们的利和义运用的场合不对,注定会失败。

所以,我们没必要非要辨出个利和义的先后顺序,要做的就是灵活运用,随机应变,都会得到人们认可。

参考文献:
1.《孟子》
2.《鱼我所欲也》
3.《三国演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